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四部分第十一单元第2讲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四部分第十一单元第2讲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作业

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 ‎1.(2019·吉林通榆期末)公元前449年,古罗马《十二铜表法》第十一表规定“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但公元前445年该条款即被废止。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公民大会官员的司法判决 B.借鉴了外邦人的法规 C.社会各阶层的斗争和妥协 D.广大奴隶的持续反抗 答案 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马的审议团体是元老院,故排除A项;《十二铜表法》是平民与贵族不断斗争的结果,所以《十二铜表法》内容的变动也主要是平民与贵族的斗争,而不是借鉴外邦人的法规,故排除B项,C项正确;罗马的广大奴隶没有公民权,所以不可能是奴隶的持续反抗,故排除D项。‎ ‎2.(2019·齐鲁名校联考)翻开罗马法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话:“遵守你自己制定的法”“虽然朕不受法律束缚,可是朕是遵照法律来生活的”,这些话体现了罗马法(  )‎ A.是君主意志的体现 B.具有平等的原则 C.具有法律至上原则 D.具有正义和理性 答案 C 解析 材料“遵守你自己制定的法”“朕是遵照法律来生活”说明法律制定者以及皇帝都必须遵守法律,体现出法律至上的原则,故C项正确。材料中君主也要服从法律,并不是君主意志的体现,故A项错误;平等的原则不符合材料主旨,故B项错误;正义和理性材料不能体现,故D项错误。‎ ‎3.(2019·黑龙江鹤岗一中月考)约公元前150年,《阿梯钮斯法》中规定:不论什么被偷的东西,对它们的追索权都是永久性的。此语重申了《十二铜表法》第8表第17条关于盗窃物不能以时效取得的禁令。这反映出(  )‎ A.《十二铜表法》存在野蛮性 B.古罗马高度重视法治精神 C.罗马法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D.古罗马重视保护私有财产 答案 D 解析 《十二铜表法》关于盗窃物的规定是文明合理的,不具有野蛮性,故A项错误;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从材料“‎ 此语重申了《十二铜表法》”可知没有出现新的发展变化,不属于罗马法的完善,故C项错误;盗窃物可以被永久的追回,是保护物品所有者权利的表现,故D项正确。‎ ‎4.(2019·黑龙江哈师大附中开学考试)古罗马征服意大利半岛后,意大利人不能参与罗马政治活动和担任官职,没有资格分享公有地和战利品,但却要为罗马提供兵役,因此反抗斗争不断。这些斗争源于(  )‎ A.公民与非公民的不平等 B.贵族世袭特权不受限制 C.公民对贵族专权的不满 D.公民利益缺乏法律保护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意大利人不能参与罗马政治活动和担任官职,没有资格分享公有地和战利品”可知,意大利人作为非公民,与罗马公民不平等,故答案为A项。这些斗争源于罗马法只保护罗马公民,非公民得不到保护,与贵族世袭特权无关,排除B项;材料反映出罗马公民与非公民的矛盾,与公民和贵族的矛盾无关,排除C项;这些斗争源于非公民利益缺乏法律保护,排除D项。‎ ‎5.(2019·山东淄博诊断)《十二铜表法》规定妇女无权将财产留给儿子或女儿;公元前169年,法律规定,财产超过十万塞克斯特的富人不能指定女性为继承人;公元前18年,法律规定,有三个孩子的母亲拥有管理财产的权利。由此可知(  )‎ A.歧视女性是罗马法的立法原则 B.罗马法对社会发展具有适应性 C.女性在家庭中逐渐居于主导地位 D.维护有产者利益是罗马法的使命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随着社会的发展,罗马法不断调整妇女对财产的继承和管理权力,说明罗马法对社会发展具有适应性,故B项正确。“歧视女性”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女性在家庭中逐渐居于主导地位”,C项排除;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6.(2019·内蒙古鄂尔多斯月考)古代罗马法规定:如果主人的严酷看起来是无法忍受的,将强迫主人出卖他们的奴隶。这反映出罗马法(  )‎ A.关注奴隶利益,追求公平正义 B.力保社会稳定,维护阶级统治 C.强调法律至上,向往天赋人权 D.打破贵族垄断,抑制上层强权 答案 B 解析 ‎ 虽然材料体现罗马法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奴隶的利益,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不可能实现人人平等,故排除A项;罗马法注重调整奴隶与奴隶主的隶属关系,有利于社会稳定,故选B项;天赋人权属于近代资产阶级的观念,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贵族统治的问题,排除D项。‎ ‎7.(2018·江西重点中学联盟一模)中国古代“律法不过人情”,怎么理解怎么判,全凭官员个人的理解发挥,所以才会有包拯这样的佳话。