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题2分,共70分。)‎ ‎1.金文中的“封”字写作或,“邦”字写作。意为划定疆界,植树为帜,建筑城堡,驻军守土。其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王位世袭制 B.宗法制 ‎ C.分封制 D.内阁制 ‎2.《汉书》记载:“秦遂并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为此秦推行 A.郡县制 B.皇帝制 C.三公九卿制 D.中外朝制 ‎3.有史学家认为,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为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提供了一种较为 学的方式。所谓“ 学”是指 A.既保证了中央集权,又调动了地方的积极性 B.既保证了皇权独尊,又彻底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既保证了皇权独尊,又使宰相能各司其职 D.既保证了中央集权,又彻底消除了地方割据的隐患 ‎4.我国录用公务员主要采用公开考试的方式。这种方式借鉴了下列古代哪种选官制度 A.察举制 B.征辟制 C.九品中正制 D. 举制 ‎5.古希腊城邦雅典是民主政体的发源地,雅典民主制的确立是在哪位执政官执政时期 A.梭伦 B.克里斯提尼 C.伯里克利 D.西帕尔库斯 ‎6.《民法大全》中规定:“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与上述这句话的思想最相符合的是 ‎ A.罗马法是维护奴隶制度的法律 B.罗马法充满着封建迷信思想 C.奴隶和隶农的逃亡必须遭受惩治 D.奴隶和奴隶主地位是平等的 ‎7.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 ‎ A.实际上确立了议会主权 B.遭到洛克等思想家的反对 ‎ C.规定实行三权分立原则 D.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完成 ‎8.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参议员每州两名,众议员根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这一规定主要调和了当时美国 A.南方与北方之间的矛盾 B.大州与小州之间的矛盾 C.白人与黑人之间的矛盾 D.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 ‎9.美国总统尼克松和克林顿都曾遭到过弹劾,这体现了美国政体的 ‎ A.中央集权原则 B.分权制衡原则 C.两党制衡原则 D.共和制原则 ‎10.法国共和政体最终确立于 ‎ A.拿破仑统治的确立 B.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 C.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11.“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军官均由皇帝任命。”材料反映出 A.英国君主大权在握 B.德国半专制君主立宪制 C.美国国会形同虚设 D.法国共和之路艰难曲折 ‎12.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之所以不可避免,其最主要原因是 ‎ A.中国在军事上和经济上极端落后 B.禁烟运动激化了中英矛盾 C.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急需打开中国市场 D.中国实行闭关政策 ‎13.马克思称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点的是 A.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C.以战争为主要扩张手段 D.增开更多通商口岸 ‎14.与《天朝田亩制度》相比,《资政新篇》最突出的特点是 ‎ A.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B.真正触及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C.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D.符合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 ‎15.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主要是指太平天国 ‎ A.没有现实的革命目标 B.对西方侵略缺乏警觉 C.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 D.缺乏 学理论的指导 ‎16.在《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在华经济扩张的条款是 ‎ A.开辟内河新航线 B.开放新的通商口岸 C.允许日本在华设厂 D.给予日本巨额赔款 ‎17.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所说:“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此评价最适用于 ‎ A.义和团运动 B.维新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8.在湖北武昌辛亥革命纪念馆里陈列着很多像右图这样的纪念品,让人们追忆起那段辉煌的岁月。展品反映的主题是 ‎ A.暴力推翻清政府,建立君主立宪制 B.以改革救中国,走和平崛起之路 C.推翻了君主专制,实行共和政体 D.新政府实行内阁制,约束袁世凯 ‎19.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其主要依据是 ‎ A.没有建立新的政权 B.临时政府承认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 C.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D.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20.五四运动的中心转移到上海后,发展成为全国性的群众爱国运动,这充分说明 A.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五四运动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五四运动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D.上海是最早的工人罢工的城市 ‎ ‎21.我们通常所说的“五四精神”的主旋律是 ‎ A.民主和 学精神 B.勇于解放的精神 ‎ C.追求真理的精神 D.爱国主义精神 ‎22.之所以说《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主要是因为 ‎ A.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 B.揭示了无产阶级历史使命 C.吸取了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 ‎ D.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的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23.马克思说巴黎公社“只不过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其含义是 A.巴黎公社起义是由于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 B.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时机只在巴黎一个城市成熟 C.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 D.巴黎公社革命具有自发性和偶然性 ‎24.当年俄国共产主义小组中曾有一位女成员写信问马克思,社会主义革命理论是否可以在俄国实现,马克思直接回答说不可能。可是后来的事实恰恰相反,革命首先在俄国成功了。革命首先在俄国成功的主要客观原因是 A.俄国资本主义大工业最发达 B.俄国工人阶级力量最强大 C.列宁提出了 学的革命理论 D.一战严重激化了俄国社会的矛盾 ‎25.二月革命后,为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奠定思想基础的文献是 ‎ A.《四月提纲》 B.《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 C.《和平法令》 D.《土地法令》‎ ‎26.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的事件是 ‎ A.中共“二大” B.国民党“一大” C.中共“三大” D.国民党“二大”‎ ‎27.1945年,中国著名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向蒋介石表示:“人民遭受了21年的内战,他们流尽了鲜血。