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1 发布 |
- 37.5 KB |
- 2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鹤岗一中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学年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 1.美国学者杜兰在《世界文明史》中指出:中国原始居民的宗教信仰有灵魂的恐惧,崇拜无处不藏躲的幽灵,敬畏上天,以丰盛的祭品感谢大地……帝王和僧侣几乎是一体的,他们的丰功伟业常常是得之于祷告和诸神的惠助。作者实质上强调的是 A. 王权带有神秘的色彩 B. 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 C. 科技文化的极为落后 D. 君权神授思想出现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信息“帝王和僧侣几乎是一体的,他们的丰功伟业常常是得之于祷告和诸神的惠助”说明王权带有神秘的色彩,故A项正确;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是材料现象的根本原因,不是实质,故B项错误;科技文化的极为落后也是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故C项错误;君权神授思想出现是在汉武帝时期,故D项错误。 2.中国商周时期便有男子休妻“七出”之说,后又增加“三不去”对随意休妻进行限制,即“妻子无娘家可归、曾替家翁姑服丧三年、丈夫娶妻时贫贱但后来富贵”。这些规定 A. 保护了女性基本权益 B. 维护了宗法伦理秩序 C. 稳定了家庭婚姻关系 D. 体现了男女平等观念 【答案】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材料中的“七出”、“三不去”,反映的是商周时期对婚姻的解除所作的习惯性规定,反映了男子不可以随意休妻,体现了家庭利益为核心(强调父权族权)、男尊女卑、以礼入法(体现儒家伦理)的特点,是维护宗法伦理秩序的体现,B项正确;A、D两项表述都不符合史实,均排除;C项表述有一定道理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3.孔子曾说:“为国以礼”。在古代社会,孔庙的祭祀之礼被视为国典,不仅是对祖先的庙祭,还是对天地诸神的社祭。材料反映孔庙“祭祀之礼”的主要作用是 A. 礼仪教化与政治分离 B. 凸显宗族、亲族关系 C. 以礼制巩固国家制度 D. 规范人们的行为准则 【答案】C 【解析】 根据“为国以礼”“孔庙的祭祀之礼被视为国典”说明孔庙“祭祀之礼”体现以礼制治理国家、巩固统治的作用,故C正确;A不符合“为国以礼”,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排除;D与材料无关,排除。 【名师点睛】 抓住关键信息“为国以礼”“孔庙的祭祀之礼被视为国典”即可。 4.吕思勉指出古代中国封建有四次反动:第一次是项羽复辟六国贵族的封建制度;第二次是刘邦的封建;第三次是西晋封建司马氏宗室为诸侯王;第四次是朱元璋封他二十几个儿子为藩王。这种现象说明 A.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B. 血缘政治的深远影响 C. 宗室是强化皇权的主要手段 D. 分封制日益发展完善 【答案】B 【解析】 由材料可知中国古代封建有四次反动,即封建统治者仍然幻想依靠血缘关系维护统治,说明血缘政治影响深远。故答案为B项。分封制对加强中央集权不利,排除A项;从四次“反动”的结果看,没有得到强化皇权的目的,排除C项;封建社会分封制残余的存在不是分封制的发展和完善,排除D项。 点睛:由于血缘政治的深远影响,在封建社会,仍有少数统治者试图以分封制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往往带来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西汉七国之乱、西晋八王之乱、明初靖难之役等史实都表明,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分封制或分封制残余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已经不能满足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 5.日裔美籍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在《政治秩序的起源》一书中指出:“从隋朝开国的581年到12世纪的宋朝晚期,中国最普遍的政治发展之一是家族政府的逆转,中央集权得以复原到前汉的经典官僚机构。”造成当时“家族政府的逆转”的主要原因是 A. 国家政治统一的实现 B. 三省六部制的实施 C. 官员选拔制度的变化 D. 豪门望族势力壮大 【答案】C 【解析】 “从隋朝开国的581年到12世纪的宋朝晚期”是解题的关键,材料中“家族政府”指的是汉朝到隋之间的国家政权由世家大族所控制,隋唐时期,实行了科举制,扩大了官员的来源,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因此出现了“逆转”及“中央集权得以复原到前汉的经典官僚机构”,所以答案选C选项。A选项错误,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点;B选项没有涉及到家族的问题;D选项错误,应该是豪门实力降低。 6.宋朝神宗、哲宗时期党争比较激烈,党人对史官多所责难,限制其行止,针对这一情形,朱熹说:今之修史者,只是依本子(奏本)写,不敢增减一字。据此可推断出 A. 宋修史书不能真实反映历史原貌 B. 史官在修史时听从于党人的意见 C. 宋修史书受当时的政治环境影响 D. 宋朝没有敢真实记载历史的史官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宋朝神宗、哲宗时期党争比较激烈,党人对史官多所责难,限制其行止,针对这一情形,朱熹说:今之修史者,只是依本子(奏本)写,不敢增减一字”说明当时政治环境“对史官多所责难”, 从而是史官在修史时多不敢直笔,“只是依本子(奏本)写,不敢增减一字”这说明宋修史书受当时政治环境的影响,故选C正确。宋修史书受政治环境的影响,部分内容不能真实反映历史原貌,不是都不能反映历史原貌,故排除A选项。