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高二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第二阶段考试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道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1866年,清朝官员斌椿奉命考察欧洲,所著《乘槎笔记》被认为是中国知识分子最早亲历欧洲的记述。下列项中,不可能在其笔记中出现的是 A. 在伦敦,访威斯敏斯特宫(议会所在地),“高峻宏敞”。‎ B. 到曼彻斯特,观纺织工厂“皆用火轮法,总轮有四百匹马力。”‎ C. 在巴黎,见“电机寄信法,……通都大邑以及乡村镇市,线到处,皆可通信。”‎ D. 到柏林,访帝国议会,见“会议厅甚大……旁有皇座,备德皇降临之用焉。”‎ ‎【答案】D ‎【解析】‎ 本题属于逆向型选择题,据材料“1866年”、“考察欧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国在1871年完成统一,建立帝国议会,故1866年不可能出现帝国议会,故D选项错误,符合题意。当时英国伦敦有议会,故A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当时英国曼彻斯特是著名的工业城市,故存在纺织工厂使用蒸汽机,故B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835年美国人莫尔斯已经发明电报,故1866年电报已经存在,故C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D。‎ ‎2.代议制民主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也是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复兴与发展的产物,从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来分析,每一种文化对以前的文化都是既有继承又有发展。能印证这一说法的是 A. 古希腊民主政治是代议制的源头 B. 代议制的核心是民主与议会 C. 英国光荣革命后实行君主立宪制 D. 美国首创资产阶级代议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古希腊民主政治是直接民主,而代议制是间接民主,排除A;代议制当然不是对古代文明的安常守故,而是既有承继又有发展,英国光荣革命后实行君主立宪制,体现了对古希腊民主政治的继承与发展,故选C;‎ 代议制的核心不是政府如何行使权力而是公民如何行使权力,排除B;英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开创者,但没有体现“既有继承又有发展”的限定,排除D。‎ ‎3.1832年,在两次否决改革法案后,英国议会上院第三次表决时,国王以增加上院贵族人数相威胁,加上强大的民意压力,反对派议员接受国王的劝告,采用缺席的方式回避了投票,使法案得以通过。改革法案的通过表明 A. 国王仍拥有重要的政治权力 B. 上院在议会中有决定性作用 C. 保守势力最后时刻做出让步 D. 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开始形成 ‎【答案】C ‎【解析】‎ ‎“反对派议员……采用缺席的方式回避了投票,使法案得以通过”说明在1832年议会改革方案讨论中,保守派最终做出了让步,故C项正确。此时的英国国王已经是“统而不治”,故A项错误;英国上院是贵族院,没有实权,故B项错误;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开始形成的标志是1689年《权利法案》的通过,故D项错误。‎ ‎【考点定位】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832年英国议会选举改革 点睛:不能认为《权利法案》颁布后,英王就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权利法案》只是剥夺了国王的立法权、财政权及军权,国王仍然掌握行政权,只是国家权力中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后来,随着责任制内阁的确立,国王的行政权才逐渐被剥夺,英王才真正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4.美国总统特朗普颁布的“禁穆令”在公布之后就遭遇了一波三折的命运,先是联邦法官做出了暂停“移民禁令”限制令,随后特朗普政府针对暂停禁令提起上诉。之后该上诉又被驳回,日前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推翻了下级法院的判决,允许总统特朗普提出的新版移民限制令部分生效。这主要体现了 A. 美国司法程序的复杂性 B. 美国宪政民主的制衡性 C. 美国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D. 美国行政命令的随意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美国共和制。A项,题干没有体现出司法程序。故A项错误。B项,根据题干“暂停”“上述”“驳回”“推翻”“允许”等字眼,可以看出美国总统和最高法院之间关于制定移民限令的互相制约,这体现了美国宪政民主的制衡性。故B项正确。C项,题干体现不出美国民主政治的局限性。故C项错误。D项,材料信息体现不出行政命令的随意性。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5.1987年,美国总统里根欲任命保守色彩极为浓重的罗伯特•博克为最高法院大法官。此举招致自由派人士强烈反对,最终影响参议院以58比42票否决了该提名。根据美国宪法,里根总统应该 A. 另择合适法官人选 B. 强行任命该名法官 C. 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D. 调解两派之间矛盾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美国总统里根欲任命保守色彩极为浓重的罗伯特•博克为最高法院大法官。此举招致自由派人士强烈反对,最终影响参议院以58比42票否决了该提名”说明总统违背宪法,故A项正确。‎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1787年宪法 ‎6.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意志皇帝在国际上代表帝国,以帝国名义宣战、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或条约,首相主持帝国政府,不对议会负责,可以解散议会;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行使立法权;帝国司法机关为帝国法院,地方法院则是各邦法院。这反映出当时德国 A. 有明显的专制主义色彩 B. 政体体现了分权的思想 C. 建立起了责任内阁制度 D. 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中“德意志皇帝在国际上代表帝国,以帝国名义宣战、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或条约,首相主持帝国政府,不对议会负责,可以解散议会”可得出帝国皇帝独揽国家大权,首先可以解散议会且向皇帝负责,实际上是君主专制,故A项正确;在德国,帝国宰相向皇帝负责,可以解散议会,无分权体现,故B项排除;责任内阁制度下,内阁掌握行政权,同时受议会约束,但德国首相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因此,不是责任内阁制,故C项排除;“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是英国,而不是德国,德国广地拥有实际的大权,故D项排除。