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1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4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二4月月考试题 考试范围:必修一1—13课、选修1、4;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西周时期出现了我国第一次城市建设高潮,并确立了天子都城十二里(边长4.3千米)公国都城九里(边长3.2千米)侯伯国都城七里(边长2.5千米)子男都城五里(边长1.7千米)的都城建制。以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都城规模的差异体现出各国经济实力的不平衡 B. 周王室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集权机制 C. 城市建制确立反映了西周等级分封制的特征 D. 确定了以宫殿、庙坛为中心的传统都城的建制 【答案】C 【解析】材料“天子都城十二里、公国都城九里、侯伯国都城七里、子男都城五里”说明不同的等级享有不同规格的待遇,等级越高规格越高,等级越低规格越低,这体现的是一种分封制下的等级秩序,C项正确;西周时期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B项错误;A项中“各地经济实力的不平衡”和D项“以宫殿、庙坛为中心”材料都没有体现,排除C和D项。 2.王国维:“立贤之利过于立嫡……而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籍,而争之易生,其弊并不可胜穷。”材料意在说明 A. 宗法制有利于选拔优秀官员 B. 贵族统治有利于政治垄断 C. “立嫡以长”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D. 宗法传子有利于社会稳定 【答案】D 【解析】分析材料“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从选拔人才的角度讲,立贤强于立嫡,但材料强调嫡长子继承制能有效避免“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的问题,所以材料强调了嫡长子继承制的优越性,即有利于社会稳定,故D正确,A错误;材料强调嫡长子继承制有利于社会稳定,B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嫡长子继承制是维护统治阶级内部稳定 和团结的制度,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无关,排除C。 3.秦始皇的父亲去世后,按周代谥法被追封为庄襄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以“子议父”、“臣议君”不合理为由,废除了谥法。秦始皇此举意在 A. 弘扬三纲五常 B. 维护皇权尊严 C. 废除宗法制度 D. 取消分封制度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秦始皇以“子议父”、“臣议君”不合理为由,废除了谥法,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此举意在维护皇权的尊严,答案为B。三纲五常是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的,晚于秦始皇时期,A错误。题干材料不能反映宗法制和分封制,排除CD。 4.秦朝的三公和九卿以及列卿等都各有自己的府寺,以处理日常事务。大事汇总于丞相,或最后请皇帝裁决。这表明秦朝 A 三公九卿分工不明 B. 皇权专制相权削弱 C. 行政效率非常低下 D. 丞相辅政作用重要 【答案】D 【解析】秦朝九卿及列卿等把大事汇总于丞相,最后请皇帝裁决。这表明秦朝政治活动中丞相的辅政作用非常重要,故D正确;材料信息体现不出三公九卿的分工,故A错误;材料体现不出相权削弱,故B错误;材料不能得出行政效率非常低下,故C错误。 5.台湾学者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写道:“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政治结构出现的积极意义在于 A. 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B. 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 C. 从民主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 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答案】D 【解析】“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是指秦朝时在其统一的领土范围内,废除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这在实质上是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故D项正确;AC两项对这一转变现象的分析错误;B项是转变的原因而非意义。 6.史载,皇子赵元僖因被御史弹劾而不满。宋太宗说:“此朝廷仪制,孰敢违之?朕若有过,臣下尚加纠擿(纠举揭发);汝为开封府尹,可不奉法邪?”,这反映了宋代 A. 君主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B. 皇权专制受到极大削弱 C. 御史与皇子间存在矛盾 D. 制度设计影响君主行为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此朝廷仪制,孰敢违之?朕若有过,臣下尚加纠擿(纠举揭发);汝为开封府尹,可不奉法邪?”可知,君主行为一定程度上受到朝廷制度制约。故答案为D项;A项说法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说法夸大朝廷制度的作用,排除;并非所有御史与所有皇子存在矛盾,个案不能代表整体,排除C项。 7.王定宝在《唐摭言》中提到:“三百年来,科第之设,草泽(草野的意思)望之起家,簪绂(显贵的意思)望之继化。