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第17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第17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作业)

课时作业(十七)‎ 一、选择题 ‎1.清末民初,嘉定东南部“因邻近租界之故,改艺蔬菜以应供求者尤多”,上海县则植马铃薯,“盖自爪哇传来,佐西餐中之肉食”,宝山县则种洋葱“以销售申地,为西餐主要物”。这一现象主要表明(  )‎ A.中国农村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近代农业商品化生产趋势加强 C.西方生活方式已成为都市主流 D.沿海地区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动 B [根据材料中“嘉定东南部‘因邻近租界之故,改艺蔬菜以应供求者尤多’,上海县则植马铃薯,‘盖自爪哇传来,佐西餐中之肉食’,宝山县则种洋葱‘以销售申地,为西餐主要物’”说明当时我国的农业生产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体现出农业生产的商品化趋势,故B项正确。]‎ ‎2.(2019·山东德州模拟)19世纪末20世纪初,洋纱大量进入直鲁地区,农民们购洋纱织布提供给市场,这种布比土布更结实、价格更便宜、销售流通更广,排挤了传统土布,也抵制了洋布。这反映出当时(  )‎ A.手工生产战胜机器生产 B.传统手工业具有一定竞争力 C.农民商战意识大为提高 D.小农经济依然居于主导地位 B [根据材料“19世纪末20世纪初,洋纱大量进入直鲁地区,农民们购洋纱织布提供给市场,这种布比土布更结实、价格更便宜、销售流通更广,排挤了传统土布,也抵制了洋布”可知,传统手工业借助洋纱取得了凌驾于土布和洋布之上的竞争优势,故B项正确。]‎ ‎3.光绪元年四月二十六日(1875年5月30日)清政府确立了加强海防与建立海军的方针,任命直隶总督李鸿章和两江总督沈葆桢分别督办北洋、南洋海防事宜。这一举措表明(  )‎ A.中国海防空虚局面根本上扭转 B.清政府的海防意识显著提升 C.中国军制现代化改革开始起步 D.国防战略调整到以海洋为主 B [A项绝对化,排除;据材料“清政府确立了加强海防与建立海军的方针,任命直隶总督李鸿章和两江总督沈葆桢分别督办北洋、南洋海防事宜。”可以得出清政府的海防意识显著提升,故B项正确;材料说的是筹建海军,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说筹建海军,没有涉及其他的国防战略,故D项错误。]‎ ‎4.(2019·江西百所名校高三诊断)历史学家罗荣渠认为洋务运动“只是孤零零的单项表演”,“名曰改革,实际上只能说是为应付危机而仓皇进行的小修小补,名实很难相符”。这段言论突出反映了洋务运动(  )‎ A.是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 B.旨在解决民族危机 C.延缓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D.未主动向西方学习 A [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的早期近代化,据材料洋务运动“只是孤零零的单项表演”、“名曰改革,实际上只能说是为应付危机而仓皇进行的小修小补,名实很难相符”可以得出洋务运动是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故A项正确。]‎ ‎5.下面是我国近代不同类型的企业分布示意图,这两类企业的主要不同在于(  )‎ A.近代化的程度 B.企业分布的区域 C.所有制的形式 D.对外国经济的态度 C [洋务企业属于封建性质的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二者所有制的形式不同,这是这两类企业的主要不同,故C项正确。]‎ ‎6.1870年代和1880年代初创办的安徽池州煤矿、山东峄县煤矿和江苏徐州利国驿煤铁矿等企业,都是由私人资本集股设立的,却都拉上“官督商办”的关系。这种做法的目的是(  )‎ A.期望为企业提供政治保护 B.缓和官府面临的资金困难 C.希望企业由商办转为官办 D.摆脱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A [根据材料“1870年代和1880年代初创办的安徽池州煤矿、山东峄县煤矿和江苏徐州利国驿煤铁矿等企业,都是由私人资本集股设立的,却都拉上‘官督商办’的关系”可知,这些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之所以都拉上“官督商办”的关系,正是为了克服这一时期企业发展步履维艰的现状,故A项正确。]‎ ‎7.如图所示是19世纪末中国对外贸易统计图(单位:万海关两),图片反映出中国(  )‎ A.在对外贸易中逐步取得优势 B.经济融入世界的步伐加快 C.经济和管理制度逐渐进步 D.沦为欧美工业国的原料产地 B [依据“19世纪末中国对外贸易统计图”的图表数据,得出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中国的对外贸易量有较快增长,说明中国与世界市场的关系日趋紧密,故B项正确。]