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存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存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考历史试题

存瑞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周人经过克殷之战和周公三年东征,消灭了许多地方势力,造成了广大地区的权力真空,周得以“制五等之封,凡千百七十三国”。这说明分封制 A. 以政治权力重构为前提 B. 从西周时期开始实行 C. 确立周代基本政治原则 D. 稳定西周的统治范围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A项对材料理解错误,分封制得以实行的前提是"周人经过克殷之战和周公三年东征,消灭了许多地方势力,造成了广大地区的权力真空";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开始实行";C项说法错误,西周的主要政治制度除了分封制外还有宗法制和礼乐制度。D项正确,因为"广大地区的权力真空",而实行分封制,可以有效地管理地方,稳定西周的统治。故本题答案选D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2.学者徐增阳说:“在农民的心目中,理想的国家政治关系成了家族关系的自然放大,官吏被称为‘父母官’,理想的皇帝就是‘爱民如子’的慈父。”这主要体现了传统中国:‎ A. 家族血缘关系 B. 中央集权意识 C. 家国同构观念 D. 安土重迁理念 ‎【答案】C ‎【解析】‎ ‎【详解】‎ 由农民心中“国家政治关系成了家族关系的自然放大”、“父母官”、“君父”等说法,可知这里讲的是中国古代家国同构的观念,C项正确;材料中家与国是联系在一起,A项不符合题意;题干中没有分析中央对地方管理,B项错误;安土重迁强调的是乡土意识,D项不符合题意。‎ ‎3.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 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 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C. 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 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指的是分封制,属于贵族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指的是郡县制,属于官僚政治,故B项正确;两者都属于地方行政制度,但分封制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A项错误;郡县制不是以血缘为纽带,故C项错误;分封制维护的是奴隶制度,没有顺应历史潮流,故D项错误。‎ ‎4.有学者把周王朝实行的某种制度称为“亲属等差递减制度”,并认为这一制度虽然不能根绝但至少成功地阻止或避免了更多的阴谋、流血和战争,它的力量影响中国社会长达三千年。该学者评价的制度是 A. 世官制 B. 分封制 C. 嫡长子继承制 D. 中央集权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宗法制的核心的嫡长子继承制。这一制度在一定程度是避免了王位继承所带来的纷争问题。影响了中国社会几千年。故C项正确;世官制只推行过一段时间,无法影响三千年,故A项错误;分封制主要推行于周代,故B项不符合题意;中央集权制从秦朝才开始建立,无法影响三千年,故排除D项。‎ ‎5.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新约既定,天旋地转”,“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信中的“新约”‎ A. 结束了清廷的闭关锁国政策 B. 开始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C. 拓展了列强经济侵略方式 D. 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答案】C ‎【解析】‎ 据所学可知《南京条约》签订结束了清朝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开始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而题干中的“新约”指的是《马关条约》,故A、B项排除;据题干中“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等信息可判断出割让澎湖列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给日本,据此判断应该是《马关条约》,据所学可知《马关条约》中允许日本在华开设工厂,拓展了列强经济侵略的方式,故C项正确;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是《辛丑条约》,故D项排除。‎ 点晴:解答本题首先需要据材料信息“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判断“新约”,然后分析备选项即可。‎ ‎6.“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下列各项中,最接近这一说法的是 A.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 B. 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 C.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D.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答案】A ‎【解析】‎ 材料信息“物格——知至——意诚——心正——身修——家齐——国治——天下齐”体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强调个人修养的重要性。“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说明了修身的重要性,故A项正确;B项反映的是专制思想,故排除;C项强调向善的思想,故排除;D项强调的是个人的责任感,不符合材料信息,故排除。‎ ‎【考点定位】中国古代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个人修养的重要想 点睛:本题契合弘扬传统文化的时代热点,考查考生对个人修养重要性的认识,意在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史料实证和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在享受科学主义带来的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也遇到很多严重的问题,比如环境污染、核威胁、能源危机、精神危机,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被高度物质化。