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1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往届)
2020届安徽省毛坦厂中学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往届)历史 一.选择题 1.《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关于分封制的认识,下列选项史实、推论一致的是 A. 史实:分封国的主要区域为黄河中下游地区 推论:成康分封带有遏制商族残余势力,统治殷商遗民的目的 B. 史实:诸侯带领周王所授之民向东迁徙,与当地原居民杂糅,初步打破了邦族界限 推论:地缘政治向血缘政治转变 C. 史实:秦朝废分封,行郡县 推论:秦朝以后中国历史上再无分封制 D. 史实:诸侯在自己的封国可以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徭役、再分封 推论:西周政治带有一定的民主性 【答案】A 【解析】 周克商后,殷人势力依然很强大。殷商遗民怀着“亡国之痛”与其原先在东方的属国相互勾结,威胁西周的统治。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殷商遗民问题,成王和周公将商朝的内外服制度加以创新,实行分封制。商故朝的都城为河南安阳,统治区域主要是黄河中下游,西周分封的主要区域为以前商朝的控制区域及其附属国,故A正确。B应为血缘政治向地缘政治转变。C的史实仅能得出秦朝没有实行分封制,汉代、西晋、明代都曾实行过分封制,C错误。民主制指的是人民当家作主,D项史实只能推论出地方有一定的自治性,D错误。 2.贞观年间的乡贡须先经过当地尊长和州县官批准,再由户部审阅,才送吏部考试,不是二百九十三姓(国家登记管理的家族)的人,不得参与乡贡。这一要求 A. 凸显察举制和科举制的优点 B. 扩大了唐朝的统治基础 C. 说明唐代科举资格审查严格 D. 在于控制科举的录取比例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参考乡贡考试有一定资格条件的限制,体现了唐代科举资格审查严格,C项正确。题干信息没有涉及察举制,排除A。题干主旨强调乡贡考试的资格条件,而不是科举制的影响,排除B。题干主旨强调乡贡考试的资格条件,而不是控制科举的录取比例,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了解题干的乡贡考试的资格条件,逐一排除选项即可。 3.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指出:“选举之不慎而守令(太守、县令)残民,……郡县者,非天子之利也,国祚所以不长也,而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对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郡县制 A. 导致秦短命而亡 B. 有利于君主专制 C. 不利于巩固政权 D. 更有利于百姓 【答案】D 【解析】 “而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的信息说明郡县制比分封制进步,更符合百姓的利益,故D项正确;材料评价的事郡县制的积极作用,故A和C项错误;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B项错误。 【点睛】本题是以王夫之的言论作为情景考查郡县制和分封制的比较,材料中“为天下计,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是解题的关键,首先要突破文言文的障碍。 4.有学者认为,非但罗马没有采用雅典制度,且后来两千年的欧洲再也没有采用雅典的制度,近代西方民主制与雅典民主制基本无关。这主要是因为雅典 A. 领袖的行为受到严格限制 B. 民主的范围过于狭窄 C. 民主制存在着严重的弊端 D. 共和制有悖欧洲传统 【答案】C 【解析】 其他国家之所以没采取雅典的民主制主要是因为雅典的民主制自身存在着很多的严重的弊端,所以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近代西方民主制之下领袖的行为也是受到严格限制的,所以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只是弊端之一,错在不全面,不符合题意,排除;共和制并不有悖欧洲传统,选项D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材料的主旨——没采取雅典的民主制主要是因为雅典民主制的弊端。 5.某学者指出:“在古罗马,即使在日常情况下,所有人使用其物,也应维持在一般的合理状态。如罗马法中规定‘在居民区,允许冬天在室内生火取暖而排烟于室外,允许倾倒生活污水等,但不得开放排出过度的烟雾或流出大量废水的作坊’。”这说明古罗马 A. 注重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 B. 最早萌发生态文明思想 C. 法律旨在维护公民的利益 D. 严格限制社会经济活动 【答案】A 【解析】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所有人使用其物,也应维持在一般的合理状态”说明罗马法强调人们行使个人权利是应该适度,不能侵犯他人和社会利益,属于规范社会行为的表现,故A选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罗马法是最早萌发生态文明思想的,故B选项错误;材料主旨在于社会行为的规范性和适度性,而不是维护公民的利益,故C选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对社会经济活动严格限制,故D选项错误。