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二轮复习:专题七 近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演进(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专题七 近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演进(学案)

专题七 近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演进 体系构建 线索提炼 线索一 近代西方代议制民主的发展演变。‎ ‎(1)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以后,逐步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君主立宪制,形成了责任内阁制。美国独立后,颁布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总统共和制、三权分立制政体。‎ ‎(2)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70年代,法国1875年宪法确立了议会制共和政体,德国1871年帝国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线索二 社会主义发展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理想到现实的历程。‎ ‎(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国际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指导。‎ ‎(2)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但昙花一现。‎ ‎(3)十月革命一举成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最终变为现实。‎ 题组一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发展完善 ‎1.(题点:英国政治权力的变化)从1688年“光荣革命”‎ 到19世纪末,英国的君主立宪制逐步得以确立和完善。其中“光荣革命”以后,其政治制度方面的变化是(  )‎ A.议会立法权力得以大大强化 B.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C.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得到满足 D.内阁如同第三院,地位重要 ‎2.(题点:英国政治体制的运转)按照英国法律规定,首相须在大选前25个工作日提请君主解散议会,随后各党派正式开始竞选活动,以争夺下届议会下院的650个席位。这最能说明(  )‎ A.英国责任制内阁运行方式 B.英国内阁不再对议会负责 C.英国首相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D.政党斗争决定议会是否解散 ‎3.(题点:英国代议制的创新)受“脱欧公投”的影响,英国首相卡梅伦于2016年7月13日前往白金汉宫向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递交辞呈。为了研究英国的首相制度,南京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出示了与之相关的图示。该图反映出近代英国(  )‎ A.内阁首相可以独揽国家大权 B.国家机构的分权与制衡机制 C.英王受到内阁及首相的监督 D.责任内阁制日益发展和完善 题组二 美国联邦共和制的确立 ‎4.(题点:美国的总统选举制度)美国前国务卿、前第一夫人、前参议员希拉里·克林顿宣布参加2016年总统大选,再次向白宫发起冲击,她正式宣告,“我想成为冠军”。如果希拉里·克林顿竞选美国总统成功,她必须(  )‎ A.成为国会多数党的领袖 B.赢得国会参众两院的支持 C.在间接选举中赢得多数 D.获得美国一半以上州的支持 ‎5.(题点:1787年宪法的内容)‎ 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群体之间相互“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宪法关于参、众两院名额的安排主要协调的是(  )‎ A.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B.参议院与众议院的关系 C.大州和小州的关系 D.南方州与北方州的关系 ‎6.(题点:1787年宪法体现的原则)备受世人推崇的《美国1787年宪法》解决了邦联的弊病,但在宪法正文中根本没有出现s1ave这个词,更没有涉及解决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以下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美国宪法违背了民主的精神 B.当时黑人对民权要求不强烈 C.美国宪法并未实践人民主权 D.体现原则与妥协的宪政精神 题组三 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洲大陆扩散 ‎7.(题点:法国民主共和制的确立)某部宪法规定:内阁起初由总统任命组成,后来改由议会中拥有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组成,它对议会(参议院)负责。这部宪法是(  )‎ A.《权利法案》 B.《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C.美国《1787年宪法》 D.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8.(题点:法国民主共和制的特点及影响)法国史学家瑟诺博斯称:“这个七拼八凑的宪法不符合任何政党的理想,但是它是唯一经久的宪法;法国有了一个稳定的政治制度,这还是第一次。”这表明当时的法国(  )‎ A.保王派力主赋予总统一定的权力 B.共和派无奈地接受了君主制 C.各派以对抗的方法开展制宪工作 D.制宪过程中出现制度性妥协 ‎9.(题点:1871年宪法的特点)1871年宪法作为德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有学者认为,作为一部“约定性的宪法”,不乏“现代民主政治”的色彩。