【历史】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1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1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 ‎11月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 ‎1.“天人合一”的观念最早是庄子阐述,关注的是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注重的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汉代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就是“天人合一”的一种,它把自然之天拟人化,认为天有意志,能监视人间,并根据君主德行的好坏赐福或降灾。这说明(  )‎ A. 黄老之学被汉代统治者采纳 B. 儒家思想在借鉴中不断创新 C. 儒、道的发展趋势逐渐合流 D. 儒家始终关注天与人的关系 ‎【答案】B ‎【解析】“汉代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就是‘天人合一’的一种,它把自然之天拟人化,认为天有意志,能监视人间,并根据君主德行的好坏赐福或降灾”表明儒家思想在借鉴中不断创新,故B正确;黄老之学是汉初的思想,董仲舒是汉武帝时期儒学家,排除A;儒、道的发展趋势逐渐合流是在宋代,排除C;D太过绝对,错误,排除。‎ ‎2.董仲舒认为,天意要大一统。政治关系上,皇帝受命于天;各封国的王侯又受命于皇帝;大臣受命于国君。家庭关系上,儿子受命于父亲;妻子受命于丈夫。这一思想 A. 强化了男尊女卑观念 B. 体现了宗法分封原则 C. 体现了敬天法祖观念 D. 服务于专制集权制度 ‎【答案】D ‎【解析】材料中论述的是天人感应和三纲五常思想,主要是服务于大一统专制通知的需要,D正确;A中男尊女卑不符合材料主旨;宗法制不符合材料主旨,B错误;C仍属与宗法制内涵。‎ ‎3.有日本学者指出,朱子学体系的主要构成具有鲜明的古希腊哲学中的自然学性质;李約瑟认为,朱熹的理气二元论像是依照爱因斯坦的理论而架构出的世界观。据此可知,朱子学 A. 正确揭示了宇宙的本原 B. 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C. 蕴含着自然科学的理念 D. 与西方科学具有一致性 ‎【答案】C ‎【解析】宋明理学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没有正确揭示了宇宙的本原,排除AB;由材料“朱子学体系的主要构成具有鲜明的古希腊哲学中的自然学性质”,故选C;近代西方科学建立在实验和推理的基础上,排除D。‎ ‎4.明末清初,王夫之斥责李贽“不恤君亲,不顾人伦”,其书其人宜“亟诛绝之”;五四时期,李贽被认为是反对封建礼教和封建专制的时代先驱;改革开放以后,李贽思想研究呈多元化倾向。据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A. 明末清初距李贽所处时代最近,其评价更具可信性 B.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没有统一的标准 C. 综合多人评价即可还原历史人物 D.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观念 ‎【答案】D ‎【解析】材料表明明清时期的王夫之、五四运动和改革开放以后对李贽存在不同的评价,说明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观念,故D正确;对历史人物的评价,由于评价者的立场等的不同,也会存在不同的评价,无法体现可信性,A错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客观公正,并非没有统一的标准,排除B;由于时代、阶级立场、观点等的不同,对同一个人的评价可能存在完全不同的评价,综合多人评价不一定能还原历史人物,排除C。‎ ‎5.宋代秦九韶在《数书九章·序》中提出“数与道非二本”,并且认为,数学“大则可以通神明、顺性命,小则可以经世务、类万物”,撰《数书九章》,通过数学而“进之于道”。由此可知秦九韶(  )‎ A. 追求奇技淫巧 B. 践行格物致知 ‎ C. 探索格心致知 D. 追求科学理性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所谓“通神明”是指往来于变化莫测的事物之间,明察其中的奥秘;“顺性命”是指顺应事物本性及其发展规律;在秦九韶看来,数学不仅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而且应该达到“通神明,顺性命”的崇高境界;故B项正确。奇技淫巧是指过于奇巧,让人着迷,却又无益的技艺与制品,与材料强调秦九韶践行格物致知的思想不符,排除A。秦九韶认为学习数学可以明察事物之间奥秘,顺应事物本性及其发展规律,与“心”无关,排除C。D项中的科学理性与材料“通神明”、“顺性命”等信息不符,排除。‎ ‎6.甲骨文的“法”字,由去、水、鹿三部分构成,“法”字最早来源于母鹿产仔季节动物迁徙的启发,由此可以推断“法”字最早的本质内涵是 A. 参天察地天命所归的正义思想 B.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办事准则 C. 关注人类生命共同体的生存之道 D. 古先民长期野外活动的生命感悟 ‎【答案】B ‎【解析】材料“‘法’字最早来源于母鹿产仔季节动物迁徙的启发”可以分析出,人类从水、鹿等自然中领悟并践行的生存之道,即暗合宇宙万物的本质精神、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最高行事准则,故B项正确,D项排除;A项是儒家思想,排除;材料强调的是自然规律,故C项排除。‎ ‎7.