故选A。 6.1893年,当德皇威廉二世威胁要将议会中的反对者们击得粉碎时,这一谈话只是在议会中引起了小心谨慎的批评。然而,到1912年做出类似威胁时,全国立即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抗运动,报刊纷纷警告这位君主“不要超越宪法的约束”。导致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当时德国 A. 工业化进程的飞速发展 B. 面临世界大战的威胁 C. 君权遭到公共舆论制约 D. 已经确立了代议制度 【答案】A 【解析】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德国工业化进程飞速发展,人们的民主法治意识增强,希望德国的君主立宪制下对君权的制约能够真正实现,故选A;B与材料无关,排除;材料所问的是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排除C;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即表明已经确立了代议制,排除D。 7.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认为,通过一个从公民中挑选出来的机构,对公众的看法加以提炼和进行补充,以这些人的智慧,使他们能最清楚地了解真正国家利益之所在。因此,公众的声音会比他们自己直接表达更符合公共利益。这段话旨在说明 A. 采用间接民主形式有诸多优势 B. 代议制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 专业人士治国可避免多数暴政 D. 国家实行代议制的可能性 【答案】A 【解析】 从材料中“通过一个从公民中挑选出来的机构”来看,属于间接民主;材料中的“公众的声音会比他们自己直接表达更符合公共利益”,体现出间接民主的优势。故答案为A项。B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材料探讨的间接民主的优点并非只是避免多数暴政,排除C项;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8.1875年3月,李鸿章在处理马嘉理案时提到,马嘉理未经中国地方官同意,擅自带领武装探路队深入中国内地,“不独有违条约,亦显悖万国公法……中国自主之国,岂容他国无故调兵入境?”这说明 A. 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B. 李鸿章具有国家主权意识 C. 清政府对外自主意识增强 D. 李鸿章否认领事裁判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不独有违条约,亦显悖万国公法……中国自主之国,岂容他国无故调兵入境?”来看,李鸿章具有明显的国家主权意识,认为马嘉理的行为侵犯了中国主权。故答案为B项。A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材料只反映了李鸿章的认识,排除C项;D项说法绝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排除。 9.1939年2月,国民党军事委员会举办了游击干部训练班,其后又颁布《游击队整顿办法》《游击队整顿训练大纲》等文件,分发给各战区。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此举意在 A. 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 B. 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 C. 为持久抗战调整作战方法 D. 粉碎日军速战速决的计划 【答案】C 【解析】 游击战术是中共常用的战术,材料中“游击干部训练班”“《游击队整顿办法》《游击队整顿训练大纲》”的信息说明国民党认识到持久抗战的作用,为持久抗战调整作战方法,故C项正确;1939年属于抗战时期,此时国民党还没有显露出和中共争夺领导权的野心,故A项错误;材料俄信息不是反映出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故B项错误;粉碎日军速战速决的计划 是淞沪会战,故D项错误。 10.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认为:“讨论、证明、说服,是工业者所用的唯方法,他们应该用这种方法去取消贵族、军人、法官、富人等对于社会产业的管理。”这种观点的空想性体现在 A. 没有选择正确的阶级斗争的对象 B. 离开阶级斗争来实现社会主义 C. 没有意识到工人阶级要夺取政权 D. 工人运动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 【答案】B 【解析】 【详解】空想社会主义者幻想仅通过讨论、证明、说服的方式就能取消贵族、军人、法官、富人对社会的管理权,这种空想性体现在离开阶级斗争来实现社会主义,故选B;材料没有涉及阶级对象问题,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工人阶级要夺取政权的信息,排除C;材料无关工人运动,排除D。 11.李可夫在1917年讲道:“社会主义变革太阳将从何处升起?我想,根据现有条件,根据居民的生活水平,开始社会主义变革不是我们的事情,我们没有力量和客观条件来做到这一点……我们面临着伟大的革命任务,但我们不能超出资产阶级的利益的范围来完成这项任务。”该讲话时的俄国: A. 二月革命推翻罗曼诺夫王朝 B. 四月提纲提出用暴力夺取政权 C. 一战失利引发七月流血 D. 