孤寒失之,其旗馁矣;世禄失之,其族绝矣。”该材料主要揭示科举制的实行 A. 极大地巩固了唐朝的统治 B. 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C. 实现了贵族和平民的平等 D. 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科举制作用的理解。材料的意思是民百姓指望它发迹,贵族指望它延续家族的荣华富贵。贫寒家族的子弟落第,全家族都会气馁;贵族子弟落第,他家的荣华富贵就止于他这代了。C表述明显错误,A和D尽管也属于科举制的作用,但从材料看,其重心在于强调科举制加强了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流动性,平民百姓也可以通过科举改变命运,跻身官僚行列。故答案选择B项。 8.有学者指出,朱元璋为了获得至高无上的权力,废除了宰相这个职位,最终养出了一堆无用且为所欲为的后代君王。该学者认为废除丞相 A. 有效加强了皇权 B. 使皇权失去制约 C. 减轻了皇帝负担 D. 造成了宦官专权 【答案】B 【解析】材料信息“废除了宰相这个职位,最终养出了一堆无用且为所欲为的后代君王”说明,废除宰相后,皇权失去制约,君主为所欲为,由此可知,B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强调有效加强皇权,故A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减轻皇帝负担和宦官专权,故CD错误。 9.乾隆时期,有专派的御史往复稽查军机处值庐(值班书房),军机处中的听差皆拣选十五岁以下不识字的幼童充任,这种做法 A. 旨在提高政务处理的效率 B. 加强了皇帝决策的专断性 C. 实际削弱了军机处的权力 D. 严格了军政要务的保密性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雍正时期设立军机处,决策权完全属于皇帝,军机大臣只是承旨办事,使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乾隆时期为严格保密,挑选十五岁以下不识字幼童充任军机处听差,而专派御史稽查军机处值庐,显然也是出于保密需要而防范任何人窥探,故D选项正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内容与行政效率无关,故A选项错误;根据材料“听差皆拣选十五岁以下不识字的幼童充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保证军政要务的保密性,与加强皇帝决策的专断性没有直接关系,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通过拣选十五岁以下不识字的幼童充任军机处中的听差来保证军政要务的保密性,与削弱了军机处的权力无关,故C选项错误。 10.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与印度文明的不统一和间断相比,中国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中华文明的这个特点从根本上说应是得益于中国古代政治实体的统一性和连续性。下列制度中最有利于维护古代中国政治实体统一与连续的是 A. 君主专制 B. 中央集权制 C. 分封制 D. 宗法制 【答案】B 【解析】分析题意,强调了中国文明统一性与连续性,首先排除C和D,这两项制度在秦朝建立后就基本废除了,尤其是分封制,宗法制的影响虽然还深远,但对中央政治权力的分配不起支配作用。A项制度总的来说消极影响更大一些,排除。而B项的中央集权制从秦朝形成后,延续了2000多年,对维护国家统一起了重要作用,答案为B。 11.王国斌认为,到明清时代,中国的皇帝和地方精英之所以能够应对空间规模庞大、人口众多的治理挑战,基本上是因为从上往下的直接治理和从下往上的间接治理能够相互配合。这表明 A. 官僚政治不断成熟 B.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 家国同构一脉相承 D. 科举制度不断完善 【答案】A 【解析】材料“基本上是因为从上往下的直接治理和从下往上的间接治理能够相互配合”反映了中央集权与地方治理相结合实现了国家的稳定治理,这说明明清官僚政治的不断成熟,故A项正确;根据材料“地方精英”、“从下往上的间接治理”,不仅强调中央集权,同时也强调地方官僚及其治理,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皇帝和地方精英之所以能够应对空间规模庞大、人口众多的治理挑战”,体现的是中央与地方的配合,没有反映家国同构,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明清科举制八股取士,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不是“不断完善”,故D项错误。故选A。 12.从康熙帝开始,官员将奏折密封可直接呈给皇帝,皇帝朱批后发回,这样既快又保密。康熙帝就用这种方法考察、教育官员。各级官员彼此监督、相互告密,便于皇帝直接驾驭群臣。这表明,密折制度 A. 有助于谏正皇帝过失 B. 发展了君主专制制度 C. 有利于完善选官制度 D. 加强了地方官的权力 【答案】B 【解析】从材料“各级官员彼此监督、相互告密,便于皇帝直接驾驭群臣”中可以看出,密折制度加强皇帝对各级官吏的“驾驭”,这反映出君主专制度的加强,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君权的加强,故A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选官制度的变化,故C项排除;密折制度削弱了地方官员的权力,故D项排除。 13.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以一个《南京条约》的签署告终。而那些战争的当事人是怎样看待这场战争的结果的呢?据史料记载:清政府极力把鸦片战争定性为“地方性事件”,从历史的角度看,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 清政府对鸦片战争影响的实际反思有限 B. 清政府想尽量保持自己的颜面 C. 清政府理性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影响 D. 