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卷·2018届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一中高二4月月考(2017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8届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一中高二4月月考(2017

高二文科历史试题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Ⅰ卷交答题卡,Ⅱ卷交答题纸)‎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各项按一定的逻辑关系排列起来,正确的是( )‎ ‎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规律 ②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③帝国主义国家间力量对比的变化 ④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⑤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A.①→②→③→④→⑤  B.②→④→①→③→⑤ ‎ C.④→①→②→⑤→③  D.①→③→②→④→⑤‎ ‎2. 1917年,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在其连任的就职演说中说:“我们不再是孤立的区域,经过那致命的骚乱所造成的30个月来的悲惨事件,我们已经成为世界公民。要想回头已经不可能,我们国家的命运就取决于我们是否愿意全力去保卫这个国家。”材料中所引的“经过那致命的骚乱所造成的30个月来的悲惨事件”,据此我们从材料中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信息是(  )‎ A.美国将坚持“孤立主义”政策 B.美国将参战 C.美国将加入同盟国 D.美国将干涉苏维埃俄国 ‎3.一本史学著作说:“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标志着曾在19世纪十分完全、十分反常地支配全球的欧洲的结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了深刻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 A. B. C. D. ‎4.一战期间,共有14万中国人作为劳工被派往欧洲去作战争勤务。这些“华工兵团在战争前线挖战壕,修工事,每天报酬仅5法郎,并先后有2万多人被德国的炮火炸死在战场上。协约国联军总司令法国元帅福煦称赞华工“是第一流的个人,也是出色士兵的材料。他们在现代炮火下,可以忍受任何艰难,保质保量地完成各种任务。”材料主要说明了( ) ‎ A.赴法华工的表现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 B.赴法华工为协约国赢得战争胜利作出了贡献 C.中国的参战是协约国赢得战争的主要原因 ‎ D.中国参加了一战并收回了一些主权和利益 ‎5.丘吉尔说:“英国的政策并不考虑企图称霸欧洲的国家究竟是哪一个国家…它唯一关心的是,谁是最强大的或具有支配力的暴君。因此.我们不要怕别人说我们亲法反德。如果情况有变.我们同样可以亲德反法。”这一说法反映出来英国奉行的外交原则是( )‎ A.民族自决 B.势力均衡 C.绥靖主义 D.严守中立 ‎6.在巴黎和会期间,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说:“你们可以夺走德国的殖民地,把它的军队减到仅够建立一支警察部队的力量,把它的海军减到五等国家的地位,但这一切终究毫无意义,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那么它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这段材料说明( ) ‎ ‎①英国反对缔结处置德国的和约 ②英国认为《凡尔赛和约》是不公正的 ‎③劳合·乔治预感到德国复仇主义者的威胁 ‎ ‎④《凡尔赛和约》将导致战败国和战胜国矛盾的激化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7.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形成后,法国元帅福煦曾预言:“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 这主要是因为( ) ‎ A.资本主义大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依然存在 B.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终将激化 C.没有消除各大国之间的矛盾,却埋下了更大冲突的种子 D.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和对外扩张 ‎8.1920年,美国参议院共和党人亨利·洛奇说:“不能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而削弱自己,不能使我们的主权从属于别的国家……我们必须首先考虑到美国。”