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二轮复习:专题05西方民主政治的演进和社会主义的诞生(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专题05西方民主政治的演进和社会主义的诞生(学案)

‎【考向解读】 ‎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权利法案》;责任制内阁;‎ ‎(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联邦制;总统制;‎ ‎(3)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 ‎(4)《共产党宣言》;巴黎公社。‎ ‎【命题热点突破一】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前提 ‎①1640~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国内封建制度,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 ‎②1688年“光荣革命”改变了议会与国王之间的关系,王权由神授变为来自议会。‎ ‎(2)内容 ‎①确立:《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议会掌握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 ‎②发展 A.18世纪前期,内阁制开始形成,首相和内阁须从多数党中选出,行政权转移到内阁手中。‎ B.1832年议会改革,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取得更多的席位。‎ ‎(3)特点 ‎①英国君主立宪制是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以代议制民主政治为基础的。‎ ‎②国王是国家元首,但平常仅扮演仪式性的角色,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③内阁是最高行政机关,承担行政职责,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 ‎④议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国家权力中心。‎ ‎⑤首相是最高行政首长,由议会多数党的领袖担任,首相拥有行政权、立法创议权,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例1. (2017年江苏卷单科历史16)1832年,在两次否决改革法案后,英国议会上院第三次表决时,国王以增加上院贵族人数相威胁,加上强大的民意压力,反对派议员接受国王的劝告,采用缺席的方式回避了投票,使法案得以通过。改革法案的通过表明 A.国王仍拥有重要的政治权力 B.上院在议会中有决定性作用 C.保守势力最后时刻做出让步 D.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开始形成 ‎【答案】C ‎【解析】“反对派议员……采用缺席的方式回避了投票,使法案得以通过”说明在1832年议会改革方案讨论中,保守派最终做出了让步,故C项正确。此时的英国国王已经是“统而不治”,故A项错误;英国上院是贵族院,没有实权,故B项错误;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开始形成的标志是1689年《权利法案》的通过,故D项错误。‎ ‎【变式探究】(2016年全国新课标1卷文综历史33)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二世去世,安妮女王继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这说明当时在英国 A. 议会无权制裁国王 B. 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 C. 内阁制已基本确立 D. 《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答案】B ‎【变式探究】(2016年浙江卷文综历史21)20世纪初,英国首相阿斯奎斯说:“我们现在有一个牢固确立了两百年的传统,即归根到底,王位的占有者接受其大臣的建议并据此行事。”这一传统的确立,使一个以小农业和手工业为主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成为欧洲各国效仿的对象。各国效仿的理由是 A.英国经济上的成就得益于其制度设计 B.殖民主义深刻影响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 C.英国“光荣革命”宣告了欧洲新社会政治制度的诞生 D.英国启蒙思想奠定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政治的理论 ‎【答案】A ‎ ‎【解析】依据材料中“我们现在有一个牢固确立了两百年的传统,即归根到底,王位的占有者接受其大臣的建议并据此行事。”可知指的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确立,使一个以小农业和手工业为主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可得出说明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对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故A项正确;题干中没有阐释“殖民主义”,故B项排除;材料中阐释的英国政治制度的建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故C项排除;题干中没有阐释“启蒙思想”,故D项排除。