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湖南省湘南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湖南省湘南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18-2019学年湖南省湘南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出题人: 审题人:‎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某皇帝多次对大臣讲,农民在风调雨顺之年,数口之家犹可足食。如果遇到水旱等灾害,谷物歉收,则全家饥困,这反映出小农经济 A. 自给自足 B. 精耕细作 C. 十分脆弱 D. 男耕女织 2、 两宋的商业经济空前繁荣,主要表现有 ‎①早市、夜市昼夜相连 ②城郊和乡村“草市”更加普遍 ‎ ‎③“交子”已经出现 ④徽商和晋商实力最强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3、 唐代某诏令批评当时存在“恣行吞并,莫惧章程”和“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买卖”的现象。这表明当时 A. 生产力进步致使井田制瓦解 B. 政府抑制土地兼并措施失效 C. 商品交易已经突破空间限制 D. 建立章程在地方实行分封制 ‎4、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A.坊市制度瓦解 B. 土地集中加剧 ‎ C. 农业技术进步 D. 海外贸易拓展 ‎5、中国古代民营手工业在纺织、制瓷等行业中赶上甚至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主导地位是在 A. 商周时期 B. 唐朝中叶以后 C. 宋元时期 D. 明中叶以后 ‎6、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其主要促成因素是 A. 早起殖民扩张 B. 第一次工业革命 C. 第二次工业革命 D. 第三次工业革命 ‎7、17世纪,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的是 A. 英国人 B. 西班牙人 C. 荷兰人 D. 葡萄牙人 ‎8、18世纪末,奥地利作曲家海顿到访伦敦时发现,“雾如此之浓,以至于都可以抹到面包上”,浓雾之下,鸟儿也因无法觅食而从天上跌落下来。当时英国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 A. 圈地运动的进行 B. 蒸汽动力的应用 ‎ C. 石油工业的发达 D. 电器的广泛使用 9、 下列有关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表述,错误的是 A. ‎18世纪60年代(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 B. 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 C. 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城市化进程加快。‎ D. 垄断组织产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确立。‎ 10、 ‎“世界历史上最大的嘲弄之一是哥伦布至死都确信,他已抵达亚洲”。事实上,他到达的是 A. 非洲 B. 美洲 C. 大洋洲 D. 南极洲 9、 慈禧太后一直被认为是晚清封建顽固派的最高代表,可她支持洋务运动,这是因为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 废除封建制度 B. 维护清朝统治 ‎ C. 推行君主立宪 D. 促进民主共和 ‎12、有同学收集了一些研究性学习素材,其中涉及“张謇”“短暂的春天”“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军管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等内容。他探究的主题应是 A.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B.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发展历程 C.近代中国反侵略的潮流 D.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13、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既解决了交通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又推动了石油开采业发展的重大发明是 A.珍妮机 B.蒸汽机 C.骡机 D.内燃机 ‎14、1984年以后,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其中心环节是 A. 创办乡镇企业 B.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 C.增强企业活力 D.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5、“一壶开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爱迪生点燃了世界” 的发明是 A.电灯 B.电车 C.电话 D.电脑 ‎16、中国官营手工业历史悠久、成就卓著,其中,能充分展示商周灿烂辉煌文明的手工业成就是 ‎ A.白瓷制造技术 B.棉纺织技术 ‎ C.青铜铸造技术 D.青瓷制造技术 ‎17、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但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张謇的企业就开始每况愈下。这是因为 A.辛亥革命没有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B.帝国主义侵略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中国人民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影响 ‎18、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写道:“这又一次生动地证明:‘人有多大的胆,地有多大的产’,解放了的人民可以创造出史无前例的奇迹来……”。对这段社论认识不正确的是 A.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B.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带有主观臆断性 D.重视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19、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确立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实现国家工业化 B.完成三大改造 C.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时期 ‎21、“大会对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分析是正确的,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但它所确定的路线并未能坚持下来。”这里的“大会”是指 A.中共七大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 C.中共八大 D.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22、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是 A.深圳经济特区的创办 B.天津等14个沿海城市的开放 C.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D.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23、右图反映的重大经济建设成就(我国制造的第一批喷气式飞机)的取得是在 A.“一五”计划时期 B.“大跃进”时期 ‎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九五”计划时期 ‎ ‎24、我国于1980年设立了第一批经济特区,包括厦门、珠海、汕头和 A. 上海 B. 青岛 C. 大连 D. 深圳 ‎25、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流行一副对联:“三十年前分田地,耕者有其田;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其中“三十年后又分地”指 A.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B.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6、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 ‎ C.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农衰退 ‎27、1651年英国制定了《航海条例》,1849年英国宣布废除《航海条例》,这种政策上的变化原因在于 A. 海外贸易兴盛,实行重商主义政策 B.工业革命完成,奉行自由贸易政策C.垄断组织建立,加紧对外侵略扩张 D.三次英荷战争,英国确立海上霸权 ‎28、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A. 中国土布的质量粗糙 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 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29、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工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 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 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30、邓小平曾说,如果当初搞经济特区时加上上海,“现在长江三角洲,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局面,都会不一样”。当时没有把上海列为经济特区,主要是基于 ‎①改革初期摸索中的结果 ②经济改革国际阻力太大 ‎ ‎③上海自身经济基础薄弱 ④国人思想解放程度不足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一、 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两小题,31题16分,32题24分,共40分。)‎ ‎31、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中国农业文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与此同时,传统经济政策却出现了背离世界发展大势的趋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中多一工作之人,则田亩中少一耕稼之人”。‎ ‎——《大清会典事例》‎ 材料三 1757‎ 年,清政府关闭厦门、宁波等港口,只留广州一处与外国进行贸易,并规定不许中国官吏与外商直接贸易,由十三行办理一切进出口贸易。‎ ‎——冷鹏飞《中国古代社会商品经济形态研究》‎ (1) 材料一中的“本”“末”各指什么?(4分)‎ (2) 根据材料二、三,概况清政府奉行的经济政策。(4分)‎ (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政策给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后果。(8分)‎ ‎32、19世纪最后30年和20世纪初,科学技术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发电机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动机则相反,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电力开始作为机器的动力,其能量之大远远超过了蒸汽机,而且使用上要方便得多,因而很快以电力为能源的产品迅速被发明出来…制造发电、输电和配电设备的电力工业也纷纷建立和发展起来。‎ ‎——中华网 材料二 ‎ ‎ (1) 发电机是由谁研制成功的?(2分)随后,人们发明了哪些“以电为能源的产品”?(4分)这些产品的涌现使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2分) (2)材料二图片中这两种交通工具都以什么为动力?(2分)这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与发展促进了哪种能源的大量开发?(2分) (3)材料一、二所反映的这次科技革命和生产力飞跃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2分)在它的作用下,工业生产的主要部分和组织形式各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4分)‎ (4) 这次科技进步对世界市场和世界体系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 湘南中学2019年上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学科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B B C D C C B D B B A D C A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B D D A C C A D D D B D D D 32. ‎(1)“本”指农业;“末”指工商业(商业)。(4分)‎ (2) 政策: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海禁”政策)。(4分)‎ (3) 后果:抑制工商业发展;阻碍新经济因素(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限制海外贸易发展;阻碍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一点3分。两点6分,三点8分)‎ (1) ‎(1)西门子。(2分)发电机、电灯、电车、电报、电话等。(4分)“电气时代”。(2分) (2)内燃机。(2分)石油。(2分) (3)第二次工业革命(2分)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形成了垄断组织。(4分)‎ ‎(4)推动了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建立起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6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