文学是社会现实的反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反映了人们渴望世外桃源的理想和追求,而《西游记》则塑造了敢于反抗斗争的孙悟空形象。两者都 A. 描写了古代官场的腐朽与黑暗 B. 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C. 反映了人们对公平正义的追求 D. 表明等级观念受到极大冲击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魏晋时期《桃花源记》反映了当时战乱情况下,民众对于世外桃源的向往,而明清时期的《西游记》反映出了封建社会后期统治黑暗,因此塑造了敢于反抗斗争的形象,两者都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故B正确;依据所学,《桃花源记》反映了人们饱受战争苦难,渴望世外桃源的理想和追求,未涉及到官场的腐朽与黑暗,故A错误;据材料“《西游记》则塑造了敢于反抗斗争的孙悟空形象”体现出民众对于公平正义的追求,而《桃花源记》只是对于理想的追求,而未涉及到公平正义的追求,故C错误;据材料“《西游记》则塑造了敢于反抗斗争的孙悟空形象”体现出等级观念受到极大冲击,而《桃花源记》只是对于理想的追求,而未涉及到等级观念,故D错误。‎ ‎8.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认为不能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天演论》时,“煞费苦心”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严复意在 A. 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 B. 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 C. 传播“中体西用”思想 D. 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 ‎【答案】D ‎【解析】由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严复引进进化论,并提出该理论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旨在为变法图强寻求理论依据,以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D符合题意;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本身没有错误,A说法不正确;严复是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主张通过改良的方式挽救民族危亡,而非“革命”,B不正确;“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C不正确。‎ ‎9.民国初年,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规定,学校不准祭孔、不准尊孔读经。袁世凯上台后,下令尊崇伦常,提倡礼教,尊孔之风甚嚣尘上,章太炎等首先站出来反对。针对孔教的争议 A. 造成了立宪派与革命派之间的论战 B. 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学的对立 C. 引发了中国思想文化层面深刻变革 D. 推动中国由君主立宪走向民主共和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是反对尊孔的;袁世凯上台后大肆宣扬孔教,意图为其称帝而做舆论准备;先进的知识分子章太炎等立即反对,并掀起了思想界的深层革命——新文化运动,故C项正确。立宪派与革命派之间的论战发生在辛亥革命之前,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中国传统文化与西学的对立,而是关于孔教的争议引发思想解放运动,排除B。近代中国没有确立君主立宪制,排除D。‎ ‎10.下表为《新青年》中所关注的部分重大事件统计数据。由此可以看出该杂志 历史事件 提及次数 辛亥革命 ‎47‎ 袁世凯称帝 ‎133‎ 世界大战 ‎448‎ 十月革命 ‎287‎ 巴黎和会 ‎87‎ 五四运动 ‎45‎ A. 关注国内外政治局势演变 B. 宣传主题是马克思主义 C. 成为近代影响最大的报刊 D. 关注中国社会生活变迁 ‎【答案】A ‎【解析】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新青年》关注的重大事件包括国内事件如辛亥革命、袁世凯称帝、五四运动,也关注国际事件如世界大战、十月革命和巴黎和会,说明该杂志关注国内外政治局势演变,故答案为A项。材料中只有十月革命涉及马克思主义,不能得出宣传主题是马克思主义的结论,排除B项;C项“影响最大”说法夸张,且材料不能反映,排除;材料中涉及的都是重大事件,不是社会生活变迁的表现,排除D项。‎ ‎11.十月革命后到五四运动前,介绍新思潮的刊物只有几种,介绍社会主义的文章寥寥无几。五四运动后,全国各地出版的刊物猛增至400余种,其中相当数量的刊物以介绍新思潮、改造社会为己任,马克思主义思潮一枝独秀。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B. 一战暴露资本主义本质 C. 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 D. 时局变动激发新的探索 ‎【答案】D ‎【解析】结合材料“相当数量的刊物以介绍新思潮、政造社会为己任,马克思主义思潮一校独秀。”可知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营扩大,也就是时局变动激发新的探索,故选D;其他选项与题意无关,排除。‎ ‎12.1920年5月,《新青年》发表了陈独秀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的演讲。该演讲称:世界劳动者的觉悟计分两步。