‎ 近年对英国代议制的考查多集中在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原则、19世纪工业革命与1832年议会改革的内在关系的准确理解。备考时,要结合不同时期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分析其在政治文明领域的具体成就及特点;运用文明史观及全球史观分析英国政治体制变革对近代东西方文明进程的具体影响。‎ ‎【命题热点突破二】美国联邦共和制的确立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背景:美国独立后,建立了一个松散的邦联,政局动荡不安。‎ ‎(2)标志:1787年宪法的颁布,加强了中央集权。‎ ‎(3)内容 ‎①美国实行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联邦制。‎ ‎②美国国会、总统、最高法院分别掌管国家立法、行政、司法权力,具有分权制衡的特点。‎ ‎③美国是总统制共和制,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对选民负责,美国总统兼任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总统和政府不对国会负责。‎ 例2. (2017年新课标Ⅱ卷文综历史34)1800年,美国总统、联邦党人亚当斯要求政见不同的内阁成员皮克林辞职,遭到皮克林拒绝,于是亚当斯将其免职。皮克林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总统免职的内阁成员。亚当斯此举 A.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 B.体现了总统与内阁之间权限不明 C.行使了宪法赋予总统的职权 D.反映了联邦党与其他党派的斗争 ‎【答案】C 排除D项。‎ ‎【变式探究】(2016年江苏单科卷历史16)下表是美国制宪会议中出现的三个国会建设方案。‎ 方案一(弗吉尼亚方案)‎ 方案二(新泽西方案)‎ 最终方案(康涅狄格方案)‎ 设立一个按人口比例分配表决权的国会 设立一个各州无论大小有同等表决权的国会 设立各州享有同等表决权的参议院和按人口数确定代表名额的众议院 最终方案的形成过程体现了( )‎ A.选举是民主原则的基本体现 B.国会是代议政体的权力中枢 C.妥协是现代政治的重要机制 D.分权是共和制度的关键措施 ‎【答案】C ‎【解析】表格中未涉及选举在民主政治中的重要作用,故排除A项;B项的表述与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的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三者独立平等、但互相制约的原则不符,故排除;表格中“最终方案”对国会参议员和众议员的组成的不同规定,体现了大州与小州间的妥协,这表明“妥协”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重要机制,故C项表述正确;表格中未涉及三权分立的原则,故排除D项。‎ ‎【变式探究】(2016年北京卷文综历史22)在美国第一届联邦政府中,国务卿杰斐逊和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在内政外交等问题上出现严重分歧,他们的追随者之间随之发生冲突。1796年大选中,选民因地域、职业和政治倾向的差异分裂成不同的集团。这是美国一个重要制度的起源。这一制度是 A.邦联制 B.两党制 C.议会制 D.共和制 ‎【答案】B 对美国代议制的考查,多集中于1787年宪法的背景及其政治体制的特点和影响,备考时注意从微观层面分析美国代议制的特点和原则;从宏观上梳理其对他国的政治影响。‎ ‎1787年宪法体现的原则 ‎(1)分权制衡原则:美国政府由立法、行政、司法三个平等独立的部门组成,三权分立,互相制约。‎ ‎(2)民主(主权在民)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管理国家,以代议制为基础;总统和国会议员都由民选产生,实行任期制;1789年颁布修正案,增加了10条,其中规定了人民的基本权利。‎ ‎(3)联邦制原则:美国国家结构实行联邦制中央集权原则。联邦政府的权力是各州赋予的,但联邦的地位高于州的地位,同时各州也有处理本州内部事务的权力。‎ ‎(4)共和制原则:宪法废除贵族头衔和世袭职务,规定所有的公职向人民开放,总统和国会议员都是通过民选产生的,国家和政府应该为公共利益服务,不为个人谋利益。‎ ‎(5)法治原则。‎ ‎【命题热点突破三】法国共和制和德国君主立宪制 ‎1.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1)背景:法国大革命后,君主制与共和制进行了长期的斗争;普法战争后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2)确立:1875年法国议会以一票优势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3)内容:立法权属于议会,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行政权由总统掌握,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举产生,可连选连任,在参议院赞同下,总统有权解散众议院。‎ ‎(4)影响:建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 ‎2.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背景:分裂状况阻碍德意志资本主义的发展,普鲁士在首相俾斯麦的领导下,通过三次王朝战争统一德国。‎ ‎(2)确立:1871年德国制定《德意志帝国宪法》。‎ ‎(3)内容:皇帝掌握国家大权,内阁宰相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议会是立法机构,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实行联邦制。