史官修史受党人影响,听从党人意见说法错误,故排除B选项。宋朝没有敢真实记载历史的史官表述错误,故排除D。 7.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说“汉文帝除肉刑诏,所引用的就是《尚书》说。汉武帝亦使吕步舒(董仲舒的弟子),治淮南狱。”这反映了汉代 A. 儒家伦理道德影响司法 B. 确立了司法审判独立性 C. 儒学成为唯一司法依据 D. 孝治天下儒家独尊观念 【答案】A 【解析】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除肉刑和吕步舒(董仲舒的弟子)治淮南狱,都反映了儒家“仁”、“德”的思想的影响,故A选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司法审判独立性的问题,故B选项错误;儒学成为唯一司法依据,错在“唯一”,故C选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孝治天下的思想,故D选项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方法是提取关键词“除肉刑”、“《尚书》”、“董仲舒的弟子”等,正确理解这些词反映的思想特点,即儒家思想的影响,而“除肉刑”、“治淮南狱”都属于司法方面,据此即可大胆判断。 8.“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或取舍由于士卒,往往自择将吏,号为‘留后’,以邀命于朝。”这段话反映了 A. 宗法血缘关系得到强化 B. 郡国并行威胁中央集权 C. 君主专制制度遭到破坏 D. 藩镇割据削弱中央集权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唐代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旨在考查考生准确获取和理解材料信息的能力。据材料信息“方镇相望于内地”可知,其反映的是唐代的藩镇割据;据“往往自择将吏,号为‘留后’,以邀命于朝”可知,藩镇割据削弱了中央集权,故D正确。宗法血缘关系得到强化与材料主旨不符,故A错误;郡国并行出现在西汉时期,故B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藩镇割据使中央集权遭到削弱,而非君主专制制度遭到破坏,故C错误。 点睛: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在做此类问题时首先审清时间、空间和设问限定词,准确提取材料信息,注意要全面,不要以偏概全,然后可以运用排除法去做即可。 9.中国古代常用五行相生相克解释朝代更替,称作“五德”。每个朝代在“五德”中都有相应的次序并对应相应的颜色,也称为“颜色革命”。“颜色革命”实质上宣扬的是 A. 倡行仁政,以德治国 B. 阴阳五行,变化有常 C. 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D. 政权统治,合法正统 【答案】D 【解析】 【详解】“颜色革命”以五行相生相克解释朝代更替的合理性,来宣扬新政权的合法正统,故D项正确;“颜色革命”解释朝代更替的合理性,与倡行仁政、以德治国无关,故A项错误;B项属于表面现象,不是实质,故B错误;“颜色革命”并没有解释王权的来源,故C项错误。 10.秦朝,三公九卿的官署在禁宫之内。东汉,尚书台被置于禁宫之内,三公九卿的官署被归于外朝请出了宫城。唐长安大明宫内,门下中书二省分列宣政门左右,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明清官署除了军机处均被移到紫禁城之外。以上变化表明 A. 家事与国事逐渐分离 B. 官制变化影响城市布局 C. 中央行政机构的完善 D. 中央集权逐渐得到加强 【答案】B 【解析】 A材料无法体现;材料表明随着中央官职的变化,中央官署分布也有所不同,故B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中央官署分布的变化,无法体现“中央行政机构的完善”“中央集权逐渐得到加强”,排除C、D。 11.监察制度本质上是占统治地位的统治阶级的要求,代表的是地主阶级的政治利益,通过对封建官僚队伍的监察,以达到控制和压迫以农民阶级为主体的被剥削阶级的一种政体设计。上述材料说明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A. 可以完全抑制官员的贪腐 B. 重视监察官员的素质 C. 古代监察机构的权力来自皇权 D. 其实质是维护地主阶级根本利益的制度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监察制度本质上是占统治地位的统治阶级的要求,代表的是地主阶级的政治利益……以达到控制和压迫以农民阶级为主体的被剥削阶级的一种政体设计。”可知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实质是维护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故D项正确。A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材料主要强调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目的,没有涉及监察官员的素质,故B项错误。C项本身正确,但没有体现材料的主旨,排除。 12.有学者认为,秦汉时“民之反,多农与士结合,易成;至宋、明民之反,农而已,士稍也,易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 A. 中央集权制度得到了完善 B. 大一统格局得以奠定 C. 科举制促进社会阶层流动 D. 监察制度得到了完善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秦汉时参与造反的“士”较多,而到了宋明时期,参与造反的“士”很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确立了科举制,而科举制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使封建统治基础得以扩大,所以到宋明时期,很少有“士”参与造反,故答案为C项。A、B两项均与“士”无关,故排除。监察制度主要针对的是地方官员,排除D项。 13.