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8-2019 学年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高二(下)期 中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32 小题,共 64.0 分) 1. 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这些说法体现的是( ) A. 家族和睦 B. 等级秩序 C. 贵族世袭 D. 宗法观念 【答案】D 【解析】由“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可知家族和睦不是本题的主题,所以 A 项 与题意无关;“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体现的是家族中长子的权威与尊贵,这与 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制度有关,所以 D 项正确,但是不体现等级秩序和贵族的世袭与 否,所以 B、C 项错误。 故选:D。 由材料可知本题考点是西周的宗法制。 本题关键是要掌握宗法制的内涵和特点。 2. 周朝有同姓贵族之间不得联姻的规定,故周王室主要与异性诸侯联姻,这些诸侯国 被称为“甥舅之国”。“甥舅之国”的出现( ) A. 说明联姻是贵族受封的前提 B. 反映出周王室实力逐渐衰弱 C. 说明分封制是宗法制的基础 D. 有利于扩大周代的宗法关系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姬姓诸侯与异姓贵族联姻,有利于加强统治集团的宗法联系, 进而巩固统治,故 D 项正确。 A 项,分封制以功臣、姬姓贵族及先代后裔为分封对象,排除。 B 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C 项,分封制是宗法制的外在体现,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度,根据材料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度,本题掌握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内在联系进行回答。 3. 吕思勉指出古代中国封建有四次反动;第一次是项羽复辟六国贵族的封建制度;第 二次是刘邦的封建;第三次是西晋封建司马氏宗室为诸侯王;第四次是朱元璋封建 他二十几个儿子为藩王。这种现象说明( ) A. 血缘政治的深远影响 B.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 C. 分封制日益发展完善 D. 利用宗室是强化皇权的主要手段 【答案】A 【解析】A.从材料中反映了四次封建的反攻,说明封建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而后 世的分封,主要以血缘关系为依据,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所以体现了后世血缘政 治影响较大。 B.结合所学知识,分封制是西周时期的地方官制,最后导致了国家的分裂,不利于专 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 C.材料的意思明显是指分封制在后世的四次反动的表现,而不是说分封制发展完善的 体现。 D.分封制是地方官制,解决的是中央集权的问题,而不是解决君主专制皇权强化的问 题。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分封制的发展情况,要求学生结合秦末至明朝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发展的基本史实来分析材料。 西周时期,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实行分封制,在刚开始起到了拱卫周王室统治的作 用,但是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地方诸侯国势力不断的壮大,王室逐渐衰微,分封制, 导致地方诸侯混战,国家分裂。后是中国王朝多次采用分封制,都出现了类似情况,事 实证明分封制最终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4. 《周礼》将城邑分为三级:第一级是“王城”;第二级为“诸侯城”;第三级为 “都”,即宗室和卿大夫的采邑。在城隅高度上,规定王宫“门阿之制,以为都城 之制。宫隅之制,以为诸侯之城制”。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分封制的实行 B. 宗法制的实行 C. 世袭制的实行 D. 封建礼制的实行 【答案】A 【解析】宗法制是关于血缘关系的制度,材料未涉及,故 B 项错误。 C 项主要涉及的是王位的传承,不合题意,故排除。 封建礼制是分封制的具体表现,故 D 项错误。 西周实行分封制,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与材 料中城市也分等级吻合,故 A 项正确。 故选:A。 本题考查分封制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周礼》将城邑分为三级。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材料设置有一定难度,结合所 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5. 西周时期,周宣王废鲁武公长子括,立其少子戏,“是为懿公”,“括之子伯御与 鲁人攻弑懿公,而立伯御为君”,“周宣王伐鲁,杀其君伯御”,立懿公弟称,“是 为孝公”。这反映出当时( ) A. 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频繁 B.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已现雏形 C. 周王能干预诸侯国的君位继承 D. 周王室利用强力维护宗法制 【答案】A 【解析】“括之子伯御与鲁人攻弑懿公,而立伯御为君”“周宣王伐鲁,杀其君伯御” 表明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频繁,故 A 正确; BCD 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分封制,考查分封制的瓦解。解题的关键是对“括之子伯御与鲁人攻弑懿公, 而立伯御为君”“周宣王伐鲁,杀其君伯御”的分析理解。 本题为中档题,考查分封制,从长远看,又会形成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不利于国家的 统一,西周的分封制为春秋战国的纷争埋下祸根。 6. 周代文献表明,通过分封制,西周时代的人们已经产生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 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意识。这表明周代分封( ) A. 有助于国家整体观念的形成 B. 孕育了中央集权观念 C. 建立了君主专制的统一王朝 D. 初步形成了家天下的局面 【答案】B 【解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表明周代分封孕育了中央集权观念, 故 B 正确; ACD 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分封制,解题的关键是对“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分析理 解。 