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7-2018学年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各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请将其序号填涂在答题卡对应位置。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老子》。以上言论反映的思想是:‎ A. 唯物论思想 B. 辩证法思想 C. 无为而治思想 D. 民本思想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奠能行”说明了以弱胜强,以柔克刚矛盾双方相生相克的辩证法思想,这符合中国古代道家哲学的特征,所以答案选B。ACD三项思想内涵与材料上述特征不符。‎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老子的主张 ‎2. 陶渊明的儿子新得了一个仆人,陶渊明告诉他的儿子说:”彼亦人也,可善视之。”请问陶渊明的说法是站何家的立场?‎ A. 儒家 B. 墨家 C. 法家 D. 道家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仆人的出身是非常低的,善待仆人的思想和墨家的兼爱是吻合的,本题是不能选择儒家的仁爱的,因为儒家的仁爱是由阶级差别的爱,和墨家的兼爱是有区别的,法家和道家均没提出“爱”的思想,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的立场 ‎【名师点睛】历史材料浩如烟海,你不可能完全理解每一个材料。如何去解决这一难题呢?唯一的办法就是在不熟悉的材料中寻找熟悉的字眼,也就是寻找我们常说的核心词、关键词。一段材料,即使再生涩难懂,也总会有我们熟悉的个别字、词。而这些字、词,恰恰就是解题的金钥匙。掌握了钥匙,锁自然就打开了,所以说抓住核心词就是做历史试题的关键所在,例如,本题中的“仆人”就是关键词。‎ ‎3. 2010年,教育部在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大力支持民办教育,民办教育在中国已经走过了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对弥补我国教育资源不足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山外校作为一所年轻的民办学校,正在蓬勃发展之中,溯本追源,民办学校早在中国古代就已经出现,我国最早的民办学校诞生于什么历史时期 A. 商周 B. 春秋 C. 战国 D. 秦汉 ‎【答案】B ‎【解析】据材料“民办学校早在中国古代就已经出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故B项正确;商周没有私学产生,故A项错误;战国时期不是私学最早产生的时期,故C项错误;秦汉时期也不是私学最早产生的时期,故D项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什么是民办学校,学生应该从历史上的私学的角度来理解,再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的史实入手,即可正确判断。‎ ‎4. 蔡元培在《中国伦理学史》中之所以赞扬古代一位思想家“提倡民权,为孔子所未及焉”,是由于他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这位思想家是 A. 荀子 B. 孟子 C. 董仲舒 D. 朱熹 ‎【答案】B ‎【解析】据材料“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孟子的“民贵君轻”的思想,故B项正确;荀子没有“民贵君轻”的思想,故A项错误;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天人感应”,不符合材料,故C项错误;朱熹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不符合材料,故D项错误。故选B。‎ ‎5. ‎ ‎“守株待兔”故事深刻揭露了“墨守成规,贪图安逸,思想僵化”的愚蠢可笑,这个故事的作者痛恨批判了“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的荒诞不经,他是:‎ A. 孟子 B. 墨子 C. 韩非子 D. 庄子 ‎【答案】C ‎【解析】据材料“揭露……墨守成规,贪图安逸,思想僵化……痛恨批判了‘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法家韩非子趋时更新、改革变法的主张,故C项正确;孟子属于儒家,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墨子也没有类似思想,故B项错误;庄子属于道家,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关键信息“批判‘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学生应该正确理解该信息的含义,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体现了墨守成规的思想,对它的批判则属于法家韩非子的思想,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6. “萧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齐;曹参接任后,遵守不偏离。施政贵清静,百姓心欢喜。”这反映的汉代当时的主要政治统治思想是:‎ A. 儒家的“仁政”思想 B. 法家的法治思想 C. 墨家的“兼爱”思想 D. 道家的黄老之学 ‎【答案】D ‎【解析】据材料“施政贵清静,百姓心欢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西汉初实行“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故D项正确;儒家的“仁政”思想没有“清净无为”思想,故A项错误;法家的法治思想也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西汉初没有实行墨家的“兼爱”思想,故C项错误。故选D。‎ ‎7.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於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明代王文禄所撰的《龙兴慈记》记载了朱元璋诞生时的异象:圣祖始诞,屋上红光烛天,皇觉寺僧见之惊疑回禄也。明发扣问,告以诞。又记了朱元璋父亲死后“天葬”的情景:仁祖崩,太祖舁至中途,风雨大作,索断,土自壅为坟。这里面渗透着何种思想 A. 鬼神迷信 B. 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C. 神创论 D. 天赋人权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不是单纯的鬼神迷信、神创论的思想,而是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的思想,起到神化封建统治的作用,天人感应和天赋人权是有区别的,二者并不是同一个意思,天赋人权是民主思想,材料题现的并不是天赋人权而是天人感应,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名师点睛】回答本题时要具有高度的发散思维能力,全面准确的把握材料内容,然后再结合教材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整理。