宋朝设置通判于各州、府,辅佐知州或知府处理政务,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等州府公事,须通判连署方能生效,并有监察官吏之权。清朝各府置通判,分掌粮运、水利、屯田、牧马、江海防务等事。这反映出 A. 地方监察力度不断削弱 B. 地方政务处理更加灵活 C. 地方监察体制有所调整 D. 地方政府职能日益扩大 【答案】C 【解析】 据材料可知,宋代到清代通判的职能有所调整,清朝通判没有监察职能,故C选项正确;材料无法说明地方监察力度不断削弱,故A选项错误;宋代到清代通判的职能变化也不能说明地方政务处理是否灵活,故B选项错误;宋代到清代,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材料也没有反映地方政府职能日益扩大,故D选项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涉及“通判”这一知识点的考查,清朝通判的知识已经超出了所学知识的范围,但学生可以通过对材料的理解再结合所学知识作出正确的判断,平时训练中可以适当加强此类课外知识的拓展与训练。 14.宋真宗欲立宠爱的刘氏为贵妃,亲自写手诏送给宰相李沆,李沆居然当着使者的面将诏书烧了;宋仁宗时包拯两次带头组织台谏官集体谏诤,阻止提拔才能平庸的外戚。这说明宋朝 A. 台谏制度已经相当成熟 B. 文官政治制约君主专制 C. 皇帝知人善任心胸豁达 D. 君权与相权矛盾很尖锐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宋真宗下诏立宠爱的刘氏为贵妃,遭到宰相李沆的抵制而被迫收回成命。包拯组织台谏官集体谏诤以阻止提拔才能平庸的外戚,宋仁宗也最终取消原来的任命。上述现象说明宋朝的文官政治成熟并制约君主专制,防止皇帝決策失误以维护专制统治,故选B。台谏制度已经相当成熟所述反映问题不全面,故排除A。皇帝知人善任心胸豁达仅为表象不能说明主要问题,排除C。君权与相权矛盾很尖锐在材料中无体现,故排除D。 15.北宋前期规定:中书令“不与朝政”,中书侍郎“不领省职”,“但掌册文、覆奏、考帐”。这反映出当时 A. 官僚机构进一步膨胀 B. 中书省的权力被削弱 C. 三省体制得到了发展 D. 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答案】A 【解析】 【详解】中书省在唐代是负责草拟皇帝诏令,而北宋前期成为掌管文件的闲职,说明又有新的负责草拟诏令的机构产生,这种不去旧机构而增加新机构的做法,必然导致官僚机构膨胀,故A选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宋代中书省权力被进一步分割,而并非削弱,故B选项错误。材料现象说明三省体制的退步,而非发展,故C选项错误。尽管宋代是强化了皇权专制,但材料信息没有体现,D选项错误。 16.元朝行省对掌行政、财赋、军事、刑名等庶政,采用圆署会议和专官提调(负责)相结合的方式处理。朝廷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这说明元代 A. 地方行政效率得到提高 B. 完善了中央集权模式 C. 外重内轻局面得到改变 D. 注重君主权力的加强 【答案】B 【解析】 从“朝廷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可以看出元朝的行省制有效平衡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完善了中央集权模式,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没有突出中央的部分;C选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D选项错误,本题涉及的是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无关。 点睛:在解决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问题时要格外注意本题涉及的内容属于专制主义部分还是中央集权部分,搞清楚这一点往往可以排除一定的干扰项。如本题涉及的是中央集权问题,所以可以排除D选项的干扰。 17.军机处最主要的职掌是所谓的“承旨书谕”,上谕下发分为“明发”和“廷寄”两种。“明发”上谕是指交给内阁发抄,宣示天下的谕旨;“廷寄”上谕是由军机大臣直接密寄具奏人的谕旨,需封入信函,交兵部加封后加急传递。这表明 A. “明发”上谕是为了监督内阁的政务公开 B. “廷寄”上谕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管 C. 军机处突破“承旨书谕”职能,成为内阁的上级机构 D. 军机处直接参与机要政务的决策 【答案】B 【解析】 军机处创立之后权力逐渐扩大,内阁的某些权力逐渐被军机处取代,职掌范围缩小。但二者并非是上下级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中体现的是军机处的“承旨书谕”之权,即在皇帝与大臣之间传递信息的作用,而非决策权,故D 错误。由材料内容可知“廷寄上谕是由军机大臣直接密寄具奏人的谕旨,需封入信函,交兵部加封,加急传递。”因而廷寄是皇帝和官员秘密往来的书信,为官员之间的监督举报提供了一条途径,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监管,与减少中央决策失误无关。故B项正确,D项错误。 点睛:就算是对教材已有定论的知识的细化,所得出的结论也不能和所学的知识发生冲突。比如,军机处的设置是我国古代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所以材料中介绍“明发”和“廷寄”不能改变军机处的实质。 18.克利斯提尼改革规定“所有居住在同一村庄的人彼此都是村民,他们不再用祖上的名字相称,而正式以村庄的名字相呼。”此做法 A. 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B. 旨在排斥雅典的外邦人 C. 表明雅典人实现了平等 D. 有利于瓦解贵族政治的基础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以地域取代血缘,这有利于打破血缘关系,也就有利于打破血缘政治而推行平民政 治。故D项正确。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是梭伦改革的意义。故A项错误。旨在排斥雅典的外邦人与材料信息无关。故B项错误。