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历史 专题7专题8阶段综合测评 人民版必修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高中历史 专题7专题8阶段综合测评 人民版必修2

阶段综合测评(四) 专题七、专题八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列宁指出:“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材料中“改良主义的办法”实际上是(  )‎ A.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补充 B.对旧的社会经济结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强调多种所有制经济齐头并进 D.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D [结合“1921年春”及“列宁”可知,文中说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是指新经济政策,并不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补充,而是取代,故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并未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故B项错误。新经济政策强调保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故C项错误。新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要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恢复商品贸易、恢复商品经济,即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故D项正确。]‎ ‎2.1921年,美国青年阿曼德·哈默成为第一个获得苏俄石棉矿特许经营权的外国人;也是在他的推动下,把苏维埃看作“势不两立的敌人”的美国汽车制造业大王亨利·福特的汽车制造进驻苏联。这表明苏俄(  )‎ A.工业化战略已经确立 B.意识形态发生质变 C.社会制度具有优越性 D.适时调整经济政策 D [“美国青年阿曼德·哈默成为第一个获得苏俄石棉矿特许经营权的外国人;也是在他的推动下,把苏维埃看作,‘势不两立的敌人’的美国汽车制造业大王亨利·福特的汽车制造进驻苏联”表明苏俄适时调整经济政策,故D项正确;A、B、C三项材料未体现,排除.]‎ ‎3. 骆晓会教授在《陈独秀对苏俄革命和建设模式的反思与批判》中谈道:“陈独秀始终是一个社会主义者,他的目标或他主张的‘先发展资本主义’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这是他吸收了列宁的……思想……”这一“思想”是指(  ) ‎ ‎【导学号:97372095】‎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国家工业化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 B [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先发展资本主义”,结合所学知识,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中小企业,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 12 -‎ 答案为B项。A、C、D三项均无法体现“发展资本主义”。]‎ ‎4.1921年3月俄共(布)通过如下决议:“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自己全权处理,可以用来改善和巩固自己的经济,也可以用来提高个人的消费,用来交换工业品、手工业品和农产品。”这表明苏俄将(  )‎ A.征收所有余粮 B.废除农业税 C.允许商品买卖 D.取消自由贸易 C [材料提及此时的政策是新经济政策中的粮食税的实施,并允许商品买卖,可见此时苏俄允许商品买卖,C项正确;材料提及的是纳税后的余粮,不是所有的余粮,A项排除;农民依然交税,B项排除;D项与材料旨意相反,排除。]‎ ‎5. 列宁在《十月革命四周年》中说:“建设社会主义要靠个人利益,靠同个人利益的结合,靠经济核算,在这个小农国家里先建立牢固的桥梁,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否则你们就不能达到共产主义,否则你们就不能把千百万人们引导到共产主义。”由此可见(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确保国内战争胜利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巩固了工农联盟 C.斯大林模式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 D.农业集体化推动苏联农业持续发展 B [新经济政策中实行国家资本主义,这一措施有效巩固了工农联盟,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故B项正确;A项是战争年代实行的政策;C、D两项均是斯大林执政时期实行的,该时期主要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6. 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却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该学者评价的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赫鲁晓夫改革 C [该学者一方面看到了斯大林体制设立的目的是尽快地实现工业化,另一个方面也认识到斯大林体制虽然有很大的弊端,但是最终却实现了工业化,从两个方面看问题,较客观地分析了苏联工业化模式,故选C项。]‎ ‎7.苏联史研究专家闻一在他的著作《凯歌悲壮》里,把苏联的历史依次分为五个时期: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战后年代。其中“剥夺年代”是指(  )‎ A.俄国十月革命时期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 C.新经济政策时期 D.