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1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鸡西市第十九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解析版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鸡西市第十九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解析版 命题人:吴垚 校对人:李晔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晋国的赵氏把法律铸在鼎上公布出来,孔子认为这违反了晋国祖宗唐叔所订立的法度,使得贵贱无序,国家就不好统治了;鲁国季氏采用了周天子才能用的八佾舞,孔子说:“是可忍,孰不可忍也”,非常生气;齐国的田氏杀了齐简公,孔子认为卿大夫不该杀诸侯,求鲁国出兵去讨伐田氏。材料表明孔子的立场是 A. 行仁政,反对刑罚和战争 B. 法先王,祖宗之法不可改变 C. 重礼乐,以礼乐教化百姓 D. 正其名,端正宗法等级秩序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可知,春秋时期周天子的地位因为周国的实力下降,并不被诸侯重视,孔子提出了正名思想,以期重整社会秩序,故D正确。“仁政”是孟子提出,排除A;BC项题干没有体现。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的思想 【名师点睛】孔子思想中的人文精神: (1)“仁”的思想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提倡人文精神提供宽松的社会环境; (2)“礼”强调社会成员承担相应的权利和义务,有利于培养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3)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优先考虑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渗透以人为本的理念; (4)“有教无类”等教育主张,保证了教育的发展,推动了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 2.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清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这里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A. 宗法制、“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 B. 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 C. 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思想 D. 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 【答案】D 【解析】 本题从服饰的角度入手,考察不同时期的历史特征。周的“秩序井然”反映的是服装在周代礼乐制度上的表现,是为了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形成的等级秩序。战国时期,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分封制和宗法制逐渐瓦解,封建的生产关系逐渐形成,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服装的变化趋于“清新”。唐朝政治安定,经济繁荣,对外交流频繁,人们的服装也显得“丰满华丽”。宋朝统治者重视伦理道德教育,理学兴起,人们的穿着不再彰显个性,突出了服装的“理性美”。所以答案选D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宋明理学的内容及影响 3. 汉代董仲舒曾提出“屈君而伸天”的主张。这表明他主张 A. 用天来限制皇权 B. 用天来加强君权 C. 加强中央集权 D. 使儒学处于独尊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体现董仲舒主张要用“天”的权威限制皇帝的权威,故本题答案选A项。B项加强君权与“屈君”矛盾,C项材料没有体现,材料没有体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项不选。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董仲舒思想 4.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朱熹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作注释,即《四书章句集注》。他编著此书的主要目的在于 A. 助人探究儒家义理 B. 弘扬“致良知”的学说 C. 促进儒佛道的融合 D. 压制心学的进一步发展 【答案】A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朱熹理学,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朱熹运用理学为儒家经典作注释,是推动儒家义理思想的研究,符合题意的是A项,题干中没有说到心学,排除BD项,理学就是儒家思想吸收了佛道思想的产物,这不是朱熹注释的主要目的,排除C项。 5.有学者在评论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时说:他“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大成”,“有一些辩证的观点,达到了前人所未达到的唯物主义思想的高峰”。这是对谁的评价 A. 李贽 B. 黄宗羲 C. 顾炎武 D. 王夫之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材料式选择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明清之际”“朴素唯物主义”“辨证”等信息可以判断出是对王夫之的评价。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王夫之的思想 6.《后汉书·蔡伦传》:“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细绢)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对此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 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者 B. 