‎ ‎8.‎ 创办者身份 企业数量 资本额占比 官僚、士绅 ‎47家 ‎67%‎ 买办 ‎7家 ‎7.2%‎ 其他(包括地主、商人、手工工场主等)‎ ‎89家 ‎20%‎ 上表为1895~1911年间,江苏开办的140余家民族工矿企业信息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 A.列强放松对华侵略 B.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C.封建经济占据主导 D.民族企业投资多元 D [表格中并未牵涉列强侵华,故A项错误;表格中展示的是在1895~1911年江苏地区民族企业的不同投资来源和所占据资本的数额,故B项错误;题目中并未牵涉近代民族工业与封建经济的比例问题,故C项错误;根据题目中的表格得出,民族企业投资多元,故D项正确。]‎ ‎9.(2019·山东威海模拟)1935年,“国民经济建设计划”指出:“关于国民经济建设……应当是有计划的有统制的建设,而尤贵有一强有力的经济参谋部,通盘筹划,在整个计划之下,……全国一致动员,这个经济建设运动,才有成功的希望。”此计划(  )‎ A.为经济的自由发展创造机会 B.表明政府认识到团结抗日的重要性 C.利用国家力量发展民族经济 D.从国家层面遏制了官僚资本的扩张 C [材料“应当是有计划的有统制的建设,而尤贵有一强有力的经济参谋部,通盘筹划,在整个计划之下”可知,这份“国民经济建设计划”的突出重点就是利用国家力量来发展民族经济,故C项正确。]‎ ‎10.1935年6月,统益纱厂(华商兴办)将原有资本210万元减折90万元,改为120万元,又新招50万元优先股,用于引进国外新设备。这反映了在当时(  )‎ A.企业通过产权重组来提高生产效率 B.中国的民族工业开始学习西方技术 C.外国资本的压制导致民族工业萎缩 D.国民政府的政策推动新兴行业产生 A [根据材料可知,统益纱厂通过原有资本的调整及新资本的吸收来引进国外新设备,以提高生产效率,这体现了产权重组的作用,故A项正确。]‎ ‎11.(2019·天津静海高三检测)1943年12月13日,国民政府公布了《战时房屋租赁条例》。该条例授权政府可以采取强制房主出租空闲房屋以及防止房屋减少等措施。如实行“检视空余房屋适于居住者,得限期令房主出租;房主自住房屋超过其实际之需要者,得令其将多余之房屋出租”的规定。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条例导致了官僚资本的膨胀 B.条例内容违背了民生主义的精神 C.该条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依然保存 D.大量房屋受战争破坏是公布该条例的原因 D [ 由“1943年”可知我国处于抗日战争时期。政府强令房主出租房屋并不涉及官僚资本的问题,排除A;出租房屋可以给拥有房子的人增加收入、给无房子的人提供住所,有利于改善民生,B错误;无法得知该条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依然保存,排除C。抗日战争期间,大量房屋受战争破坏,大量民众居无定所,所以国民政府颁布《战时房屋租赁条例》,故选D。]‎ ‎12.日本投降后,美国一些不法商人通过军舰大肆进行走私、贩私活动,使得大量低价商品长驱直入并在华倾销,青岛民族资产阶级兴办的工厂仅有四分之一勉强能够维持运转。这反映出(  )‎ A.民族工业发展环境仍未改变 B.美国继日本后控制了中国 C.二战后美国掌握了世界霸权 D.抗战结束后国内物资匮乏 A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始终在本国封建势力和西方资本主义的夹缝中艰难求生,而日本投降后,这一状况仍未得到根本上的改观,故A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3.(2019·河北保定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华北、华中地区被作为日本在战争期间经济立足的基本“生存圈”‎ 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在上述地区都扶植了相应的傀儡政权,以便于其进行大规模的经济掠夺。日本对华经济掠夺依据其制定的政治、经济侵略方针经过全面经济掠夺的准备阶段,全面统治和经济掠夺阶段,全面法西斯统治和疯狂开发掠夺三个阶段。日本对华经济掠夺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工业化掠夺阶段,全面法西斯统治和疯狂开发掠夺三个阶段。日本对华经济掠夺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有学者指出,日本的侵略至少使中国工业化的进程延误了20年时间。‎ ‎——《日本侵华战争对中国经济资源的掠夺与影响》‎ 材料二 早在1931年9月,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就主张:“中国求自卫应统制经济。”另一学者张素民认为:“为纾民困,为速行工业化计,我国必须实行统制经济。”当统制经济这一学说在学术界深入讨论时,国民党以及政府上层、特别是掌管财政经济的各部门首长立即予以热烈的响应。