而儒家思想恰恰在人类社会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的身心和谐方面有着独到的理论基础和经验,特别是儒家思想在个人的修身养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家国情怀”基本内涵包括家国同构、共同体意识和仁爱之情;其实现路径强调个人修身、重视亲情、心怀天下;既与行孝尽忠、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乡土观念、天下为公等传统文化有重要联系,又是对这些传统文化的超越。‎ ‎7.假设在下图所示中央机构所在朝代,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座宫殿,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 ‎ ‎ A.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 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C. 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座宫殿,先由中书省草拟方案,再由门下省审议,审议通过后,交由尚书省执行,尚书省此事性质,具体下放给工部执行。故答案为D项;ABC三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8.“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选自LS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这三次“革命”分别是指 A.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封建制度被推翻、新中国成立 B. 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C. 封建制度确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 D. 秦朝统一全国、武昌起义胜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答案】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的封建国家;在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在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故此题选B;辛亥革命后,我国的还有封建制度,故A可排除;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的是在1956年,故可排除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意义远没有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重大,故可排除D。‎ ‎9.下表是1894—1914年英、日等国占中国对外贸易总值的百分比。‎ 年份 ‎ 英国 ‎ 日本 ‎ 其他国家 ‎ ‎1894 ‎ ‎69.49 ‎ ‎6.26 ‎ ‎24.25 ‎ ‎1900 ‎ ‎62.99 ‎ ‎11.20 ‎ ‎25.81 ‎ ‎1905 ‎ ‎55.71 ‎ ‎14.04 ‎ ‎30.25 ‎ ‎1910 ‎ ‎50.89 ‎ ‎16.14 ‎ ‎32.97 ‎ ‎1914 ‎ ‎48.31 ‎ ‎20.39 ‎ ‎31.30 ‎ ‎ ‎ 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A. 《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 对英贸易比重降低表明英国国际地位的明显下降 C. 这一阶段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以商品倾销为主 D. 对其他国家贸易比重变化折射出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表格中“1894——1914年”日本对中国贸易的数字明显呈上升趋势,说明日本对中国经济侵略的加剧,故A项正确;此时,英国仍然是过激强国,对英贸易比重降低不能说明英国国际地位下降,故B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以资本倾销为主,故C项错误;晚清中国国际地位比较低下,故D项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1840——1900列强侵华•《马关条约》‎ ‎10.“《天朝田亩制度》表现了农民的农业社会主义思想,即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平均主义思想。这种思想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一方面有巨大的革命性;另一方面在实质上又带有反动性”。其“革命性”主要体现在 A. 实施男女平等的分配方案 B. 贯彻平均主义的基本原则 C. 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D. 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 ‎【答案】C ‎【解析】‎ 依据题干“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平均主义思想”,结合所学可知,《天朝田亩制度》平分土地的方案,是对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彻底否定,故C项正确;A、B不是“革命性”的主要体现,排除;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是《天朝田亩制度》空想性的体现,不是“革命性”的主要体现,排除D项。‎ ‎【名师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平均主义思想”,结合《天朝田亩制度》平分土地的方案的影响解答即可。‎ ‎11.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A. 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 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 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D. 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内容。根据所学内容可知,虽然当时中国并没有完成军队的西式改革。