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卷·2019届江苏省盐城市时杨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试卷(选修)(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9届江苏省盐城市时杨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试卷(选修)(解析版)

‎2017-2018学年江苏省盐城市时杨中学高二(上)期中历史试卷(选修)‎ ‎ ‎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90分,请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历史探究课上,教师从“如何遏制学生上课说话现象”的角度进行设计,提出三个观点,让学生讨论,以便加强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观点1:“这是品德问题,应该以德教化。”观点2:“这是违纪行为,应该严格惩罚。”观点3:“这是无意识的,要让学生自我觉悟。”上述观点所对应的思想是(  )‎ A.1﹣儒,2一法,3﹣道 B.1﹣儒,2﹣道,3﹣墨 C.1一墨,2一法,3﹣道 D.1﹣道,2一墨,3﹣儒 ‎2.某班同学在编写“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为扮演韩非的同学设计台词,下列选项中适合作为其台词的是(  )‎ A.兼爱非攻,互助互爱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3.董仲舒在《深察名号》中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以下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C.建议以礼人法,以礼人俗 D.认为民性本善,君权天授 ‎4.有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的心动。在世界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  )‎ A.孔子 B.程颢 C.王阳明 D.朱熹 ‎5.大胆批评道学家的“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的正当私欲的是(  )‎ A.李贽 B.黄宗羲 C.王夫之 D.顾炎武 ‎6.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以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也。”这实质上是主张(  )‎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反对“私天下”的君主专制 C.经世致用 D.“圣人”之言非“万世之至论”‎ ‎7.如图是奥运会场馆的标识。标识以汉字笔画为基本形式,融入中国传统书法艺术。这种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的书法字体为(  )‎ A.篆书 B.楷书 C.草书 D.行书 ‎8.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于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  )‎ A.奠定中华文明古国地位 B.打破世界隔绝状态 C.推动欧洲工业革命发展 D.促进欧洲社会转型 ‎9.“画法与诗文相通,必有书卷气,而后可以言画。”以下符合这种绘画风格的是(  )‎ A.图一战国《人物龙凤图》 B.图二北宋《清明上河图》(局部)‎ C.图三明朝《本草纲目》插图 D.图四清代《墨兰图》(局部)‎ ‎10.“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从词的风格上看,该词属于(  )‎ A.婉约派 B.田园派 C.豪放派 D.花间派 ‎11.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它用趋于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最大限度地超脱了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以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下列关于京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道光年间,出现“徽汉合流”局面 B.京剧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C.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 D.京剧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12.阅读以下当时人对某一著述的评论,评论一:“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评论二:“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评论三:“欲制夷患,比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应该是(  )‎ 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天演论》 D.《变法通议》‎ ‎13.《中国人史纲》中说:“(清政府如同)被击败的末期癌症的老拳师,在观察强大对手的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材料评论的是(  )‎ A.顽固派的封建守旧 B.维新派的托古改制 C.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D.革命派的三民主义 ‎14.著名的史学家戴逸根据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这里强调了戊戌变法的意义是(  )‎ A.挽救民族危亡 B.实现富国强兵 C.引领思想启蒙 D.建立民主政治 ‎15.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为此,陈独秀主张(  )‎ A.百日维新 B.复辟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6.风云激荡的百年中国,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思想;而新文化运动中激进民主主义者把矛头直指孔教,两者说明的共同问题是(  )‎ A.儒家学说已不再适应时代的需求 B.儒家学说已成为维新变法的有利工具 C.儒家学说成为近代民主政治建设的阻碍 D.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根深蒂固 ‎17.一百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  )‎ A.“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B.“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C.“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 D.“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 ‎18.某大会宣言提出:“民族主义,一为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为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指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在该理论的指导下(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B.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C.国共合作有了政治基础 D.国民革命取得了胜利 ‎19.毛泽东在《战争与战略问题》中提到:“(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与上述思想一致的理论是(  )‎ A.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B.社会主义革命理论 C.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D.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20.《邓小平理论与“东方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成熟》一文指出,邓小平理论既有政治上的鲜明性和针对性,也有理论上的深刻性和创造性,而“南方谈话”标志着邓小平理论达到一个新境界。