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1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无答案
梅河口市第五中学 2017—2018 学年度下学期 高二 3 月考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第Ⅰ卷答案按要求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3.只交答题卡和答题纸. 第 I 卷(共 5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空 2 分,25 道选择题,共计 50 分) 1、皇太极死后,在其弟多尔衮与其子豪格的皇位继承大战中,皇子派得到了大部分人的 支持。他们在议政王大臣会议上表示皇位必由皇子继承,甚至严厉提出“若不立帝之子, 则宁死从帝于地下而已”。这反映出 A.皇子一派实力得到朝臣一致认可 B.清初君主专制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C.议政王大臣会议妨碍了皇权的集中 D.汉族文化对少数民族王位继承制的影响 2、史书记载,明朝多昏君、宦官专权、外戚干政现象此起彼伏,然而从长远看来,明王 朝在高层皇权混乱的状态下,国家依然延续了数百年,其主要原因是 A.明朝废除丞相之后高层政治的权力清流 B.国家系列制度存在惯性 C.理学为士大夫集团建立一定程度的思想、政治秩序 D.自然经济为封建政权提供坚实物质基础 3、伯利克里说:“不关心城邦事务的人,有人称其为心情平和的人,我们雅典人称其为 废物。 它毋需公民多少政治才能,关键是每个公民都应本着一切从城邦出发……”反映 A.雅典公民的政治才能普遍较低 B.责任意识是雅典公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C.民主与公民义务具有内在一致性 D.不关心城邦事务的人无法成为公民 4、1649 年,当英国人民看到查理一世身首异处时,数以万计的观众齐声发出痛苦的呻吟; 1660 年,查理二世返回伦敦时,受到民众夹道欢迎;1688 年,威廉和玛丽在英国登陆时 也受到民众的欢迎。据此可知,当时的英国 A.民主政治发展任重道远 B.君主立宪政体基础初步确立 C.民众心理与高层政治发展息息相关 D.君主专制绵延久远 5、19 世纪 70 年代,(法国)农民已经习惯了共和国,他们反对君主派搞政变,工人群 众对于共和制的态度更为鲜明。对于这种情况,君主派中比较清醒的人也是能认识到的。 他们曾无可奈何地说:“我们是君主派,但法国不是”。材料反映了 A.民众的政体分歧正在渐趋消弭 B.君主派的政治观点与国家需求越来越远 C.共和政体在法国最终确立了 D.君主派与共和派斗争陷入白热化 6、人们在研究历史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 于鸦片战争这一事件:过去,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我国史学家则从 民族命运来思考这一战争;在当今文明史观认识下,人们又会有新的结论。能正确反映 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A.英国史学观/文明冲突,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商业战争 B.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C.英国史学观/侵略战争,中国史学观/商业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D.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文明冲突,文明史观/侵略战争 7、1938 年 10 月,陈嘉庚以华侨参政员身份,从新加坡向国民参政会发来“敌未出国门 前言和即汉奸”的电报提案,获大会通过,被誉为“古今中外最伟大的一个提案”。该 提案的“伟大”之处在于 A.以不屈精神贯彻民众整体意识 B.坚决反对分裂国家的投敌行为 C.遏制了亲日派的投降倾向 D.鼓舞北平守军奋起抵抗 8、十月武装起义胜利后不久,列宁说,我们坚信西欧一定会发生革命,现在人们已经感 到空中雷电密集,预感到马上会爆发一场大雷雨;虽然不能断言革命在哪一天爆发,“但 是我们能够促进革命”,“帮助西欧人民发动不可战胜的社会主义革命”。列宁强调 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是历史的必然 B.各地全部政权一律转归工兵苏维埃 C.全世界无产阶级力量武装保卫苏俄的重要性 D.十月革命是欧洲社会主义革命的序幕 9、“同强盗握手,正是为了最后消灭强盗!”这是尼克松到访中国的那一天,刊登在《参 考消 息》头版的列宁语录。“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则是中国重返联合国时选登在该报 同一位置的毛主席语录。对上述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新中国的外交战略坚持独立自主精神 B.反对霸权主义是中国当时的外交政策 C.文化大革命“极左”思潮在外交领域的反映 D.中美关系的改善在当时是权宜之计 10、台湾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在接受台湾《中国时报》专访时说:“光是一个徐蚌会战都 是上百万人的伤亡,那是不堪回首的往事。”对马英九的说法,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马英九认为徐州会战的牺牲实在是不值得 B.马英九对国民党解放战争行为深刻反思 C.马英九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两岸问题 D.马英九力主中国贯彻统一思想 11、1954 年,欧洲六国签订建立煤钢共同体的条约,规定其最高机构为共同体的总体利 益而行使职责,不接受任何政府和组织发出的指示,其委员实行招聘制,由各国政府协 商一致后任命。这表明,该共同体是 A.政府之间的合作 B.独立于政府的能源组织 C.企业之间的联合 D.