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1 发布 |
- 37.5 KB |
- 3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2019-201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文)试题
2019—2020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三次月考 历史试卷(文科)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秦朝规定,最高统治者的居处称“行在所”,所居称“禁中”,服食之物称“御”,所用车马称“乘舆”,皇帝有病称“不豫”,皇帝去世称“驾崩”,入葬的坟墓称“陵”。皇帝的父母、妻妾和儿子也有专门的称号。以上体现了 A. 皇权至上 B. 皇帝独尊 C. 中央集权 D. 皇位世袭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皇帝制度。皇帝的衣食住行由专门的称呼规定,皇帝的父母、妻妾和儿子也有专门的称号,都体现了皇帝地位尊崇、至高无上,是皇帝独尊的表现,与皇权、和中央集权无关,故排除A、C项;题干内容没有体现皇位世袭的内容,故排除D项。故选B。 2.颜师古《汉书注》载:“初分十三州……有常治所。常以秋分行部,……到所部,郡国各遣一吏迎之界上,所察六条。”这里记载的“州”是 A. 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的监察机构 B. 隶属于道的一级地方行政机构 C. 设置于郡县之上的地方行政机构 D. 取代汉初封国地位的地方机构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初分十三州……有常治所。常以秋分行部,……到所部,郡国各遣一吏迎之界上,所察六条。”是指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监察地方,所以材料中的“州”是地方监察机构,所以答案选A,B C D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要求,道作为地方监察机构最早开始于唐代。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监察与谏议 3.中唐诗人刘禹锡感叹:“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造成这一历史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民族融合,血统不保 B. 南北统一,武人当道 C. 科举推行,名门败落 D. 三省六部,权相难现 【答案】C 【解析】 【详解】科举制目的是为政府从民间提拔人才,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材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因此科举制导致了士族制度的衰落,因此出现“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一社会变化,故C正确;材料信息与民族融合、武人当道无关,排除AB;三省六部制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中唐诗人”“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联系所学科举制的内容和影响分析解答。 4.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可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这三大阶段。从封建转帝制是第一次转型,下列选项属于这一历史时期转型特征的是( ) A. 由“公天下”至“家天下” B. 专制社会向民主社会转型 C. 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 D. 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信息“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可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这三大阶段”,结合所学知识,“封建”指商周的分封制,“帝制”指秦朝至明清时期的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民治”指辛亥革命后建立的民主共和制。A说法错误,在“封建”时期,我国已经由“公天下”至“家天下”。BC说法错误,这应发生在帝制转向民治时期。秦朝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下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而非世袭分封,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故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官僚政治 5.据统计,魏晋南北朝时期官绅的墓志多数署郡望(世家大族的籍贯族源地),而唐代官绅墓葬中,80%的墓志署名只写官衔,仅有8%的以郡望署名。出现这种变化表明 A. 民族融合淡化了族群间的差异 B. 唐代旧的门阀政治逐渐走向衰落 C. 宗法制是维持家族郡望的关键 D. 唐代由门第社会向平民社会转变 【答案】B 【解析】 材料信息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官绅的墓志多数署郡望,而唐代官绅墓葬中较少以郡望署名。这说明唐代的门阀士族势力逐渐衰落,故B项正确;材料和民族融合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出宗法制和家族郡望的关系,故C项错误;宋代由门第社会向平民社会转变,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简化材料信息,本题材料可简化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官绅的墓志多数署郡望,而唐代官绅墓葬中较少以郡望署名。由此结合所学知识排除即可。 6.宋代著名清官包拯先后任御史、枢密副使等官职,常常发挥谏官的作用。宋仁宗有一项任命,他认为不合适,反反复复进谏,宋仁宗只好收回成命。这最能说明 A. 古代谏官制度的施行取决于皇帝 B. 古代的监察体制对权力的监督起到了一定作用 C. 包拯性格强势,宋仁宗性格懦弱 D. 监察体制是维护专制制度的工具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宋仁宗有一项任命,他认为不合适,反反复复进谏,宋仁宗只好收回成命”材料信息反映的是包拯给皇帝的建议起到了一定的作用,B正确;A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古代谏官制度,并非反映包拯、宋仁宗的性格,C错误;D表述正确,但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 7.下图为元朝中央机构示意图。下列选项与中书省的职权对应准确的是 A. “驳正违失,诏敕不便者,涂窜(涂改之意)而奏换。” B. “总政务、统率百司、领省事,参决军国重事。” C. “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已。” D.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示意图我们可以推断这是元朝时期的中央机构,此时中书省的权力较大行使宰相的权力。A选项的主旨是封驳制度例如:唐朝门下省的职能,而元朝的中书省总揽行政大权双方职能对应不准确;B选项符合元朝中书省总揽宰相大权的特征,故正确;C选项的职责描述为顾问职能,主要是明朝内阁的职能,内阁只是顾问机构不是决策或行政机构,故错误;D选项根据时间和职责推断是军机处,虽然处理军国大事但是不具备决策权,不能统揽六部故不符合题意错误。 8.近代史上列强取得的下列特权,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在杭州开设工厂 ②福州买卖商品 ③在北京驻军 ④在宁波传教 A. ②④①③ B. ①②④③ C. ②①③④ D. ①④②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列强可以在杭州开设工厂权是在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能在福州买卖商品是在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以后;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列强可以在北京驻军,1844年《黄埔条约》签订后,列强能够在宁波传教,所以正确的时间排序是②④①③,A项正确; 其它BCD三项排列均有顺序错误,不符合题意。 9.