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1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河北省衡水梁集中学高二第六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河北省衡水梁集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第六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44*1.5=66) 1.据《礼记·玉藻》记载,周代服饰的颜色以“青、赤、黄、白、黑”为正色而象征尊贵。但春秋时期齐桓公“好服紫”,以致齐国的百姓争相效仿,最终一国尽服紫。这一变化说明 A.礼乐制度已经丧失殆尽 B.分封割据逐渐走向统一 C.宗法分封制度走向崩溃 D.封建专制统治确立 2.有学者指出,分封制不仅封周天子,而且使诸侯、卿大夫都成了君主,使周天子下受封的各级贵族领主具有了一种亦臣亦君的双重政治身份,各级受封的领主在自己的封地里有绝对权威,甚至超过了分封他的上一级领主的权威。这说明分封制 A.天子通过诸侯有效地管理地方 B.“天下一家”的认同日趋淡化 C.地方权力过大会销蚀王室权威 D.周王室开疆拓土扩大统治范围 3.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称霸,而晋文公在践土之盟时招周襄公来承认自己的霸业,孔子因此认为“晋文公谲(欺诈、玩弄手段)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这反映了孔子 A.维护西周礼制秩序 B.反对诸侯争霸战争 C.宣扬三纲五常伦理 D.推崇齐桓公式霸业 4.有学者说,分封制不仅使周天子,而且使诸侯卿大夫都成了君主;使周天子之下的各级受封贵族领主具有了一种亦臣亦君的双重政治性格,各级受封的领主在自己封地里的绝对权威甚至超过了分封他的上一级领主。这反映出西周分封制 A.具有开疆拓土的作用 B.抑制了君权的集中 C.强化了国家整体观念 D.可以有效管理地方 5.位于浙江省浦江县的“郑氏义门”,自南宋开始,历宋、元、明三朝,十五世同居共食达三百余年,鼎盛时有3000多人同吃一锅饭。其孝义家风多次受到朝廷旌表,明太祖朱元璋曾亲赐“江南第一家”。出现这种现象的历史根源是 A.封建君主的倡导 B.分封制的产物 C.中央集权制的影响 D.宗法制的影响 6.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西周分封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出处 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礼记·王制》 公方五百里,侯四百里人,伯三百里,子二百里,男百里 《周官》 周封伯禽、康叔于鲁、卫,地各四百里;太公于齐,兼五侯地 《史记》 A.西周的疆域极为广阔 B.西周的分封等级分明 C.天子对地方控制严密 D.西周的诸侯势力强大 7.《左传》记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士以其子弟为仆隶),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按等级递减)。”这段记载反映了 A.宗法制的等级系列中有庶人,也有奴隶 B.宗法制下大宗和小宗之间缺乏政治隶属关系 C.西周在宗法制基础上实行分封制 D.西周建立了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制度 8.《史记》载:“(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这段材料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A.楚庄王图谋周朝镇国之宝 B.诸侯争霸斗争激烈 C.王室衰微,分封制趋于瓦解 D.西周青铜铸造水平高 9.西周时期青铜器大多作为礼制的象征,周王赐给诸侯,诸侯带着它去建立自己的地盘,以后再按照宗法制传给下一代。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多转向实用,礼器的比例减少。这一变化反映了政治上 A.青铜器过于珍贵因此减少生产 B.铁器出现取代了青铜器的地位 C.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礼崩乐坏”的局面 D.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发展的需要 10.据《战国策》记载,齐相孟尝君曾被废归薛邑。后来齐王又希望他“顾先王之宗庙”,暂且回国执掌政务,孟尝君则提出“请先王之祭器,立宗庙于薛”。亲庙落成后,孟尝君安心了,这说明 A.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因果关系 B.宗法观念得到进一步巩固 C.诸侯王和卿大夫权力相互制约 D.宗法制度有利于安全保障 11.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公元前481年,齐国的大夫田常及其后人逐渐控制国政,以致于自立为国君。并由周安王册命为齐候,姜齐遂变为田齐,史称“田氏代齐”。这种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 A.郡县制的出现 B.大一统局面的出现 C.中国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期 D.宗法制和分封制的破坏 12.钱穆先生指出“中国版图的恢廓,盖自秦时已奠其规模。近世言秦政,率斥其专制。然按实而论,秦人初创中国统一之新局,其所努力,亦均为当时事势所需,实未可一一深非也。”这一统一的变局还体现出 A.从血缘世袭到宗法世袭 B.从世袭政治到官僚政治 C.从宗法封建到帝制集权 D.从礼乐治理到法律治理 13.据统计,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百姓一年收入的80%以上都要用于缴纳各类赋税,这一比例远远高于当时东方六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秦国轻罪重罚、滥用苛政 B.秦国开始走向中央集权 C.秦国军事活动比东方六国频繁 D.东方六国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及秦国 14.宋代一学者论及中国某制度时指出:“举千里之郡而命之守,举百里之县而付之令……片纸可罢,一言可令,而无尾大不掉之患,尺地、一民,财赋、甲兵皆归之于天子“他论及的制度 A.以三公为其最高长官 B.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C.权力由贵族世袭垄断 D.是古代政治腐败产生的根源 15.秦朝中央官职设三公九卿。其中九卿有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卫尉,掌宫门警卫;太仪,掌御用车马;廷尉,掌刑法……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及皇帝的生活供应。由此可见,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是 A.分工明确,彼此牵制 B.