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北京市首都师大附中2020届高三5月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北京市首都师大附中2020届高三5月考试试题(解析版)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首师大附中北京学校联考试题 高三 历史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 5.26 下午7点--8点30‎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45 分)‎ 本部分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 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成语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组成部分。下列成语内容与如图相关的是 A. 卧薪尝胆 B. 围魏救赵 ‎ C. 休养生息 D. 三顾茅庐 ‎【答案】A ‎【解析】‎ 从图中的诸侯国“晋、燕”等,可以判断出这是春秋时期,卧薪尝胆就是春秋时期典故,A项正确;B项是战国时期的,排除;春秋时期强调奖励耕战,而不是休养生息,排除C项;D项是三国时期,排除。‎ ‎2.秦朝统一中国后,只用两年时间便修成了驰道。秦驰道“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驰道的修建有利于 ‎①秦朝的长治久安 ②国家统一的巩固 ③郡县制度的推行 ④百姓负担的减轻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根据所学,驰道是秦朝加强统一的措施之一,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郡县制的推行,故②③正确,B项符合题意;驰道的修建并不能保证长治久安,秦二世而亡,①错误;驰道的修建需要劳动力,只会增加百姓负担,④错误,故排除ACD项。‎ ‎3.史料是认识历史的桥梁和纽带。下列史料可以证明 ‎①‎ 在今土库曼斯坦境内属于公元前4世纪的居民点遗址中,发现有葡萄籽核。‎ ‎②‎ ‎《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大宛在匈奴西南,在汉正西,去汉可万里。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麦,有蒲陶酒。”(大宛国首府贰师城,即今土库曼斯坦阿斯哈巴特城)‎ A. 公元前4世纪中亚能酿造葡萄酒 B. 大宛国向汉朝学习葡萄种植技术 C. 西汉时期大宛国已能够食用葡萄 D. 西汉时葡萄酒酿造技术传入中原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大宛国首府贰师城,即今土库曼斯坦阿斯哈巴特城”和材料“在今土库曼斯坦境内属于公元前4世纪的居民点遗址中,发现有葡萄籽核”可以看出,西汉时期大宛国已能够食用葡萄,C正确;有葡萄籽核,并不能证明能酿葡萄酒,排除A项;材料中的信息没有体现向汉朝学习的内容,排除B项;大宛国不在中原地区,排除D项。‎ ‎4.唐太宗时常给品级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武则天时期,中书省开始直接参与政务处理。上述调整使得 A. 中书省地位最高 B. 行政效率不断提高 C. 相权被剥夺殆尽 D. 皇帝权力得到加强 ‎【答案】D ‎【解析】‎ 给品级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是为了削弱相权,中书省开始直接参与政务处理是为了削弱其它几省宰相的权力,故加强了皇权,D项正确;三省长官都是宰相,没有哪一省地位最高,排除A项;材料与行效率提高无关,排除B项;削弱相权,并不是废除相权,排除C项。‎ ‎5.南宋数学家秦九韶的著作《数书九章》中有一道算术题,大致意思是:甲乙丙丁四个人一起合作出资到海外做生意,各人所出的本钱不同,有的是金子,有的是银子,有的是盐等,最后的设问是他们各应该得到多少回报。这说明宋朝时期 A. 商业领域出现了股份制公司 B. 金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C. 商业发展对数学了产生影响 D. 