清政府逐渐放弃天朝上国的思维 【答案】A 【解析】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材料中清政府极力把鸦片战争定性为“地方性事件”,说明清政府没有理性认识到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清政府对战争影响的反思有限,故排除C,A项符合题意;“想尽量保持自己天朝上国的颜面”仅是表面现象,清政府此举的实质没有正确认识到鸦片战争的影响,故B项不符合题意;清政府没有把鸦片战争放在中外国际关系的角度上考虑,而是定性为“地方性事件”,可见清政府依旧坚持“天朝上国”的观念,故D项不符合题意。 14.有学者在其著作中对19世纪中后期近代中国如何由天朝中心主义转型为现代国际社会的一员,并艰难地转向主权国家间的现代外交模式作出了细致阐述与精辟分析。下列表述最符合这种“转型”的是清政府 A. 放弃对周边国家的传统宗藩隶属关系 B. 允许外国人到中国游历、经商和传教 C. 不断地与西方国家签订各种类型条约 D. 主动向外国派出公使并在外设立使馆 【答案】D 【解析】根据“转向主权国家间的现代外交模式”,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中后期,中国主动向外国派出公使并在外设立使馆,说明中国转向主权国家间的现代外交模式,故选D;A不符合史实,排除;B是《天津条约》中外国获得的特权,无法体现“主权国家间的现代外交模式”,排除B;C无法体现平等的主权国家间的现代外交,排除。 15.太平天国追求古之“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社会集中体现在《天朝田亩制度》“四有两无”中,而在这个理想的地上“天国”中却有着许多古代中国所没有的“圣库”、“礼拜堂”、“祈祷”等舶来品。这一理想“天国”是 A. 阶级矛盾激烈碰撞的结果 B. 农民阶级空想性的具体体现 C. 中西文化交融的时代产物 D. 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思想结晶 【答案】C 【解析】太平天国既表现出传统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又有“圣库”、“礼拜堂”、“祈祷”等舶来品。由此可知,太平天国是中西文化交融的时代产物,故选C项;材料体现不出太平天国爆发的原因,故排除A项;“圣库”、“礼拜堂”、“祈祷”体现不出农民阶级的空想性,故排除B项;“圣库”“礼拜堂”“祈祷”等体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但这不是材料主旨,故排除D项。 16.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颇具深意地说,凡“万方来朝,四夷宾服及夷狄戎蛮鬼子,一概轻污之字,皆不必说也”。这表明了 A. 近代学习西方思潮的萌发 B. 中国人改善外交环境的愿望 C. 农民领袖思想觉悟的提高 D. 对西方国家的认知有新变化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万方来朝,四夷宾服及夷狄戎蛮鬼子,一概轻污之字,皆不必说也”,可以看出,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的外交政策主张平等,与当时大部分的人相比,对西方国家的认知有新变化,从而具有进步性意义。故答案为D项。其余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17.《马关条约》与以往的侵华条约相比,该条约“前所未有”的是 ①开辟租借地之多 ②赔款数额之多 ③开辟通商口岸深入内地之远 ④开辟通商口岸数量之多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关条约》与以往的侵华条约相比,“前所未有”的有:赔款达2亿两之巨,远远超过以往条约;故②正确;开放沙市、重庆等为通商口岸,比以往更加深入内地,故③正确;《马关条约》未涉及租借地,故①错误;以前的《天津条约》开放通商口岸最多,达10处,故④错误。所以本题为B项,ACD错误。 18.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最符合材料意思的是 A. 自然经济开始逐渐解体 B. 外国经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 C. 中国开始卷入世界市场 D. 外国经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答案】D 【解析】材料“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显然体现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从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的转变,那么“在此以后”是指签订《马关条约》以后,该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反映了西方列强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输出的要求,故选D。 19.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向11国宣战,宣战诏书下至地方时,邮政大臣盛宣怀下令各地电信局将清廷宣战诏书扣押,并电告各地督抚,不要服从此命令。时任两广总督的李鸿章,闻此讯,覆电朝廷:“此乱命也,粤不奉诏。”这反映了 A. 侵略者与地方督抚相互勾结 B. 地方督抚脱离清政府而独立 C.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度削弱 D. 清廷政治腐败导致众叛亲离 【答案】C 【解析】材料中事件是东南互保事件,“电告各地督抚,不要服从此命令”“此乱命也,粤不奉诏”说明地方对于中央命令不予采纳,体现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度削弱,C正确;材料中不能说明侵略者与地方督抚相互勾结,A错误;材料中只是说明地方不服从中央命令,并不是脱离清政府而独立,B错误;材料并不是说明清廷政治腐败导致众叛亲离,D错误。 20.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说,以庚子失败为界,此前“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之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恨其事之不成矣”。