十月革命推翻临时政府 【答案】A 【解析】 据材料“1917年……开始社会主义变革不是我们的事情…… 不能超出资产阶级的利益的范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二月革命推翻罗曼诺夫王朝,二月革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故A选项正确;四月提纲提出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阶段,这属于无产阶级革命的主张,不符合题意,故B选项错误;七月流血也属于十月革命的背景,故C选项错误;十月革命推翻临时政府,属于无产阶级革命,故D选项错误。故选A。 12.十月革命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提高了工人和其他劳动者的地位,开始承认工会的地位和工会活动的合法化,并禁止雇用童工,取缔血汗工厂;左翼政治力量快速发展,甚至上台执政并推行某些带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政策。这些改变说明 A. 十月革命推动人类文明发展 B. 资本主义制度面临严重威胁 C. 西方国家借鉴苏俄实行改革 D. 工人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材料“十月革命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提高了工人和其他劳动者的地位,开始承认工会的地位和工会活动的合法化,并禁止雇用童工,取缔血汗工厂”强调的是十月革命对资产阶级国家改革立法的推动作用,A选项符合题意;资本主义制度是世界上富有生命力的制度,十月革命并未对资本主义制度形成冲击,B选项排除;西方国家借鉴苏俄实行改革的说法不符合材主旨,材料强调的是十月革命给资本主义国家带来较大的震撼,C选项排除;D选项说法明显错误,资产阶级国家仍然是资本家占据主导地位,D选项排除。 1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按界别组成,各界都可以就国家大政方针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进行讨论和协商,既可发表个人意见,也可提出所在界别团体的主张,甚至可以提出跨界别的共同建议。这可以表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A. 主要履行监督职能 B. 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 C. 拥有人大部分权力 D. 受人民监督和管理 【答案】B 【解析】 “ 各界部可以就国家大政方针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进行讨论和协商,既可发表个人意见,也可提出所在界别团体的主张,甚至是跨界别的共同建议”表明人民政协具有开放和包容性,故B正确;A与材料无关;C不符合史实,错误;D材料无法体现。 14.村民选举是我国农村自治的基础环节。近年来,每次村委会换届的参选率都在90%以上,一大批素质好、能力强、作风正的人走上了村委会的领导岗位;选举还培养了农民参与民主和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和素质。这一事实表明村民选举 A. 体现了我国民主的广泛性 B. 开辟了直接选拔政府官员的有效途径 C. 使农民开始拥有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D. 使农民有能力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村民选举是我国农村自治的基础环节。近年来,每次村委会换届的参选率都在90%以上,一大批素质好、能力强、作风正的人走上了村委会的领导岗位;选举还培养了农民参与民主和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和素质”可知,村民选举是我国农村自治的基础环节,每次村委会换届的参选率都在90%以上,说明我国农村选举具有广泛性,A正确;村委会并不是国家的政府机构,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因此村委会的选举并不是选拔政府管理人员,B错误;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宪法赋予的,村民选举表明他们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C错误;在我国,人民有权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是通过选举产生人大代表,由人大代表反映自己的利益和要求,行使国家权力,并不是直接行使国家权力,D错误。 15.1979年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七部法律,其中有三部组织法和一部选举法,对地方各级人大和政府、法院、检察院的组织和职能,全国和地方人大的选举程序做了法律规定。说明 ( ) A. 依法治国的理念付诸实践 B. 形成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C. 政治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 D. 进一步加强和扩大了基层民主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人大通过七部法律,出台了对各政府部门的法律规定,体现出了依法治国的理念,故A项正确;我国的法律还在完善中,当时不能说形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故B项错误;1979年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基层民主情况,故D项错误。 