该学者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1871年宪法(  )‎ A.赋予人民选举权 B.规定成立联邦制国家 C.限制了皇帝权力 D.确立内阁对议会负责 ‎10.(题点:德国代议制的特点及影响)有学者认为,就俾斯麦的君主制信念而言,“他身上寄宿着一个中世纪的灵魂”,“俾斯麦在实践中走出了一条忽视甚至压制自由民主、专注于资本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强权道路”‎ ‎。他将人道主义贬低为无用的“废话”。据此观点可推知(  )‎ A.德意志君主制违背潮流 B.德意志帝国潜伏了危机 C.俾斯麦是君主的代言人 D.俾斯麦致力于复辟帝制 题组四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 ‎11.(题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发表重要讲话:“______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灭亡和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发展方向、一般特征做了科学预测和设想。”(  )‎ A.空想社会主义 B.德国古典哲学 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D.科学社会主义 ‎12.(题点:巴黎公社的特点)巴黎公社成立后,公社委员会公告中指出:“你们将创立真正代表人民的机构,能找到永远不以主子自居的代表人”。这反映了公社委员会(  )‎ A.坚持了无产阶级专政 B.极力推行直接民主制 C.实行了人民监督制度 D.坚持人民公仆的宗旨 ‎13.(题点: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一战期间,漫画家沈泊尘在《申报》上发表了一系列讥讽联军的漫画,结果几乎闹成国际大交涉,以致被上海租界法庭判为污辱协约国而罚《申报》赔款。下图《虽不中亦不远矣》为沈泊尘于一战期间创作的一幅漫画,据此判断,作者的主要意图是(  )‎ A.讽刺帝国主义战争自掘坟墓 B.肯定俄国二月革命的进步性 C.抨击俄国与德国的封建专制 D.歌颂俄国十月革命影响深远 ‎[知识清单]‎ 清单一 英国君主立宪制 ‎1.前提:1688年“光荣革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2.标志: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3.发展:18世纪中期,责任制内阁形成。‎ ‎4.特点:议会权力至上,君主统而不治;内阁掌握行政权,对议会负责。‎ ‎5.意义 ‎(1)结束了英国封建专制,使英国走上了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2)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对其他国家产生深远影响。‎ ‎1.《权利法案》实现了由“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的转折。‎ ‎2.责任内阁制确立后英王才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3.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中,获益最大的是工业资产阶级。‎ 清单二 美国联邦共和制 ‎1.背景:邦联体制存在严重的缺陷,面临着维护共和制及加强中央集权的问题。‎ ‎2.确立: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及三权分立的总统共和制政体。‎ ‎3.体现原则 ‎(1)联邦制原则: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2)分权制衡原则:防止专制,维护民主。‎ ‎(3)民主原则:选举。‎ ‎4.局限性:没有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没有废除黑人奴隶制,留下种族歧视的烙印。‎ ‎5.意义: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为美国长期的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美国独立战争既是民族战争也是资产阶级革命。‎ ‎2.从国家结构形式上说,美国是联邦制;从政体上说,美国是共和制。‎ 清单三 法国和德国的代议制的确立 ‎1.法国民主共和制 ‎(1)背景:法国大革命后,君主制与共和制进行了长期的斗争。‎ ‎(2)确立:1875年,法国议会以一票优势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3)内容:立法权属于议会,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行政权由总统掌握,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举产生,可连选连任。‎ ‎(4)影响:建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2.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背景:三次王朝战争统一德国。‎ ‎(2)确立:1871年德国制定《德意志帝国宪法》。‎ ‎(3)内容:皇帝掌握国家大权,内阁宰相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议会是立法机构,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实行联邦制。‎ ‎(4)特点:立宪为虚,君主专制是实,具有军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残余。‎ ‎1.法国共和之路确立艰难的主要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不发达。‎ ‎2.德国议会立法权形同虚设,皇帝和宰相控制国家权力。