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根据《南京条约》文本,五口通商后,中方认为英人可在各口岸的港区居停,不得入城;英方则坚持要到城内活动。咸丰帝认为夷人入城事关中外大防,有损天朝体面。广州官府默许士绅煽动排外情绪,引发1849年反入城风潮。这反映出 A. 清政府被动实行开放政策 B. 广州官民合理维护主权 C. 清政府抗拒接纳条约体系 D. 列强曲解条约扩大侵略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南京条约》的内容,清朝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派驻领事,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条约已经明确规定英方人员的相关权力,但是材料表明清政府还有抗拒情绪,故C正确;A不符合材料主旨;《南京条约》已经签订,英国已经获得特权,B错误;D不符合材料,排除。‎ ‎2.石约翰对《清季外交史料》中的“主权”二字进行统计,发现从1875年至1894年间,“主权”二字仅在每百页出现“一次”,而从甲午之后的1895年起,“主权”二字的出现频率显著增加。这反映出 A. 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中国分水岭 B. 晚清政府坚持“天朝上国”思想 C. 甲午战后中华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D. 西方的“主权”思想已引入中国 ‎【答案】C ‎【解析】‎ ‎【详解】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危机加深,中国的民族意识觉醒,对主权的认识也更加深刻,答案为C;材料只能反映甲午战争对当时中国民族意识觉醒的影响,体现不出是近代中国的分水岭,A错误;甲午战争洋务运动失败中国国际地位迅速下降,清朝政府放弃了天朝上国的思想,B错误;西方主权思想引入中国,在甲午战争之前就有了,D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甲午战争,要求学生结合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来分析材料。‎ ‎3.葛剑雄认为,“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军运动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但他同时又说,“太平军制度不可能在长时期内制止私人财富的积累和特权的膨胀”。这说明“太平军制度”‎ A. 削弱了国家在社会经济中的权力 B. 旨在利用分配制度消灭经济竞争 C. 废除小农经济难以制止私产膨胀 D. 是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源 ‎【答案】D ‎【解析】‎ ‎《天朝田亩制度》是中国古代农民绝对平均主义思想的体现,这是农民阶级局限性的表现,也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源,故D项正确,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国家权力的作用和废除经济竞争,故AB项排除。‎ 点睛:解题的关键在于“不可能在长时期内制止私人财富的积累和特权的膨胀”。‎ ‎4.1901年,清政府下诏实施新政,慈禧太后在上谕中说:“无事且难支持,今有构此奇变(指辛丑之变)”。上谕表明清政府 A. 对积贫积弱局面进行了理性的反思 B. 顺应世界近代化潮流主动推进改革 C. 推行新政旨在应对空前的政治危机 D. 实行政策调整以平息民主革命浪潮 ‎【答案】C ‎【解析】‎ ‎“无事且难支持,今有构此奇变(指辛丑之变)”反映了清朝实施新政的背景是辛丑之变后空前严重的统治危机,实施新政的目的在于应对统治危机,故C正确;A、C、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名师点睛】‎ 准中材料是解题的唯一秘籍,注意审题“上谕表明清政府”,选出上谕材料能够反映出的选项即可。‎ ‎5.辛亥革命时期,一些刊物大声呼吁“教育救国”,宣称“强国强种,惟教育者之功。”五四运动前后,“教育先行”、“教育救国”的观点成为时尚。这主要反映了 A. 回应时代挑战的有意探索 B. 民主革命促进民众素质提高 C 国人已找到正确革命道路 D. 教育近代化取得突破性进展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辛亥革命后“教育救国”成为时尚,这是民族危机下,爱国知识分子对挽救民族危亡的探索,故A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民众素质的提高,故B错误;正确的革命道路是“工农武装割据”,故C错误;材料体现不出教育近代化的突破性进展,故D错误。‎ ‎6.近代四川有一首民谣:“自从光绪二十八年把路办,银子凑了万万千,也有官的商的款,最可怜的庄稼汉,一两粮也出这项钱。要办路因为哪一件?怕的是外国占路权。”与该民谣相关的历史事件 A. 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B. 加速清朝政府的垮台 C. 促使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生 D. 推动国民革命的兴起 ‎【答案】B ‎【解析】‎ ‎“光绪二十八年”是1902年,“要办路因为哪一件? 怕的是外国占路权”指的是保路运动。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四川的保路运动为武昌起义提供了条件,从而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故B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于1851年,故A项错误;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故C项错误;国民革命运动兴起于1924年,故D项错误。‎ ‎7.法国大革命时期,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国民党一大宣言指出“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二者观点的相同之处是 A. 