大商人负责管理海外贸易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要以看出,《数书九章》中收录 算术题与宋朝的商业贸易有关,以其作为一个数学的例题,从而反映出商业发展对数学产生了影响,C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股分制的信息,宋朝也没有股分制公司,排除A项;金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不符合宋代史实,排除B项;材料没有强调大商人的经商领域,排除D项。‎ ‎6.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将李贽与王莽、安禄山等并列为乱臣贼子,进行口诛笔伐。下列关于其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李贽参与了反清复明斗争 B. 李贽彻底抛弃了儒家学派 C. 顾炎武鄙视李贽道德品行 D. 顾炎武意在稳定社会秩序 ‎【答案】D ‎【解析】‎ 王莽、安禄山在历史是造成了社会的混乱,而李贽的异端思想也会造成社会的混乱,因此顾炎武将李贽与王莽、安禄山等并列为乱臣贼子,主要是想稳定社会秩序,D项正确;李贽1602年去世,并没有参加反清复明斗争,排除A项;“彻底”表述太绝对,排除B项;李贽道德品行并没有问题,排除C项。‎ ‎7.近代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获得在华侵略权益。下列条款按签时间订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必须立时弹压惩办 ‎②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 ‎③英国商民……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④英国民人准听持照前往内地各处游历、通商,执照由领事官发给 A. ③②①④ B. ②③①④ ‎ C. ②③④① D. ③④②①‎ ‎【答案】D ‎【解析】‎ 根据所学,①②③④对应的条约分别是《辛丑条约》、《马关条约》、《南京条约》、《天津条约》,故③④②①正确,选择D项,排除ABC项。‎ ‎8.1904年清政府任命候补道员谭学裴创办溥利呢革公司(北京清河制呢厂的前身),1908年破土动工。公司名为“溥利”,因为是官商合办,寓意官商可以普遍得到丰厚的利润。这家公司的创办 A. 沿用洋务派兴办民用工业的某些做法 ‎ B. 标志北京地区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诞生 C. 体现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 D. 得益于欧洲列强放松对华的经济侵略 ‎【答案】A ‎【解析】‎ 根据“官商合办”并结合所学可得出,这与洋务运动创办民用工业的做法基本相同,故A项正确;仅从材料信息,不能得出“标志”一说,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不是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排除C项;D项的时间是一战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合,排除。‎ ‎9.1924年12月,毛泽东在家乡韶山养病期间,通过走亲访友等形式进行社会调查,写成《中国佃农生活举例》一文。下表根据该文列举的一个佃农家庭一年收支情况整理而成(单位:银元)。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收入 支出 稻谷 ‎72‎ 生活 ‎80.96‎ 喂猪 ‎40‎ 生产 ‎72.8295‎ 其他 ‎35.72‎ 其他 ‎12‎ ‎①反映了农民强烈的斗争精神②说明农村存在入不敷出现象 ‎③数据较为全面并且具体细致④体现毛泽东注重实际作风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B ‎【解析】‎ 从表格数据反映的支出超过收入可以看出,农村存在入不敷出的现象;从涉及到的种类来看,数据较为全面,并且具体细致,体现了毛泽东注重实际的作风,②③④说法正确,故答案为B项。材料信息反映不出农民强烈的斗争精神,排除含有①的A、C、D项。‎ ‎10.抗战期间,漫画家丰子恺在长沙街头看到一群小孩在公众阅报处阅读“我军大捷”的消息,创作了《儿童与捷报》的漫画,右下角的落款是“廿七年儿童节”(注:1912年为民国元年)。该漫画可用于研究 A. 局部抗战时期民众抗争 B. 台儿庄战役产生的影响 C. 敌后战场儿童关心国事 D. 抗战胜利时民众心态 ‎【答案】B ‎【解析】‎ 根据“廿七年儿童节”,可得出时间是1938年,结合“抗战期间,……《儿童与捷报》” 这一信息可得出与台儿庄战役有关,台儿庄战役正是于‎1938年3月16日开始至‎4月15日结束,故B项符合题意;1938年已经是全面抗战,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出是敌后战场,排除C项;1938年抗战还没有胜利,排除D项。