16.1956年,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愿意和世界上一切国家,包括美国在内,建立友好关系。这一外交政策提出的背景是,我国 A. 提出了“另起炉灶”方针 B. 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 C. 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答案】C 【解析】 “另起炉灶”是指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旧外交,建立独立自主基础上的新外交,这与材料内容不符,故A项错误;全方位外交政策是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推行的,与材料中时间“1956年”不符,故B项错误;1954年中国提出并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凡愿意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国家,中国均愿意与之建交,这符合材料中内容,故C项正确;1956年时中苏关系开始出现一些分歧,但中国依然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到60年代中苏关系全面恶化才调整与苏联的外交政策,故D项错误。 17.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提出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这一指导思想 A. 推动了美国战略重心的转移 B. 重申了美国对外政策理论 C. 加速了美苏“冷战”格局的扩展 D. 巩固了欧美平等伙伴关系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提出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 可知,二战后美国提出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是“冷战”思维,C符合题意;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战略重心是争夺世界霸权,“遏制共产主义”是实现美国世界霸权的重要手段,A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美国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B错误;二战后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欧洲普遍衰落,这说明欧美之间的关系不平等,D错误。 18.2003年的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在重申其宗旨和原则的基础上,将重心转移到经济领域,强调缩小南北经济差距是其“头等重要的历史使命”,抛弃过去的对抗和偏见,与发达国家建立一种“民主的伙伴关系”。这表明 A. 大国相互制衡使霸权主义威胁得以解除 B. 公正平等民主的国际政治秩序已经形成 C. 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超过了维护国家主权 D. 冷战结束之后发展中国家着眼战略调整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将重心转移到经济领域,强调缩小南北经济差距是其‘头等重要的历史使命’,抛弃过去的对抗和偏见”可知,材料反映了不结盟运动正在根据国际局势变化调整战略目标,D正确;据材料“2003年的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在重申其宗旨和原则的基础上……,抛弃过去的对抗和偏见,与发达国家建立一种‘民主的伙伴关系’”可知,材料说明的是不结盟运动为缩小南北经济差距,主张与发达国家建立一种“民主的伙伴关系”,与“大国相互制衡使霸权主义威胁得以解除”无关,A错误;B违背史实;据材料“在重申其宗旨和原则的基础上,将重心转移到经济领域,强调缩小南北经济差距……”可知,不结盟运动是在重申其宗旨和原则的基础上发展经济,“超过维护国家主权”的说法明显错误,C说法错误。 19.2017年初,习近平在联合国总部演讲中说:中国将积极同美国发展新型大国关系,同俄罗斯发展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同欧洲发展和平、增长、改革、文明伙伴关系,同金砖国家发展团结合作的伙伴关系。材料表明当今中国 A. 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 不断完善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 C. 努力构建稳定均衡的大国关系框架 D. 建立全方位的战略伙伴外交关系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根据材料“同美国发展新型大国关系,同俄罗斯发展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同欧洲发展和平、增长、改革、文明伙伴关系,同金砖国家发展团结合作的伙伴关系”等信息,可以看出当今的中国在努力构建稳定均衡的大国关系框架,C项正确;A项材料信息未体现,排除;材料不是表明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的,排除B;材料中不是构建战略伙伴外交关系,D项错误。