主要是因为“南方谈话”着重阐述了(  )‎ A.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B.改革必须坚持的原则 C.完成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 D.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21.1965年5月《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刊载了文章《为什么美国的战略过时了》,认为中国在尖端科学上取得的某种突破,势必迫使美国修改它的全球战略。该突破可能是指中国(  )‎ A.成功地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 B.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 C.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D.研制银河系列计算机 ‎22.邓小平说:“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为推进教育发展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 A.实行“两种教育制度” B.确立人民教育方针 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恢复高考招生制度 ‎23.苹果公司原总裁说:“我愿意把我所有的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因为苏格拉底认为(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人生而自由平等”‎ C.“美德即知识” D.“追求财富是上帝的恩赐”‎ ‎24.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米兰多拉说:“(造物者)创造了人,并对他说:‘我将你置于世界的中心,使你能够更好地观察世界上的一切;我创造了你,使你成为非上天的、非人间的、非永恒的。你也许会蜕化,变成无理性的牲畜;但是,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升华,变得神圣。’”材料表达的主旨是(  )‎ A.反对君主专制 B.提倡因信称义 C.肯定人和人性 D.否定教皇权威 ‎25.罗马城内有架“圣梯”,凡人只要爬上去便可赎罪。一天,有人爬到中间,又突然退了下来,旁人问其原因,他说:“只要心中有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表面的礼仪。”这个人最有可能是(  )‎ A.普罗塔哥拉 B.但丁 C.马丁•路德 D.苏格拉底 ‎26.历史上的思想家为丰富西方人文精神的宝库,作出了各自不同的贡献。以下观点属于卢梭提出的是(  )‎ A.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 B.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卷,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 C.社会秩序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神圣权利,它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D.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于同一人或同一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 ‎27.“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已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此情况在法国尤其突出,极富幻想天分的法国人还自然地由自然界联想到人类社会。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决不会例外。”为此,法国思想家(  )‎ A.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 B.打出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 C.率先提出人人都可以与上帝直接对话 D.希望用理性迎来民主、科学的新时代 ‎28.19世纪英国诞生的一项伟大理论,戳穿了“上帝创造了万物”的流言,把越来越多的人从宗教神学的无知、愚昧和落后中解放出来。”该理论是(  )‎ A.经典力学 B.进化论 C.相对论 D.量子论 ‎29.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全球通史》中指出:“一个世纪以前,工业革命将大批劳动力吸引到大机器和能源所在地:工厂里面。今天,相反的趋势在进行当中,现代通讯革命允许人们在任何地方创造思想和处理信息。”带来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内燃机车和现代交通工具的发明和应用 B.电话、无线电技术的发明和应用 C.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 D.电影、电视的出现和影视艺术的发展 ‎30.1850年的雨果说:“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带着我们说不清楚的、同现实打成一片的惊慌与恐怖。一部了不起的题作‘历史’的书。”“他”的这部书是(  )‎ A.《巴黎圣母院》 B.《人间喜剧》 C.《百年孤独》 D.《美国悲剧》‎ ‎ ‎ 三、非选择题:(共3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指定区域.)‎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 ‎ 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夫蛮狄羌夷之名,专指残虐性情之民,……非谓本国而外,凡教化之国皆谓之“夷狄”也。……诚知乎远客之中有明礼行义,上通天象,下察地理,旁彻物情,贯串古今者,是瀛寰之奇士。域内之良朋,尚可称之曰“夷狄”乎?呜呼!八荒以外,存而不论,乌知宇宙之大哉?‎ ‎﹣﹣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三 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四 国人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中黄宗羲的主要观点。写出一位与黄宗羲属于同一时期、观点相近的知识分子,并概括其主要思想。‎ ‎(2)根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魏源针对“不能再称西方文明之国为蛮夷”,而提出了什么重要主张?这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3)材料三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政治主张?与康有为同为维新派代表人物的梁启超,其代表作是哪一部?‎ ‎(4)根据材料四与所学知识,陈独秀掀起的这场运动的口号是什么?这场运动在当时起到的最主要的历史影响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从黄宗羲到陈独秀,中国思想界经历的巨大变化呈现怎样的特征?‎ ‎32.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经历了产生、衰落、复兴和发展的历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 ‎﹣﹣普罗泰戈拉《论真理》‎ 材料二 这种对赎罪券的荒谬宣传,使得那些纵有学问的人,对于保持大家对教皇的尊敬,也确实感到困难。对于俗人的怀疑和非难更难以解答。例如:既然教皇为了募款修筑教堂这样一件极不重要的事情而解救了无数的灵魂,那么,他何以不为神圣的慈悲以及解救灵魂的最高需要,而索性将一切灵魂都解脱,使炼狱中不留一人呢?‎ ‎﹣﹣节选自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三 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的权利。然而这项权利绝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一切立法体系最终的全体最大的幸福究竟是什么……可以归纳为两大主要目标:即自由与平等。‎ ‎﹣﹣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 ‎(1)普罗泰戈拉属于什么运动的代表人物?材料一体现了他的哪一思想主张?‎ ‎(2)材料二“赎罪券”事件引发了什么运动?结合所学指出其中的主要改革思想。