由“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可知他们判断的依据主要是他们认为洋务运动受到较大成效,故选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1900年间的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甲午中日战争 ‎12.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实行总统制,赋予总统很大权力;其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又对总统权力做出严格限制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当时 A. 立法服从于政治 B. 行政服从于司法 C. 从人治走向法治 D. 民主政体臻于完善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中从赋予总统很大权力到对总统权力做出严格限制,结合袁世凯当上临时大总统的背景分析,目的是为了防止袁世凯的独裁,可见立法服从于政治的需要,故A项正确;行政服从于司法的主张材料未体现,故B项错误;从材料中“赋予总统很大权力”可见并未实现从人治走向法治,故C项错误;这时民主共和政体刚刚确立,因此臻于完善的说法错误,故D项错误。故答案选A。‎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3. 下列选项不能反映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 )‎ A.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B. “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 C. “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D. “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本身指的就是宗法制度,“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和“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则是宗法制度典型的影响,“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既不能反映宗法制也不能反映其影响,“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是说不分内外的公正的选拔和任用人才,和宗法制度的选拔和任用人才是相反的,“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说明不依靠亲族关系来选官,体现不出宗法制影响,这实际上体现了墨家“尚贤”的思想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D。‎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及其影响 ‎14.李鸿章对与列强签订的条约认识经历了四个阶段,即19世纪60年代以前的金帛议和,羁縻怀柔;19世纪70年代的羁縻勿绝,恪守条约;19世纪80年代的援例订约,追求平等;19世纪90年代及以后的放弃宗藩,谨守约章。这些变化说明李鸿章 A. 大国中心外交观念逐步削弱 B. 由保卫主权转向了卖国 C. 始终没有接受西方政治思想 D. 未尽到外交家应尽之责 ‎【答案】A ‎【解析】‎ ‎【详解】李鸿章对签约的认识由传统华夷观下的“议和”“羁縻”,逐渐转变为了近代外交观下的“平等”“约章”,表明李鸿章作为近代中国的重要外交家,其“天朝上国”的大国中心观逐渐削弱,同时逐步接受西方外交思想,在外交实践中逐渐趋向近代化。故A项正确,C项错误;李鸿章的行为并不是卖国,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李鸿章有无尽到外交家应尽的职责,故D项错误。‎ ‎15. 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 A. 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 “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 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D. 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汉代政治制度。两汉后期,特别是东汉后期外戚专权、宦官干政是两大顽疾。年幼的皇帝大多是在外戚的帮助下继位的,母族亲属关系自然受到重视,结果造成外戚干政局面;皇帝年长后往往利用宦官打击外戚夺回权力,这又造成了宦官干政的局面。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依据材料可知,执政大臣也主要从外戚中选择,因此不能依靠外戚抑制相权,故A项错误;“家天下”是以父系血缘为标准的,外戚不属于“家天下”的范畴,故B项错误;“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威胁中央集权的情况出现于西汉前期,而外戚干政是在两汉后期,故D项与“外戚干政”没有关系。‎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两汉政治 ‎16.陕甘宁边区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依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 A. 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B. 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C. 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D. 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陕甘宁边区为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共中央所在地和抗日根据地,再根据材料“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权利”,可见有利于团结全民族一切力量抗战,显然这一举措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B正确;土地革命发生在1927-1937年国共十年对峙时期,A错误;国民革命发生在1924-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属于国内革命战争而非民族战争,C错误;当时的首要任务是打败全民族共同敌人——日本侵略者,而不是反抗国民党政府,排除D。‎ ‎17.1912年颁布的《临时约法》是中国宪政史上的里程碑,但却为后人诟病。“因人设法”的做法根本上违背了宪政本意,对此后北洋军阀视宪法为儿戏起到了不好的示例作用。这种评价主要基于《临时约法》‎ A. 最终成为一纸空文 B. 明显的限袁倾向 C. 缺乏明确反帝要求 D. 