文字记载是得出历史结论的首要依据 C. 原料选择与降低造纸成本无关 D. 人类的需求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原因之一 【答案】D 【解析】 蔡伦是造纸术的改进者,不选A项。实物记载是得出历史结论的首要依据,不选B项。选择成本更低的树皮、麻头、破布、渔网为原料造纸,直接关系造纸的成本,不选C项。由于竹简太重不便携带,而帛书太贵不易推广,人们需要低廉的造纸原料,所以人类的需求是推动造纸术的发展原因,故选D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成就·四大发明 7.唐代书法中“楷书”规矩之森严、法度之完备、风格之繁复令后世望而却步。另一方面唐代所孕育并产生的“狂草”纵放恣肆、奇宕瑰伟,完全可以和楷书艺术平分秋色。这反映了 A. 唐代草书否定了楷书的法度规范 B. 唐书完全满足了时人的审美需求 C. 唐书既“尚法又尚情”的艺术特质 D. 唐代社会三教合一的思想格局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楷书规矩之森严”、“狂草”纵放恣肆、奇宕瑰伟”中可以看出,唐代书法既有法度又狂放不羁,故C项正确;A项比较片面;B项 “完全”不符合史实;三教合一是指儒家、道教和佛教,而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8.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他最可能选择的依据分别是 A. 风俗画和文人画 B. 话本和小说 C. 汉赋和唐诗 D. 元曲和傩戏 【答案】A 【解析】 风俗画是随着宋代商业发展兴盛起来的描绘社会风俗习气的画作,反映了文化世俗化的倾向;文人画则为文人高雅艺术,反映了高雅文化倾向,故A项正确。话本和小说都是市民文学的代表,反映的是文化世俗化倾向,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汉赋和唐诗都出现在宋元之前,与题意不符,故C项错误。元曲是元代市民文学的代表,傩戏是在民间祭祀仪式基础上吸取民间歌舞、戏剧而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二者都反映的是文化世俗化倾向,故D项错误。 点睛:题干提到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出现文化世俗化和高雅文化两种倾向,因此可以判断对应的艺术形式都应出现在宋元以后,并且前为世俗化艺术,后为高雅艺术。 9. 中国古代的一部作品,以神游天地、上下求索的幻想境界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大量运用“美人芳草”的比兴手法和瑰丽的语言,闪耀着南方楚文化的奇丽色彩。该作品是 A. 《诗经》 B. 《老子》 C. 《庄子》 D. 《离骚》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创作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楚辞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想象奇特,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D项正确。《诗经》富有现实主义色彩,A项错误;《老子》 、《庄子》都带有浪漫主义色彩,但不能反映南方的楚文化,BC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文学成就·楚辞 10.下列有关汉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一种专事铺陈辞藻、文采华丽的带韵散文 B. 汉代影响最大的一篇文章 C. 一种与《诗经》和楚辞没有任何联系的文体 D. 一种专门用于为帝王歌功颂德的文体 【答案】A 【解析】 【详解】汉赋是一种文学体裁,不是一篇文章,故B错误。赋是从骚题诗演变而来的散文和韵文并用的文体,故C项错误。赋的内容很丰富,D项中“专门”一词过于绝对,故错误。汉赋是铺陈辞藻、文采华丽的带韵散文,综上所述,本题选A。 11.以下是清代的观台楹联:“乐备礼明真富贵,臣忠子孝大文章”、“奸雄百计得便宜难免当场唾骂,忠贞一时受困苦须知后世称扬”等,这主要体现出古代戏曲的 A. 教化功能 B. 娱乐功能 C. 程式化特点 D. 虚拟性特征 【答案】A 【解析】 据材料“乐备礼明真富贵,臣忠子孝大文章”“奸雄百计得便宜难免当场唾骂,忠贞一时受困苦须知后世称扬”可以得出古代戏曲的教化功能,故A项正确;古代戏曲有娱乐功能,程式化特点,有虚拟性特征,但材料信息中没有提及,排除B、C、D。 【名师点睛】 抓住关键信息“乐备礼明真富贵,臣忠子孝大文章”“奸雄百计得便宜难免当场唾骂,忠贞一时受困苦须知后世称扬”联系古代戏曲的特点分析解答即可。 1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这反映了 A. 自然经济缓慢解体 B. 城市经济逐渐繁荣 C.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 儒家地位逐步提高 【答案】B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一定时期的文学作品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反映,在这其中,最为根本的乃是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城市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城市经济逐渐繁荣,市民队伍不断扩大,B项符合题意;自然经济缓慢解体是在鸦片战争以后;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儒家地位逐步提高与题干无关。由此分析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是解题的关键,城市经济逐渐繁荣,市民队伍不断扩大,是明清小说兴起的原因。 13.智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A. 认为没有人就没有万物 B. 强调了人的价值和重要作用 C. 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D. 