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湖北省浠水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湖北省浠水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

绝密★启用前 ‎2018-2019学年湖北省浠水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二12月月考历史卷 考试范围:必修三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王水文 审题人:段湘平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48分)‎ ‎1.战国时期的韩非子认为,人天生是自私的、是趋利避害的,现在必须用严格的法律和官僚机构的有力惩罚来进行统治。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以为,大多数人都不能完全消除兽欲,即使是最好的人也难免在执政时因情感而引起偏差,法律恰恰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理智的体现。由此可见 A. 两者都肯定了法律至上的原则 B. 两者都限制了君主的权力 C. 两者法治思想都具有理性色彩 D. 两者都注重对人民的管理 ‎2.汉唐训诂之学偏重于对名词的注解训诂以及对于经典的注解,宋明理学“直接面向经典、回复圣人之道”的气势.因此有学者认为,宋明理学所强调的义理颇有一点“文艺复兴”的味道。该学者的依据是宋明理学 A. 强调三纲五常的教化作用 B. 突出儒学的社会伦理道德 C. 倡导恢复儒家个人主义精神 D. 突出了三教合一的特点 ‎3.《吕氏春秋·贵公》中说:“昔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明清之际,黄宗羲认为:“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有仁者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对以上材料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A. 中国古代学者多主张实行公有制 B. 反映了古人对大同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C. 农耕经济决定了私利思想的产生 D. 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源于战国时代 ‎4.江晓原在《科学史十五讲》中写道:“明代中国数学的发展表现得非常特殊。一方面,对理论数学的研究处于停顿乃至衰退状态,甚至连宋元时期已经取得的成果也逐渐被人遗忘;另一方面,实用数学的普及程度超越以前任何一个时代,民间出现了大量内容浅显、切近实用的数学书籍。”对这一现象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 明代实用数学的普及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关 B. 明代理论数学的衰退与宋明理学的盛行有关 C. 明代数学的特点反映了中国科技的普遍特征 D. 明代科举考试的改革促进了实用数学的普及 ‎5.宋代之前,音乐的功能主要表现为教化,庄严、正经的宫廷音乐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到了宋代,以娱乐为目的的市井音乐(类似于流行音乐)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宫廷音乐则逐渐衰落,让位于市井音乐。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市民社会的形成 B. 民间教育的发达 C. 宋代理学的兴起 D. 频繁的对外交流 ‎6.当代学术界认为宋朝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有信息革命、军事革命、商业革命、能源革命、文学革命等,与此观点相应的史实说明正确的是:‎ ‎①信息革命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推广 ‎②军事革命 战场开始使用火炮等火药武器 ‎③商业革命 商业活动突破时空限制,出现繁华商业街 ‎④能源革命 煤在生产生活中的使用日益普遍 ‎⑤文学革命 苏轼用白描的笔法不避俚俗,打破了诗与词的界限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②④⑤‎ ‎7.‎ ‎19世纪末以来,中国民主发展过程中,既出现了民主与专制、民主共和与君主立宪的斗争,又出现了英国式立宪和日本式立宪、无政府主义和民主主义的对立。对于究竟在中国采取怎样的政治体制,一直存在着争论,这些争论 A. 使中国近代化民主革命任务形成 B. 有助于根除君主专制思绪蔓延 C. 弥补了西方民主政治体制缺陷 D. 深化了人们对民主观念的理解 ‎8.新文化运动兴起后,吴虞在《新青年》上陆续发表文章,将封建宗法制度、家族制度与专制制度结合起来,从整体上加以批判,指出家族制度是专制主义的根据,两者均以孝的伦理原则为核心和联结纽带,且与忠、礼等伦理观念结合,最终把中国变成一个“制造顺民的大工厂”。以上言论意在 A. 揭示专制制度根源 B. 否定社会伦理道德 C. 阐释儒家伦理体系 D. 剖析传统家族制度 ‎9.下表为1917—1921年《新青年》的主题统计。结合所学知识你能得出的合理推论应是:‎ A. 报刊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唯一途径 B. 《新青年》特别关注西方习俗礼仪是为了反对封建礼教 C. 具有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成为《新青年》最主要的撰稿者 D. 