强烈的排满色彩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最终成为一纸空文是从结果来看,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因人设法”的做法根本上违背了宪政本意,对此后北洋军阀视宪法为儿戏起到了不好的示例作用,可知此题强调的是临时约法明显的限袁倾向,故B项正确;材料与明确的反帝要求五官,故C项错误;材料与强烈的排满情绪无关,故D项错误。‎ ‎18.‎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在英国人看来,这场战争是一场报复性的战争,是一个捍卫他们的通商权利、维护其国家荣誉、纠正在华英国官员和臣民所受不公正待遇,以及确保未来开放的必要行动。在中国人看来,这场战争主要是一场对鸦片的清剿。”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肯定英国人发动战争的正义性 B. 中国禁烟运动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C. 国家立场影响战争的性质 D. 都抹杀了鸦片战争发生的实质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鸦片战争在英国人看来是报复性的战争,在中国人看来是一场对鸦片战争的清剿,双方看问题的立场不同,材料“这场战争是一场报复性的战争”说明英国发动的战争不是正义性的,故A项错误;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故B项错误;中英双方对战争的看法体现了中西文明的冲突,材料没有指出鸦片战争的性质,故C项错误;双方的看法都是从各自国家的角度来看待战争,没有点明这场战争的实质是一场英国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双方都抹杀了战争的实质,故D项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鸦片战争·评价 ‎19.从太平天国的反封建反侵略到义和团的“扶清灭洋”反映出 A. 农民阶级的反封建革命性渐趋衰弱 B. 小农经济决定农民阶级易受封建统治者蒙蔽 C. 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上升 D. 农民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最具反抗性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太平天国爆发于19世纪50年代,主要由阶级矛盾激化导致;19世纪末的义和团运动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灭洋”排在第一位,说明此时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演变为最主要矛盾。故选C。A项明显错误;B项错误,不符合太平天国运动;D项错误,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不能提出科学的救国方案。‎ 考点: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 点评: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领导的革命运动,农民阶级不是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发展的方向,不能提出科学的指导思想和革命纲领,最终都无法实施;义和团运动是农民阶级发动的救亡图存的运动,义和团运动常考的知识点就两个:一个是失败的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对外国侵略者的认识和充满着迷信色彩;另一个是对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口号的的理解,体现的民族矛盾上升为第一位的矛盾。‎ ‎20.如表是小王同学在学习了“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之后的一个小结。你从中提取的正确信息是 时期 领导阶级 纲领或指导思想 重大斗争 ‎19世纪中期 农民阶级 平均主义 太平天国运动 ‎19世纪末 资产阶级 兴民权、君主立宪 维新变法运动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农民阶级 扶清灭洋 义和团运动 ‎20世纪初 资产阶级 三民主义 辛亥革命 A. 世纪之交出现了救亡图存的高潮 B. 两大阶级的斗争目标趋向一致 C. 始终以民主自由思想为指导 D. 经历了由反侵略到求民主的转变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考查考生对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的认识。“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都是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因此A项正确;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斗争目标有一致的地方,但其实质不同,因此B项错误;资产阶级始终以民主自由思想为指导,故C项错误;农民阶级没有经历由反侵略到求民主的转变,故D项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近代各阶级的反抗斗争 ‎21. 中国近代史中经常提到“近代化”一词。从生产力的角度来说,是指采用机器生产;从政治方面来说,是要求民主政治;从思想文化方面来说,是主张天赋人权,要求民主权利。下列哪一项历史运动没有推动中国的“近代化”‎ A. 洋务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新文化运动 D.‎ ‎ 辛亥革命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洋务运动引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中国近代的开端,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旗帜,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创立中华民国,因此ACD三者都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义和团运动,“扶清来洋”,盲目排外,具有封建迷信,没有推动中国的“近代化”,B为正确选项 考点:义和团运动 点评:义和团运动常考的知识点就两个:一个是失败的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另一个是对义和团运动口号的的理解,体现的民族矛盾上升为第一位的矛盾。‎ ‎22.1926年,有报纸评论说:“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大出风头以后,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于是乎孙传芳标榜三爱(爱国、爱民、爱敌),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民权、国权、人权)。