这主要是因为 A. 中国资产阶级力量迅速壮大 B.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C. 人们彻底认清了清政府的反动本质 D. 义和团运动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庚子失败”指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清政府战败。随后签订的《辛丑条约》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这促使举国舆论开始同情革命,故B正确;中国资产阶级力量迅速壮大不符合材料信息,故A错误;C项错在“彻底认清了”,说法绝对;义和团运动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说法和材料没有关系,故D错误。 21.列强认为征收厘金(厘金是清廷在镇压太平天国时,由地方政府征收的值百抽一的商业税)不利于洋货竞争,提高关税必须以取缔厘金为条件。在此情况下,从1900年开始,清政府取缔内地厘金以换取列强对中国提高关税的支持。可见,清政府取缔厘金的内在动机是 A. 营造民族工业良好的市场环境 B. 屈从列强以赢得西方国家支持 C. 扭转中国对外贸易逆差的局面 D. 增加中央收入和削弱地方力量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厘金是地方政府征收的商业税,收入除以一定数额报效中央外,很大一部分由地方当局自由处置,表现出封建地方割据性,成为地方督抚擅专的经济基础,所以清政府取缔厘金的内在动机是增加中央收入和削弱地方力量,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清政府取缔厘金的内在动机是解决其日益严重的财政危机,并非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B选项是清政府取缔厘金的外因;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清政府提高进口关税的要求,并非扭转进口额大于出口额的逆差局面。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22.1912年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宣布:“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正式将“五族共和”确定为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基本方针。据此可知,孙中山 A. 对清政府态度出现逆转 B. 认为民主革命任务业已完成 C. 倡导民族平等思想观念 D. 开始了建设中华民国的思考 【答案】C 【解析】材料信息“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体现了孙中山民族团结、民族平等的思想,故C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对清政府的态度,故A项说法错误;材料信息未涉及民主革命的任务,故B项错误;材料不是强调建设中华民国,故D项错误。 23.清末以来,美国形象在中国教科书中所发生的变化和教科书对美国历史的解释,反映了近百年中国的美国研究及中国人认识美国的里程,以下哪一项反映的是民国初年中国人心中的美国形象 A. 火车时代,堪比“乘风而行” B. 战略盟友,民主国家 C. 纸老虎,一天天坏下去 D. 政治典范,民权楷模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民国初年”中国在孙中山领导下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效仿的是美国的政体,所以应该是政治典范,民权楷模,D项正确。B属于二战期间C是解放战争时期。 24.马勇在《重新认识近代中国》中写道:“从孙中山到袁世凯,是民国初年的一个美丽传说。这个传说为中国人赢得了无数赞美和荣光。”下列史实中,不能证明材料观点的是 A. 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B. 袁世凯劝退清帝,赞成共和,化解南北对峙 C. 孙中山信守承诺,辞职下野,让位于袁世凯 D. 袁世凯力图恢复秩序,废除共和,重建帝制 【答案】D 【解析】据材料“从孙中山到袁世凯……赢得了无数的赞美和荣光”可知是指辛亥革命的积极影响。袁世凯尊孔复古,废除共和,梦想恢复帝制,这是辛亥革命后消极的方面,符合题意,答案为D;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袁世凯劝退清帝,赞成共和,化解南北对峙”,“孙中山信守承诺,辞职下野,让位于袁世凯”,这些都是辛亥革命的积极影响,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25.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并非只是打落了一顶皇冠,而是开辟了中华民族振兴有为的希望之路。它为中国社会的精神和价值观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该学者认为辛亥革命 A. 有力推动了世界现代化进程 B. 为中国社会转型创造了条件 C. 是中国民主政治构想的起点 D. 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发展道路 【答案】B 【解析】“开辟了中华民族振兴有为的希望之路”指的是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发展做出的贡献,即为中国社会转型创造了条件,B项正确;有力推动了世界现代化进程与中华民族振兴不符,A项错误;中国民主政治构想的起点是维新运动,C项错误;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近代的社会性质,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D项错误。 26.希腊文明,在某种意义上是希腊人与地中海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互动”的产物。