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ww.ks5u.com ‎2019秋湖北省大冶市六中高一(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1.2016年3月,考古专家确认江西南昌海昏侯墓主身份为“汉废帝”刘贺。据史书记载,刘贺在当皇帝的27天里做了1127件荒唐事,从而留下了“荒淫迷惑,失帝王礼仪”的罪名。但刘贺墓出土了编钟、琴瑟、大量的竹简和孔子圣贤像,诸多学者据此认为刘贺是知书达理、情趣高雅的人。上述对刘贺的不同评价说明 A. 历史研究需要注意史料的互证 B. 文献史料真伪难辨 C. 历史人物评价难有定论 D. 历史记载要经过考古发现证实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中阐释了对刘贺的不同记载与论证,由史书记载的刘贺,也有通过考古得出的刘贺,强调的对刘贺的认识需要从多方面论证,没有对“文献史料真伪”进行阐释,故B排除;材料中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刘贺,强调的是在历史研究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材料的相互论证,以得出正确的认识,故A正确;材料中的主旨不是对刘贺的评价,而强调的是史料研究,故C项排除;“历史记载要经过考古发现证实”表述合理,但是与题干主旨不合,故D排除。‎ ‎2. 地图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帮助我们理解历史。能够准确反映下图所呈现的历史阶段特征的描述 A. 王纲解纽,礼崩乐坏 B. 封邦建国,以藩屏周 C. 七国争雄,变法图强 D. 秦国崛起,完成统一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地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导致王纲解纽,礼崩乐坏,故A正确。封邦建国,以藩屏周,属于西周分封制的特点,故B排除。七国争雄,变法图强,属于战国时期,且材料无法体现变法,故C排除。秦国崛起,完成统一,属于战国末期,故D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瓦解 ‎3.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基本特点不包括 A. 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B. 血缘关系政治化 C. 高层权利不甚集中 D. 地方行政日益完善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之一就是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因此D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基本特点是王权与神权相结合、血缘关系政治化、高层权利不甚集中,地方制度实行分封制,并不是完善的,因此ABC选项表述正确,排除。‎ ‎4.据说周公东征以后,“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其中“封建”指的是 A. 实行分封制 B. 进行封建改革 C. 实行宗法制 D. 任人唯亲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周公通过“封建亲戚”,以达到拱卫王室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封建”指的是封邦建国,即分封制,A项正确;封建改革通常指地主阶级为建立和巩固封建统治秩序进行的改革,B项错误;任人唯亲和宗法制是奴隶主贵族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的原则和做法,不是“以蕃屏周”的具体措施,CD两项错误。‎ ‎5.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A. 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 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C. 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D. 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分王子弟,以为屏藩”可知封建时代之所以长期实行血缘分封,主要是维护皇帝的特权,故B正确;西周的分封制随着诸侯国势力日益壮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兼并战争不断,周朝政权也因此被推翻,故A错误;中央集权的基础是郡县制,削弱地方势力,而非封王子弟,故C错误;周的主要制度是分封制与宗法制,而封建时代的中央集权制否定分封制,故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西周的分封制,考查材料阅读与所学知识相结合的能力。‎ ‎6.《红楼梦》中贾府四位小姐的名字分别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其谐音为“原应叹息”;第五回中有茶名为“千红一窟”、有酒名为“万艳同杯”,其谐音为“千红一哭”“万艳同悲”。这反映了该书的创作风格为 A. 爱国主义 B. 浪漫主义 C. 现实主义 D. 现代主义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之间爱情悲剧为中心,深刻揭露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腐败和丑恶,符合现实主义风格文学的特点。“原应叹息”“千红一哭”“万艳同悲”正体现了这一点,故C项符合题意。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红楼梦》创作风格与爱国主义没有关系,故A项排除。“原应叹息” “千红一哭”“万艳同悲”是对于社会现实矛盾的揭露,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题干与浪漫主义无关,故B项排除。现代主义是1890年- 1950年间流行于欧美各国的一个国际文学思潮,《红楼梦》是明清小说,它的创作风格不可能是现代主义,故D项排除。‎ ‎7. 对西周宗法制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分封制是宗法制度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 B. 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最大的特点 C. 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建立起森严的等级制度 D. 