听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请教人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A. 政治宣传促使各界思想趋同 B. 标榜主义成为军阀自保的主要手段 C. 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 D. 各地军阀对三民主义理解存在差异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知识迁移的能力。材料主要反映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在时代的潮流影响下,也不得不抬出“民主”这块牌子,即说明了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成为时代的潮流,民主思想深入人心,C的表述符合题意。A“各界思想趋同”表述有误;B“主要手段”表述有误;“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反映了不是真意接受三民主义,D也不合题意,故选C。‎ 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影响 ‎23.如图直观地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对其解读错误的是 A. 国共合作推动第一、二次革命高峰的出现 B. 第一次低谷是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C. 第二次革命高峰是全民族抗战的实现 D. 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曲折中走向胜利 ‎【答案】B ‎【解析】‎ ‎【详解】第一次低谷是在国民大革命后,出现低谷的原因的是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对中共的血腥屠杀,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根据题干图示可知,第一次高峰是在1921-1927年,第二次高峰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结合所学可以知道,两次高峰出现的原因是因为两次国共合作,故AC两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题干的图示可以看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曲折中走向胜利,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24.1937年9月,国民党发表了共产党起草的《国共合作宣言》,国共两党正式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两党从对峙走向合作的主要原因是 A. 中日民族矛盾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B. 国共两党的阶级立场相同 C. 国共两党坚持的抗战路线一致 D. 国共两党的革命纲领基本一致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调动所学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国共两党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这决定了双方抗战路线不同——中共是全面抗战路线,国民党是片面抗战路线,所以排除BC;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只能说中共的最低民主革命纲领和国民党的革命纲领基本一致,故排除;依据所学,国共两党由对峙走向合作的主要原因:中日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故选A。‎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25.20世纪20年代,历史学术界曾围绕屈原是否真有其人展开激烈争论,到30年代初,史学界更为关注的重心则是“屈原的诗篇为我们树立了多么崇高的爱国文学传统,鼓舞了几千年来民族的自豪感情和献身精神”,这种变化的出现主要基于 A. 文化上对民主精神的反映 B. 国民党对文化的统制政策 C. 受到当时民族使命的影响 D. 部分史学工作者对传统的轻视 ‎【答案】C ‎【解析】‎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30年代初,由于日本侵华形势加剧,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爱国主义和挽救民族危亡成为时代主题,故史学界更为关注的重心则是“屈原的诗篇鼓舞了几千年来民族的自豪感情和献身精神”,故C选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民主精神的反映,故A选项错误;国民党对文化的统制政策,显然不符合当时的时代主题,故B选项错误;材料主旨是说明时代背景对史学研究的影响,不是史学工作者对传统的轻视问题,故D选项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前提条件是熟练掌握历史时代特征和线索,20世纪30、40年代,中国历史的时代线索是国共十年对峙和抗日战争,在此基础上,结合材料信息即可正确判断。‎ ‎26.下列毛泽东诗词反映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②“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③“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④“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①②‎ C. ③①②④‎ D. ①③④②‎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①创作于1935年10月《清平乐·六盘山》,指的是红军长征;②是指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南京,出自毛泽东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③指的是1927年的秋收起义,出自毛泽东的《西江月》,④创作于1950年10‎ 月,反映新中国成立,出自毛泽东的《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故正确的顺序是③①②④,故排除ABD,选C。‎ ‎27.国家公祭日是国家为了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祭日。‎2014年12月13日是我国首个国家公祭日,主要是为了纪念 A. 