‎ ‎11.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在机场对周恩来总理说:“我是跨越太平洋与中国人民握手。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中美两国携手建立多极化格局 B. 中美两国建立了正常外交关系 C. 中美两国之间消除了一切分歧 D. 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答案】D ‎【解析】‎ ‎1972年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D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中美建交是1979年,排除B项;C项表述太绝对,错误。‎ ‎12.下列资料是古代雅典关于“村社”的有关规定,这些规定 A. 为雅典民主制奠定基础 B. 反映了小国寡民的特征 C. 体现了轮番而治的原则 D. 保护了所有人的公民权 ‎【答案】A ‎【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对雅典公民身份的确认,公民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强调小国寡民,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公民,并没有轮番而治的原则体现,排除C项;“所有人”表述错误,排除D项。‎ ‎13.1933年,美国农业部长亨利·华莱士主持出台了《农业调整法》。根据该法案,在全国建立了500多个土壤保护区,对耕地进行休耕,对自愿减少播种面积的农户进行补贴。这一做法 ‎①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②意在保护美国的生态环境 ‎③为农业恢复发展创造条件 ④导致美国出现了粮食短缺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根据“《农业调整法》”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美国在经济危机时间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的体现,要求农民减耕减产,并给予补助,有利于农业的恢复,故①③正确,C项符合题意;《农业调整法》主要针对的是农业恢复与发展,而不是保护美国的生态环境,也不会导致粮食短缺,因为粮食已经过剩了,故②④错误,排除ABD项。‎ ‎14.历史地图能够反映一个时期的社会状况。下列历史事件与如图所示形势处于同一时期的是 A. 十月革命爆发 B. 北约组织建立 C. 两极格局结束 D. 欧洲联盟成立 ‎【答案】B ‎【解析】‎ 从图上的信息“东德、西德”可以看出,此时德国已经分裂,说明此时处于两极格局时期,故1949年建立的北约组织符合题意,B项正确;A项是1917年,C项是1991年、D项是1993年,都不符合题意,排除。‎ ‎15.‎ 丹麦作家安徒生创作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发表于1846年,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富人合家欢乐、举杯共庆的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下列作品与其风格相似的是 A. 《神曲》 B. 《西风颂》 ‎ C. 《人间喜剧》 D. 《等待戈多》‎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属于19世纪中期的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人间喜剧》被称为社会百科全书,也是批判现实主义,C项正确;《神曲》通过与地狱、炼狱以及天堂中各种著名人物的对话,反映出中古文化领域的成就和一些重大的问题,因此不属于现实主义,排除A项;BD项分别属于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排除。‎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55分)‎ ‎16.