‎ 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德国代议制特点 ‎7. 从1870年到194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一共更换了108届内阁,每届内阁平均存在时间约为8个月。造成内阁频繁变动的原因在于 A. 内阁对议会没有形成权力制衡 B. 总统职权不完全受宪法制约 C. 两大政党轮流组阁 D. 立法与行政权力合一 ‎【答案】A ‎【解析】‎ 本题可用排除法。B项明显错误,排除。法国不是两党制国家,排除C项。按照法兰西共和国宪法规定,行政权赋予总统,国会掌握立法权,排除D项。‎ ‎8.在1871年的法国,共和派派出大量知识分子到乡下去当小学教师,进行扫盲,并使共和派“各委员会的伙伴们所编辑的地方日报每天都能获得新的读者”。共和派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 防止农村出现保皇势力 B. 宣传共和派的革命主张 C. 帮助农民提高文化水平 D. 争取农民支持共和政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国封建势力强大,法国大革命之后一直在民主与封建之间摇摆,共和党派派出大量知识分子到乡下去当小学教师,进行扫盲,并使共和派“各委员会的伙伴们所编辑的地方日报每天都能获得新的读者”可知,明显是为了争取更多的群众,更多的农民支持共和政体,故D选项正确;根据材料“并使共和派‘各委员会的伙伴们所编辑的地方日报每天都能获得新的读者’”可知,共和派的材料中所述措施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农民的支持,而不是防止农村出现保皇势力,因此获得农民的支持才是最终的目的,故A选项错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述共和派措施的目的是首先争取更多农民的支持,而不是为了宣传共和派的革命主张,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共和派派出大量知识分子到乡下去当小学教师,进行扫盲”的主要目的不是帮助农民提高文化水平,而是争取农民的支持共和派是其主要目的,故C选项错误。‎ ‎9.代议制是指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是间接民主的形式。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机关是议会,所以资本主义代议制又称议会制。下列有关近代西方议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英国首相有权解散议会 B. 德意志第二帝国皇帝有权召集议会 C.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总统由议会产生 D. 美国总统对议会负责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总统与议会的关系是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美国总统只对宪法和美国公民负责,而不是对议会负责,故 D选项说法有误,符合题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君主立宪制下,英国首相组成内阁,内阁与首相共进退,对议会负责。议会如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首相有两种选择,即首相与内阁集体辞职;要么首相向英王要求(形式上)解散议会,并重新选举组成议会,但首相解散议会的权力只有一次,若议会再次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首相与内阁必须集体辞职,故A选项说法无误,不符合题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帝国元首是皇帝,由普鲁士国王担任,有任命宰相和高级官吏、召集和解散议会、宣战、媾和的权力,故B选项说法无误,不符合题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法国行政权力归于总统,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他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员赞同有权解散众议院,故C选项说法无误,不符合题意。‎ ‎10.刘军宁在《政治是妥协的艺术,民主是妥协的制度》一文中论及“没有冲突,就没有政治,没有妥协,政治就只能以暴力冲突收场。民主政治不能取缔冲突,但是可以化解冲突,变恶性冲突为良性冲突。民主政治正是在妥协中炼成的,以冲突始,以妥协终。其实民主政治本身就是政治妥协的产物。”以下法律性文件不能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A. 《拿破仑法典》‎ B. 《1787年美国宪法》‎ C.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 《权利法案》‎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拿破仑法典》于1804年3月由立法院通过,‎3月21日拿破仑签署法令,以《法国民法典》名称正式颁布施行。1807年这部《民法典》被命名为《拿破仑法典》,是资本主义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法典,破除了封建的立法原则,成为欧美各国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不是“妥协的产物”,故A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87年宪法》是中央与地方、南方与北方、大州和小州妥协的产物,故B选项是妥协的产物,不符合题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革命党和守旧派妥协产物,故C选项是妥协的产物,不符合题意;《权利法案》是英国资产阶级和旧贵族之间妥协的产物,故D选项是妥协的产物,不符合题意。‎ ‎11.有学者认为,在德意志帝国,国家富强和后发赶超从来就是容克和资产阶级首要的共同目标,集权政治条件下国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干预一定程度上推动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政治威权主义是后发赶超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和基本保障。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德国 A. 现代化进程中政治民主化的滞后性 B. 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长期客观存在 C. 存在立宪为虚专制为实的政治特征 D. 现代化发展方向存在历史的必然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旨在强调德意志帝国通过政治威权主义在集权政治条件下实现国家的富强和后发赶超。故“现代化发展方向存在历史的必然性”符合题意,D项正确。“现代化进材料强调德国容克和资产阶级促进德国现代化发展,而不是体现政治民主的滞后性,故A错误;“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是德国政治制度的特点,但与材料强调的主旨无关,故B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德意志立宪为虚专制为实的的政治特征,故C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D。