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三第42讲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三第42讲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学案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内容 学造器物 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等先进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并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思想,并把“师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 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三民主义思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新三民主义发展了旧三民主义,反帝反封建思想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仿行制度 ‎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变法图强、实行君主立宪,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 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指导中国革命一步步走向胜利 思想解放 新文化运动以“民主、科学”为旗帜;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新时期理论成果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 主旨 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本质上是吸收、融合工业文明的发展史,体现出由浅入深、逐渐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特点 ‎[考纲要求] 1.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1)维新思想;(2)新文化运动;(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2.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2)毛泽东思想;(3)邓小平理论;(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42讲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一、“开眼看世界”(地主阶级抵抗派)‎ ‎1.原因 ‎(1)主要原因:鸦片战争后,清王朝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和民族危机。‎ ‎(2)直接原因:鸦片战争的战败,西方坚船利炮的刺激。‎ ‎(3)主观原因:地主阶级的有识之士,向西方学习,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2.代表:林则徐、魏源。‎ ‎3.主张: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4.作用: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二、“中体西用”思想(地主阶级洋务派)‎ ‎1.背景 ‎(1)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形势。‎ ‎(2)清政府内部分裂,出现了洋务派。‎ ‎2.代表:中央以奕,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为代表。‎ ‎3.主张 ‎(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以封建纲常伦理作为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同时主张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2)“师夷长技以自强”。‎ ‎4.实践: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开设了一批新式学堂,筹划建设近代海军。‎ ‎5.影响: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轻巧识记] “一、二、二、三”识记地主阶级向西方学习 一个层面:学习西方技术。‎ 二个派别:抵抗派、洋务派。‎ 二个口号:“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 三点影响:冲击了传统观念;起到了思想启迪作用;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 三、维新变法思想(资产阶级维新派)‎ ‎1.早期维新思想 ‎(1)背景:洋务运动的展开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2)代表:王韬、郑观应等。‎ ‎(3)主张:经济上,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文化上,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政治上,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4)局限:因为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它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也没有付诸实践。