古代地图 材料一 《坤舆万国全图》彩色摹绘本(1608年,南京博物院藏)‎ 材料二 学者普遍认为《坤舆万国全图》是1602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1552-1610年)绘制,中国人李之藻组织刊印。“坤舆”二字出自《周易》,古人把地图称之为“舆图”。‎ ‎《坤舆万国全图》没有采用中国传统绘图方法,而是采用了当时西方流行的制图方法。主图涵盖五大洲、四大洋等信息,世界地图上第一次呈现出长城、万里长沙(南海诸岛)等地名、地物。图上有便利贴式的介绍,如“罗马”下方写道:“此方教化王不娶,专行天主之教,在罗马国,欧罗巴诸国皆宗之”。图中还有利玛窦自序和李之藻、祁光宗等写的题跋,利玛窦在序中写道:“窦也跄伏海邦,窃慕中华大统……壬午(1582年)解缆东粤,粤人士请图(绘)所过诸国以垂不朽。”祁光宗题:“西泰子(西泰为利玛窦字号)流览诸国……往往言前人所未言……余友李振之(即李之藻)甫爱而传之,乃复画为图说”,李之藻则讨论了该图与中国传统著作中的相同之处和“未闻之说”等。图中摹有2个椭圆形印记和1个正方形印记,皆是耶稣会(天主教修会之一)会徽。此图的绘制方法、地理要素和大部分地名与同为利玛窦所绘的《两仪玄览图》相同。‎ ‎——摘编自箫瑛《丝路帆远:坤舆万国全图》等 ‎(1)阅读材料一、二,论述《坤舆万国全图》对历史研究的作用。‎ 材料三 一些学者质疑《坤舆万国全图》为利玛窦原创,甚至有人认为此图是中国人绘制。理由如下: ‎ 该图欧洲部分缺少佛罗伦萨等文艺复兴时期地名,更没有教皇领地,却标注了古罗马时代的地名;从16世纪初开始,欧洲殖民者在拉丁美洲建立了布宜诺斯艾利斯等一系列城市,在此地图上全部缺失;此外,该图与利玛窦1584年创作的《山海舆地全图》相比,有些地名标注不一致。‎ ‎ ——摘编自李兆良《明代中国人环球测绘<坤舆万国全图>》等 ‎(2)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判断《坤舆万国全图》是否为利玛窦原创,并说明理由。‎ ‎【答案】(1)通过这幅地图可以了解利玛窦传播到中国的世界新知识,包括地圆学说、地理、异域风情等;李之藻题跋中比较该地图与中国传统著作内容的异同,为研究明朝部分知识分子对西学的初步认识,提供了史料;地图绘制时深受中国地理、文化知识的影响,地图的名字取自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第一次标注了很多中国地名、地物,地图上有中国传统的序、题跋等形式,这些可以作为研究当时传教士对中国了解状况的重要证据;地图印有耶稣会会徽,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利玛窦的传教意图。‎ 因此,这幅图为研究明朝西学东渐时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比较丰富的史料。‎ ‎(2)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有理有据,论证充分即可得分。‎ 示例一:认同利玛窦原创。此图没有采用中国传统绘制方法,使用当时西方流行的制图法;利玛窦自序和祁光宗题跋可以作为旁证;此图与同为利玛窦绘制的《两仪玄览图》在绘制方法、地理要素等方面相同;此图有可能借鉴了此前的地图和文献。‎ 示例二:否定利玛窦原创。该图在意大利地区没标注教皇领地和文艺复兴时期地名,也没有标注16世纪欧洲人在拉美殖民地建立的城市,这与利玛窦的身份和所处的时代不符;与利玛窦早期绘制地图相比,出现了地名标注不一致的现象;在文字资料方面仅靠地图上的自序和题跋,还不足证明利玛窦原创。‎ ‎【解析】‎ 本题考查《坤舆万国全图》的历史研究价值,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价值的说明评价能力。‎ ‎(1)《坤舆万国全图》对历史研究的作用,根据“窦也跄伏海邦,窃慕中华大统……壬午(1582年)解缆东粤,粤人士请图(绘)所过诸国以垂不朽”,可以看出通过这幅地图可以了解利玛窦传播到中国的世界新知识;根据“李之藻则讨论了该图与中国传统著作中的相同之处和‘未闻之说’等”,可以看出为研究明朝部分知识分子对西学的初步认识,提供了史料;根据“‘坤舆’二字出自《周易》,古人把地图称之为‘舆图’”“主图涵盖五大洲、四大洋等信息,世界地图上第一次呈现出长城、万里长沙(南海诸岛)等地名、地物”等信息,说明这些材料可以作为研究当时传教士对中国了解状况的重要证据;根据“图中摹有2个椭圆形印记和1个正方形印记,皆是耶稣会(天主教修会之一)会徽”,可以看出利玛窦的传教意图。据此可以看出这幅图为研究明朝西学东渐时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比较丰富的史料。‎ ‎(2)判断《坤舆万国全图》是否为利玛窦原创,作为开放性试题,可以判断为认同利玛窦原创,然后从绘制方法、利玛窦自序,以及此图与同为利玛窦绘制的《两仪玄览图》在绘制方法、地理要素等方面相同来说明。