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高二(实验班)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高二(实验班)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三次月考 高二实验班历史试题 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战国策》载商鞅“决裂阡陌,教民耕战”,废止“田里不鬻(指土地有封赐而无交易)”原则。这一记载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私田开垦越来越多 B. 铁农具和牛耕出现,生产效率提高 C. 土地兼并现象得到遏制 D. 生产关系发生质的变化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决裂阡陌,教民耕战”,废止“田里不鬻(指土地有封赐而无交易)”说明土地公有制向私有制转变,实际上是生产关系的变化,故D项正确;A材料中体现出现象,不是实质;B属于原因;C中遏制说法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古代农业·土地制度变化 ‎【名师点睛】‎ ‎2.《史记•商君列传》说:“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这一措施 A. 废止了贵族等级爵制 B. 摧毁了宗法分封的制度 C. 健全了官吏选拔制度 D. 推动了政治制度的转型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信息是调整等级爵制的选定方法,并不能说明废止,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摧毁了宗法分封的制度,且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是调整等级爵制的选定方法,并不能说明健全了官吏选拔制度,故C项错误;材料说明按军功授爵制度,促使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也促使选官制度转变,故D项正确。‎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商鞅变法•影响 ‎【名师点睛】商鞅变法的历史影响 ‎(1)积极影响 对秦国而言:使秦国收到富国强兵之效,迅速崛起为当时的先进国家,为后来秦国统一奠定了基础。经济上: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激发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为秦国农业带来生机。政治上:使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军事上:极大地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使秦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掌握了主动权。‎ 对后世而言:奠定了秦以后二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模式。‎ ‎(2)消极影响 对秦国而言:变法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和压迫。对伦理道德的蔑视,导致了社会风气的败坏,使政权失去了社会道德的支持。‎ 对后世而言:商鞅迷信刑罚、用法严苛的做法,片面扩大了暴力的作用,成为中国古代暴政思想的滥觞。开创的重农抑商政策,为后世所遵循,客观上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后世产生了长远而恶劣的影响。‎ ‎3.有史学家高度评价商鞅“官僚化的革新政策”,认为它使分散的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堪称世界政治制度的“一项创举”。这一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商鞅变法 A. 改变了权力逐级弱化的态势 B. 巩固了法家文吏的政治地位 C. 在法律上承认了土地私有制 D. 改变了秦国国内的阶级结构 ‎【答案】A ‎【解析】‎ 建立县制改变了权力逐级弱化的态势,从而使分散的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所以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商鞅变法并未起到巩固法家文吏的政治地位的作用,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到土地私有制问题,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阶级结构的信息,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商鞅变法建立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4.清朝赵翼认为孝文帝风俗改革导致北魏由盛转衰,当代学者肖黎认为孝文帝改革是历史必然,推动我国北方经济发展,文化复兴,民族融合。由此可见对历史改革的评价 A. 不同时代站在不同角度评价结果不一样 B. 对历史改革的评价没有固定的基本模式 C. 个人史学素养的高低影响对历史的评价 D. 