‎ ‎12.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最终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那些战争的当事人是怎样看待这场战争的结果的呢?据史料记载:清政府极力把鸦片战争定性为“地方性事件”。从历史的角度看,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 清政府想尽量保持自己的颜面 B. 清政府理性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影响 C. 清政府逐渐放弃天朝上国思维 D. 清政府对鸦片战争影响的实际反思有限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鸦片战争。清政府将鸦片战争定性为“地方性事件”,实际上就是依旧沉迷在天朝上国的迷梦里,想保持自己所谓的“颜面”,没有能够理性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造成的影响,这些都反映了清政府对鸦片战争的反思是非常有限的。所以B、C项的理解是错误的,故排除。A、D项理解正确,但D项更能反映清政府行为的本质,故排除A项,故选D。‎ ‎13.太平天国后期提出《资政新篇》,镇压太平天国的李鸿章、曾国藩等发起了洋务运动。这种殊途同归的历史现象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A. 已经开始了全面的近代化历程 B. 向西方学习以摆脱危机的发展趋势 C. 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向西方学习 D. 两个政权都推动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 ‎【答案】B ‎【解析】‎ 无论是洪仁玕的《资政新篇》还是洋务运动的开展,都体现出向西方学习的观点,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在“已经”和“全面”;C选项局限在“先进的知识分子”;D选项没有认清楚两个政权的本质。‎ ‎14.太平天国在征战途中,“凡掳人每视其人之手,如掌心红润、十指无重茧者,恒指为妖,或一见即杀,或问答后杀之,或不胜刑掠,自承为妖杀之,或竟捶楚以死”。材料揭示了太平天国运动 A. 排斥漠视知识分子 B. 滥杀无辜影响恶劣 C. 存在严重的滞后性 D. 失败有其必然因素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太平天国运动。“掌心红润、十指无重茧者”不一定是知识分子,故排除A项;根据材料可知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滥杀无辜,激化了社会矛盾,对社会发展造成严重破坏,反映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所以说最终失败有其必然因素。B项是现象描述,C项是现象出现的原因,D项是现象反映的本质,故排除B、C项。故选D。‎ ‎【点睛】太平天国运动没有先进理论的指导,并且存在严重的阶级局限性,虽然起到了反帝反封建的作用,但它也带来了巨大的破坏性,给当时社会和经济都造成了严重的阻碍。‎ ‎15.有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界线”,这主要是因为甲午中日战争后 A.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B. 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 清政府引进西方近代技术,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 发展商业和开设议院的要求出现,维新变法思想开始形成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传统中国”和“近代中国”这两个概念的含义,传统和近代的意义有许多种,经济上的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阶级关系上的传统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近代的资产阶级、工人阶级,思想上的封建专制思想和资产阶级民主思想都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的代表传统与近代的含义。据此分析,A答案不属于这个范围,有许多考生选择了C答案,答案后面的“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很有迷惑性,但C答案本身有错,清政府并不是在甲午战争后才开始引进西方科学技术的,早在洋务运动时期就开始了,D答案也不准确,维新思想在甲午战前就已形成,在甲午战争后已发展成为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政治救亡运动了。‎ 考点: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列强侵略与民族危机·甲午中日战争 ‎16.总理衙门设立之初,司员官役以及经费等方面“较之各衙门旧制格外裁减,暗寓不得比于旧有各衙门”。辛丑条约签订后,清廷按李鸿章的方案将其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优给俸糈”。这说明 A. 传统外交观念趋于革新 B. 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变化 C. 半殖民地色彩日益浓厚 D. 清政府力图提高国际地位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清廷对外交机构的看法由“较之各衙门旧制格外裁减,暗寓不得比于旧有各衙门”变为“班列六部之前”“优给俸糈”,这说明传统外交观念有所改变,故A选项正确;材料内容只体现了随着中国与列强之间的交流之多,传统外交的观念逐渐改变,而不能体现外交上出现了制度变化,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中国近代随着与外国的打交道加深,中国传统外交观念有所改变,殖民色彩浓厚不是材料体现的主旨,故C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重视外交不是提高国际地位的措施,并且材料内容无法体现清政府力图提高国际地位的内容,故D选项解读材料有误。‎ ‎17.关于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关系,毛泽东指出:“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还应该把党成立以前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材料研究一下。不然,就不能明了历史的发展。”以下说法最能够揭示两大历史事件关联的是 A. 推翻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B. 促进了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C. 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D.