‎ ‎2.康梁维新思想 ‎(1)背景:政治上,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民族危机严重;经济上,中国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思想上,早期维新思想,西学在中国的传播。‎ ‎(2)代表 人物 代表作 主张(特点)‎ 康有为 ‎《新学伪经考》‎ ‎《孔子改制考》‎ 借助经学的外衣,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梁启超 ‎《变法通议》‎ 主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 严复 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国家属于人民 ‎(3)实践:戊戌变法。‎ ‎(4)影响: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 ‎[归纳总结] 康梁维新思想与早期维新思想的关系 ‎(1)联系:康梁维新思想是对早期维新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都是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都是爱国和进步的。‎ ‎(2)区别:早期维新思想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和付诸行动,而康梁维新思想不仅提供了具体的改革方案,使变法思想形成较完整的理论,且与挽救民族危亡结合,发展为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 ‎[易错辨析] 维新派与洋务派的异同 ‎(1)相同点: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富国强兵;都注重创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2)不同点: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维护封建政治制度;维新派则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民族工商业。‎ ‎(3)分歧的根源在于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主题一 “中体西用”思想的认识 史料一 ①今欲强中国,存中学,则不得不讲西学。然不先以中学固其根柢,端其识趣,则强者为乱首,弱者为人奴,其祸更烈于不通西学者矣……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张之洞《劝学篇》‎ 解读 史料一说明了中学与西学的关系:中学为立国之本,西学为应对现实变化的权宜手段。史料一出处中的人物是理解本史料的关键。①处划线信息体现了“中体西用”思想的直接目的是实现国家的富强。‎ 史料二 就对中国近代的影响来说,②洋务运动本质上是一场中国式的“工业革命”。之所以这样说……归根结底,当时的中国并非一个近代国家,政府不是一个近代化的国家政府,用③旧有思维定势去带领整个国家走向近代化,注定是一场悲剧。——李小庆《中国式“‎ 工业革命”的根底》‎ 解读 史料二从两个方面分析了洋务运动的积极影响和失败的原因,省略号是将史料二分层的关键符号。,②处划线信息从经济近代化角度说明了洋务运动的实质和作用。,③处划线信息中“旧有思维定势”指“中体西用”思想,整句话从侧面指明了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史料三 时任驻英法公使的郭嵩焘曾尖锐批评“中体西用”是④“治末而亡其本,穷委而昧其源”。张树声诘责洋务派:“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⑤果足恃欤?”——《中国近代化探究》‎ 解读 史料三反映了当时部分有识之士对“中体西用”思想进行了反思。把握关键句是解读史料的关键,划线部分即为本史料的关键句。④处划线信息体现了“中体西用”在逻辑上的荒谬;⑤处划线信息可译为“这不是自欺欺人吗?”‎ 史料运用 ‎1.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的中国并非一个近代国家”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 (1)政治上,当时的中国仍然处于封建专制统治之下。‎ ‎(2)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3)思想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正统思想仍占据统治地位。‎ ‎2.史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对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 (1)现象:部分开明知识分子认识到了洋务派的局限性。‎ ‎(2)影响:推动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由“器物”到“制度”的飞跃。‎ ‎1.“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与“师夷长技以自强”思想的异同 ‎(1)相同:都代表地主阶级利益;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都主张学习西方科技。‎ ‎(2)不同 ‎①具体目的不完全相同:前者突出抵抗侵略,后者首先是为了镇压人民革命。‎ ‎②主张的实践程度不同:前者几乎没有具体实践,后者则进行了长达三十多年的实践活动。‎ ‎2.