时代变迁会影响人们对历史改革的认识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认识和评价,兼顾考查史学理论与历史素养,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清朝赵翼认为孝文帝风俗改革导致北魏由盛转衰”、“当代学者肖黎认为孝文帝改革是历史必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人的观点截然不同,主要缘于二人所处的时代不同,A项表述客观,符合题意,正确;B项“没有固定的基本模式”的说法本身具有片面性,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C项明显具有片面性,题干信息无从看出“个人史学素养的高低”,排除;D项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故选A。‎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北魏孝文帝改革·概况及认识;史学理论与历史素养·历史认识与评价·方法及认识 ‎5.北魏孝文帝改革后,鲜卑族生产和生活方式变化主要体现在 ‎①迁居洛阳的鲜卑族改变了其落后的游牧生活,成为定居农民 ‎②鲜卑贵族逐渐演化为中原的封建地主和商人 ‎③汉族的风俗习惯成为整个社会风俗习惯的主体 ‎④大批鲜卑贵族深谙汉族文化并逐渐成为汉族政权中的官员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深谙汉族文化并逐渐成为汉族政权中的官员不属于生产和生活方式变化的范畴,本题凡是含④均是错误的,①②③又均属于生产和生活方式变化,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B含④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含④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含④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抓住关键字眼——生产和生活方式变化。‎ ‎6.穆罕默德·阿里对埃及的近代化做出的最重要的贡献是 A. 经济方面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建立近代工业 B. 改革后建立起完备的行政机构 C. 改革中大力发展军事工业 D. 改革时不断进行对外扩张 ‎【答案】A ‎【解析】‎ 本题强调的是阿里改革最为重要贡献的表现,阿里改革推动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最符合近代埃及历史的发展趋势,故而A项贡献影响巨大而深远,B、C两项是其重要的改革举措影响不及A项,D项是其消极影响。‎ ‎7.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实质是 A. 新教反对天主教的运动 B. 一场反对天主教,建立本民族教会的运动 C. 资产阶级反对天主教会建立本阶级教会的运动 D. 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封建统治的政治运动 ‎【答案】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教是宗教改革后建立的,因此不能说是新教反对天主教,排除A。宗教改革中英国建立了本民族教会——英国国教,其他国家只是进行了改革,因此建立本民族教会不是实质,排除B。新教的信徒不仅仅局限于资产阶级,排除C。宗教改革实际上资产阶级发起的,天主教是当时最大的封建主,因此资产阶级反对天主教运动是以宗教的形式反对封建统治,D项正确。‎ 点睛:本题属于实质类型选择题,本题的解答思路和规律是,第一必须要明确实质的准确含义;第二要弄清材料中宗教改革的内容,再结合宗教改革时代背景、目的等方面去思考,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8.1884年,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在《脱亚论》一文中说:“为今日计,我国不能再盲目等待邻国达成文明开化,共同振兴亚细亚,莫如与其脱离关系而与西洋文明共进退。支那(指中国)和朝鲜是日本的邻邦,同他们打交道用不着特别客气,完全可以模仿西洋人的方式处理。”这就是著名的“脱亚入欧”论。其中“模仿西洋人的方式处理”是指 A. 蔑视亚洲邻国 B. 遏制亚洲邻国 C. 侵略亚洲邻国 D. 渗透亚洲邻国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为今日计,我国不能再盲目等待邻国达成文明开化,共同振兴亚细亚,莫如与其脱离关系而与西洋文明共进退”说明日本的战略是侵略亚洲邻国,故C项正确;其他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日本明治维新·影响 ‎9.1648年,欧洲国家达成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规定:承认新教合法地位,新教诸侯和天主教诸侯地位平等;各诸侯邦国可自行订定官方宗教;各诸侯邦国有外交自主权。这些规定 A. 促进了欧洲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B. 表明了罗马教会立新教为合法宗教 C. 造成了各诸侯邦国割据的状态 D. 推动了宗教改革和主权国家的形成 ‎【答案】D ‎【解析】‎ 材料中的规定与欧洲国家政治统一进程无关,故A项描述错误。据材料可以知道《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欧洲国家达成的,不是罗马教会颁布的,故B项错误。《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主要是造成德国封建割据时代的到来,并未造成整个欧洲的分立割据,故C错误。据材料“承认新教合法地位各诸侯邦国有外交自主权”可以知道,《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推动了宗教改革,也使得王权独立于教权,有利于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10.