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B. 反对帝国主义的压迫 C. 追求民主、平等 D. 确立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答案】C ‎【解析】‎ 由材料“专制之下无祖国”可以得出大革命时期法国的民族思想为反对专制,追求民主和平等,据材料“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可以得出国民党一大的民族思想表现为反对帝国主义的压迫,追求的也是建立民主、平等的国家,C符合题意;A与国民党一大不符;B与法国的民族思想不符;D与材料无关。‎ ‎8.有学者指出,民国初年破旧而又未能立新,社会陷入严重失范状态,只有实行具有一定现代导向的过渡性强权统治,才能渐渐地从封建专制过渡到现代民主。革命过后的社会民众心理“呼唤一个能迅速结束动乱、稳定政局的人物”。以上材料说明 A. 孙中山可依法承担立宪下的皇权 B. 权威人物上台有历史的必然性 C. 辛亥革命引发急剧的社会大动荡 D. 改良相对革命更有利社会稳定 ‎【答案】B ‎【解析】‎ 据材料“过渡性强权统治”、“呼唤一个能迅速结束动乱、稳定政局的人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民国初年袁世凯上台有历史的必然性,故B选项正确;孙中山没有承担皇权,故A选项错误;辛亥革命引发急剧的社会大动荡,属于袁世凯上台的历史背景,故C选项错误;材料未涉及改良的问题,故D选项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全面提取材料关键信息,从“民国初年……呼唤一个能迅速结束动乱、稳定政局的人物”即可分析出这反映了袁世凯上台的历史背景和原因之一,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正确判断。本题难点在于材料反映的历史背景是教材知识所未涉及的。‎ ‎9.下面框内所叙内容是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中某一历史事件的评论,这一事件 评论一:中国人民抗日史的第一步—尽管是以和平的形式进行的抵抗。‎ 评论二:是由中国的工人阶级、学生群众和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等在内的不同“社会势力”组成的一个统一战线领导和参加的革命运动。‎ A. 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B. 促进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C. 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D. 开启了十四年抗战的历程 ‎【答案】B ‎【解析】‎ 由“中国人民抗日史的第一步——尽管是以和平的形式进行的”“是由中国的工人阶级、学生群众和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等在内的不同“社会势力”组成的一个统一战线领导和参加的革命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评论是对五四运动的评论;A项错误,五四运动发生在民族工业初步发展后;B项正确,五四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C项对应的是国民革命运动;D项对应的是九一八事变。‎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要首先正确解读“评论一:中国人民抗日史的第一步——尽管是以和平的形式进行的抵抗。评论二:是由中国的工人阶级、学生群众和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等在内的不同“社会势力”组成的一个统一战线领导和参加的革命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出本题要考查的是五四运动,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 ‎10.1926年至1927年我国南方出现了为数众多的农民报刊,其中尤以地方农民协会主办的农运报刊最有影响力,如湖北、山东、湖南、四川等地都有关于农民运动的定期刊物。这说明 A. 农民已成为国民革命的领导力量 B. 农民运动是国民革命的主要形式 C. 国民革命重视对农民的政治宣传 D.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迅速传播 ‎【答案】C ‎【解析】‎ 依据题干材料“1926年至1927年”可知,处于国民大革命时期,材料中出现的农民报刊说明国民革命重视对农民的政治宣传,故C项正确;国民革命的领导力量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故A项错误;农民运动不是国民革命的主要形式,排除B项;“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11.1927年11月初,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在上海召开扩大会议。会议狠批毛泽东放弃进攻长沙、转向井冈山是“完全违背中央策略”,是“单纯的军事投机”,应予开除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这次会议 A. 是王明“左”倾错误理论突出例证 B. 力图压制工农运动避免国共新冲突 C. 直接促发了毛泽东创立苏维埃政权 D. 反映当时党中央缺乏灵活务实方针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狠批毛泽东放弃进攻长沙、转向井冈山的战略,体现了当时党中央缺乏对中国国情的认识,D项正确。王明“左”倾错误是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初,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当时中共中央采取了以土地革命和以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为党在新时期的总方针,排除B。