垂直管理、分层管理 C.服务皇权,家国同治 D.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16.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 A.制度的良善在于不断的改革 B.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 C.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 D.弥合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17. 中国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归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此大臣实际上 A.主张中央集权制 B.主张郡县制 C.反对分封制 D.反对郡县制 18.秦朝的《工律》规定,“为器同物者,其小大、短长、广夹(狭)亦必等”,还规定由官府有关机构校正衡器的权、斗桶和升,且至少每年应当校正一次。这些规定 A.有利于各地区经济交流 B.体现对农业活动的重视 C.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D.标志统一国内市场形成 19.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变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 A.实现了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B.实现了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 C.实现了从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D.实现了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20.《韩非子亡征》中指出:“种类不寿,主数即世,婴儿为君,大臣专制,树羁旅以为党,数割地以待交者,可亡也”“出军命将太重,边地任守太尊,专制擅命,径为而无所请者,可亡也”。在此思想的指导下,秦始皇确立了: A.君主专制制度 B.中央集权制度 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D.贵族寡头制度 21.《通志略》中记载:春秋时,列国相灭,多以其地为县;县大而郡小,故传云“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至于战国,则郡大而县小矣;故甘茂谓秦武王曰“宜阳大县,名曰县,其实郡也”。这体现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实行郡国并行制 B.中央集权的逐步加强 C.春秋战国时期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D.郡县制的形成与发展 22.秦朝统一后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关于下面的“秦朝统治机制示意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 B.秦朝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 C.秦律的颁行改变了传统的人治社会的现实 D.中央机构分工明确,并设置监察部门 23.世族是“那些在社会、经济方面具有支配势力盘根错节,代代相传;在政治、文化方面也极为活跃,占据主导地位的家族”。汉朝时世族发展迅速,汉初“布衣将相”的政治结构最终演变为“累世公卿”的世族政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汉朝世族源于先秦贵族,根深蒂固 B.察举征辟制度有利于世族控制政权 C.世族在经济上是新的生产模式的代表 D.汉朝在权力继承上仍采用世卿世禄制 24.下图所示为东晋至北宋时期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群体中所占比例的变化示意图。导致唐宋时期这一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孝廉是选官的主要标准 B.九品中正制是入仕的主要途径 C.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完善 D.唐宋政府完全成为平民的政府 25.春秋战国以后,人们开始从宗族组织中分离出来,形成个体家庭。但与此同时,社会上,特别是上层社会也存在着相当数量的大型的、复杂的家庭形态,并且在魏晋南北朝时发展到极盛。魏晋南北朝时这种家庭形态迅速发展是由于 A.推行的选官制度 B.宗法制度的恢复 C.战乱破坏了小农经济 D.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 26.“封驳”的主要含义指封还皇帝失宜诏令,驳正臣下奏章违误。如唐制规定,凡诏敕须经门下省,如认为有失宜的诏书可以封还,有错误者则由给事中驳正。这说明 A.唐朝创设三省六部制有一定积极作用 B.“封驳”制度可以一定程度上制约皇权 C.唐朝门下省长官在三省长官中权力最大 D.“封驳”制度保障了各级官员参政权利 27.下表反映了秦汉两朝不同时期对地方监察官的设立情况 据此能够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秦汉时丞相负有地方监察职责 B.西汉时地方监察官的职权广泛 C.秦汉时对地方官吏的管理加强 D.秦汉时监察官官职高于地方官 28.嘉靖以后,会试也要搜检,考生所带考具均有规定,如帽用单毡,鞋用薄底,砚台不得过厚,笔管不得镂空,食物必须切开等。这一记载表明明代 A.人才选拨更加注重形式 B.科举制程序日益规范 C.君主专制程度不断加深 D.用人标准侧重道德品行 29.《后汉书·朱穆传》载:“中常侍(注:官名)参选士人。建武以后,乃悉用宦……天朝政事,一更其手,权倾海内,宠贵无极,子弟亲戚,并荷荣任,故放滥骄溢,莫能禁御。”该段材料说明东汉时期 A.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已得到初步解决 B.皇权专制成为宦官专权的制度根源 C.皇权旁落使专制集权制度受到冲击 D.皇权被分割使皇帝的政治地位下降 30.中国古代实行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权力制衡体制,它包含两种专制模式,一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二是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下列选项包含这两种模式的是 A.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B.汉武帝中外朝制度;清朝设立军机处 C.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 D.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明朝设置内阁制 31. 