以下是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你从表中不能得出观点是 A. 俄国工业革命取得成效 B. 农奴制改革推动工业的发展 C. 俄国逐步实行了现代化 D. 俄国机器制造业发展迅速 ‎【答案】C ‎【解析】‎ 表格体现出俄国农奴制改革之后,俄国机器制造业发展迅速的特点,说明俄国农奴制改革推进了工业化发展,A、B和D正确;表格并不能说明俄国逐步实现了现代化,C错误,符合题意。‎ 点睛:本题是表格类选择题,解题思路如下:‎ A、两头看,项间比:‎ ‎①两头看:看头———看对材料的概括说明:包括对表内容的说明,尤其要注重时间、地点等。‎ 看尾———看材料的出处和针对材料所提出的问题。‎ ‎②项间比;据问和看获得的信息,按表中所给信息找项比较或分析,找出数字变化或获取特殊数字的含义。‎ B、察变化、译文字:‎ 把发掘的数字变化或特殊数字的信息,译成文字信息。‎ C、联教材、掘信息:据译成文字信息,联系教材,揭示其深层隐含信息。‎ ‎11.1871年日本派出使团出访欧美,“借政体更新,为笃友亲善而修聘门礼;借修改条约,向各国政府阐明并洽商我国政府之目的和期望;实地考察欧美各国最开化昌盛之国家体制……以求行之于我国国民之方略”。一日本使员记载:此次出使欧美,就其实地,察其形势,……深深悟出,欲宇内建立不羁之国,必富国强兵自不待言,而欲富国强兵,务从殖产兴业入手,切实谋求进步发展。材料显示该使团出访的目的有 ‎①收回主权,实现国家独立自主 ‎②争取西方列强对新政权的支持 ‎③学习西方技术,殖兴民族产业 ‎④学习西方制度,实现富国强兵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中可了解到日本派出使团出访欧美的目的有: 收回主权, 实现国家独立自主; 争取西方列强对新政权的支持; 学习西方制度, 实现富国强兵, 故选 C 项。 ③“学习西方技术,殖兴民族产业” 不是 1871 年使团的任务,排除。‎ ‎12.某同学进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研究性上收集到一份资料(见下图),该材料最能佐证 A. 农民购买份地的价格指数快速飙升 B. 改革前俄国农民运动的不断高涨 C. 改革前俄国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 D. 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图表信息,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时间是1861年,图中飙升的年代从1831年开始,故A项错误;图片显示俄国农奴制改革之前的农民运动不断增加,故B项正确;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缓慢,不符合图片信息,故C项错误;图片显示改革之前,故D错误。‎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俄国农奴制改革·原因 ‎13.1861年,俄国开始改革,美国爆发内战。这两个相距遥远的历史事件的相似任务是 A. 解决资金不足问题 B. 解决自由劳动力问题 C. 实现国内市场统一 D. 力争废除关税壁垒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俄国和美国资本主义发展,但都面临劳动力不足问题,俄国农奴制和美国南部种植园经济都束缚了自由劳动力,B项正确。俄国农奴制改革后解决了资金不足的问题,与美国不符,排除A。美国通过南北战争,实现国内市场统一,废除关税壁垒,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除障碍,排除C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B。‎ ‎14.19世纪上半叶的日本曾有人这样写道:“武士中不论大小,一般都是贫困……穷武士中,甚至于出卖祖上传下来的武器……至于家中其他贵重物品,更是毫不介意地随手变卖。”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A. 日本武士日益贫穷,经济地位下降 B. 封建的等级制度遭到冲击 C. 幕府的统治基础开始动摇 D. 武士仍是幕府坚实的统治基础 ‎【答案】D ‎【解析】‎ 由“武士中不论大小,一般都是贫困”可知,日本武士日益贫穷,经济地位下降,日本封建等级制度受到冲击,幕府的统治基础开始动摇,ABC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ABC;日本武士日益贫穷,经济地位下降,幕府的统治基础开始动摇,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15.1904年,晚清最后一次科举考试会试,考试题目:第一场为藩镇、平戎、举贤等史论5道,第二场为各国政治、艺学策5道,第三场为《四书》《五经》经义3道。这表明 A. 晚清教育几无改变 B. 选人标准新旧混杂 C. 清廷旨在笼络人心 D. 科举制度走向末路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第一场为藩镇、平戎、举贤等史论5道,第二场为各国政治、艺学策5道,第三场为《四书》《五经》经义3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当时科举制的选人标准新旧混杂,故B正确。各国政治、艺学策反映晚清教育有改变,故A排除。材料无法体现清廷旨在笼络人心,故C排除。材料主旨不在于科举制度走向末路,故D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 ‎16.下图所显示的时代内容是 A. 农业生产得到极大发展 B. 土地所有制由国有制向私有制转变 C. 政府鼓励农民开垦荒地 D. 当时人们已经重视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图片反映的是商鞅变法中的“废井田,开阡陌”。