故选C。 20.有海外媒体提出,“一带一路规划就是确定让中国过剩产能‘走出去’的中国版马歇尔计划。”而中国学者对此基本持反对观点,其原因有可能是马歇尔计划实际上 A. 推动了欧洲的分裂与对峙 B. 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基本框架 C. 把欧洲纳入美国的势力范围 D. 导致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抗 【答案】A 【解析】 马歇尔计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促进了欧洲国家的发展,同时也是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的计划,造成欧洲的分裂与对峙,故A正确;雅尔塔体系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基本框架,B错;马歇尔计划意在控制西欧,“把欧洲纳入美国的势力范围”表述错误,排除C;两大军事政治集团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故D与材料无关,排除。 【名师点睛】 解题关键知道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的根本目的是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结果推动了欧洲的分裂与对峙。 21.唐宋时期,南方民众在丘陵山区的坡地开垦耕地,引泉水灌溉,形如阶梯,被称为山田,也叫梯田。这种做法 A. 推动了美洲农作物的传播 B. 加剧了土地兼并 C. 适应了南方深入开发需要 D. 刺激了人口南迁 【答案】C 【解析】 【详解】新航路开辟推动了美洲农作物的传播,与材料时间不符,A项错误;据材料“南方民众在丘陵山区的坡地开垦耕地”,可得出耕作技术的进步,与土地兼并的加剧无关,B项错误;据材料“南方民众……开垦耕地”,可得出梯田适应了南方地形,推动南方的深入开发,C 项正确;人口南迁推动了梯田的开垦,而不是开垦刺激了人口南迁,因果倒置了,D项错误。 22.我国冶金史专家韩汝玢指出,“中国古代工匠在公元前5世纪发明出液态生铁铸造技术,并创造出改善铸铁脆性的退火工艺,使广泛使用生铁成为可能”。这一技术成就对我国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是 A. 推动了官营手工业的发展 B. 使冶铁技术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C. 有利于社会制度的转型 D. 促进了对外经济技术的交流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中国古代工匠在公元前5世纪发明出液态生铁铸造技术,并创造出改善铸铁脆性的退火工艺,使广泛使用生铁成为可能”并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5世纪是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器的使用和推广,使奴隶社会的井田制瓦解,促进了小农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C正确;据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私营手工业已经产生,故A说法片面;据材料可知,材料没有涉及与世界的比较,B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对外经济技术的交流,D错误。 23.明朝以来人有恒产,多奢少俭”,清朝以后“今则家无担石者十居其五,而饮食服饰竞以侈靡相尚”。这一变化反映了明清时期 A. 社会生活商业资本日益活跃 B. 商品经济发展引发奢侈风尚盛行 C. 奢侈消费盛行浪费社会财富 D. 社会习俗逾越礼制现象趋普遍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人有恒产,多奢少俭”“饮食服饰竞以侈靡相尚”并所学可知,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以致出现了生活奢华之风,社会观念发生变化。故答案为B项。A项,题干不能反映商业资本活跃,排除;C项,题干未体现浪费社会财富,排除;D项,题干不能说明逾越礼制,排除。 24.20世纪50年代后期,北京市向知识分子发放“高脑油”(高级脑力劳动者补助油)。关于发放时间和定量,有以下记述: 发放时间 每人每月定量 出处 1954年7月开始 1.5斤 北京市档案馆票证展览中的文字介绍 为予以说明 1斤 《北京粮食工作》 1957年11月17日开始 1.5斤 《中国商业四十年》 1957年12月1日之前 1斤 北京市档案馆藏《北京市食油供应办法》文件 据此可知,关于“高脑油”发放 A. 展览的文字介绍真实可靠 B. 两部经济著作的记述完全一致 C. 馆藏的原始文件更为可信 D. 现有史料无法证明其是否实行 【答案】C 【解析】 【详解】馆藏《北京市食油供应办法》文件是第一手资料,可信度最高,故C正确;展览文字具有宣传功能,不一定真实可靠,选项A错误;选项B表述绝对,排除;表格中信息可见当时确实实行了向知识分子发放补助油的政策,不能得出结论的是发放的时间和定量,因此选项D,排除。 二、非选择题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初的1.8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益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 ——摘编自《明清经济史》 材料二 为解决人口压力,康有为认为,“西北诸省土旷人稀,东三省、蒙古、新疆疏旷益甚,人迹既少……早谋移徙”。