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时期 D ‎ - 12 -‎ ‎[根据苏俄(联)自十月革命以来的历史阶段特点可知:十月革命后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应是“凯歌年代”;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经济政策时期应是“退却年代”;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时期(即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时期)应是“剥夺年代”;卫国战争时期应是“战争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改革时期应是“战后年代”。]‎ ‎8.20世纪30年代苏联形成的斯大林模式(  )‎ A.推进政治民主化 B.延续了新经济政策 C.兼顾了国计民生 D.加速了工业化进程 D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30年代苏联形成的斯大林模式加速了工业化进程,故D项正确;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9.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苏联的工业已经像事实上那样迅速向前发展,因为政府提取了大约40%的国民收入用于再投资;相比之下,美国只提取了大约20%的国民收入。”材料强调的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能有效集中全国物力 B.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苏联的体制促进了工业化进程 C.新经济政策提高了人民的积极性 D.国民收入水平较低是苏联解体的原因 B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苏联的体制即斯大林模式促进了工业化进程,B项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斯大林模式而非战时共产主义政策,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斯大林模式而非新经济政策,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涉及苏联解体的问题,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10.1931年,美国出口的机器设备中,有50%卖给苏联。1929年-1930年,英国机器出口总量的70%销往苏联,而1932年竟高达90%……可以毫不夸张地说,20世纪30年代,苏联几乎所有的骨干大型企业都是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武装起来的。例如:苏联的三大钢铁厂都是美国援建的,最大的第聂伯河水电站是引进美国技术设备、雇用美国技术专家于1933年建成的……上述材料表明(  )‎ A.苏联由封闭走向开放 B.苏联利用西方危机进行经济建设 C.美苏之间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消失 D.西方各国向苏联转移过剩产品 B [抓住题干中时间信息,可知这一时期西方出现了经济危机,再从“英国机器出口总量的70%销往苏联”“苏联几乎所有的骨干大型企业都是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武装起来的”的信息可得出苏联利用西方发生经济危机的大环境,广泛引进西方技术来进行经济建设,故B项正确。]‎ ‎11.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给苏联经济造成的困难,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到戈尔巴乔夫都进行了经济改革,他们改革的共同点是(  )‎ A.优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 B.发展重工业以进行军备竞赛 - 12 -‎ C.调整所有制结构发展个体经济 D.力图缓解计划经济造成的弊端 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都是因为“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因此三者改革的共同点是解决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问题,故D项正确;A项只符合赫鲁晓夫改革,排除;B项只符合勃列日涅夫改革,排除;C项只符合戈尔巴乔夫改革,排除。]‎ ‎12.戈尔巴乔夫在其著作《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中说:“赫鲁晓夫留下的主要东西就是使斯大林主义失掉了声誉……这是改革得以开始的前提和条件之一。因此,我承认,改革是同赫鲁晓夫所做的事有一定联系的。”这说明(  ) ‎ ‎【导学号:97372096】‎ A.二者的改革意图有相似之处 B.二者改革都突破了苏联的关键问题 C.后者改革是深化前者的改革 D.后者模仿了前者的改革措施 A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赫鲁晓夫改革都没有突破苏联的关键问题。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对政治领域进行改革,赫鲁晓夫是对经济领域改革,二者改革的领域是不同的,所以“后者改革是深化前者的改革、后者模仿了前者的改革措施”的说法是错误的。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赫鲁晓夫改革的意图都是想改变斯大林模式,故选A项。]‎ ‎13.就苏联改革,有人评述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垮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死了”。说“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死了”具体是指其(  )‎ A.没有进行消除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改革 B.军备竞赛加剧了国内的经济危机 C.政治和意识形态多元化将改革引向歧途 D.缺乏从政经验和应对政策,个人独断专行 C [戈尔巴乔夫改革采取“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导致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多元化最终背离了社会主义,导致苏联的解体,故选C项;A、D两项不符合史实,B项是勃列日涅夫改革的结果,故排除。]