本题为中档题,考查分封制,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带有家族色彩。 7. 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 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 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 ‘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表明( ) A. 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B. 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C. 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 D. 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答案】D 【解析】由“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 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可知由于受血缘亲疏的影响, 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故 D 项正确。 材料强调的中心是宗法制与分封制的结合所产生的效果,故 AC 项错误。 由“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说明作者强调的是两者结合的消极 影响,B 项错误。 故选:D。 本题考查分封制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有“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 ‘家’,而不知效忠于‘国’”。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结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材料设置有一定难度,总体 难度适中。 8. 中国衣冠服饰制度夏商时期已见端倪,到周代渐趋完善并成为“昭名分,辨等威” 的工具;战国时期则出现了“七国异族,诸侯制法,各殊习俗”的现象。这表明先 秦时期( ) A. 服饰多元成为主流 B. 等级政治走向消亡 C. 思想领域百家争鸣 D. 宗法礼制逐渐崩溃 【答案】D 【解析】服饰象征着等级制度,在西周时期,家族等级关系非常明确,而到了战国时期 各诸侯国各自制法,导致同一的宗法礼制被破坏; A、服饰多元与材料表述的中心意思不符,故排除; B、等级政治走向消亡是错误的说法,故排除; C、战国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思想领域百家争鸣,但是与此题无关,故排除; D、材料只是反映了宗法礼制遭到破坏,故正确; 故选:D。 本题以服饰在西周时期与战国时期的不同表现为切入点,考查了学生对宗法礼乐制度知 识点的灵活运用能力。 在阅读给定材料时,要结合所学知识点进行思考解答,而不是对题目进行断章取义,此 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宗法礼制,以服饰这一现象为载体。 9. 中国古代刑法中,“十恶”指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 不睦、不义、内乱,属于各罪之首,而侵害皇权专制统治的犯罪又是十恶之首。材 料说明古代中国( ) A. 皇帝统治罪恶深重 B. 皇权至上的司法原则 C.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 刑法只是皇帝的家法 【答案】B 【解析】材料说明古代刑法对侵犯皇权处以重罚,以此来显示皇权至上,B 选项符合题 意。 材料不能得出皇帝统治罪恶深重的结论,A 选项排除。 材料与中央集权无关,C 选项排除。 D 选项说法过于片面,排除。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 识的准确把握。 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的准确把握。 10. 日本学者和田清认为中国官制的一个特色是”波纹式的循环发生”,即“天子个人 左右的微臣逐渐获得权力,压倒了政府的大臣,终于取而代之。但取代之后,其中 又别有私臣变成实权者,再来取代现有的政府大臣。如此后浪推前浪式的往复不 已。”以下官职的设置符合这一特色的是( ) A. 秦朝的三公九卿 B. 汉朝的“中朝” C. 隋唐的三省六部 D. 宋朝的枢密院 【答案】B 【解析】联系汉代的“中朝”制度,皇帝选不断让身边的亲信即私臣充任中朝的人选, 来削弱相权,故 B 项符合;秦代的丞相、唐代的三省长官及宋代的枢密使都不是私臣而 来,因些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ACD。 故选:B。 本题考查古代政治制度中的汉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了解汉代在加强君权方面的措 施,理解“中朝”的目的和特点。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正确解读和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理解在君主专权的情况下,由 于皇权独尊和不可分割,这为君主身边的私臣专权提供了条件。 11. 魏晋时的中书省和门下省原本只是充当皇帝秘书的机构,后来权力逐渐增大,进而 演变成了国家的核心机关。这反映( ) A. 君主的权力被削弱 B. 国家行政机构不断完善 C. 专制下的权力转移 D. 秘书机构权力过度膨胀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继而又 有中书省、门下省,逐步形成三省体制,因为“是充当皇帝秘书的机构”,所以才能“权 力逐渐增大”,故 A 项错误。 隋唐时期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而“魏 晋时”才有雏形,材料中不能体现“不断完善”,故 B 项错误。 为了加强皇权,皇帝重用身边做秘书等工作的人,与材料中“原本只是充当皇帝秘书的 机构,…进而演变成了国家的核心机关”相符,是专制下的权力转移的表现,故 C 项正 确。 中书省和门下省“原本只是充当皇帝秘书的机构”,但材料中“成了国家的核心机关” 表明已经不再是秘书机构,故 D 项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需要掌握魏晋时期的三省体制。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 的解读,抓住关键信息“原本只是充当皇帝秘书的机构,…进而演变成了国家的核心机 关”进行分析理解即可。 本题考查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考查对魏晋时期的三省体制的把握,考查学生准确解 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的能力。 12. 汉唐明三代都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宦官专权现象,而魏晋南北朝时期基本没有出现这 种现象。