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控制,西汉前期汉高祖实行郡国并行体制,皇帝任命官员管理与委托刘姓子弟统治一方并举:汉武帝实行刺史制度,通过授权品级较低的刺史代表皇帝巡查监督各地郡县官员和王侯;东汉后期刺史所辖州成为郡县之上的地方一级行政区,州郡县三级管理体制取代郡县二级制。这些举措的变化主要表明汉代 A.地方行政机构并非一成不变 B.统治者着眼于加强中央集权 C.统治者的主观愿望与客观效果相背离 D.都起到了加强对地方控制的效果 32.赵宋王朝经过摸索,创建了路制。路以交通路线为主干来划分,一改汉州、唐道固定区域、固定治所、固定机构、固定人员、权力集中的设置原则,采取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这一建制的主要目的是: A.扩大统治范围 B.密切经济交流 C.加强中央集权 D.改革官吏制度 33.687年,武则天派人向刘祎之宣读太后的诏书,刘祎之说:“没有经过中书省起草,门下的文书能叫诏令吗?”武则天大怒,认为他藐视自己的权威,于是将其赐死。对该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 A.诏敕经门下省审核方合规制 B.三省机制目的在于抑制皇权 C.行政规则受到干扰 D.皇帝权威遭到挑战并被破坏 34.明神宗时,有人反对内阁首辅张居正过多干预朝政,他无理由辩驳,于是向皇帝辞职:“(臣)所处者危地,所理者皇上之事,所代者皇上之言”。对材料解读准确的是 A.内阁逐渐演变为中央一级的决策机构 B.张居正是个不称职的宰相 C.内阁的权力有所加强 D.反映了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35.每个人都有烦恼,作为学生,我们可能苦恼于考试成绩或每天繁重的作业。贵为一国之君的天子也有着其无尽的烦恼。宋太祖说“卧榻之侧有他人酣睡”,这也说出了历代皇帝们的心声。下列措施属于皇帝为了防范“卧榻之侧有他人酣睡”而采取的是 ①“罢丞相,设五府、六部……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 ②“外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③“故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 ④(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6.崇祯年间的内阁大学士黄景昉在《馆阁旧事》中写道:“文渊阁为禁中深严之地,门榜圣旨,闲杂莫敢窥者。跟随班从,至阁门止,惟一、二书写仆得从入,各给牌为验。”文渊阁“禁中深严”主要是因为内阁 A.是处理政务的场所 B.为丞相办公场所 C.为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 D.正式统率六部百司,品级高 37.明朝建国之初,太祖曾说:“夫元氏之有天下,固由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越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为杜绝“大臣得以专权自恣”,明太祖 A.设立军机处 B.设置枢密院 C.废除丞相制 D.创立内阁制 38.《国史大纲》载“张居正为相(内阁首辅),……太仓粟支十年,太仆积貯至四百万。及其籍没,家资不及严嵩二十之一。然能治国,不能服人。法度虽严,非议四起”。“非议四起”主要是由于 A.自身不正贪污腐化 B.不善理财入不敷出 C.阁臣弄权不合制章 D.世俗日下嫉贤妒能 39.清朝雍正帝在《御制朋党论》中说,“要根除朋党之源,那么全国上下必须统一思想,要统一思想,那么一切是与非的标准都必须唯我是从”,“你们各大臣如果将朕之所好者好之,所悲者恶之,是非画一,则不敢结党矣”。材料本质上反映了清朝 A.君主专制日益强化 B.封建制度渐趋没落 C.思想控制不断加强 D.中央集权空前加强 40.理学家朱熹和陆九渊都一心一意向往着王安石的“得君行道”,在皇帝面前也侃侃而谈,俨然以政治主体自居,充分体现了“以天下为己任”的气概。对照之下,王守仁除了《乞宥言官去权奸以章圣德疏》一疏外,其余奏疏多关具体事务,极少涉及朝政。出现这种转变的原因是 A.科举制度的不断完善 B.心学实践方向的变化 C.社会政治环境的变迁 D.社会矛盾的不断激化 41.明代内阁大学士多数为词臣入阁,品秩较低,一般限制在正五品这一阶衔上面,而到了康熙九年,清政府把大学士的品秩由正五品升格到正二品,到雍正七年,又升格至正一品。清代内阁大学士品秩的变化 A.反映出内阁位高权重 B.折射出君主专制的强化 C.表明清代前期以文治国 D.表明中央权力体系完善 42.美国学者白彬菊认为,清代军机处的设立使军机大臣能够协助皇帝对庞大帝国的海量信息进行筛选和处理,得以将有限的资源投放到最根本和主要的地方。由此可知,该观点认为军机处的设立 A.增强了政府政务执行力 B.体现了权力运作规范化 C.提高了中枢决策的效率 D.体现了政治决策封闭性 43.“世宗雍正十年,因用兵西北,设军机房(后改名为军机处),选议政王大臣为军机大臣,掌理机密重务。事平后仍不撤销,渐至取代内阁之权。”这段材料表明军机处 A.最初因军事需要而设置 B.有权裁决一切军国大事 C.使内阁变为其下属机构 D.成为法定中央行政机构 44.明代何良俊说:“明太祖不设丞相,而朝廷之事皆分布六部,阁下诸臣但以备顾问而已。然各衙门章奏皆送阁下票旨,事权所在,其势不得不重。”这反映出内阁权力上升的原因在于 A.内阁首辅由皇帝亲信担任 B.内阁为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 C.内阁取得票拟谕旨的权力 D.内阁大学士拥有最高决策的权力 二、材料题 45.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寡人以渺渺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材料二贞观元年,太宗谓黄门侍郎王珪曰:“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或有护己之短,忌闻其失,有是有非,衔以为怨。或有苟避私隙,相惜颜面,知非政事,遂即施行……卿等特须灭私徇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 材料三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史纪事本末》 材料四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保直(官吏值班)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建立的皇帝制度有何特点?3 (2)材料二反映了唐初的何种政治制度?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制度的重要意义。6 (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明太祖对中央机构采取的重大措施是什么?3 (4)据材料四,回答军机处的设置说明了什么问题?3军机处有何特点?4 46.