‎ ‎1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被称为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12 -‎ A [维持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三大支柱是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所以①②③符合题意要求,而④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区域性的,不符合题意。]‎ ‎15.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将当今全球经济格局描述为:“全世界都在努力生产美元能够购买的商品,而美国则负责生产美元……。”这种局面在历史上最早形成是在(  )‎ A.美国的“新经济”出现之时 B.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之时 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签署之时 D.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之时 D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美元的独特地位,这个独特地位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之时确立的,所以D项符合题意。]‎ ‎16.1944年签订的《布雷顿森林协议》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由此获得了“等同黄金”的特殊地位。据此,对下图的推论正确的是(  )‎ A.20世纪70年代之前,各国货币可与黄金直接兑换,美元居强势地位 B.20世纪70年代初,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黄金价格上扬 C.20世纪70年代末,美元与黄金比价急剧上升,美国经济总量不再居各国之首 D.20世纪90年代,欧元发行与流通导致美元与黄金比价持续回落,美元居弱势地位 B [根据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与黄金挂钩,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各国货币不能与黄金直接兑换,故A项错误;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宣告瓦解,美国由于美元危机和经济危机频发,难以支撑这一体系正常运转,各国抛售美元抢购黄金,黄金价格大幅上涨,故B项正确;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经济总量仍为各国之首,故C项错误;欧元发行于1999年,根据图片难以得出“持续回落”等结论,故D项错误。]‎ ‎17.“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必须在联合起来的欧洲建立一个第三种力量。”这一思想主张的实践是(  )‎ A.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 B.欧洲共同体的建立 C.建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D.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 [材料提及欧洲联合来对抗超级大国的控制,由此可见其推动了欧洲的联合,即欧共体的建立,故B项正确;A项是以美国为中心的货币体系,C项是以美国为中心的贸易体系,D - 12 -‎ 项是美国援助控制西欧的经济政策,三项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 ‎18. 1992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订后,荷兰首相说:“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一个令人满意和充满希望的时刻”。之所以如此说,主要是因为该条约的签订意味着(  )‎ A.欧元正式启用 B.欧盟成员国不断增多 C.开启欧洲一体化自下而上的进程 D.由经济合作扩大到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 D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订意味着欧洲一体化上升到了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D项符合题意;欧元正式启用是在2002年,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反映成员国是否增多的问题,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错在“开启”,应该是加强,不符合题意,排除。]‎ ‎19. 国际体系发生的三个根本性变化——冷战的结束、货币权力的分散化以及金融市场的发展——为货币权力实施创造了极大的机会。因此,欧元的最高意义就在于,欧洲可望通过创立一个强势货币和一个强大的区域货币体系安排,来削弱美元的霸权地位,以谋求欧洲的利益,这将对国际货币体系产生深远影响。材料内容反映了欧元的重要作用是(  )‎ A.有助于抑制美国金融霸权 B.有助于重建国际货币体系 C.有助于重建世界经济新秩序 D.有助于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A [B项对材料内容理解不正确,欧元的流通也不能起到如此大的作用;C项错误,欧洲是世界旧秩序的维护者,所以欧元不能也不可能重建世界经济新秩序,所以C项错误;D项材料内容并没有反映;材料内容“欧洲可望通过创立一个强势货币和一个强大的区域货币体系安排,来削弱美元的霸权地位,以谋求欧洲的利益”表明A项正确。]‎ ‎20. 1989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1994年,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这主要表明(  ) ‎ ‎【导学号:97372108】‎ A.世界政治全球化趋势加强 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D.世界形势的总趋势走向缓和 B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材料中的亚太经合组织、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都属于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它反映了经济区域集团化的特点,故本题选B项。A、C两项涉及的是政治方面,可以排除;D项在题干中无法体现。]‎ ‎21. 