这是因为魏晋南北朝时( ) A. 皇权不断加强 B. 长期处于分裂 C. 外戚势力衰落 D. 皇权相对削弱 【答案】D 【解析】宦官专权是君主专制特有的现象,他的权力来源于君主的强化,皇权越强化, 宦官为害的可能性越大;反之,君主专制未能达到很高程度,那么依附于君权的宦官权 力也小。魏晋时期没有出现宦官专权的现象,说明君主权力弱化,排除 A,D 正确; 魏晋时期出现了短暂的统一,故 B 错误; 魏晋时期个别朝代外戚势力很大,不能因此说明宦官专权的消失,排除 C。 故选:D。 本题考查古代政治制度。主要考点: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演变;②中国古代政治制 度演变趋势;③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专制主义:是与民主政体相对立的概念,指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独裁的政权组织形式, 体现在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上,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 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政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13. 唐代,皇帝诏书由中书省详拟定稿,皇帝批览后降出奉行。宋初,则先草拟,送交 皇帝后再照其意见正式拟旨。这一变化使得( ) A. 决策机制更加完善 B. 政务处理更为快捷 C. 皇帝权威有所加强 D. 官僚机构急剧膨胀 【答案】C 【解析】材料表明,唐时诏书主要由丞相草拟,皇帝最后批准通过,丞相有较大的提议 参政权,而宋代虽然丞相草拟,但“送交皇帝后再照其意见正式拟旨”,说明要完全按 皇帝的要求才能发诏,体现皇帝在发诏中的决定权提高,皇帝权威提高,故 C 符合; 材料中在决策机制上宋代与唐代没有显示区别,故 A 排除; 材料中没有显示宋代处理政务比唐代快捷,故排除 B; 材料中没有体现官僚机构急剧膨胀的信息,故排除 D。 故选:C。 本题考查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旨在考查从唐到宋君主专制加强的表现。了解唐、 宋中央官僚机构演变过程。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信息和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了解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制度下君主专制加强的演进过程,并能归纳演变的特征和趋势。 14. 隋至唐朝前期的中书门下是决策首脑机关,从来不负袒琐碎事务;唐代中后期至宋 代的中书门下承担了大的日常政务性工作,出现了中枢机构政务化的趋向。宋代的 设官分职方式,在“丛脞芜杂“的表象背后,突出了国家政务的核心内容。上述变 化( ) A. 协调了中央政府各部门的关系 B. 反映出对官员的专业化要求加强 C.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D. 进一步遏制了专制皇权的膨胀 【答案】B 【解析】A.材料涉及的是中央政府部门职责的变化,不是关系的调整,排除。 B.根据材料“承担了大量的日常政务性工作,出现了中枢机构政务化的趋向”、“在 ‘丛脞芜杂’的表象背后,突出了国家政务的核心内容”得出对官员的专业化要求加 强,正确。 C.材料没有涉及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排除。 D.从唐到宋,皇权进一步加强,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中央官制的演变。高考一般从以下角度考查:①历代中央官制的演变; ②历代中央官制的比较;③古代中央官制演变的趋势。 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特点 (1)皇帝通过不断压抑、侵夺相权来加强皇权。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步步削落、君权 的逐渐强化这根主线发展演变。 (2)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久而久之逐步发展为制度 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 (3)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由实位到虚位反映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 宰相不在专职是对相权的限制压缩。 (4)宰相权力不断分化。宰相既实行分权,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 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的效率低下的弊端。 15. 有学者认为,秦汉时“民之反,多农与士结合,易成;至宋、明民之反,农而已, 士稍也,易败”。由此可见,隋唐制度对封建社会政治产生的影响是( ) A. 中央集权制度得到完善 B. “大一统”格局得以奠定 C. 封建统治基础得以扩大 D. 儒学得以发展和完善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看出,宋明时,读书人参与农民起义反对政府的人在减少,主要受到 科举制的影响,而科举制让中下层的地主阶级有了通过读书考取功名获得向上的机会, 因而反对政府的意愿在减弱,故本题选 C.其它选项与材料不符。 故选:C。 本题考查隋唐的科举制度,科举制让中下层的地主阶级有上考取官员的机会,从而扩大 了统治基础。 本题考查科举制的演进历程,属于高考热点。科举制极大程度改善之前的用人制度,彻 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会中下层有 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但明清时期八股取士日益僵化,从 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了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思想。近代以来 由于西方文化的冲击和近代化发展,科举制最终退出历史舞台,但它公平公正的考试选 拔方法却被广泛使用。 16.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强化,往往通过采取弱化相权、完善监察制、调整中央和地方 关系等手段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政治架构的设计与职权的变更较为突出。下列选 项中,在地位和职权上大体相当的一组是( ) A. 东周诸侯国与元省制 B. 唐政事堂与宋中书门下 C. 西汉州刺史与明监察御史 D. 宋提点刑狱司与明通政司 【答案】B 【解析】东周的诸侯国下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拥有封地,诸侯国拥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 元朝的行省中央派出机构,权力受中央节制。故 A 项不符合题意。 