多种史观评价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 ‎(1)从阶级斗争史观(革命史观)看,洋务派出于地主阶级本能,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的君主专制制度和纲常名教。‎ ‎(2)从现代化史观看,它打出的“自强”和“求富”旗号,冲击了“重农抑商”的陈腐观念,对中国的工业现代化、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和外交现代化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3)从整体史观看,它反映了新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对相对落后国家和地区旧制度、旧思想的冲击,是西方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扩展的具体表现。‎ ‎(4)从文明史观看,“中体西用”‎ 的思想反映了中国封建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的冲突,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对西方文明既欣赏又排斥的矛盾心态,但它毕竟承认了中学之不足,西学之所长,客观上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人”开始向“现代人”转变。‎ 主题二 康、梁维新思想的主张和特点 史料一 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①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东西各国皆行此政体,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解读 史料一体现了康有为主张向西方学习,变革中国的政治制度。①处划线信息表明康有为推崇的政体是三权分立式的君主立宪制。‎ 史料二 为了在王权承认的“合法性”范围内偷运西学之果,康有为在变法的整个过程中不得不始终小心翼翼地从②“奉天承运”“圣人之作”的传统象征系统内拾取古已有之的变化之道。……尽管康有为之变法理论似乎处处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无敢逾越古典圣贤所订准绳,但言行举止中却不时透露出叛逆色彩。——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 解读 史料二体现了康有为思想既宣扬维新变法,仿西方改制,又没有摆脱封建思想束缚的特点。史料的开头和结尾一般是统领性或总结性的语句,往往是史料的核心,本段史料的解读可用此法。②处划线信息表明康有为思想的特点是借助封建传统文化,宣传维新变法理论。‎ 史料运用 ‎1.根据史料一,概括康有为的政治设想是什么?‎ 答案 开国会,制定宪法,实行三权分立、君主立宪。‎ ‎2.康有为在奏章中往往采用在“中体”中偷运西学的“移花接木”方法,给皇帝讲“必当变法”的道理。根据所学,并结合史料二,说明维新思想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答案 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儒家思想相结合。‎ 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及成因 ‎(1)特点 ‎①中西融合: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如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都是借助儒家思想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 ‎②由理论到实践:把维新思想转变为维新变法活动,最终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的发生。‎ ‎③救亡图存:体现中国社会面临崩溃和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成因 ‎①客观原因:当时中国资本主义发展较慢,资产阶级力量十分弱小,而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在这种背景下如果硬性地宣传资产阶级主张,否定封建伦理道德,阻力很大,而且必然会失败。‎ ‎②主观原因:康有为作为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代表,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密切联系,其思想认识是有局限性的,幻想“中西结合”。‎ ‎ 全国卷5年考题统计 ‎2012年 T41,近代中国的近代化问题 ‎2013年 ‎(卷Ⅰ)T29,维新思想与近代化的关系 ‎(卷Ⅱ)T40,相对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2014年 ‎(卷Ⅱ)T24,分封制、礼乐制 ‎2015年 ‎(卷Ⅰ)T29,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变法 ‎(卷Ⅱ)T28,维新思想;近代中国物质生活的变化——服饰变化 ‎2016年 ‎(丙卷)T28,梁启超的“诗界革命”‎ ‎(丙卷)T29,张之洞维护传统思想 ‎(乙卷)T40,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 例题 (2016·全国丙卷,28)甲午战后,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曾赋诗“泱泱哉我中华……物产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矞吾中华!”这反映出“诗界革命”(  )‎ A.倡导民主革命的思想 B.推动了白话文运动 C.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 D.