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1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湖北省长阳一中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长阳一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九月考试 高二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 中国古代的自然经济( ) ①是中国传统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 ②是以满足生产者本身或本经济单位需要进行生产的经济 ③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④带有开放性 A.①③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 明清时期,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这反映了( ) A. 官营手工业已经衰落 B. 家庭手工业面向市场 C. 民营手工业开始发展 D. 自然经济已开始解体 3.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 A.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B.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思想 D.开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确立党的基本路线、完成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4. 在婚丧等传统风俗革除旧习日趋简化之际,清末通商口岸地区的饮食风气却越来越崇尚奢侈,其主要原因是:( ) A.人们生活水平普遍得到了提高 B.民主平等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C.近代以来商品经济得到了发展 D.腐朽思想没有得到彻底改变 5. 民国初年到1920年,中国工业增长速度达到年均12.8%;1927~1936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黄金十年。这两个时期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 A.政府扶持国民经济的发展 B.国内政治局面很稳定 C.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D.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 6. 历史学家不离事而言理,客观精神乃是历史写作的第一守则。在描写一个历史事件时,下列哪一项最不易受到历史学家主观因素的影响( ) A.事件发生的时地 B.事件的前因后果 C.事件的历史意义 D.事件的是非评价 7. 杜君立在《现代的历程》一书中认为,“在资本主义崛起(或近代化发展)的过程中,战争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对工业化而言。不同程度的工业化取决于国家受战争影响的强烈程度。正如18世纪长期的激烈战争将英国推向了工业化。”以下表述最符合材料基本思想的是( ) A. 战争是英国开展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 B. 洋务运动与内部战争压力有很大关系 C. 法国工业革命滞后与周边威胁有关联 D. 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与一战的爆发相关 8. 1933年,罗断福新政开始实行,下列选项中属于美国政府支持的举措是( ) A.雇主与工人进行集体谈判 B.允许人们自由兑换黄金 C.联邦银行缩减纸币发行量 D.农场主增加棉花种植面积 9. 20世纪俄国政权名称几经变迁,其变迁的先后顺序应是( ) ①沙俄 ②苏联 ③苏俄 ④俄罗斯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④①②③ D.①③②④ 10.以下为当今世界著名国际经济组织(机构)的标志,中国作为成员国参与了( )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1. 1933—1934年苏联粮食产区的小麦交售价格是每公斤3.2~9.4戈比,而每公斤面粉的零售价格是35~60戈比。这反映了当时苏联( ) A.抵制欧美国家农产品倾销 B.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 C.实施优先发展工业的战略 D.城乡间经济交流频繁 12. 西班牙人在1513年抱怨:“今天一磅羊肉的价格在过去能买一整头羊;一磅蜡或油的价格顶得上过去的12磅。”这一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A.人口激增 B.商业中心转移 C.奴隶贸易 D.贵金属涌入 13.右图是邓小平在某一时期的活动轨迹。他在这一时期( ) A.提出要建立经济特区 B.论述了“一国两制”构想 C.指出要“团结一致向前看” D.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14. 东汉崔寔的《政论》记载:“武帝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教民耕植,其法三犁共一犁,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至今三辅犹赖其利。”材料中描述的农具是( ) 15. 汉代,北方干旱地区盛行将农作物括种在垄沟中(如图),等幼苗长成后,通过中耕除草,逐渐把垄上的土铲下来,培在禾苗根部;到盛夏时,垄上的土已全部培在禾苗根部去了,于是庄稼的根很深,庄稼抗风和抗干早的能力增强了。这反映了当时( ) A.使用铁农具提高了生产力 B.农业产量已大大提高 C.农耕文明养活了更多人口 D.精耕细作的农业特点 16.下图是《新中国50年资料汇编》中的1952-1965年人均GDP增长率折线图。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 ) A.1953-1954年经济出现衰退,体现了大跃进运动的负面影响 B.1954-1956年经济持续发展,说明中共八大的经济决策正确 C.1958-1961年经济出现波折,表明生产关系滞后生产力水平 D.1961-1964年经济不断发展,反映国民经济的调整卓有成效 17. 参议员诺里斯曾这样问罗斯福:“如果人家问你,田纳西河流域管理是根据什么政治思想建立的,那你怎么说呢?”罗斯福乐呵呵地回答:“ 我要告诉他们,这既不是鱼,也不是鸡,但是,不管它是什么,对于田纳西河流域的人民却是极佳的美味。”由此可见新政( ) A.遵循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B.彻底消除了美国经济危机 C.未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D.切实体现了务实求效特征 18. 2016年10月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宣布人民币正式加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权重为10.92%。