全球闻名的“耐克”公司年产球鞋9000万双,每年推出100多种新产品新款式,‎ - 12 -‎ 公司的8000名员工只负责设计销售,生产则由分散在世界各地的40多家工厂来完成。这突出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  )‎ A.经济全球化 B.政治一体化 C.贸易自由化 D.经济多极化 A [材料信息反映了耐克公司在全球企业生产的分布,这说明了经济全球化的特点,故选A项;材料没有涉及政治方面,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国际贸易的自由发展,故C项错误;材料也没有涉及经济的多极化现象,故D项错误。]‎ ‎22. 诺贝尔经济奖得主阿玛蒂亚·森曾指出:“反全球化人士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反对全球化,他们是在反对某种同他们本身信念、价值观相背离的全球化,其中有对南北差距拉大、分配不均的忧虑,有对几个大国主宰世界的不平。”这反映全球化(  )‎ ‎①发展不平衡 ②严重破坏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③是一把“双刃剑” ④冲击了传统观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D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全球化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而非破坏了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发展是不平衡的,经济全球化也是双刃剑,经济全球化也冲击了传统观念,D项符合题意。]‎ ‎23. 美国学者沃勒斯坦曾指出:“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到达全球范围,它从16世纪在欧洲诞生到今天已经真正达到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下列观点与上述材料主旨最为一致的是(  )‎ A.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B.经济全球化是科技革命的产物 C.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 D.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A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资本主义的逻辑,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应该理解为经济全球化是在资本主义国家的主导下建立的,故A项正确;B、C、D三项中材料都没有体现出来。]‎ ‎24.新华社曾发表题为“与时代共进与世界共赢——写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10周年之际”的评论文章,文章认为入世十年的成就令人鼓舞,启示弥足珍贵。对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人们普遍认为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总体上来说利大于弊。其中的“利”是指(  )‎ ‎①能促使我国广泛参与国际分工 ②能使我国大中型企业迅速摆脱困境 ③有利于我国增加优势产品的出口 ④有利于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参与公平竞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B [中国入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有利于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分工,‎ - 12 -‎ 在平等条件下参与世界竞争,维护合法权益,有利于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发展等。另一方面,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和冲击。②说法明显不正确,故排除含有②的选项。]‎ ‎25.‎2016年9月5日,为期两天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在中国杭州落下帷幕。二十国集团诞生于1999年,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旨在推动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就实质性问题进行开放及有建设性的讨论和研究。由此推断,二十国集团建立的时代背景是(  )‎ A.不结盟运动兴起 B.政治多极化趋势出现 C.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D.美国“单边主义”政策失败 C [不结盟运动是指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美苏两极格局之下发起的,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中“国际经济合作论坛”,政治多极化趋势的背后是经济多极化趋势,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美国的“单边主义”政策与题意无关,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6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0分,共50分)‎ ‎26.经济体制的创新、经济政策的调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教室的历史学习园地有下面两幅图片——《1927-1929年苏联建设的第聂伯河水电站》、《20世纪30年代美国建设的田纳西水利工程》‎ 材料二 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叛变了他的阶级”,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 ‎——黄安年《美国社会经济史论》‎ 材料三 1921年,美国人哈默大学毕业后到俄国访问。在那里他看到饥荒,也看到蕴藏着巨大宝藏。他用易货贸易的方式为俄国购买了价值100万美元的小麦。后来,列宁特地接见他,并授予他在苏俄开采石棉的特许权 材料四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1)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苏联、美国修建材料一中公共工程在目的上的异同点、背景上的不同点及手段上的相同点。