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1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8届重庆市高二下学期九校联考(2017
重庆市2016-2017学年高二春季九校联考历史试题 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商代,巫总管一切“神事”,所有的“民事”又都要涂上“神事”的色彩。这表明 A.政权与神权结合紧密 B.权力尚未高度集中 C.民本色彩较为浓厚 D.宗法制度雏形初具 2. 周武王灭商后,封弟弟召公爽于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周王可在燕国直接任免官吏 B.召公夷在周王室中属于大宗 C.召公爽领有燕国土地和人口 D.燕国物产全部归召公奭所有 3.王国维说:“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材料反映的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封建等级秩序森严 B.中央集权尚未形成 C.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D.政治与血缘相结合 4.《赢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赢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一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 A.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B.确定了后世2000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 C.确立了分封子弟的制度 D.开始用军功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 5.隋文帝杨坚以确立了三省六部制以后,又对地方机构进行了改革,将州、郡、县三级改并为州、县二级,克服了南北朝时期 “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的弊端。其主要目的在于 A.节省中央的财政支出 B.提高中央的行政效率 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打击地方豪强势力 6.学者余英时指出: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一直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统合功能”在政治上的主要作用是 A.维护濡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把读书、考试与做官联系起来 D.提高了官员素质 7.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任何一个制度之创立,必然有其外在的需要,必然有其内在的用意。”据此分析,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内在的用意”主要是 A.通过强干弱枝加强中央集权 B.适应时代变化,与时俱进 C.通过分化事权强化君主专制 D.继承前代制度,适当创新 8.南宋初,有个叫作王继先的御医,因为治好了高宗之病,高宗想封他为“武功大夫”,旨下,被给事中富直柔封驳,因为这种破例的人事任命不合宋代的“伎术官法”。最后高宗不得不“屈意从之”。材料表明 A.宋代机构重叠效率低下 B.宋代君权受到机制性约束 C.宋代相权对皇权构成威胁 D.高宗是遵法守纪的明君 9.“品”是我闰古代官吏的级别,分一到九品。在隋唐时期六部最高长官是正三品,到了明代提升为正二品。直接原因是明代 A.官员晋升相又寸容易 B.中枢机构设置调整 C.科举选拔趋向严格 D.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10.雍正八年,添设军机章京,协助办理军机书务;乾隆中,内阁大学士的某些职权,移归军机处章理,大学士事权渐轻;乾隆以后,“”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从演变情况来看,军机处 A.日益成为掣肘皇权的有力机构 B.在权力结构上未发生实质变化 C.最终与内阁共同组成权力‘扣枢 D.逐渐成为皇帝制衡权力的利器 11.一个公民是一个士兵、一个法官,并且还是政府会议中的一分子,他所有的公共职务要亲自去做,不能用代表,必须亲自发言一与投票。以上生活观说明了古雅典 A.所有人必须参军保卫城邦 B.法官大多来自于下层公民 C.公民享有较为充分的民主权利 D.公民大会上每人必须发言 12.在伯利克里时代,雅典共有陪审员6000人、议事会成员500人、各种官吏700人、弓箭手1600人、骑士1000人、卫士l000人、重装步兵2500人;每天领取津贴的公职人员多达2万,占公民人口总数的1/2。陪审员虽属兼职,但每人每年花在案件审判上的时间约为150~200天。这反映了 A.雅典民主制度的成本巨大 B.雅典公民视城邦为自己的生命 C.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D.雅典人参与政治的热情高涨 13.古代雅典的公民陪审法庭一般由抽签产生的500个陪审员组成,开庭前他们中没有任何人事先知道将从事哪一个案件的审问。这说明 A.陪审人员的随机性可以降低误判率 B.古代雅典的公民陪审法庭只具有司法职能 C.力求保持公平是雅典公民陪审法庭的重要原则 D.雅典公民陪审法庭是五百人议事会的下设机构 14.下列统计表是对古代雅典相关人群及其人数的统计。对统计表格分析正确的是 A.政权掌握在绝大多数人手中 B.所有雅典人均能享有平等权利 C.国家大事由全体公民讨论决定 D.雅典民主只是部分人的民主 15.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艺术家创造出了著名雕像《维纳斯》,同时期的中国秦朝也出现自先了闻名世界的兵马俑。对这两者的表述正确的是 A.都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B. 都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 C.都因为农耕经济的发展而产生 D.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状况 16.城邦在实质上是一种特权组织,公民是“属于城邦的人”。城邦在公民心目中如神物一般。公民们赋予它绝对的政治、宗教和伦理权威,能够全面地支配和干预个人生活。希腊的这种城邦公民工具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城邦是维护社会不公的暴力机器 B.城邦政治实质是贵族政治 C.城邦借神权对公民实施精神控制 D.城邦对公民利益严重漠视 l7.梭伦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是按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的等级,赋予各等级不同权利和义务。