‎ 清单四 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马克思主义诞生 ‎(1)条件: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2)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3)内容:肯定阶级斗争,阐明社会发展的规律,号召无产阶级联合。‎ ‎(4)意义:工人运动蓬勃兴起。‎ ‎2.巴黎公社 ‎(1)两个措施:打碎旧的国家机器,选举公社委员会;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 ‎(2)失败原因:主观——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没有发动农民;客观——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发展阶段,无产阶级革命条件不成熟。‎ ‎(3)两大经验:坚持暴力斗争;打碎旧的国家机器。‎ ‎3.十月革命 ‎(1)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国内矛盾。‎ ‎(2)三大文件:《四月提纲》《和平法令》《土地法令》。‎ ‎(3)三个变化: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由和平夺权到武装斗争;由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到工兵苏维埃政府。‎ 考点题组答案 ‎1.A ‎ ‎[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使得议会掌握立法权,确立了议会主权、王权在下的原则,故A项正确。]‎ ‎2.A [据材料中“按照英国法律规定”首相在大选前的活动,体现出了内阁的运行,故A项正确;据材料中“争夺下届议会下院的650个席位”可知内阁来源于议会,所以对议会负责,故B项错误。C、D两项材料中未体现。]‎ ‎3.B [从图示中可以看出内阁首相只掌握行政权且对议会负责,故A项错误;图中可以看出内阁首相只掌握行政权,议会掌握立法权并且内阁首相对议会负责,故B项正确;英国国王是国家元首,是国家的象征,并无实权,不会受内阁和首相的监督,故C项错误;此图只是说明英国各权力机构之间的关系,并没有表明责任内阁制日益发展和完善,故D项错误。]‎ ‎4.C [美国总统是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并不是多数党的领袖,故A项错误;美国总统主要是赢得选民的支持,故B项错误;美国总统能否选举成功主要是能否在选民选举中赢得多数票而不是州多少的支持,故C项正确,D项错误。]‎ ‎5.C [众议院代表根据各州人口分配名额,参议院的代表由每州各派两名代表组成,反映出协调了大州和小州的关系,故C项正确;A、B、D三项表述不准确,故排除。]‎ ‎6.D [中央政府权力运行机制按照“三权分立”原则分配,以此防止权力独裁,体现了民主精神,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解决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不等于黑人对自身权益没有诉求,故B项错误;总统和国会议员选举产生践行了启蒙思想家宣扬的主权在民,故C项错误;南北州围绕是否废除黑人奴隶制和黑人是否享有选举权进行激烈交锋,最后相互妥协,故D项正确。]‎ ‎7.B [根据所学知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符合题干,故B项正确。]‎ ‎8.D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及最终制定宪法的过程中充满了斗争与妥协,故D项正确。]‎ ‎9.A [根据材料中不乏“现代民主政治”的色彩,结合所学可知德国的议会由选举产生,人民有一定的选举权,故A项正确。]‎ ‎10.B [根据材料“俾斯麦在实践中走出了一条忽视甚至压制自由民主、专注于资本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强权道路”可知德意志帝国潜伏着危机,故B项正确。]‎ ‎11.D [科学社会主义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灭亡和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发展方向、一般特征做了科学预测和设想,故D项正确。]‎ ‎12.D [据材料“真正代表人民的机构,能找到永远不以主子自居的代表人”反映公社委员会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故D项正确。]‎ ‎13.D [漫画中一把民主的剑刺穿俄皇逼向德皇,命名为《虽不中亦不远矣》,意在说明一战期间的俄国十月革命威胁到德皇的统治,作者意指民主的剑虽没刺中德皇,但也不远了,可知歌颂俄国十月革命影响深远符合题意,故选D项。]‎ 题线1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完善 ‎【追溯高考1】 (2016·课标全国Ⅰ,33)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去世,安妮女王即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这说明在当时英国(  )‎ A.议会无权制约国王 B.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 C.内阁制已基本确立 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解析 题干信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体现了君主立宪制下王权仍然拥有行政权力,说明君主立宪制还没有完善,故选B。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权力至上的原则,排除A;内阁制度1721年后逐步形成,排除C;《权利法案》并没有限制英王的行政权,排除D。‎ 答案 B ‎『知识拓展』英国代议制的六个特点及三个权力转移 ‎(1)六个特点: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是礼仪性的国家元首;首相是最高行政首脑,即政府首脑;内阁对议会负责,由议会选举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建内阁及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以代议制为基础,议会掌握国家主权;实行分权原则。