第一步觉悟是要求待遇,第二步觉悟是要求管理权,要求做工的劳力者管理政治、军事、产业。这表明,此时马克思主义 A. 正在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B. 已成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 C. 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 D. 完成了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 ‎【答案】A ‎【解析】材料信息“第一步觉悟是要求待遇,第二步觉悟是要求管理权,要求做工的劳力者管理政治、军事、产业”说明马克思主义正在指导工人运动,即正在和工人运动相结合,故A项正确;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故B项错误;1928年“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提出,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故C项错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指的是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故D项错误。‎ ‎13.1928年,毛泽东发表文章指出:“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这表明当时共产党人致力于 A. 将革命重心放在国民党统治区 B. 改变国共两党力量悬殊的局面 C. 保卫和巩固红色的抗日根据地 D. 探索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答案】D ‎【解析】根据“1928年”“ 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可得知这一时期中共探索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故D项正确;A项不符合当时的革命形势,故A项错误;中共的革命根据地才刚开始开辟,实力还远不如国民党,故B项错误;当时还没有开始抗日战争,C项错误。‎ ‎14.1956年4月,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标志着他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开始形成一个初步的然而又是比较系统的思路。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成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先声 B. 解决了在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问题 C. 成为顺利开展社会主义改造的正确指导思想 D. 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标志着他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开始形成一个初步的然而又是比较系统的思路。”可以看出《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实际上总结新中国建设的经验教训,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故A项正确。《论十大关系》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而不是解决了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问题,故B项错误。三大改造胜利完成是在1956年12月,与题干时间“1956年4月”不符,故C项错误。三大改造胜利完成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故D项排除。‎ ‎15.邓小平与中国近代史上很多伟大的改革者很相似,他们都从中国的思想、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诊断中国的问题,开出了救国强国之方。这表明邓小平 A. 改革内容涉及面广 B. 重视中国具体实际 C. 强国之方效果显著 D. 改革面临严重局面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和近代伟大的改革者们一样开出了救国强国之方,但他更能立足中国的国情,带领中国人民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故B项正确。A项属于他们改革的相同点,无法突出邓小平改革重视中国具体实际,故错误。材料没有涉及邓小平改革的效果,而是强调其改革重视中国具体实际,故C项错误。近代中国许多改革者都面临严重局面,但材料强调邓小平改革重视中国具体实际,故D项错误。‎ ‎16.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由宏大叙事逐渐向个体表达回归,往往讲述“大时代的小故事”,展现生活的低吟浅唱和个人的沉浮起落,使人感同身受并寄寓对真善美的美好渴望。这一变化 A. 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 B. 体现了传统道德的回归 C. 得益于新技术手段的运用 D. 