成为改良思潮的开端 ‎[思路点拨]‎ 定位 知识 维新思想——梁启超的“诗界革命”‎ 解读 题干 信息:“甲午战后”“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矞吾中华”‎ 主旨:“诗界革命”意在振兴中华、挽救民族危亡 辨析 选项 甲午战争后,梁启超宣传维新变法思想,A项错误;白话文运动属于新文化运动的内容,B项错误;改良思潮发端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D项错误;根据诗文内容并联系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可知,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1.(2016·全国丙卷·29)1903年,张之洞等拟《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禁止使用“团体”“膨胀”“舞台”“影响”“组织”“运动”“报告”“观念”等新名词,其根本目的在于(  )‎ A.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 B.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 C.反对向西方学习 D.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 答案 D 解析 “禁止……新名词”的根本目的是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这体现了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即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同时又保有传统的儒学思想以维护清王朝统治,故选择D项。A、B两项不是根本目的,C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2.(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28)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 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 答案 B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维新派的目的。康有为认为欲伸民权,必广民智,欲启民智,必先革除恶风陋习,故其主张易服主要是为变法营造社会氛围。本题选择B项。‎ ‎3.(2015·四川文综,4)1893年,驻外公使薛福成在《出使日记》中写道:“总理衙门大臣萃毕生之全力以经理交涉事务者,殆鲜其人。或以官高挂名,或以浅尝自喜;或骤出骤入,听其自然。一闻《海国图志》《瀛寰志略》两书之名,尚有色然以惊者。”这主要反映了(  )‎ A.中外交涉事务的减少 B.顽固派对洋务的抵制 C.立宪思想传播的困境 D.洋务专业人才的匮乏 答案 D 解析 根据“总理衙门大臣萃毕生之全力以经理交涉事务者,殆鲜其人”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洋务人才的匮乏,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中外交涉事务、立宪思想的传播及顽固派对洋务的抵制的相关信息,故排除A、B、C三项。‎ ‎4.(2013·安徽文综)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到:“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其事颇难。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用。”这说明(  )‎ A.康梁意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 B.戊戌变法没有借鉴外国经验 C.康梁认为变法不能依靠朝廷 D.戊戌变法是发自民众的运动 答案 A 解析 解题时要注意材料中的转折词,转折词后面的内容是解题关键。材料主旨是认识到国民的重要及唤起国民。说明梁启超意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性。‎ ‎5.(2015·课标全国卷Ⅰ,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 材料二 19世纪末,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二书,认为汉代以来儒者奉为经典的《周礼》《左传》等书,是汉代学者为王莽篡汉而伪造的,影响恶劣,导致“中国之民,遂二千年被(遭受)暴主夷狄之酷政”。他主张回归孔子所编定的《诗经》《礼记》等原典,理解真正的儒学精神。在他看来,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改革家,《春秋》便是孔子为“改制”而创作的。他甚至用西学来解释《春秋》,认为《春秋公羊传》中的“三世”说为:“始于据乱(世),立君主;中于升平(世),为立宪,君民共主,终至太平(世),为民主”。——摘编自张海鹏等编《中国近代史》‎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康有为关于儒学认识的共通之处。‎ ‎(3)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孔子与儒学?‎ 答案 (2)回归原典、回归孔孟,否定后人的附会、杜撰之说,主张探寻儒学的精神实质,借助儒学为现实服务。‎ ‎(3)应历史地看待孔子与儒学,不应盲目地肯定或否定;将真实的孔子与神圣化的孔子区别开来;借鉴其精华,摒弃其糟粕。‎ 解析 第(2)问,解读材料一韩愈关于儒学的论述与材料二康有为对儒学的看法,从对待孔孟儒学地位、后人发展儒学的态度及目的等方面概括归纳韩愈、康有为关于儒学认识的共通之处。