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商鞅变法这项措施实际上是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故 B 项正确。AC项说法正确,但是因为没有从本质上进行分析,而不是最佳选项;D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防止水土流失的内容。‎ 考点:商鞅变法 点评: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是我国进入封建社会的重要标志。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开阡陌,法律上承认了土地私有;废除分封制,实行县制,从而废除了世袭的特权。商鞅变法在推动秦国的富强、最后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涉及到商鞅变法的措施、影响等都需要掌握。‎ ‎17.日本1870年的地理教科书《舆地志略》中对比中日两国:“贵古贱今,妄自尊大,自称中华,视外国为夷狄禽兽,屡失信于外国,虽蒙其侮辱,却依然固守旧习……止步于数千年前之开化之域”;“方今我邦,朝纲一振,转为开化之方向,国势将大为隆盛,是东洋诸国中,绝无仅有之类”。这段文字 A. 客观分析了中国的旧习弊端 B. 体现出强烈的海外扩张意识 C. 尚未突破传统的儒学华夷观念 D. 显示出西方文明观念影响日本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将中日两国对待西方文明的态度进行比较:中国“妄自尊大,自称中华,视外国为夷狄禽兽,屡失信于外国,虽蒙其侮辱,却依然固守旧习”;而日本“转为开化之方向,国势将大为隆盛”。可见这段文字显示出西方文明观念影响日本,因此选D。‎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日本明治维新·改革的影响 ‎18.美国学者波默罗伊在《古希腊政治、社会和文化史》中写到:“梭伦还必须面对雄心勃勃的新贵——那些人来自平民家族,对所谓‘好父亲’集团的世袭贵族垄断特权耿耿于怀。”为缓释“新贵”的“耿耿于怀”,梭伦 A. 废除债务奴隶制 B. 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C. 设立五百人会议 D. 限制第四等级权利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梭伦改革的措施,题眼是“新贵”。“新贵”是指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债务奴隶制的废除有利于扩大公民基础,与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财产等级制有利于保证工商业奴隶主贵族的等级特权,故B项正确;设立五百人会议有利于保护平民利益,故C项错误;限制第四等级权利与缓释“新贵”的“耿耿于怀”无关,故D项错误。‎ ‎19.1906年清政府派载泽等人出洋考察,他们在其《考察情形折》中称:大抵欧洲各国政治,悉根源于罗马旧制,言政法者必先言罗马,犹中国学者必首推周秦……由此可见,罗马法在世界法律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罗马法 A. 揭露了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恶 B. 维护和巩固了欧洲各国的统治 C. 其法律观念具有普遍性 D. 给予自由民和奴隶以公民权 ‎【答案】C ‎【解析】‎ 本题的切入点是罗马法的世界影响,对应的选项应该是罗马法法律观念的普遍性,故选C;A、B、D表述错误,排除。‎ ‎20.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说“中国财政,向来持量入为出主义;……其恃借债以救急,实在从近代同西洋各国交通后起,然而这不过济一时之急,在大原则上,收支还是相合的;其负担实在超出于财政能力之上,而靠借款以为弥缝,则从甲午、庚子两战役后起,然仍是为应付赔款起见,在内政上,仍持量入为出主义。至一变而为量出为入主义,而又不能整顿收入,乃靠借债以举办内政,则从清末叶的办新政起。”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 自然经济的落后性使政府财政量入为出 B. 政策的调整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 列强的入侵是政府财政政策调整的根源 D. 挽救统治危机的需求促使政府量出为入 ‎【答案】D ‎【解析】‎ 根据“至一变而为量出为入主义,而又不能整顿收入,乃靠借债以举办内政,则从清末叶的办新政起。”由所学知识可知,清末新政的目的是挽救统治危机,故D正确;A材料无法体现;清政府调整政策的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不是发展资本主义,C错误;C不符合材料所说的清末新政,排除。‎ ‎21.有学者指出,现代汉语的社会科学词汇中大约有70%来自日语。如:干部、科学、银行、组织、文化、艺术、卫生、医学等等。如果将这些日语词汇从现代汉语中清除,则我们将无法使用现代汉语。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是 A. 长期文化侵略和殖民统治的结果 B. 使用汉语词汇的日本率先近代化 C. 西方近代文化经由日本传人中国 D. 近代中国失去语言文字的创新力 ‎【答案】B ‎【解析】‎ 来自日语的现代汉语的社会科学词汇很多,说明日本人在近代化方面比中国要早,所以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创造了很多现代词汇出来,而这些又因为中国人近代化的学习过程中从日本习得,最终传入中国,故选B。 ‎ ‎22.“为了在王权承认的‘合法性’范围内偷运西学之果,康有为在变法的整个过程中不得不始终小心翼翼地从‘奉天承运’‘圣人之作’的传统象征系统内拾取古已有之的变化之道。