近代有一首诗歌“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描述的历史事件与下列哪一战略相关 A. “远交近攻” B. “先北后南,缓进急战” C. “以夷制夷” D. “以华制华”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左宗棠收复新疆,收复新疆的战略是“先北后难,缓进急战”,B符合题意;“远交近攻”是秦国吞并东方六国的战略,故A不符合题意;“以夷制夷”指利用外族和外国之间的内部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故C不符合题意;“以华制华” 指外国侵略者利用中国人来制服中国人的政策,故D不符合题意。 10.清朝光绪帝曾发布《罪己诏》说:“今兹议约……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文中的“议约”是指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丑条约》没有涉及割地问题,与材料“不割我土地”信息相符,故D正确;《南京条约》中割让香港岛给英国,与材料不符,故A不正确;《北京条约》中割让九龙司给英国,与材料不符,故B不正确;《马关条约》将台湾等领土割让给日本,与材料不符,故C不正确。 11.1896年,法国商人在苏州开设工厂也是合法的。其设厂的依据有 ①“片面最惠国待遇”的规定 ②领事裁判权的规定 ③《马关条约》的有关规定 ④《辛丑条约》的有关规定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③ D. ①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最早在中国取得开设工厂权利的是日本,在日本同中国签订的《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可以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其他列强援引“一体均沾”,即片面最惠国待遇也得到了这一特权。所以法国可以在苏州开设工厂的依据是“片面最惠国待遇”的规定和《马关条约》的有关规定,因此①③符合题意。领事裁判权是指外国公民在中国成为民事、刑事诉讼被告时,该国领事具有的按照本国法律,予以审判、定罪的权力,这一特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辛丑条约》的签订是在《马关条约》以后,此时列强已经得到了在中国合法开设工厂的特权,所以②④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C项,故选D项。 12.“很显然的,日本既要进行华北的分离运动,那么,就必须在军事上造成以控制华北的首脑——平津的形势,才能遂行其政治阴谋;卢构桥在地理上既占着很重要的地位,是以一旦占据卢沟桥,日本在华北即取得了政治和军事的两重控制。”材料应该是( ) A. 日本军部发动侵华战争的文件 B. 全面侵华战争爆发的原因分析 C. 国民政府正面战场抗战的证据 D. 发动百团大战的必要性之说明 【答案】B 【解析】 【详解】“卢构桥在地理上既占着很重要的地位,是以一旦占据卢沟桥,日本在华北即取得了政治和军事的两重控制”可知是与卢构桥事变或七七事变有关,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进而得出材料是分析日本为何在卢沟桥这里挑起全面侵华战争,故B项正确;材料是对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的分析,而非日军军事文件,排除A;材料未涉及正面战场,排除C;根据材料分析可知,此时日军尚未占领卢沟桥,因此不可能是对百团大战的说明,排除D。 13.2015年9月3日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某同学把抗日战争过程中的战役进行了整理。下列相关事实与该战役匹配正确的是 选项 战役 事实 A 平型关战役 是国民党正面战场和共产党敌后战场配合作战的典范 B 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发生在华中地区,沉重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C 台儿庄大捷 台儿庄战役日军打通津浦线,随后制造南京大屠杀 D 枣宜会战 湖北是主战场,国民党正面战场相持阶段的重要战役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枣宜会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日本军队驻武汉的第11军对中国第五战区部队发动的一场作战,会战以日军占领宜昌而结束,表格中枣宜会战描述正确,故选择D。平型关战役是国民党正面战场大会战的组成部分,是国共合作的典范,而不是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合作的典范,故A错误。百团大战发生在华北地区,故B错误。淞沪会战后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故C错误。 14.1936年8月,中共中央发表的《中国共产党致中国国民党书》中明确提出以“民主共和国”的口号代替“人民共和国”的口号,并表示“苏维埃区域即可成为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共作此调整的原因是 A. 新民主主义革命形势的变化 B.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逐渐完善 C. 日军改变了对华侵略的方针 D. 红军长征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答案】A 【解析】 【详解】 根据“苏维埃区域即可成为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的一个组成部分”结合所学可知,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日矛盾,中共的调整是为了适应团结抗战的需要,A正确;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是井冈山时期形成的,是为了适应阶级斗争的需要,不符合题意,B错误;1938年10月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日军改变了对华侵略的方针,与材料时间不符,C错误;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红军长征取得决定性胜利,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苏维埃区域即可成为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的一个组成部分”,紧扣关键信息并联系抗战时期的时代背景分析解答。 15.1942年,中共中央规定:“一切尚未实行减租的地区,其租额照抗战前租额减低百分之二十五”“在游击区及敌占点线附近,可比二五减租还少一点,只减二成,一成五或一成。”这一规定旨在 A. 打击封建地主经济 B. 削弱国民党在敌后的势力 C. 争取民族战争胜利 D. 纠正王明“左”倾路线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抗战时期党的统一战线政策。中共中央规定实行减租,目的在于调动农民阶级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积极性,而在游击区和敌占点附近酌情降低减租力度,旨在安抚地主阶级的不满情绪,最大限度联合这一阶级进行全民族抗战。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A项与材料叙述不相符合,排除;B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16.1939年2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游击干部训练班在衡山开班,叶剑英为副主任。中共先后派30余人参加教学工作,主要负责游击战战略战术的培训和政治思想工作。这体现出国民党 A. 从战略防御转向战略相持 B. 已彻底放弃片面抗战方针 C. 正为战略反攻做最后准备 D. 对中共抗战的认同与合作 【答案】D 【解析】 【详解】 据材料“1939年2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游击干部训练班在衡山开班,叶剑英为副主任。中共先后派30余人参加教学工作,主要负责游击战战略战术的培训和政治思想工作”信息,“1939年”可知是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游击干部训练班在衡山开班”可知,国民政府对游击战术的认可并加以推广;故D正确;据所学可知,抗战的相持时期到来是1938年10月,与材料不符,A错误;据材料没有体现抗战路线方针问题,B错误:据所学可知此时是抗战的相持时期,C错误。 17.《大刀进行曲》如此唱道:“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武装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促使“全国武装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的事件是 A. 九一八事变 B. 卢沟桥事变 C “华北事变” D. 