唐朝设政事堂于门下省,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左右仆射)共行宰相之职,在此共 同参议国政,是最高行政机构;宋朝在宫城内设置中书门下,作为中枢部门的首脑官署 和正副宰相集体处理政事的最高权力机构,或称政事堂,是最高行政机构。故 B 项正确。 汉武帝把中国划分为十三州部,每州为一个监察区,设置刺史一人,负责监察所在州部 的郡国;明代监察御史掌管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肃整朝仪等事务。故 C 项不符合题意。 宋代提刑司是“路”级的司法机构,主要掌管刑狱之事,并总管所辖州、府、军的刑狱 公事、核准死刑等,也有权对本路的其他官员和下属的州、县官员实施监察;通政司是 明清时收受、检查内外奏章和臣民申诉文书的中央机构。其长官为通政使,其职能就是 开天下言路,协助皇帝统治全国的最高决策机构。故 D 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考查各朝代官职的地位和职权。 本题考查各朝代官职的地位和职权,解题关键在于对各官职的地位和职权的掌握。 17. 唐律规定:徒刑以上的案件审结后,必须向当事人及其家属宣读判决。不服判决的 可以提出要求,由原审判机关重审。若仍不能改判的,可以逐级向上申述,直至上 书皇帝,但申述一般不得越级。( ) A. 体现了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法律体系的影响 B. 从司法角度促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完善 C. 司法制度的发展是推动唐朝走向盛世的核心因素 D. 从侧面反映出唐朝司法不公,冤假错案较多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唐代对案件的审理和申述做了详细的规定,有利于专制主义中 央体制下司法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故 B 项正确。 A 项,题干未体现儒家思想的影响,排除。 C 项,推动唐朝走向盛世的核心因素在于国家统一,封建经济发展,排除。 D 项,材料不能说明唐代冤案频发的现象,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唐代政治制度,根据材料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唐代政治制度,本题结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内容进行回答。 18. 宋太宗初年,西北边境上的州郡大都以文官充任,在官衔前加上“权知”二字,如 “权知州事”,使其“名若不正,任若不久”,并规定“三岁一易”。这表明当时 ( ) A. 地方武将统兵导致割据 B. 中央政府有效制约地方 C. 西北边境威胁得到解除 D. 事权分割导致冗官严重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宋代以文官任地方长官,职权分离,并有一定任期,有利于制 约地方加强中央集权,故 B 项正确。 A 项,与题干无关,排除。 C 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D 项,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根据题干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本题掌握宋代政治特征进行回答。 19. 顾炎武《日知录》指出:唐代州县政府,修筑的城郭必皆宽广,街道必皆正直,官 署也多基址弘敞。而宋代以降,州县政府所修筑的城郭、街道和官署,则相对简陋, 且有越来越简陋的趋势。对这一现象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宋代以降财政集权中央,地方经费困窘 B. 唐代国力强盛,宋代经济衰弱 C. 唐代建筑技术高超,后代难以超越 D. 宋代打破坊市界限,疏于维修城郭街道 【答案】A 【解析】A.从材料可以看出宋朝的城市建设非常简陋,这与宋朝加强中央集权,削弱 地方财权密切相关。 B.宋代经济衰弱,不符合历史事实。 C.建筑技术的高超和简陋没有必然关系。 D.材料反映的是街道的简陋,市坊界限被打破,街道应该是繁荣。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宋朝中央集权的加强,要求学生结合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影响分 析。 宋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的行政权财政权和军事权力,导致地方积贫积弱,这 是宋朝加强中央集权产生的弊端。 20. 在中国古代,“对皇帝的决定可以提出批评,这一条在某种程度上蕴含着言论自由 的原则,每每令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的人倍感兴趣”。这里所评述的制度( ) A. 有利于完善君主专制 B. 加强了中央集权 C. 使君臣关系趋于平等 D. 为官员升迁提供方便 【答案】A 【解析】A.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中“对皇帝的决定可以提出批评,这一条在某种程度上 蕴含着言论自由的原则”可知,批评的对象是皇帝,因此该制度应是谏议制度,此制度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决策的失误,完善了君主专制制度。 B.结合所学知识,中央集权是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地方听命于中央,这在题干所给 材料中没有体现。 C.题干所给材料中“对皇帝的决定可以提出批评”并不能说明君臣关系趋向平等。 D.结合所学知识,谏议制度与官员升迁无关。 故选:A。 本题考查古代监察制度的变化,解答本题需要把握题干所给材料中“对皇帝的决定可以 提出批评,这一条在某种程度上蕴含着言论自由的原则”的主旨,并正确掌握古代谏议 制度的历史意义。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监察制度的变化,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描述、 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难度中等。 21. 元代,朝廷“赐行中书省长官虎符,领其军”,各行省提调军马只限于两名佩虎符 的长官,其余官员不得介入。这一制度( ) A. 有利于防范地方割据 B. 取消了行省军事权 C. 削弱了枢密院的职权 D. 强化了中书省的权力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各行省提调军马只限于两名佩虎符的长官,其余官员不得介入”等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A 正确。 B 说法绝对,排除。 枢密院涉及的君主专制,排除 C。 题干加强了中书省的权力,排除 D。 故选:A。 本题考查元朝行省制度演变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有:各行省提调军马只限于两名佩虎 符的长官,其余官员不得介入。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 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22. 