也可以判断为否定利玛窦原创,然后从图示信息与利玛窦的身份和所处的时代不符、与利玛窦早期绘制地图地名标注不一,得出结论“不足证明利玛窦原创”。‎ ‎17.1905年的中国 材料一 1905年部分大事记 ‎4月 清政府删除刑法中凌迟、枭首、戮尸等项 ‎7月 五大臣出洋考察,拉开预备立宪序幕 ‎8月 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正式成立 ‎9月 清政府宣布“自丙午(1906年)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并严饬各地遍设蒙小学堂 日俄战争结束后,双方签订条约,日本获得旅顺口、大连湾及中东铁路南满支线的独占权,战败的俄国也稳固了在中国东北北部地区的权益 ‎10月 京张铁路开工 材料二 1904—1905年以中国为主战场的日俄战争,中国却宣布了“局外中立”,是世界历史上少见的特例(从新引进的西方国家观念看,是不能捍卫主权)。‎ ‎——摘编自罗志田《革命的形成:清季十年的转折》‎ 材料三 1905年,孙中山拜访严复。谈话中,严复始终认为改造中国,“为今之计,惟急从教育上着手,庶几逐渐更新也。”孙中山不同意严复的主张,他说,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君为思想家,鄙人乃实行家也。‎ ‎——摘编自陈国庆《晚清新学史论》‎ 材料四 1905年,《民报》上刊载了介绍马克思的生平及思想主张的文章,文中称《共产党宣言》为“万国共产同盟会奉以为金科玉律”,并介绍关于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等思想。 ——余培源《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谈谈你对1905年中国的认识。(要求:多角度论述,观点明确,史实充分,逻辑清晰)‎ ‎【答案】评分标准:‎ 等级 ‎ 描述 ‎ 等级三 ‎ 观点清晰,能够至少从三个角度论述;能准确梳理出历史发展脉络,并揭示其内在联系;史实充分,分析全面准确;逻辑严密。‎ 等级二 ‎ 观点清晰,能够从两个角度论述;能梳理出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史实比较充分,分析不够全面;逻辑清楚。‎ 等级一 ‎ 没有明确的观点,仅从一个角度论述或没有角度;不能梳理出历史发展的脉络,仅罗列史实;有明显的史实错误,分析不准确或没有分析;逻辑混乱。 ‎ 示例:‎ ‎1905年是中国政治复杂发展的一年。日俄战争是帝国主义对中国进一步的侵略和瓜分,民族危机更加严重;清政府在战争中宣布中立,充分暴露了其腐朽落后的本质,推翻清政府的革命斗争日益高涨;清政府在政治上不得不做出转变,推动了清末预备立宪的出台。‎ ‎1905年是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探索不同救国道路的一年。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上,涌现出各种思想主张。既有孙中山等革命派宣传三民主义,又有严复等改良派坚持通过改革实现社会变化,还有知识分子开始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变革思想介绍到中国。‎ ‎1905年是中国近代文明进步的一年。内外交困的清政府被迫推行新政。科举制废除,新式教育发展,推动了西学的传播,有利于塑造大量的新式知识分子;京张铁路开工,促进交通近代化;清政府删除刑法中野蛮落后的条款,也表明中国法制文明的不断进步。‎ 总之,1905年是中国螺旋式上升的一年,折射出中国近代社会鼎故革新的总体特征。‎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以确定“1905年是中国政治复杂发展的一年”“1905年是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探索不同救国道路的一年”“1905年是中国近代文明进步的一年”等结论,然后联系所学或材料信息进行说明论证。由于题目要求多角度论述,因此对每一结论都要说明。如对“1905年是中国近代文明进步的一年”的论述,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清政府删除刑法中凌迟、枭首、戮尸等项”“五大臣出洋考察,拉开预备立宪序幕”“清政府宣布‘自丙午(1906年)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并严饬各地遍设蒙小学堂”“京张铁路开工”等信息,来说明在法律、政治、教育、交通等方面的进步趋势。