‎ ‎(3)概括材料三反映的主要思想,指出其在历史上产生的重要影响。‎ ‎(4)假如上述材料作为研究性学习的素材,你认为该组材料最恰当的主题是什么?‎ ‎3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孝文帝改革就其深度、广度和影响而言,可与商鞅变法相媲美。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东方文化较高诸邦,……以受古代文化之积染既深,种种因袭牵制,改革非易,……秦人在文化上之历史,较之东方诸国,亦远为落后,故转得为种种之创新。 其实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 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 ‎﹣﹣﹣马非百《秦集史》‎ 材料二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 ……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 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 其于制度,亦多所厘定。‎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材料三 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 是继续保存拓拔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还是捐弃旧俗,接受先进的文化,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北魏的统治者必须作出抉择。‎ ‎﹣﹣﹣白寿彝《中国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这些条件使秦国变法呈现怎样的特点?‎ ‎(2)据材料二,归纳孝文帝“迁都洛阳”对改革的作用。从材料看,孝文帝“改革之心冶坚定的原因是什么?‎ ‎(3)据材料三,与商鞅变法相比,孝文帝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改革效果的基本因素。‎ ‎ ‎ ‎2017-2018学年江苏省盐城市时杨中学高二(上)期中历史试卷(选修)‎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90分,请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历史探究课上,教师从“如何遏制学生上课说话现象”的角度进行设计,提出三个观点,让学生讨论,以便加强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观点1:“这是品德问题,应该以德教化。”观点2:“这是违纪行为,应该严格惩罚。”观点3:“这是无意识的,要让学生自我觉悟。”上述观点所对应的思想是(  )‎ A.1﹣儒,2一法,3﹣道 B.1﹣儒,2﹣道,3﹣墨 C.1一墨,2一法,3﹣道 D.1﹣道,2一墨,3﹣儒 ‎【考点】32:百家争鸣.‎ ‎【分析】本题考查百家争鸣.需要掌握儒家、法家、道家的思想主张.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 ‎【解答】依据题干“这是品德问题,应该以德教化”可知,这是儒家的思想;“这是违纪行为,应该严格惩罚”可知,这是法家思想;“这是无意识的,要让学生自我觉悟”可知,这是道家的思想,故A项正确.‎ 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故选A.‎ ‎ ‎ ‎2.某班同学在编写“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为扮演韩非的同学设计台词,下列选项中适合作为其台词的是(  )‎ A.兼爱非攻,互助互爱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考点】32:百家争鸣.‎ ‎【分析】本题考查百家争鸣.需要掌握法家的思想主张.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韩非”,结合韩非的思想派别和思想主张解答即可.‎ ‎【解答】注意题干信息“韩非”,结合所学可知,韩非是法家思想的代表,主张以法治国,中央集权,故D项正确.‎ A项是墨家的思想,应排除.‎ B项是儒家的思想,应排除.‎ C项是道家的思想,应排除.‎ 故选D.‎ ‎ ‎ ‎3.董仲舒在《深察名号》中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以下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C.建议以礼人法,以礼人俗 D.认为民性本善,君权天授 ‎【考点】34: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分析】本题考查董仲舒的思想.关键信息有:“有善质而未能善”与“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解答】材料“有善质而未能善”,说明其主张“性本善”;材料“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说明其主张“君权神授”.故D正确.‎ AC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 B明显不合题意.故排除.‎ 故选D.‎ ‎ ‎ ‎4.有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的心动。在世界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  )‎ A.孔子 B.程颢 C.王阳明 D.朱熹 ‎【考点】36:宋明理学.‎ ‎【分析】本题考查宋明理学,王守仁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在认识论上,他提出 “致良知“学说: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天理就在自己心中,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解答】“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的心动”说明慧能的观点是“主观唯心论”,这与王阳明心学家的观点“心即理也”、“心外无物”相似,故C正确;‎ 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C.‎ ‎ ‎ ‎5.大胆批评道学家的“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的正当私欲的是(  )‎ A.李贽 B.黄宗羲 C.王夫之 D.顾炎武 ‎【考点】37: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分析】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李贽批判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思想,强调穿衣吃饭就是“人伦物理”,认为人不能脱离基本的物质生动去谈仁义道德,主张人应该享受正当的私欲.‎ ‎【解答】李贽批判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思想,强调穿衣吃饭就是“人伦物理”,认为人不能脱离基本的物质生动去谈仁义道德,主张人应该享受正当的私欲,故A正确;‎ B反对君主专制,排除;‎ C是朴素的唯物主义者,排除;‎ D主张经世致用,排除.‎ 故选A.‎ ‎ ‎ ‎6.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以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也。”这实质上是主张(  )‎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反对“私天下”的君主专制 C.经世致用 D.“圣人”之言非“万世之至论”‎ ‎【考点】37: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分析】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顾炎武激烈反对君主专制, 主张限制君权,提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被后人提炼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鼓励人民关心国家大事.‎ ‎【解答】从材料“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以刑繁矣”可以看出顾炎武反对君主专制,主张众治,属于早期民主思想,故B正确;‎ A项说的是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材料并未体现,排除;‎ C项是黄宗羲的观点,排除;‎ D项是宋明理学的观点,排除.‎ 故选B.‎ ‎ ‎ ‎7.如图是奥运会场馆的标识。