突出了人的尊严和地位 【答案】A 【解析】 人是万物的尺度,意思是人是衡量一切的标准,不是没有人就没有万物的意思,故A正确;B和D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特点;古希腊人文主义本质是强调人的作用,故C错误。 14.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恶,做不正义的事是出于无知。这是古希腊一位哲人强调知识对人的道德的作用,这位哲人是( ) A. 柏拉图 B. 亚里士多德 C. 苏格拉底 D. 普罗塔哥拉 【答案】C 【解析】 苏格拉底有句名言:“知识即美德”就是强调知识对人的道德的作用。他说无知是万恶的根源。故C正确;亚里士多德强调怀疑精神,名言是“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普罗塔哥拉为代表的智者学派只强调人的自然本性,并没有强调人知识对人道德的作用,他的名言是“人是万物的尺度”。均不符合题意。 15.意大利著名画家拉斐尔创作了许多圣母画像,画中母亲的柔美、圣子的可爱反映的时代精神是( ) A. 人文主义 B. 理性主义 C. 自由平等 D. 政治民主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拉斐尔是文艺复兴时期美术领域的杰出代表人物,其画中的圣母形象展现了人性之美、母性之美,体现了人文主义,故A项正确;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内容,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拉斐尔创作的圣母画像,没有体现自由平等思想,排除C项;文艺复兴时期政治民主还未发展起来,其作品也没有体现政治民主,故排除D项。 16. “必须训示基督教徒,如果他们看见一个贫苦困难的人置之不顾,而使用自己的钱去购买赎罪券,那么他所得到的不是教皇所应许的赦罪,而是上帝的愤怒。这段话最有可能出自 A. 薄伽丘 B. 马丁·路德 C. 加尔文 D. 伏尔泰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用自己的钱去购买赎罪券”反映了作者反对教皇兜售赎罪券诈取平民资财,这与马丁·路德领导德意志宗教改革运动的背景一致,B正确;薄伽丘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与材料无关,排除A;加尔文也是宗教改革的第二位代表人物,主张只有依靠信仰就能得救、先定论,与材料的“购买赎罪券”无关,排除C;伏尔泰是启蒙运动时期的代表人物,排除D。所以选B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马丁·路德 【易错警示】宗教改革并不是要废除宗教,也并不反对宗教信仰,甚至都不反对基督教,只是强调是教皇和教会对于《圣经》的解释错了,也不需要进行复杂的宗教仪式,每个人都有权解释《圣经》,只要虔诚信仰即可得救。宗教改革宣扬“信仰得救”、“先定论”等主张,否定了罗马教会的权威,帮助西欧人从教会的压迫下解脱出来,也起到解放“人”的作用。 17.康德在哲学领域掀起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主要是因为 A. 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B. 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C. 其自由平等思想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 D. 其理性批判哲学,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使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是法国科学家、哲学家笛卡尔,所以A错误;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的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所以B错误;以“自由平等思想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不符合康德的思想特征,所以C错误;故选D,康德思想的突出特点即为理性。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康德的思想 18.“他的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创造的动力,而不再受制于大自然。”材料中“发明”是指 A. 蒸汽机 B. 发电机 C. 电动机 D. 内燃机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本题考查学生对第一次工业革命知识的理解能力。题干中的关键词“开始”“不再受制于大自然”可以得出应该是蒸汽机。所以选A。B、C和D均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不符合题意。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 19.19世纪有些美国文学家强调情感而非理性,热衷于古代及异国故事。热衷于神秘、奇迹和异域风情。据此判断,这一文学流派是 A. 浪漫主义 B. 现实主义 C. 古典主义 D. 现代主义 【答案】A 【解析】 由“19世纪有些美国文学家强调情感而非理性……热衷于神秘、奇迹和异域风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浪漫主义风格的特点,故本题答案选A项;B项主要是描述现实,与题干不符;C项与题干不符;D项主要体现反传统,与题干不符。 20.19世纪《儒林外史》和《人间喜剧》分别在中国和法国刊印并开始流传。这两部名著都 A. 折射了当时中法的社会百态 B. 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不满 C. 迎合了当时政治发展的趋势 D. 反映了工业文明影响下的诉求 【答案】A 【解析】 《儒林外史》真切描绘了知识分子、官僚及乡绅的生活和心理,《人间喜剧》痛斥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无情,淋漓尽致地揭露了金钱至上的罪恶,被称为“社会百科全书”,故A项正确;《儒林外史》和《人间喜剧》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而非“理想社会”的不满,故B项错误;《儒林外史》和《人间喜剧》都真实地揭露和反映了社会现实,并未迎合当时政治发展趋势,故C项错误;《儒林外史》是封建农耕文明下的产物,并未反映工业文明影响下的诉求,故D项错误。 【名师点睛】 解题关键,找出选项中都满足两部名著的选项即可,CD选项不符合《儒林外史》,B选项表述错误,即可得出正确答案A。 21.别具一格的是,他们把对色彩、光线的新理解融入他们的画作中。