这段话反映了美国( ) ‎ A.对威尔逊总统“十四点和平纲领”的支持 ‎ B.对苏维埃俄国新生政权发动军事围攻 C.在华盛顿会议上限制日本在远东的扩张 ‎ D.对英法操纵国联不满,拒绝参加国联 ‎9.凡尔赛体系和华盛顿体系的相同点包括( ) ‎ ‎①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②战胜国对战败国的严厉制裁 ‎ ‎③涉及中国问题,侵犯中国主权 ④少数大国操纵,暂时调整了列强间的矛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从机制上看,国际联盟制止战争、制止侵略的宗旨成为空谈的主要原因是( )‎ A.国联成员国并非真心维护世界和平 B. 德国等具有发起战争危险的国家参与 C.国联行政院的权力过大 D.国联代表大会和行政院坚持“全体一致”的原则 ‎11.在巴黎和会上,英、美支持日本取得原来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而华盛顿会议上,他们又表示支持中国收回山东的主权。美、英转变态度的原因是( )‎ A.力图遏制日本势力扩张 B.中国人民反日斗争的高涨 C.企图把中国变成其殖民地 D.英日同盟已经宣告失败 ‎12.从“鲁尔危机”的发生到道威斯计划的实施,西方国家关系的变化对各国的影响是(  )‎ ‎①美国资本进一步向欧洲渗透  ②德国获得重建经济的有利时机 ‎ ‎③英国达到限制法国,维持均势的目的  ④法国削弱德国、争霸欧洲的计划遭重创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3.二战后,盟国在东京设立远东国际法庭对日本战犯进行审判,在纽伦堡设立军事法庭对德国战犯进行审判。对东条英机等战犯进行审判的法律依据是(  )‎ A.《洛迦诺公约》     B.《国联盟约》‎ C.《联合国家宣言》     D.《非战公约》‎ ‎14. 1932年,英国外交大臣奥斯汀·张伯伦在评论国际形势时说:“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好的程度,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又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与上述评论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 A.美国经济危机波及世界 B.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C.纳粹党在德国上台执政 D.日本发生“二二六”兵变 ‎15.1935年德国颁布纽伦堡法规定:“犹太人不得成为德国公民。不得行使投票权;不得担任官职。”这一规定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  ) ‎ A.希特勒实行对内独裁 B.犹太民族是劣等民族 ‎ C.希特勒推行种族灭绝政策 D.希特勒歧视犹太人 ‎ ‎16.1936年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的根本意图在于( )‎ A.夹击苏联 B.消灭共产国际 C.反对社会主义 D.欺骗英法等国,积蓄力量,准备战争 ‎17.1941年6月,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得知纳粹德国进攻苏联后说,“‎ 如果希特勒入侵地狱,我也会在下院为恶魔说几句好话”。这反映出丘吉尔( ) ‎ A.愿意承担绥靖政策失败的责任 B.希望尽快开辟第二战场 C.认为支持苏联符合英国利益 D.力主建立反法西斯同盟 ‎18.1940年12月底,罗斯福在一次广播讲话中说:“美国不能用缩进被窝、蒙头大睡的办法回避危险或对危险害怕,”“必须成为民主国家伟大兵工厂”。随后不久,美国( ) ‎ A.通过了新的《中立法》 B.通过了《租借法》‎ C.与英国共同发表了《大西洋宪章》 D.参与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19.1939年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后,英国首相张伯伦对希特勒的行动提出疑问:“这是老的冒险行动的终结呢,还是新的冒险行动的开端?……这是武力征服世界计划中的一个步骤吗?”这段材料〔 〕‎ A.表明张伯伦的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B.说明英国放弃了绥靖政策 C.反映出英德矛盾趋于激化 D.表明张伯伦仍然顽固坚持绥靖政策 ‎20.“国际纵队”中有100多名中国籍战士。西班牙内战失败后,一批“国际纵队”的战士在听说中国人民抗击日本法西斯的情况后,坚持到中国参加抗日战争,其中有22名医生直接参加了中国的抗日救亡工作,这些最能说明(  )‎ A.中国和西班牙具有相似的国情 B.“国际纵队”的国际主义性质 C.法西斯的侵略和反法西斯的斗争是当时国际社会的主要矛盾 D.