现在该是为农村的大众干一些事情的时候了。”蒋介石则表示:“我是个战士,等消灭了对手之后再说吧。”这反映出 A.国共谈判注定要以失败而告终 B.国民政府仍坚持独裁内战方针 C.国民政府拥有较强的武装力量   D.国民政府的合法性已遭到质疑 ‎28. 1946年,美国总统杜鲁门说:“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上述言论的背景是 A.美苏关系逐渐恶化 B.中美关系彻底破裂 C.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D.西欧和日本迅速崛起 ‎ ‎29.在两极格局之下,美苏两国事实上形成了以“冷和”代替“冷战”的默契。这种心照不宣 A.体现了《联合国宪章》精神 B.表明美苏两国合谋瓜分世界 C.反映了和平与发展成为主流 D.客观上避免了世界大战爆发 ‎30.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中,有利于日本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是 ‎ A.民主化改革 B.高度重视 技和教育 ‎ ‎ C.美国的扶植 D.利用国家政权发展经济 ‎31.法国和德国是两个宿怨深厚的邻居,在二战以前的1100多年中,他们一共打了200多场战争,平均5年就开战一次。历史给这两个持续对抗了几个世纪的国家两败俱伤的惨痛教训,也启迪了它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这种“政治智慧”是 ‎ A.认识到自己的人民是永不放弃、永不屈服的人 B.自力更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法德和解,开始欧洲一体化的探索 D.一定要不断完善民主和法制 ‎32.尼克松在回忆录中说,中美宣读公告只用了三分钟,“但却成了本世纪最出人意料的外交新闻之一”。材料中所提出“公告”是指 ‎ A.《中美上海公报》 B.中美关于台湾公告 C.中美建交公报 D.《波茨坦公告》‎ ‎33.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事件是 ‎ A.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的提出 ‎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 D.参加日内瓦会议 ‎34.“就在戈尔巴乔夫交出核按钮的一瞬间,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人都仿佛听见了一声巨响,并且都知道这是那座耸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倒塌了,从此后被分裂为15块碎片。”这句话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苏联解体 B.社会主义制度失败 ‎ C.东欧剧变 D.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35.20世纪90年代,有人评论国际局势说:“当今世界,巨人林立: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美国是萎缩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如果说这一评论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概括性,那它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 A.当今世界是日本、俄罗斯、欧盟、中国和美国共同主导的五极世界 B.众多“巨人”的出现标志着世界多极化格局的正式形成 C.到20世纪90年代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才呈现出多极化趋势 D.世界多极化格局正在形成之中,而且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第二部分 综合题(共30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题。第Ⅰ题共16分,题号从36到43,每小题2分;第Ⅱ题共14分,题号是44。)‎ 第Ⅰ题(16分)‎ 某位同学完成了一段有关中国近代历史的介绍稿。请将横线处应该填写内容的选项填在相应的位置。‎ 中国近代史是中国近代化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自 36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来,中国社会各阶层纷纷掀起各种形式的抗争和救亡图存的斗争。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农民阶级为主体的 37 (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和 38 (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末);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起的 39 ;以工人阶级作为主力军参与的 40 ,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中国共产党建立并逐渐成熟,领导中国人民探索出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41 。卢沟桥事变后,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 1945年,终于赢得 42 的胜利。最终, 43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 ‎40—43请在下面选项中进行选择。‎ A.解放战争 B.城市暴动 ‎ C.抗日战争 D.井冈山道路 E.五四运动 F.新中国建立 ‎36—39请在下面选项中进行选择。‎ A.百日维新 B.义和团运动 ‎ C.辛亥革命 D.甲午中日战争 ‎ E.鸦片战争 F.太平天国运动 ‎ ‎ . ‎ 第Ⅱ题(14分)(国际部不用作答) ‎ ‎44.(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美苏两国共同的敌人已被打倒,战时共同的战略目标已经达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的战略总目标是主宰世界。杜鲁门担任美国总统后,凭借美国作为世界头号强国的地位,公开宣称要“领导世界”,并通过实施霸权主义的政策和手段来追求这一目标。‎ 战后初期,斯大林的主要战略构想是,维持美苏主导的雅尔塔体系,巩固苏联在二战中取得的战略利益和势力范围,建立包括东欧在内的保障苏联安全的屏障,增强苏联的国力,扩大苏联的影响。‎ 美国和苏联都想“领导世界”,他们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具有对抗性,他们的战略目标和战略利益也彼此冲突。‎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背景。(8分)‎ ‎(2)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美苏两极对峙表现的表格。(6分)‎ 美国 苏联 政治 ① ‎ ‎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经济 马歇尔计划 ② ‎ ‎ 军事 北约 ③ ‎ ‎ 哈三中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 高一学年第一模块历史考试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题2分,共7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C A C D B A A B B D B C B C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D C A C D A D D D D A B B A ‎29‎ ‎30‎ ‎31‎ ‎32‎ ‎33‎ ‎34‎ ‎35‎ D B C A B A D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0分。)‎ 第Ⅰ题(16分) 学 ‎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E F B C . ‎ E D C F 第Ⅱ题(14分)‎ ‎44.(14分)‎ ‎(1)(8分)‎ ‎ 美苏失去战时同盟的基础;美国确立称霸全球的战略;苏联要努力扩大在世界的影响;美苏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上根本对立;美苏在国家利益上的冲突;美苏之间存在严重的猜疑和不信任;丘吉尔的“铁幕”演说为冷战兴起推波助澜。(答出4点即可)‎ ‎(2)(6分)‎ ‎①杜鲁门主义; ②经互会; ③华约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