……尽管康有为之变法理论似乎处处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无敢逾越古典圣贤所订准绳,但言行举止中却不时透露出叛逆色彩。”由此可见,康有为的主要意图是 A. 主张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B. 假托先贤外衣,铲除封建统治基础 C. 抨击顽固势力,采用西方先进技术 D. 借助儒家思想,推行资产阶级改革 ‎【答案】D ‎【解析】‎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康有为将西方政治学说与中国儒家思想相结合,其目的是借助儒家思想,推行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故D选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君主立宪制度的问题,故A选项错误;假托先贤外衣,铲除封建统治基础的根本目的是推行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故B选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抨击顽固势力,采用西方先进技术的主张,故C选项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 方法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无敢逾越古典圣贤所订准绳,但言行举止中却不时透露出叛逆色彩”,再结合所学维新变法的知识即可分析出康有为的主要意图是借助儒家思想,推行资产阶级变法。‎ ‎23.“千余名为求官而来的‘三分钟慷慨派’(史学家胡绳语),在已成定局的悲剧面前,以‘成事不说’为由纷纷散去。但是,他们共同签名的激扬文字却流传甚广,以致成为一场‘现代化运动的先声”。其中“三分钟慷慨派”对后来的那场“现代化”运动的主要贡献是 A. 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B. 把思想宣传转化成了爱国实践 C. 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D. 起到了思想启蒙的重要作用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三分钟慷慨派”是指参加公车上书的举人们,‘后来的那场“现代化”运动’则应该是指戊戌变法运动,所以这题是考公车上书对维新变法所起的作用,使维新变法由一场思想运动发展为一场维新变法、救亡图存的爱国政治运动,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没有意识到戊戌变法的实质;C选项说法错误,戊戌变法很多思想是在儒家思想之中。这题易错选为D,由于不是问维新变法运动的主要贡献,所以不该选D。‎ 考点: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戊戌变法·维新思想 ‎24.1876年,李鸿章与日本驻华公使森有礼辩论,他认为日本人以西装换掉古老民族服装是不敬祖先。森有礼却说:“如果我们的祖先还活着,他们无疑会做我们全部做过的事……大约一千年前,他们改穿中国服,因为他们发现中国服比自己原来的穿着要好。”这次辩论 A. 展现了日本对中国传统服装的认可 B. 说明两国对传统服装认识没有差异 C. 反映了李鸿章支持变革积极心态 D. 反映了两国改革者不同的变革取向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这场关于服装的辩论体现了日本主张变革必须彻底,而李鸿章则坚持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基本立场,说中国决不推行日本式改革,决不用欧俗;实质反映了两国改革者完全不同的变革取向,排除C,D项正确。A项展现了日本对中国传统服装的认可,是对材料片面解读、没有涉及本质,排除。B项说法与材料矛盾,排除。‎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理解的准确程度和辩证思维能力。解决本题关键是弄清森有礼和李鸿章关于服装的辩论,所涉及的深层次的含义—改革态度。‎ ‎25.如果你通过时光隧道,回到希腊梭伦执政的时代,下列情景中你并不能看到的是 A. 国王住在高高的山岗上并被巨石围墙护卫的王宫之中,监视并控制着全体臣民 B. 沦为债务奴隶的雅典公民全部解放,高高兴兴回到自己家中 C. 第三等级的公民积极参加四百人会议的活动 D. 通过抽签产生的陪审员在民众法庭中审查案件 ‎【答案】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梭伦执政时期雅典是民主制,不存在国王,故A项错误,符合设问。梭伦颁布“解负令”,解放了债务奴隶,故B项正确,不符合设问,排除。梭伦按财产的多少将公民分为四个等级,并且建立四百人议事会,前三等级公民均可入选,故C项正确,不符合设问,排除。梭伦设立陪审法庭,通过抽签产生,有无财产的公民都可参加,故D项正确,不符合设问,排除。‎ 点睛:本题属于否定式(或逆向型)选择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设问要求“并不能看到的是”,紧扣雅典民主政治的相关内容,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有学者认为造成北魏后来局面的根源,实际上可以追溯到孝文帝改革。因为,孝文帝舍平城迁洛阳,改鲜卑武勇之风为汉人文弱之风,进一步削弱北魏军事力量,这是他终不能强大魏国的重要原因。并说孝文帝的改革,学来的主要是汉人的繁文缛节,丢掉的恰恰是拓跋部的长处——勇武质朴,这就加速了北魏的衰亡。‎ 材料二 以忽必烈为代表的蒙古上层统治集团,在完成统治重心的转变、大体上接受了前代中原王朝的一套典章制度以后,迅速向保守的方面转化。他们对推行汉法的工作采取消极态度,对残留的许多蒙古落后制度拒绝进一步变革,使大量的蒙古旧制得到保留,同时却热衷于对外穷兵黩武、对内搜刮财富,使刚刚略显平缓的社会矛盾重新激化起来,元朝过早地出现了中衰的征兆。