雅典并不是人人平等,妇女和儿童都不享有政治权利。故C项错误。 【点睛】克里斯提尼改革内容包括: (1)创设十个地区部落作为雅典各项公职的选举单位,在组织上消灭了氏族血缘部落,结束了贵族操纵公职选举的局面。(2)以五百人会议代替四百人会议作为最高行政机构。 (3 )设立十将军委员会作为最高的军事机构,(4)设立了陶片放逐法 19.“雅典民主政治中的自由并不像一些西方学者所宣称的那样,相似于现代西方民主政治中的自由。虽然它们具有相同的一面,但二者的区别同样明显,而且是根本性的。耐人寻味的是,当代西方的古典学者明显忽视它们的区别,而强调其相似性。”据此可知,雅典民主 A. 是少数人的民主 B. 缺乏自由平等精神 C. 孕育了某些现代民主原则 D. 是现代民主政治的直接来源 【答案】C 【解析】 【详解】西方学者强调其相似性,主要是因为古希腊民主政治在近代西方能够发挥积极作用,这主要是借鉴希腊的一些民主原则,孕育了某些现代民主原则,故答案为C。材料是强调西方借鉴古希腊民主的作用,所以不可能突出强调是少数人的民主,A错误。古希腊民主具备自由平等的精神,B错误。现代民主政治只是借鉴古希腊民主,并不是直接照搬照抄,现代民主政治应该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不是现代民主政治的直接来源,D错误。 【点睛】雅典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其实质上是以雅典工商奴隶主为领导的奴隶主阶级对于奴隶、非公民群众实行专政的工具,归根结底,它是为奴隶主阶级整体的经济利益而服务,是奴隶主自由民阶级的民主。这种有限的阶级民主决定了这种民主有巨大的局限性和狭隘性。 20.苏格拉底曾讥笑以自己的决定把无知的人变成统帅的雅典平民的万能,在讲到马匹不足时他建议把这个问题提交公民大会,用表决方式把驴变成马。这反映了苏格拉底 A. 探索新的政治形式以代替民主制 B. 反对直接民主制度提倡精英治国 C. 呼吁全社会正视人的主观能动性 D. 嘲讽公民大会不切实际徒有虚名 【答案】B 【解析】 从材料来看,苏格拉底对雅典的民主政治是一种消极的态度,他认为公民大会做出的决定是荒谬的,直接民主弊端暴露无遗,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误,苏格拉底反对的是直接民主,而不是民主政治;C选项错误,这不是苏格拉底的意思;D选项错误,没有挖掘出话语的本质内涵。 21.梭伦说:“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按照正义,人人各得其所。”他将其制定的法律刻画在16块白色的牌子上并公之于众,同时要求所有公民与官员发誓遵守这些法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梭伦确立雅典居民平等公正原则 B. 梭伦以立法形式确立了民主政治 C. 城邦法律是西方各国立法蓝本 D. 城邦法律是民主制度的重要基础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干“梭伦把他指定的法律公布在16块白色的牌子上,并公之于众,让所有公民与官员向宙斯发誓遵守这些法律”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梭伦让所有公民和官员发誓遵守法律,打破了贵族垄断法律的局面,使得法律成为调解社会矛盾的有力武器,适应了民主制度发展的要求,故城邦法律是民主制度的重要基础,排除B,D项正确。A项错在“居民”,梭伦改革没有确立雅典居民平等公正原则,排除。C项说法错误,西方各国的立法借鉴古代罗马法的内容,不是以城邦法律为蓝本,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22.罗马法被近代社会广泛借鉴采用,其中的私法精神和内容尤为被重视,它包括所有权、债权、婚姻家庭与继承等方面的规范。这表明罗马法契合近代社会的主要是 A. 罗马共和精神与近代吻合 B. 自然法的人人平等原则 C. 对个人权利的规范与尊重 D. 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私法精神和内容尤为被重视”,这表明罗马法对个人权利的规范和尊重,这是和近代社会高度契合的,故C正确;AB不符合材料信息;罗马法中没有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故D错误。 23.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认为真正的法律乃是一种与自然相符合的正当理性,它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并且是不变而永恒的,罗马的法律和雅典的法律并不会不同,今天的法律和明天的法律也不会不同,这是因为有的只是一种永恒不变的法律,任何时候任何民族都必须遵守它”。这体现了 A. 基督教神学对罗马法的影响 B. 自然法精神对罗马法的影响 C. 罗马法具有继承性和适用性 D.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西塞罗认为法律的根基是自然,所以它是理性的体现,所以具有普遍性和长期性;罗马法和其它法律也是以自然理性为基础,反映了自然法精神对罗马法的影响,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基督教神学对罗马法的影响,而是强调自然法精神对罗马法的影响,排除A。C项是罗马法的特征,但材料强调自然法精神对罗马法的影响,排除。D项属于罗马法的内容之一,但与材料强调自然法精神对罗马法的影响,排除。 24.罗马法将规定国家事务的法称为公法,其效力由国家政权加以保障,不允许依私约变更;将规定私人事务的法称为私法。罗马法重视私人权利保护,但罗马公法的地位高于私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体现了法律至上原则 B. 体现了国家至上理念 C. 维护了罗马民主政治 D. 维护了城邦整体利益 【答案】B 【解析】 据材料中“罗马法将规定国家事务的法称为公法,其效力由国家政权加以保障”说明了国家至上,而不是法律至上,故A项排除;据材料中“其效力由国家政权加以保障,不允许依私约变更”“但罗马公法的地位高于私法”等信息可得出国家至上的理念,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对法律的作用进行阐释,故C、D项排除。 点睛:材料“其效力由国家政权加以保障,不允许依私约变更”“但罗马公法的地位高于私法”是解题的关键。 