元代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各行省设丞 相 1 员、平章政事 2 员、右丞 1 员、左丞 l 员、参知政事 2 员,采取群官圆署、集 体议政方式,其中丞相、平章政事总领民政和军政,左,右丞和参知政事主管区内 的具体行政事务。据此可知,元代( ) A. 中央政府过分集权 B. 政制缺乏制约机制 C. 行省权力大而小专 D. 地方行政体制混乱 【答案】C 【解析】A.从材料可以看出主要体现的是元朝地方行使的权力较大,并且管理的具体 事务较细,而不是涉及到中央政府的权力。 B.材料没有体现出政府之间的制约机制是否存在,所以看不出是缺乏还是充足。 C.从材料中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低碳出行,省的权力较大,但另一方面,左,右丞和 参知政事主管区内的具体行政事务又可以看出每个地方官员管理的具体事务比较细小, 而且很专一。 D.材料没有体现出地方行政管理的混乱,主要是介绍行省一级的地方官员的设置和职 权。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元朝行省制的特征,要求学生结合元朝行省制的内容和影响来分析材料。 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行省制的内容: (1)中央:中书省-全国最高行政机构-管辖大都及周围地区。 (2)地方:行中书省(行省或省)-中书省的派出机构-管辖 11 个行省(包括管理北方 的岭北行省、管理东北的辽阳行省和西南的云南行省等)。 (3)在中央设宣政院,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 (4)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 作用: 1.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2.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23. 明代何良俊说:“太祖不设丞相,而朝廷之事皆分六部,阁下诸臣但以备顾问而已, 然各衙门章奏皆送阁下票旨,事权所在,其势不得不重。”这反映了( ) A. 内阁首辅获得皇帝的信任 B. 内阁拥有类同宰相的权力 C. 内阁地位提升权力扩大 D. 内阁大学士拥有决策权 【答案】C 【解析】A.材料不是强调,皇帝对内阁大臣的信任,而是强调内阁的地位提高权力大。 B.材料没有体现出内阁和宰相权力相似。 C.从材料中的然各衙门章奏皆送阁下票旨,事权所在,其势不得不重可以看出内阁的 地位不断提高,权力不断扩大。 D.内阁大学士没有决策权选项是错误的表述。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明朝的内阁制度,要求学生结合明朝内阁制度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明朝内阁的特征,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 24. 据史料记载:“明制,六部分莅天下事,内阁不得侵。至严嵩,始阴挠部权。迨张 居正时,部权尽归内阁,逡巡请事如属吏,祖制由此变。”这一变化表明明代内阁 A.上升为法定的中枢机构 B.控制了国家决策大权 C.对皇权构成了极大威胁 D.客 观上强化了君主权力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内阁权力大小取决于皇帝,依据材料“永乐时,内阁初设,阁 臣与部臣为平交,至严嵩始阴挠部权,迨张居正时,部权尽归内阁。”表明内阁逐渐上 升,权力扩大,客观上强化了君主的权力,故 D 符合; 依据所学可知,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行政机构,无权统帅六部,没有决策权,故 AB 排 除; 材料中没有体现威胁皇权的信息内容,故 C 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着重考查内阁制度。了解明清内阁设置的过程,掌 握内阁的特点。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信息和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了解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强化 表现在主要政治机构的演变过程,评价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强化的影响。 25. “(明代)大学士成为没有宰相名义的宰相„„但大学士毕竟不同于正式宰相,正式 宰相可以单独推行政令,大学士便无此权。他只能依靠‘票拟’签注意见,来窃弄 皇帝的权力,只有黑市地位,没有法定地位。”作者意在表达( ) A. 大学士权力无制度保障 B. 设立大学士有利于限制皇权 C. 大学士擅长于玩弄权术 D. 大学士只是没有名义的宰相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只能依靠‘票拟’签注意见,来窃弄皇帝的权力,只有黑市地位, 没有法定地位”,明代的大学士没有制度保障,故 A 项正确。 明代大学士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不能对皇权起制约制约,故 B 项错误。 题干材料没有说明大学士擅长于玩弄权术,故 C 项错误。 大学士不仅没有宰相的名义,也没有宰相的权力,故 D 项错误。 故选:A。 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需要掌握明代大学士的特点,解题时注意抓住 关键信息“只能依靠‘票拟’签注意见,来窃弄皇帝的权力,只有黑市地位,没有法定 地位”进行分析理解,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明代大学士的特点,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 题的能力。 26. 明朝始设巡抚,“巡抚某地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后来绝大多数巡抚都带 有兵部官衔及都察院的官衔。明朝设立巡抚的主要目的是( ) A. 取代地方的军政长官 B. 解决军粮供应问题 C. 发挥地方上的自主性 D. 加强对“三司“的管理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巡抚某地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可知,巡抚起监察地方掌管 的作用,故 A 项错误。 根据材料“兼理粮饷”属于对粮饷进行监管,故 B 项错误。 根据材料“巡抚某地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带有兵部官衔及都察院的官衔” 可知,巡抚制度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对地方的监管,限制地方的自主性。故 D 项正确,C 项错误。 故选:D。 本题考查明朝的监察制度。考查明朝巡抚制度的主要目的。 知识拓展: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 1.春秋战国:御史兼有监察的使命,但这个时期还没有专职的监察机构。 2.秦:创建御史大夫府为中央监察机构,在地方设置监郡御史。 3.汉:在中央设御史府的同时,增设丞相司直和司隶校尉为中央监察官,在地方设立 十三部剌史,监察地方二千石长吏,并制定了第一个专门性的地方监察法规,给事中与 谏议大夫等言官也已问世。 4.魏晋南北朝:中央御史台脱离少府,直接受命于皇帝,废司隶校尉,监察机构初步 统一,监察权扩大,自王太子以下无所不纠。