八一三事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所学可知,卢沟桥事变后,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全面抗战爆发,故选B项;A项,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局部抗战,排除;C项,“华北事变”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排除;D项,八一三事变时全面抗战已经开始,排除。 18.20世纪30年代初,知名民主人士何香凝将自己的裙子送给蒋介石,并在裙子上赋诗一首:“妄自称男儿,甘受敌人气。不战送江山,万世同羞耻……”诗中的“江山”主要是指 A. 东北地区 B. 华北地区 C. 平津地区 D. 华东地区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20世纪30年代初”的时间信息可知,诗中的“江山”主要是指东北地区,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地区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故A项正确;华北地区、平津地区、华东地区均不符合时间信息,故BCD错误。 19.陕甘宁边区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依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 A. 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B. 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C. 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D. 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陕甘宁边区为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共中央所在地和抗日根据地,再根据材料“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权利”,可见有利于团结全民族一切力量抗战,显然这一举措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B正确;土地革命发生在1927-1937年国共十年对峙时期,A错误;国民革命发生在1924-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属于国内革命战争而非民族战争,C错误;当时的首要任务是打败全民族共同敌人——日本侵略者,而不是反抗国民党政府,排除D。 20.1938年4月9日英国路透社电讯说;“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线之战局(山东枣庄一带)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队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在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英国报刊所提到的“中国军队获胜之消息”是指 A. 百团大战 B. 台儿庄战役 C. 平型关大捷 D. 枣宜会战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时间“1938年4月9日”、地点“山东枣庄”等信息可以看出,“中国军队获胜之消息”是指台儿庄大捷,故答案为B项。百团大战发生于1940年,平型关大捷发生在1937年9月,枣宜会战发生在1940年,均与材料中的时间信息不符,排除A、C、D项。 21.下表反映出福州茶叶出口量猛增。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 1853-1859年福州口岸出口茶叶数量(单位:百磅) 年份 总出口量 福州出口量 占全国总量百分比 1853 1050810 59500 5.7 1854 1190340 204900 17.2 1856 1306770 409726 31.4 1859 1109152 465944 40.2 A. 英国茶叶市场的迫切需求 B. 内外战争的剧烈冲击 C. 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D. 福州茶叶生产的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体现不出英国茶叶市场的迫切需求,故A项错误;1853-1859年正值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由于部分出口地区被太平军占领,在总量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没有被占领的福州地区出口猛增,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部分出口地区受到战争影响,没有受到战争影响的福州地区出口反倒增加,故B项正确;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带来的是整个中国贸易趋势的变化,而材料仅仅说明了福州茶叶出口量猛增,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福州茶叶出口量的增加而不是生产量的增加,故D项错误。 22.太平天国领导人以“国”代替“國”,取王居其中之意。这一细节最能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 A. 摆脱不了君主专制思想的束缚 B. 取清王朝而代之的宏大志向 C. 反封建反侵略的决心 D. 对文字进行变革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关键信息:取王居其中之意。取“王”字居其中,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自身局限性,仍然摆脱不了封建专制思想的束缚,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取清王朝而代之,排除B;材料信息与反封建反侵略无关,排除C;D反映的是材料的现象,不是实质,排除。 23.1862年夏,马克思在《中国纪事》一文中指出:“(太平天国)除了改朝换代以外,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没有任何口号,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旧统治者们的惊惶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马克思这段话的主旨是 A. 太平天国运动既不反对帝国主义也不反封建主义 B. 太平天国运动未对中国近代化产生实质性作用 C. “革命”的太平天国之战,不过是屡见不鲜的改朝换代的新尝试 D. 太平天国与清政府是腐朽与丑恶的对立,两者并无本质的区别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可知体现的是马克思认为太平天国对中国经济文化的破坏作用,故B选项符合题意。通过材料可知太平天国反对封建主义,A选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天平天国的破坏作用,并不是在强调太平天国改朝换代的作用,C选项排除。两者并无本质区别的说法有误,D选项排除。 24.《资政新篇》是近代中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具有明显的进步意义。但是这个方案没有得到实施,一篇大文成为一片空谈。这是因为 A. 没有突破封建地主阶级与农民小生产者经济思想的局限 B. 太平天国本身不具备实施建设方案的阶级基础和社会条件 C. 《资政新篇》没有得到洪秀全的赞同和支持 D. 《天朝田亩制度》阻碍了《资政新篇》的实施 【答案】B 【解析】 【详解】《资政新篇》不是农民战争实践的产物,仅代表少数接受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影响的知识分子对社会发展的规划,因此未提及农民迫切要求的土地问题,加上军事斗争紧张等,未能得到有效的实施,所以B项正确;根据题干材料信息“《资政新篇》是近代中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可知,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封建地主阶级与农民小生产者的经济思想,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洪秀全对改革方案表示赞同,故C项错误;《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都是太平天国运动的改革方案,都没有得到实际贯彻执行,故D项错误。 25.1852年太平天国发布《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1911年湖北军政府发布《奉天讨胡檄》。这表明 A. 两者均以实现民族独立为革命目标 B. 湖北军政府继承了太平天国未竞事业 C. 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目的相同 D. 