‎ ‎(4)特点:立宪为虚,君主专制是实,具有军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残余。‎ ‎(5)影响 ‎①积极:德国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此后,德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很快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②消极:专制主义色彩浓厚;军国主义传统得以延续。‎ 例3. (2017年新课标Ⅲ卷文综历史33)雨果在小说《九三年》中描述1793年法国唯一的最高权力机关国民公会,“既是正式选举会议又是十字街头,既是权威机关又是平民大众,既是法庭又是被告”。这里的国民公会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 A.三权分立 B.君主立宪 C.人民主权 D.法律至上 ‎【答案】C ‎【解析】1793年后的法国废除了君主制,材料“既是权威机关又是平民大众,既是法庭又是被告”,说明人民掌握权力,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故C项正确。法国没有确立三权分立的原则,故A项错误。B项是1789—1792年法国的政体,D项材料中没有涉及。‎ ‎【变式探究】(2016年全国新课标3卷文综历史35)1875年以后,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1958年,戴高乐就任总统,修改宪法,规定总统拥有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力。这一政治体制的变化 A.有利于政局稳定 B.确立了总统国家元首的地位 C.剥夺了议会的主要权力 D.有助于两党制的形成 ‎【答案】A ‎【变式探究】(2016年上海高考单科卷历史32)根据右侧《德意志帝国宪法》摘录,下列选项最能反映德意志帝国特点的是( )‎ A.德意志帝国是一个松散的联盟 B.德意志帝国是君主立宪的联邦国家 C.德意志帝国实现了普选制 D.普鲁士邦在帝国中占据主导地位 ‎【答案】B项3分,C、D项1分, A项0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对于德意志帝国,我们最应该明确的就是其改革“不彻底”,这种不彻底表现在很多方面,最主要的就是君主立宪制政体。正是由于这样的政体才会导致诸如君主权力过大,议会作用受限等一系列问题,所以B选项最具有概括性。此外材料还提到了选举方式和普鲁士地位的问题,C、D选项的说法都没有问题,但都是具体的细节。A选项是错误的,因为德意志刚刚进行过王朝战争,所以不是松散的联盟。‎ 高考对法国共和制的考查多集中于其建立过程的特点及宪法的内容、特点;高考对德国君主立宪制的考查多集中于其特点及影响;综合四国代议制,全面认识资产阶级代议制非常重要。‎ 多角度认识资产阶级代议制 ‎(1)确立原因:代议制的确立、发展和完善都与生产力的发展密切相关,特别是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加速了民主化进程。‎ ‎(2)基本特点:是一种间接民主政治,形式多样,又具有统一性;一般具有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的议会;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原则;实行政党政治。‎ ‎(3)历史作用:否定了封建专制政体,保证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缓和了社会矛盾,从法律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成果;推动了世界民主化进程。‎ ‎(4)对近代中国的影响: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推翻封建帝制,颁布《临时约法》,体现了美国共和制的民主选举和三权分立等原则。 ‎ ‎【命题热点突破四】社会主义理论到建立政权 历史阶段 历史背景 进程(内容)‎ 历史影响 马克思主义诞生 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日益暴露;三大工人运动奠定阶级基础;空想社会主义奠定思想基础 ‎1848年《共产党宣言》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国际无产阶级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是19世纪最重大的理论成果,深刻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 巴黎公社 普法战争法国惨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投降卖国,镇压人民 建立公社委员会,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等 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十月革命 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俄国无产阶级有革命政党的领导、有成熟的领袖;一战激化国内矛盾 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四月提纲》指明正确方向;七月流血事件使列宁抛弃和平过渡的幻想;十月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 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例4、1917年3月,俄国临时政府成立不久,彼得格勒苏维埃宣布了一号法令,规定所有部队都应选举产生士兵委员会,负责管理本单位的政治活动、监管本单位的武器。