标识以汉字笔画为基本形式,融入中国传统书法艺术。这种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的书法字体为(  )‎ A.篆书 B.楷书 C.草书 D.行书 ‎【考点】3I:汉字的形成演变.‎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书法艺术演变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 ‎【解答】草书的特点是笔画简约,勾连不断,任情纵性,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楷书的特点是笔画详备,结体严整,是规范化、标准化、楷模化的字体,是实用功能很强的书体.‎ 行书的特点是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是一种最活跃的字体.它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 篆书的特点是笔划圆润,挺遒流畅,结体端庄严谨,字体稍长,造型健美.‎ 图中字体体现了篆书的特点.故A正确,排除BCD.‎ 故选A.‎ ‎ ‎ ‎8.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于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  )‎ A.奠定中华文明古国地位 B.打破世界隔绝状态 C.推动欧洲工业革命发展 D.促进欧洲社会转型 ‎【考点】3B: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需要掌握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对世界社会进步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结合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对世界社会进步的影响解答即可.‎ ‎【解答】题干信息突出了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推动了欧洲有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故D项正确.‎ A项是对中国的影响,不是对世界,应排除.‎ B项是新航路的开辟,应排除.‎ C项是蒸汽机的改良,应排除.‎ 故选D.‎ ‎ ‎ ‎9.“画法与诗文相通,必有书卷气,而后可以言画。”以下符合这种绘画风格的是(  )‎ A.图一战国《人物龙凤图》 B.图二北宋《清明上河图》(局部)‎ C.图三明朝《本草纲目》插图 D.图四清代《墨兰图》(局部)‎ ‎【考点】3K: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起源和演变.‎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起源和演变,追求抒情写意风格的文人画,是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 ‎【解答】材料反映的是文人画,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D属于文人画,故D正确;‎ ABC不符合文人画的特点,排除.‎ 故选D.‎ ‎ ‎ ‎10.“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从词的风格上看,该词属于(  )‎ A.婉约派 B.田园派 C.豪放派 D.花间派 ‎【考点】3O:宋词和元曲.‎ ‎【分析】本题考查宋词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有“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解答】‎ 结合所学知识题干选自岳飞的《满江红》,描写写作者悲愤中原重陷敌手,痛惜前功尽弃的局面,也表达自己继续努力,争取壮年立功的心愿;明显属于豪放派.故C正确.‎ ABD明显不符合题干主旨.故排除.‎ 故选C.‎ ‎ ‎ ‎11.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它用趋于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最大限度地超脱了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以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下列关于京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道光年间,出现“徽汉合流”局面 B.京剧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C.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 D.京剧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考点】3S:京剧的形成与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京剧的形成与发展,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法:唱、念、做、打,也是京剧表演四项基本功.‎ ‎【解答】元杂剧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的成熟,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 ACD均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 ‎12.阅读以下当时人对某一著述的评论,评论一:“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评论二:“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评论三:“欲制夷患,比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应该是(  )‎ 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天演论》 D.《变法通议》‎ ‎【考点】B2:魏源与《海国图志》.‎ ‎【分析】本题考点是魏源与《海国图志》,掌握近代中国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 ‎【解答】根据题干中“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欲制夷患,比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可知该书是首先介绍西方的书籍,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来抵御列强的侵略,所以魏源的《海国图志》符合题意;‎ B项是天平天国运动中洪仁玕的著作,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CD项是维新思想时期的著作,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所以BCD都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选A.‎ ‎ ‎ ‎13.《中国人史纲》中说:“(清政府如同)被击败的末期癌症的老拳师,在观察强大对手的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材料评论的是(  )‎ A.顽固派的封建守旧 B.维新派的托古改制 C.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D.革命派的三民主义 ‎【考点】P3:“中体西用”思想.‎ ‎【分析】本题考查“中体西用”思想,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以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解答】材料意思在于说明当时的洋务派只看到了西方技术的先进,而未认识到根源在于制度先进,故C正确;‎ AB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C.‎ ‎ ‎ ‎14.著名的史学家戴逸根据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这里强调了戊戌变法的意义是(  )‎ A.挽救民族危亡 B.实现富国强兵 C.引领思想启蒙 D.建立民主政治 ‎【考点】MG:戊戌变法的意义.‎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戊戌变法的意义,旨在考查学生根据题意结合知识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 ‎【解答】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同时是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结合材料所述,材料强调了戊戌变法引领思想启蒙的意义.