同样可以根据材料信息论述“1905年是中国政治复杂发展的一年”“1905年是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探索不同救国道路的一年”,据此解答本题。‎ ‎18.西方财富观 西方财富观演变一览表 ‎ 语境转换 主要观点 第一阶段 ‎“什么东西是财富”‎ 哥伦布:黄金真是一个奇妙的东西! 谁有了它, 谁就成为他想要的一切东西的主人。‎ 孟克列钦(1575-1621年):财富就是货币, 就是金银, 而商品流通则是获得金银的最重要的方法, 对外贸易是一国财富增殖的源泉。‎ 第二阶段 ‎“是什么东西创造财富”‎ 亚当•斯密(1723 -1790年):财富的源泉是一国国民每年投入的劳动,所有劳动的生产物构成了一国的财富。‎ 大卫•李嘉图(1772—1823年):自由贸易才能发展英国工业,从而为全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收入的分配状况对财富的增长影响重大。‎ 第三阶段 ‎“是什么东西能使财富增长”‎ ‎20世纪末,罗默、卢卡思等提出了新增长理论。认为技术是内生的,它取决于知识的积累和溢出,以解释“在同一技术水平下,各国的财富增长为什么会不一样”的现象,因此知识是新的财富源泉。‎ ‎(1)阅读上述材料,评述第一阶段的西方财富观。‎ ‎(2)相对于前一阶段,第二、三阶段的财富观分别有何发展?并分析各自的历史背景。‎ ‎【答案】(1)以贵金属为财富标志的财富观,是当时商品经济和人文主义价值观发展的产物,有利于资本的原始积累,成为海外贸易与殖民活动的驱动因素,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2)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财富观 内容从货币即财富,发展为劳动创造财富,对财富来源的探索,从流通领域扩展到了生产领域和分配领域。‎ 历史背景: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和发展,资产阶级倡导经济上的自由主义。‎ ‎20世纪末,财富观出现新内容,即如何使财富增长,充分认识到了技术和知识的价值。‎ 历史背景:在新的科技革命推动下,技术和知识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国际竞争更突出表现为知识和人才的竞争。‎ ‎【解析】‎ 本题考查不同时期西方财富观的变化,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联系所学有关内容解决问题的能力。‎ ‎(1)根据“哥伦布:黄金真是一个奇妙的东西! 谁有了它, 谁就成为他想要的一切东西的主人”,可以看出第一阶段的西方财富观是以贵金属为财富标志的财富观。对这一观点的评述,应当联系所学从这一观点是当时商品经济和人文主义价值观发展的产物、有利于资本的原始积累、成为海外贸易与殖民活动的驱动因素、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等方面来回答。‎ ‎(2)第二阶段财富观的发展,根据“财富的源泉是一国国民每年投入的劳动,所有劳动的生产物构成了一国的财富”,可以看出从货币即财富,发展为劳动创造财富;其历史背景应当联系所学,从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自由主义的影响等方面来回答。第三阶段财富观的发展,根据“因此知识是新的财富源泉”等信息,可以看出财富观出现新内容,即如何使财富增长,充分认识到了技术和知识的价值。其历史背景应当联系所学,从新的科技革命、国际竞争等方面的影响来回答。‎ ‎19.疾病、防疫与全球卫生 材料一 1910年10月,上海租界发现鼠疫病例,随后迅速蔓延。工部局(租界管理机构,由外国居留民选举产生的董事会领导)以法令形式要求检疫一切传染病。在租界官员眼里,西式建筑宽敞,多用水泥构建,而华人由于房屋低矮、阴暗、潮湿,多用木质材料构建,且四周堆满垃圾,易滋生老鼠,因此华人被列为重点检疫对象。外国职员平常对华人习惯于趾高气扬,被检家庭稍有拖延,立即斥骂;对环境杂乱污秽的家庭,强行进行隔离;不顾华人向有内室不见外人的传统,对所有男女一一检查,致使妇女感到格外羞辱。检疫激起下层民众不满,引发了街头骚乱。‎ 经过华人精英与工部局的谈判,最终华人获得自主检疫权。此后华人通过社会募捐建立隔离病院,大力宣传鼠疫和卫生方面的科学知识,改变了将瘟疫视为神鬼作祟的普遍认知,使检疫得到了民众理解。华人检疫工作一丝不苟,受到舆论好评,最受华人舆论赞扬的是检疫人员对患者的关爱和抚恤。最终鼠疫得到控制,让外人对华人社会刮目相看,华人满怀信心提出:“租界华人与西人同一纳税,断无不能与议之理。此皆我华人自放弃权利之故,我愿嗣后租界上凡有所兴革,我租界居住之华人皆宜举代表列席,不独检查鼠疫一事而已也。”