这反映出彼得格勒苏维埃(  )‎ A.行使中央政府的职权 B.具有无产阶级政权的性质 C.与临时政府全面对抗 D.已经掌握全部军队指挥权 解析:‎ 题干时间“1917年3月”以及材料中“规定所有部队都应选举产生士兵委员会,负责管理本单位的政治活动、监管本单位的武器”的信息说明苏维埃在行使中央政府的职权,故A项正确;题干时间是二月革命后,当时临时政府还存在,彼得格勒苏维埃不具有无产阶级政权的性质,故B项错误;“与临时政府全面对抗”是在七月流血事件之后,故C项错误;彼得格勒苏维埃只能掌握自己的军队,不可能掌握全部军队,故D项错误。‎ 答案:A 对本考点的考查,多集中于十月革命,尤其是对其过程及认识的考查。以多元史观认识十月革命的地位很重要。‎ 用多元史观解读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地位 ‎(1)革命史观: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全球史观(整体史观):给各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文明史观: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 ‎(4)现代化(近代化)史观:使俄国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和剥削阶级的统治,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 ‎【高考真题解读】‎ ‎1.(2017年江苏卷单科历史16)1832年,在两次否决改革法案后,英国议会上院第三次表决时,国王以增加上院贵族人数相威胁,加上强大的民意压力,反对派议员接受国王的劝告,采用缺席的方式回避了投票,使法案得以通过。改革法案的通过表明 A.国王仍拥有重要的政治权力 B.上院在议会中有决定性作用 C.保守势力最后时刻做出让步 D.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开始形成 ‎【答案】C ‎2.(2017年海南卷单科历史16)1689年,英国议会决定拥戴威廉和玛丽为英国国王和女王,同时选派代表将王冠连同《权利宣言》(《权利法案》的初稿)一起呈献给二人,并当面宣读,威廉和玛丽心照不宣地全部接受。这一事件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 A.天赋人权 B.民主共和 C.君主立宪 D.权力制衡 ‎【答案】C ‎【解析】材料信息“选派代表将王冠连同《权利宣言》(《权利法案》的初稿)一起呈献给二人,并当面宣读,威廉和玛丽心照不宣地全部接受”体现了一会对王权的限制,这一政治理念是君主立宪,故C正确;天赋人权指的是自然权利,指自然界生物普遍固有的权利,并不限由法律或信仰来赋予,故A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民主共和指的是国家元首有选举产生,故B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权力制衡指的是权力之间的相互制约与平衡,故D不符合材料信息。‎ ‎1.(2017年新课标Ⅱ卷文综历史34)1800年,美国总统、联邦党人亚当斯要求政见不同的内阁成员皮克林辞职,遭到皮克林拒绝,于是亚当斯将其免职。皮克林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总统免职的内阁成员。亚当斯此举 A.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 B.体现了总统与内阁之间权限不明 C.行使了宪法赋予总统的职权 D.反映了联邦党与其他党派的斗争 ‎【答案】C ‎1.(2017年新课标Ⅲ卷文综历史33)雨果在小说《九三年》中描述1793年法国唯一的最高权力机关国民公会,“既是正式选举会议又是十字街头,既是权威机关又是平民大众,既是法庭又是被告”。这里的国民公会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 A.三权分立 B.君主立宪 C.人民主权 D.法律至上 ‎【答案】C ‎【解析】1793年后的法国废除了君主制,材料“既是权威机关又是平民大众,既是法庭又是被告”,说明人民掌握权力,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故C项正确。法国没有确立三权分立的原则,故A项错误。B项是1789—1792年法国的政体,D项材料中没有涉及。‎ ‎1.(2017年海南卷单科历史17)一位在狱中受过军事队列训练的德国老鞋匠,在1906年刑满释放后的某日,打扮成一名少尉,带领在街头偶然遇到的一小队士兵,来到某镇财务所,说:“我是皇帝派来的,赶快把钱给我。”财务官员立即把钱交出,老鞋匠敬了一个标准军礼,拿着钱带着士兵扬长而去。这一事件反映出当时德国 A.社会秩序陷入混乱 B.专制体制臻于极盛 C.政府官员纪律松弛 D.军国主义弥漫社会 ‎【答案】D ‎【解析】受过军事队列训练的老鞋匠,打扮成少尉,打着皇帝的旗号迫使财务官员交出钱财,这说明了当时德国军国主义色彩极为浓厚,故D正确;统一后的德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秩序较为稳定,故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皇权至上,因此专制体制极盛不符合材料信息,故B错误;材料体现不出政府官员的纪律松弛与否,故C错误。‎ ‎1.(2016年全国新课标1卷文综历史33)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二世去世,安妮女王继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这说明当时在英国 A. 议会无权制裁国王 B. 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 C. 内阁制已基本确立 D. 