反映了消费市场快速成长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现代社会发展,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根据所学知识,20世纪8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才刚刚起步,消费市场也刚刚起步,故D项错误;材料变化无法说明传统道德的回归,故B项错误;材料只是讲述了电影的表现技巧以及要表达的思想,新技术手段的运用主要是在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21世纪,故C项错误;材料中“逐渐向个体表达回归,往往讲述‘时代的小故事’,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时代变迁,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故A项正确。故选A。‎ ‎17.1951年.教育部曾宣布“五一劳动节”同时为“教师节”,但执行的结果是教师节没有了。198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这一变化 A. 说明传统文化忽视教师地位 B. 推动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形成 C. 有助于形成重教的社会风气 D. 依据科教兴国的战略构想提出 ‎【答案】C ‎【解析】1951年,教育部曾宣布“五一劳动节”同时为“教师节”,198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说明国家对教育对教师的重视,有助于形成重教的社会风气,故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传统文化忽视教师地位”,排除A;材料只是反映教师节的问题,无法体现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的形成,B错误;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18.下表反映了新中国科技发展的五个时期,其中两个非常时期出现的原因是 时期 特点 状况 ‎1950—1959年 指数增长期 每隔16年,科技成果翻一番 ‎1959—1962年 非常时期 呈困难的饱和增长 ‎1963—1965年 指数增长期 每隔1.4年,科技成果翻一番 ‎1966—1975年 非常时期 几乎呈零增长 ‎1976年以后 指数增长期 增长率基本上与世界水平相近 A. 教育发展水平落后 B. 经济发展缓慢 C. “左”倾错误的发展 D. 中苏关系恶化 ‎【答案】C ‎【解析】根据两个非常时期出现的时间“1959~1962年”“1966~1975年”可知,分别是我国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造成的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和文革时期,科技发展出现“呈困难的饱和增长”“几乎呈零增长”和两个时期“左”倾错误的发展有关,故选C;AB是由“左”倾错误造成的,不属于主要原因,排除;中国科技发展最主要原因是中国国内原因,D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19.《史记》载:燧人氏“教民钻木取火”,成为华夏人工取火的发明者,被后世奉为“火祖”;西方也有普罗米修斯触犯天规盗取天火给人类带来光明的传说。二者的共通之处 A. 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B. 都有无神论的思想主张 C. 都引发了社会制度的变革 D. 都具有人文主义的色彩 ‎【答案】D ‎【解析】隧人氏“教民钻木取火”是人类支配自然的开端;普罗米修斯盗取天火是英雄人物与神的斗争,二者都是以人为主,体现了人文主义的色彩,故D项正确。中国古代神话是自然经济的产物,故A项错误。二者都是有神论的体现,故B项错误。神话传说不可能引发社会制度的变革,故C项排除。‎ ‎20.15—16世纪,佛罗伦萨常常举办庆典活动,先前囿于个人或小圈子的艺术家,开始常常参与庆典的装饰工作,帮助打扮角色,设计服装,准备化妆品和其他装饰用品。很多教会人士和世俗统治者也乐于赞助他们。这表明文艺复兴 A. 崇尚人文的社会氛围 B. 社会等级观念的消失 C. 公民参政的热情高涨 D. 艺术家政治地位提高 ‎【答案】A ‎【解析】艺术走向世俗,“参与庆典”,美化生活得到教会和贵族支持,说明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有了一定的社会基础,A项正确,B项“等级观念消失”与史实不符,材料艺术家的活动与“参政"无关,艺术家“服务”于社会,而不是体现其政治地位提升,C、D项与史实不符,正确答案是A项。‎ ‎21.西方学者马克斯·韦伯提出,新教信仰促成了一种新的社会伦理——现世苦行主义的形成,提倡勤奋、节俭、劳作、克制享乐,这种新的伦理改变了人们获得财富与支配财富的态度和动机,造就了“资本主义的精神”。材料表明 A. 新教伦理精神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动力 B. 新教伦理认为禁欲苦行才能发展资本主义 C. 宗教改革推动了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产生 D. 新教提倡的克制享乐违背了人文主义思想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中“新教信仰促成了一种新的社会伦理——现世苦行主义的形成,提倡勤奋、节俭、劳作、克制享乐,这种新的伦理改变了人们获得财富与支配财富的态度和动机,造就了‘资本主义的精神’”可知,新教伦理促进了经济活动的开展,有利于资本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故答案为A项。B项,新教伦理认为禁欲苦行才能发展资本主义的表述过于绝对,禁欲苦行只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促进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产生问题,排除;D 项,新教提倡的克制享乐并没有违背人文主义思想,克制享乐是为了积累财富,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排除。