苏维埃政权是在1931年成立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狠批毛泽东放弃进攻长沙、转向井冈山”可知是对国情认识不足,说明当时党中央缺乏灵活务实方针。‎ ‎12.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我党同党外民主人士长期合作的政策,必须在全党思想上和工作上确定下来。我们必须把党外大多数民主人士看成和自己的干部一样,同他们诚恳地坦白地商量和解决那些必须商量和解决的问题。”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①《共同纲领》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③政治协商制度 ④民主集中制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毛泽东主要论述了中共与党外人士及民主党派的合作问题,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有《共同纲领》,《共同纲领》由中共和各民主党派及社会贤达人士共同制定;有政治协商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政党制度。①③符合题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没有体现政党制度的特点。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它既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运用。与材料强调的“同党外民主人士长期合作的政”的主旨不符。综上所述,①③符合题意,故选C项;②④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D项。‎ ‎13.1938年3月,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第三党)在其政治主张中指出:“在抗日期中,人民绝对地承认政府的权力应当强化,但同样地否认应该有官僚群压迫和剥削人民的权力;……人民认定抗日救国是人民的义务,但同时认定过问政治是人民的权力。”这反映了 A. 国民政府开放党禁 B. 民众民主意识开始觉醒 C. 官僚资本受到抑制 D. 救亡与民主化相互促进 ‎【答案】D ‎【解析】‎ 材料“人民认定抗日救国是人民的义务,但同时认定过问政治是人民的权力。”体现了救亡图存与民主政治互相促进,故D项正确。近代史上国民党并未明确开放党禁,故A项错误;民众的民主意识开始觉醒是在五四运动时期,故B项不符合;C项与材料无关。‎ ‎14.1936年,国民政府国防计划大纲将四川定为作战总根据地,将长江以南的南京、南昌、武昌及长江以北的太原、郑州、洛阳、西安定为作战根据地。这反映了国民政府 A. 加强对国内各要地的控制 B. 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C. 全力封锁农村革命根据地 D. 开始筹划对日持久作战战略 ‎【答案】D ‎【解析】‎ 从材料“1936年”“将四川定为作战总根据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民族矛盾的上升,国民政府开始筹划对日持久作战的计划,故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对各要地的控制,故A项排除;“攘外必先安内”是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提出的,随着局部抗战向全面抗战形势的转化,双方的这种选择逐渐演变为国共合作抗日的过程,故B项错误;1936年10月长征胜利结束,中共的斗争重心转移到北方,故C项错误。‎ 点睛:解题的关键信息是“1936年”“将四川定为作战总根据地”。‎ ‎15.1937年11月28日,《泰晤士报》社论对某一会战进行高度评价:“中方伤亡固极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足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这一战役 A. 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B. 是华北规模最大的一次对日作战 C. 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的计划 D. 标志着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到来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1937年11月28日”“这场会战进行十周”可知是淞沪会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速战速决的计划,C项正确;平型关战役是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排除A;百团大战是华北规模最大的一次对日作战,鼓舞全国人民的抗日信心,排除B;1938年秋,日军占领武汉和广州标志着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到来,排除D。所以选C 点睛:抓住关键词“1937年11月28日”“这场会战进行十周”,运用所学知识可知是淞沪会战,结合选项逐一排除即可。‎ ‎16.1945年10月17日,毛泽东从重庆回到延安以后,在延安干部会上作了《关于重庆谈判》的报告。指出:“谈判的结果,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这样很好。国民党再发动内战,他们就在全国和全世界面前输了理,我们就更有理由采取自卫战争,粉碎他们的进攻”。材料体现了重庆谈判的主要意义是 A. 使共产党在政治上取得了主动 B. 增强了中共消灭国民党的实力 C. 国民党没有理由发动国内战争 D. 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国民党再发动内战,他们就在全国和全世界面前输了理,我们就更有理由采取自卫战争,粉碎他们的进攻”可知重庆谈判让广大民众了解到中共争取和平的诚意,使共产党在政治上取得了主动,故A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重庆谈判的政治意义,不能增强中共消灭国民党的实力,故B项排除。