在《查士丁尼民法大全》里,妇女的地位有所提高。《查士丁尼法学法总论》中也表达了奴隶制违背自然法的观点。材料表明罗马法(  )‎ A.体现一定的理性精神 B.女权得到更有效伸张 C.更追求人的政治平等 D.更注重伸张公平正义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中国古代“律法不过人情”,而罗马法提到“妇女地位有所提高”“认为奴隶制不合理”可知,罗马法在发展过程中对落后的观念有所批判与摒弃,体现了一定的理性精神,故A项正确。材料中涉及“妇女地位有所提高”,而不是女权得到更有效伸张,排除B项;法典只是在一定意义上提高了妇女、奴隶的地位,但并不代表罗马法追求人的政治平等,排除C项;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8.(2019·皖中名校联考)罗马共和国晚期,程式诉讼逐渐成为主要诉讼形式。程式内容包括案情要点和审判原则,摒弃了原来法律诉讼中的严格用语、姿势、动作等形式,只需说明情况和建议并最终根据情况做出判决。这一变化体现了罗马法(  )‎ A.由习惯法发展为成文法 B.从注重形式到灵活实用 C.由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摒弃了原来法律诉讼中的严格用语、姿势、动作等形式,只需说明情况和建议并最终根据情况做出判决”,这体现了罗马法根据实际情况来审理案件,表明从注重形式到灵活实用,B项正确。成文法的起点是《十二铜表法》,材料未体现,排除A项;万民法是适用于罗马统治下的一切自由民的法律,材料未体现,排除C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材料未体现,D项排除。‎ ‎9.(2018·衡水模拟)罗马法规定,善意和诚信是有效缔结契约的前提。具有欺诈故意的行为,或者是因不讲诚信而被法律认定为“不名誉”的人的行为,是无效的行为。这体现出罗马法(  )‎ A.使道德意识法律化 B.使契约关系道德化 C.通过法律塑造道德 D.以商品经济为基础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罗马法规定,善意和诚信是有效缔结契约的前提……”,体现出道德意识融入法律之中,故A项正确;B项是对材料的误读,排除;C项是目的或影响,与材料“体现”不符,排除;材料不能说明罗马法以商品经济为基础,故D项错误。‎ ‎10.(2018·山东淄博二模)古罗马法规定,不得令亲属相互作证,父亲不宜作儿子的证人,儿子也不宜作父亲的证人;家长有权不向受害人交出犯罪的子女,即可以躲避复仇。这些规定体现了罗马法(  )‎ A.抛弃传统习俗 B.忽视公平公正 C.强调等级秩序 D.尊重家庭伦理 答案 D 解析 材料没有体现抛弃传统习俗,故A项错误;材料也不能体现忽视公平公正,故B项错误;家庭成员关系不能体现强调等级秩序,故C项错误;材料“不得令亲属相互作证”“家长有权不向受害人交出犯罪的子女,即可以躲避复仇”体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伦理照顾,故D项正确。‎ ‎11.(2018·河北保定二模)公元212年,罗马帝国卡拉卡拉皇帝颁布了著名的“安托尼努斯敕令”,正式废除了市民与臣民的区别,使罗马帝国境内的臣民都可取得公民权。该敕令的颁布(  )‎ A.适应帝国统治范围扩大的需要 B.违背了罗马自然法的法制精神 C.说明罗马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D.反映出万民法完全取代公民法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罗马帝国……正式废除了市民与臣民的区别”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敕令的颁布是由于帝国扩张的需要,故A项正确。“罗马帝国境内的臣民都可取得公民权”符合自然法则,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说明罗马法是否有实用性,故C项错误;由材料不能得出万民法取代公民法,且“完全”说法太绝对,故D项错误。‎ ‎12.(2018·陕西渭南质检)有人说,罗马法是一把双刃剑,它在造就罗马帝国辉煌的同时,又设置了埋葬罗马帝国的陷阱。这里的“陷阱”是指罗马法(  )‎ A.固化了统治基础 B.构建了直接民主 C.存在着阶级对立 D.影响了近代法治 答案 C 解析 罗马法固化了统治基础,这并不是埋葬罗马帝国的陷阱,故A项错误;构建了直接民主的是雅典的民主政治,故B项错误;罗马法维护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这加剧了奴隶主阶级和奴隶的矛盾,成为埋葬罗马帝国的陷阱,故C项正确;罗马法影响了近代法治是其深远影响,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罗马人相信,法律的目的是保证“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最高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义和非正义的人的标准。‎ 材料二 罗马人在公元前449年开始了成文法的传统,他们颁布《十二铜表法》作为共和国早期公民的基本法律。随着罗马人的征服,立法者们创建了一套合理的法律体系,适用于罗马统治下的所有人。在共和国晚期,特别是在罗马帝国时期,立法者明确了正义的标准(正义是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他们建立起一些原则,即被告在被定罪之前是无罪的,被告有权利在法庭的法官面前同原告对质,允许法官废弃那些不公平的法律条款。