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逆向思维选择题,是考查对宗法制的准确理解,回顾已学知识可知西周灭商以后为了确保分封制的秩序,实行了宗法制,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方面的体现,A是符合史实的;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因此B的表述不合史实,符合题意;C、D是宗法制的实施与影响,均符合史实。故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8.中国的封建社会在一定程度上是允许社会流动的,具有较强的调节社会矛盾的机制。地主、商人和高利贷者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的三个主要剥削集团,官僚则是他们政治上的代理人,形成了地主、商人、高利贷者和官僚的“四位一体”,维护封建制度成为它们共同的根本利益。该材料的主旨是 A. 封建制度具有特殊的稳定性 B. 封建社会阶级矛盾尖锐 C. 统治阶层根本利益具有一致性 D. 封建社会允许社会流动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地主、商人、高利贷者和官僚的‘四位一体’,护封建制度成为它们共同的根本利益”可知本质在强调四大阶层在维护封建制度的稳定性,A项正确;材料主旨强调四大阶层在维护封建制度的稳定性,与阶级矛盾尖锐无关,排除B;C项是对材料的片面反映,不是本质,排除C;D项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排除。所以选A ‎9.周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有3个嫡子,但他想传位给贤能的小儿子季历。季历深感为难,他的大哥太伯、二哥虞仲主动避逃荆蛮后,季历方才继位。这反映了 A. 嫡长子继承方式得到认同 B. 墨家选贤任能思想的影响 C. 周礼文化辐射到长江流域 D. 宗法制的基本原则遭破坏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周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有3个嫡子,但他想传位给贤能的小儿子季历。季历深感为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嫡长子继承制的特点,说明嫡长子继承方式得到认同,故A正确。墨家选贤任能思想,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不是西周,故B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周礼文化辐射到长江流域,故C排除。西周时期宗法制的基本原则没有遭破坏,故D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名师点睛】宗法是西周的重要政治制度,这种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这种制度起着维护西周政治等级制度和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后来,各王朝的统治者对宗法制度加以改造,逐渐建立了由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组成的封建宗法制。‎ ‎10.赵翼《廿二史札记》写道:“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材料的“变”最早出现于 A. 商周时期 B. 春秋战国时期 C. 秦汉时期 D. 唐朝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的“变”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和宗法制被破坏,因此选B。AC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和宗法制 ‎11.史料记载,公元1384年9月14日至28日皇宫收到奏章1160件,共计3291件政务。“庶务丛集……人主以一身统御天下,不可无辅臣”。于是 A. 立左右丞相辅佐全国政务 B. 建中朝参与军国要务 C. 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D. 由军机大臣共议国事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1384年为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期,根据材料中政务繁多的情形,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故选C;明太祖废除了丞相,A错误;汉代设立中朝,以应对三公九卿组成的外朝,排除B;清朝时期设立军机处,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公元1384年”“庶务丛集……人主以一身统御天下,不可无辅臣”,联系所学明太祖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以及影响分析解答。‎ ‎12. 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 A. 表明军国大事是最终由朝臣议定 B. 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 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 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题中材料描述了秦汉时期军国大事先由群臣商议,然后宰相上奏皇帝,皇帝最后做出裁决。这种商议的做法有利于集思广益,减少决策的失误。所以本题选D。A项表述与材料“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相矛盾。B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C项对材料的理解错误,并不能起到监督皇权的作用。‎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决策产生的方式。‎ ‎13.有人在评述秦朝的政治变革时说:“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群。”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种变革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促使中国古代政治 A. 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 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 C. 