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政体,但没有涉及五四运动,与材料中“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还应该把……五四运动的材料研究一下”不符,故A项错误;辛亥革命推动民族工业获得一个迅速发展的短暂春天, 促进了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创建工人阶级政党的问题提到历史日程上来,与材料中“关于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关系”相符,故B项正确;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五四运动爆发,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材料中“辛亥革命”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中“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关系”是中国社会内在的发展,材料没有涉及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故D项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作用;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18.1909年,清政府在各省设立咨议局。议员们通过咨议局“地方兴利除弊、弹劾官吏、审核政府、参政收支等方面,积极参政,提议案,论改革”。这说明 A. 责任内阁制在中国初步形成 B. 咨议局议员发挥民意代表作用 C. 清政府被迫迎合民主潮流 D. 中国开始迈人民主政治的门槛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议员们向咨议局提出了参政、改革等要求,这是民意的体现,说明咨议局议员发挥代表民意的作用,故B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材料只体现出议员们向咨议局提出建议,无法体现责任内阁制在中国初步形成,排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设立咨议局,企图以所谓的“议会民主政治”来缓和社会矛盾,以维护清朝统治,而不是为了迎合民主潮流,排除C。辛亥革命推翻清朝专制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使中国开始迈入民主政治的门槛,排除D。‎ ‎19.《临时约法》是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借鉴西方政治体制的产物,其中既有学习美国的地方,也有与美国政体的不同之处。《临时约法》中与美国政体相比明显有显著区别的是 A. 国家行政权力的归属 B. 立法院分为参众两院 C. 三权分立的权力架构 D. 国家元首由普选产生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临时约法》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等,而美国政体是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总统掌握行政权,因此《临时约法》中与美国政体相比明显有显著区别的是国家行政权力的归属,故A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临时约法》确立行政、立法、司法权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其中立法院分为参众两院,这是共同点,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临时约法》与美国实行的同样是三权分立的权力架构,故C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临时约法》和美国政体规定,其国家元首都由普选产生,故D选项错误。‎ ‎20.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指出:“农民在乡里造反,搅动了绅士们酣梦……土豪劣绅,不法地主阶级,是几千年专制政治的基础,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的墙脚。打翻这个封建势力,乃是国民革命的真正目标。”据此可知,此时毛泽东已经关注 A. 农村农民革命 B. “工农武装割据”‎ C. 人民民主专政 D. 人民内部矛盾 ‎【答案】A ‎【解析】‎ 材料“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农民在乡里造反,搅动了绅士们的酣梦”反映了国民革命时期毛泽东关注农民革命,故A正确;工农武装割据属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不是国民革命时期,故B错误;人民民主专政是新中国政权的性质,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故选A。 ‎ ‎21.五四青年节是为了纪念五四运动中的青年学生而设的,五四运动中体现出来的五四精神和斗争的彻底性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下列选项中对“彻底性”理解正确的是 A. 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 B. 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 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精神 D. 是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点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因此五四运动的“彻底性”指的是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精神,故C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没有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只是取得初步的胜利,没有取得完全的胜利,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的结果取得了初步的胜利,没有取得完全的胜利,因此也无法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是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但这不能体现其“彻底性”,故D选项错误。‎ ‎22.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额和组成的变化是民主革命特定阶段发展态势的表现。如下表所示,导致表中党员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①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后的屠杀政策 ‎②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革命道路的探索 ‎③南昌起义直接促成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④农民阶级已成为革命的领导者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然后大肆屠杀共产党人是在4月与7‎ 月,不是在1928年,所以①错误。