谏官系统开始规范化、系统化。 5.隋:设御史台、司隶台、竭者台,分别负责内外监察。 6.唐:在御史台下设台院、殿院、察院,分工明确,互相配合,地方则分十道(后增 至十五道)监察区,形成比较严密的监察网。谏官组织分隶中书、门下两省,形成台谏 并立局面。 7.宋:设立谏院,台谏职权开始混杂,趋向合一,地方监察设监司和通判,直隶皇帝。 8.元:取消谏院,台谏合一。地方设行御史台,统辖二十二道监察区,每道设肃政廉 访使(提刑按察司),从而使中央与地方在监察机构上浑然一体。元朝还制定了一整套 的监察法规。 9.明:改御史台为都察院,罢谏院,设六科给事中,成为六部的独立监察机构,科道 并立。地方设十三道巡按御史和各省提刑按察司,同时设督抚,形成地方三重临察网络。 10.清:将六科给事中归属都察院,科道合一,地方监察沿用明制。清朝还制定了我国 古代最完整的一部监察法典《钦定合规》。 27. “密折”一词始用于康熙朝,最初为一种特权,仅限于少数亲信官员等使用。康熙 五十一年前后,地方和中央人员才普遍获得奏折权。雍正帝继位以后,又给予道员、 知府、同知、副将一级的官员密上奏折的权力。据统计,当时上密折的人数已达到 1000 人以上。这表明( ) A. 清朝中央政府决策的开放性 B. 中央的政治权力进一步加强 C.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D. 清朝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和镇压 【答案】B 【解析】A.结合所学知识,清朝是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时期,所以“开放性”表述错误。 B.依据题干所给材料可知,上密折的人数不断扩大,尤其是地方官员上密折的人数不 断扩大,这说明中央对地方控制进一步加强。 C.结合所学知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的标志是军机处的设置。 D.依据题干所给材料可知,密折制主要是加强对官员的监督。 故选:B。 本题考查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解答本题需把握题干所给材料中“康熙五十一年前 后,地方和中央人员才普遍获得奏折权”、“雍正帝继位以后,又给予道员、知府、同 知、副将一级的官员密上奏折的权力”的主旨,并正确掌握清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本题主要考查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 能力,难度中等。 28. 乾隆时规定:到退休年龄,主动申请退休,获准退休后级别不变的官员,可以“食 全俸”;没有到退休年龄,但在考核中发现年老有病,朝廷可以特批退休,但即便 获准级别不变,也只能“食半俸”;被朝廷勒令退休的官员,就不能享受任何食禄 了。此规定( ) A. 利于增强政府机构的活力 B. 保证了政府决策的科学性 C. 对官吏体制作出法律规范 D. 强化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清代政治。关于官员退休的各项规定,裁汰了老弱病员,确保官 员队伍新陈代谢,有利于增强政府机构的活力,A 项正确; 官僚机构的人事更迭不一定保证决策的科学性,故排除 B; 材料显示退休的决策权集中于朝廷,带有皇帝个人好恶和随意性,不受法律约束,故排 除 C; 材料体现了乾隆时对官员退休制度的规定,与君主专制的强化无关,故排除 D。 故选:A。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官制的演进。随着历史的发展,古代官制也在不断变化,越来越体现 出规范化,完整化,细致化的特点,趋于完善。 1.夏商周三代:“世官制”亦称“世卿世禄制”,盛行于夏、商、周时代。 2.秦:按军功授爵,打破了奴隶主贵族世袭爵位的制度,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势力的 增强。 3.两汉:汉朝建立了一整套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有察举制和征辟制。 4.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注重门第出身。 5.科举制:隋炀帝以后至清末,以考试成绩为选官依据。 29. 乾隆帝对《四库全书》的编校全程跟踪。凡典籍中谈到夷夏之防或有反清思想、有 违封建伦常的,或挖或改或弃或毁,全被排除在外。其目的是( ) A.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B. “修书以遏邪说”,强化纲常伦理 C. 抱残守缺,反对儒学创新 D. 经世致用,顺应西学传播 【答案】B 【解析】材料中“凡典籍中谈到夷夏之防或有反清思想、有违封建伦常的,或挖或改或 弃或毁,全被排除在外”说明并不是用来作为借鉴,故 A 项错误。 根据材料中的描述,之所以对反清思想等一概排斥,说明是为了强化纲常伦理,维护封 建统治,故 B 项正确。 材料中不是仅对儒学的态度,故 C 项错误。 材料中并未涉及西学的传播,且一概排斥,故 D 项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清朝加强君主专制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有:.凡典籍中谈到夷夏之防或有反 清思想、有违封建伦常的,或挖或改或弃或毁,全被排除在外。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 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30. 嘉庆帝亲政之初,认为“凡事必专责之军机大臣,则其权过重”,与“乾纲独断” 的家法不符,强调军机大臣不过“承旨书谕”而已,皇帝并非“将臣工翊赞之职尽 责此数人”。材料表明军机处 ( )( ) A.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B. 超出了君主控制的范围 C. 提高了办事的行政效率 D. 权力超越了预期的设想 【答案】D 【解析】A.材料和中央集权无关,排除; B.军机处的设立不可能超出了君主控制的范围,排除; C.提高了办事的行政效率,材料无法体现; D.根据题干材料信息,嘉庆帝认为军机大臣权重会与“乾纲独断”的家法不符,并强 调军机大臣只是奉旨行事,这实质反映了嘉庆帝认识到了军机处可能会给皇权造成危 害,表明权力超越了预期的设想,D 项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考查军机处的相关知识,军机处立提高了行政效率;军国大事皆由皇帝裁决,专制 皇权高度发展。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本题考查军机处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注意对军机处知识的把握。 31. “谥者,行之迹也;号者,表之功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据统计, 西汉到清末,历代宗室、百官得谥者共 10473 人。而明清两代就有 5935 人,占总 数的 57%左右。这反映了( ) A. 官僚机构日益膨胀 B. 行政效率不断提高 C. 思想控制日趋严密 D. 追谥准则渐趋完善 【答案】C 【解析】A.明清得谥号的官员多并不意味着官僚机构的日益膨胀,错误。 B.明清得谥号的官员多与行政效率无关,排除。 C.古代高官大臣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 谥号。从材料“从汉到清末,历代宗室、百官得谥者共 10473 人。