‎ ‎——摘编自胡成《检疫、种族与租界政治》等 ‎(1)阅读上述材料,解读1910年上海租界鼠疫风潮。‎ 材料二 50年代初期农村血吸虫病(因血吸虫寄生人体导致的疾病,钉螺和粪便是传播途径)疫情严重,且没有针对性的安全药物,卫生人员短缺,这引起毛泽东等高层领导的关注,1955年血吸虫病防治运动开展,发动群众,实行大规模的灭螺和粪管运动。江苏1958年“每天都有几百万群众奋勇作战,出现了轰轰烈烈的动人景象”。毛泽东写下了著名的《送瘟神》二首诗,鼓舞了群众的士气。‎ ‎——摘自余新中《真实与建构: 20 世纪中国的疫病与公共卫生鸟瞰》等 材料三 1980年起,农村开始从集体制转变,群众大范围的灭螺运动已经很难实施。1984 年,血防工作引入了世界卫生组织的疾病控制概念,开始采取人畜化疗为主、易感地带灭螺为辅的措施,同时重视人群健康教育也是血防控制措施的重要方面。1992 年,世界银行提供贷款用于血防控制。各地还进行了疏通河道、修建沼气池等环境改造措施。‎ ‎——摘编自李林瀚《中国血吸虫病防治策略的演变》 ‎ ‎(2)依据材料二、三,概括新中国两个阶段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主要特点,并简析形成原因。‎ 材料四 近代欧洲国家建立了隔离检疫制度, 但不利于海运贸易的发展,由于缺乏统一标准, 容易造成禁运混乱。为此,1851年第一届国际卫生大会召开,试图在疾病控制和经济发展中寻求平衡。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将多国公共卫生管理者召集在一起,因此这一年被视为“国际卫生”的起始点。随后,大会定期召开,但这种形式并不稳定,也缺乏约束力。‎ ‎20世纪90年代开始,“全球卫生”概念兴起,并逐步取代“国际卫生”。“全球卫生”是跨越国家边界的、非一国之力所能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是公共卫生向全球范围的扩大和延伸。卫生已不再限于其本身,而是涉及到外交政策、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等多个方面,需要多部门协同,“国际卫生”中依靠卫生部门的应对方式已不能适应形势需要。涉及各国的全球卫生问题,也需要外交的介入。这种卫生与外交的融合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两大成果,即《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和《国际卫生条例》,这些依靠国际谈判与协商所达成的具有约束力的工具,在应对全球卫生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郭岩《全球卫生及其国家策略研究》等 ‎(3)依据材料四指出“国际卫生”与“全球卫生”内涵的不同,并结合所学加以分析。‎ ‎【答案】(1) 评分标准:‎ 等级 ‎ 描述 等级三 ‎ 提取信息充分;分析深入,论述合理,结构完整;逻辑严密。‎ 等级二 ‎ 提取信息较充分;分析较深入,论述较合理,结构不完整;逻辑清楚。‎ 等级一 ‎ 提取信息不充分;没有分析,无结构;逻辑混乱。‎ 示例:‎ 鸦片战争后,列强在上海等地建立租界,租界成为侵犯中国主权的“国中之国”,中西两种文明在此相互碰撞。鼠疫风潮的出现是有多方面原因的。一方面是因鼠疫极具传染性;另一方面,由于外国人在租界享有特权,使防疫措施带有种族偏见,执法中外国人不了解中国人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简单粗暴,加剧了矛盾。因此鼠疫风潮的出现,既是疾病蔓延也是民族、文化冲突的产物。‎ 华人通过抗争,最终获得了自主检疫的权力。广泛的宣传有助于民众卫生观念的进步。华人工作认真负责,成功解决了疫情,也使华人增强了参与租界政治的信心,以捍卫自己的权益。鼠疫风潮的解决,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综上所述,西方文明进入中国后,各方面的冲突与社会进步并存,此次鼠疫风潮即是近代复杂社会景象的缩影。‎ ‎(2)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特点是采取大规模群众性运动的形式。原因:技术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充分发动群众;国家领导重视,群众热情高。‎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特点是科学治理、综合防治、国际合作。