‎ 故选C.‎ ‎ ‎ ‎15.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为此,陈独秀主张(  )‎ A.百日维新 B.复辟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考点】B7:新文化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经过新文化运动,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批判,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解答】从材料中”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可以看出陈独秀对民众不关心民主政治的现状不满意.为此,他认为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发动启蒙运动,解放民众思想,表明陈独秀主张新文化运动,故D正确;‎ 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D.‎ ‎ ‎ ‎16.风云激荡的百年中国,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思想;而新文化运动中激进民主主义者把矛头直指孔教,两者说明的共同问题是(  )‎ A.儒家学说已不再适应时代的需求 B.儒家学说已成为维新变法的有利工具 C.儒家学说成为近代民主政治建设的阻碍 D.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根深蒂固 ‎【考点】38: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 ‎【分析】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儒家思想对巩固封建统治、维护国家统一发挥过重大的作用.‎ ‎【解答】戊戌变法的尊孔和新文化运动的反孔都是中国资产阶级在探索救国道路的不同策略,都说明中国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根深蒂固,故D正确;‎ AC不适合戊戌变法,排除;‎ B不适合新文化运动,排除.‎ 故选D.‎ ‎ ‎ ‎17.一百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  )‎ A.“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B.“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C.“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 D.“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 ‎【考点】IG: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孙中山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 ‎【解答】三民主义是孙中山的革命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包括民族、民权、民生三部分.民权即创立民国,建立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因此不管是那个民族为君主,也是要革命推翻的.BD有反满统治,建立汉族政权的意思,与材料不符,C说的是平均地权.‎ 故选A.‎ ‎ ‎ ‎18.某大会宣言提出:“民族主义,一为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为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指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在该理论的指导下(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B.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C.国共合作有了政治基础 D.国民革命取得了胜利 ‎【考点】9L:国民大革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大革命,要求学生结合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表现和新三民主义的具体内容来分析.‎ ‎【解答】A.材料的内容明显是新三民主义的内容,所以不可能是辛亥革命时期颁布的约法.‎ B.推翻清王朝是辛亥革命,而材料反映的是新三民主义,二者时间不同.‎ C.大革命时期,孙中山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政治基础.‎ D.孙中山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是1924年国民党一大,当时国民革命并没有取得胜利.另外国民革命运动最后实际上是失败了.‎ 故选C.‎ ‎ ‎ ‎19.毛泽东在《战争与战略问题》中提到:“(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与上述思想一致的理论是(  )‎ A.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B.社会主义革命理论 C.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D.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考点】IH:毛泽东思想.‎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毛泽东思想,要求学生结合毛泽东思想的过程和内容来分析.‎ ‎【解答】A.从材料中的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可以看出,应该是先占领农村后占领城市,是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B.社会主义革命是把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变成社会主义社会,材料反映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C.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应该是56年以后才开始的,材料明显提的是战争时期的理论.‎ D.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是关于政权建设的理论,而不是关于革命道路的.‎ 故选A.‎ ‎ ‎ ‎20.《邓小平理论与“东方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成熟》一文指出,邓小平理论既有政治上的鲜明性和针对性,也有理论上的深刻性和创造性,而“南方谈话”标志着邓小平理论达到一个新境界。主要是因为“南方谈话”着重阐述了(  )‎ A.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B.改革必须坚持的原则 C.完成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 D.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考点】GG:南方谈话.‎ ‎【分析】本题考查了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时,并就一系列重大问题发表了讲话.除了论述社会主义的本质、姓“资”姓“社”的标准等问题外,还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解答】AB项不是南方谈话着重阐述的内容,故排除;‎ C项不是南方谈话的内容,故排除;‎ 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所以说,“南方谈话”标志着邓小平理论达到一个新境界,选择D项符合题意.‎ ‎ 故选D.‎ ‎ ‎ ‎21.1965年5月《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刊载了文章《为什么美国的战略过时了》,认为中国在尖端科学上取得的某种突破,势必迫使美国修改它的全球战略。该突破可能是指中国(  )‎ A.成功地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 B.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 C.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D.