此项措施的积极意义在于 A.违背了自然界的很多法则,如理性、自由、平等、正义等 B.打破了贵族强调出身的世袭原则 C.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导致贵族与平民矛盾激化 l8.“这些城邦显得具有某些个性,这种个性愈是高度发展,愈是强烈地被意识到,就愈不愿意哪怕是部分地牺牲它……每个城邦向它的邻邦要求它的自由和自治,要求有权按照它自己的意愿处理它自己的事务”据此可以看出希腊城邦的特点是 A.小国寡民 B.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C.人民主权 D.轮番而治 19.《世界文明史》中说:“后来,(罗马)立法机关所通过的法律,法官们制定的法律,皇帝颁布的法律如此之多,以至最有学问的法学家一也常常被难住。”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 A.统治范围扩大,罗马法不断充实 B.为了维系帝国统治,颁布万民法 C.缓和贵族与平民矛盾,不断制定法律 D.罗马帝国建立,开始依法治国 20.《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必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 A.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 B.皇帝的救令是制定法律的唯一依据 C.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 D.法律可以消除社会矛盾 21.伏尔泰评论某国政治时说:“这个国家的人民曾抵抗过其君主,遂使君主的权力受到节制。他们建立了一个明智的政体,使其君主有能力做好事,而无法做恶事。”材料中的“这个国家”应该是 A.17世纪的英国 B.18世纪的美国 C.18世纪的法国 D.19世纪的德国 22.下列图片所反映的是19世纪中英两国政府的重要国家机构,二者的最大区别在于 A.决策形式不同 B.人员选拔不同 C.机构性质不同 D.行政方式不同 23.1784年,英国首相庇特试图通过改革来抑击国王乔治三世的专权倾向,而当时有不少议论被国王收买,庇特下令解散下院重新选举议会,他的改革得到新议会的大力支持,庇特得以继续主持内阁17年。这一现象表明 A.英国责任内阁体制的出现 B.行政制衡立法的机制形成 C.首相取代国王的元首地位 D.国王开始丧失对立法权的控制 24.明朝永乐帝时设立了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英国“光荣革命”之后,国王威廉三世逐渐以内阁代替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下面关于两国内阁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阁制的形成标志着两国的皇权(王权)得到空前强化 B.内阁已经成为两国最高权力的象征 C.明朝的内阁长官称承相,英国的内阁长官称首相 D.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果 25.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对美国的体制称赞不已,说“既像一个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又像一大国那样光荣和强大”, 他称赞的是美国的 A.邦联制 B.联邦制 C.中央集权制 D.三权分立 26.当代美国政治理论家罗伯特·达尔指出“在民主国家,政治和官僚精英力量固然强大,远胜于普通公民,但他们还不是专制君主。”据此,可知 A.美国民主难以避免君主专制 B.精英阶层的特权受到制约 C.公民基本权利没有受到保障 D.“天赋人权”思想没有实现 27.《辩论―美国制宪会议记录》一书评论道:《联邦宪法》是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权制”。这体现了该宪法的主要特点是 A.实行中央和地方权力互相制约 B.遵循权力的“制约和平衡”原则 C.坚持大、小州利益妥协的原则 D.按照三权分立原则建立权力机构 28.19世纪70年代,德、法两国相继颁布了新宪法。两部宪法内容的共同之处是 A.国家元首独掌行政大权 B.国家元首对议会负责 C.国家元首任命内阁成员 D.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 29.英国的漫画家针对法国政体的演变创作了题为“玛丽安娜女郎(法国的象征)终于挑好帽子了”的漫画(右图)。漫画中的房间内衣物凌乱,女郎站在镜子前面,终于选好并戴上了象征共和制度的三色帽。这幅漫画的含义是 A.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一样软弱无力 B.法国的共和制度像女郎的帽子,只是装饰品 C.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的时装,可以随时改变 D.法国的共和制度经过长时间的变动才确定下来 30.恩格斯指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一个唯一的稳固的轴心—— 一个帝国首相(宰相)联邦会议……处于这样一种地位,这种地位使其他责任行政权成为不可能,可能的只有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因而使帝国责任大臣无法存在。”材料中“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表现为 A.宪法赋予首相国家最高权 B.帝国首相拥有内阁的控制权 C.帝国首相只对联邦会议负责 D.内阁大臣均由帝国首相任命 第II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1~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31.(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至于周衰,人心未离而诸侯先畔(叛),天子拥空名于上,而列国擅威命于下,因循痿痹(恶性循环),以至于移祚(改朝换代),谓非封建之弊乎? ——(明)张隧《千百年眼》 材料二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国大者,跨州兼郡,连城数十,然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材料三 元初的行省性质与金朝类似,仍属中央派出机构,设置并不稳定。但随着全国的统一,行省很快转化成了固定、常设的地方大行政区。行省拥有大权,“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元史·百官志七》 (l)材料一中“封建”指什么?根据材料一,指出“封建”所存在的弊端。(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初又分封王侯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汉代地方行政体制变革实践的效果说明的本质问题是什么?