‎ ‎22.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英国议会无非是公共意志的篡夺者,而且在英国式的代议制度下,人民只有在选举议员时才是自由的,而议员一旦选出,人民又成为奴隶。这表明他 A. 提倡自由平等 B. 推崇三权分立 C. 主张社会契约 D. 反对代议制度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英国议会无非是公共意志的篡夺者,而且在英国式的代议制度下,人民只有在选举议员时才是自由的,而议员一旦选出,人民又成为奴隶”可知,卢梭反对代议制度的间接民主,认为人民的意志是不能被代表的,故选D;根据材料“英国议会无非是公共意志的篡夺者,而且在英国式的代议制度下,人民只有在选举议员时才是自由的,而议员一旦选出,人民又成为奴隶”可知,卢梭反对代议制度的间接民主,未涉及自由平等,也未涉及司法、立法、行政三权分立,排除AB;社会契约用以说明政治权威、政治权利等问题,不符合题意,排除C。‎ ‎23.启蒙运动之前,西欧知识分子以欧洲生活方式为标准来评判美洲印第安人,认为他们处于野蛮落后的状态。而在法国启蒙运动中,不少启蒙思想家则称赞印第安人自然纯朴,视其为“高贵的蒙昧人”。启蒙思想家此举意在 A. 批判传统认识的狭隘 B. 肯定印第安人生活方式 C. 宣扬自由平等的理念 D. 批评西欧对美洲的殖民侵略 ‎【答案】C ‎【解析】根据“在法国启蒙运动中,不少启蒙思想家则称赞印第安人自然纯朴”,结合所学可知,启蒙思想家宣扬自由平等,启蒙思想家是借助美洲社会那种自然的状态来反对法国社会的不平等,故C正确;启蒙思想家是反对当时社会的不平等,并非批判传统认识,排除A;启蒙思想家的主旨是借此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并非肯定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排除B;D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24.17世纪,英格兰社会精英人士对宗教的兴趣取向比例从7%降至2%,而对于科学的兴趣取向则由1.8%增长至5%以上。这一现象的实质是 A. 科学发展推动人们思想解放 B. 民主革命影响了全社会价值取向 C. 人文精神取代宗教神学地位 D. 启蒙思想加速了科技革命到来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英格兰社会精英人士对宗教的兴趣取向比例从7%降至2%,而对于科学的兴趣取向则由1.8%增长至5%以上”可知,精英人士对宗教的兴趣逐步下降,对科学的兴趣逐步上升,说明随着科学的发展,促进人们思想解放,宗教地位下降,故A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的是这时期英格兰社会的精英人士,而不是全社会,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的是这时期英格兰社会的精英人士对宗教的兴趣逐渐下降,但无法得出人文精神取代宗教神学地位的结论,故C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17世纪英格兰精英人士对宗教的兴趣下降,对科学的兴趣上升的现象,没有体现启蒙思想的影响,故D选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之际,以传教士为桥梁和纽带的中西文化交流是在平等的条件下进行的一种双向交流。一方面,为了传教的需要,他们将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传入中国,一批诸如《几何原本》、《同文算指》、《浑盖通宪图说》、《乾坤体义》、《远西奇器图说》、《火攻挈要》等书的翻译以及世界地图的传入,打开了明朝知识界认识和了解“西学”的窗口,冲击了明代崇尚空谈的学风,促进了我国传统科学的发展。另一方面,他们又通过传递书信和翻译中国典籍等方式,把中国悠久灿烂的文化介绍给欧洲,中国儒家思想对欧洲18世纪启蒙思潮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摘编自林延清《试论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分期、特点和历史作用》‎ 材料二 近代以来,欧洲与中国间文化交流打破了平等均衡、长短互补的格局,文化交流变成了作为落后一方的中国向作为先进一方的欧洲学习的进程。从一开始就是在欧洲列强对中国侵略和中国反侵略这样尖锐的政治背景下进行的。就中国方面而言,就不简单是一般意义上的落后向先进学习,而是为着寻求解决中国政治危机,救亡图存而向对手学习。随着对于救国方案探讨的深入,中国的仁人志士们对于欧洲文化的注意力,渐渐便转移到了探讨如何对中国的政治体制、社会制度、经济构成进行改造上。‎ ‎——摘编自林延清、丁伟志《近代中国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特点》‎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答案】(1)影响:对中国:冲击了明代崇尚空谈的学风;促进了我国传统科学的发展;冲击了“华夏中心”的传统观念;对西方:增进欧洲民众对中国的认识和了解;影响欧洲18世纪启蒙思潮。‎ ‎(2)特点:不平等下中国向西方学习;在列强侵略下的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具有救亡图存的政治目的;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原因:列强侵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西方文化的传播;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仁人志士的推动。