第(3)问,从儒学的现代价值及局限性的角度,分析指出对待孔子与儒学的原则,言之有理即可。‎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说:“但比较起来,魏源的态度则更鲜明……他的《海国图志》第一稿脱稿,他在书中主张应在广州设立造船厂和兵工厂,延聘法国和美国工程师进行建设,并教授船只的航行和武器的使用。”其主张体现了(  )‎ ‎①“师夷长技以制夷” ②“师夷长技以自强” ③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④引导着人们关注世界形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D 解析 魏源主张学习西方军事技术,“师夷长技以制夷”,故①正确;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故②错误;魏源主张以“制夷”为目的,寻求强国御侮之道,故③正确;魏源《海国图志》的这些主张引导人们了解西方世界,故④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 ‎2.林则徐至广东禁烟时称茶叶、大黄是“制夷之大权”,认为:“彼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视中华。”魏源则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这表明(  )‎ A.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B.“天朝上国”观念有所改变 C.英国受制于中英贸易 D.华夷观念被打破 答案 B 解析 材料分别描述了林则徐和魏源两人的观点,不是表明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故A项错误;林则徐至广东禁烟时仍认为“彼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视中华”,但魏源在1842年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反映出中国人认识到了西方的长处,以中国为中心的“天朝上国”观念有所改变,故B项正确;英国受制于中英贸易与魏源主张不符,故C项错误;魏源仍称西方为“夷”,可见没有打破华夷观念,故D项错误。‎ ‎3.(2016·德州高三期末)19世纪末,有人认为:“不变其习,不能变法,不变其法,不能变器……西艺非要,西政为要……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器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若守此不失,虽孔孟复生,岂有议变法之非者哉。”据此判断他(  )‎ A.反对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B.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大力宣传民主科学思想 D.倡导革新政治,变法维新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器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可知其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故B项正确;大力宣传民主科学思想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与此题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其反对变革政治,故D项错误。‎ ‎4.下图漫画中人物的装扮讽刺了(  )‎ A.顽固派的“以忠信为甲胄,礼仪为干橹”‎ B.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C.维新派的“移花接木”‎ D.革命派的“三民主义”‎ 答案 B 解析 顽固派是固守传统观念,不符合漫画中“穿洋装”的信息,故A项错误;漫画中官员穿着洋装,却戴着清朝官帽,留着长辫子,显然是洋务派,故B项正确;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走资本主义道路,故C项错误;辛亥革命主张推翻清王朝统治,显然不可能戴清朝官帽,故D项错误。‎ ‎5.(2017·上饶调研)1895年,李鸿章评价李提摩太译作《泰西新史揽要》一书时说:“我邦自炎农唐虞以前,以天下为公;嬴秦而降,以天下为私。以天下为公则民主之,以天下为私则君主之……至我大清,海禁大开……殆将复中国为天下大公之局。”这表明李鸿章(  )‎ A.对世界大势了然于胸 B.对西方近代民主有所认识 C.试图以古制治理当世 D.认为民主实践已刻不容缓 答案 B 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李鸿章认为“以天下为公则民主之”“殆将复中国为天下大公之局”,这说明其对西方近代民主有所认识,故选B项。A项夸大了李鸿章的思想认识;C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该思想不能等同于实践,故D项错误。‎ ‎6.(2016·广东百校质量分析联考)郭嵩焘在总结自己的观点时写道:“顷数十年,汽轮车船夺天地造化之奇,横行江海,无与为敌。而究其意之所极,贾市为利而已。”郭嵩焘在此认为西方侵华的目的是(  )‎ A.炫耀武力 B.开办工厂 C.通商谋利 D.占领中国 答案 C 解析 A、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B项错误;从材料“而究其意之所极,贾市为利而已”可知,郭嵩焘认为西方侵华的目的是倾销商品获得利润,故C项正确;D项与材料内容不符,故D项错误。‎ ‎7.(2016·黄石9月调研)某著作中写道:“特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六经皆孔子所作,俾国人知教主,共尊信之。皇上乙夜览观,知大圣之改制,审通变之宜民,所以训谕国人,尊崇教主,必在是矣。”