罗马法有助于帝国内分散的地区一体化,罗马法律的原则直到帝国消失之后的漫长时间里,都对欧洲社会产生了持续而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材料三 罗马法具有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所需要的现成法律形式,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罗马法的复兴密不可分。自19世纪以来,欧洲大多数国家皆以罗马法为法制基础,制定本国的法律制度,如《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等。现在许多国家的陪审团制度、律师制度和某些诉讼原则均直接源于罗马法。‎ ‎——《历史·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 ‎(1)根据材料一,归纳罗马法包含的基本原则。‎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法的分类及其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3)根据材料三,概括罗马法对后世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答案 (1)原则:平等,人权,理性,法律至上,正义。(答出三条即可)‎ ‎(2)分类:从形式上分为习惯法与成文法;从适用范围上分为公民法、万民法和自然法。‎ 价值:协调各方利益;保护正当权益;维护社会稳定;维系帝国统治;影响后世治理。‎ ‎(3)大多数国家的法律以罗马法为基础,陪审团制度、律师制度等都来源于罗马法。‎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的内容直接进行概括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得出罗马法从形式分为习惯法与成文法,从适用范围分为公民法、万民法与自然法。第二小问,在当时看来,协调各方矛盾,维系了罗马的统治秩序;从长远来看,影响了后世对国家的治理。第(3)问,提炼概括材料三的内容即可。‎ ‎14.(2019·湖北公安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春秋末期以前,是根据案情的轻重来判罪,虽然有成文的法律,但却是秘密的,并不公之于众。公元前536年,郑国的子产“铸刑书”,将法律条文铸在鼎上公布于众,这是中国古代第一次公布法律。在子产公布法律23年后,晋国大臣赵鞅、荀寅将该国法典铸在铁鼎上公布于众,这是新势力在晋国取得政权后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铸刑鼎”公布法律,从形式上看与先王“不为刑辟”的传统不符;从内容上看,与西周以来的“礼”相违背。因此,遭到叔向、孔子等人的攻击。‎ ‎——摘编自曾宪义《中国法制史》‎ 材料二 罗马建立共和国后,执掌法律(主要是不成文的习惯法)完全被贵族祭司所垄断。遇有讼争,法官徇情枉法,袒护贵族,平民备受欺凌;加上当时高利贷盛行,利率毫无限制,债务奴隶制使平民处于难以生存的境地。贵族的专横激起了平民的反抗,纷纷要求制定成文法。经过八年的激烈斗争,到公元前454年,贵族和平民互相让步,立法委员全部由贵族担任,但法律须经有平民参加的军伍大会通过才能生效。公元前451~450年……将制定的法律刻在板子上,公布于罗马广场,此即《十二铜表法》。‎ ‎——摘编自周枏《罗马法原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国“铸刑鼎”的时代背景及其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贵族和平民通过《十二铜表法》各自获取的利益,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郑国“铸刑鼎”与《十二铜表法》所反映的政治斗争差异。‎ 答案 (1)背景:春秋末期,奴隶制经济瓦解,封建经济逐渐形成;贵族垄断法律;以宗法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礼治秩序趋于崩溃;法家思想的兴起和传播;诸侯国变法革新成为时代潮流,新兴地主阶级开始兴起。‎ 目的:与礼治秩序决裂,提升刑法的地位;巩固郑国新兴地主阶级统治,稳定社会秩序。‎ ‎(2)利益:贵族通过主导法律的制定,保证《十二铜表法》维护自身的利益;平民获得法律的审批权,他们通过将法律编订成明确的条文,使贵族不能随意解释法律侵害其利益。‎ 差异:郑国“铸刑鼎”是新兴地主与奴隶主贵族斗争的产物,具有封建色彩;罗马《十二铜表法》是平民与奴隶主贵族斗争和妥协的产物,是奴隶制性质的法律。‎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郑国“铸刑鼎”的时代背景要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多方面综合分析。其目的主要突出阶级性,从维护新兴阶级的统治、稳定社会秩序的角度入手作答。第(2)问,从材料二的具体内容可以看出贵族获得的利益是制定法律的权力,而平民获得的利益是审批法律的权力。所反映的政治斗争差异主要是双方斗争的对象不同,即郑国“铸刑鼎”反映的是地主阶级和奴隶主阶级的斗争,而《十二铜表法》反映的是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