九一八事变 B. 旅顺大屠杀 C. 南京大屠杀 D. 七七事变 ‎【答案】C ‎【解析】‎ 国家公祭日,是一个国家为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纪念活动,由国家权力机关决定。‎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城,屠杀中国军民30万以上。‎2014年2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故答案选C选项。‎ ‎28. “将他们(博古.李德)‘轰’下了台,这样重大的决定,不是经共产国际提出,而是由中国共产党自己做出,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这一“重大的决定”作出于 A. 八七会议 B. 遵义会议 C. 中共七大 D. 七届二中全会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材料“将他们‘轰’下了台,这样重大的决定,不是经共产国际提出,而是由中国共产党自己做出,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结合所学判断是1931年的遵义会议。这次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所以选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遵义会议 ‎29.‎ ‎ 中英《南京条约》第10款规定:“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该条款( )‎ A. 遏制了英国商品的输入 B. 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C. 摧残了民族工业的成长 D. 促进了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材料内容反映了《南京条约》的消极影响的相关内容,所以AB两项不正确。中国民族工业产生于19世纪七十年代,不是四十年代,所以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南京条约》中的协定关税,该条款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促进了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故答案选择D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南京条约》‎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30.徜徉在中国电影群星璀璨的艺术长廊里,战争题材的电影总是带给观者深刻的印象,战争题材电影在我国电影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下列战争电影所反映的史实,其先后顺序排列是 ‎①《建党伟业》‎ ‎②《长征》‎ ‎③《建军大业》‎ ‎④《大转折——挺进大别山》‎ ‎⑤《百团大战》‎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③②⑤④‎ C. ①③②④⑤‎ D. ①②③⑤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建党伟业》指的是1921年;②《长征》指的是1934—1936年;③《建军大业》指的是1927年;④《大转折——挺进大别山》批的是1947‎ 年;⑤《百团大战》指的是1940年,所以其先后顺序时①③②⑤④,故B项正确,ACD项排除。‎ ‎31.下表为1853年中国和洪都拉斯英国棉纺织品的消费量,据此分析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是 国名 人口 棉纺织品消费量 比例 中国 ‎3.6亿 人均0.75便士 ‎1‎ 洪都拉斯 ‎14600人 人均934.5便士 ‎1246‎ A.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B. 在中国投资设厂 C. 进一步控制满清政府 D. 从中国获取原料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分析材料表格可知,中国人口众多,棉纺织品的消费量与人口小国洪都拉斯相比却成反比,说明了中国的市场没有打开,故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目的是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便于其倾销商品,A项符合题意,故A正确;此时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故B错误;C、D两项都不符材料主旨,故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32.近代有一首诗歌“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描述的历史事件与下列哪一战略相关 A. “远交近攻”‎ B. “先北后南,缓进急战”‎ C. “以夷制夷”‎ D. “以华制华”‎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左宗棠收复新疆,收复新疆的战略是“先北后难,缓进急战”,B符合题意;“远交近攻”是秦国吞并东方六国的战略,故A不符合题意;“以夷制夷”指利用外族和外国之间的内部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故C不符合题意;“以华制华” 指外国侵略者利用中国人来制服中国人的政策,故D不符合题意。‎ ‎33.下表中的相关史实,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同英国签订《南京条约》,A错误;甲午战争后,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B错误;C正确;八国联军为了维护其殖民利益、扩大侵略权益,镇压义和团运动,掀起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错误;故答案为C。‎ ‎34.近代史上,列强获得下列侵略权益的先后顺序是 ‎①协定关税 ‎②领事裁判权 ‎③划定“使馆界”‎ ‎④在通商口岸设厂 A. ①③④②‎ B. ①②④③‎ C. ④①②③‎ D. ②③①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协定关税是在1842年的《南京条约》中取得的,领事裁判权是在1843年的《五口通商章程》中获得的,划定“使馆界”是1901年《辛丑条约》的规定,在通商口岸设厂是日本在1895年《马关条约》中获得的特权,因此正确排列顺序是①②④③,故答案为B项。其他三项排列错误,排除A、C、D项。‎ ‎35.有人这样评价近代史上的列强侵华:“一半是残忍的破坏和掠夺,一半却是客观上的建设和推动。”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一项是 A. 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B. 