《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答案】B ‎2.(2016年浙江卷文综历史21)20世纪初,英国首相阿斯奎斯说:“我们现在有一个牢固确立了两百年的传统,即归根到底,王位的占有者接受其大臣的建议并据此行事。”这一传统的确立,使一个以小农业和手工业为主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成为欧洲各国效仿的对象。各国效仿的理由是 A.英国经济上的成就得益于其制度设计 B.殖民主义深刻影响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 C.英国“光荣革命”宣告了欧洲新社会政治制度的诞生 D.英国启蒙思想奠定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政治的理论 ‎【答案】A ‎ ‎【解析】依据材料中“我们现在有一个牢固确立了两百年的传统,即归根到底,王位的占有者接受其大臣的建议并据此行事。”可知指的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确立,使一个以小农业和手工业为主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可得出说明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对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故A项正确;题干中没有阐释“殖民主义”,故B项排除;材料中阐释的英国政治制度的建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故C项排除;题干中没有阐释“启蒙思想”,故D项排除。‎ ‎3.(2016年上海单科历史11)有史学家写道:在危机中,新教和其他力量站在法律和议会一边,而君主则把政治命运押在罗马天主教会身上,最后制定法律的议会战胜了国王。他描述的是( )‎ A.英国“光荣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德意志王朝战争 ‎【答案】A ‎4.(2016年全国新课标1卷文综历史40)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人民订立契约建立国家,他们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主权不可转让,也不可代表,议员不能是人民的代表,只能充当人民的“办事员”。英国人“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的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人民主权不可分割,否则主权者将被“弄成是一个支离破碎拼凑起来的怪物”。‎ ‎——据卢梭《社会契约论》‎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制度构想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答案:评分标准:‎ 一等(12-10分)①概念解析准确,要素分解全面、科学;②解析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9 ---5分)①能够结合其它相关解析对象解析、较全面;②解析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4----0分)①偏离概念解析对象、观点不明确;②解析概念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示例:略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体现了对考生基础知识和发散思维的考查。本题型向来是高考中的亮点题型。从题目要求上对学生的要求减少,但对学生能力考查的要求增强,不确定性增加。在解答本题时可结合英美两国的政体结构来进行作答。如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借鉴了孟德斯鸠三权分立的观点,使孟德斯鸠的观点得到了实践。又如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在一定程度上实践了霍布斯、洛克和卢梭等人主权在民的思想。但无论如何作答,都要求学生能够结合所学内容论证相关观点,要求试论结合、能够自圆其说。‎ ‎5‎ ‎.(2016年浙江卷文综历史39)近代平等思想发端于古希腊和罗马,而追求民权平等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矢志一生的奋斗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6分)‎ 材料一 公元前5世圮,雅典民主制达到高峰,平等的概念被用于政治领域,公民不分贫富和出身均有参与政治生活的同等权利。后来,平等观念随着罗马法的实施而传播开来。西塞罗在《论共和国》中进一步论迷道:“真正的法律乃是正确的理性,与自然相吻合……它是惟一的法律……对所有的人是共同的、如同教师和统帅的神”;“既然法律是公民联盟的纽带,由法律确定的权利是平等的,那么当公民的地位不相同时……作为同一个国家的公民起码应该在权利方面是相互平等的。”‎ ‎——摘自西塞罗《论共和国》、王乐理《美德与国家》‎ 材料二 “人与人之间本来都是平等的……人类主要的天然禀赋,生命和自由……人人可以享受”;“自从人们觉察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私有制就出现了。”‎ ‎——摘自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材料三 孙中山一生奉行“天下为公”。“既知民为邦本,一国之内人人平等,君主何复有存在之余地!”从组织兴中会起,就把“创立合众政府”悬为鹄的。