‎ ‎(2)三个权力转移:立法权力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力由国王转移到内阁;政治权力由贵族民主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并下移到公民民主。‎ ‎【对点训练1】 (2017·黑龙江大庆一模)法国大革命后政治长期动荡不安,而英国则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社会的平稳过渡,并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当时与此相关的政治因素是(  )‎ A.政府内阁依存于人民的意志 B.英国的政治文化有保守性 C.英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D.英国有最大的海外市场 解析 内阁依存于议会,故A项错误;英国从传统过渡到现代社会源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先进性而非保守性,故B项错误;君主立宪制确立后,英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下降,为工业革命的完成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故C项正确;海外市场属于经济因素而非政治因素,故D项错误。‎ 答案 C 题线2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追溯高考2】 (2017·课标全国Ⅱ,34)1800年,美国总统、联邦党人亚当斯要求政见不同的内阁成员皮克林辞职,遭到皮克林拒绝,于是亚当斯将其免职。皮克林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总统免职的内阁成员。亚当斯此举(  )‎ A.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 B.体现了总统与内阁之间权限不明 C.行使了宪法赋予总统的职权 D.反映了联邦党与其他党派的斗争 解析 美国宪法规定: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总统有权任免内阁成员。要求内阁成员辞职是总统的权力,C项正确,B项错误;材料并没有体现加强总统的权力,A项错误;材料仅体现内阁中意见分歧,并没有体现党派之争,D项错误。‎ 答案 C ‎『知识拓展』美国较早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的原因 ‎(1)从历史上看,美国没有经历封建社会,直接继承和发展了英国的议会制度和资本主义自由经济模式,没有专制主义的传统,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阻力相对较小。‎ ‎(2)从经济上看,美国独立前,资本主义经济就较为发达,其经济发展的水平与英、法处于同一水平,资产阶级民主力量实力雄厚。‎ ‎(3)从思想上看,启蒙思想在美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传播,推动了美国人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就直接吸取了孟德斯鸠的思想主张。‎ ‎(4)从外部环境看,美国位于北美大陆,受欧洲大陆封建势力的影响较小,其建立民主制度的过程受外部干扰较小,这一点与法国形成鲜明的对比。‎ ‎(5)从个人因素来看,美国民主人士的不断努力也是美国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的重要原因,比如华盛顿、杰斐逊、富兰克林等。‎ ‎【对点训练2】 (2017·湖北百所重点中学高三联考)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曾经谈到,“有助于美国维护民主制度的原因有三:自然环境、法制和民情”,“自然环境不如法制,而法制又不如民情”。对此合理的解释是美国(  )‎ A.法制建设的程序符合民情 B.政治制度体现了天赋人权 C.各州的自然环境差异不大 D.民主观念植根于民众心中 解析 根据材料“自然环境不如法制,而法制又不如民情”其强调的重点在民情,而不是在强调法制与民情之间的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与天赋人权无关,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美国各州的自然环境差异很大,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其强调的是民情,而民情之中则主要在指民主观念植根于民众心中,故D项正确。‎ 答案 D 题线3 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及特点 ‎【追溯高考3】 (2013·课标全国Ⅱ,34)19世纪晚期德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突飞猛进与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形成巨大反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  )‎ A.皇权与贵族结盟掌握政权 B.国家分裂阻碍政治民主化 C.经济发展消解政治改革诉求 D.对外战争影响国内民主进程 解析 1871年初,普鲁士王国完成德国的统一,建立了统一的国内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与专制主义传统在帝国内延续,君主是实,立宪是虚,皇权与贵族结盟掌握政权,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从而导致19世纪晚期德国经济突飞猛进与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形成巨大反差。据此排除B、C、D三项,选择A项。‎ 答案 A ‎『知识拓展』‎ ‎1.近代德国民主脆弱的原因 ‎(1)德国是容克地主阶级通过王朝战争实现统一的,统一后,保留了浓厚的军国主义传统和专制残余。