研制银河系列计算机 ‎【考点】HC: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成就.‎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成就.考查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试爆成功及其影响.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依据题干“1965年5月”、“中国在尖端科学上取得的某种突破,势必迫使美国修改它的全球战略”,结合所学可知,这是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试爆成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故A项正确.‎ BC两项均是20世纪70年代的科学成就,与题干时间不符,应排除.‎ 研制银河系列计算机是20世纪90年代,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故选A.‎ ‎ ‎ ‎22.邓小平说:“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为推进教育发展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 A.实行“两种教育制度” B.确立人民教育方针 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恢复高考招生制度 ‎【考点】HE: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教育事业,要求学生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发展的措施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A.实行“两种教育制度”是文革之前实施的教育制度.‎ B.确立人民教育方针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确立的我国教育方针,体现了人民教育的特点.‎ 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来的.‎ D.恢复高考招生制度是1977年,在改革开放之前.‎ 故选C.‎ ‎ ‎ ‎23.苹果公司原总裁说:“我愿意把我所有的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因为苏格拉底认为(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人生而自由平等”‎ C.“美德即知识” D.“追求财富是上帝的恩赐”‎ ‎【考点】83:苏格拉底.‎ ‎【分析】本题考查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美德来自于知识.‎ ‎【解答】依据所学知识可知,A是古希腊智者学派的思想主张,排除;‎ B是启蒙运动时期的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排除;‎ C是古希腊哲学家和思想家苏格拉底的观点,故C正确;‎ D项是文艺复兴运动时期人文主义者的主张,排除.‎ 故选C.‎ ‎ ‎ ‎24.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米兰多拉说:“(造物者)创造了人,并对他说:‘我将你置于世界的中心,使你能够更好地观察世界上的一切;我创造了你,使你成为非上天的、非人间的、非永恒的。你也许会蜕化,变成无理性的牲畜;但是,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升华,变得神圣。’”材料表达的主旨是(  )‎ A.反对君主专制 B.提倡因信称义 C.肯定人和人性 D.否定教皇权威 ‎【考点】85:文艺复兴.‎ ‎【分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反对基督教的来世观念和禁欲主义,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精神,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 ‎【解答】从材料当中“我将你置于世界的中心,使你能够更好地观察世界上的一切”“但是,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升华,变得神圣”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言论体现出的是一种人文精神,肯定人和人性,故C正确;‎ AB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C.‎ ‎ ‎ ‎25.罗马城内有架“圣梯”,凡人只要爬上去便可赎罪。一天,有人爬到中间,又突然退了下来,旁人问其原因,他说:“只要心中有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表面的礼仪。”这个人最有可能是(  )‎ A.普罗塔哥拉 B.但丁 C.马丁•路德 D.苏格拉底 ‎【考点】L5: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欧洲宗教改革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只要心中有信仰,就能赎罪.‎ ‎【解答】依据材料“只要心中有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表面的礼仪”可知题干强调“因信称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马丁•路德的主张.故C正确.‎ AD与宗教改革无关.故排除.‎ B是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故排除.‎ 故选C.‎ ‎ ‎ ‎26.历史上的思想家为丰富西方人文精神的宝库,作出了各自不同的贡献。以下观点属于卢梭提出的是(  )‎ A.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 B.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卷,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 C.社会秩序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神圣权利,它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D.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于同一人或同一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 ‎【考点】N5:卢梭的思想主张.‎ ‎【分析】本题考查卢梭的思想主张,1762年卢梭发表的《社会契约论》是他的政治思想的代表作.卢梭认为人是生而平等的,社会存在着人们共同利益的“公益”,为了维护这种利益,人们都要遵守契约.‎ ‎【解答】A项是苏格拉底的观点,排除;‎ B项是康德的观点,排除;‎ C项是体现的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故C正确;‎ D项孟德斯鸠的观点,排除.‎ 故选C.‎ ‎ ‎ ‎27.“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已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此情况在法国尤其突出,极富幻想天分的法国人还自然地由自然界联想到人类社会。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决不会例外。”为此,法国思想家(  )‎ A.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 B.打出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 C.率先提出人人都可以与上帝直接对话 D.希望用理性迎来民主、科学的新时代 ‎【考点】87:启蒙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启蒙运动,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启蒙运动:通常是指在18世纪初至1789年法国大革命间的一个新思维不断涌现的时代,与理性主义等一起构成一个较长的文化运动时期.这个时期的启蒙运动,覆盖了各个知识领域,如自然科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教育学等等.‎ 启蒙运动同时为美国独立战争与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框架,并且导致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兴起,与音乐史上的巴洛克时期以及艺术史上的新古典主义时期是同一时期.