他们的作品运用了许多色彩并且大多数都是户外的风景,而且非常明快和鲜明。这种画风属于 A. 浪漫主义 B. 现实主义 C. 印象主义 D. 现代主义 【答案】C 【解析】 印象派绘画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受当时光学发展的影响,印象主义画家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应从光的角度来体现,但也离不开与色彩的结合。他们将“光”与“色”作为研究的中心,在画面中造成一种“光”和“色”的生动明快效果。故排除ABD,选C。 22.晚年贝多芬在使用古典主义的交响曲等形式创作的同时,还谱写了表达更热烈情感的乐曲,比如在交响乐中谱写表达人类意志力的乐曲等。这反映了当时贝多芬的音乐 A. 趋向于大众化 B. 呈现不同风格的交融 C. 渗透了民族性 D. 倾向理性主义的趣味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贝多芬在使用古典主义的交响曲等形式创作的同时,还谱写了表达更热烈情感的乐曲,比如在交响乐中谱写表达人类意志力的乐曲等”和所学知识可知,贝多芬既把古典音乐发展到登峰造极,又开创了浪漫音乐的先河,其中材料“表达更热烈情感的乐曲,表达人类意志力的乐曲”是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B项正确;材料主旨是体现贝多芬的音乐呈现不同风格的交融,而非趋向于大众化、民族性、倾向理性主义的趣味,排除ACD。所以选B 23.国际电影界将每年的12月28日确定为“世界电影发明日”,而把爱迪生的科技成就真正转化为电影形式的是 A. 卢米埃尔兄弟 B. 格里菲斯 C. 卓别林 D. 贝尔德 【答案】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在12月28日首次向公众放映短片,依据这一史实,把该日作为电影诞生日,故A项正确;B项对电影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排除;C项是电影演员,排除;D项发明了电视,排除。 24. 在纪实影片《帝国的毁灭》中有如下片段:秘书打错了字或做错了其他什么事,希特勒总能宽大为怀;希特勒是一个素食主义者,是一个对狗有着深情厚谊的人。这些情节主要依据历史学家的著作和希特勒女秘书的回忆录设计拍摄。对影片创作合理的解释是 A. 艺术作品一定要反映真实的历史 B. 作者意在尽可能真实地反映历史 C. 希特勒不愧为有教养、受人尊敬的领袖 D. 作者企图颠覆人们对希特勒的固有印象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题眼是“这些情节主要依据历史学家的著作和希特勒女秘书的回忆录设计拍摄”。艺术作品不等于真实的历史,故A项错误;作为“纪实影片”,“这些情节主要依据历史学家的著作和希特勒女秘书的回忆录设计拍摄”,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历史,故B项正确;希特勒是法西斯独裁者,不是“有教养、受人尊敬的领袖”,故C项错误;“这些情节主要依据历史学家的著作和希特勒女秘书的回忆录设计拍摄”,难以充分说明作者企图颠覆人们对希特勒的固有印象,故D项错误。 考点: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影视艺术·表现 25.称林则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主要是因为他 A. 认识到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B. 主张学习西方,研究西方文化 C. 认识到列强侵略中国的必然性 D. 认识到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前,中国闭关锁国,盲目自大。鸦片战争后林则徐认识到西方的先进,主张了解西方,学习西方,故被称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B项正确。认识到清政府的统治危机与“看世界”没有直接关联,排除A项。CD两项也与“开眼看世界”,学习西方无关,故排除。 26.胡适曾说:“(进化论的介绍与传播犹如)当头棒喝,给了无数人一种绝大的刺激。”下列人物中,最早向中国人介绍进化论的是 A. 林则徐 B. 梁启超 C. 严复 D. 陈独秀 【答案】C 【解析】 【详解】最早在中国介绍进化论思想的是维新派的严复,他翻译西方有关进化论的书籍,并命名为《天演论》,故本题选择C。林则徐主持编译的《四洲志》、梁启超和陈独秀的思想中都没有涉及进化论内容。故ABD选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C。 27. 围绕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某班学生展开评论。你认为哪一评论是不妥当的 A. 这一口号体现了对东西方文化的理性认识 B. 其本质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 C. 有积极作用也有一定片面性 D. 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体现了对东西方文化并没有一个理性的认识而不是“对东西方文化的理性认识”,因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而对西方文化的全盘肯定,所以,评论是不妥当的就是选项A。 【名师点睛】意义 ①新文化运动反映了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已从器物、制度层面深入到思想文化层面。它猛烈冲击了中国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和政治意识,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②宣传了民主和科学的思想,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③促进了民众的觉醒,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④是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为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爆发。 (6)局限性 ①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片面性;②局限在思想文化领域,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 28. 