严复则认为兴办现代实业较垦荒辟田有效得多。到民国时期,有人认为,“人口增加是无止息的,食料的增加是越来越困难的。即使我们能开垦荒地、改良农业、增加生产,总是赶不上人口增加的快”;至于工业化一途,因需要大量投资,短期内难以搞成。因此很多人认为,解决人口问题的“治本方法”是“迟婚与节育”。 ——据《中国人口发展史》整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清朝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并简要评价。 【答案】(1)原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税收制度的变革;高产作物的推广;耕地面积增加;农业精耕细作。 影响:人地关系紧张;土地过度开发,环境破坏;贫困化,社会矛盾加剧。 (2)主张:向人口密度低的地区移民;发展实业吸收劳动力;增加耕地,改良农业生产;节制生育。 评价:可以总体评价,也可以就主张分别评价。总体评价:多角度提出缓解人口压力的方法,为后世提供了借鉴;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分别评价:康有为的主张是缓解人口压力的传统方法,但向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大量移民不可行;严复的主张符合时代发展方向,但当时条件尚不具备;节制生育有可取之处,但未认识到人口因素的积极面。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了清代人口增长的相关内容。由“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可知清代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有社会稳定;政府取消人头税,进行赋税改革;农业生产技术进步;高产农作物的推广;土地的开垦等。人口的增长一方面有利于增加劳动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开发,但另一方面也造成资源紧张.环境破坏和社会不稳定等问题。 (“原因”可结合材料中“社会总体稳定”.“取消了人头税”.“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等信息,从社会稳定.国家税收政策.耕作技术.耕地面积.农作物等方面分析。“影响”可联系材料中“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入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等信息,从人地关系.环境.社会矛盾等方面分析即可。——百度) (2)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缓解人口压力措施的认识和理解。由“康有为认为,‘西北诸省土旷人稀,东三省.蒙古.新疆疏旷益甚,人迹既少……早谋移迁徙’。严复则认为兴办现代实业较垦荒辟田有效得多”可知康有为主张向人口较少地区迁移,严复则主张兴办实业;由“解决人口问题的治本方法是迟婚与节育”可知还有人主张晚婚晚育。对这些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都要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探讨和评价。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清代人口增长·表现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变化 年份 党员人数 年份 党员人数 1921年7月(一大) 53 1934年 30万 1922年6月(二大) 195 1937年初 4万 1923年6月(三大) 432 1940年 80万 1925年1月(四大) 994 1945年4月(七大) 121万 1927年4月(五大) 5.7万 1947年12月 270万 1927年4月后 1万 1949年10月 448万 1928年6月(六大) 4万 ——摘编自孙应帅《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与结构变化年度发展趋势》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变化”自行拟定一个主题,并进行论证。(要求:主题明确,观点正确,史论结合) 【答案】主题方向:①就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减少现象,进行分析论证(1927年和1934年—1937年)。 ②就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由少增多,选取任意两个时间段进行分析论证(1925年—1927年;1927—1934和1937—1940年等)。③选取增减各一个时期,进行分析论证。④从变化总的趋势,看中国共产党如何在奋斗中不断壮大。⑤其它合理的论题 示例:论题: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减少原因略探 论证:①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发动“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也由于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出现右倾错误,大革命失败。