‎ ‎【解析】‎ ‎(1)影响:对中国:根据“冲击了明代崇尚空谈的学风,促进了我国传统科学的发展”得出冲击了明代崇尚空谈的学风,促进了我国传统科学的发展;根据“打开了明朝知识界认识和了解‘西学’的窗口”得出冲击了“华夏中心”的传统观念;对西方:根据“把中国悠久灿烂的文化介绍给欧洲,中国儒家思想对欧洲18世纪启蒙思潮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得出增进欧洲民众对中国的认识和了解,影响欧洲18世纪启蒙思潮。‎ ‎(2)特点:根据“欧洲与中国间文化交流打破了平等均衡、长短互补的格局,文化交流变成了作为落后一方的中国向作为先进一方的欧洲学习的进程”得出不平等下的中国向西方学习;根据“从一开始就是在欧洲列强对中国侵略和中国反侵略这样尖锐的政治背景下进行的”得出在列强侵略下的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根据“是为着寻求解决中国政治危机,救亡图存而向对手学习”得出具有救亡图存的政治目的;根据“随着对于救国方案探讨的深入”得出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原因:根据“从一开始就是在欧洲列强对中国侵略和中国反侵略这样尖锐的政治背景下进行的”列强侵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结合所学,思想上的原因有西方文化的传播,经济上是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另外仁人志士的推动也是中国不断向西方学习不断深入的重要原因。‎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方中国形象包含三个层次的意义:一是对中国现实的一定程度上的反映,二是对中西关系的意识,三是西方自身文化心态的表现与折射。因此,我们在研究西方中国形象生成、演变的历史文化语境时,既要考察同一时期中国自身历史现实,同时还要考虑到构筑中国形象的西方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历史背景,探究中国形象生成和演变与这一时期西方文化精神之间的联系。‎ ‎——摘编自周宁《天朝遥远: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 材料二 13世纪以来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 时间 主要形象 中世纪晚期西方的中国形象 蒙古人的征服使欧洲与中国有了第一次大规模的直接接触,断定契丹就是古代的丝人国。《马可波罗行纪》为西方人创造了最早的集体想象中的中国形象:大汗统治下,帝国繁荣富有。‎ 地理大发现时期西方的中国形象(15世纪—17世纪)‎ 商人和冒险家们踏上了前往中国的征程,到东方去,获取财富。传教士们在延续关于王权与财富的中国神话的基础上,植入了历史和文化的因素,建构了一个文明智慧与道德秩序的真实清晰的中国形象。‎ 启蒙运动时期西方的中国形象(18世纪—18世纪中叶)‎ 伏尔泰赞美孔子“尊重理性、道德”、“排斥迷信”,并对之加以大肆宣扬和赞美。孟德斯鸠对中国的态度是贬中有褒,卢梭尖刻地批判中国的制度、道德和文明。‎ ‎“中国神话”的幻灭(18世纪中后期—19世纪中叶)‎ 欧洲对于中国人的社会集体想象主要是负面的,但是普希金的诗歌中却对“中国花园”、“中国长城”和“中国人”充满赞美之情。‎ 鸦片战争以来西方的中国形象(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 把落后麻木的中国称为“睡狮”、封闭、邪恶、停滞,传教士、军人和政府眼中的中国基本是贫困、肮脏、混乱、残暴、危险的地狱。‎ 冷战时期西方的中国形象(20世纪中叶—冷战结束)‎ 年代,美国军政界一些人士描述了一个大有希望的新中国形象:纯朴、智慧的传统社会、“崛起的英雄”。新中国成立以来,西方视中国为“邪恶的共产主义专政国家”。20世纪80年代,美国主流媒体认为中国是浪漫、神秘和友好的。‎ 冷战结束以来西方的中国形象(20世纪90年代—至今)‎ 西方政府抛出“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民间对华态度多元化、复杂化。‎ ‎——摘编自邹雅艳《13—18世纪西方中国形象演变》等 运用相关历史史实,对上述材料中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西方对中国不同时期认知态度的变化或对不同时期的多个形象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的认知,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答案】参考答案:论点:西方眼中的中国形象经历了一个从“乌托邦”到“意识形态”的过程。‎ ‎(1)自《马可波罗行纪》,中国就受到了西方人的景仰。当时西方社会正处于中世纪晚期和文艺复兴时期,当时整个西方物质匮乏,贫穷落后,王权衰微,社会动荡不安,而当时的元朝富强、繁荣,但是有很多西方的商人和传教士来到中国,然后写游记等作品来写自己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其作品中不乏很多夸张和虚构成分,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马可·波罗游记》,那时候的中国是一个由马可·波罗在他游记中创造的“真实乌托邦”形象,也正是马可·波罗的描绘,使西方人对中国充满无限想象。其中最突出的主题就是财富和强大有力的君权,这是贫穷、动荡的西方人最为向往和羡慕的。因而当时的中国在西方人眼里是典型的“乌托邦”形象。‎ ‎(2)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它被视为西方近代文明的起点,而激起他冒险远航的灵感则是来自马可·波罗所打造的充斥着财富和世俗享乐的“中国神话”。欧洲资本主义蓬勃发展,出于资本原始积累和获取更大的商业利润的需要,欧洲国家纷纷走上了疯狂的海外扩张和掠夺的道路。