两者都利用民族矛盾为政治斗争服务 【答案】D 【解析】 【详解】两份文件均以推翻清朝统治为目标,而非实现民族独立,故A项错误;湖北军政府同太平天国发展目标以及领导阶级均不同,不存在“继承”关系,故B项错误;太平天国农民阶级反封建目的为建立农民阶级政权,实现小农经济社会,辛亥革命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为目标,故C项错误;太平天国与辛亥革命均利用了在外敌侵略下的清政府统治危机加剧的有利时机,从而为自己的政治斗争服务,故D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26.历史学家朱维铮在《重读中国近代史》中对某历史事件有这样的叙述:“(缔造者们)言辞的祟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对比。”这一现象 A. 使鸦片战争失去人民支持 B. 使太平天国运动形势逐渐发生变化 C. 使义和团运动遭到八国联军的镇压 D. 使辛亥革命后革命党人分崩离析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分析能力。从材料中的“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我们可以推断出这是一场代表贫民利益的暴力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这次运动是太平天国运动。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是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之一。所以本题选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年到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 27.在孙中山先生奉安南京中山陵80周年纪念日的前后,中山、南京、广州、上海、武汉、北京6个城市同时举办专题图片展。几个同学看到该报后有如下讨论,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A. 之所以在南京举办是因为孙中山在此创立了中国第一个革命党—中国同盟会 B. 之所以在广州举办是因为孙中山在此参加了黄花岗起义 C. 之所以在上海举办是因为孙中山在此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 D. 之所以在武汉举办是因为辛亥革命首先在此爆发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A项中国同盟会是在日本东京成立的。B项黄花岗起义不是孙中山亲自领导的。C项孙中山是在南京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的。D项武昌起义在武汉爆发是正确的。故D是正确答案。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武昌起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8.中国的民主革命进程,有人认为“从林则徐算起,一直革了一百多年”;有人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也有人认为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这是因为林则徐、洪秀全、孙中山都 A. 反对外来侵略 B. 反对封建统治 C. 主张向西方学习 D. 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 【答案】A 【解析】 林则徐、洪秀全、孙中山都反对西方外来侵略,A正确;林则徐不是反封建;B错误;C不符合洪秀全思想;D只适合孙中山思想。 29.有人认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革命党人为袁世凯量身定做的纸制枷锁。”此处的“量身定做”意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 A. 三权分立 B. 总统制 C. 责任内阁制 D. 民主共和制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三权分立在中华民国政体中有所体现,但不是针对袁世凯的,故A项错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并没有规定总统制,故B项错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责任内阁制,旨在架空即将担任总统的袁世凯,故C项正确;民主共和制本身并不针对袁世凯,故D项错误。 30.晚清政府推行的自救运动“新政”和“预备立宪”,虽没有挽救清朝走向灭亡的命运,但是客观上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直接促使了武昌起义的爆发 B. 加强了清政府的综合实力 C. 阻挡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D. 为酝酿民主革命创造条件 【答案】D 【解析】 晚清政府推行的自救运动“新政”和“预备立宪”,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利于资产阶级队伍壮大,为为酝酿民主革命创造阶级条件,故D正确;A是四川保路运动;改革并没有促进政府综合实力,故B错误;该措施也没能阻挡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故D错误。 31. “武昌起义以后,一个月之内,……十三省相继宣布独立,并且没有一个地方发生激烈的战争。满清的灭亡,不是革命军以军力打倒的,是清朝自己瓦解的。……我们这个古老的帝国,忽然变为民国了。”(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这一材料 A. 否定了武昌起义的重要作用 B. 揭示了清朝灭亡的内在原因 C. 说明了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局限性 D. 描述了全国所有省份独立的概况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分析材料可知。“武昌起义以后,一个月之内,……十三省相继宣布独立”肯定了武昌起义的首义作用,A不合题意;由“满清的灭亡,不是革命军以军力打倒的,是清朝自己瓦解的”指出了清朝灭亡的内在原因,B符合题意;材料中并未涉及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问题,排除C;十三省独立而非所有省份独立,排除D。故正确答案为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影响及清朝灭亡及其原因 32.1912年2月12日,清帝颁布逊位诏书,宣布退位,有人因此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这一观点认为中英两国的“光荣革命” A. 都以温和的方式改变了两国的社会性质 B. 都减少了社会动荡,避免了更大的流血牺牲 C. 都保留了君主制,没有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D. 都以非暴力方式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光荣革命”指没有发生流血的革命。材料“清帝颁布逊位诏书,宣布退位”,避免了更大的流血牺牲,这一点与与英国“光荣革命”类似,故选B;A符合英国革命的说法,不符合中国辛亥革命的说法,排除;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并没有保留君主制,排除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的是君主立宪制政体,并不是共和政体,排除D。 33.在辛亥革命的下列成果中,最能反映中国近代民主政治走上新台阶的是 A. 推翻“洋人的朝廷”,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 B. 颁布了《临时约法》,开始民主宪政的历程 C.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D. 按“分权与制衡”的原则建立起总统制共和制政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是一种代议制民主,其核心是议会选举和立法,通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或法律来维护民主制度,因此B符合题意。“民主政治走上新台阶”强调的是发展、“立新”而不是“破旧”,因此A不符合题意;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而不是封建制度,C错误;D项是近代代议制的建立原则之一,从属于民主政治内容。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主要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和意义分析。 34.孙中山说:“既知民为邦本,则一国以内人人平等,君主何复有存在之余地,此自学理言之者也;……故君主立宪在他国君民无甚深之恶感者,独或可暂安于一时,在中国则必不能行,此自历史事实而言之者也。”为此,孙中山 A. 倡导民主共和 B. 提出民族主义 C. 主张君主立宪 D. 