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当时中国社会思想的一股强大潮流 ‎10.1927年11月,宋庆龄、邓演达等发表《对中国及世界革命民众宣言》称:“农民必能于最近与城市之革命势力重心联合”,“(将来)政权主要掌握在工农为中心的平民群众手上,其经济建设必超越资本主义之毒害向社会主义前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三民主义注重工农运动的发展 B. 社会主义革命成为社会普遍共识 C.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影响巨大 D. 部分国民党人仍弘扬新三民主义 ‎11.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说:“毛泽东是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东方道德标准的哲学家。”下列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①开辟“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②开创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③发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2.“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是如何实现这一观点的( )‎ ‎①邓小平南方谈话奠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础 ②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③21世纪初,我国初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彻底放弃计划经济手段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13.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传统绘画尤其文人画因其贵族性、封建性而受到几乎绝对意义上的排斥;然而,在1956年后中国传统绘画包括文人画也因其“民族性”这一特色获得了更大意义上的生存空间。这一变化表明 A. 政策转变影响传统文化的发展 B. 思想解放推动了文化的繁荣 C. 文化领域“左”倾错误得以纠正 D. 社会主义制度在全国基本确立 ‎14.阅读下列材料,可以看出当时 ‎①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能 ‎②新中国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 ‎③妇女社会地位得到提升 ‎④新中国学校教育制度初步建立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5.(黑龙江省哈九中2018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下表反映了我国1993—1997年GDP数据及相关要素的贡献率 年份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GDP增长率 ‎14.0%‎ ‎13.1%‎ ‎10.9%‎ ‎10.0%‎ ‎9.3%‎ 资本增长率 ‎24.6%‎ ‎17.3%‎ ‎18.1%‎ ‎8.7%‎ ‎2.4%‎ 劳动力贡献率 ‎4.4%‎ ‎4.1%‎ ‎4.8%‎ ‎7.5%‎ ‎8.1%‎ 科技进步贡献率 ‎29.6%‎ ‎37.1%‎ ‎25.2%‎ ‎55.8%‎ ‎81.5%‎ 上述现象的出现说明 A. 劳动密集型产业已被取代 B. 外向型经济主导地位确立 C. 国民经济增长动力的转变 D. 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 ‎16.“法律的规定是任意的(人为的),而自然的指示则是必然的。此外,法律的规定是人们约定的结果,并非产生于自身(自然的产物);而自然的指示则与生俱来(源于自身),并非人们之间约定的产物。”下列观点与其最相符的是 A. 人是万物的尺度 B. 美德即知识 C. 理念是万物的尺度 D. 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17.尼古拉・比萨诺是中世纪宫廷文化培育的艺术家,其大理石浮雕《最后的审判》背景有宗教教义描绘的场景,受罪人被恶魔折磨,受罚或得救的灵魂都以现实个体的人的形象,而非程式化的出现,在大街上能找到他们的容貌,看到的人可以想象到他们的身体走路或起跑的样子。这一浮雕 A. 表明基督教仍然严格控制思想 B. 蕴含了丰富的人文主义精神 C. 描绘了新兴资产阶级的现实遭遇 D. 具有典型中世纪宗教画特征 ‎18.有人认为,相对于中国的明清启蒙思想,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对未来社会已提出较完整的构想,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它包括以下三个层面内容,即权力来源、权力构建、权力归属。下表是某老师对启蒙思想主张的归类,其中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国家权力 传统思想 启蒙思想 权力来源 君权神授 ‎①‎ 权力构建 集权、专制 ‎②‎ 权力归属 主权在君 ‎③‎ A. ①为主权在民,天赋人权②为社会契约,三权分立③为自然权利 B. ①为自然权利,天赋人权②为社会契约,三权分立③为主权在民 C. ①为自然权利,主权在民②为天赋人权,三权分立③为社会契约 D. ①为社会契约,天赋人权②为自然权利,三权分立③为主权在民 ‎19.下表是17—18世纪英法等国学者根据牛顿学说得出的相应认识 科学理论 认识 物体运动不受外力必然保持本原状况 人的自由禀性 宇宙中所有物体的运动方式平权地遵守相同的法则 人的平等理念 据此可知 A. 启蒙运动促进了近代科学发展 B. 启蒙运动的成就集中于自然科学领域 C. 牛顿科学阐释了人类社会规律 D. 人们在探寻社会和自然结构的类同性 ‎20.1967年日本学者参照“工业化”一词提出了“信息化”的概念。下图与“信息化”密切相关,该图主要表明现代信息技术 A. 推动着社会众多领域的变革 B. 改变了世界的政治经济结构 C. 