一批批航海者、文化传播者走出希腊本土。在公元前750年至前650年,是希腊历史上的大殖民时代,也是其文化史上的“东方化时代”。希腊人在腓尼基字母上,创制出希腊字母和文字,海上武装壮大,形成希腊人的海洋意识。由此可见 A. 古代希腊人热衷于航海与掠夺 B. 古希腊文化融合其他地区文化 C. 希腊人只注重海洋和海洋意识 D. 希腊文明基本不是希腊人创造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所谓的人文环境“互动”指的是希腊人在地中海地区活动,吸收其它地区文化,最终形成了希腊文明,选项B正确;材料中列举出希腊人外出殖民,当时这种殖民是在母邦面临困境,部分人为生存而迁移到其他地区,不以掠夺为目标,与近代的殖民性质不同,因此选项A排除;选项C不符合史实,排除;根据材料可知,希腊文明是希腊人融合其它地区文化创造的,因此选项D排除。 27.古代雅典克利斯提尼建立了一种全新的组织,这种组织已不是血族团体的族籍,而只是经常居住的地区;现在要加以划分的,不是人民,而是地区;居民在政治上已变为地区的简单的附属物。克利斯提尼的这一举措 A. 奠定了民主政治基础 B. 推动了雅典民主进程 C. 扩大了雅典公民范围 D. 依据财产来划分地域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说克利斯提尼打破血缘部落,建立了以地域为基础的全新社会组织,有利于限制贵族特权,推动了民主进程,B项正确;梭伦改革奠定了民主政治基础,行政区划代替部落组织与扩大公民范围无关,AC两项错误。材料中克利斯提尼改革是依据地域划分行政区不是依据财产来划分地域,D项错误。 28.伯利克里善于在政治和正直之间寻求平衡,为此釆取的基本策略有三种:一是如果估计到 公民大会可能产生不利于雅典的选择,则尽量不开会;二是在会议上采取两种演讲策略以 求打动雅典人;三是如果有必要有时还会对公众隐瞒关键信息。这从侧面反映出( ) A. 雅典公民政治素养深厚 B. 公民大会作用极为重要 C. 政治领袖善于以权谋私 D. 雅典政治生活公开透明 【答案】B 【解析】从伯利克里对召开公民大会的谨慎和策略可以看出,公民大会通过的事项对雅典城邦影响重大,公民大会在雅典政治生活中非常重要,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反映雅典公民的政治素养水平,排除A项;伯利克里的做法是为了雅典城邦,不是谋私,排除C项;从“还会对公众隐瞒关键信息”来看,雅典政治生活没有做到公开透明,排除D项。 29.公元前390年,高卢人攻占罗马。情况危急,罗马人决定请卡米卢斯回来带兵作战。他们派出一名使者冒险穿过敌人的包围,回城征求元老们的意见。元老院取消了对卡米卢斯的放逐,命其为独裁官。卡米卢斯才能够名正言顺地回来带领众人打败了入侵者。卡米卢斯的这一人生转变表明 A. 古罗马公民注重遵守法律程序 B. 万民法巩固了罗马的共和政权 C. 罗马贵族垄断司法权欺压民众 D. 民族矛盾激化了罗马阶级矛盾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罗马法。依据材料可知,在紧急状态下,启用卡米卢斯还要通过元老院取消放逐的规定,才能名正言顺,这表明古罗马公民注重遵守法律程序,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此时期罗马实行的法律是公民法,不是万民法;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出贵族欺压平民;D选项错误,依据材料无法得出卡米卢斯和元老院之间的矛盾属于阶级矛盾。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30.罗马帝国时期,原来存在的多重市民等级消解了,而代之以全帝国境内被普遍授予的罗马市民权,使具有公民政治意义的荣耀称号变成了一个没有实际意义的符号,其与居民同义。这一变化 A. 加速了成文法的颁布 B. 有利于万民法的形成 C. 激化了帝国内部矛盾 D. 削弱了罗马公民地位 【答案】B 【解析】材料说明罗马市民权是罗马帝国境内所有居民所共有,促进了万民法的形成,B正确;罗马早在共和国时期就颁布了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排除A;材料措施有利于缓和帝国内部矛盾,排除C;万民法提高了非罗马公民的地位并不意味着削弱了罗马公民的地位,排除D。 31.罗马法规定,首先发现矿藏者可为该矿藏的所有人,但国家可以视需要限制甚至禁止其开发。在这种情况下,国家须付给发现者矿藏价值的2%。罗马法 A. 以保护私有财产为核心 B. 平衡环保与经济发展需要 C. 保护自由民的经济利益 D. 协调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 【答案】D 【解析】“国家可以视需要限制甚至禁止其开发”无法体现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故A项错误;“国家可以视需要限制甚至禁止其开发”不能确定是为了环保的要求,故B项错误;“国家可以视需要限制甚至禁止其开发。在这种情况下,国家须付给发现者矿藏价值的2%”不能体现对自由民经济的保护,故C项错误;“首先发现矿藏者可为该矿藏的所有人,但国家可以视需要限制甚至禁止其开发。在这种情况下,国家须付给发现者矿藏价值的2%”可以体现对公私财产的协调作用,故D项正确。 32.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在《论共和国》中论述道:“既然法律是公民联盟的纽带,由法律确定的权利是平等的,那么当公民的地位不相同时……作为同一个国家的公民起码应该在权利方面是相互平等的。”作者的核心思想是 A. 法律至上 B. 人人平等 C. 主权在民 D. 自由也当自律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关键信息“由法律确定的权利是平等的…作为同一个国家的公民起码应该在权利方面是相互平等的” 罗马法中蕴涵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A正确;B项人人平等说法错误,罗马法保护的对象有条件限制,排除;材料无法体现主权在民、自由也当自律,排除CD。所以选A 33.罗马法将保护未成年人及其他社会弱者的利益看成是一种义务,一种社会公职,强调国家和社会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责任。由此可知,罗马法 A. 