‎ ‎【解答】‎ ‎“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已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此情况在法国尤其突出”可知是指法国启蒙运动,宣扬理性主义,“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决不会例外”进一步说明启蒙思想家希望用理性迎来民主、科学的新时代,故D正确;‎ ‎“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的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故A项错误;‎ ‎“打出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的是指文艺复兴,“率先提出人人都可以与上帝直接对话”的是指宗教改革,但是两者都没有否定宗教信仰,故BC项错误.‎ 故选D.‎ ‎ ‎ ‎28.19世纪英国诞生的一项伟大理论,戳穿了“上帝创造了万物”的流言,把越来越多的人从宗教神学的无知、愚昧和落后中解放出来。”该理论是(  )‎ A.经典力学 B.进化论 C.相对论 D.量子论 ‎【考点】89:进化论.‎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达尔文的进化论.达尔文的进化论的提出,是人类文明的发展跨出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对宗教神权的统治者进行了挑战,是无神论与有神论的斗争.在世界各地都有神权的影子,他们的神权思想统治人类很久了.所以这是真理挑战,最终在人类历史上确认了人类的起源,并非神的制造.‎ ‎【解答】根据题干材料“19世纪英国”“戳穿了“上帝创造了万物”的流言”可知该理论是达尔文的进化论.‎ 故选B.‎ ‎ ‎ ‎29.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全球通史》中指出:“一个世纪以前,工业革命将大批劳动力吸引到大机器和能源所在地:工厂里面。今天,相反的趋势在进行当中,现代通讯革命允许人们在任何地方创造思想和处理信息。”带来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内燃机车和现代交通工具的发明和应用 B.电话、无线电技术的发明和应用 C.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 D.电影、电视的出现和影视艺术的发展 ‎【考点】5F:第三次科技革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要求学生结合第三次科技特点以及影响来进行分析.‎ ‎【解答】A.内燃机车和现代交通工具的发明和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它只能强化工厂制和材料中的现代通讯革命不相符.‎ B.材料中的现代通讯革命应该是指互联网技术,而不是指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的电话和无线电技术.‎ C.第三次工业革命,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得以发明,使得人们的工作生活和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创造性的思想和工作.‎ D.影视艺术对工业生产影响不大.‎ 故选C.‎ ‎ ‎ ‎30.1850年的雨果说:“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带着我们说不清楚的、同现实打成一片的惊慌与恐怖。一部了不起的题作‘历史’的书。”“他”的这部书是(  )‎ A.《巴黎圣母院》 B.《人间喜剧》 C.《百年孤独》 D.《美国悲剧》‎ ‎【考点】I2:现实主义文学.‎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现实主义文学,要求学生结合现实文学的艺术特征和材料内容来分析.‎ ‎【解答】A.从材料中的‘历史’的书可以看出它带有现实主义风格,是对现实的一种直接描绘,《巴黎圣母院》是浪漫主义风格.‎ B.《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代表著作,被称为法国19世纪的社会百科全书.‎ C.《百年孤独》是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创作,实际上是现代主义的风格.‎ D.《美国悲剧》是20世纪的作品,雨果不可能看到.‎ 故选B.‎ ‎ ‎ 三、非选择题:(共3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指定区域.)‎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夫蛮狄羌夷之名,专指残虐性情之民,……非谓本国而外,凡教化之国皆谓之“夷狄”也。……诚知乎远客之中有明礼行义,上通天象,下察地理,旁彻物情,贯串古今者,是瀛寰之奇士。域内之良朋,尚可称之曰“夷狄”乎?呜呼!八荒以外,存而不论,乌知宇宙之大哉?‎ ‎﹣﹣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三 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四 国人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中黄宗羲的主要观点。写出一位与黄宗羲属于同一时期、观点相近的知识分子,并概括其主要思想。‎ ‎(2)根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魏源针对“不能再称西方文明之国为蛮夷”,而提出了什么重要主张?这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3)材料三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政治主张?与康有为同为维新派代表人物的梁启超,其代表作是哪一部?‎ ‎(4)根据材料四与所学知识,陈独秀掀起的这场运动的口号是什么?这场运动在当时起到的最主要的历史影响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从黄宗羲到陈独秀,中国思想界经历的巨大变化呈现怎样的特征?‎ ‎【考点】37: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B1:新思想的萌发;B7:新文化运动;P5:康有为和梁启超民主思想.‎ ‎【分析】(1)本题考查黄宗羲的思想,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2)本题考查师夷长技以制夷,引导关注世界形势,启迪思想.‎ ‎(3)本题考查康有为的思想,主张君主立宪.‎ ‎(4)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猛烈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5)本题考查从黄宗羲到陈独秀中国思想界的特征,体现了思想不断解放.‎ ‎【解答】(1)第一小问,“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抨击君主专制制度.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顾炎武:经世致用;或王夫之:唯物思想.‎ ‎(2)第一小问,魏源针对“不能再称西方文明之国为蛮夷”,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引导关注世界形势,启迪思想.‎ ‎(3)第一小问,“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主张君主立宪.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梁启超的代表作是《变法通义》.‎ ‎(4)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猛烈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5)结合材料可知,从黄宗羲到陈独秀,中国思想界经历的巨大变化呈现的特征是思想不断解放.‎ 故答案为:‎ ‎(1)观点: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顾炎武:经世致用;或王夫之:唯物思想.‎ ‎(2)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作用:引导关注世界形势,启迪思想.‎ ‎(3)主张:君主立宪.代表作:《变法通义》.‎ ‎(4)口号:民主、科学.‎ 影响:新文化运动猛烈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5)思想不断解放.‎ ‎ ‎ ‎32.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经历了产生、衰落、复兴和发展的历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 ‎﹣﹣普罗泰戈拉《论真理》‎ 材料二 这种对赎罪券的荒谬宣传,使得那些纵有学问的人,对于保持大家对教皇的尊敬,也确实感到困难。