(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 12 -‎ 举例说明反对者抨击罗斯福的依据并指出罗斯福新政的实质。(4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当时苏饿政府采取的经济政策是什么?这一经济政策的实质是什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4分)‎ ‎(4)据材料四,谈谈你对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的两种经济运行模式的认识。(4分)‎ ‎【解析】 第(1)问,首先识图,两图分别为苏联五年计划和罗斯福新政的成就,然后按背景、目的和手段即可比较异同。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之所以会遭到部分人的反对,主要是新政侵犯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好处,根据罗斯福新政的内容中,限制资产阶级利益的措施《全国工业复兴法》和给工人阶级的一定好处等内容加以回答即可得出反对的根据; 实质: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回答即可。第(3)问,政策:根据“列宁特地接见他,并授予他在苏俄开采石棉的特许权”可知是新经济政策,允许外国资本家在苏俄创办企业;实质和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4)问,采用邓小平的经典话语“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认识到斯大林模式排斥市场调节的消极影响,肯定罗斯福新政加强计划干预的积极作用。说明要把计划和市场结合起来,经济模式的调整要与时俱进。‎ ‎【答案】 (1)目的相同点:都为促进经济建设(发展)。不同点:苏联,为了促进重工业发展;美国,为了增加就业,刺激消费。背景不同点:苏联,工业化建设;美国,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手段相同点:国家干预经济。‎ ‎(2)举例说明:新政中采取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如实行《全国工业复兴法》,限制资本家自主生产等;新政中一些维护普通民众权益的措施损害了资本家的利益,如规定最高工时、最低工资和大规模的社会救济等。‎ 实质:罗斯福新政是在不触动(或维护、保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次局部调整。‎ ‎(3)新经济政策。实质:是在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私人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的存在,允许商品经济的发展。作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4)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社会主义也应有市场调节。斯大林实行单一的计划经济,取消市场调节,虽在短期内取得了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但从长期来看,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不利影响。计划经济不是社会主义所特有的,资本主义也可以有计划。罗斯福在没有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采取国家干预的政策,增加经济中的计划成分,缓和了经济危机。‎ ‎27.在现代化的历程中,农业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是工业化、城市化的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鉴于农产品价格低下和农民购买力猛降构成了大萧条的原因之一,罗斯福一上任就拟定一个农业法案。它旨在恢复农业购买力、减少农产品过剩。从结果上看,它则使农民的经济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国家用补贴等重要杠杆来直接调控农业生产和提高农民购买力。这在美国历史上是破天荒的,它严重修改了所谓“自由企业制度”及其运行方式,‎ - 12 -‎ 对挽救资本主义农业起到了重要作用。‎ ‎——《罗斯福传》‎ 材料二 赫鲁晓夫上台时苏联的农业问题十分尖锐。赫鲁晓夫执政后首先改革农业计划制度。赫鲁晓夫指出绝不需要中央给集体农庄布置播种面积,规定牲畜的头数。为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赫鲁晓夫还在农产品采购制度方面进行了调整……在1953年的九月全会上,赫鲁晓夫提出要种植玉米。‎ ‎——《苏联真相》‎ 材料三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中国领导层看来,70年代农业成就不能满足本国需要,其失误在于计划不周和管理不力,在于农民缺乏努力工作和发挥积极性的动力。邓小平及其同僚依赖改变组织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市场力量在农村地区的作用也进一步扩大。从一开始,就多数农产品而言,新兴的市场便已存在,并被允许获得更大的发展。……1985年,经过连续三次创纪录的丰收。‎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为挽救美国农业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你怎样理解罗斯福的措施“严重修改了所谓‘自由企业制度’及其运行方式”?(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赫鲁晓夫执政后是如何进行农业改革的?(2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农业改革的举措呈现什么特征?(2分)‎ ‎(4)上述有关农业的改革有成功、有失败,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启示?(4分)‎ ‎【解析】 第(1)问的第一小问,由“罗斯福一上任就拟定一个农业法案”可以概括出颁布农业法案;由“国家用补贴等重要杠杆来直接调控农业生产和提高农民购买力”可以概括出补贴农业;由“它旨在恢复农业购买力、减少农产品过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减耕减产。