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 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关键信息:“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群”。题干反映了秦朝分封制的废除,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A项正确;B项是经济方面的,不符合题意;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确立,世卿世禄制废除,但CD项并不符合题干要求。‎ 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的形成•郡县制的推广 ‎14.毛泽东曾说“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政制”指的是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宗法制 D. 中央集权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材料的意思是指历代王朝都采用了秦朝的政治制度,秦朝在政治制度上最主要的是中央集权制度,故D符合;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是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而不是秦朝时期的制度,故A选项错误;郡县制是中央集权的内容之一,并且郡县制在以后的历朝有所调整,故B选项错误;宗法制是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故C选项错误。‎ ‎15. “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的共主而是独主,是国家所有人惟一的君主。”材料中“共主”到“独主”的变化反映了 A. 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 B. 集体统治到个体统治的转变 C. 诸侯割据到国家统一的实现 D. 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的建立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周王是天下的“共主”,但各个诸侯国有较大的自主权,权力世袭,体现了贵族政治的特征。秦汉以后实行中央集权制、郡县制,中央到地方的官员全部由皇帝任免,他们必须绝对服从皇帝的命令,皇帝成为天下的“独主”,体现了官僚政治的特征,所以这一变化反映了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西周不是集体统治而是诸侯和天子共治;C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政治体制的变化而不是从分裂到统一的变化;D选项错误,地方分权和中央集权仅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不是对这一变化最准确的描述。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16.根据秦朝官制,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丈夫,史称“三公”。但太慰一职始终空设。在此背景下,御史丈夫的实际作用是(  )‎ A. 监察百官并掌管财政 B. 协助皇帝助理万机 C. 协助丞相管理军事 D. 牵制丞相,以防其专权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三公中丞相是辅佐皇帝处理政事,而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大夫是主管监察,在丞相权力极大的时期御史大夫主要起的作用就是牵制丞相、以防其专权,故选D。‎ ‎17.中国古代在选任官吏时规定,叔伯、兄弟不得在同一部门任职,其目的是 A. 防止官员结党营私 B. 打击官吏贪污腐败 C. 削弱地方政府权力 D. 破坏宗法血缘关系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在选任官吏时规定,叔伯、兄弟不得在同一部门任职”,原因是他们之间有着宗法血缘关系,从政府选任官吏的角度考虑,目的应是防止他们结党营私。A项正确;打击官吏贪污腐败不是其目的排除B项,削弱地方政府权力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D项表述不符合题意和史实,排除。‎ ‎18.中央集权制度下始终贯穿着的两大矛盾是 ‎①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 ‎②君权与相权矛盾 ‎③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矛盾 ‎④丞相与百官的矛盾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专制主义,指皇帝集权、皇权专制,是皇帝对皇权的行使问题;中央集权,是中央对地方集权,这是体制问题,同时也与皇权专制相关,即地方集权于中央,再进一步集权于最高掌权者皇帝。前者涉及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后者涉及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B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详解】‎ ‎19.李清等同学学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专题后,画出了下列“中国封建社会皇权地位演变趋势示意图”,其与史实基本相符的是 A. ‎ B. ‎ C. ‎ D. ‎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我国古代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过程中,皇权从秦朝时期确立独尊地位,到清代达到顶峰,呈现不断加强的趋势,B项符合史实,是正确的。其它ACD三个选项中的图像与皇权不断加强的总体趋势不符,是错误的。‎ ‎20.北宋朝廷尽收州县之财,州县日常开支全仰上司批拨。由于州县额定行政费用之外,所收赋税“不留盈余”。或者“水旱洊至,闾里萧然,农民菜色。而郡县且不能以赈救,而坐至流亡”。这说明了 A. 经济发展导致地方行政区划调整 B. 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C. 中央集权制阻碍社会进步 D. 