本题对学生的能力考查层次较高,突破了以往试题的考查方式,这就要求我们考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要思维活跃,灵活而机动的利用知识。‎ ‎8. 宋代哪位大儒,主张“真正做学问的功夫,是要明本心,识大体;抓住学问的血脉,直达圣贤的仁心。绝不可咬文嚼字,埋首于支离的注疏。能够这样,我与圣人同心,六经反而成为我的注脚了。”‎ A. 王阳明 B. 朱熹 C. 陆九渊 D. 程颢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宋代……真正做学问的功夫,是要明本心,识大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心学的思想主张。王阳明是明朝思想家,故A项错误;朱熹是理学代表人物,故B项错误;陆九渊是南宋心学代表,故C项正确;程颢是北宋理学代表,故D项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题干时间“宋代”,正确理解关键信息“明本心”,学生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判断陆九渊是南宋心学代表,符合题意,据此可以排除干扰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9. 北宋时期,新儒学思想形成。这里的“新”的含义是 A. 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 B. 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 C. 儒家学说与法家思想相结合 D. 确立“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观念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理学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理学形成,确立“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观念,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不属于理学的本源问题,故A项错误;吸收佛教和道教的思想,是理学形成的条件,不是“新”的含义,故B项错误;理学没有结合法家思想,故C项错误。故选D。‎ ‎10. 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A. 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 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C. 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 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学研究的重点是社会的伦理道德,故AC排除.D由材料看不出,排除;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道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由题中“修养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可知,故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程朱理学 ‎11. 从宋代理学提出“灭人欲”到明代心学提出“内心反省”,克服私欲,说明 A. 主流思想文化维系了专制统治 B. 儒学的发展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 C. 儒学的演变已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D. 孔子的仁学被发扬到极端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程朱理学到心学的发展,符合统治阶级统治的需要,成为官方正统哲学思想,故A项符合题意。B、C ‎ 和D说法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程朱理学·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程朱理学·心学 ‎12.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中国古代出现了众多的儒学大师。梁启超在评价一位儒学大师的著作时说,“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兴奋剂。我自己的政治活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的影响最早而最深。”他评价的书应是 A. 董仲舒的《春秋繁露》‎ B. 朱熹的《四书集注》‎ C. 李贽的《焚书》《藏书》‎ D. 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梁启超的政治活动主要是批判、改革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君主立宪制度,而在本题的四个选项中涉及到批判、改革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作品只有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所以本题答案只能是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 ‎ ‎【名师点睛】在历史选择题中,命题者常常有意设置一些说法正确、但和题干无关的题肢做干扰,考生如果不对照题干仔细辨析,就会误选,经常出现“答非所问”的错误,即回答的并非所问的问题,所以在解答这类问题时只能选择那些与题干之间存在联系、且意思一致的题肢,对那些和题干无关、即使本身说法再正确的选项也是不能选的。‎ ‎13. 韩非子主张建立君主专制,而黄宗羲则抨击君主专制,根据他们各自所处的历史时期,正确评价是 A. 都是片面的 B. 都是进步思想 C. 其局限性决定他们的思想都未能对历史的进步起到推动的作用 D. 由于他们都属封建地主阶级代表人物,其主张的实质都是维护地主阶级统治 ‎【答案】D ‎【解析】据材料“韩非子主张建立君主专制,而黄宗羲则抨击君主专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韩非子和黄宗羲思想的评价应该根据他们各自所处的历史时期进行,不能说是片面的,故A项错误;对两者思想也不能单纯说都是进步思想,故B 项错误;他们的思想都对他们各自所处的历史的进步起到推动的作用,故C项错误;韩非子和黄宗羲都属封建地主阶级代表人物,其主张的实质都是维护地主阶级统治,故D项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和依据,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把握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阶段和时代背景,从这个角度出发客观辩证地进行评价,适当引用阶级分析方法即可,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14. 