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 ——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 材料二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忽必烈进入中原,建立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以中书省分驻地方,称行中书省,以便直接处理政务……各省还设有行枢密院和行御史台分管军事和监察。 ——《中国政治制度史》 (1)材料一反映西周实行分封制度的原因是什么?2 (2)材料二中秦朝实行了什么制度?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制度在当时的主要作用4。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元朝地方行政制度产生的影响?5 景县梁集中学第六次调研考试高二历史答案 1- -5CCABD 6--10BCCCD 11--15DCBBC 16--20CDACC 21- -25DCBCA 26--30BCBBD 31--35BCCCA 36--40ACCAC 41- -44BCAC 45.(1)特点:皇帝制度体现了皇帝的独尊、皇位的世袭和皇权的至高无上。 (2)制度:三省六部制。意义:三省六部之间既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相互监督,提高了工作效率,一定程度上可避免决策上的失误,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三分相权,保证了君权的独尊,大大加强了皇权专制;是我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此后历朝都基本沿袭了这种制度。 (3)措施:废丞相,分散相权。 (4)问题: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特点:机构简单,大臣级别不高,保密性强,跪授笔录。 46.(1)原因:西周疆域广大,兵力单薄(或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 (2)制度:郡县制。作用:加强中央集权,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巩固统一。 (3)制度创新:地方设行中书省。 影响: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周代服饰的色彩彰显穿着者的身份、阶层与地位,齐国“一国尽服紫”的风气是对周代原有服饰规制的破坏,这是对周礼的挑战,说明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故答案为C项。A项“丧失殆尽”说法绝对,排除;春秋时期没有表现出“走向统一”的现象,排除B项;封建专制统治建立是在秦朝统一后,排除D项。 2.C 【解析】 【详解】 材料说明分封制下,使得各级受封的领主在自己的封地里有绝对权威,甚至超过了分封他的上一级领主的权威,造成地方权力过大,削弱了王室的权威,故C正确;分封制下,使得各级受封的领主在自己的封地里有绝对权威,甚至超过了分封他的上一级领主的权威,不利于周天子有效地管理地方,A错误;“天下一家”指视天下人为一家,和睦相处,也指全国统一,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B;材料反映各级受封的领主权力过大,没有反映周王室扩大统治范围,D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各级受封的领主在自己的封地里有绝对权威,甚至超过了分封他的上一级领主的权威”,联系所学分封制的特点分析解答。 3.A 【解析】 【详解】 齐桓公和晋文公在本质上都是争霸,但齐桓公表面尊崇周王,而晋文公则对周王不尊崇,所以孔子对待齐桓公和晋文公的态度不同,体现了孔子维护西周礼治秩序的主张,故选A项;孔子反对的是晋文公对周王的态度,而没有体现他反对诸侯争霸,故排除B项;三纲五常伦理制度不是孔子的思想主张,故排除C项;孔子虽然反对晋文公的做法,但并不能说明他推崇齐桓公式的霸业,因为齐桓公本质上也是对周王的不尊崇,故排除D项。 【点睛】 孔子面对诸侯纷争、社会动荡的乱世,希望统治者“克己复礼”,推行“德治”,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之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4.B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各级受封的领主在自己封地里的绝对权威甚至超过了分封他的上一级领主”结合所学可知,分封制下各级受封贵族领主在各自辖区内有极大的自主权且世袭统治,上级领主无法干预下级领主辖区内部事务,不利于诸侯、卿大夫等君主权力的加强,故B项符合题意。A项,材料未涉及分封制扩大统治疆域的作用,故排除。C项分封制下家国同构的国家意识在题干中无法体现,故排除。D项说法与题干中关于分封制下中央对地方管理不足的表述相悖,故排除。 5.D 【解析】 【详解】 材料反映郑氏家族家风盛传,得到明太祖的表彰,没有体现出封建君主的倡导,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在秦汉时就已经废除,历代帝王采取的都是官僚政治。而题目反映的则是宋、元、明三朝,B项时间上与题目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反映出中央集权制。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及题目可知,导致郑氏家族家风盛传,颇得皇帝表彰的根本原因在于宗法制仍然是一个家族血缘关系的纽带。有了宗法制,就有了相应的等级体系的形成,有了这个重要因素,郑氏家族才会得以长传,家风盛传,得以延续。故D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6.B 【解析】 【详解】 从材料信息看,西周时期,在地方实行分封制,按照等级高低对诸侯分封大小不等的封地,故选B项。材料信息没有体现西周的疆域如何,排除 A 项;西周时期,周天子对地方控制相对松弛,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没有体现诸侯势力大小,排除 D 项。 7.C 【解析】 【详解】 依据材料中“天子建国”“诸侯立家“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等关键信息,说明了西周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目的是维护王权和贵族的利益,维持严格等级统治秩序,达到稳定秩序和巩固统治的目的,故C项正确;宗法制的等级序列是统治阶级内部的等级序列,故A项错误;宗法制下大宗与小宗之间既是政治隶属关系也是家族等级关系,故B项错误;中央集权制度是秦朝建立的,故D项错误。 8.C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鼎是权力的象征,楚庄王问鼎的轻重大小等,反映了其政治野心,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西周王室的衰落,已经不能有效地监管各诸侯国,故C项正确;AB项只是材料反应的现象;材料没有体现出西周的青铜铸造技术水平,故D项排除。 9.C 【解析】 【详解】 青铜器的减少生产主要因为政治制度的变迁,排除A;材料没有反映铁器逐渐取代青铜器,故B错误。