中国帮助西班牙,西班牙也必然会帮助中国 ‎21.1942年1月,美、苏、英、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决心共同对法西斯作战,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最终形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表明(  )‎ ‎①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可以联合共同应付人类面临的挑战 ‎②世界是进步的,和平、民主的潮流不可抗拒 ‎ ‎③英美等国对待苏联的立场是会发生根本变化的 ‎ ‎④坚持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国家是反法西斯的决定性力量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2.1951年,美、英等国在旧金山召开对日媾和会议,签订了对日和约。中国、朝鲜、越南被排斥在会议之外,参加过对日作战的印度和缅甸拒绝参加会议,苏联等国拒绝在合约上签字。该和约的签订违反了( )‎ A.《联合国家宣言》 B.《开罗宣言》 C.《雅尔塔协定》 D.《波茨坦公告》‎ ‎23.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参与签署的反法西斯文件有( )‎ ‎①《大西洋宪章》 ②《开罗宣言》 ③ 《雅尔塔协定》 ④ 《波茨坦公告》‎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4.两次世界大战对欧洲的影响中,相似点有( )‎ ‎(1)出现了社会主义国家 (2)形成了欧洲主宰世界的格局 ‎(3)战后分割了德国领土 (4)在美国资本扶植下恢复经济 A.(1)(2)(4) B.(1)(2)(3) C.(2)(3)(4) D.(1)(3)(4)‎ ‎25.巴黎和会和雅尔塔会议的相同点( )‎ ‎(1)大国强权政治色彩明显 (2)决定建立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 ‎(3)苏、美、英三国都是重要的决策者 (4)两次会议与中国有关 A. (1)(2)(3)(4) B. (1)(2)(3) C. (2)(3)(4) D.(1)(2)(4)‎ ‎26.雅尔塔体制具有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色彩的表现是(  )‎ ‎①建立联合国  ②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 ‎③重新确定战后欧亚政治地图  ④托管法西斯国家的殖民地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7.“英国不想为捷克牺牲一兵一卒,英国同意任何合理的解决办法,只要不用武力。”下列哪一事件体现了这一主张 ‎ A.《大西洋宪章》的发布          B.《凡尔赛和约》的签订 ‎ C.《四国条约》的签订           D.《慕尼黑协定》的签署 ‎28.(2010·四川高考.T21)二战时,罗斯福表示:“我不想让美国在战后承担重建法国、意大利和巴尔干各国的重担。……这应该是英国的责任,因为英国在其中的利益远比我们要大。”他的意思是 A.国家利益应与责任相联系        B.法意等国应自主完成重建 ‎ C.欧洲各国应共同维护和平        D.美国将放弃在欧洲的利益 ‎29.法国将领在1919年预言:“这不是和平,这是二十年的休战。”其主要依据是 A.战胜国的宰割行径,激起战败国的复仇情绪 ‎ B.英国推行“均势”政策 ‎ C.美国抛出了“十四点原则”,企图称霸世界 D.国际联盟软弱无力 ‎30.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具有划时代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二战 ‎ A.消除了国际秩序中的大国强权色彩   B.促成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 C.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的制度化进程    D.终结了帝国主义在世界的殖民统治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苏联为了激化英法和德意两大集团之间的矛盾,使其相互厮杀,与一向视之为“战争贩子”的德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鼓励德国把战争矛头指向英法。这种损人利己的策略是苏联一贯奉行的民族利己主义政策。‎ 材料二 1939年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苏联在凶险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与纳粹德国签订的。这次苏德谈判之所以取得突破,主要在于慕尼黑会议后欧洲政治局势演变中双方的战略考虑。这个条约暂时有利于苏联,但更有利于德国,不利于国际反法西斯斗争,对世界和平则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中的观点,并指出材料二评价历史问题的方法。(5分)‎ ‎(2)根据所学知识,说明“这个条约暂时有利于苏联,但更有利于德国,不利于国际反法西斯斗争,对世界和平则是一场巨大的灾难。”(6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日本参加巴黎和会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想继承德国在中国山东强占的一切权益。