原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很难再实施群众性运动;科技事业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视,以及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推动了防治工作的改变。‎ ‎(3)后者要比前者更突出全球性;前者限于卫生部门,后者是多部门协同;前者仅是各国之间的协调,后者形成了有约束力的国际法。‎ 近代海外贸易兴盛,各国之间联系加强,“国际卫生”的概念出现,有助于解决跨国家的卫生问题。20世纪90年代,两极格局瓦解,全球化迅猛发展,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进一步加深,全球性的疾病问题和生态问题出现,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国际合作增多,因此“全球卫生”取代“国际卫生”,适应了解决全球性卫生问题的需要。‎ ‎【解析】‎ 本题考查疾病、防疫与全球卫生,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比较能力和结合所学有关内容解决问题的能力。‎ ‎(1)解读1910年上海租界鼠疫风潮,从材料中的“而华人由于房屋低矮、阴暗、潮湿,多用木质材料构建,且四周堆满垃圾,易滋生老鼠,因此华人被列为重点检疫对象”可以看出,外国人在租界的防疫措施带有种族偏见;从“不顾华人向有内室不见外人的传统,对所有男女一一检查,致使妇女感到格外羞辱”可以看出,执法中外国人不了解中国人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简单粗暴,加剧了矛盾;从“经过华人精英与工部局的谈判,最终华人获得自主检疫权”“改变了将瘟疫视为神鬼作祟的普遍认知,使检疫得到了民众理解”“华人检疫工作一丝不苟,受到舆论好评”等信息可以看出,华人获得自主检疫权之后采取的措施,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据此根据材料信息得出结论,即西方文明进入中国后,各方面的冲突与社会进步并存。‎ ‎(2)新中国两个阶段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主要特点,根据“1955年血吸虫病防治运动开展,发动群众,实行大规模的灭螺和粪管运动”可以看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特点是采取大规模群众性运动的形式。其原因可以根据“疫情严重,且没有针对性的安全药物,卫生人员短缺”“这引起毛泽东等高层领导的关注”“每天都有几百万群众奋勇作战”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根据“1984 年,血防工作引入了世界卫生组织的疾病控制概念,开始采取人畜化疗为主、易感地带灭螺为辅的措施,同时重视人群健康教育也是血防控制措施的重要方面”可以看出,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特点是科学治理、综合防治、国际合作。其原因可以根据“农村开始从集体制转变,群众大范围的灭螺运动已经很难实施”“各地还进行了疏通河道、修建沼气池等环境改造措施”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当时的社会状况来回答。‎ ‎(3)“国际卫生”与“全球卫生”内涵的不同,根据“‘全球卫生’是跨越国家边界的、非一国之力所能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是公共卫生向全球范围的扩大和延伸”“卫生已不再限于其本身,而是涉及到外交政策、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等多个方面,需要多部门协同”“这种卫生与外交的融合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两大成果,即《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和《国际卫生条例》”等信息分析得出,包括后者要比前者更突出全球性;前者限于卫生部门,后者是多部门协同;前者仅是各国之间的协调,后者形成了有约束力的国际法等方面。变化的原因应当联系所学,从近代海外贸易兴盛各国之间联系加强、20世纪90年代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进一步加深、全球性的疾病问题和生态问题出现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等方面来回答。‎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