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开始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所以农民党员占据多数,故②正确。③南昌起义对农村革命运动的推动也是正确的,但④是无关项,故答案选择A项。‎ ‎23.据国民党二大报告统计,到1926年初,全国有表册可稽的国民党员约20万人,其中广东省的党员“十分之八为农民”,广州市的二万多党员中“十分之六都属工人”。这说明此时的国民党 A. 成为国内一支重要革命力量 B. 业已成为工农阶级的政党 C. 全面贯彻了新三民主义政策 D. 党内国共合作意识的统一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其中广东省的党员‘十分之八为农民’,广州市的二万多党员中‘十分之六都属工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6年正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期间,才出现了国党员中“十分之八为农民”“十分之六都属工人”的现象,说明通过第一次合作国民党的力量壮大并且影响力扩大,成为国内一支重要的革命力量,故A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党内合作,也并非意味着国民党已经成为工农阶级的政党,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只体现了通过国共合作,国民党的力量和影响力的扩大,没有体现三民主义的内容,材料内容无法体现民生主义等内容,因此不能说全面贯彻了新三民主义政策,故C选项错误;材料内容只体现了通过第一次合作,国民党力量的壮大,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无法得出党内国共合作意识是否统一的问题,故D选项错误。‎ ‎24.在2006年底于北京召开的中日共同研究历史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中,两国学者对中日两千多年的交往史,对近代发生的不幸历史以及战后半个多世纪中日关系发展的历史进行了共同研究。下列关于不同时期中日关系发展变化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古代中日关系历经了由友好交往到敌对战争的转变 ‎②近代中国遭受的日本两次大规模侵华战争都是其推行既定方针的结果 ‎③二战后日本追随美国,中日关系处于冷战对峙时期 ‎④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发展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唐朝中日友好往来,到明清时期,倭寇威胁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故①正确;近代日本蓄谋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和全面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在灾难;故②正确;二战后,美国扶植日本,日本追随美国,中日关系处于冷战对峙时期,故③正确;20世纪70年代,日本在美国改善对华关系的越顶外交中受到极大冲击,推动了中日关系的发展,故④正确。故选①②③④组合,排除ABC,选D。‎ ‎25.1927年7月,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马林给共产国际执委会报告中说,在中国最大的工业中心之一的上海,“却没有我们所熟悉的那种工人运动”,“直到现在,工人仍然普遍和农村保持着联系,他们在城市干几年后就回到农村”,认为中国“农民群众对革命完全漠不关心,并且尚未表现出政治上的重要性”。该材料说明 A. 上海的工人队伍觉悟比其它地方低 B. 中国革命应该由国民党领导 C. 中国应该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D. 中国已经完全形成了巩固工农联盟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认为,中国的农民群众对革命漠不关心,从侧面可以看出马林认为中国共产党并没有领导能力,故B正确;材料中并没有提到其他地方的革命,不能得出上海工人队伍的觉悟比其他地方低,故A排除;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1927年9月中共在大革命失败之后,结合中国革命实际而提出的,与题意不符,故C排除;工农联盟是在1948年提出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排除。‎ ‎26.‎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 ‎,中共在延安召开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在会上做了《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和会议总结。全会通过了《中共扩大的六中全会政治决议案》,批准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政治局的路线。由此可以推知,这次会议 A. 使中共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 B. 落实了遵义会议以来的组织路线 C. 促成了全党思想的高度统一 D. 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领导地位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批准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政治局的路线”可知,强化了毛泽东的核心领导,在遵义会议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因此材料内容实际上了落实了遵义会议以来的组织路线,故B选项正确;根据材料“批准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政治局的路线”可知,是确定了中共的组织路线,没有涉及到使得中共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的信息,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只体现了通过全会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政治路线,这不代表全党思想的高度统一,故C选项不符合史实;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1945年召开的中共七大,而不是这次会议,材料内容无法得出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领导地位的结论,故D选项错误。‎ ‎27.1937年6月,国共两党在庐山进行了第一次谈判,蒋介石对中共的军队领导权和合法问题拒不承认,谈判最终失败。9月,蒋介石声明:对于国内任何党派,只要诚意救国,愿在国民革命抗战御敌之旗帜下共同奋斗者,政府自无不诚接纳。国民党的变化表明 A. 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 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 国共两党的政治利益渐趋一致 D. 国家民族利益制约国家政策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全民族抗战爆发后,蒋介石对中国共产党的态度发生了明显变化,这表明国家民族利益制约着国家政策,故D项正确;1935年日本制造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故A项错误。