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这是重庆谈判的结果,不是主要意义,故D项排除。‎ ‎17.1947年,国民党统治区的《观察》周刊写道:“整个战局看来颇为有趣,不是拉据,而是推磨,从黄河到长江广大的土地上构成了一个大转盘,共军声东击西,打南图北,每动一根毫发也会牵动整个头部。”材料评述的“战局”‎ A. 说明长江以北地区己解放 B. 表明国民党己失去战争优势 C. 是中共军事战略调整的结果 D. 奠定了解放南京的军事基础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从黄河到长江广大的土地上构成了一个大转盘……牵动整个头部”结合所学可知,1947年中共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军开始由防御变为战略反攻,故C项符合题意。A项,根据材料“从黄河到长江广大的土地上……牵动整个头部”可知此时长江以北尚在国民党统治下,并未解放,故排除。B项,此时国民党军队仍然占据优势,“失去战争优势”说法错误,排除。D项;三大战役奠定了解放南京的军事基础,排除。‎ ‎18.在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在四川大量吸收民间帮会组织“袍哥会”成员加入武装反抗军,其中第五期“游击干部训练班”学员几乎全部是袍哥会成员。这表明 A. 地方民间组织不了解共产党政权 B. 国民党企图在部分区域内长期抵抗 C. 国民党发动民众与解放军对抗 D. 四川成为国民党抵抗的最后堡垒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加入武装反抗军”“第五期“游击干部训练班”学员几乎全部是袍哥会成员”说明蒋介石妄图利用川西袍哥会的实力来对付共产党力量,企图在部分地区内长期抵抗,故选B;不能用袍哥会代替整个地方民间组织,排除A;袍哥会属于民间帮会组织,不能代替民众,排除C;材料中强调的是国民党的反抗,没有就四川成为国民党抵抗的最后堡垒进行阐述,排除D。‎ ‎19.1852年,马克思在总结法国1848年革命时,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必须摧毁和打碎旧国家机器,但是对“打碎”的含义还没加以具体的阐述。1871年6月,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详细阐述了打碎旧国家机器的理论,“打碎”包括破坏旧的国家压迫性机关,也包括改造政府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合理职能。这说明 A. 《共产党宣言》为国际工人运动提供了指南 B.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国际工人运动中逐步完善 C. 无产阶级革命的首要任务是摧毁旧的国家机器 D. 巴黎公社的失败是由于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答案】B ‎【解析】‎ ‎【分析】‎ ‎ 结合所学,巴黎公社并非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排除A;材料中对怎样打碎国家机器,马克思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可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国际工人运动中逐步完善。无产阶级的首要人物是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制,排除C;巴黎公社的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水平还是无产阶级的政治威信,还没有达到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程度。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是巴黎公社失败的具体原因之一,排除D。‎ ‎【详解】‎ ‎20.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如下表),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 时间 政策 名称 ‎1947年 设立民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1980年 设立经济特区 深圳特区 ‎1997年 设立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A.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 B. 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 C. 独立自主,主权不容干涉 D. 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表格信息中可以看出,我国在地方管理政策上进行了多次创新,适应了不同时期的发展要求,A项符合题意;设立香港特区和深圳特区不属于民族问题,且搁置分歧是解决香港问题是提出的,选项B排除;内蒙古自治区和深圳特区不涉及外交,选项C符合香港特区设立理念,选项C排除;内蒙古自治区设立体现了因地制宜,民族平等繁荣的理念,深圳和香港不能反映民族问题,选项D排除。‎ ‎21.1949年9月30日,毛泽东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委托起草了会议宣言,在宣言的最后提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的口号。这一口号 A. 体现了新中国政府主权的人民性 B. 表达了对建设新中国坚定信心 C. 表明解放战争在全国的彻底结束 D. 促进了新中国政权的迅速稳定 ‎【答案】B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的口号显然说明以毛泽东为核心第一代中国领导人尽力新中国的信息,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说明新中国政权性质归属,故A项错误;解放战争在全国的彻底结束是新中国的成立,故C项错误;口号只是一种信念,不可能促进了新中国政权的迅速稳定,故D项错误。