孙中山先生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他顺应的“世界潮流” 是 A. 民族主义 B. 政治民主化 C. 社会主义 D. 经济全球化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三民主义之民权主义。依据所学可知,近代以来,世界之进步潮流主要表现在: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领域上的工业化、商品化,思想上的理性化、科学化。近代相对于传统而言,近代化的过程就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它将引起社会生产力、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心理态度的多元化等各个方面的变革,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作为革命家的孙中山在当时的形势下所言之“世界潮流”当是民主政治,即政治民主化。所以选B。 考点: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29. 下列毛泽东的著作中,主要论述“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是 A. 《井冈山的斗争》 B.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C. 《论持久战》 D. 《论联合政府》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走上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道路,先后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这些起义走的都是俄国式的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秋收起义进攻长沙受挫后,毛泽东带领部队到达井冈山,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及时总结了井冈山斗争的经验,相继写出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从理论上说明了中国革命采取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这样一条道路,是由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这就是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它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故选A。B提出在大革命时期,CD提出在抗日战争时期,故排除。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革命道路的探索 。 30. 下列关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表述正确的是( ) ①面临着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②总结了我国和国际社会主义事业的经验教训 ③继承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④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落后国家建设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以及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也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借鉴,它使我们从正反两个方面加深了对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本题选D。 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产生的背景、内容及意义。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至于神,我们既然无法真切地感受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到底长什么样子,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塔戈拉 材料二 美术家们的思想逐渐从长期的基督教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敢于探索,一方面从希腊、罗马的古典艺术中吸取营养;另一方面通过实践和科学的探索,发明了透视法,解决了在平面上真实地表现三度空间的方法;同时,改革了油画 材料 和技法,大大地提高了油画的艺术表现力,使西方绘画描绘客观对象的技巧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产生了波提切利、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乔尔乔涅、提香、荷尔拜因等一批成绩卓著的画家。 材料三 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路德选集》 材料四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和立法权合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普罗塔戈拉的主要观点。 (2)材料二、三所反映的思想有何相似之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关系。 (3)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运动是如何进一步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 【答案】(1)怀疑神;肯定人。 (2)相似之处:都体现了人文主义(或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都抨击教会。 关系: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与发展。 (3)反对专制制度;提倡分权制衡(或分权);宣扬理性主义;提出“天赋人权”。