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故B项错误。国共两党代表的阶级不同,政治利益也并不一致,故C项错误。‎ ‎28.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制定了与日本拼消耗,打阵地战的持久消耗战略。到1938年11月,国民党调整了其抗战战略,强调“政治重于军事,游击战重于正规战,变敌后方为前方,用三分之一力量于后方。”导致这一战略变化的重要原因是 A. 与中共争夺抗战领导权 B. 敌后战场取得不断胜利 C. 国内外形势的不断变化 D. 持久消耗战略毫无成效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到1938年11月”“政治重于军事,游击战重于正规战,变敌后方为前方,用三分之一力量于后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8男10月武汉战役后,抗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国民党在抗战的前期阶段的战役均以失败告终,因此出现了材料中“国民党调整了其抗战战略”,说明导致这一战略变化的重要原因是国内外形势的不断变化,故C选项正确;根据材料“政治重于军事,游击战重于正规战,变敌后方为前方,用三分之一力量于后方”可知,这时期的国民党对共产党的敌后战场是认可的,没有体现与中共争夺抗战领导权,故A选项错误;材料问的是国民党在当时调整抗战战略的原因,并且敌后战场在这时期没有取得不断胜利,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8年11前的抗战中国民党不是毫无成效,故D选项不符合史实。‎ ‎29.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2013年7月11日下午,习近平来到平山县西柏坡参观,他对当地干部群众说:“西柏坡我来过多次,每次都怀着崇敬之心来,带着许多思考走。”习近平之所以说“怀着崇敬之心来”主要是因为 A. 中国共产党取得全国革命的胜利 B. 及时指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C. 制订新中国各项方针政策 D. 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3月,在全国革命即将胜利的前夕,中共中央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其内容主要有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问题,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以生产建设为中心任务,提出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其中提出我们党的总任务是在恢复和发展生产的基础上,稳步地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同时告诫全党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等,因此材料中习近平“怀着崇敬之心来”主要是因为及时指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故B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可知,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时期中国共产党还没有取得全国革命的胜利,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七届二中全会确定了全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正常,但不能说“制订新中国各项方针政策”,并且七届二中全会的主要内容是首先是工作重心的转移,故C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是新中国的成立,而不是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故D选项错误。‎ ‎30.中共中央在‎1948年4月30日,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向各个民主党派提出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协商建立新中国的事宜。‎5月5日,包括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在内的各民主党派派代表联名致电毛泽东,响应中共号召,拥护召开新政协。这一宣言发表的背景是 A. 国军主力基本消灭 B. 战略态势明显转折 C. 北平即将和平解放 D. 国民政府已经覆亡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解放战争的进程。材料内容反映了‎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召开新政协、建立新中国的宣言,得到各民主党派积极响应和支持。此时处于战略决战前夕,1947年6月以来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敌我双方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战略态势明显转折,故B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军主力基本消灭是在三大战役后,而不是这时期,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平和平解放是在1949年初,故C选项错误;国民政府覆亡是在1949年4月,而不是这时期,故D选项错误。‎ 二、材料分析题(共2道大题,每题20分,共40分)‎ ‎31.民主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民主政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共同成果,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是全人类的政治发展趋势,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的政治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从古典民主没落到现代民主萌生,中间长达千余年,17、18世纪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美国家先后建立。但由于国情差异,各国的社会政治制度呈现多元化特点。‎ 材料三:在华盛顿的主持下,制宪会议一共开了116天……面对代表们的唇枪舌剑,制宪会议主席华盛顿却几乎一言不发……华盛顿的沉默和坚持成为一种无形的力量。‎1787年9月17日,美国第一部成文宪法最终形成。……联邦宪法的制定和实施,使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美国诞生了。‎ ‎——《大国崛起》解说词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图一、图二反映的是哪两种不同的政治体制?材料一所体现的政权运作,为近现代社会政治文明留下的共同的有益借鉴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英、美、法、德四国确立的标志是什么?