独立于政府的经济组织 12、宋代的蚕桑生产区域遍布黄河流域、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但据《宋会要·食货》 记载,北宋时仅长江流域的成都府路、梓州路和两浙路每年上贡的丝绸已达 266 万多匹, 占据全国的三分之二。这说明长江流域 A.丝织品市场需求量较大 B.私营手工业较为繁荣 C.丝织技艺水平相对较高 D.总体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北方地区 13、雍正皇帝曾说:“逐末之人多,不但有害于农,而并有害于工也。小民舍轻利而逐 重利,故逐末易而务本难。苟遽然绳之以法,必非其情之所愿,而势所难行。惟在平日 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崇尚朴实,不为华巧。如此日积月累,遂成风俗。”下 列对材料中的经济政策解读有误的是 A.最早提出者是商鞅 B.以立法形式分离农商关系 C.具有端正民风的目的 D.利于自然经济稳定性的巩固 14、欧洲人向美洲输出工业品,及其用工业品(从非洲)换来的黑人奴隶,在美洲换成 白银,再把这些白银运往亚洲,换取亚洲的生丝、绸缎、棉布、瓷器、茶叶、香料、胡 椒,运回欧洲。材料说明 A.以欧洲为中心的洲际经济联系加强 B.亚洲和美洲已成为西方工业品倾销市场 C.掠夺美洲是西欧资本积累的主要途径 D.亚洲成为当时世界经济联系的重要桥梁 15、随着工业革命的起步……工人的处境最糟:曼彻斯特浓烟滚滚,污水横流……纺织 厂女工每天干活 12~16 小时,平均寿命 17 岁……工人居住区热病蔓延,贫困和缺乏教 育使他们变得自暴自弃……。这反映了工业革命 A.推动社会的巨大进步 B.坚定了工人的阶级斗争意识 C.标志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D.研究视角可以参考社会史观 16、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后仅 3 年,外国轮船公司就损失了 1300 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 布局开工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 10 万匹。这一现象说明,民用企业的兴办 A.使中国走上了独立富强的道路 B.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C.增强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力量 D.取代了外商企业在中国的垄断地位 17、在凯恩斯学派看来,有效需求是推动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在长达几千 年的中国传统社会中,社会上绝大部分的有效需求几乎消失了。以下是对造成这种现象 的原因的叙述,其中最主要的是 A.“工商食官“绕过市场满足了社会需求 B.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的顽强抵制 C.广大农民的贫困难以形成有效社会需求 D.普通民众与市场联系的渐趋减弱 18、美国某知名生物科技公司推出一项的“宏伟计划”:收购全球种子公司——利用转 基因技术加以“改良”——用申请了专利的转基因种子替代天然种子——控制全球食品 供应。该公司目前已收购全球 21%的种子公司,控制 93%的转基因食品市场。该材料主要 说明 A.跨国公司促进了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增长 B.跨国公司控制了国际技术贸易 C.全球化背景下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性 D.全球化与单一民族经济难以共存 19、北宋程颐说道“唐有天下,如贞观、开元间,虽号治平,然亦有夷狄之风。三纲不 正,无父子、君臣、夫妇,其原始于太宗也。故其后世子弟,皆不可使。玄宗才使肃宗, 便篡。肃宗才使永王璘,便反。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 之 乱。”作者意在说明 A.藩镇割据严重削弱中央集权 B.宗法观念与少数民族政权不协调 C.伦理纲常有利于政权的稳定 D.佛道兴盛对儒家思想的冲击 20、智者学派是公元前 5~前 4 世纪希腊的一批收徒取酬的职业教师的统称。他们以雅典 为中心,周游希腊各地,对青年进行修辞、论辩和演说等知识技能的训练,教授参政治 国、处理公共事务的本领。由此可见,当时的希腊 A.诸侯割据,城邦民主制发达 B.社会剧变,政治派别众多 C.社会中人文色彩较浓 D.城邦之间关系融洽 21、魏源著《海国图志》印刷近千册不久被列入禁书;《瀛环志略》一书在作者徐继畲 被罢官后也被查禁。造成其相同归宿的主要原因是 A.清朝缺乏革旧鼎新的政治胸怀 B.书中作者的观点与时政要求不合 C.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惨败 D.作者的个人经历影响统治者对其的信任程度 22、《中共党史的“黄金时代”:延安 13 年改革开放 30 年》一文指出:延安 13 年与改 革开放 30 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两个扭转乾坤的“黄金时代”。这两个时代的共同标 志是: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局面。这两个时期中国 共产党“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的主要表现,分别是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形成 B.全面抗战路线的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 C.毛泽东思想日益成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 D.确定“和平”“民主”方针/确立“依法治国”方略 23、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说:“在‘百家争鸣’的号召出来之前,有五六年的时间我没有 写一篇学术性的文章,没有读一部像样的美学书籍,或者是就美学里的某个问题认真地 作一番思考。