……中国代表、驻美公使顾维钧驳斥了日本的立场,坚持“胶州租借地、胶州铁路及其他一切权利,应直接交还中国”。中国还提出取消日本和袁世凯订立的“二十一条”。顾维钧发完言后。“威尔逊和兰辛、劳合·乔治与贝尔福到中国代表团处表示祝贺:会议的新闻发布也强调中国声明受到日本以外各大国代表的一致赞扬”,但是形势很快就起了变化……日本制造舆论说,如和会不同意日本对山东的要求,日本也要仿效意大利,退出和会,不加入国际联盟。原来不希望日本在远东势力过于强大的威尔逊为了保住国联计划,决定牺牲中国的利益,在山东问题上向日本让步。4月23日,“三巨头”会议召中国代表到会,威尔逊对顾维钧说:“中国代表团可以看到现在已造成的困难局面,劳合·乔治先生和克里孟梭先生不得不支持日本的要求。”他们明确要求中国对日本做出让步。‎ 请回答:‎ ‎(1)依据材料指出中、日在哪一问题上发生尖锐对立,并结合有关史实说明他们各自的依据。试从地理因素考虑,帝国主义国家对我国山东争夺激烈的原因。(8分)‎ ‎(2)上述材料中,英、法、美等国对中国外交的态度变化?为什么中国人民对这一变化激烈不满?(8分)‎ ‎33.阅读下列材料,同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长远看来,协约国可任意借助美国经济,但德国却遭到封锁,这使它只能使用中欧资源,这种封锁产生了巨大的效果,美国提供的贷款和它后来的参战更加强了那种效果。1916年末德国试图火速提高军事生产的努力最终却毁灭了它的经济,导致了1918年德国的崩溃。似乎为了对拿破仑进行阐释,上帝还是站在了较大工业的这边。‎ ‎ ——《剑桥战争史》‎ ‎ 材料二 我们的目的仍和以前一样,要在世界中捍卫和平和正义的原则,与自私的无人性的权力相对抗……我们跟德国人民没有什么争吵……他们政府发动,这次战争不是出自他们的推动……这次战争的决定,正如在古代不幸的岁月中,统话者什么也不与人民商量,往往就决定了许多战争,而发动和进行那些战争又都是为了某些王朝的利益,或是为了惯于把他们的同胞用作爪牙和工具的一小撮野心家的利益……现在,我们正要对这个与自由为敌的真正敌人应战。‎ ‎ ——威尔逊总统提请国会对德宣战的演说 ‎(1)根据材料一,分析同盟国失败的原因(9分)‎ ‎(2)材料二中,威尔逊在演说中为一战定性为:一战是协约国集团为捍卫和平和正义的原则,为保卫自由而同同盟国进行战争的。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4分)‎ ‎1-5 DBDBB 5-10 DCDCD 11-15 ADDAC 16-20 DCBDC 21-25 CADDD 26-30 DDAAC ‎31.【参考答案】‎ ‎(1)材料一的观点:《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苏联民族利己主义政策,企图祸水西引。(2分)‎ 材料二的观点:《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特殊背景下签订的,暂时有利于苏联,长远来看不利于反法西斯斗争和世界和平。(2分)‎ 方法:全面、辩证、客观、历史地看待历史问题。(1分)‎ ‎(2)《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为苏联的备战赢得了时间;但丧失警惕,致使卫国战争初期遭受了极其严重的损失;德国避免了两线作战,助长了侵略野心;推迟了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客观上加速了二战的爆发。(6分)‎ ‎32.【参考答案】‎ ‎(1)如何处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侵略权益问题。(2分)‎ 依据:中国认为:自己是打败德国的战胜国,理应收回权益。(1分)‎ 日本认为:自己也是战胜国,而且早巳占据山东,中国政府也已同意。(1分)‎ ‎ 原因:山东地处我国北部沿海,靠近京津地区,扼渤海进入黄河的咽喉,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列强控制了山东,便于控制京津战略要地,便利的交通也便于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4分)‎ ‎(2)英、法、美的态度:由认为中国理应收回,并支持中国立场转变为扶持日本继承,并压迫中国让步。(2分)因为巴黎和会支持日本的做法属于典型的强权政治,极大地损害了中国利益;英、法、美屈从日本压力,亵渎国际公理;各帝国主义国家都是为了自身利益。(6分)‎ ‎33.【参考答案】‎ ‎(1)德国遭到封锁,物资匮乏;德国军事生产拖垮了本国经济;美国对协约国提供贷款,协约国在经济实力上占有优势;美国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进一步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任答三点得9分)‎ ‎(2)不同意。理由:一战是为了争夺殖民地和霸权而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尽管塞尔维亚是为了抵抗侵略而参战,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4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