而明清两代就有 5935 人,占总数的 57%左右。”可以看出明清时期思想控制日趋严密,正确。 D.没有体现材料的本质,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了古代中国政治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掌握历代加强思想控制的基本史实等。 本题以思想专制为切入点,考查古代中国政治,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2. 中国古代高层行政区经历了秦汉的郡、魏晋南北朝的州、唐朝的道、宋朝的路、元 朝的行省、明朝的布政使司和清朝的省的变迁,极不稳定,变化较大。这反映出 ( ) A.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长期存在 B. 高层行政区的数量不断增多 C. 地方行政区的权利不断扩大 D. 中央与地方的分权日趋合理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提供从秦汉到明清地方的行政机构变化较大,极不稳定,说明中央与 地方的矛盾长期存在,为维护统治,不断对地方机构进行调整,故 A 项正确。 材料主要体现了地方高层行政区的变化,没有体现出数量的增多,故 B 项错误。 材料主要体现的中央对地方管理,没有体现出地方权力的不断扩大,故 C 项错误。 材料反映的趋势是中央对地方的不断加强,不是中央与地方分权趋向合理化,故 D 项 错误。 故选:A。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加强中央集权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极不稳定,变化较大。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演变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 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46.0 分) 33. 2013 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探索实行官邸制以制约住房腐败的设想,阅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秦汉起,无论是各地贤能被征辟或举荐到中央,或外放到各地的各级官 员,大多存在有异地住房的需要。因此,由国家向赴任官员提供住房,大约也就在 秦汉之际逐渐趋向制度化……住房以外,一应家具杂用亦按入住者的身份提供。以 明代淳安县署为例,知县的家具杂用有六十三种二百余件,县丞、主薄等有六十种, 典史仅十九种,洪武时,黄州府有个同知安贞,因“搜造公宇器用”,被部下吏员 向按察司检举,按察司又向中央汇报,朱元璋得知后,为安贞开脱,说是:“房宇 器用都是公家的,安贞若另迁他官,一样也带不走。”……另外,官员调任或退休 时,所有家具杂用,都要按清单归还。 --摘自完顏绍元《古代怎样解决官员住房问题》材料二:法国很早就开始实施官邸 制,“公职人员职务用房制度'.规定,住房大小与付费标准根据职务需要与地位 确定,例如担任部长以上的公职,一般可以享受完全免费的职务用房,标准是家庭 1 一 2 人住 3 房套间,3 个人住 4 房套间,4-5 人住 5 房套间。中下级公职人员如果 无住房就无法工作者,也参照上述标准分配住房,如果只是一般需要分私职务用房 者,则应缴纳正常租金标准一半的房租,……美国官邸制适用范围则是总统、副总 统、州长、副州长以及具有一定规模的大、中城市市长,在美国,各级官员官邸的 购买、日常使用和维护费均由政府预算负担,居住者只需每年交纳象征性的租金 1 美元。此外,除了国际通行的驻外大使配有官邸外,一些美国大学校长也住“官 邸”。 --摘自《看各国如何实施官邸制》 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官公房制度实行的目的和特点。 根据材料一、二,中国古代与西方的官邸制有何异同? 【答案】【小题 1】(1)第一小问的目的,依据材料一“无论是各地贤能被征辟或举 荐到中央,或外放到各地的各级官员,大多存在有异地住房的需要。因此,由国家向赴 任官员提供住房,大约也就在秦汉之际逐渐趋向制度化……住房以外,一应家具杂用亦 按入住者的身份提供”可以得出解决官员异地为官的住房需要;减轻官员的经济负担。 第二小问的特点,依据材料一“知县的家具杂用有六十三种二百余件,县丞、主薄等有 六十种,典史仅十九种”可以得出公有住房有明确的等级规格限制;“房宇器用都是公 家的,安贞若另迁他官,一样也带不走”可以得出公有住房及所用物品严禁私自增减; “官员调任或退休时,所有家具杂用,都要按清单归还”可以得出官员离职必须按淸单 归还所有物品。 (2)本小问的异同,对比材料一、二可知,相同点是都由国家给官员提供公有住房; 都有官员职务与住房规格标准的规定;都对官员公有住房制定了法律(或条例)规定。 不同点是西方官邸要交纳一定的租金;西方除官员外还为一些非官员提供公有住房。 故答案为: (1)目的:解决官员异地为官的住房需要;减轻官员的经济负担。 特点:公有住房有明确的等级规格限制;公有住房及所用物品严禁私自增减;官员离职 必须按淸单归还所有物品。 (2)同:都由国家给官员提供公有住房;都有官员职务与住房规格标准的规定;都对 官员公有住房制定了法律(或条例)规定。 异:西方官邸要交纳一定的租金;西方除官员外还为一些非官员提供公有住房。 【小题 2】 【解析】本题考查东西方的政治制度。考查我国古代官公房制度实行的目的和特点;中 国古代与西方的官邸制的异同。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提取有效信息,结合所学 知识分析概括即可。 本题考查对中国古代官公房制度和近代西方官邸制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 取有效信息、分析比较、归纳概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姜义华《文明的自信》一文中说,“第一,中国人的身份地位的流动性。这是 中华文明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动力。我们没有固定不变的身份地位。人是有差异 的,但这个差异都可以经过人自身的努力而得到改变。……每个人、家庭、地区, 人们的身份地位都在不断变动,而且有制度性保证。这个变动是可控的,当变动的 路堵塞了、不可控了,社会危机就产生了,这非常重要。第二,是财富的流动性。 ‘商鞅变法’后,土地可以买卖,土地一直在流动中,有制度性保证,包括民间习 惯。土地流动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维持理性发展的最根本财富。……第三就是资本 的流动。……还有权力的流动,权力是否真正向所有人开放,是否能够真正成为公 权力。” 究其古今中外历史,以上观点应该同样适应于其他文明。 分析材料,以“文明发展的动力”为主题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中外历史知 识,对这一观点进行探讨。(要求: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答案】解答本题首先要根据材料的信息,拟定出自己的论题,如:人的身份地位的流 动是文明发展的动力;财富的流动也是文明发展的动力等;然后根据所学的相关史实来 进行论述和阐释;最后进行简单的升华和总结即可。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的分。 故答案为: 示例一:观点:人的身份地位的流动是文明发展的动力。 