春秋战国时期是“礼崩乐坏”的时代,王室衰微,诸侯争霸,被用来维护和体现等级制度的青铜礼器多转向实用,故C正确;生产力的发展不属于政治方面的反映,故D错误。 10.D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薛邑为孟尝君封地,在相位时被贬薛邑,齐国国君重新起用孟尝君,孟尝君要求将齐国宗庙立于于薛邑使孟尝君心安说明宗庙具有至高的权威,宗庙在薛邑如同社稷在国都一样不可冒犯,有利于保护孟尝君的地位与安全,故D项符合题意。A项,分封制度在战国时瓦解,材料无法体现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因果关系,故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宗庙的权威性,而非阐述宗法观念,故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诸侯王和卿大夫的权力制约关系,故排除。 11.D 【解析】 【详解】 郡县制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郡县制的出现与“田氏代齐”没有必然关系,故排除A项;大一统局面出现于秦灭六国以后,故排除B项;中国进入春秋战国时期是在“平王东迁”以后,与题意主旨不符,故排除C项;田氏先是自立为国君,然后得到周王册命,他们并不是姜氏的宗族,也不是由周王分封的,所以说宗法制和分封制遭到破坏,故选D项。 【点睛】 田氏代齐是是春秋战国时期大夫专政夺权运动高潮的表现,他们的成果最终为周天子认可,这表明奴隶社会及其统治思想已荡然无存,中国的封建社会已经形成。 12.C 【解析】 【详解】 先秦时期由于分封制下诸侯权力较大,秦朝实现全国统一,推广郡县制,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选C;秦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官僚政治,不是血缘世袭政治,排除A;商鞅变法是已经实行官僚政治,排除B;秦朝实行的君主专制,并不是法律治理,排除D。 13.B 【解析】 【详解】 由“百姓一年收入的80%以上都要用于缴纳国家的各类赋税”可以看出,秦国当时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实行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故B正确;材料不能看出秦国轻罪重罚、滥用苛政,材料信息也不能反映秦国军事活动比东方六国频繁,排除AC;材料信息只是反映出秦国征收赋税情况,不能说明“东方六国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及秦国”,排除D。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 秦国百姓一年收入的80%以上都要用于缴纳各类赋税”,结合所学商鞅变法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的影响分析解答。 14.B 【解析】 【详解】 根据题中“举千里之郡而命之守,举百里之县而付之令”“片纸可罢,一言可令,而无尾大不掉之患,尺地、一民、财赋、甲兵皆归于天子”可以看出反映了秦朝实行的郡县制,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B正确;根据题中“举千里之郡而命之守,举百里之县而付之令”体现了秦朝实行的郡县制,题中“片纸可罢,一言可令,而无尾大不掉之患”体现了郡县制下郡县的长官都有中央任免,取决于天子,从而避免了地方割据。因此题中强调的都是郡县制的作用与三公无关,A错误;根据题中“举千里之郡而命之守,举百里之县而付之令”意思是在方圆千里的郡任命郡守为长官,在方圆百里的县任命县令为长官,体现的是郡县制的作用,打破了贵族世袭,C错误;材料说明秦朝通过郡县制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无法体现与“政治腐败”的关系,D错误。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举千里之郡而命之守,举百里之县而付之令”“片纸可罢,一言可令,而无尾大不掉之患,尺地、一民、财赋、甲兵皆归于天子”,联系所学郡县制的特点和作用分析解答。 15.C 【解析】 【详解】 材料中说“九卿”的原先职能是皇家的内侍机构,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这种机构转为行政机构,这反映了秦朝的中央官制是为皇家服务的,“国”“家”同治的特点,故C项正确;而A项是现象,不是“本质”;B是指郡县制特点。D是选官制度,不符合材料主旨。 【点睛】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内容:包括至高无上的皇帝制、中央机构和地方机构的郡县制。 (1)皇帝制度:①皇权至上,大权总揽;②“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三公指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军国大事操纵在皇帝手中。 (3)地方官制—废分封,置郡县(郡守和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县以下有乡、里等基层机构) (4)制订了一套选拔和考核官吏的制度。 (5)制定法律,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 16.C 【解析】 【详解】 材料所反映的制度都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措施,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不是材料反映的根本,故B错误;君权与相权是一对基本矛盾,这制度的稳定基础在于皇权,故D错误;材料要求回答的是中央机构改革中一贯的理念,不是强调对制度的不断完善,故A错误;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的是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因此一贯的理念指的是强化君主集权,故C项正确。 17.D 【解析】 【详解】 材料大意为:“我听说商周之所以称王千余年,是因为他们将土地分封给王室子弟和功臣,来拱卫王室。现在陛下拥有天下,但是王室子弟却只是平民,就算有田常、六卿这些臣子,但没有人可以帮助陛下统治天下,等到危急的时刻谁能来救您呢?我从来没听说过有哪件事不遵守古训而能够长久的。”由此可见该大臣主张遵循古法实行分封制以卫王室,反对郡县制,排除BC,选D。A材料中未提及,排除。 18.A 【解析】 【详解】 由材料“为器同物者,其小大、短长、广夹(狭)亦必等”,可见,统一度量衡打破了春秋战国以来度量衡混乱局面,便利于各地区的交流融合,故选A;统一度量衡是从经济社会角度来巩固统一,故排除B;秦统一后,统一度量衡,故排除C;统一度量衡,不能成为统一国内市场形成的标志,排除D。 19.