‎ ‎——朱绍侯的《中国古代史笔记》‎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中两次改革方式的相同之处,并分析其原因。‎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改革少数民族传统这一问题的认识。‎ ‎【答案】(1)方式的相同:通过接受汉族社会制度完成政权的汉化;(关键词:少数民族汉化,类似意思表达正确即可得分)原因:中原农耕文明的程度较高,形成较为系统的典章制度;北魏和元都是少数民族政权,社会发展程度较汉族落后;希望通过政权的汉化,维护统治。(9分)‎ ‎(2)认识: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政权汉化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汉化政策不是要全盘改变少数民族传统,是借鉴吸收汉族制度文化的合理部分。是否改变传统,要看少数民族传统是否符合民族发展需要及社会发展趋势。如果不符合,就一定要调整。(6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据材料“孝文帝的改革,学来的主要是汉人的繁文缛节”、“以忽必烈为代表的蒙古上层统治集团,在完成统治重心的转变、大体上接受了前代中原王朝的一套典章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概括材料中两次改革方式的相同之处:通过接受汉族社会制度完成政权的汉化。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分析其原因:中原农耕文明的程度较高,形成较为系统的典章制度;北魏和元都是少数民族政权,社会发展程度较汉族落后;希望通过政权的汉化,维护统治。‎ ‎(2)据材料“孝文帝的改革,学来的主要是汉人的繁文缛节,丢掉的恰恰是拓跋部的长处——勇武质朴,这就加速了北魏的衰亡”、“他们对推行汉法的工作采取消极态度,对残留的许多蒙古落后制度拒绝进一步变革,使大量的蒙古旧制得到保留,同时却热衷于对外穷兵黩武、对内搜刮财富,使刚刚略显平缓的社会矛盾重新激化起来,元朝过早地出现了中衰的征兆”,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对改革少数民族传统这一问题的认识: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政权汉化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汉化政策不是要全盘改变少数民族传统,是借鉴吸收汉族制度文化的合理部分。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北魏孝文帝改革 元朝忽必烈改革·特点 影响 ‎【名师点睛】北魏孝文帝改革使北魏政治、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创造了和平的环境,各族人民交往频繁,使民族融合步伐加快、为北方经济的恢复发展作出了贡献,也使少数民族生活方式封建化。其主要内容是汉化运动,包括推行均田制和户调制,变革官制和律令,迁都洛阳,改易汉俗等。元朝忽必烈改革,设置中书省及宣政院,行省制度和澎湖巡检司,加强军事改革行军民异籍、军民分治的政策,实行民族压迫政策;把全国人分为四等。两者都是少数民族学习先进制度文化(兼有确立封建制度和民族融合的性质),都属封建性质改革。‎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近代第一次留学潮形成于20世纪初年。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国出现了“留日热”,1905年留日学生猛增到8000多人,1906年又上升到1万多人。在“留日热”的影响下,也有少量的留美生、留欧生出国深造。‎ 材料二 第二次留学潮和第一次留学潮间隔仅10年左右,就在五四运动时期出现了。这次留学潮以留美、留法、留苏为中心,当然留英、留德、留日等也有较大的发展。1925年,美国的外来留学生约7500多人,中国留学生则多达2500多人,占1/3。五四前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兴起,许多青年试图寻求一种“劳工神圣”式的具有共产主义色彩的社会蓝图,午多青年认为法兰西是自由民主的发祥地,梦想到法兰西去实际体验一下。1926年前后,在苏联学习的中国留学生有1600多名。他们基本上是学习革命理论和军事知识,旨在为中国培养革命栋才。‎ ‎——据李喜所《中国留学通史》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前两次留学潮出现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两次留学教育的不同影响。‎ ‎【答案】背景:第一次留学潮(20世纪初年出现):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失败后,民族危机空前加深;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学习西方的尝试失败;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成为资本主义强国;新经济因素——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第二次留学潮(五四运动时期出现):辛亥革命后军阀混战的黑暗局面,迫使国人重新思考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新文化运动给传统思想以巨大的冲击,各种思潮竞相涌现;五四之后中国革命浪潮的重新兴起;近代经济结构进一步变动,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国民革命的兴起。