明确主张反帝 【答案】A 【解析】 【详解】“君主何复有存在之余地”、“故君主立宪在他国君民无甚深之恶感者,独或可暂安于一时,在中国则必不能行”反映了孙中山反对君主专制制度,也认为君主立宪不适合中国,他认为中国不能继续实行君主制,故A项正确。民族主义体现的是推翻满清贵族统治,材料没有体现民族主义思想,排除B。主张君主立宪是资产阶级改良派,孙中山是革命派,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反帝内容,排除D。 35.“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唯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这段评论旨在说明五四运动中 A. 学生起到了主力军的作用 B. 政府善心大发释放被捕学生 C. 中国共产党起了领导作用 D. 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可知,由于工人阶级的参与,五四运动取得一定的胜利,因此材料主要体现了工人阶级在这场运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因此D选项正确。依据材料“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唯不理”可知,学生在运动中起到的作用有限,因此材料并未体现学生的主力军作用,故A选项错误;政府释放被捕学生是迫于民众给予的压力而非善心,排除B;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成立,因此中国共产党不能在五四运动中发挥作用,排除C。 36.林毓生在《五四:多元的反思》中认为:“‘五四’个性解放思潮所向往的自由说到底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艺家所标榜的‘人格自由’,而绝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即‘政治自由’。”该学者认为五四运动 A. 未能彻底地变革中国社会 B. 标榜民主却忽略民族危机 C. 激进有余而政治变革不足 D. 政治主张理想化而忽略实际 【答案】C 【解析】 材料并未涉及五四运动是否彻底地变革中国社会,故A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五四运动标榜民主,故B错误;“人格自由,而绝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即‘政治自由’”说明作者认为五四运动激进有余而政治变革不足,故C正确;材料信息也无法体现五四运动政治主张理想化,故D错误。故选C。 37.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一个时代的节点,是千年荣耀的骄傲与近代百年屈辱的交汇点,中国知识精英在这个节点重新寻找方向,开始踏上救赎国家,救赎民族,乃至自我救赎的道路。材料中“一个时代的节点”指的是五四运动 A. 走上了工农联盟道路 B. 引进了马克思主义思想 C. 发展了三民主义思想 D. 指明了民主革命新方向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是是中国人民一次较为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从这个意义上说是一个节点;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中国革命史上划时代的事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也是一个节点,故D选项正确;走上工农联盟道路是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后,而不是五四运动时期,故A选项错误;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而不是引进马克思主义思想,故B选项错误;五四运动与三民主义思想无关,并且没有发展三民主义思想,故C选项错误。 38.从中共“一大”党纲到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的变化,表明了 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开始结合起来 ②将普遍的革命理论与中国的国情结合起来 ③党对中国的社会性质有了更加正确的认识 ④党明确提出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革命目标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是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开始的,故①错误,排除AD。中共一大提出了推翻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超出当时中国国情;中共二大在正确分析中国国情的情况下,提出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务;一大到二大革命目标的转变,说明中共对国情的认识更加深刻,表明中共在探索革命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故②③正确。党明确提出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革命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一贯的目标,并不是变化,故④错误。综上所述,排除ABD,所以选C。 39.1921年中共“一大”通过党的纲领指出:“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1922年中共“二大”决议强调:联合资产阶级民主派,打倒本国的封建军阀及国际帝国主义。对这一变化认识正确的是,中国共产党 A. 犯了右倾错误 B. 维护了国共合作 C. 初步分析中国的国情和革命任务 D. 没有认清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联合资产阶级民主派,打倒本国的封建军阀及国际帝国主义”来看,中共二大认识到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需要完成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故答案为C项,排除D项。这一认识是对当时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排除A项;国共合作的实现是在1924年,排除B项。 40.1927年,一位国民党领导人说:“现在可有一种危险,是国民党差不多专做上层的工作,中央党部、国民政府都是国民党的同志多。至于下层民众运动,国民党参加的少,共产党参加的多,因此,形成一种畸形的发展。”由此可知,当时 A. 工农运动决定战争走向 B. 国民革命运动已经失败 C. 国共合作存在分裂隐患 D. 国民党开始重视工农运动 【答案】C 【解析】 由材料信息可知,国民党专做上层工作,共产党参加下层民众运动,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畸形的发展”导致了国共合作的分裂,故C正确;当时的工农运动是配合北伐战争的,因此工农运动不可能会决定战争的走向,故A错误;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标志是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这不符合材料信息,故B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国民党开始重视工农运动,故D错误。 【考点定位】近代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革命运动 点睛:本题考查考生对国民革命运动的认识,考查考生提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时空意识和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结论类选择题主要考查到了提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把握材料的主旨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本题材料主旨可简化为“国民党专做上层工作,共产党专做下层工作,由此形成了一种畸形发展”,然后进行排除得出答案。 41. 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革命的火焰” A 促进了国共两党进一步合作 B. 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 C. 实现了孙中山的革命目标 D. 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题干中“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革命的火焰”是1924——1927年间的国民革命运动,它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故D项正确;国共合作的实现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兴起,在国民革命蓬勃发展之际,国民党右派叛变了革命,国共合作破裂,故A项错误;革命的果实落入国民党反动派之手,当时的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BC项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革命运动 42.