而中国,这个世界上最遥远的国度,早已作为财富之国的象征进入了欧洲人的社会集体想象。到东方去,获取财富。在重商主义和自由精神的感召下,商人和冒险家们踏上了前往中国的征程。西方的外部扩张不仅仅表现为经济和军事征服,同时也体现为代表着西方文化精神的基督教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而这项使命则是由传教士们担负的。中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伊斯兰世界以外最大的异教国度,自然吸引了和商人、水手一样富于冒险精神的传教士们。这为其后在欧洲持续了近两个世纪的“中国热”提供了全面的、权威的认知参照体系。‎ ‎(3)从17世纪下半叶开始,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自然科学的进步,刚刚迈进现代文明的欧洲社会在开放、进取的时代意识的感召下,渴望突破封建和宗教的束缚,建立理性与科学的权威。因此,当一个全新的文明中国的形象一进入西方文化视野,启蒙主义者便从中发掘出了一个相对于西方文化传统的“他者”的异域形象中所蕴含的可利用的文化启蒙价值。此时的中国,对于欧洲人来说,已不再仅意味着发现土地和获取财富的机会,而是代表着一种独特的、优越的政治制度和道德伦理文化,即中国的开明君主政治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哲学思想,它们恰恰为欧洲提供了一个创新与超越的楷模和一种改造社会的动力。孔子所倡导的伦理道德和政治制度,向西方展现了一个非神性宗教权威的理性世界。启蒙思想家们则从中受到启发,找到了他们需要的理念:“尊重理性、道德”、“排斥迷信”,并对之加以大肆宣扬和赞美。伏尔泰美化中国制度文化,其目的在于借中国文化来宣传其改造法国社会的启蒙思想。这时的西方中国形象也达到了其演变过程中的辉煌的顶点。‎ ‎(4)启蒙运动中期,就在西方中国形象达到了它演变历程中的顶峰时,逆转也开始了。人们普遍注意到,18世纪中期,西方的中国形象发生了明显的转变。持续了数个世纪的美好的中国形象时代结束了,对中国的热情几乎所剩无几,除了贬低与厌恶之外,更可怕的是遗忘。究其原因,首先是东西方经济、军事实力对比的悬殊,18世纪中后期,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完成了国内的产业革命,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已初具雏形,正急于对外扩张市场,加强国际竞争力。而与此同期,衰落出现在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古老的东方帝国,世界格局变了,西方国家凭借强大的军事与经济实力打破了旧有的平衡;其次,西方的社会观念发生了变化,民主、进步、自由成为了西方文化的核心概念,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现代化的基本标准,而仍处于封建专制统治下的中国不可能再成为西方文明发展的楷模。中国在精神上是愚昧的、道德上是堕落的、政治上是专制的、历史是停滞的,此时的中国形象,完成演变成了为了映衬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和自由主义思想的需要而生的对照物。‎ ‎(5)鸦片战争以来,西方人对中国的认识是片面的,有故意丑化之嫌。近代中国,统治者固然愚昧腐朽,政治经济落后,但中国人民是勇于反抗外国侵略,也顺应潮流追求进步的:太平天国、义和团、五四运动、抗日战争都体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洋务运动、清末新政、“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短暂春天”都推进了中国经济的工业化,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则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进程。西方人丑化中国,是长期以来“西方中心”论的产物,也是美化其对华侵略的需要。‎ ‎(6)二战期间,由于国家利益趋同,美国等西方国家需要中国一起对抗日本,视中国为伙伴,对华态度有所转变。后因新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推行一边倒的政策,加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将新中国视为“邪恶的共产主义专政国家”和“‘民主国家’的死对头”,中国国家形象基本上是美国的对抗者和敌对者。20世纪70年代,中美的外交政策调整,中美关系改善,共同对抗苏联,再加上中国推行改革开放的国家发展战略,美国认为中国有可能走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道路,所以将中国作为可以支持的“有发展前途”的国家。尽管这段“蜜月期”媒体报道短暂且一波三折,但总体上看中国在美国主流媒体的形象是浪漫、神秘和友好的。冷战结束以来,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取得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功,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大国地位进一步确立,在逐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面对被中国赶超的现实,某些西方国家为遏制中国,或渲染中国威胁论,挑唆周边国家与中国对立,或宣扬中国崩溃论,唱衰中国,企图制造中国内乱,西方媒体充斥着各种负面印象;但是中国的对外开放使得民众从不同渠道了解到真实的中国,使得对中国形象也是多元的、复杂的。‎ 结论: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的认知变化受国家利益、意识形态、价值观、实力对比、对华了解程度等因素影响。