强调法律至上 B. 维护公民平等 C. 蕴涵人文主义 D. 追求司法公正 【答案】C 【解析】从“罗马法”将保护未成年人的利益看成是义务、公职和国家的责任,可知正确答案是C项。本题没有说明法律在国家事务中的地位,A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公民间的权利和地位,B项错误;题目中没有具体司法程序和原则,D项错误。 34.最初,罗马法中“公共犯罪行为”主要包括谋杀、烧毁庄稼、搬运界石、叛逆等有限的几种,到了4世纪则增加了拐卖人口,选举舞弊、贪污、囤积居奇粮食等新内容。这表明罗马法 A. 由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 B. 法律体系逐渐完备 C. 法条的应用具有灵活性 D. 注重维护社会稳定 【答案】D 【解析】从材料““公共犯罪行为”主要包括谋杀、烧毁庄稼、搬运界石、叛逆等”“增加了拐卖人口,选举舞弊、贪污、囤积居奇粮食等新内容”中可以看出,“公共犯罪行为”不断增加新内容,可以更好的维护社会和经济的稳定,这也体现了罗马法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故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罗马法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故A项排除;材料只强调了“公共犯罪行为”的增加,没有体现整个法律体系的完善和应用的灵活,故BC项排除。 35.“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十二铜表法》。从上述材料中能提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A. 《十二铜表法》是专门解决债务问题的法律条文 B. 完全抛弃了原始、落后的古老习俗 C. 蕴含着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思想 D. 无限制地放纵了贵族的专横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可知,保护债权人在经济上的利益,罗马法的核心内容是私有财产的神圣不可侵犯,故C项正确。ABD材料未体现,排除。 36.苏格拉底认为,“(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者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A. 雅典国家管理需要专业的人才 B. 雅典民主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 C. 雅典民主存在先天制度的缺陷 D. 明确反对在雅典实行民主政治 【答案】D 【解析】苏格拉底的观点认为雅典民主存在先天制度的缺陷是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所以容易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因此他提出管理国家需要专业的人才。在材料中没有提出反对在雅典实行民主政治,故D符合题意,答案为D;ABC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37.普鲁塔克的《梭伦传》提及了梭伦授予民众申诉权的内容:“即使梭伦规定的交由高级官吏判决的案件,只要任何人提出要求,也许其得向陪审法庭上诉。”据此判断,梭伦改革 A. 打破了雅典贵族垄断司法的局面 B. 确立了普通公民的主体地位 C. 使司法权力主体由贵族转向民众 D. 促成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答案】A 【解析】根据“即使梭伦规定的交由高级官吏判决的案件,只要任何人提出要求,也许其得向陪审法庭上诉。”可知,由公民抽签产生的陪审法庭获得司法权,打破高级官吏(贵族)的司法垄断,故选A;雅典是奴隶制国家,梭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奴隶主阶层的利益,排除B;陪审法庭由雅典公民抽签产生,并非“民众”,排除C;克里斯提尼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确立,排除D。 38.梭伦制定了一项法律,把公民的注意力转向工艺,规定:“如果一个人没有叫他儿子学会一种行业,他就不能强迫儿子赡养他。”此规定主要基于雅典 A. 工商业较为发达 B. 特殊自然地理环境 C. 民主政治的确立 D. 废除了债务奴隶制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中信息结合所学可知,雅典是个沿海城邦,人口多,土地少而贫瘠,其地形不利于发展农业,所以梭伦提倡公民学习手工业技术,发展工商业,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雅典工商业比较发达,但这不是梭伦制定此规定的原因;C选项错误,雅典民主政治确立的标志是克利斯提尼改革,不是梭伦改革;D选项错误,梭伦改革废止了债务奴隶制,但这不是制定这一规定的原因。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39.恩格斯在论梭伦改革时,曾经写道:“……有产阶级既然开始获得了势力,于是旧的血缘亲族关系的集团就开始被排斥了……”这主要指改革中的 A. 废除债务奴隶制 B. 按财产定等级 C. 建立四百人议事会 D. 实行陶片放逐法 【答案】B 【解析】梭伦改革中实行的财产等级制度,使有产阶级开始获得权力,打击了旧氏族贵族的世袭特权。因此根据材料“有产阶级既开始获得了势力”、“旧的血缘亲族关系的集团就开始被排斥了”可知B正确;废除债务奴隶制主要体现在扩大公民的基础,A排除;四百人议事会是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负责处理公民大会的日常事务,C排除;克里斯提尼改革才有陶片放逐法,D排除。故选B。 40.梭伦指出:“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既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而那些有钱有势的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他的这一做法 A. 