25.罗马法规定,当儿子成为将军时,可能会指挥其父;当儿子成为高级官吏时,可能要审判其父。但又规定,家长拥有对子女的生杀权。这表明罗马法 A. 公法与私法分立 B. 过分强调形式主义 C. 存结构性缺陷 D. 违背人道主义精神 【答案】A 【解析】 从材料可知当儿子成为将军或高级官吏时,就有权指挥或审判其父,这属于公法的范围;但在家庭内部家长又拥有对子女的生杀权,这属于私法的范围;所以材料表明了罗马法公法与私法的分立,故A项正确。形式主义、结构性缺陷在材料中未体现,故BC两项排除。 材料主要强调罗马法的进步性,违背人道主义精神与材料主旨不符,故D项排除。 26.《十二铜表法》规定:“若(当事人双方)不能和解,则(他们)应在午前到市场或会议场进行诉讼。出庭双方应依次申辩(自己案件)”这反映出当时的司法审判 A. 侧重于当事人的申辩 B. 确保审判结果的公正 C. 遵循严格的司法程序 D. 摈弃旧有的风俗习惯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十二铜表法》对解决争端的程序作出明确详细的规定,以保障争端的解决能够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和程序进行,反映出当时的司法审判遵循严格的司法程序。故答案为C项。A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B项是最终目的,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27.下表先秦秦汉思想家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据此可知 观点 出处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 “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 《庄子·达生》 “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A. 天人合一思想的大致形成过程 B. 儒道两派的思想主张基本一致 C. 古人已经注意到环境污染问题 D. 思想家都有维护君主专制愿望 【答案】A 【解析】 【详解】老子强调万事都要遵循法则,不能违背;庄子认为人是天地自然的一部分;董仲舒认为天、人之间存在一种神秘的联系,天主宰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动天。三者都突出了人对自然的顺应与和谐。故答案为A项。道家的思想在西汉时经董仲舒改造后成为新儒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但不代表两者思想主张基本一致,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古人在当时是否已经注意到具体的环境污染问题,排除C项;君主专制的形成和发展以秦朝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为起点,老子和庄子生活的时代还没有产生,排除D项。 28.战国时期,墨家将孔子塑造成乱贼形象,道家学派在《庄子》中发挥想象将孔子描绘成道家代言人,法家学派在《韩非子》中将孔子法家化。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战国时期思想界出现了统一趋势 B. 儒家思想受到人们普遍认可 C. 孔子思想与各派学说有交叉之处 D. 人们的思想在当时比较自由 【答案】D 【解析】 据材料“墨家将孔子塑造成乱贼形象,道家学派……将孔子描绘成道家代言人,法家学派……将孔子法家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思想界百家争鸣,不是统一趋势,故A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当时儒家思想受到人们普遍认可,故B项错误;材料并不能说明孔子思想与各派学说有交叉之处,故C项错误;各派将孔子任意塑造,说明当时思想比较自由,故D项正确。故选D。 29.汉代太学的教师均称为“博士”,东汉光武帝“立五经博士,各以家法教授”。他们分别教授《施氏易》、《孟氏易》、《梁丘易》、《京氏易》、《欧阳(尚)书》、《大夏侯(尚)书》、《小夏侯(尚)书》、《齐诗》、《鲁诗》、《韩诗》、《大戴礼》、《小戴礼》、《严氏春秋》与《颜氏春秋》,史称“五经十四博士”。材料反映了 A. 儒学思想的正统最终确立 B. 当时学术氛围比较宽松 C. 儒道思想相互借鉴与融合 D. 百家争鸣局面再次形成 【答案】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儒学的最终确立在西汉汉武帝时期,这时候是东汉,故A项错误;材料中“立五经博士,各以家法教授”、“五经十四博士”, 说明儒家下不同师法之间可以并列存在,但这并不是百家争鸣说明学术氛围比较宽松, 故D项错误,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道家的,故C项错误。 点睛:材料“立五经博士,各以家法教授”、“五经十四博士”是解题的关键。 30.学者何新在《哲学思考》中提到:儒教有两个发展阶段,在夏商周,是敬祖事天的原始儒教:……以后,是敬祖事天尊孔的国家宗教,在这种国家宗教中,孔子由一位学者、思想家而被教主化、神圣化了。材料观点反映了 A. 中央集权逐渐强化 B. 儒学思想出现质变 C. 儒家的政治化趋势 D. 儒学的不断世俗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题目中未涉及中央与地方间关系的变迁,排除A;材料“儒教……在夏商周,是敬祖事天的原始儒教……以后,是敬祖事天尊孔的国家宗教”,可知B项中的“出现质变”的表述过于夸大化,故排除;题目中的信息“儒教……在夏商周,是……原始儒教……以后,是……国家宗教”体现了儒学的政治化趋势,C正确;D项的表述与题目中的信息“孔子……被……神圣化”不符,故排除。 31.唐末五代,对关羽的信仰主要限于民间。宋以后,皇室封关羽为王,立庙祭祀,与宋对峙的金朝也下令重修关庙,关羽神灵的社会地位迅速提高。这反映出 A. 时代精神与儒家思想的结合 B. 小说繁荣促进关羽形象普及 C. 理学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D. 民族融合推动了民间信仰变革 【答案】A 【解析】 宋金对抗的时代要求,借助民间信仰,融合了理学对人格的塑造,使关羽信仰在官方、民间地位迅速提升,故A项正确。