‎ ‎(2)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不够强大,因此德国的民主制度具有先天不足的缺陷。资产阶级不敢也不愿行使对皇权的制约与监督权,在涉及国家发展的一些重大方针问题上经常“缺位”,使得民主制度徒有其表。‎ ‎2.德意志帝国的政治特点 ‎(1)德国的议会权力很小,帝国议会甚至不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体现了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2)德意志帝国是披着议会外衣的半专制国家,在这个国家里,普鲁士贵族居于统治地位,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处于从属地位。‎ ‎【对点训练3】 (2017·四川宜宾诊断)1890年,普鲁士政府的全部候补官员中有40.4%是贵族,1900年为44.6%,到1914年时,这一比例达到了55.5%。这反映出近代德国(  )‎ A.显露革命苗头 B.政治近代化滞后 C.军国主义强盛 D.没有代议制特征 解析 题干反映的是贵族在候补官员中的比例比较大,与革命因素无关,故A项错误;贵族比例大体现了德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不足,即政治的近代化滞后,故B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说明军国主义的强盛,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议会代议制的问题,故D项错误。‎ 答案 B 题线4 巴黎公社的伟大尝试 ‎【追溯高考4】 马克思对巴黎公社在反腐方面的作用表示欢欣鼓舞,他认为,巴黎公社为了消除“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所引起的腐败,采取了可靠的办法,“能防止人们去追求升官发财”。这个方法是(  )‎ A.废除旧军队、旧警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 B.取消资产阶级法庭,建立自己的司法机构 C.任何公职人员的薪金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资 D.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信息“能防止人们去追求升官发财”可知,这个办法是公职人员的薪金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资,C项正确;A、B、D是巴黎公社改造旧制度的政治、经济措施,排除。‎ 答案 C ‎『知识拓展』全面认识巴黎公社 ‎(1)革命的偶然性:不是法国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人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交织导致的结果。‎ ‎(2)失败的必然性:当时,法国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还能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巴黎人民以革命手段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显然是不合时宜的,革命的失败是必然的。‎ ‎(3)教训的深刻性:无产阶级革命必须具备必要的条件;必须要有政党领导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必须掌握足够的革命武装力量;必须彻底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必须与农民结成联盟。‎ ‎【对点训练4】 (2017·河南漯河模拟)欧仁·鲍狄埃写道:“无论在美国或在古老的欧洲,劳动者召开代表大会,科学拿起了刨子,而铁锤在创造进步,未来在阳光里纺纱织布,这一切都没有国境:全世界的人民只有一个纲领……巴黎公社走过这条路!”在作者看来巴黎公社革命(  )‎ A.完善了斗争纲领 B.具有世界性意义 C.推动了科学发展 D.建立了工农政权 解析 根据材料“美国或欧洲”“刨子……铁锤……没有国境”“全世界的人民只有一个纲领……巴黎公社走过这条路”说明了工人运动具有世界性的意义与影响,故B项正确。‎ 答案 B ‎【考题1】 (2017·云南昆明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 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 ‎——《“共和”与“民主”的趋同: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 材料二 “三权分立”、“议会制”、“多党制”是西方民主制度的主要特色,但它们在各个国家的具体表现形式都不一样,事实上,西方政治制度纷繁复杂、形态各异,没有哪个国家与另一国家的制度是完全一样的。在美国,选举是获得国家权力的唯一合法渠道,通过其它方式如政变即使控制了权力机关,也不会被公众承认。这就基本排除了因争夺国家权力而引起政治动荡的可能。……美国人的民主权力有许多实现途径,但选举是最重要的途径。……两党之间、候选人之间就美国现行及将来实行的政策展开激烈的辩论,并展示给公众,而投票就是选民对各方政策的表态。……美国的竞选费用不断上升。美国总统选举是典型的金钱政治。……民主党和共和党已垄断美国政坛近一个半世纪,两党的价值观和政治纲领在许多方面接近。而美国是一个多元社会,许多利益群体没有自己的政治代表,而现有的政治又很难使第三党崛起。‎ ‎——《从美国大选分析西方的民主制度》‎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共和政体“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表现。‎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民主制度有哪些共同特点和不同的政体?依据材料,概括美国选举制度的优势和弊端有哪些?‎ 答案 (1)表现:实行代议制的民主形式;赋予总统极大的行政权;构建“分权制衡”机制。‎ ‎(2)特点:三权分立、议会制、多党制。‎ 政体:民主共和、君主立宪。‎ 优势:选举使政权更迭以和平方式进行,有利于政局稳定;选举是选民行使民主权力的重要途径,有利于保证人民的权利;选举是一次对美国内外政策的大讨论,有利于人民了解参与国家的政策选择等。