13世纪后期,阿拉伯书籍中有关“中国雪”的记载被译成拉丁文传入欧洲,(它)“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推动了近代社会的到来。这里的“中国雪”是指 A. 指南针 B. 造纸术 C. 印刷术 D. 火药 ‎【答案】D ‎【解析】据材料“中国雪……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中国雪”是指火药,故D项正确;指南针促进了新航路开辟,与材料无关,故A项错误;造纸术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故选D。‎ ‎15. 下列言论属于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是 A. “今君人者释其刑德而使臣用之,则君反制于臣也”‎ B. “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 C. “未有君臣,已先有君臣之理”‎ D. “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分析史料能力。A属于法家韩非思想。B属于董仲舒“君权神授”思想。C属于程朱理学。D反对君主专制,属于维新派思想主张。故本题选择D。‎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变法·维新思想。‎ ‎16. 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炮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中国古代科技在东西方的不同地位表明 A. 火药和指南针的西传是中国跻身四大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B. 科技在不同的领域和范围对人类所做的贡献是不同的 C. 科技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D. 科学和愚昧只是人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不同反映 ‎【答案】C ‎【解析】一项科技成就能否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还要取决于不同的社会环境,材料反映的中国古代科技在东西方的不同地位说明了这一问题。故答案为C项。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不仅只是不同的领域和范围,排除B项;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17. 关于汉字的起源和演变,正确顺序应是 A. 文字图画—甲骨文—小篆—隶书—金文—楷书 B. 文字图画—金文—小篆—隶书—甲骨文—楷书 C. 文字图画—金文—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 D. 文字图画—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金文在小篆之前,所以不能选A。甲骨文在金文之前,所以不能选B和C,文字图画—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才是完全正确的汉字的起源和演变的排序,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D。‎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 ‎【名师点睛】这类试题往往以相关的知识作为干扰题肢,这类题目不难,不过考生如果记忆模糊就会失误,所以这就要求考生们在平常的复习中,一定要注意对相关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把历史学“宽”,对重要的事实、重要的史实,一定要尽可能的弄懂来龙去脉,防止混淆不清而遗憾丢分。‎ ‎18. 秦始皇能书同文的根本条件是 A. 小农经济的发展 B. 国家的统一 C. 文字的多样性 D. 小篆体适合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答案】B ‎【解析】秦始皇能够统一文字的前提是国家的大一统的实现,和该字体没有多大关系。‎ ‎19. 反映民间风情的风俗画是宋代以后绘画艺术的突出特点,产生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A. 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出现 B. 民间文化的发展 C. 画家的性格 D. 统治者的提倡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反映民间风情的风俗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导致风俗画出现,故A项正确;民间文化的发展,不属于根本原因,故B项错误;画家的性格显然缺乏史实依据,故C项错误;风俗画与统治者的提倡之间也没有必然联系,故D项错误。故选A。‎ ‎20.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他所说的“风骚”原意是指 A. 唐诗和宋词 B. 国风和离骚 C. 楚辞和汉赋 D. 国风和汉赋 ‎【答案】B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文学成就•《诗经》和《离骚》‎ ‎21. 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A. 逐渐宗教化 B. 逐渐贵族化 C. 逐渐神秘化 D. 逐渐平民化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汉赋多为统治者歌功颂德,唐诗也多是科举考场上的博弈之作,而宋词多为城市娱乐而写,小说则更直接反映了市井生活;故我国古代文学发展的主要趋势是逐渐平民化,D项正确。题干强调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逐渐平民化,与宗教化、贵族化、神秘化无关,排除AB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D。‎ ‎22. ‎ ‎《元史·顺帝纪》载:“禁优(艺人)盛服,许男子裹头巾,妇女服紫衣,不许戴笠乘马”。反映了 A. 元朝有严格的职业服装规定 B. 歧视汉人 C. 艺人地位低下 D. 杜绝明星崇拜现象 ‎【答案】C ‎【解析】据材料“禁优(艺人)盛服,许男子裹头巾,妇女服紫衣,不许戴笠乘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当时艺人地位低下,服装出行有严格规定,故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其它职业的服装规定,故A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歧视汉人,故B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杜绝明星崇拜现象,故D项错误。故选C。‎ ‎23. 有人说:“古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中国什么都不禁,独独禁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你可以找到古代西方、东方社会这一做法的论据是 A. 