过分削弱地方权力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后,地方无财权,当水涝灾害来临时,只能“坐至流亡”,说明过分削弱地方权力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故D项正确;材料论述的是地方行政区划导致经济发展不利,故A项错误;经济手段并不都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故B项错误;材料说明地方权力过于弱小导致现象,并不是说中央集权阻碍社会进步,故C项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了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与本题相关的知识点如北宋初期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产生的影响要掌握。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北宋朝廷尽收州县之财,州县日常开支全仰上司批拨”切入,结合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进行思考。‎ ‎21.北宋时,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权力,在州郡长官之下设置 A. 中书门下 B. 通判 C. 平章政事 D. 六科给事中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加强中央集权,宋代在州郡长官之下设置了通判,负责监察地方官员,B项正确。中书门下和平章政事都是中央官员,AC两项不符合题意;六科给事中是明清时期出现的监察官职,D项不符合史实。‎ ‎22.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 A. 推恩令 B. 分封制 C. 行省制 D. 郡县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削弱了王国势力,A项正确;分封制是在地方分封王国,导致地方威胁中央,排除B期;行省制是元代措施,排除C项;郡县制是秦朝设立,西汉时期继续沿用的措施,D项错误。‎ ‎23. 藏文史籍《萨加世系史》载:“元帝辖十一省,西藏之地面虽不足一省,但因为它是八思巴的住地和教法所在,故作为一省委付与八思巴。”当时管理这一地区的中央机构是:‎ A. 中书省 B. 西藏行省 C. 巡检司 D. 宣政院 ‎【答案】D ‎【解析】‎ 在元朝时管理西藏的是宣政院而非中书省、巡检司等,这是基本识记点,没有西藏行省这个说法,综上所述本题只有选D是符合题意的,。‎ ‎24. 下面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地方机构示意图”, 请依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 )‎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 ‎【答案】B ‎【解析】‎ 掌握图中信息是关键。从图中能发现地方机构中有“路”“州”“县”“知州”“通判”等字样,这些信息告诉我们该图反映的应是宋代地方机构示意图。故答案应选 B。‎ ‎25. 汉代官秩仅六百石的三十州刺史,可监督秩三千石的郡守,秩仅千石的御史中丞可察官秩万石之丞相;唐代官仅七品的察院长,可察尚书省;宋代御史台的察院,上自宰相,下及郎官违法、失职皆可弹奏。材料表明古代的监察 A. 地位越来越高可弹奏宰相 B. 是朝廷的耳目对朝廷负责 C. 解决相权威胁的主要途径 D. 位卑权重以小制大的范式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弹奏宰相是监察官的职责,并不是因为地位高,地位越来越高与材料中“秩仅千石的御史中丞”“仅七品的察院长”不符,故A项错误;“上自宰相,下及郎官”和监察官都是中央集权下的官僚,都对朝廷负责,故B项错误;皇权解决相权威胁的主要途径是分权,而非古代的监察,材料中“监督秩三千石的郡守”“下及郎官违法、失职皆可弹奏”表明并非仅仅针对相权,故C项错误;以小制大,与材料中“仅六百石的三十州刺史,可监督秩三千石的郡守,秩仅千石的御史中丞可察官秩万石之丞相;唐代官仅七品的察院长,可察尚书省”相符,故D项正确。‎ ‎26.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系统完整的选官制度是从两汉的察举制度开始的,“察举制一九品中正制一科举制”是选官制度发展的主线。选官制度由察举制到科举制的发展,反映了 A. 选官制度的唯一性、单一化 B. “西学东渐”的影响 C. 选官标准及方法的主观化、复杂化 D. 选官权力集权化和专制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由察举制到科举制的发展变化,反映选官权由地方转向中央,这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满足专制政府对思想和文化的控制,D项正确。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是我国古代特定时期的典型选官制度,并非唯一选官途径,如察举制时还有征辟等,排除A项;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没有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排除B项;中国古代的选官标准由依据血缘到考试成绩的变化,体现了选官标准及方法的客观化,排除C项。‎ ‎27.北大历史系教授阎步克研究认为:中国古代官制中存在着两类官职,一类承担兵刑钱谷、监察考选等实际行政职能,即“职能性官职”;另一类则主要用于安排官僚品位高下,属“品位性职类”.秦汉以后,官职复杂多变,每一细微变化都折射出相关政治变迁.下列有关解读中不正确的是 A. 秦汉“以吏治天下”,禄秩等级从属于职位的色彩浓厚 B. 魏晋官僚“士族化”,仅参照等级品位因素 C. 唐宋入仕者皆授官阶,说明已基本摆脱魏晋品位的影响 D. 明清以“品位性官职”为主,与专制皇权的高度强化紧密相关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唐代的官僚等级制下,在职事官之外,存在着文散阶和武散阶序列,它们分别由文武散官构成,C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秦汉“以吏治天下”,禄秩等级从属于职位的色彩浓厚,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排除;魏晋时期,由于九品中正制,导致等级品位发展到新的高度,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排除;明清专制皇权的高度强化,官职以品位为主,无对应的实权,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排除。故选C。‎ ‎28. 有学者认为,我国古代有“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的挑选社会上的优秀分子,使之参预国家政治”的制度。该制度始于( )‎ A. 秦汉时期 B. 魏晋南北朝时期 C. 隋唐时期 D. 明清时期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不对,秦朝实行按军功授爵;汉朝实行察举制,由地方向中央推荐,但东汉时期被豪强地主操纵;B不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但实际上是看门第高低;隋唐时期实行科举考试制度,是选官制度体现了一定公平、公正的原则。