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根据“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在这一制度中个人亲信取代了世系,体现了从贵族向官僚政治的转变,没有体现出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的转变,更无法说明是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的转变,故排除A、D项;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的转变是经济方面的变化,与题意无关,故排除B项。故选C。 20.C 【解析】 【详解】 材料说明官员专制,地方权力较大,为此秦始皇实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C正确。郡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属于C项内容,排除AB。贵族寡头制度属于先秦时期政治制度,D错误。 21.D 【解析】 【详解】 “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说明立战功可以授予郡县,说明郡县制形成与发展,D正确。郡国并行制是西汉时期实行,A错误。先秦时期没有实现权力高度集中,B错误。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秦朝,C错误。 22.C 【解析】 【详解】 秦律只是秦朝维护统治的工具,专制制度下不可能改变传统的人治社会的现实。C项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项。秦朝统一后,在中央确立起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秦朝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秦朝的三公九卿分工明确,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其他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 【点睛】 本题属于否定选择题(逆向选择题)。此类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史实不符的选项。其特点是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无”“没有”“不正确”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解答此类题可采用逆推法,即根据题意,首先找出与题干意思相符的三个备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解答此类题也可用正向思维或排除法。 23.B 【解析】 【详解】 根据“汉朝时世族发展迅速,汉初‘布衣将相’的政治结构最终演变为‘累世公卿’的世族政治”,结合所学,西汉时期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征辟制度,后来出现了在社会、经济方面具有支配势力盘根错节,代代相传,在政治、文化方面也极为活跃,占据主导地位的家族,即世族政治,说明察举征辟制度有利于世族控制政权,故B正确;材料信息不能体现汉朝世族源于先秦贵族,排除A;世族是具有经济实力、政治特权的封建地主,并非新的生产模式的代表,排除C;汉朝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征辟制度,并非世卿世禄制,排除D。 24.C 【解析】 【详解】 解读图表可知东晋至北宋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群体中所占比例持续增加,这一变化主要应归功于科举制,科举制使平民子弟通过考试可以步入仕途,大大提高了平民子弟在官员群体中的比例,故C项正确;A项属于汉朝的察举制,排除;唐宋时期九品中正制已被科举制取代,故B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唐宋时期的政府组成,故D项排除。 25.A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九品中正制。材料强调的是魏晋南北朝时大型的、复杂的家庭形态迅速发展,这是由于九品中正制的存在强化了人们的宗族意识,故选A。宗法制度在春秋战国时期瓦解后,一直没有恢复,排除B;小农经济仍然是当时最主要的经济形态,排除C;D与材料关系不大,排除。 26.B 【解析】 【详解】 三省六部制始创于隋朝而不是唐朝,排除A;结合“封驳”制度的含义和唐朝门下省行使职能的规定,可知皇帝的诏敕可能被“封还”或“驳正”,因此一定程度上约束了皇权,B正确;材料侧重说明该部门的职责而不是权力大小,排除C;“封驳”诏书只是门下省的职权,不是各级官员都可以,D错误。 27.C 【解析】 【详解】 表中四段材料并不能说明秦汉时丞相负有地方监察职责,故A项错误;材料“遣御史监三辅郡……刺史,掌奉诏条察州”也不能说明西汉时地方监察官的职权广泛,故B项错误;四段材料都反映了秦汉时派官对地方监察,说明对地方官吏的管理加强,故C项正确;材料也不能表明秦汉时监察官官职高于地方官,故D项错误。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仔细观察表格内容,注意结合所学知识找出四段材料的共同信息,排除表述过于片面的或史实错误的选项,即可从“地方官吏的管理加强”的角度得出正确答案。 28.B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科举制度。依据材料可知,明代科举考试防范舞弊的制度更加细致严格,这表明明代科举制程序日益规范,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明代科举考试具有严格的规范,不能表明人才选拔注重形式;C选项错误,科举制程序严格规范与君主专制强化没有直接关系;D选项错误,科举考试注重的是才能,不是道德品行。故正确答案为B 选项。 29.B 【解析】 【详解】 材料中“天朝政事,一更其手,权倾海内,宠贵无极,子弟亲戚,并荷荣任,故放滥骄溢,莫能禁御。”的信息表明东汉时期皇权专制成为宦官专权的制度根源,故B项正确;东汉时期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没有得到初步解决,故A项错误;宦官专权是皇权加强的表现,故C项错误;皇权没有被分割,故D项错误。 30.D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它包含两种专制模式,一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二是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再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分析选项可知,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属于集体宰相制度;宋朝实行的二府三司制中的参知政事和枢密使、三司使都属于分割宰相权力的集体宰相制度;明朝设置内阁制,清朝设置的军机处,还有汉武帝时期的“中外朝制”其中的内阁、军机处和中朝均不是正式行政机构,属于行政体制之外另设的辅助皇上的机构,D项同时具有上述两种专制模式,故正确答案选D。选项AC缺少第二种专制模式,故排除。