‎ 弊端:费用高昂,富人的游戏;驴象之争,两党垄断政坛。‎ ‎1.代议制下议会权力结构的差异性 ‎(1)德国议会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联邦议会权力大于帝国议会,帝国议会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皇帝和联邦议会的批准。‎ ‎(2)法国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议院权力大于众议院;两院联席会议选出总统,总统解散众议院须经参议院同意,总统任命内阁须经众议院同意。‎ ‎(3)美国国会由参、众两院组成,立法权由两院共同行使。‎ ‎(4)英国议会由上院和下院组成,议会的主要权力属于下院,上院为最高司法机关,其对下院通过的立法和预算只有延搁权。‎ ‎2.代议制下权力制衡的多样性体现 ‎(1)英国:议会和内阁的制衡,内阁首相对议会负责,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但首相也有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议会选举。‎ ‎(2)美国: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的制衡,三者分掌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者独立平等,但相互制约,充分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 ‎(3)法国:总统和议会的制衡,总统掌管行政大权,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立法权属于议会,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 ‎【考题2】 (2017·陕西榆林华栋中学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个个精彩片段,成为我们认识和把握历史的关键。‎ 社会转型的含义:社会转型指人类历史上发生的结构性或根本性的社会变动,它是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所引发的超越原有社会模式的全方位、革命性的质变。‎ 社会转型的特点与原因:①社会转型是一个漫长和复杂变迁过程,是对旧体制逐步破除和新体制全面确立;②社会转型是全方位的,涉及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多领域;③社会转型的成因很多,而且互动制衡,根本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 请你以17~19世纪的英国为例说明社会转型上述特点,并以文明史观分析其体现出的时代潮流。(要求: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答案 说明:17世纪上半期,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已有相当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向专制王权发起了挑战。“光荣革命”后,1689年,议会颁布《权利法案》,1701年又通过《王位继承法》,这两部法案使英国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和君主立宪制度。‎ ‎17~18世纪,英国大力拓展海外贸易与殖民扩张,随着资本的积累与市场的扩大,18世纪后半期到19世纪40年代,英国率先进行并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工业化推动英国的城市化进程,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 思想文化方面,17世纪自然科学在英国进一步发展,牛顿三大运动定律的提出,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形成,同时启蒙思想在英国产生发展,科学与理性成为人们思考和判断问题的思想武器。‎ 潮流:资本主义迅速崛起,人类社会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 历史概念诠释类试题 历史概念以历史理论为指导,是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本质属性的反映。解读历史概念的关键是要抓住四个要素:背景、内容、影响、联系。解题步骤为:‎ 第一步:明确概念与设问。“社会转型”“以17~19世纪的英国为例”。‎ 第二步:链接知识。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英国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牛顿与近代自然科学。‎ 第三步:敲定思路 ‎。英国社会转型的特点,依据材料中的提示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加以详细说明;从文明史观体现了人类社会从古代的农耕文明向近代的工业文明的过渡。‎ 工业革命前英国社会的剧烈变革 ‎(1)经济上:圈地运动、海外殖民扩张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雄厚的资金、充足的原料和广阔的商品市场,资本主义手工工场迅速发展,这些使英国成为当时西欧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之一。‎ ‎(2)政治上:推翻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废除了君主专制制度,逐渐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 ‎(3)对外关系上:积极进行海外扩张,参与殖民掠夺,先后打败了西班牙、荷兰和法国。18世纪下半叶,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4)思想上:16世纪,英国进行了宗教改革,建立了民族宗教;启蒙思想家最早在英国出现,如霍布斯、洛克等,不仅推动了英国代议制民主制度的建立,而且推动了民主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