其所以这样,并非由于我不愿,而是由于我不敢……‘百家争鸣’号召出 来了,我就松了一大口气。不但是我一个人如此,凡是我所认识的有唯心主义烙印的旧 知识分子一见面就谈到这个‘福音’,没有一个不喜形于色的。”这说明了“双百方针” 中的“百家争鸣” A.推动了文学创作的繁荣 B.抛弃了意识形态的相关内容 C.有利于学术研究的开展 D.推动了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开展 24、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一切都必须 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思维者的悟性成了衡量一 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 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 所排挤。”这段话的实质是突出 A.追求理性 B.反对权威 C.宣扬平等 D.维护正义 25、清朝蔡澄在《鸡窗丛话》中写道:“尝见古骨肆,古铜方二三寸,刻选诗或杜诗韩 文二三句,字形反、不知何用。识者日:此名书范,宋太宗(976-997)初年,颁行天下, 刻书之式。”从材料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北宋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效率提高 B.宋代娱乐场所中已注重科技普及 C.铜活字技术源自北方政权 D.宋朝之后活字印刷术得到新发展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计 50 分) 26、(15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文化像洋葱头文化,这种形象,可以让我们非常清楚地看到日本文化的一 种状况,它像洋葱头一样,剥开一片,剥开一片,最后想要找日本文化的核,没有。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日本 1871 年明治政府派使节团考察西方。实地接触西方世界后,对成员们的思 想引起了巨大的冲击,使之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正如随行的福田德兰所说的,在西方 文明面前,他们“简直像乡下姑娘来到了上野火车站,看到行走着的时髦女郎时,愈觉得 自己土里土气,恨不得钻进地洞里去”。大久保利通也发出了“深感我们不适应这个世界” 的感慨……因而最终他们“无所畏惧的放弃了己的喜好,吸纳了外国的文明”。 ——据吴延谬《日本史》等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为什么说日本文化没有“核”?(9 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使节团成员接触西方后的感受。(2 分)为“吸纳外国的文明”,日 本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6 分) 27、(17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君书》记录了商鞅与其他法家的思想,其中《去强》一篇中说:欲使国家 富强,必须详细了解国内成年男女、年老和弱小者、官员和士兵、以游说谋生者及从事 工商业者等的数量。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变法的重点内容之一就是对户籍制 度进行了整顿:“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 倍其赋。” ——摘编自游相录《秦户籍制度探究》 材料二 (王安石变法)首先利息并不低。王安石定的标准是年息二分,即贷款一万, 借期一年,利息二千。这其实已经很高了,而各地还要加码……利息高不说,手续还麻烦…… 道道手续,都要给胥吏衙役交“好处费”……地方官就更是硬性摊派了。当然,层层摊派的 同时,还照例有层层加码。于是,不但贫下中农,就连富裕中农和富农、地主,也得“奉 旨贷款”。结果,老百姓增加了负担,地方官增加了收入。 ——易中天《谈王安石变法》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整顿户籍制度的目的和措施。(8 分) (2)据材料四概括易中天的观点。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9 分) 28、(18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鲜卑人乐俑。中国古代礼乐源自周礼,孔子的“仁”是对礼乐的高度浓缩, 历代封建统治者都重现沿用礼乐制度维护自身统治。 材料二 孝文仁孝好学……兴礼乐,定制度,后(北)魏文物(礼乐制度),始有可观。 帝恶其国俗鄙陋,乃迁都洛阳,改国姓为元氏,禁胡语胡服……宗室勋旧,不悦者多…… 时魏之势虽极盛,然剽悍勇武之风,渐次消灭……华奢柔弱之风渐行,而国势之衰兆已见。 ——根据 1907 年宏文馆出版的《中国历史讲义》等整理 孝文自鄙胡俗,深慕华风,汉晋以下大改革家也。论者议其忘强武之旧,习弱靡之风, 国势之衰,萌芽于是。然孝文弃平城而趋洛阳,失形式则有之……至于革鄙陋,趋文明, 夫安能为孝文咎耶。在北方民族同化上,孝文帝起了重要作用,鲜卑之同化中国,帝功 居多。……拓跋魏自北鄙之平城,迁都洛阳,兴学校,作均田,崇儒术,弃胡俗,而一切 改从汉制,实为魏之极盛时代”……诸族遂大受汉族之同化……国中一切制度文物,亦无一 不仿南朝。至北齐北周之治制,则尤为隋唐治制之所本,于中国之贡献颇大。 ——摘自 1913 年《共和国教科书·本国史》和 1928 年《初中本国史》 (1)从材料一中鲜卑人礼乐文化的变化,你能得出什么认识?(6 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两种对孝文帝改革影响认识的异同。(12 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