使得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由5.7万急剧减少为1万。 ②1934年,由于王明左的错误占据统治地位,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战略转移,南方革命根据地丧失殆尽。加上长征路上,红军物资匮乏、道路险峻以及敌人的围追堵截,红军损失巨大。使得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由30万急剧减少为4万。 总而言之:上述两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的大量减少是由中国共产党自身错误和敌人的绞杀两个原因共同导致的。 【解析】 【详解】从材料“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变化表”可以看出在不同时期中共的人数变化不一样,1927年4月有4.7万人,4月后变成1万人,表示中共人数有一个大规模的减少;1934年30万人到1937年变为4万人也有大规模的减少,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与中共犯的右倾错误和左倾错误密切相关,而在其他时期都有所增加,这与中国革命的发展密切相关,要结合大革命的基本史实,以及红军长征的基本事实来进行论证故答案为:论题: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减少原因略探。①1927 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发动“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也由于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出现右倾错误,大革命失败。使得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由5.7万急剧减少为1万。②1934年,由于王明“左”的错误占据统治地位,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战略转移,南方革命根据地丧失殆尽。加上长征路上,红军物资匮乏、道路险峻以及敌人的围追堵截,红军损失巨大。使得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由30万急剧减少为4万。 总而言之:上述两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大量减少是由中国共产党自身错误和敌人的绞杀两个原因共同导致的。 27.【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885年10月,刘铭传被清政府任命为首任台湾巡抚。在其抚台生涯中,对台湾的开发建设有一个长远的计划,其《条陈台澎善后事宜折》中说,“查设防、练兵、清赋三端,皆可及时举办,惟抚番须待三者办成之后方可议行。其次设电、购轮、造桥、修路,以通南北之由邮;理屯、兴垦、开矿、取材,以兴自然之利”。其中设防、练兵两项,是针对外敌逼临而做的应急措施;清赋、抚番两项则主要是解决经济和社会问题,此后依次开展各项建设。 刘铭传在台湾调整行政体制,按照省的设置,在台湾设3府1直隶州,领11县5厅,将台湾分为南、中、北和后山四路。这套行政建制奠定了今天台湾省行政区划的基础。建设海防,练兵整军,兴办军事工业,添修军事设施。1886年在台北设立电报总局,铺设两条海底电缆,将台湾与澎湖、台湾与大陆联系起来,加强台湾与大陆的电讯联系。1887年成立“全台铁路商务总局”,自1887年至1893年耗时6年,建成基隆至新竹90公里的铁路。1887年设西学堂于台北,聘英人布茂林为教习,“课以英法之文、地理、历史、测绘、算术、理化之学”。同时派汉文教习二人教以经书。1890年在他即将离任之际,又设电报学堂培养专门的技术人才。 ——摘编自《浅谈刘铭传与台湾的近代化》 (1)根据材料,概括刘铭传在台湾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刘铭传在台湾改革的作用。 【答案】(1)特点:科学性:注重长远规划,有计划进行改革; 优先性:优先进行国防建设与部署; 全面性:内容较为全面,涉及行政、经济、军事各个领域; 近代性:改革措施近代化色彩浓厚。 (2)改革行政体制,加强了对台湾的管理; 增强了台湾海防,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发展近代交通、通讯事业,促进了台湾的近代化;创立新式学堂,为开发台湾奠定人才基础。 【解析】 (1)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材料的信息提取和概括能力。由材料“对台湾的开发建设有一个长远的计划”可知,刘铭传注重长远规划;由材料“其中设防、练兵两项,是针对外敌逼临而做的应急措施;清赋、抚番两项则主要是解决经济和社会问题,此后依次开展各项建设”可知,优先侧重国防建设与部署;由材料“查设防、练兵、清赋三端……其次设电、购轮、造桥、修路……理屯、兴垦、开矿、取材……1887年设西学堂于台北……”等关键信息可知,改革内容较为全面;近代化色彩浓厚。 (2)回答刘铭传在台湾改革的作用可以根据其改革的内容来进行分析,如改革行政体制,加强了对台湾的管理;增强了台湾海防,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发展近代交通、通讯事业,促进了台湾的近代化;创立新式学堂,为开发台湾奠定人才基础。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