‎ ‎22.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就实现人民民主政治的形式进行了不懈探索。对表中说法正确的是:‎ 时期 制度名称 国民革命时期 农民协会和罢工工人代表大会制度 土地革命时期 苏维埃代表会议制度 抗日战争时期 参议会制度和三三制 解放战争时期 各界(各级)人民代表会议 新中国成立后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建国以前就已经开始萌芽 B.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制度探索都具有独创性 C.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制度都缺乏广泛代表性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性质 ‎【答案】A ‎【解析】‎ ‎【详解】建国以前人民民主政治的形式就吸收了各阶层的参与,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可以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建国前就已经开始萌芽,故A项正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制度探索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具有创造性,但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制度探索都具有独创性,说法过于绝对,故B项排除;“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制度都缺乏广泛代表性”的表述不合史实,抗日战争的时期的三三制,就具有广泛性,故C项排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的是社会主义性质,而政协制度才具有统一战线的性质,故D项排除。‎ ‎23.1979年全国人大对原“选举法”进行了修订,取消了举手表决,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正式规定了差额选举的原则;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8∶1,但这一比例在2010年修改为1∶1。这表明 A. 中国开始实践启蒙思想家思想 B. 无记名投票比举手表决更公平公正 C. 新中国民主政治在不断完善 D. 城乡平等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根本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1979年全国人大对原‘选举法’进行了修订”与“但这一比例在2010年修改为1∶1”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新中国民主政治在不断的完善,故选C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开始”实践启蒙思想家思想,并且也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B项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排除;材料信息不能说明城乡平等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根本,排除D项。‎ ‎24.201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相继迎来成立60周年大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 是我国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B. 最早成立于新疆地区了 C. 实现了少数民族高度自治 D 被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 ‎【答案】D ‎【解析】‎ 最早提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共同纲领》,最早确认是《1954年宪法》,D正确;A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是内蒙古;C中高度自治错误。‎ ‎25.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材料 结论 A ‎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 我国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1956年,中共确立与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形成 C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 D ‎1992年海峡两岸达成了“九二共识”‎ 两岸关系取得突破性进展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D项说法正确,故答案为D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1949年的《共同纲领》中即已规定,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排除A项;1956年“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使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排除B项;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排除C项。‎ ‎26.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相继制定。