人民币成为继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之后第五种“入篮”货币,并且是新货币篮子中唯一的新兴经济体货币。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这 一举措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完善了国际货币体系 B.提升新兴市场经济体地位 C.建立了国际经济新秩序 D.促进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 19. 唐朝长安的东市和西市跟坊一样,四周皆有高大的围墙。宋敏求《长安志》记载其规模大,每个市约占2个坊的面积,市内有4 条大街,围墙四面各有2个门,城门定时开闭。这反映了当时( ) A.市和坊交织在一起的现象 B.市场具有封闭性的特征 C.加强了对商人的户籍管理 D.长安在世界居领先地位 20. 兴办汉阳铁厂时,张之洞向英国梯赛特机器厂购买机炉。当该厂提出先化验铁石、煤焦质地而后始可配置与之相应的机炉的要求时,张却说:“以中国之大,何所不有,岂必先觅煤铁而后购机炉?但照英国所用者购办一分可耳。”英国厂方为之愕然,胡乱搭配了两座钢炉给中国。这表明洋务运动( ) A.注重学习西方技术 B.坚持清朝政府的领导 C.存在盲目决策现象 D.从中国资源现状出发 21. 1918 年夏,上海市议员江确生致函江苏省公署:“妇女现流行一种淫妖之衣服,实为不成体统,不堪寓口者。女衫手臂则露出一尺左右,女裤则吊高至一尺有余,及至暑天,内则穿红洋纱背心,而外罩以有眼纱之纱衫,几至肌肉尽露。”该言论表明( ) A.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了变化 B.五四运动促进国人思想解放 C.男尊女卑的旧观念逐步消除 D.政府公开反对西方生活方式 22. 亚当•斯密说:“每一 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采用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劳动及资本,和任何其他人 或其他阶级相竟争.”据此,亚当•斯密主张( ) A.公正平等下的经济自由 B.提高关税保护国内市场 C.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D.随货币量变动调整政策 23. 读下图,美国私人部门利润率的变化反映了( ) A.企业利润受到国家政策影响 B.企业的利润和政府福利政策无关 C.企业税收成本呈现下降趋势 D.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渐趋激化 24. 据记载,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作坊多配有专门“技工学校”,工匠要根据不同的工种接受期限不同的技术训练和学习。秦代《均工律》中就规定“工师善教工,故工一岁而成,新工二岁而成”。由此可知,古代官营手工业( ) A.重视新技术的研究与传承 B.强化了对技术市场的垄断 C.注重保证官营产品的质量 D.具有严密的产品制作工序 25. 1950年11月,陈云在第二次全国财经会议上提出:“经济建设的投资,要规定这一条原则:对直接与战争有关的军工投资,对财政收入直接有帮助的投资,对稳定市场有密切关系的投资,这三者应该予以满足,除此之外,应加以削减。”当时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因素是( ) A.抗美援朝战争的形势 B.人民迫切要求改变重工业落后面貌的愿望 C.50年代初复杂的国内外环境 D.建国初国民经济恢复的需要 26. 1980年代后期,东南亚成为全球经济最有活力的地区之一。1997年,国际金融投资商利用东南亚国家的经济漏洞进行货币投机炒作,引发东南亚金融风暴,使它们的财富顷刻遭到洗劫,外汇短缺,债台高筑,经济 迅速衰退。这股风暴先后波及港、台和韩、日。东南亚金融危机不仅对亚洲国家股市打击沉重,也使世界股市连连下挫。这表明( ) A.各国经济繁荣鼎盛时期大多会发生经济危机 B.旧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弊端危害世界经济 C.东南亚各国缺失经济的风险意识和安全机制 D.国际货币金融投机炒作是全球化的客观要求 27. 北宋真宗时,益州16家富商联合发行“交子”,在市场流通;宋仁宗天圣元年改由政府发行,以铁钱为后备金,流通区域仍限于四川;南宋绍兴三十年“ 初命临安府印造会子,许于城内外与铜钱并行”,“千里之远,数万之缗,一夫之力克日可到。”对该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A.宋代纸币取代金属货币 B.会子成为了世界上最早发行的纸币 C.长途贩运贸易开始出现 D.纸币从信用凭证到官方法定的过程 28. 1935年,“国民经济建设计划”指出:“关于国民经济建设……应当是有计划的有统制的建设,而尤贵有一强有力的经济参谋部,通盘筹划,在整个计划之下,……全国一致动员,这个经济建设运动,才有成功的希望。”此计划( ) A. 为经济的自由发展创造机会 B. 表明政府认识到团结抗日的重要性 C. 利用国家力量发展民族经济 D. 从国家层面遏制了官僚资本的扩张 29. 严中平在《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中指出,国民党统治区的3758家工厂中,有590家在1937年就存在,有3168家是1938~1942年创办的。这些工厂大多数设在四川、湖南、陕西。材料表明( ) A. 抗战阻碍了中国经济发展 B. 抗战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工业布局的调整 C. 中部和西部地区成为当时中国经济重心 D. 抗战期间日本对华经济侵略加剧 30. 1766年,在英国“不仅贵族绅士和富商不停地饮茶,而且每一个船工、浆洗工和纺纱工也都饮用,茶叶成了他们不可缺离的消费品,一早起来就要喝一口,在两顿饭之间也要饮用。甚至连洗衣妇也认为,在早餐时不能没有合适的茶”。这反映了英国( ) A.等级观念明显淡化 B.海外贸易有了较大发展 C.工业革命影响深远 D.接受了东方的生活方式 二、材料题(共3个小题,31题10分,32题15分,33题15分,共40分) 31.(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持续的海外扩张和殖民贸易,带动了对商品的需求;科学意识和市场意识,提高了英国人普遍的认识水准。在各种合力下,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开创了影响深远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并建立起一个地跨全球的“日不落帝国”,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引领着世界的发展。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1947年美国生产了世界上1/3的粮食,1/2的棉花,57%的钢材和基础金属,62%的石油和80%的汽车,美国的制造业占全世界总量的53%,1948年美国的出口占全球的1/3,黄金储备占据世界总量的3/4。当时,无论是英法等战胜国,还是德日等战败国,在经济、政治和军事上对美国都处于依附地位,美国在实力上处于压倒性优势地位。 ——摘自人民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二》 (1)根据材料一,概括推动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及其影响。并用一句话说明英国的世界地位。(5分) (2)指出材料二中最能体现美国实力的一句话。结合所学,指出美国在二战后世界经济体系形成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及其对世界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5分) 32.(15分)城市是一个国家经济的写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中国城市化模式与西方相去甚远。日渐完善的口岸城市体系及农业过剩人口涌进城市,形成了中国畸变多态的城市化特征。里弄胡同茅草破屋是多数市民的栖息之地,农民离村与相关的都市膨胀问题日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材料二 :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合理利用了东北、华东、华北等经济发达、解放较早的地区的经济优势,对原有的城市进行了彻底的改造。变单纯的消费城市为生产、生活协调发展的城市。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心,缓和了城乡矛盾,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党和政府采取了正确的城市工作方针和政策,医治城市的战争创伤,促进了城市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到l957年50万人口以下的城市从l949年的98个增加到l40个;另外中西部也兴起了一系列工业城市,如郑州、包头、兰州、西安、成都等。 ——宁克平《中国城市化进程及其对策》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近代中国城市化模式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城市化取得的成就(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3分) 33. (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毛泽东的治国理念中,对外开放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且开放只是偏向于苏联和东欧国家“一边倒”的开放,一旦国家间关系出现变化时,就马上进行封闭和收缩。中苏关系破裂时,中国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开放局面就消失了。在“文革”期间,毛泽东甚至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名,把一切对外开放的交流活动都与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划上等号,一度完全停止对外技术引进和资金交流。1969年中苏边境冲突后,中国开始向西方开放。 ——摘编自卢昌军《邓小平与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比较研究》 材料二 中国今天的对外开放是立足我国基本国情,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与世界各国开展的正常的经济技术交流。它涵盖了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技术市场、国际劳务市场等等。多年来我国在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前提下,实现了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跨越式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在国际贸易中地位不断上升,对外贸易结构也发生了根本转变,对外贸易的效率有了很大提高,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 ——摘编自范海龙《开放通商与对外开放的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对外开放的特点,并分析该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当今对外开放的特点。(7分) 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学科参考答案 选择题: 1-5:BBACA 6-10:ABADC 11-15:CDDAD 16-20:DDCBC 21-25:AAACC 26-30:BDCBB 31、(1)条件:海外扩张和殖民贸易的推动1′;人们科学意识和市场意识的增强1′; 影响:确立了自由主义经济模式1′;使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1′。 地位:是世界的引领者(或世界工厂)1′。 (2)地位:处于压倒性优势地位1′; 表现:形成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或布雷顿森林体系)和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2′; 影响: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推动了世界经济朝体系化和制度化的方向发展2′。 32、(1)原因:政治(时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门被迫打开,领土和主权不断遭到破坏) 2′;列强入侵,政局不稳2′;经济:自然经济不断受到冲击,农业人口涌入城市2′;不平等条约大量赔款,经济发展缓慢 2′。 (2)成就:城市职能及布局优化1′;城乡发展协调1′;中小城市数量增加1′。 原因:新中国成立,人们建设国家的积极性高,经济较快发展1′;“一五”期间,优先发展重工业1′;党和政府采取了正确的城市工作方针1′;新中国人口的增长1′。 33、(1)特点:先后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国家利益的支配,政治倾向性强,波动性大2′。 成因:由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决定2′;受到国际关系两极格局的影响2′ ;受到美国苏联对华政策的影响2′;跟国内的政治气候有关2′。(共6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2)对外开放成为既定国策1′;对外开放的原则是立足国情,平等互利,进行经济技术交流2′;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点线面相结合的格局2′;实现了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战略2′;发展迅速,成果显著1′。(共6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