因此,我们既要认真对待,但也不应过度反应;既要勇于面对,也要淡然处之。我们应充分利用媒体这个重要的宣传阵地,运用西方民众熟知的话语体系语言进行宣传报道,通过新闻发布会、记者吹风会、定期会见等方式传递正确信息。牢牢把握中西共同的国家利益,妥善利用西方的政治体制和国内政治特点,着力淡化意识形态分歧,积极塑造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努力掌握国际舆论的主导权、主动权,正确引导舆论导向。不断加强民间宣传和交流,增强民众对华理解和认知,减少隔膜和偏见。制定操作性、针对性强的媒体传播细化方案,区别对待媒体受众,分化不同利益群体,尽最大可能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力量,为中西关系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解析】题目要求运用相关历史史实,对上述材料中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进行探讨。首先解读材料,得出观点,通过材料以及图表信息可以得出论点:西方眼中的中国形象经历了一个从“乌托邦”到“意识形态”的过程。然后对观点进行说明。说明时可从不同时期中、西综合实力的变化、西方对中国的了解程度、东西方不同的国家利益、意识形态、价值观等角度来分析西方对中国认知态度的原因。‎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大革命失敗后,中国共产党走上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道路,先后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这些起义走的都是俄国式的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毛泽东带领部队到达井冈山,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并及时总结了井冈山斗争的经验,相继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三篇文章,从理论上说明了中国革命采取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必要性,从实践上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新的道路。‎ 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创立了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战争首先要把主要战略方向指向农村的理论和斗争艺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三座大山的主要力量盘踞在中心城市,农村是它们统治的薄弱环节。毛泽东毅然决定把主要战略方向首先指向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摘编自《浅析毛泽东的农村包围城市》‎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理论创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理论的意义。‎ ‎【答案】(1)背景:以城市为中心革命道路的失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及发展壮大;国民政府对农村统治薄弱。‎ ‎(2)意义:为中国开辟了一条新的革命道路;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解析】‎ ‎(1)根据材料“这些起义走的都是俄国式的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可知以城市为中心革命道路的失败;根据材料“毛泽东带领部队到达井冈山,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并及时总结了井冈山斗争的经验”可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及发展壮大;根据材料“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三座大山的主要力量盘踞在中心城市,农村是它们统治的薄弱环节”可知国民政府对农村统治薄弱。 ‎ ‎(2)根据材料“毛泽东毅然决定把主要战略方向首先指向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可从为中国开辟了一条新的革命道路、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等方面回答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理论的意义。‎ 点睛:解答本题要紧扣“两材”:‎ 解答历史材料题,要紧紧依托两个“材”,一个是命题者提供的“材料”,解题时紧扣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这些起义走的都是俄国式的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 “毛泽东带领部队到达井冈山,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并及时总结了井冈山斗争的经验”等,这是解答试题的最主要的依据;另一个是教材,通过试题中材料的指引,回归教材,解题时回顾教材中关于毛泽东思想和工农武装割据的相关内容。学生能把“材料”和“教材”完美地结合起来,回答问题就会得心应手。‎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