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智者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1)根据“至于神,我们既然无法真切地感受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到底长什么样子……人是万物的尺度”可知普罗塔戈拉的主要观点是怀疑神的存在,肯定人的价值。 (2)根据材料二内容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文艺复兴运动中的美术成就,根据“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可知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相似之处在于都对人的价值进行肯定,抨击教会对人的束缚。在二者的关系上,宗教改革继承了文艺复兴运动中的人文主义,并将其在社会范围内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宣扬。 (3)根据材料四的内容并结合所学可知孟德斯鸠论述的是三权分立的主张。启蒙运动不仅仅是继承人文主义中对人的价值的肯定,更进一步要求在政治上实现人的平等。所以启蒙运动反对专制制度,提倡通过分权实现对权力的制衡,强调“天赋人权”等。 【点睛】从智者运动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再到启蒙运动,这些思想解放运动都反映了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从最初的怀疑神、肯定人到肯定人的欲望和价值再到追求政治上的民主与平等,可以说,西方的人文主义是不断深入发展的。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生主义真是达到目的,农民问题真要解决,是要耕者有其田。……现在俄国推翻一般大地主,把全国的土地都分到一般农民,让耕者有其田,耕者有了田,只对于国家纳税,另外没有地主来收租钱,这是一种最公平的办法。我们现在革命,要仿效俄国这种公平办法,才算是彻底的革命。 ——孙中山《耕者要有其田》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如果不能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并首先使工人生活有所改善,并使一般人民的生活有所改善,那我们就不能维持政权,我们就会站不住脚,我们就会要失败。 ——《毛泽东选集》第4卷 材料三: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问题已经出来了,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分配的问题大得很。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已然出现。要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少部分获得了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现问题。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 ——《邓小平年谱》1997) (1)阅读材料一,回答孙中山在土地政策上有何新举措?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政策发生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毛泽东同志认为解决民生问题的重点和关键是什么?有何重要意义? (3)根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领导的改革有什么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从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有哪些共同追求? 【答案】(1)举措:提出“耕者有其田”。 原因:苏俄土地政策的影响;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帮助;孙中山反封建的革命精神。 (2)重点:改善人民的生活; 关键:发展生产力。 意义:巩固新生的政权。 (3)特点:敢于创新;及时总结、不断深化。 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追求:追求公平正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关注民生。 【解析】 (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农民问题真要解决,是要耕者有其田”可概括为提出耕者有其田。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现在俄国推翻一般大地主,把全国的土地都分到一般农民,让耕者有其田,耕者有了田,只对于国家纳税,另外没有地主来收租钱,这是一种最公平的办法。我们现在革命,要仿效俄国这种公平办法,才算是彻底的革命”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苏俄土地政策的影响、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帮助、孙中山反封建的革命精神等方面分析作答。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首先使工人生活有所改善,并使一般人民的生活有所改善”可概括为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如果不能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可知关键是发展生产力。第三小问,根据材料二“那我们就不能维持政权,我们就会站不住脚,我们就会要失败”可知意义是有利于巩固新生的政权。 (3)关于邓小平改革的特点,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敢于创新、及时总结、不断深化等方面概括。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回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4)关于共同追求,根据三则材料,结合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内容可从追求公平正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关注民生等方面思考作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