论述:战国时代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耕战,促进社会经济政 治发展、也推动了社会转型、促进了秦汉统一,为中国历史奠定了基础。 古代雅典克利斯提尼改革以地域部落代替血缘部落,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特权,扩 大了公民的参政权,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人是社会的主体,人的身份地位的流动性,可以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社会增 添活力,推动社会进步,成为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 示例二:观点:财富的流动也是文明发展的动力。 论述: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成功地推动了社 会转型,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古代雅典梭伦改革,实行财产等级制,削弱旧氏族贵族的特权,有利于工商业奴隶主地 位的提高,促进了古代雅典工商业经济的发展。 合理的财富(包括土地)流动可以提高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社会稳定和进步,也 是文明发展的动力。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明的发展的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概 括材料信息及综合认识问题的能力。注意运用相关史实来说明和阐述问题即可。 解答这种题型要注意三个要素:(1)论点(观点),观点应明确、清楚;(2)论据(证 明观点的证据),证据要准确求真。要选择能证明论点的典型史实;(3)论证(用证 据证明观点的过程。 3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奏定学堂章程》(1904 年 1 月) 各类学 堂 培养目标 初等小 学堂 以启其人生应有之知识,立其明伦理爱国家之根基,并调护儿童身 体,令其发育为宗旨。 普通小 学堂 以施较深之普通教育,俾毕业后不仕者从事于各项实业,进取者升入各高 等专门学堂均有根柢为宗旨;以实业日多,国力增长,即不 习专门者亦不至暗陋偏谬为成效。 高等学 堂 大学堂以各项学术艺能之人才供任用为成效;通儒院以中国学术日 有进步、能发明新理以著成书、能制造新器以利民用为成效。 实业学 堂 以振兴农工商各项实业,为富国裕民之本计;其学专求实际,不尚 空谈。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904 年清政府教育改革的背景。 根据材料,概括清政府教育改革的主要特点。 【答案】【小题 1】(1)本小问的背景,依据材料时间和内容,结合所学可知,背景 是民族危机严重;新政推行;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西方近代教育模式与内容的传入;中 国近代教育实践经验;实业救国思潮兴起;科举制弊端日益暴露。 (2)本小问的特点,依据表格信息概括即可。 故答案为: (1)背景:民族危机严重;新政推行;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西方近代教育模式与内容 的传入;中国近代教育实践经验;实业救国思潮兴起;科举制弊端日益暴露。 (2)特点:形成较为全面的教育体系(学制系统完整);注重伦理爱国教育;注重培 养实用人才;体现了“中体西用”的思想主张;突出教育的渐进性与差异性。 【小题 2】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考查 1904 年清政府教育改革的背景和特点。 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即可。 本题考查对 1904 年清政府教育改革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归纳 概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利玛窦(1552-1610,意大利天主教耶稣会士),1583 年来到广东,1601 年 到北京并长期定居,直至逝世。他穿儒服,钻研儒家典籍,交好王公贵族、朝廷官 员,和李贽、徐光启是好友。在礼仪制度上他认为祭祖是中国人维系孝道的习俗, 敬孔是“为了感谢孔子传下来的崇高学说”,与基督教并不冲突。这减少了“西学 东渐”的障碍。 他留下中文著作二十多种。他还“以科学传教”,留下《山海舆地全图》,与徐光 启合译《几何原本》等,对于缺乏公理化、系统化、符号化等科学体系的中国士大 夫来说确实具有解放的意义。徐光启、李之藻等人既信教,又传扬西方科学和文化 思想。 明末,以利玛窦为核心的来华传教士,带来了广泛的西学知识,也把中国的儒学、 科技等介绍回欧洲,受到了启蒙思想家们的赞誉和推崇,甚至以儒学反对神权和专 制。 --摘编自《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利玛窦能长期在中国停留的原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利玛窦对中西文化交流的贡献。 【答案】 【小题 1】(1)本小问的原因,根据材料“1583 年来到广东,1601 年到北京并 长期定居,直至逝世。他穿儒服,钻研儒家典籍,交好王公贵族、朝廷官员,和 李贽、徐光启是好友。在礼仪制度上他认为祭祖是中国人维系孝道的习俗,敬孔 是“为了感谢孔子传下来的崇高学说”,与基督教并不冲突。这减少了“西学东 渐”的障碍。 ”看出利玛窦熟练掌握中国语言和主流思想,与中国人交流的障碍基本上消除; 利玛窦与中国的士大夫的交往密切;其丰富的知识得到了中国部分知识分子的认 同。 (2)本小问的贡献,结合所学从促进了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西方科学 技术在中国的传播;西方科技推动了中国传统科技的发展;推动了中国思想文化 向西方的传播,并对欧洲启蒙思想有所启示;利玛窦是一位“中西文化交融”的 传播者。。 故答案为: (1)原因:利玛窦熟练掌握中国语言和主流思想,与中国人交流的障碍基本上 消除;利玛窦与中国的士大夫的交往密切;其丰富的知识得到了中国部分知识分 子的认同。 (2)促进了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西方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西方科 技推动了中国传统科技的发展;推动了中国思想文化向西方的传播,并对欧洲启 蒙思想有所启示;利玛窦是一位“中西文化交融”的传播者。 【小 题 2】 【解析】本题考查利玛窦的事迹。考查利玛窦到中国传教并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以及利 玛窦传教的历史贡献。 利玛窦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最早开拓者之一,也是第一位阅读中国文学并对中国典籍 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他通过“西方僧侣”的身份,“汉语著述“的方式传播天主教教 义,并广交中国官员和社会名流,传播西方天文、数学、地理等科学技术知识,他的著 述不仅对中西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日本和朝鲜半岛上的国家认识西方文明也产生了 重要影响。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