说明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B. 旨在调节农民与商人的冲突 C. 实现了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D. 试图采用中立方式化解矛盾 【答案】D 【解析】材料表明梭伦改革既维护了贵族的利益,又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由此可见梭伦改革试图采取中立方式化解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故选D。雅典民主政治在伯里克利执政时期才发展到高峰,排除A;材料主要涉及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并不涉及农民与商人之间的冲突,排除B;材料中的措施缓和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没有涉及公民权利与义务统一的问题,排除C。 二、综合题 41.材料一 如图所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材料二 (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人才,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 ——摘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三 早在16、17世纪,一些来自东方的传教士和旅行家就对中国的科举制度有所著述,到19世纪上半叶,大批有关中国科举制度的著作都认为“它是值得推崇并仿效的。”这对西方文官制度的改革起了不可忽视的影响。……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1853年英国政府有关部门建议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制。1870年枢密院关于文官制改革的命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这些考试制度及原则与中国古老的科举制度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摘编自《西方文官制度起源》、《英国政治制度史》等 (1)请正确填写材料一中图示①②缺失的内容。根据材料一、二说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体现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英国文官制度与中国古代科举制有何相似之处。综合上述材料概括科举制的影响。 【答案】(1)内容:①察举制;②九品中正制。 趋势:由重视军功、出身、品德到重视才能;选官权利由地方转移到中央,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2)相似:都通过公开竞争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都以才学为录取依据,择优录取。 影响:通过考试选官,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了官吏的来源;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加强中央集权;对西方近现代的文官制度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解析】 (1)“内容”,根据材料信息“探名士,访孝廉”可知,①为察举制;根据材料信息“论人才,凭品级”可知,②为九品中正制。“趋势”,由材料一图示得出:由重视军功、出身、品德到重视才能;由材料二信息“(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得出:选官权力由地方转移到中央,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2)“相似”,根据材料二信息“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和材料三信息“1853年英国政府有关部门建议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制”得出:都是通过公开竞争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由材料二信息“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和材料三信息“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得出:都是以才学为录取依据,择优录取。 “影响”,依据材料三信息“这对西方文官制度的改革起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得出:对西方近现代的文官制度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根据所学知识从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了官吏的来源、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加强中央集权等角度补充。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0年2月,英国政府决定派出所谓“东方远征军”开往中国。当时英国议会曾辩论对中国出兵是否合理的问题。内务大臣罗素向议会发言,说明英国开战的目的是:“为商务监督及女王陛下的臣民所忍受的暴行与虐待要求赔偿,为英国商人们在恐吓与暴力之下所受到的损失要求赔偿,为英国商人们的人身和财产获得保证,使今后免受暴虐与残忍的待遇,并能够在正常的情况之下经商。”英、美的有些历史书则说,如果不是林则徐禁运鸦片,英国对中国的这次战争也会发生。 ——摘编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二 甲午战争虽然是中日之间的战争,但由于欧美帝国主义列强所处的时代以及它们的侵略本性,使得它们必然在政治、外交、军事等方面直接或间接地参与这场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他们明火执仗,趁火打劫之后,又以“友人”“恩人”的面目,终于达到了彻底瓜分中国的目的。 ——摘编自张传杰《帝国主义列强与(马关条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人罗素所说的“恐吓与暴力”相关的历史事件,并以相关史实说明其提出的英国开战的目的是否符合事实。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甲午中日战争后欧美列强以“友人”“恩人”形式侵略中国的事例。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鸦片战争后与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侵略中国的主要方式。 【答案】(1)历史事件:林则徐的禁烟运动。 其提出的正常经商不符合事实。说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为了保护鸦片走私,并为英国工业品打开中国市场;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的《南京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和关税自主权。 (2)事例:俄法德三国干涉还辽;八国联军以镇压义和团运动为名,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 (3)不同:鸦片战争后列强侵华方式以商品输出为主;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对华侵略方式以资本输出为主,并且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解析】 (1)事件:根据材料一中“1840年2月”,“为英国商人们的人身和财产获得保证”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人罗素所说的历史事件是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说明:首先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开战的理由,即“在正常的情况之下经商”不符合事实,接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鸦片战争时期,英国开战的根本原因、直接目的和战争结束后,英国通过《南京条约》获得的侵华权益及其本质等,加以说明。 (2)事例:根据材料二“欧美帝国主义列强所处的时代以及它们的侵略本性,使得它们必然在政治、外交、军事等方面直接或间接地参与这场战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欧美列强以“友人”“恩人”形式侵略中国的事例有俄法德三国干涉还辽;八国联军以镇压义和团运动为名,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 (3)方式:根据上述两则材料一中“在正常的情况之下经商”,材料二中“ 欧美帝国主义列强所处的时代以及它们的侵略本性”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列强侵华方式以商品输出为主,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侵略中国的主要方式改为以资本输出为主,并且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43.材料一 在日本的工业发展中,政府扮演着一个非常积极的中心角色。早期很多新工厂都是政府出资兴建的,在经过初期的建设投资和实现生产之后,工厂就转到了私人手中。后来大量的私人工业在日本出现时,政府的意愿和政策仍起到很大的作用。纯粹追求利润从来不是日本企业的目的。日本公司常常争取荣耀和威信,工厂管理者认为有责任为国家服务、服从上级并增益和保护下级。这种态度直接来源于统治日本很多世纪的武士道精神 ——【美】威廉·麦克尼尔《世界史》 材料二 1878年,日本国民经济中资本主义成份约占20%多一点,地主经济则不到18%,个体经济约占60%,1893年,资本主义经济的比重上升到35%—40%,个体经济的比重约占45%左右,地主经济也有所发展,但是在比重上则降至17%以下。 ——吕方和《筒论明治维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日本政府扮演“中心角色”主要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日本政府在“原始积累过程中采取的措施。 (2)据材料二,指出日本经济结构的变化。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辩证地评价日本独特的工业化道路。 【答案】(1)主要措施:政府投资殖产兴业;大力扶植私人企业。 措施:发行纸币;设立银行;地税改革;改革俸禄制度。 (2)变化:资本主义经济成分的比重不断上升;个体经济比重下降。 评价:符合日本国情,迅速实现了富国强兵;为对外侵略扩张提供物质条件 【解析】 (1)“措施”,根据材料“早期很多新工厂都是政府出资兴建的,在经过初期的建设投资和实现生产之后,工厂就转到了私人手中”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政府投资殖产兴业、大力扶植私人企业。“措施”,结合所学知识从发行纸币、设立银行、地税改革、改革俸禄制度等角度回答。 (2)“变化”,根据材料“1878年,日本国民经济中资本主义成份约占20%多一点,地主经济则不到18%,个体经济约占60%,1893年,资本主义经济的比重上升到35%—40%,个体经济的比重约占45%左右,地主经济也有所发展,但在比重上则降至17%以下”概括得出:资本主义经济成分的比重不断上升、个体经济比重下降。“评价”,依据材料一信息“日本公司常常争取荣耀和威信,工厂管理者认为有责任为国家服务、服从上级并增益和保护下级。这种态度直接来源于统治日本很多世纪的武士道精神”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符合日本国情、迅速实现了富国强兵、为对外侵略扩张提供物质条件等角度辩证分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