在统制经济思想的指导下,国民政府于1935年制定了《三年国防计划》,并加快了金融改革与金融统制、重工业建设和铁矿统制以及交通运输建设的步伐,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国民政府战时统制经济的研究》‎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日本对华经济掠夺的特点,并谈谈你对“日本的侵略至少使中国工业化的进程延误了20年时间”的理解。‎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30年代初国民政府推行统制经济政策的背景和作用。‎ 解析 (1)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大规模的经济掠夺”、“日本扶植了相应的傀儡政权”、“东北、华北、华中地区被作为日本在战争期间经济立足的基本‘生存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对华经济掠夺依据其制定的政治、经济侵略方针”等信息进行归纳。第二小问理解,结合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带来的破坏进行回答。(2)第一小问背景,根据材料二“早在1931年9月”、“我国必须实行统制经济”、“当统制经济这一学说在学术界深入讨论时,国民党以及政府上层、特别是掌管财政经济的各部门首长立即予以热烈的响应”等信息概括。第二小问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 (1)特点:以掠夺中国资源,实现“以战养战”为目的;扶植傀儡政权;集中在东北、华北、华中地区;不同时期经济掠夺方针不同。(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 理解:侵华战争造成中国社会长期动荡,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破坏了中国市场的统一;经济掠夺使中国丧失了工业化发展必要的资金、资源、劳动力;经济掠夺造成产业结构的不平衡。(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 ‎(2)背景: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美国罗斯福新政的影响;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效果;学术界兴起的统制经济思潮;政界重要人物的提倡和支持等。(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 作用:缓解了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加快了民族工业发展的步伐;使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得到增强,为抗战胜利创造了一定条件。‎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经济实体的独立运行,主要依据市场需要和价值规律的支配。洋务官僚缺乏近代经济知识,他们谈得最多的企业创办理由主要是两条:一是直接服务于洋务军工企业的需要;二是与洋人争利,基本都是从实用和政治角度考虑问题,而不是着眼于国计民生需要。这种从政治需要出发的做法常常掩盖经济发展自身的规律与要求。‎ ‎——摘自朱师君《中国近现代开放制度与经济发展》‎ 结合材料和所学相关知识,评述材料中的观点。(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 解析 首先拟定一个观点,材料认为洋务运动完全出于政治需要而不是经济规律。如果赞成,则主要论述军事企业和民用企业都是为了增强清政府统治能力的政治目的,由于其政治目的性,最终洋务运动以破产而告终。如果反对,则主要论述洋务运动中创办民用企业时所采取的股份制、不自觉地遵循了市场和经济规律,取得了一定成效。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观点一:材料认为洋务运动完全出于政治需要而不是经济规律,此观点正确。说明:洋务运动是在清王朝封建统治危机的情况下,为挽救封建统治而进行的;洋务运动中无论是军事企业还是民用企业,都是为了增强清政府的统治能力;民用企业中虽有些涉及了国计民生,但也是为了服务于军事企业或与洋人争利的政治目的;因而尽管洋务运动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活动,但并没有使中国完成近代化转型;由于其政治目的性,最终洋务运动以破产而告终。‎ 观点二:材料认为洋务运动完全出于政治需要而不是经济规律,此观点不正确。说明:尽管洋务运动是出于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政治目的而进行的,但其在创办企业的过程中也不自觉地遵循市场和经济规律,尤其是洋务运动中在创办民用企业时所采取的股份制,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西方现代管理制度,体现了对市场和价值规律的遵循;同时尽管洋务运动是出于实用和政治角度考虑问题,但几十年的洋务运动如果没有经济实体的独立运行,也不会取得成效。‎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