人文主义,民贵君轻 B. 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C. 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D. 因信称义,致良知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历史对比分析能力,材料中“西方不禁人的本能”体现了其人文主义的思想,而中国“独独禁人的本能”是指扼杀人的正当欲望,牺牲个人利益服从宗族和国家,“存天理,灭人欲”是最好的体现,故C项符合题意;A中“民贵君轻”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B项中的“天人感应”不能体现出严禁人的本性;D项中的“因信称义”强调的是个人宗教信仰自由,与个人的本能关系不密切。所以答案选C。‎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人文主义 ‎24. “万物的存在与否,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提出上述观点的哲学家是 A. 泰勒斯 B. 普罗塔哥拉 C. 苏格拉底 D. 亚里士多德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万物的存在与否,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反映的观点是人是万物的尺度,而“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提出者是普罗塔哥拉,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的答案只能是B。‎ 考点: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运动•普罗塔哥拉 ‎25. 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A. 仁政和道德教育 B. 王道和民主政治 C. 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 D. 实行人治和法制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东西方古代思想家主要思想的理解。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为了扩充人的善性,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即美德”,为了扩充人的善性,要加强道德教育。故选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道家思想;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古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苏格拉底的思想 ‎26. 严格地说,是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作坊而不是达·芬奇的绘画作坊养育了文艺复兴。这说明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在意大利兴起的根源是 A. 意大利保留了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 B. 意大利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 C. 意大利最早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D. 意大利的中世纪神学思想淡薄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作坊而不是达•芬奇的绘画作坊养育了文艺复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作坊属于工场手工业,体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的作用,故A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丰富的人才资源,故B项错误;材料也没有体现中世纪神学思想淡薄的问题,故D项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作坊”,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认识到这反映了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问题,据此即可推理出文艺复兴的经济根源,得出正确答案。‎ ‎27. 春秋战国时期和文艺复兴时期,都是“人”被发现和重视的时代。二者的共同之处是:‎ A. 都处于转型时期,体现了新兴阶级的要求 B. 都是反封建的思想武器 C. 都是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后的必然结果 D. 都是教会神学长期统治的结果 ‎【答案】A ‎【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东西方的人文思想。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方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符合西方文艺复兴而不符合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均排除。故选A。‎ ‎28. 马丁。路德倡导宗教改革德根本目的是 A. 反对在德意志出售赎罪券 B. 脱离罗马天主教会的管辖 C. 改革天主教的教义和仪式 D. 建立适合资产阶级需要的教会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公元1517年,马丁·路德坚决抗议罗马天主教会,发动了一场宗教改革运动。他所发起并领导的宗教改革运动席卷整个欧洲,永久性地结束了罗马天主教会对于西欧的封建神权统治。故D项正确。‎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宗教改革·实质 ‎29. 加尔文指出“一个人之所以发财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的恩赐,这句话反映出的观点出自 A. 《九十五条论纲》‎ B. 先定论说 C. 因信称义说 D. 《基督教原理》‎ ‎【答案】B ‎【解析】据材料“一个人之所以发财致富……‎ 而完全靠上帝的恩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加尔文的先定论思想,迎合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故B项正确;《九十五条论纲》属于马丁·路德,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因信称义说也属于马丁•路德,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基督教原理》是加尔文系统阐述关于改革教义、教仪和教会的激进主张的作品,不符合材料,故D项错误。故选B。