上述四国的代议制有哪几种类型?根据材料二回答,造成西方各国政治模式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的原则有哪些?‎ ‎【答案】(1)政治体制:中国:君主专制(或答专制政体,或答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雅典:民主政治。‎ 借鉴:重视权力的相互制约。‎ ‎(2)标志: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美国:《1787年宪法》的颁布;法国:《1875年宪法》的颁布;德意志:《1871年宪法》的颁布。‎ 两种类型:一种是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一种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 原因:因为各国国情的差异。‎ ‎(3)原则:联邦制原则;分权制衡原则(或答:三权分立,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之间相互制约与平衡);民主原则(或答民主共和制原则,或答总统制民主共和制原则) ‎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政治体制,图一是中国古代的三省六部制,这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图二是雅典的政治体制,这反映的是雅典的民主政治。第二小问借鉴,依据材料一图示可知,体现了权力的制约,因此借鉴是重视权力的相互制约。‎ ‎(2)第一小问标志,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美国:《1787年宪法》的颁布;法国:《1875年宪法》的颁布;德意志:《1871年宪法》的颁布。第二小问类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德是君主立宪制政体,美法是民主共和制。第三小问原因,结合英、美、法、德的经济、发展道路以及历史传统解答即可。 ‎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联邦制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和民主原则。‎ ‎32.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共产党人要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的传统文化自汉以来,是以儒学为中心的文化架构,一直被我们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化,但是到了晚清出现千年未有之文化危机……从晚清开始,中国社会就是一个不断重建文化自信心的过程,这种文化自信心的建设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 ‎——廖保平《铁屋里的大国突围》‎ 材料二: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虽号称护法之省,亦莫肯俯首法律及民意之下。‎ ‎——1918年孙中山在第一次护法运动失败时的感叹 中国现在祸乱的根本,就是在军阀和那援助军阀的帝国主义者。我们这次来解决中国问题,在国民会议席上,第一点就是要打破军阀,第二点就要打破援助军阀的帝国主义者。打破了这两个东西,中国才可以和平统一,才可以长治久安。‎ ‎——1924年孙中山《国民革命为解决中国内乱之法》‎ 材料三:争取一省与几省首先胜利,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的胜利。不特别注意城市工作,“以乡村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是一种极错误的观念。‎ ‎——《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的首先胜利》(‎1930年6月11日)‎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社会是如何从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方层面来“重建文化自信心的”。‎ ‎(2)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的思想认识有何变化?为了实现材料二的目标,孙中山晚年提出了什么重要理论?这一理论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有什么历史作用?‎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中国革命道路的问题上,材料三和毛泽东选择的异同。‎ ‎【答案】(1)物质层面:新思想的萌发(林则徐、魏源)洋务运动,积极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制度层面:维新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推动民主政治的构建;精神层面:掀起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推动民主思想的发展。‎ ‎(2)变化:对封建军阀由幻想到幻想破灭;由幻想帝国主义支持到主张推翻帝国主义。‎ 理论:新三民主义。‎ 作用: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或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3)同:武装斗争(暴力革命);异:材料三:“城市中心论”;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或“工农武装割据”)‎ ‎【解析】‎ ‎【详解】(1)根据“从晚清开始,中国社会就是一个不断重建文化自信心的过程,这种文化自信心的建设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在物质层面的重建主要包括洋务运动的开展;在制度层面的重建主要包括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推动中国民主政体的形成;在思想层面的重建则包括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对思想解放的推动和发展。‎ ‎(2)根据“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中国现在祸乱的根本,就是在军阀和那援助军阀的帝国主义者”可知孙中山认识到了军阀和支持军阀的帝国主义是导致中国社会问题的根源,对他们的幻想破灭,主张推翻军阀和帝国主义,因此在中共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下提出了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也成为国民革命的指导思想和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3)根据“争取一省与几省首先胜利”、“‘以乡村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是一种极错误的观念”并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在中国革命道路的问题上,材料三和毛泽东选择的相同点在于都主张暴力革命;但不同点在于材料三主张城市中心论,而毛泽东主张农村包围城市。‎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