民国十六年一月出版的《中国农民问题》载:“凡我军所到,农民必担茶担水,以相慰劳,跋涉险阻,以为向导。常有手持木棍,截击敌兵,夺其枪械,以为我军效力。”文中的“我军”当指 A. 国民革命军 B. 工农革命军 C. 工农红军 D. 中国人民解放军 【答案】A 【解析】 民国十六年即1927年,材料中反映农民支持军队的行动,结合所学可知此时是国民革命军的北伐得到民众的支持,故A项正确。工农革命军是土地革命战争初期,在八七会议上决定建立工农革命军。工农红军属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工农革命军在国共内战后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BCD三项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CD排除。 点睛:民国纪年法:1912+民国年代—1。 43.陈独秀说,中共一大对“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革命与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这是指中共二大 A. 把开展工人运动作为党的中心任务之一 B. 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C. 确立了同国民党进行合作的方针 D. 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的方针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二大”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制定一个脚踏实地、适合中国国情的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材料的主旨也是强调这一点,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是中共一大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是中共三大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是八七会议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共“二大” 【名师点睛】这类试题往往以相关的知识作为干扰题肢,这类题目不难,不过考生如果记忆模糊就会失误,所以这就要求考生们在平常的复习中,一定要注意对相关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把历史学“宽”,对重要的事实、重要的史实,一定要尽可能的弄懂来龙去脉,防止混淆不清而遗憾丢分。 44.1931年春,毛泽东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制定出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一政策的出台 A. 得到所有农民热情拥护 B. 巩固了抗日民主政权 C. 适应了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 D. 表明中共放弃革命的领导权 【答案】C 【解析】 根据“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可知,土地革命路线的制定有利于调动贫农、雇农、中农以及中小工商业者的革命积极性,以地主阶级为革命的对象,土地革命路线适应了当时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故C正确;A表述太绝对,不符合“限制富农”错误;1931年春抗日战争还没有开始,B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D表述错误,中共没有放弃革命的领导权,排除。 45.某电视台曾经采访了山东菜东县农民唐和恩老人,在他使用过的一节竹棍上,刻着他在解放战争时期支援前线的路线:莱东——平度——临淄——蒙阴——临沂——徐州——萧县——宿县等。这一路线包含了山东、江苏和安徽三省的有关城镇和村庄的名称。从以上路线可知,唐和恩老人参加的是 A. 平津战役 B 淮海战役 C. 辽沈战役 D. 渡江战役 【答案】B 【解析】 【详解】平津战役以北平和天津为中心,与材料不符,排除A;由材料“包括了山东、江苏和安徽三省的有关城镇和村庄的地名”,而淮海战役涉及江苏、山东、安徽和河南等地,故选B;辽沈战役主要在东北三省,排除C;渡江战役主要战场在长江以南,排除D。 46.“这部宪法明确地规定了我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目标和道路,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这部宪法” A. 初步建立了政治协商制度 B. 正式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保障了改革开放顺利进行 D. 开启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历程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新中国1954年宪法。初步建立政协制度的是1949年第一届政协的召开,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开始于1953年,都在1954年宪法颁布之前,故排除A、D 项;改革开放开始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与1954年宪法无关,故排除C项。1954年颁布的宪法确立了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选B。 47.江泽民指出:“(这种制度)从根本上克服了西方资本主文国家两党制或多党制互相攻讦、互相倾轧的弊病,能够保证集中领导与广泛民主、充满活力与富有效率的有机统一。”“这种制度”是指中国的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民主集中制度 D.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从根本上克服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或多党制互相攻讦、互相倾轧的弊病”可知材料所说的是中国的政党制度优势,选项D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是政权组织形式,材料未涉及,排除选项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民族制度,有利于民族的团结和发展,材料未涉及,排除选项B;民主集中制是原则不是制度,选项C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中国的政党制度,解题关键在于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建立了三大基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48.“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这段话出自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论联合政府》 C. 《共同纲领》 D. 《上海公报》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1949年的《共同纲领》。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发表于1912年,是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不符,故A项错误;《论联合政府》发表于1945年,提出建立包括中共在内的民主联合政府,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不符,故B项错误;《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的国体,即人民民主专政;《上海公报》推动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与材料中国体的规定无关,故D项错误。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 【考点定位】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新中国的诞生•《共同纲领》 49.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这段话出自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论联合政府》 C. 