B缺少第一种专制模式,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 这一题需要准确理解题干中君主专制的不同形式,对相关重要历史概念除了要掌握其内涵之外,还需要明确到底是分化宰相权力,还是设立宰相之外的官职,选项中一定要包含两种形式才可以。 31.B 【解析】 【详解】 依据材料可知,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的目的是加强对全国的控制,实行刺史制度的目的是监察地方,加强中央集权,东汉后期实行州郡县三级制的目的是镇压农民起义,加强中央集权,所以这些措施主要表明汉代统治者着眼于加强中央集权,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地方机构的变化是表象,不是材料主要表明的内容;C选项错误,郡国并行制和州郡县三级制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其客观效果与统治者的主观愿望相背离,刺史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其客观效果与统治者的主观愿望相符;D选项错误,郡国并行制和州郡县三级制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32.C 【解析】 【详解】 宋代的路“一改汉州、唐道固定区域、固定治所、固定机构、固定人员、权力集中的设置原则,采取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这说明这一机构设立的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权力,故C项正确;北宋疆域小于汉唐,这一建制不是为了扩大统治范围,故A项错误;材料是反映的是行政机构,密切经济交流并非主要目的,故B项错误;材料涉及地方行政区划的变化,不是改革官吏制度,故D项错误。 33.C 【解析】 【详解】 C项,诏令要经过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核才合乎规制。但武则天凭借自己的权威自己起草诏令并宣布,扰乱了行政规则。故C项正确。A项,材料中刘祎之称:“没有经过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核的文书能叫诏令吗?”因而诏令要经过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核才合乎规制。故A项错误。B项,三省长官之间互相牵制,把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间接加强了皇权。故B项错误。D项,武则天不经过中书省和门下省擅自起草诏令,表明了皇权的加强。故D项错误。 34.C 【解析】 【详解】 从材料中的“有人反对内阁首辅张居正过多干预朝政,他无理由辩驳”来看,说明当时内阁地位上升,阁臣特别是内阁首辅的权力有所加强。故答案为C项。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决策机构,排除A项;B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内阁权力来自于皇帝,内阁地位上升表明君权不断加强,不是中央集权的加强,排除D项。 【点睛】 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后,设置殿阁大学士帮助他处理繁多的政务。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入值文渊阁,随侍皇帝,并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由此出现。明宣宗时内阁大学士获得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 35.A 【解析】 【详解】 皇帝防范“卧榻之侧有他人酣睡”,即不许别人侵入自己的利益范围,皇帝防范“卧榻之侧有他人酣睡”的措施,即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结合所学,明太祖“罢丞相,设五府、六部……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废除丞相,加强了皇权,①正确;“故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是宋朝的二府三司制,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③正确;“外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反映的是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不属于君主专制,排除②;(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反映的是分封制,属于地方管理制度,不属于君主专制,排除④;故选A。 36.A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渊阁是内阁处理政务的场所,因此文渊阁“禁中深严”,故A项正确;明太祖时废除丞相制度,故B项错误;内阁不是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故C项错误;内阁不是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没有正式统率六部百司,故D项错误。 37.C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明太祖认为“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为了加强皇权,废除丞相制,故C正确;清朝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排除A;材料反映明太祖借鉴元朝灭亡的教训,废除了丞相制度,B材料没有体现,而且明朝废除了枢密院,改设大都督府统军,排除B;明成祖创立内阁制,不符合题意,排除D。 38.C 【解析】 据材料“ “张居正为相(内阁首辅),……法度虽严,非议四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内阁是皇帝的顾问机构,不是法定的中央机构,而张居正作为内阁首辅大权独揽,不符合明朝制度,故“非议四起”,故C选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张居正自身不正贪污腐化,故A选项错误;材料“太仓粟支十年,太仆积貯至四百万”说明张居正善于理财,故B选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当时世俗日下嫉贤妒能,故D选项错误。故选C。 39.A 【解析】 【详解】 由“一切是与非的标准都必须唯我是从”“你们各位大臣如果将朕之所好者好之,所恶者恶之,是非画一”可知,材料认为天下一切言行应以皇帝为标准,天下所有人都为皇帝服务,不应有自己的独立意志、个人尊严,这从本质上反映了清朝君主专制日益强化,故选A项。B项不是材料强调的重点,故排除B项;C项是材料的表象,不是本质,故排除。材料没有体现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故D项排除。 