‎ ‎30. 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思想主张的相同之处是 A. 都批判封建统治和天主教 B. 都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 C. 都认为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D. 都赞同三权分立的国家政治体制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他们都批判封建统治和天主教的权威,反对封建王权与教权,故A项正确;伏尔泰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故B项错误;卢梭认为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故C项错误;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的国家政治体制,故D项错误。故选A。‎ ‎31. 美国1787年宪法所确立的三权分立原则,是哪位启蒙思想家的政治主张 A. 洛克 B. 伏尔泰 C. 卢梭 D. 孟德斯鸠 ‎【答案】D ‎ ‎ ‎32. 前期新文化运动最主要的影响是:‎ A.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B. 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得到弘扬 C. 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和动员的作用 D. 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依据所学,A符合题意,新文化运动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B是运动的指导思想;C是其影响之一,但不是最主要的;D不合史实。所以应选A。‎ 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33. 近代史上,中国向西方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其先后顺序是:‎ A. 学工艺技术→学自然科学理论→学社会科学和政治制度 B. 学自然科学理论→学工艺技术→学社会科学和政治制度 C. 学工艺技术→学社会科学和政治制度→学自然科学理论 D. 学社会科学和政治制度→学工艺技术→学自然科学理论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与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科技,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新文化运动学习科学思想,故C项正确;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不是主要学习自然科学理论和科技,故AB项都错误;洋务运动也没有学习社会科学和政治制度,故D项错误。故选C。‎ ‎34. 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上述名句分别属于:‎ A. 楚辞、汉赋、唐诗 B. 楚辞、唐诗、宋词 C. 宋词、唐诗、楚辞 D. 唐诗、宋词、元曲 ‎【答案】C ‎【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的文学成就,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联系所学,“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符合宋词的风格,“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是唐诗的代表作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属于楚国楚辞的典型风格,所以正确的选项是C项,排除其他。‎ ‎35. ‎ 孙中山在遗嘱中说:“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个遗嘱的原则与孙中山以下哪一主张一致?‎ A. 同盟会的章程和纲领 B. 三民主义 C. 三大政策 D. 新三民主义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最能体现“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的是指“联俄”,体现“唤起民众”的是“联共”“扶助农工”。 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是孙中山三大政策的内容,故选C。A项主张反满革命;B项主张创立民国;D项主张反封反军阀,进行北伐战争。ACD项并未体现出孙中山的联共唤起民众的内容。‎ 考点: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 点评:三民主义是孙中山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但是,三民主义并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内容,也没有给予民主民主权力,没有深入的发动群众起来革命,致使革命运动没有得到群众的支持最终失败。1924年,国民党一大,改组了国民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目标,制定了三大政策。‎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6题10分,第37题11分,第38题9分,共30分)‎ ‎3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 ‎——《史记·太史公自序》‎ 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朱子语类》‎ 材料四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下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原君》‎ 请回答:‎ ‎(1)材料一对于儒学的社会价值有着怎样的认识?‎ ‎(2)材料二集中反映了董仲舒哪些思想主张?对于西汉王朝的统治有何意义?‎ ‎(3)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据材料三说明其“新”在何处?‎ ‎(4)材料四作者提出了什么新的观点?这些观点形成的经济根源是什么?‎ ‎【答案】(1)认识:认为儒学有助于维护封建等级秩序(或对维护君臣、长幼秩序方面有可取之处)。‎ ‎(2)主张:“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意义:巩固国家政治统一,加强中央集权。‎ ‎(3)把理和儒家传统道德结合起来(或把儒家传统道德上升到理的高度)。‎ ‎(4)观点:批判君主专制,藐视君主权威,限制君主权力。‎ 经济根源:明清商品经济发展(或资本主义萌芽)。‎ ‎【解析】(1)本题据材料一“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维护封建等级秩序的角度回答对于儒学的社会价值有着怎样的认识。‎ ‎(2)本题据材料二“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方面回答这集中反映了董仲舒哪些思想主张。