《共同纲领》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的基础上,1949年9月,全国人民政协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正确人民民主专政;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等制度。所以答案选C。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共同纲领》 50.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个情节,建国前夕,毛泽东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中山先生遗忘迄今实告实现。至祁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指导。”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A. 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 B.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大会 C.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 D.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新中国的政治建设的相关内容。 【详解】结合题目和所学可知,毛泽东、周恩来在建国前夕邀请宋庆龄开会,而在建国前召开的讨论新中国的成立与建设相关内容的会议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故选A。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大会的召开时间是1947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于1954年,中共八大召开于1956年,故B、C、D均不符合题意。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分析题 5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59年,洪仁玕到达天京,被洪秀全封为干王,总理朝政。他虽然长期脱离太平天国军事斗争的实践,也没有什么行政上的才能,但还是提出了《资政新篇》。从结构上看,全篇“用人察失类”“风风类”“法法类”“刑刑类”四个部分。其中“法法类”提出了29条仿效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政治设施的建议。1861年春,曾国藩的谋士赵烈文得见此书,认为“其中所言,颇有见识”。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二:1912年3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增设国务总理,作为政府首脑;内阁辅佐临时大总统,为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增设法院,行使司法权;参议院为立法机关,行使立法权,参议院还有弹劾大总统和国务员的权利;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等等。”毛泽东说:“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是资产阶级性的,但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南京临时政府只存在3个月便夭折了。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在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以及附从革命的旧官僚、立宪派的共同支持下,窃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 ——摘编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资政新篇》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出台的目的及其各自的地位。 (2)《资政新篇》未能实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被袁世凯废除。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两部文献出现这种结局的共同原因。 【答案】(1)目的:《资政新篇》的目的是振兴太平天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目的是维护民主政治,限制袁世凯独裁。地位:《资政新篇》是第一个在中国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2)共同原因:缺乏充分的经济条件,中国资本主义尚未形成或发展不足;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阶级局限性。 【解析】 【详解】 (1)目的:根据“提出了29条仿效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政治设施的建议”,并结合所学可知,《资政新篇》的目的是振兴太平天国;根据“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目的是维护民主政治,限制袁世凯独裁。地位:结合所学可知,《资政新篇》是第一个在中国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2)共同原因:结合所学,可从政治、经济和阶级局限性性等方面分析回答,即:中国资本主义尚未形成或发展不足、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阶级局限性等。 52.中国政治文明发展经历了从专制到民主、人治到法治的逐步演进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它规定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即实行责任内阁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材料三 《共同纲领》内容摘要 第一章总纲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而奋斗 第二章政权机关 第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国家最高政权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中央人民政府为行使国家政权的最高机关 第四章经济政策 第二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是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 第五章文化教育政策 第四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 第六章民族政策 第五十一条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城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构. (1)指出材料一中图1所示中央机构的名称。与图1相比,图2的中央机构发生了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 (2)根据材料二,回答以下问题。(答案可直接从材料三中摘录) 材料二中属于原始史料的内容是什么?属于史料解释的内容是什么?属于历史评价的内容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括《共同纲领》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地位。 【答案】(1)三省六部制,废丞相、皇帝掌管六部。说明:君主专制加强。 (2)原始史料:“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史料解释:“即实行责任内阁制”。 历史评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3)主要内容:规定了国家的性质、政权组织形式和基本方针、政策。 地位:是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解析】 【详解】(1)机构:根据所学可知,图1所示的中央机构称为三省六部制。变化:根据图片2可以看出,明朝与唐朝相比,中央机构中丞相被废除,皇帝直接掌管六部。说明:废除丞相,皇帝直接掌管六部,说明明朝君主专制加强。 (2)原始史料内容:根据所学可知,材料二中的原始史料来源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文本内容,即“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史料解释:根据所学可知,历史解释指的是对文献内容的解读,即“即实行责任内阁制”。