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17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这表明中国 A. 制定了最完备的民法典 B. 开始确立依法治国方略 C. 经济发展助推法治建设 D. 法律制度建设臻于完善 ‎【答案】C ‎【解析】‎ ‎【详解】“担保法、合同法等相继制定”“民法典的起草加快”“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这一列法律法规都是改革开放以来制定,主要由于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助推法制建设,C正确。A中最完备说法绝对,排除。依法治国方略开始提出是1997年,B错误;材料信息不能说明法律制度建设臻于完善,D错误。‎ ‎27.1948年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说“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50年代初,毛泽东多次强调:中国愿意同一切国家包括美国和平共处。这表明我国外交 A. 始终坚持不结盟原则 B. 走出美苏冷战的阴影 C. 因形势的变化而调整 D. 已经打开全新的局面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50年代初,毛泽东多次强调:中国愿意同一切国家包括美国和平共处”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的外交因形势的变化而调整,故C正确;新时期我国实现不结盟政策,A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BD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 ‎28. 《全球通史》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直接目的 A. 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B.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 巩固苏维埃政权 ‎【答案】C ‎【解析】‎ C根据题意时间应该在《四月提纲》之后,所以革命指十月革命,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29.1955年10-12月中国商品展览会在日本东京和大阪举行。1958年2月,日本工商界访华代表同中方签订了钢铁领域的长期(1958年至1962年5月)货贸协议,引起了各方的重视。这说明 A. 中日关系取得实质性进展 B. 日本力图摆脱美国的控制 C. 经济交流突破意识形态束缚 D. 中国外交方针实行重大调整 ‎【答案】C ‎【解析】‎ ‎【详解】20世纪50年代中日两国分属不同阵营,两国意识形态存在严重对立,但从材料信息来看,两国之间保持正常的经济交往和贸易往来,说明两国的经济交流突破了意识形态的束缚。故答案为C项。中日建交是在1972年,20世纪50年代两国关系还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排除A项;B项材料不能反映,也不符合史实,排除;中国仍然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没有进行重大调整,排除D项。‎ ‎30.1974年2月,毛泽东同志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再次说:“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三个世界”战略提出的背景是 A. 反霸统一战线形成 B. 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C.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D. 中国开始改变意识形态外交 ‎【答案】B ‎【解析】‎ 材料叙述了“三个世界”的理论,从材料的描述来看,这一理念的提出是针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而提出的,所以说当时的大背景是国际力量出现明显的对比,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误,这一理念不是针对霸权主义提出的;C选项错误,材料与不结盟运动无关;D选项错误,我们不能从这一材料中得出这一观念。‎ ‎31.1978年7月,中国政府停止了对两个社会主义国家越南和阿尔巴尼亚的无偿援助;10月,邓小平访问日本,《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正式生效;12月16日,中美发表建交联合公报。上述外交行为反映出 A. 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 B. 新时期我国外交逐渐摆脱僵化意识形态的束缚 C. 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直接影响中国的外交方针 D. 中国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全面恶化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与1978年底,题干中前两个外交行为与这一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从“停止了对两个社会主义国家越南和阿尔巴尼亚的无偿援助”和中日、中美关系的改善,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我国外交逐渐摆脱僵化意识形态的束缚,故B项正确;此时的国际格局仍是两极格局,故C项错误;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且表述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考点:现代中国的外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活动体现 ‎32.美国著名国际关系理论家肯尼思·华尔兹在其《国际政治理论》一书中认为,美苏均势格局的出现不仅是因为世界上出现了两个实力大致均等的集团,更是因为在这两个集团中分别存在着美国和苏联这两个盟主对阵营的维护和体系成员的控制。