‎ ‎(2)影响:第一次留学潮:进一步打破了传统夷夏观念;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准备了思想基础和人才条件;传播了民主自由观念,促进了中国的思想解放。(言之有理即可)‎ 第二次留学潮:进一步冲击了传统文化;客观上促进了共产党的创立和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转型。(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第一次留学潮根据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判断历史阶段及中外特征。中国: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失败后,民族危机空前加深;地主阶级洋务派发动的洋务运动失败,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学习西方的尝试失败。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摆脱了民族危机,跻身世界强国行列,为中国提供了启迪和经验。第二次留学潮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分析社会背景。政治上:辛亥革命后军阀混战的黑暗局面,迫使国人重新思考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思想上:新文化运动给传统思想以巨大的冲击,各种思潮竞相涌现;五四之后中国革命浪潮的重新兴起;经济上:近代经济结构进一步变动,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第(2)问,第一次留学潮的影响,向日本学习,清政府进一步打破了传统夷夏观念;为辛亥革命准备了思想基础和人才条件;传播了民主自由观念,促进了中国的思想解放。第二次留学潮的影响,向苏联学习进一步冲击了传统文化,客观上促进了共产党的创立和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转型,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 考点:学西方学习•两次留学潮•两次留学潮的背景、影响 ‎28.阅读材料:‎ 材料一 “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亦不使他们失掉卑严,也不给他们太多;即使那些既有势力而又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让他们受到损害。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有优势。”‎ ‎——梭伦 材料二 史学家对阿里纷纷各抒己见,有人认为他是“现代埃及的奠基者”,“当之无愧的现代埃及之父”;也有人认为是“一个十足的暴君”。‎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梭伦的什么改革思想?有哪些政策体现这一思想?‎ ‎(2)材料二中对阿里的评说纷纷各抒己见,你是怎样看待的?请说明理由。‎ ‎(3)从梭伦、阿里的身上体现了怎样的精神?‎ ‎【答案】(1)一视同仁、公平公正、不偏不倚的改革思想。政策:如颁布土地法令上允许贵族保留祖传的地产;确立财产等级制度,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政治权益;建立“四百人会议分享参政议政的权利等。‎ ‎(2)如果持肯定态度,理由如下:结束了埃及的长期混乱局面,确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体制,奠定了近代埃及民族国家的基础;促进了农业商业的发展,建立了近代工业,提高了生产力;也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增强了经济军事实力,推迟了被列强侵略的进程等。如果持否定态度,理由如下:对外扩张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对其他国家是一场奴役和掠夺;实行高度的中央集权制,垄断国家政权等。‎ ‎(3)改革创新、坚强不屈的改革精神等。‎ ‎【解析】‎ 试题分析:‎ 第(1)小题:该题第一小问属于内敛型试题,从材料一中的“恰好足够”、“ 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有优势”等处便可以看出梭伦改革中一视同仁、公平公正、不偏不倚的改革思想;第二小问则需要结合梭伦改革的措施来验证中庸思想,主要有:确立财产等级制度,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政治权益;建立“四百人会议分享参政议政的权利等。‎ 第(2)小题:该题属于主观评述型试题。在回答时,一点要做到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观点要先确定下来,然后寻求支撑您观点的主要史实即可。例如:如果持肯定态度,理由如下:结束了埃及的长期混乱局面,奠定了近代埃及民族国家的基础;提高了生产力;推迟了被列强侵略的进程等。如果持否定态度,理由如下:对外扩张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对其他国家是一场奴役和掠夺等。‎ 第(3)小题:该题是材料题中相对比较容易作答的类型,相对来说,比较主观一些。但是回答的时候又不能太随意,必须要紧扣该题的材料和前面试题所涉及到的内容。作为改革者,从他们身上,可以学到很到东西,或者说体现了多种精神,比如:改革创新、坚强不屈的改革精神等。‎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梭伦改革·指导思想;历史上重大改革·阿里改革·历史评价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