(6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元代行省性质的演变。(2分) (4)上述三则材料概括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怎样的演变趋势?(2分) 32.(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光荣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摆脱了专制统治的国家。它这样做的时候采用了不流血的方法。此后,英国就是在议会制度的框架之内,进行和平与渐进的制度改革……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化。从1689年起,以后的几十年里逐步建立起君主立宪制。 ——据《大国崛起》解说词整理 英国正式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政治原则,并在 材料二 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种族、肤色或以前是奴隶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五条修正案(1870年) 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性别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九条修正案(1920年) (此前年满二十一岁的公民才拥有选举权,现规定)年满十八岁和十八岁以上的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为年龄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二十六条修正案(1971年) 材料三 (俾斯麦)要求通过反社会主义政党法案,并把所有反对这一提议的人均说成是拭君者的同情分子。对此,代表右翼自由派的民族自由党成员……一针见血地指出,俾斯麦所提出的法案是“对帝国议会的宣战书”。与上次一样,反社会主义政党法案再次被议会多数派拒绝通过。 ——马丁·基钦《剑桥插图德国史》 (l)根据材料一,说明英国政治体制创新的特点和表现。(3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公民的选举权是如何变化的。(3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帝国议会”做简要的概括。(4分)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西方代议制度的发展趋势。(4分) 请考生从2道历史选考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33.(12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北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郡州,与牧守(地方行政长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课农桑.兴富民之本。 ——《魏书·高祖纪》 材料二 有人认为,以往对孝文帝改革的描述和评价有不妥之处,孝文帝的汉化政策不值得肯定,他的文化路线是一条加速北魏国家和拓跋民族衰亡的路线。 (1)根据材料一,从经济发展角度看,民族融合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什么过程?在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中,对此起促进作用的措施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材料二的观点正确吗?为什么?(6分) 34.(12分)【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法国大革命开始至法兰西第一帝国覆亡的二十余年中法兰西不曾间断战争。先有普奥联军的武装干涉,继而是欧洲反法联盟的进攻。拿破仑帝国时期又频繁对外战争直到莱比锡之战,法兰西第一帝国开始走向瓦解。 (l)你怎样看待和评价拿破仑对外战争的性质?莱比锡之战为什么被称为“民族之战”? (8分) (2)拿破仑对外战争对法国有何影响?(4分) 1-10:ACBBC BCBBD 11-20:CACDD ABBAC 21-30:ACBDB BBCDB 31.(1)封建:指实行分封制(或封邦建国)。(2 分) 弊端:地方权力过大,周王难以控制。(2分) (2)原因:惩戒亡秦孤立之败(或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2分) 问题:分封制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历史的倒退;郡县制是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地方行政制度。(4分) (3)由中央派出帆构演化为地方最高行政区划。(2分) (4)不断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强化中央集权(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2分) 32.(1)特点:采用和平渐进的方式;议会高于王权。(2分) 表现:建立君主立宪制。(1分) (2)取消了选举权在种族、肤色和奴隶身份上的限制;取消了选举权在性别上的限制;放宽了选举权在年龄上的限制。(3分) (3)帝国议会受德意志皇帝主宰,与联邦议会相比,作用很小;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掌握一定立法权。(4分) (4)代议制度不断完善,实行代议制的范围日益扩大;代议制的具体形式呈现出多样性。(4分) 33.(1)过程:农业化(农耕化)过程。(2分) 措施:颁布《均田令》和实行租调制。(4分) (2)不正确(1分) 原因: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鲜卑族融入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整体中,为隋唐时期国家的重新统一奠定了基础,这是历史的进步。(5分) 34. (1)性质:拿破仑对外战争早期具有进步性(捍卫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抗击反法联盟对法国的进攻);后期具有侵略性(奴役了欧洲许多民族的国家和人民);与英、俄战争则具有争霸 性(对欧洲大陆霸权的争夺,对世界市场的争夺)。 (6分) 原因:莱比锡之战是被奴役的欧洲各国反对拿破仑帝国统治的民族解放战争。 (2分) (2)防止波旁王朝的复辟,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前进步伐;战争使帝国的经济和财富陷入困境;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和痛苦。(4分,任答2点即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