在此,肯尼思·华尔兹主要强调 A. 美苏均势格局中存在着不均势 B. 美苏为争霸而展开激烈斗争 C. 美苏均势格局稳定了世界秩序 D. 两极格局中充斥着强权政治 ‎【答案】D ‎【解析】‎ 肯尼思·华尔兹在此强调的是美苏均势的巩固和维护是以两大盟主对其各自成员的有效控制为前提的,是一种单向的、充满着霸权色彩的控制,D项正确。材料强调美苏在两个集团内部的控制力较强,不是强调美苏对峙中的不均势,排除A。材料没有强调美苏之间的激烈斗争,排除B。材料体现了美苏对峙但没有强调世界秩序是否稳定,排除C。‎ ‎33.1943年,后来被誉为“欧洲之父”的让·莫内在提交法兰西民族委员会的一份报告中写道:“欧洲各国如果只是在民族独立的基础上重建各自的政府,强权政治和经济保护主义就会重新抬头,欧洲就无和平可言。”据此,欧洲成为一个共同的经济单位是基于 A. 恢复欧洲应有的国际地位 B. 欧洲统一思想由来已久 C. “冷战”格局威胁欧洲的安全 D. 对欧洲国家之间战争的反思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1943年…只是在民族独立基础上重建各自的政府…欧洲就无和平可言”可知作者认为过于强调民族独立(即强调欧洲各个国家过于强调民族主义)会导致欧洲的不和平。即可知是在强调欧洲需要和平,综上所述欧洲成为一个共同的经济单位只能是基于对欧洲国家之间战争的反思。故D项正确。‎ ‎34.有学者把20世纪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以德国为中心的世界战争时代(1914年至1915年);第二个时期,两大超强相互对峙的时代(1945年至1989年);第三个时期,传统的国际强权系统终结之后的时代。这种历史时期的划分注重了 A. 国际关系的变革 B. 战争对世界的影响 C. 时间的不断更替 D. 大国对历史的影响 ‎【答案】A ‎【解析】‎ ‎【分析】‎ ‎“德国为中心的世界战争时代”“两极格局”“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说明世界格局划分的重要依据是国际关系的变化,故A项正确;第三个时期没有战争的影响,故B选项错误;时间更替不是主要划分依据,故C项错误;第三次世界格局出现与大国对历史影响就没有直接关系,故D项错误。‎ ‎【详解】‎ ‎ ‎ 二、非选择题 ‎3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 (1900年前后)帝国主义指欧洲国家——也包括后来的日本和美国——对世界的控制。有时这种控制是通过旧的手段——例如武力完成的。但是,更为经常的是通过贸易、投资和商业活动,使列强从殖民地获利,在不直接进行政治控制的前提下,影响殖民地的事务。‎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二 二战进行中,罗斯福逐渐形成了以“非殖民”原则为基础的世界秩序构想。1953年,美国针对殖民地问题提出中间道路。即在殖民主义(者)与民族主义(者)之间采取中间立场;既不放弃外交中的反殖民主义传统,又要支持欧洲盟国;既不放弃传统的道义利益,又贯彻反苏反共的冷战总目标。50年代中期后,随着第三世界的形成,苏联在第三世界和殖民地的影响日益加强,以及联合国会员国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中间道路”政策在联合国遭遇挫折。1960年第15届联大会议中,苏联等43个亚非国家一起向联大提出《非殖民化宣言》,要求彻底结束殖民主义。该提案得到了联大成员半数以上支持,西方国家成为少数派。美国与英法比等国几次协商,先后三次更改投票立场,最终在投票前不得不再次更改立场。美国频繁更改的投票立场表明,“中间道路”陷入困境。‎ ‎——摘编自毕元辉《“中间道路”及其困境:1945-1960年美国“非殖民化”政策评析》‎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以美苏关系的重大转折为契机,短短10年间世界格局的演变注入了一股突如其来的力量。此次世界格局的转换不像以往那样发生在大规模战争之后,新体制的确立缺少硬性的仲裁力量。此外,由于多极化趋势的长期酝酿和发展,当旧格局最终被打破后,多种基于民族主义的国家和地区性力量亦趁势蜂起,谋求在新格局中的位置和利益。‎ ‎——摘编自王斯德《大学世界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00年前后,西方国家“对世界的控制”的三种主要方式,并结合中国的有关史实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美国“中间道路”的内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对世界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答案】(1)方式:殖民战争、经济侵略、政治控制。史实:通过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社会;强迫签署《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使清廷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 ‎(2)内容:在殖民主义和民族主义之间采取中间立场:既坚持“非殖民”原则,反对欧洲国家的殖民主义,支持亚非国家的独立;又与欧洲国家结盟,反共反苏;‎ ‎(3)作用: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 ‎【解析】‎ ‎(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武力完成的。但是,更为经常的是通过贸易、投资和商业活动,行政治控制”的信息归纳回答;第二小问结合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及签署《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回答即可。‎ ‎(2)依据材料二“即在殖民主义(者)与民族主义(者)之间采取中间立场;既不放弃外交中的反殖民主义传统,又要支持欧洲盟国;既不放弃传统的道义利益,又贯彻反苏反共的冷战总目标”归纳回答。‎ ‎ (3)依据材料三“,多种基于民族主义的国家和地区性力量亦趁势蜂起,谋求在新格局中的位置和利益。”