加速了世界生产的融合趋势 D. 使人类社会的分工更加分散 ‎21.(辽宁省丹东市2018届高三一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1977年与1946年相比,美国对欧洲的投资增长60.6倍。而同时期对业非拉的投资只增长35倍。1980年的国际资本流动总量中,3/4以上是在发达国家间进行,影响二战后资本流动趋势的主要因素是 A.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B. 第三次科技革命 C.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22.西方浪漫主义前期的音乐作品,几乎都是表达个人情感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宣扬快乐为主题。后期作品常表现悲观、失望、迷茫、厌世的情绪,细致地诠释人类自身的痛苦。这种变化反映了 A. 音乐家浪漫情怀的缺失 B. 科技进步弱化人的作用 C. 近代社会转型的冲击 D. 现代主义艺术的回归 ‎23.“他们要画的只是他们亲眼目睹的物象,而且也不是在深入仔细的研究以后获得的。他们的绘画不是要唤起观众的同情或通过作品告诉观众什么道理。他们的绘画在于说明绘画仅仅作为绘画所具有的价值和重要性。”与这一观点吻合的作品是 A. ‎ B. ‎ C. ‎ D. ‎ ‎24.(广西南宁市2018届高三3月适应性测试(一模)文综历史试题)1984年,蒙戴尔与里根竞选总统失败后说:“今后谁要想在美国竞选总统,谁就必须注意他自己在电视上的形象,否则将一事无成。”这反映了 A. 影视对政治走向起决定性作用 B. 美国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虚伪性 C. 科技发展日益影响了政治生活 D. 新媒体比传统媒体更具有竞争力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25.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 普罗塔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已”……孔子说:“仁者爱人,克已复礼。”;“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材料二 伏尔泰说:“欧洲的王族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追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与物质的世界。”他赞美孔丘“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他相信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并以中国为理想国,提倡以中国文化为标准。……孟德斯鸠、卢梭则指出真实的中国根本不如尊孔人士想象和描述的那么美妙,他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揭露。‎ ‎——庞忠甲《论儒学的国际影响》‎ 材料三 中国的传统文化自汉以来,是以儒学为中心的文化架构,一直被我们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化,但是到了晚清出现千年未有之文化危机……从晚清开始,中国社会就是一个不断重建文化自信心的过程,这种文化自信心的建设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 ‎——廖保平《铁屋里的大国突围》‎ ‎(1)据材料一概括中西文化的异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文化差异对中西方政治体制产生怎样不同的影响?(10分)‎ ‎(2)据材料二指出欧洲思想家对待中国文化的两种不同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不同观点的相同立场。(6分)‎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社会是如何从物质方面、制度方面、精神方面来“重建文化自信心的”。(9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严格意义上的留学生运动,是伴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而出现的历史现象。近150年来,留学生作为一支学贯中西的新型知识群体,直接影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中国先进文化的构建。‎ 高潮时期 主要方向 方式 规模及代表人物 清末同治时期 留学美国 官费 ‎1872~1875年间120名(广东84名,江苏20名,浙江9名,福建4名,安徽2名,山东1名)‎ 詹天佑、唐绍仪等 清末光绪年间 留学日本 官费、自费各半 ‎1896年至1912年期间近3万人赴日留学黄兴、宋教仁、秋瑾、鲁迅等 民初五四前后 留美、留法、留苏 庚子赔款赴美,留法、留苏基本由民间社团组织 梅贻琦、胡适、竺可桢等(赴美)‎ 周恩来、邓小平等(赴法勤工俭学)‎ 刘少奇、刘伯承、蒋经国等(赴苏)‎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全方位,欧美发达国家居多 初期公费为主,进入21世纪后,自费留学占主流 从1978年到2015年底,走出国门的留学生累计达404.21万人;2015年,有来自202个国家和地区的397635人来华留学李彦宏、张朝阳等 ‎——据李喜所《中国留学生的发展历程及其与现代化进程的关系》整理 依据材料信息,概括近现代中国留学教育某一阶段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时代背景、历史影响等方面予以解读。(要求:解读清晰,史实准确,与所概括的特点之间形成严密合理的逻辑关系。)‎ ‎27.