小说的繁荣在明清时期,与材料宋金时期不符,排除B项;理学为民间信仰注入了新的内容,而非理学是社会价值观念的整合,排除C项;“宋朝皇室封关羽为王,立庙祭祀”“金朝也下令重修关庙”是官方行为,排除D项。 32.明清时期贞节旌表制度发达,使得不能参与科举考试当官的女性,也有了光大门楣的机会。一些妇女较主动地选择了守寡一途,以使自己在家族家庭中获得较高的地位及财产的继承权。材料的主旨是 A. 理学纲常开始成为束缚女性的枷锁 B. 贞节旌表制度存在一定的社会基础 C. 商品经济的发展提升了妇女的地位 D. 君主专制的强化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答案】B 【解析】 妇女通过贞节旌表制度获取一定的社会地位,主要是受到理学思想的影响,说明该制度的产生有一定的社会基础,故B正确;理学开始束缚女性从宋朝已经开始,故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商品经济发展对于女性地位提高作用,故C错误;材料涉及的是女性光大门楣的机会,与君主专制统治没有直接关系,故D错误。 33.明代许仲琳在《封神演义》中以姜子牙的口吻表达出“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的思想,号召诸侯“吊民伐罪”,哪吒剔骨还肉、黄飞虎反商归周等强调了“父逼子反”、“君逼臣反”而不得不反的精神。这从侧面反映了 A. 理学失去了社会约束力 B. 士人对平等自由的渴望 C. 市民阶层追求自由生活 D. 明清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答案】B 【解析】 材料涉及的是明清时期的早期民主思想,没有体现出理学和商品经济,故A、D错误。《封神演义》是士大夫所写,因此体现出的是士大夫阶层对社会现象的看法和态度,而不是市民阶层的观点,故C错误。根据材料“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和材料中体现的反抗精神,可以看出士人对平等自由的渴望,故B正确。 34.清代学者戴震认为:“天理者,节其欲而不穷人欲也。……圣人之道,使天下无不达之情,求遂其欲而天下治。后儒不知情之至于纤微无憾,是谓理,而其所无理者,同于酷吏之所谓法。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浸浸乎舍法而论理,死矣,更无可救矣。”材料 A. 否认“天理”的存在 B. 具有朴素唯物主义色彩 C. 认为“理”“欲”相统一 D. 体现了早期民主启蒙思想 【答案】C 【解析】 “天理者,节其欲而不穷人欲也”显然作者认为理和欲望要统一,故C项正确;材料并没有否认理的存在,故A错误;理学仍然是唯心主义思想,故B错误;材料中认同理学的思想,显然不是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家,故D错误。 35.中国古代天文学认为天是一个有意志和情感的、至高无上的存在者,以某种神秘的方式与地上的人事发生关联,于是了解天象、破解天意成了统治者的政治需要。这一倾向导致古代天文学的发展 A. 缺失探究天体运行规律的科学精神 B. 专注于对“天时”、“农时”关注 C. 崇拜上天忽视自然而极具神秘色彩 D. 为专制政治服务与生产实际相脱离 【答案】A 【解析】 古代天文学向着了解天象、破解天意方向发展,就使得天文与政治和人事联系密切,而减少了其作为自然界的事物的本来趋势,所以会使得古代天文学缺少对天文天象自身发展规律的探究,故选A。 36.《爱日斋丛抄》中记载"大概唐末渐有印书,特未盛行,遂以为始于蜀也。当五季乱离之际,经籍方有托而流布于四方,天之不绝斯文,信矣!"据此可知 A. 活字印刷术在唐末开始使用 B. 雕版印刷术推动了文化发展 C. 刻板印刷技术已经传入西方 D. 造纸技术出现了重大的改进 【答案】B 【解析】 “唐末渐有印书”、“当五季乱离之际,经籍方有托而流布于四方”等信息可以看出是印刷的书籍逐渐传播到各地,而唐代没有出现活字印刷术,故选B而排除A;C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点睛:“有一份材料说一分话”,这是历史学习最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选项只有在材料中体现的内容才可以是正确的选项,凡是材料没有体现的选项,即使是正确的说法,也是不能作为正确答案的,比如CD就是这种情况,需要排除;还有就是本身不符合史实的选项,也要果断排除,比如A项就是这类。 37.周代的采诗官定期到民间收集歌谣。《诗经》是周王朝约五百年间社会面貌的形象反映,被称为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其中《雅》和《风》中有不少篇章是贵族和平民的讽刺诗。这表明 A. 周朝统治者非常顺应民情 B. 诗歌能够真实地再现社会面貌 C. 平民对政治有一定发言权 D. 《诗经》是周朝制定政策的依据 【答案】C 【解析】 材料“《雅》和《风》中有不少篇章是贵族和平民的讽刺诗”表明平民对政治有一定发言权,故C正确;ABD材料未体现,排除。 38.2014年,两汉文化发源地徐州诞生了史上第一个赋社——彭城赋社,专门从事辞赋的整理、创作、研究,重点开发“汉代五绝”之一的汉赋资源。下列关于汉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 B. 以华丽的辞藻描绘气势恢弘的时代 C. 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受到市民的欢迎 D. 特别重视主观意识和感情的抒发 【答案】B 【解析】 A是《诗经》;汉赋辞藻华丽,体现出大一同时代的辉煌,故B正确;汉赋属于贵族文学,故C错误;D属于文人画特点,排除。 点睛:汉赋以楚辞为基础,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其特点实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39.清人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元杂剧“其句则采街谈巷议,即有时偶涉诗书,亦系耳根听熟之语,舌端调惯之文,虽出诗书,实与街谈巷议无别者”。这说明元代杂剧 A. 缺少精练的艺术特色 B. 为民间艺术家所创作 C. 实现了诗书的平民化 D. 