从中国掠走大量贵金属 C. 进行惨无人道的大屠杀 D. 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能力。由材料可知,列强的侵略对中国具有破坏性,也有建设性,因此最能体现这一特点是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这不仅破坏了中国的小农经济,也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所以答案选D;A、B、C都是体现到对中国的破坏,所以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列强侵略对中国的影响 ‎【易错警示】列强侵略对中国的影响是多方面,包括了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看待列强的侵略我们要从多个角度看待,不能仅仅看到其所带给中国的伤害,还要看到其所带来的积极一面。但要注意,其所来的消极占主导地位的。‎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解析题 ‎36.‎ 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长民者”指管理百姓的人)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一》‎ 材料三 行省虽然拥有经济、军事、行政等权力,但这些权力都是元廷让渡给地方的,最终的决定权还操控在中央的手中,因此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这决定了它只能为朝廷集权服务。而行省行政区划中采取犬牙交错的划分原则,又从客观上瓦解了地方割据的地理条件。‎ ‎——中国论文网 材料四 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请回答:‎ ‎(1)材料一论述到的西周、秦朝和汉初的三项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郡县之制”的历史作用。‎ ‎(3)据材料三,说明元朝行省制度为什么能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4)政治制度“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但其“本原精神”“仍可不变”。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材料四中的“本原精神”是指什么?‎ ‎【答案】(1)制度:西周:分封制;秦朝:郡县制;汉初:郡国并行制。‎ ‎(2)作用:有利于维护国家稳定;任用有才之人管理百姓;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3)原因:行省权力大而不专;采取犬牙交错的区划原则。‎ ‎(4)本原精神: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地方独立性。‎ ‎【解析】‎ ‎【详解】‎ ‎(1)制度:西周:根据“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可得出是分封制;秦朝:结合所学可得出秦朝推行的是郡县制;汉初:根据所学可知,西汉初年推行了郡国并行制。‎ ‎(2)作用:根据材料“郡县之制,……合古今上下皆安之,……俾才可长民者(“长民者”指管理百姓人)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并结合所学,从维护国家稳定、人才的选用、对地方管理的加强、制度的变革等角度分析概括。‎ ‎(3)原因:根据“但这些权力都是元廷让渡给地方的,最终的决定权还操控在中央的手中,因此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而行省行政区划中采取犬牙交错的划分原则,又从客观上瓦解了地方割据的地理条件。”可概括得出行省权力大而不专;采取犬牙交错的区划原则。‎ ‎(4)本原精神:根据四则材料的主旨可知,材料都阐述的是地方行政制度,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趋势是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权力,抑制地方独立性。‎ ‎3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梁启超对“欧洲旧思想、中国旧思想、欧洲新思想”的比较表(原文节选)‎ 甲欧洲旧思想 乙中国旧思想 丙欧洲新思想 一、国家及君主、人民,皆为神而立者也,故神为国家之主体。‎ 一、国家及人民,皆为君主而立者也,故君主为国家之主体。‎ 一、国家为人民而立者也。君主为国家之一支体,其为人民而立,更不俟论。故人民为国家之主体。‎ 九、全国人皆受治于法律。惟法律有种种阶级,各人因其身份而有特异之法律。‎ 九、惟君主一人立于法律之外,其余皆受治于法律,一切平等。‎ 九、全国人皆受治于法律,一切平等,虽君主亦不能违公定之国宪。‎ ‎——选自梁启超《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1901年10月)‎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节选 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六条人民得享有左列各项之自由权。‎ 一、人民之身体非依法律,不得逮捕、拘禁、审问、处罚。‎ 二、人民之家宅非依法律不得侵入或搜索。‎ 三、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 ‎……‎ ‎(1)阅读材料一,分别概括甲、乙、丙的主要观点。‎ ‎(2)依据材料一所述问题的角度,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意义。‎ ‎【答案】(1)甲强调神为国家主体;乙强调君为国家主体;丙强调民为国家主体。甲为法治,但法律是阶级统治之工具:乙是君主权力不受法律约束;丙是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确定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立了人民权利受法律保障,迈出了中国近代政治法制化的重要一步。‎ ‎【解析】‎ ‎(1)本题据材料一“国家及君主、人民,皆为神而立者也,故神为国家之主体……国家及人民,皆为君主而立者也,故君主为国家之主体……人民为国家之主体”即可从神为国家主体、君为国家主体、民为国家主体等方面分别概括甲、乙、丙的主要观点。‎ ‎(2)本题依据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各项之自由权……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主权属民、否定封建君主专制、人民权利保障、政治法制化等方面概括《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意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