40.C 【解析】 【详解】 依据材料可知,朱熹和陆九渊都一心一意向往着王安石的“得君行道”,结合宋朝社会政治环境可知,这主要得益于宋代宽松的社会环境,而王守仁极少涉及朝政,正是反映了专制主义的强化,因此社会政治环境的变迁是导致上述不同的原因。故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科举制是以考试成绩作为选拔官吏标准的制度,与材料中官员参政程度的变化无关;B选项错误,“心学实践方向的变化”正是材料描述的现象,不是变化的原因;D选项错误,社会矛盾的激化与官员参政程度的变化无关。因此正确答案为C选项。 41.B 【解析】 【详解】 据材料信息可知,明代内阁大学土的品秩较低,这是因为明代内阁虽然不是法定的机构,但是其是皇帝决策的辅佐人员,其可能出现威胁皇权的局面,故明代把内阁大学士的品秩压得较低,而清代随着军机处的设立,内阁成为一个单纯的办事机构,已不能威胁皇权,故清代提高了内阁大学土的品秩,内阁大学土品秩的变化折射出清代君主专制的强化,故选B项;内阁位高权重不符合材料主旨,A错误;材料并不是说明清代前期是以文治国,C错误。内阁大学土的变化并不能表明中央权力体系的完善,故排除D项。 42.C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军机处“使军机大臣能够协助皇帝对庞大帝国的海量信息进行筛选和处理,得以将有限的资源投放到最根本和主要的地方”可以得出军机处提高了办事效率,故C项正确;材料主旨体现不出政府的执行力和规范化,故AB错误;材料信息和决策封闭性无关,故D项错误。 43.A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因用兵西北,设军机房”可知,军机处最初因军事需要而设置,故选A。材料没有体现军机处能裁决一切军国大事,故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军机处成为了内阁的下属机构,故排除C。D与史实不符,故排除D。 【点睛】 了解清朝设置军机处1.设立:清朝雍正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设军机处。2.特点:①军机大臣由皇帝钦定,秉承皇帝旨意办事,使军政大权集中到皇帝手中。②机构单简、人员精干、有官无吏办事效率高;③政治决策封闭性特征明显。 44.C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文字“各衙门章奏皆送阁下票旨,事权所在,其势不得不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内阁地位提升权力扩大,C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A项表述材料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A;根据材料文字“阁下诸臣但以备顾问而已”可知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B项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 D项表述“拥有决策权”不符合史实和题意,排除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主干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准确解读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 【解析】 45.(1)特点:皇帝制度体现了皇帝的独尊、皇位的世袭和皇权的至高无上。 (2)制度:三省六部制。意义:三省六部之间既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相互监督,提高了工作效率,一定程度上可避免决策上的失误,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三分相权,保证了君权的独尊,大大加强了皇权专制;是我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此后历朝都基本沿袭了这种制度。 (3)措施:废丞相,分散相权。 (4)问题: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特点:机构简单,大臣级别不高,保密性强,跪授笔录。 【详解】 (1)根据材料一“传后世……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和图示信息可从皇帝独尊、皇位世袭和皇权至高无上等方面回答皇帝制度的特点。 (2)从材料“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中可以分析出料二反映的是唐初的三省六部制。根据材料“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第二小问的答案。 (3)从材料“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中可以分析出答案。 (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军机处的设置说明了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从材料“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中可以分析出第二小问的答案。 46.(1)原因:西周疆域广大,兵力单薄(或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 (2)制度:郡县制。作用:加强中央集权,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巩固统一。 (3)制度创新:地方设行中书省。 影响: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解析】 【详解】 (1)材料一中“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说明西周疆域扩大,兵力单薄是其实行分封制巩固统治的原因。 (2 )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二“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不难得出秦代在地方管理上实行郡县制。第二小问,结合所学,郡县制是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中央环节,直接作用是加强中央集权,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维护国家统一。 (3)第一小问,材料“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说明元代疆域辽阔,元代为此而实行行省制度。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以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和对后世影响等方面归纳其影响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