历史评价:根据所学可知,所谓历史评价指的是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地位和意义的评价,即材料中“《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3)主要内容:根据材料三中第一章总纲内容可知,《共同纲领》规定了新中国的性质是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从《共同纲领》第二章中政权机关内容、第四章、五章、六章政策内容中可知,该文献规定了政权组织形式和基本方针、政策。地位:根据所学可知,在宪法颁布之前,《共同纲领》是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5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行政管理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材料一 清朝根据边疆地区的情况设置不同的行政机构。在地方行政方面,清政府分别采取郡县制、盟旗制、伯克制等。在蒙古族聚居的北京地区,清朝则实行盟旗制度。在新疆地区,清政府主要采取军府制实行统治。在西藏地区,实行政教合一制度。从雍正年间开始,清政府就设有驻藏大臣。 ——摘编自韩茂莉著《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 材料二 在经济开发和思想认知深入的双重因素作用下,近代西部地区的行省建制数目呈上升趋势。1877年,左宗棠收复新疆北路,向清廷提出:“纾朝廷西顾之忧,则设行省、改郡县,事有不容已者。”1884年,新疆建省。嗣后,西藏、蒙古、康区等“边地筹省”的舆论日益高涨。1913年,北洋政府新建了四个特别区:绥远、热河、川边和察哈尔;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设置热河省、察哈尔省、绥远省和西康省。 ——摘编自张世明著《法律、资源与时空建构:1644-1945年的中国》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开展的重要工作是撤并省制,1954年,撤销察哈尔、绥远和热河三省建制,使内蒙古自治区实现了统一的民族区域自治。1955年,撤销西康省,将西康省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四川省。 ——摘编自宋月红《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建制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边疆政策的特点并说明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民国中央政府边疆治理政策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中国对少数民族地区撤并省制的历史意义。 【答案】(1)特点:因俗而治,尊重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因地制宜,设罝不同的行政机构。 影响: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边强地区的管理;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奠定了现代中国版图的基础。 (2)变化:边疆地区行政区划和内地行政区划逐步统一(或边疆地区行省建制数目不断增加。)边疆危机不断加剧;边疆地区的经济开发;对边疆地区认识的不断加深。(照抄原文酌情给分) (3)加强民族自治区与内地经济文化的联系:实现了民族平等,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解析】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清朝根据边疆地区的情况设置不同的行政机构。在地方行政方面,清政府分别采取郡县制、盟旗制、伯克制等。”可知因地制宜,设罝不同的行政机构。根据材料“在蒙古族聚居的北京地区,清朝则实行盟旗制度。在新疆地区,清政府主要采取军府制实行统治。在西藏地区,实行政教合一制度。”可知因俗而治,尊重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影响:根据所学可以从加强边疆地区的管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中国版图等角度分析。 (2)变化:根据材料“近代西部地区的行省建制数目呈上升趋势”、“1877年,左宗棠收复新疆北路”、“1884年,新疆建省。嗣后,西藏、蒙古、康区等“边地筹省”的舆论日益高涨”、“1928 年,南京国民政府设置热河省、察哈尔省、绥远省和西康省”结合所学可知晚清民国中央政府边疆治理政策发生的变化是边疆地区行政区划和内地行政区划逐步统一(或边强地区行省建制数目不断增加。)原因:根据材料“在经济开发和思想认知深入的双重因素作用下……1877年,左宗棠收复新疆北路”可知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边疆地区的经济开发;对边疆地区认识的不断加深;边疆危机不断加剧。 (3)结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从加强联系、民族平等、祖国统一等角度作答即可。 54.中国的道路自信源于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成功实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历经艰难探索出了革命新道路,但是在一段时间里并没有被党中央认可和重视,反而遭到中央的点名批评。1930年6月9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主张城市中心论的李立三就点名批评了毛泽东。他说:“在全国军事会议中发现了妨碍红军发展的两种障碍:一是苏维埃区域的保守观念,一是红军狭隘的游击战略。最明显的是四军毛泽东同志,他有整个的路线,他的路线完全与中央不同。” ——刘宝东《从城市到乡村——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及意义》 材料二 毛泽东发现农民们可以动员起来,甚至能够夺取城市,但是不能够同国民军打仗。因此,毛找到了信心,认为中共是能够生存和发展下去的,只要在一个地区内有人力和粮食支持战斗,发展自己的武装力量。1931年以毛为主席的“江西苏维埃共和国”就成了这一努力的榜样。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大革命失败后,关于中国革命的道路党内出现了怎样的不同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支撑各自观点的主要依据。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为实现“生存和发展”实践举措,简评其对中国近代革命的深远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简析中国革命道路成功的深层次原因。 【答案】(1)观点: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李:城市中心论;依据:毛:汲取南昌起义等失败教训;国情决定的(城市中敌人力量过于强大,农村里敌人力量相对薄弱);井冈山等农村革命根据地成功实践;李:苏联城市暴动的成功经验;共产国际的指示;马列主义的经典论述。 (2)举措:开展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影响: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3)原因: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实现了道路创新。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主张城市中心论的李立三就点名批评了毛泽东。他说:“在全国军事会议中发现了妨碍红军发展的两种障碍:一是苏维埃区域的保守观念,一是红军狭隘的游击战略。…”可归纳得出毛泽东的观点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李立三的观点是城市中心论。依据材料“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历经艰难探索出了革命新道路”结合所学从汲取起义失败教训、中国的现实国情、井冈山等革命根据地的成功经验等方面分析支撑毛泽东观点的依据。结合所学从苏联城市暴动的成功经验、共产国际的指示、马列主义的经典论述等方面分析支撑李立三观点的依据。 (2)依据材料“只要在一个地区内有人力和粮食支持战斗,发展自己的武装力量。”结合所学可知,毛泽东为实现“生存和发展”采取了开展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等实践和举措。结合所学可知,工农武装割据道路使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3)综合上述材料中的信息及上述问题的作答可知,中国革命道路成功的深层次原因是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实现了道路创新。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