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放弃了自由放任主义政策,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第(2)问,由“赫鲁晓夫指出绝不需要中央给集体农庄布置播种面积,规定牲畜的头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概括出扩大集体农庄的自主权;由“为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赫鲁晓夫还在农产品采购制度方面进行了调整”可概括出调整农产品采购制度;由“在1953年的九月全会上,赫鲁晓夫提出要种植玉米”可概括出种植玉米。第(3)问,由“邓小平及其同僚依赖改变组织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市场力量在农村地区的作用也进一步扩大”可以概括出改革旧体制(改变组织方式);由“从一开始,就多数农产品而言,新兴的市场便已存在,并被允许获得更大的发展”可以概括出发挥市场作用。第(4)问,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措施:减耕减产;补贴农业;颁布农业法案。理解:国家干预(或直接调控)。‎ ‎(2)扩大集体农庄的自主权;调整农产品采购制度;种植玉米。‎ ‎(3)改革旧体制(改变组织方式);发挥市场作用。‎ ‎(4)改革要适合国情;遵循经济发展规律;要减轻农民负担等。(任答两点)‎ ‎28.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12 -‎ 材料一 世界航海活动简表 时间 ‎1487~1488年 ‎1492年 ‎1497~1498年 ‎1519~1522年 人物 迪亚士 哥伦布 达·伽马 麦哲伦及其船队 航线 西欧—好望角 西欧—美洲 西欧—印度 环球航行 材料二 历史学家往往会杜撰出名言警句未表示历史的运动或潮流。例如,“工业革命”这个词就常常用来描述从18世纪初至19世纪下半叶这段时期的发展。‎ ‎——查尔斯·辛格《技术史》‎ 材料三 下列图片是两个国际组织的标识 图一 欧洲联盟   图二 世界贸易组织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重大事件?概括指出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6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这一时期在动力、交通和电讯方面的重大科技成就。(4分)‎ ‎(3)材料三中的国际组织分别反映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图二反映的趋势对发展中国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答案】 (1)事件:新航路开辟(地理大发现)。‎ 意义: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使世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或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冲击了西欧的思想文化领域(或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证实了“地圆学说”。‎ ‎(2)动力方面:蒸汽机、内燃机、电力(发电机、电动机)。交通方面:火车机车、汽船(轮船)、汽车、飞机。电讯方面:电话、有线电报、无线电通讯。‎ ‎(3)趋势:经济区域集团化(或经济区域一体化);经济全球化。影响: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技术进步和出于对利润的追求,国际市场经济有效地把亚马逊河流域的橡胶、印度的黄麻、西非的棕油、澳大利亚的羊毛和埃及的棉花等等都利用于欧洲的工业。‎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分裂:‎ 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 经营全球性公司的人在历史上第一次令人信服地试图依靠组织、技术和金钱把世界当作一个完整的单位来管理 ‎——[美]哈拉尔《新资本主义》‎ - 12 -‎ 德国经济学家卡尔·海因茨·巴奎曾指出“当谈论经济意义上的全球化的时候,具体指的究竟是什么?最贴切的概念理解是以贸易联系的密切程度为基准的。”‎ ‎——张世鹏《全球化时代的资本主义》‎ 材料二 ‎2009年7月19日《北京日报》有一篇文章指出,医疗废物和电子垃圾等有毒废弃物“出口”发展中国家早已不是新鲜事。《泰晤士报》说,索马里、加纳、尼日利亚等非洲国家已经成为西方国家的“垃圾倾倒场”。‎ 古巴前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则认为“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大众汽车制造公司的新型车“POLO”,虽然是在沃尔夫斯堡(德国城市)组装的,但是几乎有一半部件来自国外。……单是在德国汽车制造部门中,从1991年到1995年,就失去了30万个工作岗位。‎ ‎(1)根据材料一,分析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因素有哪些?其根本动力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4分)‎ ‎【解析】 第(1)问,从材料一的具体内容来看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因素主要包括第三次科技革命、跨国公司以及不断增长的国际贸易等因素。根本动力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或者生产力的提高均可。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的全球扩张。第(2)问,从材料二的具体内容来看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主要包括环境污染问题以及经济差距不断拉大的问题,还包括就业问题等,此类问题根据材料进行相应的概括即可。‎ ‎【答案】 (1)要素:工业革命(技术进步)、殖民掠夺、跨国公司、国际贸易。‎ 根本动力:生产力的发展。‎ 实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的扩张。‎ ‎(2)发达国家借着经济全球化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重污染企业;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发达国家就业机会减少。‎ - 12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