(15分)‎ 十六世纪以来东西方科学领域涌现了一批文化巨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 ‎ 徐光启,明代著名科学家、政治家,官至崇祯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徐光启毕生致力于数学、天文、历法、水利等方面的研究,勤奋著述,尤精晓农学,有《泰西水法》《农政全书》等著述。同时他还是一位沟通中西文化的先行者。面对明末沉重的历史现实,徐光启试图通过“会通”中西哲学、宗教、科学,以期达到富国强兵,实现“可以远迈百王,垂贻永世”的宏愿。他“会通”中西的第一步是从翻译开始的,他与利玛窦合译了《几何原本》,最先揭开了欧洲数学传入中国的序幕。,1623年,徐光启上疏的《辩学书稿》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在中西文化比较的基础上较系统地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献。‎ ‎——摘编自黄中治《浅谈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流》‎ 材料二 伽利略,出生于意大利比萨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伽利略重视对自然现象进行观测,更重视对自然现象进行实验研究。他进行了单摆实验、斜面实验、自由落体实验、船舱实验等卓有成效的实验研究工作。伽利略在实验研究工作中,不仅靠对自然理性的把握实现了数学与实验的有机结合,实现了思想上的突破。而且他要通过实验去发现自然的规律,他使物理学彻底摆脱了依靠形而上的思辨、自觉、猜测和定性的议论状况。他实现了由验证自然规律到发现自然规律的突破,为人类思想的进步提供了巨大的启示。‎ ‎——摘编自吕增建《伽利略科学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徐光启的主要贡献及研究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伽利略进行科学研究的特点。简要分析二者科学研究呈现不同特点的原因。(9分)‎ 参考答案 ‎1.C ‎2.B ‎3.B ‎4.D ‎5.A ‎6.B ‎7.D ‎8.A ‎9.D ‎10.D ‎11.A ‎12.C ‎13.A ‎14.A ‎15.C ‎16.A ‎17.B ‎18.B ‎19.D ‎20.A ‎21.B ‎22.C ‎23.C ‎24.C ‎25.(1)相同点:关注人,以人为本;不同点:中国强调社会责任、社会秩序;西方强调个人自由、个性发展。影响:中国趋向专制统治;西方促进民主政治。(10分)‎ ‎(2)不同观点:伏尔泰等尊崇中国文化,认为儒学符合道德和理性;孟德斯鸠等批判中国文化,认为儒学维护专制主义统治。相同立场: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6分)‎ ‎(3)物质层面:兴起洋务运动,积极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制度层面: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推动民主政治的构建;精神层面:掀起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推动民主思想的发展。(9分)‎ ‎26.答案:第一阶段:‎ ‎ 特点:官费;留学美国;主要学习军事和工艺技术、自然科学;留学生多来自沿海家庭。(答出任意2点即可)‎ 背景:两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西学的传播;新思潮的萌发;洋务运动的兴起。(答出任意3点即可)‎ 影响:成为近代民族工业和海军的中坚力量;促进了工业、科技与国防的现代化。(答出1点即可)‎ 第二阶段:‎ 特点:留学日本;主要学习资本主义制度来改造中国;自费留学人数大增(留学逐渐成为社会风尚)。背景:明治维新后日本的强盛;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民族危机加剧;清末新政;科举制废除,民间求学风气转变;距离日本近费用低、文化风俗习惯相似。影响:成为民主革命运动的骨干;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 第三阶段:特点:主要到美国、法国、俄国留学;留学资金来源多样化;浓厚政治色彩(学习马克思主义,探索救国教民道路)。‎ 背景:新文化运动提升民众的民主、科学意识;十月革命;五四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美国返还部分庚子赔款。‎ 影响:促进中国科学文化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准备了中坚力量。‎ 第四阶段:‎ 特点:以留学欧美经济文化发达国家为主;自费留学逐渐占主流;规模空前:双向。‎ 背景:改革开放(政策因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要;思想解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全球化潮流;中国综合国力提升。‎ 影响: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融合;友谊的桥梁,增强国际了解与沟通;促进我国经济科技发展,加快现代化进程。‎ 要求:特点依据材料提取,概括准确。(答出2点即可)历史解读必须包括有特定的时代背景及历史影响两部分。(解读要与所提取概括的特点之间形成严密合理的逻辑关系,解读清晰、史实准确)‎ ‎27.(1)贡献:1‎ 研究并向中国介绍西学,与利玛窦合译《几何原本》(或者回答沟通了中西文化,使近代数学传人中国);2 反思并维护传统文化;3 编写《农政全书》,系统总结了古代农业生产经验。(3分)‎ 特点:注重实用科学的研究;融合中西方科技文化;系统总结整理中国传统科技满分。(3分)‎ ‎(2)特点:注重实验研究,将观测与科学实验相结合;实现了通过实验发现自然规律的突破。(4分)‎ 原因:徐光启:中国传统农业、手工业发达;西学东渐的影响。伽利略: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破了宗教神学的束缚;伽利略本人长期从事科学研究。(5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