对于俗人的怀疑和非难更难以解答。例如:既然教皇为了募款修筑教堂这样一件极不重要的事情而解救了无数的灵魂,那么,他何以不为神圣的慈悲以及解救灵魂的最高需要,而索性将一切灵魂都解脱,使炼狱中不留一人呢?‎ ‎﹣﹣节选自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三 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的权利。然而这项权利绝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一切立法体系最终的全体最大的幸福究竟是什么……可以归纳为两大主要目标:即自由与平等。‎ ‎﹣﹣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 ‎(1)普罗泰戈拉属于什么运动的代表人物?材料一体现了他的哪一思想主张?‎ ‎(2)材料二“赎罪券”事件引发了什么运动?结合所学指出其中的主要改革思想。‎ ‎(3)概括材料三反映的主要思想,指出其在历史上产生的重要影响。‎ ‎(4)假如上述材料作为研究性学习的素材,你认为该组材料最恰当的主题是什么?‎ ‎【考点】82:智者学派;86:宗教改革;87:启蒙运动.‎ ‎【分析】(1)本题考查智者学派,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 ‎(2)本题考查宗教改革主要改革思想,因信称义(只要信仰即可得救)、圣经至高无上、简化宗教仪式、王权高于教权.‎ ‎(3)本题考查卢梭的思想,社会秩序是一项基本的权利;社会秩序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一切立法的目标都在于人类的自由和平等.‎ ‎(4)本题考查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智者学派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复兴,启蒙运动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解答】(1)“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是智者学派的思想,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 ‎(2)第一小问,“赎罪券”事件引发了宗教改革.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因信称义(只要信仰即可得救)、圣经至高无上、简化宗教仪式、王权高于教权.‎ ‎(3)第一小问,“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的权利.然而这项权利绝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一切立法体系最终的全体最大的幸福究竟是什么…可以归纳为两大主要目标:即自由与平等”社会秩序是一项基本的权利;社会秩序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一切立法的目标都在于人类的自由和平等.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猛烈抨击了专制王权,对法国大革命产生重大影响.‎ ‎(4)结合材料可知,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故答案为:‎ ‎(1)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 ‎(2)宗教改革.‎ 思想:因信称义(只要信仰即可得救)、圣经至高无上、简化宗教仪式、王权高于教权.‎ ‎(3)主要思想:社会秩序是一项基本的权利;社会秩序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一切立法的目标都在于人类的自由和平等.‎ 影响:猛烈抨击了专制王权,对法国大革命产生重大影响.‎ ‎(4)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 ‎ ‎3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孝文帝改革就其深度、广度和影响而言,可与商鞅变法相媲美。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东方文化较高诸邦,……以受古代文化之积染既深,种种因袭牵制,改革非易,……秦人在文化上之历史,较之东方诸国,亦远为落后,故转得为种种之创新。 其实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 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 ‎﹣﹣﹣马非百《秦集史》‎ 材料二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 ……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 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 其于制度,亦多所厘定。‎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材料三 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 是继续保存拓拔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还是捐弃旧俗,接受先进的文化,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北魏的统治者必须作出抉择。‎ ‎﹣﹣﹣白寿彝《中国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这些条件使秦国变法呈现怎样的特点?‎ ‎(2)据材料二,归纳孝文帝“迁都洛阳”对改革的作用。从材料看,孝文帝“改革之心冶坚定的原因是什么?‎ ‎(3)据材料三,与商鞅变法相比,孝文帝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改革效果的基本因素。‎ ‎【考点】K3:商鞅变法的原因;K7:孝文帝改革的背景;K9:孝文帝迁都洛阳.‎ ‎【分析】(1)本题考查商鞅变法.考查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和秦国变法呈现的特点.‎ ‎(2)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考查孝文帝“迁都洛阳对改革的作用、孝文帝“改革之心冶坚定的原因.‎ ‎(3)本题考查与商鞅变法相比,孝文帝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影响改革效果的基本因素.‎ ‎【解答】(1)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提炼信息的能力,分析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可知,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主要体现在内部与外部,外部有东方诸国的变革经验;内部是落后的秦国受传统束缚较少;这些条件使秦国变法呈现出注重创建新制度;变法彻底,功效明显等特点.‎ ‎(2)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提炼信息的能力,分析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二“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反映了孝文帝“迁都”对改革的具有:减少改革阻力,为彻底移风易俗(如禁鲜卑语、讲汉话等)创造条件的作用;关于孝文帝“改革之心”坚定的原因,可根据材料的条件因素和孝文帝个人认知两方面作答即可.‎ ‎(3)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再现再认历史史实的能力,分析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孝文帝改革与商鞅变法相比,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民族关系问题,或答鲜卑族与汉族文化的差异也可以;对于影响改革效果的基本因素,综合材料可得一方面对外来先进文化的学习与借鉴,另一方面改革者的信心与勇气.‎ 故答案为:‎ ‎(1)条件:东方诸国的变革经验;落后的秦国受传统束缚较少.‎ 特点:注重创建新制度;变法彻底,功效明显.‎ ‎(2)作用:减少改革阻力,为彻底移风易俗(如禁鲜卑语、讲汉话等)创造条件.‎ 原因:北魏风俗落后,迫切需要改革;孝文帝仰慕汉族文化,改革热情高.‎ ‎(3)问题:民族关系问题(或鲜卑族与汉族文化的差异).‎ 因素:对外来先进文化的学习与借鉴;改革者的信心与勇气.‎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