具有浓厚的生活化特征 【答案】D 【解析】 据材料“系耳根听熟之语,舌端调惯之文……实与街谈巷议无别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元代杂剧具有浓厚的世俗化、生活化特征,故D选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精练的艺术特色的问题,故A选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是否由民间艺术家所创作,故B选项错误;材料主旨是说明元代杂剧的生活化,不是诗书的平民化,故C选项错误。故选D。 40.日本学者内藤湖南在《唐宋概括论》中说道:“唐代以后以舞乐为主,舞的动作不过是附属品,乐律亦重形式,少有模仿动作的意思。宋代以后,随着杂剧的流行,模仿事物一类通俗艺术较盛,动作较为复杂,品味较^代的音乐下降。”据此可知 A. 唐代音乐形式比宋代的更受欢迎 B. 唐代舞乐仅供皇族欣赏 C. 宋代以后音乐形式的世俗化倾向 D. 宋代音乐多模仿唐代 【答案】C 【解析】 依据题意可知相比唐代而言宋代的杂剧等艺术通俗易懂,面向市民阶层,艺术形式有世俗化的倾向,故C项正确。A、B、D三项片面,不符合题意。 二、材料题(共40) 4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汉文帝废除了刻面、割鼻、斩左右趾等刑罚,景帝时规定八十岁以上、八岁以下和孕妇等应被审讯关押的,都不得加械具。平帝时规定,对“从坐”妇女免于拘捕和监禁,男子八十以上、七岁以下除非重罪,均可免刑或减刑。刑法中增加了一些新罪名,如“阿党”(诸侯有罪,傅相不举奏)与“附益”(中央朝臣外附诸侯),均为重罪。武帝时还制订了《酎金律》《左官律》,来制裁诸侯在祭祀宗庙时贡金不合标准、舍弃朝廷而奉事诸侯等行为。在司法判决中,盛行以《春秋》的精神作为解释法律和作出判断的基本原则。许多经学大师纷纷以经解律,东汉时许慎、马融、郑玄等人各立门户,歧见增多,以至于朝廷出面规定了郑玄注经解律的正统地位。 ——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 材料二 公民法主要适用于罗马公民,内容上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方面。从共和国后期到帝国前期,罗马由一个城邦国家变成了地跨三洲的大帝国,新的地区不断被并入它的贸易和交通体系中。罗马法也由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公民与外邦人以及外邦人与外邦人之间关系,基本内容主要是关于所有权和债权方面的规范,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罗马法虽然允许使用酷刑,但只是作为审判过程中的补充性和最后的措施,实施的前提包括:只针对死刑犯罪;没有其他手段发现真实;对犯罪的指控充分和适当。20岁以下与60岁以上者、孕妇和育儿母亲免予酷刑。 ——于贵信《古代罗马史》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中国汉代和古罗马各自的法制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国法制特点产生的社会背景。 【答案】(1)特点:汉代:宽法缓刑(或“逐渐废除某些酷刑”“逐渐废除某些肉刑”),体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儒家经典开始影响法律实施,儒家学者深入影响法律条文的解释。(儒家思想的影响日益加深)。 古罗马:适用范围和内容因时而变(或“罗马法逐渐发展完善”);对酷刑的限制严格(或“酷刑只是审判过程中的补充性和最后的措施”)。 (2)背景:汉代:鉴于秦亡的教训,缓和社会矛盾,奉行黄老之学,“无为而治”;汉初诸侯势力发展,威胁中央集权;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古罗马:伴随着扩张,罗马统治区域扩大,需要处理更为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内外贸易的发展。 【解析】 【详解】(1)汉代特点:从材料一“汉文帝废除了刻面、割鼻、斩左右趾等刑罚,景帝时规定八十岁以上、八岁以下和孕妇等应被审讯关押的,都不得加械具。平帝时规定,对‘从坐’妇女免于拘捕和监禁,男子八十以上、七岁以下除非重罪,均可免刑或减刑”可知逐渐废除某些酷刑。从材料一“司法判决中,盛行以《春秋》的精神作为解释法律和作出判断的基本原则。许多经学大师纷纷以经解律”得出儒家学者深入影响法律条文的解释,体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古罗马特点:从材料二“公民法主要适用于罗马公民,……从共和国后期到帝国前期,……罗马法也由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公民与外邦人以及外邦人与外邦人之间关系”得出罗马法逐步得到完善。从材料二“酷刑,……实施的前提包括:只针对死刑犯罪;……20岁以下与60岁以上者、孕妇和育儿母亲免予酷刑。”对酷刑实行的严格限制。 (2)汉代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分析作答。鉴于秦亡的教训,缓和社会矛盾,奉行黄老之学,“无为而治”;汉初诸侯势力发展,威胁中央集权;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古罗马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古代罗马版图的不断扩张所引发的政治、经济变化等角度分析作答。伴随着扩张,罗马统治区域扩大,需要处理更为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内外贸易的发展。 42.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己、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摘编自林存光《孔子新论》 材料二 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三 黄宗羲认为……自秦以后,君反客为主,“视天下人民为人君囊中之私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视天下为其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己矣”。