同盟会成立后,他提出“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其后又发明“五权分立”的宪法,在西方三权分立基础上,参照传统的考试权和监察权而成,以保障民权的落实。民国肇造,约法颁布,民权平等曙光初现,旋为复辟势力所断。直至晚年,他依然致力于三民主义的新生,认为法国革命的“平等”和“民权主义”相同。‎ ‎——据李华兴《评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思想》等整理 总结孙中山的民权平等思想,有以下两种认识可供讨论:①它是顺应革命实践发展需要、与时俱进的产物;②它是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产物。‎ ‎(1)根据材树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同等权利”的方式体现在哪里?概括材料一西塞罗的思想主张并分析其历史意义。(10分)‎ ‎(2)概括材料二中卢梭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指出,为了维护和保障人类的“天然禀赋”,卢梭在政治理论层面又作了怎样的探索?(10分)‎ ‎(3)阅读材料三,对孙中山的民权平等思想,您侧重于哪一种认识?试结合相关史实扼要阐述。(6分。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 ‎【答案】(1)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自然法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在自然法系下,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资格享有基本权利。这种人类自然平等的思想是对罗马法律实践的理论概括与升华,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 ‎(2)自由、平等是人的天性,是自然赋予人的权利;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反对封建王权;“人民主权”说;“社会契约论”。‎ ‎(3)侧重①‎ ‎:辛亥革命前,致力于推翻君主专制,提出“创立合众政府”、“创立民国”、“五权宪法”等主张;民国成立后,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倡导主权在民、平等自由、民主共和等;对三民主义做出新解释,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侧重②:潜心研究各种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吸取西方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等思想;整理发展中国古代有益于民权平等的制度与民本思想,包括考试制度、监察制度和“天下为公”、“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等。 ‎ ‎【解析】‎ ‎(2)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及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的解答需要紧扣材料信息分析归纳,结合材料二“人与人之间本来都是平等的”等信息分析归纳即可,第二小问的解答应紧扣“天然禀赋”,结合第一小问的解答及所学知识,可得出卢梭反对封建王权,以及提出“人民主权”说、“社会契约论”。‎ ‎(3)属于开放性试题,旨在考查学生评述分析的能力,解题时需要首先选择一种自己的认识,如可以选①,也可以选②,只选择其中一个进行论述即可,其次,结合所学知识对自己所选择的认识进行分析归纳。‎ ‎6.(2016年江苏单科卷历史16)下表是美国制宪会议中出现的三个国会建设方案。‎ 方案一(弗吉尼亚方案)‎ 方案二(新泽西方案)‎ 最终方案(康涅狄格方案)‎ 设立一个按人口比例分配表决权的国会 设立一个各州无论大小有同等表决权的国会 设立各州享有同等表决权的参议院和按人口数确定代表名额的众议院 最终方案的形成过程体现了( )‎ A.选举是民主原则的基本体现 B.国会是代议政体的权力中枢 C.妥协是现代政治的重要机制 D.分权是共和制度的关键措施 ‎【答案】C ‎【解析】表格中未涉及选举在民主政治中的重要作用,故排除A项;B项的表述与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的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三者独立平等、但互相制约的原则不符,故排除;表格中“最终方案”对国会参议员和众议员的组成的不同规定,体现了大州与小州间的妥协,这表明“妥协”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重要机制,故C项表述正确;表格中未涉及三权分立的原则,故排除D项。‎ ‎7‎ ‎.(2016年北京卷文综历史22)在美国第一届联邦政府中,国务卿杰斐逊和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在内政外交等问题上出现严重分歧,他们的追随者之间随之发生冲突。1796年大选中,选民因地域、职业和政治倾向的差异分裂成不同的集团。这是美国一个重要制度的起源。这一制度是 A.邦联制 B.两党制 C.议会制 D.共和制 ‎【答案】B ‎8.(2016年海南单科卷历史14)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分参、众两院。参议院由各州议会分别选派两名参议员组成,众议院议员按人口比例由各州选民普选产生,每两年选举一次。这些规定体现了 A.参议院代表少数人利益 B.各州根据人口分享联邦权力 C.联邦制与共和制的原则 D.众议院主导联邦的立法权力 ‎【答案】C ‎【解析】 “参议院由各州议会分别选派两名参议员组成”体现的是联邦制原则,“众议院议员按人口比例由各州选民普选产生”体现的是共和制原则,所以本题答案为C项。