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国家统一、中央集权等方面回答这对于西汉王朝的统治有何意义。‎ ‎(3)本题据材料三“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理和儒家传统道德结合的角度说明其“新”在何处。‎ ‎(4)本题据材料四“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批判君主专制、限制君主权力等方面回答作者提出了什么新的观点。再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等方面回答这些观点形成的经济根源是什么。‎ ‎3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马克思在评价欧洲14——16世纪的一场思想运动时说:“他们兢兢业业地请出亡灵来为他们效劳,借用他们的名字、战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的语文,演出世界历史的新的一幕。”‎ 材料二:“因而,如果我们撇开社会公约中的一切非本质的东西,我们就会发现社会公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于是,这一结合行为立刻就产生了一个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以代替每个订约者的个人;组成共同体的成员数目就等于大会中的票数,并且共同体就以这一行为而获得它的统一性,它的公共的大我,它的生命和它的意志 ‎——卢梭《社会契约论》‎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材料一中“久受崇敬的服装”具体是指什么?这场运动的领导者为什么要玩这种穿古装演新戏的游戏?请指出其实质及其核心思想?‎ ‎(2)材料二中卢梭等人发起和倡导的启蒙运动宣传的核心什么?和材料一中的思想运动相比启蒙运动确立了哪些新的思想原则?启蒙运动孕育和催化的直接社会实践是什么?‎ ‎【答案】(1)“久受崇敬的服装”具体是指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 原因:①14—16世纪是欧洲的资本主义的萌芽时期,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力量还不够强大,只能借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之名来宣传自己的思想;‎ ‎②古希腊文化中本身也包含了资产阶级需要的人文主义思想。实质: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 ‎(2)核心:理性主义 新思想原则: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和人民主权、社会契约、分权与制衡等。‎ 直接实践: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解析】(1)本题据材料一“他们兢兢业业地请出亡灵来为他们效劳……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的语文,演出世界历史的新的一幕”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的角度回答“久受崇敬的服装”具体是指什么。再从资本主义的萌芽、资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古希腊文化中人文主义思想等方面回答这场运动的领导者为什么要玩这种穿古装演新戏的游戏。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的角度指出其实质。从人文主义方面指出其核心思想。‎ ‎(2)本题据材料二“这一结合行为立刻就产生了一个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以代替每个订约者的个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理性主义的角度回答卢梭等人发起和倡导的启蒙运动宣传的核心什么。再从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和人民主权、社会契约、分权与制衡等方面回答启蒙运动确立了哪些新的思想原则。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角度回答启蒙运动孕育和催化的直接社会实践是什么。‎ ‎38. 欧洲启蒙思想和中国早期民主思想都具有启蒙作用。‎ ‎(1)欧洲启蒙思想与中国早期民主思想各自的前途命运有何不同?‎ ‎(2)请结合有关史实从主客观方面分析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 ‎【答案】(1)欧洲启蒙思想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特别是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启蒙思想还传播到世界其他地区,启迪了人们的思想,动摇着封建统治,也激励了亚洲国家的仁人志士为改造旧社会而斗争。中国早期民主思想虽然也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但始终没有转化为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行动。‎ ‎(2)①从客观上讲:欧洲启蒙运动爆发前,资本主义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自然科学突飞猛进地发展,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中国早期民主思想缺少雄厚的物质基础,中国资产阶级尚未产生,缺乏必要的阶级基础,专制主义空前加强,封建文化专制钳制了人们的思想。‎ ‎②从主观上讲:启蒙思想家们有力地批判了封建专制制度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会,描绘了未来“理性王国”的蓝图,都对即将开展的革命运动产生了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中国早期民主思想则侧重于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缺乏明确和完整的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构想。‎ ‎【解析】(1)本题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法国大革命、传播到世界其他地区等方面概括欧洲启蒙思想的前途命运。再从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没有转化为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等方面概括中国早期民主思想的前途命运。‎ ‎(2)本题结合有关史实即可从主客观方面,从经济、阶级、思想、科技、内容差异等方面分析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注意史论结合、归纳对比。‎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