该作者持此观点的目的是(  )‎ A.结合国情减轻变法阻力 B.尊孔复古为称帝服务 C.借鉴西方解决信仰危机 D.定国教以树孔子权威 答案 A 解析 康有为把孔子塑造成改革的鼻祖,其目的在于利用孔子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以减少顽固派的反对,推动维新变法,故A项正确;康有为“尊孔”是为了维新,推行西方民主政治,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关于借鉴西方的信息,故C项错误;“特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知大圣之改制,审通变之宜民”等信息表明,康有为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改革,不是仅仅为了树孔子权威,故D项错误。‎ ‎8.1895年严复指出:“由是而观之,则及今而图自强,非标本并治焉,固不可也。……标者何?收大权,练军实……至于其本,则亦于民智、民力、民德三者加之意而已。”由此可见,严复认同的“自强”路径有(  ) ‎ ‎①学习西方科技 ②推翻君主制度 ③提高国民素养 ④倡导民主科学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标者何?……练军实”表明学习西方科技,故①正确;依据材料中“‎ ‎1895年严复”的信息可知,当时是戊戌维新兴起,而严复主张君主立宪制,故②错误;依据材料内容“亦于民智、民力、民德三者加之意”,说明要提高国民素养,故③正确;注意“民主科学”,这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张,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9.甲午中日战争前两年,军机处章京陈炽在《庸书》中说:“琉球、越南、缅甸,其亡不旋踵也;日本,变法者也,而至今存也,强且富焉;暹罗、朝鲜,欲变而未变者也,其势岌岌然如不终日。”下列属于继承和发展了他的这一思想主张的是(  )‎ A.“商战”‎ B.“自强”“求富”‎ C.“师夷长技以制夷”‎ D.“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答案 D 解析 早期维新思想家主张振兴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增强国家经济实力,通过与外国列强进行“商战”挽救民族危机,与材料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洋务运动时期主张“自强”“求富”,希望挽救民族危机,与材料题意不符,故B项错误;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力图改变中国被动落后的不利局面,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与材料题意不符,故C项错误;梁启超作为维新变法时期的重要推动者,极力主张在清王朝进行自上而下的资本主义改革,挽救摇摇欲坠的清王朝的统治,与材料题意相符,故D项正确。‎ ‎10.(2016·河南中原名校学术联盟摸底)1894年夏历七月,御史安维峻弹劾康有为“非圣无法,同少正卯,圣世不容,请焚《新学伪经考》,而禁粤士所学”。这是因为此书(  )‎ A.否定了孔子圣人的地位 B.动摇了顽固派恪守祖训的理论基础 C.批判了封建伦理道德 D.批判了专制主义的君主制度 答案 B 解析 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说明几千年以来人们信奉的儒家思想不是孔子开始提出的思想,是后世不断修订的,并没有否定孔子的圣人地位,相反地康有为把孔子奉为改革的先师,故A项错误;《新学伪经考》动摇了长期以来的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因此也就动摇了顽固派恪守祖训的理论基础,因此遭到他们的攻击,故B项正确;在《新学伪经考》中并未直接批判封建的伦理道德,故C项错误;《新学伪经考》主要是维新派进行理论性的宣传阶段,并没有对君主专制的批判,且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度,故D项错误。‎ ‎11.1905年《东方杂志》的一篇社论中提到“今日立宪之声,洋洋遍全国矣。上自勋戚大臣,下逮校舍学子,靡不曰立宪立宪,一唱百和,异口同声”。这说明(  )‎ A.晚清社会不同阶层认识到政治变革的重要性 B.立宪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民主革命运动成为强大的社会风潮 D.维新思潮开始演变为一场政治运动 答案 A 解析 晚清社会不同阶层认识到政治变革的重要性与“上自勋戚大臣,下逮校舍学子,靡不曰立宪立宪”相符,故A项正确;“今日立宪之声”反映了社会舆论,但不等于立宪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故B项错误;立宪运动是改革,而不是“民主革命运动”,故C项错误;维新思潮开始演变为一场政治运动的标志是1895年的“公车上书”,与“1905年”不符,故D项错误。‎ ‎12.(2016·深圳一调)立宪派在不同历史阶段名称各不相同:戊戌变法时为维新派,戊戌政变后为保皇派,日俄战争后为立宪派。不论如何变化,不变的是(  )‎ A.代表地主阶级利益 B.坚持改良主义路线 C.阻碍社会进步发展 D.维护专制主义政体 答案 B 解析 立宪派属于资产阶级派别,主张通过社会改良发展资本主义,故B项正确,A、D两项错误。戊戌变法时的维新派思想体现了社会进步潮流,故C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2016·潍坊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一 陈子龙(1608~1647),明崇祯十年(1637)进士,崇祯十一年(1638)夏,南寇北奴,日益滋大,陈子龙以“君子之学,贵于识时;时之所急,务之恐后”的紧迫感与徐孚远一起,取明朝名卿大臣“有涉世务、国政”之文,撷其精英,辑成《皇明经世文编》一书,选文以“明治乱、存异同、详军事、重经济”为原则,内容包括政治、典章、财经、军事、学校等,并根据现实问题加作旁注,表达政治主张。