A项、B项和D项说法均错误,故排除。‎ ‎9.(2016年全国新课标1卷文综历史40)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人民订立契约建立国家,他们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主权不可转让,也不可代表,议员不能是人民的代表,只能充当人民的“办事员”。英国人“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的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人民主权不可分割,否则主权者将被“弄成是一个支离破碎拼凑起来的怪物”。‎ ‎——据卢梭《社会契约论》‎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制度构想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答案:评分标准:‎ 一等(12-10分)①概念解析准确,要素分解全面、科学;②解析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9 ---5分)①能够结合其它相关解析对象解析、较全面;②解析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4----0分)①偏离概念解析对象、观点不明确;②解析概念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示例:略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体现了对考生基础知识和发散思维的考查。本题型向来是高考中的亮点题型。从题目要求上对学生的要求减少,但对学生能力考查的要求增强,不确定性增加。在解答本题时可结合英美两国的政体结构来进行作答。如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借鉴了孟德斯鸠三权分立的观点,使孟德斯鸠的观点得到了实践。又如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在一定程度上实践了霍布斯、洛克和卢梭等人主权在民的思想。但无论如何作答,都要求学生能够结合所学内容论证相关观点,要求试论结合、能够自圆其说。‎ ‎10.(2016年全国新课标3卷文综历史35)1875年以后,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1958年,戴高乐就任总统,修改宪法,规定总统拥有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力。这一政治体制的变化 A.有利于政局稳定 B.确立了总统国家元首的地位 C.剥夺了议会的主要权力 D.有助于两党制的形成 ‎【答案】A ‎11.(2016年上海高考单科卷历史32)根据右侧《德意志帝国宪法》摘录,下列选项最能反映德意志帝国特点的是( )‎ A.德意志帝国是一个松散的联盟 B.德意志帝国是君主立宪的联邦国家 C.德意志帝国实现了普选制 D.普鲁士邦在帝国中占据主导地位 ‎【答案】B项3分,C、D项1分, A项0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对于德意志帝国,我们最应该明确的就是其改革“不彻底”,这种不彻底表现在很多方面,最主要的就是君主立宪制政体。正是由于这样的政体才会导致诸如君主权力过大,议会作用受限等一系列问题,所以B选项最具有概括性。此外材料还提到了选举方式和普鲁士地位的问题,C、D选项的说法都没有问题,但都是具体的细节。A选项是错误的,因为德意志刚刚进行过王朝战争,所以不是松散的联盟。‎ ‎12.(2016年海南单科卷历史12)德国19世纪中期仍处于分裂状态.促成德国实现统一的人物是 A.马丁·路德 B.俾斯麦 C.加尔文 D.歌德 ‎【答案】B ‎1.(2015·北京文综)1845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禁止总统在未经国会同意拨款的前提下授权建造海上缉私船。总统约翰·泰勒否决了该法案,但国会推翻了总统的否决。根据美国宪法,随后(  )‎ A.这项法案将会自动生效 B.国会将自行建造缉私船 C.最高法院可废除该法案 D.总统可再次否决该法案 解析: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总统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议案,但国会复议时若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则议案自动生效,据此可知本题正确选项为A。‎ 答案:A ‎2.(2015·江苏单科)依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建立的政体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这部宪法内容中最能体现资产阶级代议制特征的是(  )‎ A.帝国依据本宪法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 B.德意志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 C.联邦议会主席职位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D.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征有民主选举、分权制衡、政党政治等,据此分析选项内容可知D项正确。‎ 答案:D ‎3.(2015·上海单科)下侧是哪一人物的生平年表(  )‎ A.俾斯麦 B.马克思 C.圣西门 D.列宁 解析:由“发表《共产党宣言》”一项信息就可知答案为B项。‎ 答案:B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