君臣关系应该以“天下万民为事”“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封建法制是“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都出于君主一人一姓的“利欲之私”,“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 ——摘编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心目中仁人君子的理想人格。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的政治主张。 (2)据材料二,如何理解“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指出汉代学者在改造儒家思想方面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3)据材料三,概括黄宗羲的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答案】(1)品德:具备个人美德;怀抱经世济民情怀。 政治主张:恢复周礼和等级秩序;以德治国,反对苛政与任意刑杀。 (2)确立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主张:春秋“大一统”;“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 (3)主张:反对君主专制;君臣应服务于天下;建立“天下之法”。 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君主专制强化;理学僵化。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儒家的演变。从孔子、汉代儒学、黄宗羲的思想等方面来分析。 【详解】(1)由材料“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佛、克己、好学、知勇、仁怒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概况可知孔子认为仁人君子应具的理想人格。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礼”、“仁”、德治等方面来分析孔子的政治主张。 (2)结合知可知“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意思是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的确立。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得出,董仲舒主张春秋大一统;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 (3)由材料“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己矣”可知他反对君主专制;由材料“君臣关系应该以“天下万民为事”、“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可知主张是君臣应服务于天下;由材料“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都出于君主一人一姓的“利欲之私”, “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故!”可知主张是建立“天下之法”。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来分析出第二小问的答案。 43.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漕运指利用水道调运官粮的一种专业运输,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经济制度。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黄河流域变得凋敝不堪。除了藩镇之外,唐军在平叛过程中,一些将领的权力扩大,独霸一方,甚至与唐中央对抗,这使得“漕运阻绝”。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决心整顿漕运,户部侍郎刘晏经过考察,对漕运进行了重大改革:疏浚渠道、以通航运;以盐利雇人运输,“不发丁男,不劳郡县”;创立漕运的奖励制度等。经过改革,江淮漕运物资、粮食源源不断地运往京师。刘晏提出并实行的这一套漕运制度,在安史之乱后为挽救漕运的中衰起了积极作用。 ——摘编自潘镛《中晩唐漕运史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漕运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朝漕运改革的意义。 【答案】(1)背景:安史之乱后北方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原有的漕运体系衰落;黄河流域藩镇割据、对抗中央。 (2)意义:恢复并建立了一套新的漕运制度;为京师提供大量的物资和粮食,维护了唐朝的统治;改善了水运交通,有利于南北经济的交流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安史之乱爆发,黄河流域变得凋敝不堪。除了藩镇之外,唐军在平叛过程中,一些将领的权力扩大,独霸一方,甚至与唐中央对抗”等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2)依据材料“经过改革,江淮漕运物资、粮食源源不断地运往京师。刘晏提岀并实行的这一套漕运制度,在安史之乱后为挽救漕运的中衰起了积极作用”等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如下:大量的江南的财富运到关中,有力地维护了关中的物资供应,维护唐朝的统治;改善了水运交通,有利于南北经济的交流和发展;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的负担。但是改革不能从根本扭转安史之乱后唐朝逐渐衰落的趋势。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