陈子龙等编辑此书的目的,是为了“上以备一代之典则,下以资后学之师法”,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扭转“俗儒是古非今,撷华而舍实”的坏风气。这部书的出版,对稍后黄宗羲、顾炎武等人讲求实用之学起了先行作用。崇祯十七年(1644)明朝灭亡;陈子龙辅佐南明弘光朝,清兵陷南京后,于1647年投水殉国。 ——摘编自朱东润《陈子龙及其时代》等 ‎ 材料二 除了追求自身的修养,理学还提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任务,但这却被很多自诩为理学家的人所忽略。因此出现了两种迥然不同的理学发展路向,即“理学修身派”和“理学经世派”,前者以倭仁为代表,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后者以曾国藩为代表,更注重建功立业。曾国藩率湘军战胜了太平军,暂时保住了满清政权;之后,他又提倡并发起了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之门。他所做的一切,正是出于一个传统知识分子“家国天下”的思想和责任。“理学经世”‎ 是曾国藩思想体系的精髓,他认识到:理学——经世——躬行是理学经世思想的全部,而且只有躬行才是理学经世思想的真正价值所在。而在实践中,他又始终将道德主义与实用主义相结合,前者是本,后者是用。这再一次证明了曾国藩是“我国旧有教育理论与制度下所产生的最良之果之一”。 ‎ ‎——摘编自张凡《曾国藩的经世致用思想初探》 ‎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陈子龙与曾国藩经世致用思想的特点及其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陈子龙与曾国藩经世致用思想的共通之处。‎ 答案 (1)特点:陈子龙重视总结治世经验教训,借编书表达政治主张,希望改变学风、文风。曾国藩侧重身体力行,注重建功立业;接受西方科技,推动洋务运动。‎ 背景:陈子龙:封建社会末期,传统社会危机四伏,各种矛盾激化。 ‎ 曾国藩:近代前期社会转型;西方文明冲击;民族危机严重。 ‎ ‎(2)共通之处:通过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维护封建王朝统治。都体现了传统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冲击了当时不重实际的学风、文风。两者影响深远,陈子龙影响了明末清初思想家。曾国藩参与洋务运动,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未能扭转社会发展大势。‎ 解析 (1)第一小问特点,陈子龙思想主要从总结经验教训、借编书表达政治主张、希望改变文风和学风等方面分析;曾国藩的思想特点从重视实践、发起洋务运动等方面分析;第二小问时代背景,从陈子龙处于封建社会末期,曾国藩处于由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时期进行分析即可。 ‎ ‎(2)对于两者经世致用思想的共通之处结合两者的目的、特点、影响及结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 ‎14.(2016·汉中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 中国海权思想的产生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海洋由天堑变为通道,不再具有不可逾越性;二是对安全造成威胁的势力从海洋而来。鸦片战争后,清朝的敌人主要是来自海上的西洋诸国,由此催生了海防思想的形成,体现在以近代海军作为防御手段。林则徐、魏源最早提出建立西式海军以防御海上的入侵。林则徐认为“剿夷不谋船炮水军,是自取败也”。林、魏的主张被左宗棠、李鸿章等继承。正是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清朝在甲午战争前完成了西式海军的创建。在马汉海权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人也注意到海权与商业之间的关系。时人论曰:“所谓帝国主义者,语其实则商国主义也。而商业势力之消长,实与海上权力之兴败为缘。”晚清民国官方也对海军与商业之间的关系有所认识。光绪二十八年(1902)政务处奏称:“海军实为立国之要,平时巡阅洋面,保护商税。”但是马汉海权理论的扩张性和弱肉强食的强权特质并未在中国落地生根,清政府虽大倡创建海军,但其着眼点只是近海防御和本土防御,如姚锡光在《拟就现有兵轮暂编江海经制舰队说帖》中所言:“我国海疆袤延七省,苟无海军控制,则海权坐失。”言下之意,建设海军的目的仍是防卫沿海省份。 ‎ ‎——摘编自高月《近代中国海权思想浅析》 ‎ 以“近代中国的海权思想”为主题,对材料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答案 随着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中国近代的海权思想逐渐发展起来。海权思想发展起来的条件一方面是脱离闭关锁国状态,海洋成为对外联系的通道;另一方面是国家面临着来自海上的安全威胁。‎ 中国近代的海权思想首先是发展海上军事力量,抵御外敌入侵的海防思想,从林则徐、魏源到洋务派再到20世纪初的政府官员,这种思想始终是一脉相承的。其次是关注海权与商业之间的关系,认识到海权是发展商业的保证,主张通过兴海权来发展中国的商业,与帝国主义列强竞争。但是,与帝国主义列强不同,中国的海权思想不包含侵略扩张和强权掠夺的主张,主要是着眼于近海和领土的防御。表明了中国近代海权思想的正义性。‎ 解析 根据材料,划分层次,从近代中国的海权思想的产生条件、主要内容及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概括即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