并结合多极化趋势加强背景下国际关系民主化等角度分析回答。‎ ‎3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世界历史的大事,也是中学历史教科书不可回避的内容。1923年民国政府出版的《高级中学公共必修的文化史学纲要》首次出现了与马克思主义有关的内容——工业革命及其影响(劳工状况及社会主义)。1929年的《初级中学历史暂行课程标准》的表述上则略去了“社会土义”,简化为“工业革命与劳动问题”。1936年的《初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和《高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表述一致,均为”工业革命及其影响”。1940年的《修订高级中学历史科学标准》和1948年的《修订高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表述均为“工业革命及帝国主义之发展”。‎ 结合材料及有关历史知识,对民国教科书(历史课程标准)关于工业革命及马克思主义描述的变化进行解读。‎ ‎【答案】20世纪20年代初(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工人运动风起云涌,劳工问题和社会主义受到关注。‎ ‎1927年后,国民大革命失败,国共合作关系破裂,国共对峙,劳工问题和社会主义逐渐成为政治敏感词汇,故为“工业革命的影响”取代。‎ ‎20世纪40年代,日本大举侵华,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民政府一党专政,工业革命影响的落足为“帝国主义之发展”。‎ 民国时期教科书对工业革命及马克思主义的描述受到时代背景(国内政治背景)的影响。‎ ‎【解析】‎ 本题结合材料“1923年……劳工状况及社会主义”、“1929年……略去了“社会土义”,简化为“工业革命与劳动问题”、“1936年……工业革命及其影响”、“1940年……1948年工业革命及帝国主义之发展”,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即可从20世纪20年代初、1927年后、20世纪40年代等时间阶段对民国教科书(历史课程标准)关于工业革命及马克思主义描述的变化进行解读。注意从时代背景、原因方面分析归纳即可。‎ 点睛:本题要求学生准确地抓住材料中的时间阶段,同时熟练把握各个阶段的世界、中国历史的时代背景和特征,能够有机联系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对教育文化的影响和作用。‎ ‎3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称赞管仲辅佐齐桓公“霸诸候,一医天下”。孔子企望周之复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孟子提出“定于一”,尊新王。“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他希望改朝易姓之后,重现孔子所说“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盛世。‎ ‎——据《论语》《孟子》‎ ‎(1)依据材料一,指出孔子与孟子主张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异同的原因。‎ 材料二 “万乘之主,有能服术行法……其聚天下不难矣。”‎ ‎“故治民无常……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是故诸侯之博大,实好之害也……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 ‎——《韩非子》‎ ‎(2)依据材料二,概括韩非子“兼天下”思想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在实践法家思想上的成败。‎ 材料三 董仲舒说:“今汉继秦之后,如朽木粪墙矣,虽欲善治之,亡可奈何……为政而不行,甚者必变而更化之,乃可理也……当更化而不更化,虽有大贤不能善治也。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汉书》‎ ‎(3)材料三中,董仲舒看到“至今不可善治”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春秋大一统”。依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董仲舒“大一统”理论的历史意义。‎ ‎【答案】(1)实现国家统一,恢复礼乐制度。‎ 孔子主张复兴周王朝;孟子主张由推行仁政的诸侯建立新的王朝。‎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天下战乱,民心思定。‎ 春秋时期,周王室仍有影响力,孔子对周天子抱有期望:战国时期,诸侯纷纷称王,孟子对周王室不再抱有幻想,‎ ‎(2)强调法、术、势的作用:主张以法治国、法随时变;宣扬君权至上。‎ 秦奉行法家思想,富国强兵,进行统一战争结束割据局面,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秦朝推行严刑峻法,实施暴政,迅速灭亡。‎ ‎(3)适应时代需要,发展了大一统理论,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解析】‎ ‎【详解】(1)一问,根据材料一“霸诸侯,一匡天下…望周之复兴”“…尊新王…万乘之国行仁政…改朝易姓…”可知孔子主张国家统一,复兴周王统治秩序,孟子主张建立新王朝,施行仁政;二问结合所学立足于春秋战国的政治局势分别从春秋时期周王室统治权威影响及孔子主观愿望、战国时期诸侯称王局面及孟子对周王室统治的失望进行分析阐述。‎ ‎(2)一问根据材料二“有能服术行法…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从推崇法、术、势、实行法治、提倡君主权威进行回答;二问结合所学从秦国以法治国思想下对国家统一及集权体制建立的作用及秦朝实行法家思想导致暴政而亡的历史结果进行分析阐述。‎ ‎(3)根据材料三“《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结合所学从适应时代需要、理论发展、国家统一的历史影响进行阐述即可。‎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