明清时期是沿用科举考试而非开始,排除D。故答案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度 ‎【名师点睛】古代选官制度:‎ ‎(1)世袭制:奴隶社会实行。‎ ‎(2)军功授爵制:战国秦国商鞅变法时实行,依据战功授予相应的爵位,打击奴隶主贵族世袭特权;培养了大批军功地主,壮大了统治阶级。‎ ‎(3)皇帝任免制:秦朝中央官吏及郡守县令直接由皇帝任免。‎ ‎(4)察举制。察举制是两汉推选、选拔人才为官的制度,西汉创立,包括察举和皇帝征召等内容。西汉和东汉初选举的依据是人才的才能和品德,东汉后期却变为门第族望,察举制被官僚家族支配。‎ ‎(5)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实行的选官制度。九品,即把人才分为九个等级,作为政府选用人才的依据,中正,有名望的推官,人才的等级由他们评定。‎ ‎(6)科举制:科举制是利用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创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发展改革于北宋,僵化于明清,改造于戊戌变法,结束于1905年。‎ ‎29.《文献通考》载,唐代监察御史“选拜多自京畿县尉”;玄宗诏定:“凡官不历州县者,不拟台省”;肃宗时重申“御史须曾任州县理人官者,方得荐用”。这说明唐代选任监察官员 A. 用于维持地方的治安 B. 是由皇帝个人钦定的 C. 强调人选的实践经历 D. 是由地方官员推荐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选拜多自京畿县尉’;玄宗诏定:‘凡官不历州县者,不拟台省’;肃宗时重申‘御史须曾任州县理人官者,方得荐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了唐代选任监察官员强调人选的实践经历,故C正确;监察官员负责监察,不是维持地方的治安,排除A;材料反映皇帝规定选用监察官员的条件,并非皇帝个人钦定监察官员,排除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监察官员是由地方官员推荐的,排除D。‎ ‎30.北宋仁宗天圣九年(1031年)规定:“大两省官出知外郡,不得奏辟(向朝廷荐举征召为官)通判职官,其诸处知州,亦不得保举见任(现任)通判。”这一规定的目的在于 A. 推动地方军政权力分离 B. 使通判绝对服从于中央 C. 防止知州受到通判制约 D. 确保对地方的有效监督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州府长官不能举荐、拔擢通判,实际上就是为了防止知州、知府与通判相勾结,导致通判无法有效监察地方,这一规定的目的在于在于确保对地方的有效监督,D项正确。题干强调州府长官不能举荐、拔擢通判,并没有体现地方军政权力分离,排除A。中央拥有通判的任免权,目的是利用通判确保对地方的有效监督,而不是使通判绝对服从于中央,排除B。中央拥有通判的任免权,实际上希望通过利用通判制约知州,排除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二、材料解析题 ‎31.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现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材料二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紀,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故秦、汉以降,‘天子孤立无辅’祚不永于商、周;……郡县者,非天子之利也,国祚所以不长也;而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一》‎ 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 ‎——顾炎武《郡县论》‎ 材料三 ‎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战国和秦朝分别在地方实行什么地方制度?‎ ‎(2)根据材料二,分别概括王夫之、顾炎武对郡县制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郡县制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3)根据材料三,与秦朝的地方制度相比,元朝的行省有何特点?结合元朝行省图,指出元朝实行行省制度的现实原因。‎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当今社会形势,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答案】(1)战国:分封制。秦朝:郡县制。‎ ‎(2)王夫之:从国家考虑,郡县制不如分封制害处多。顾炎武:郡县制缺陷在于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作用:郡县制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有利于国家统一及稳定,为历朝所沿用。‎ ‎(3)特点:数量少,管辖范围大。现实原因:元朝疆域空前辽阔。‎ ‎(4)中央与地方: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既要发挥中央的领导作用,又要赋予地方必要的权力;中央对地方的政策要因时而变 ‎【解析】‎ ‎【详解】(1)制度:根据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知它们分别是战国的分封制和秦朝的郡县制。‎ ‎(2)王夫之:根据材料二“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得出从国家考虑,郡县制不如分封制害处多;顾炎武:由材料二“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得出郡县制缺陷在于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积极作用:根据所学知识,从利于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利于国家统一及稳定、为历朝所沿用等方面进行分析。‎ ‎(3)特点:根据材料三与材料一中的地方制度相比,明显得出数量少、管辖范围大。现实原因:结合元朝行省图,可得出元朝疆域空前辽阔。‎ ‎(4)中央与地方: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当今社会形势,综合整理本题主旨,从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既要发挥中央的领导作用、又要赋予地方必要的权力,中央对地方的政策要因时而变等角度进行论述。‎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武帝从贤良文学或上书言事的人当中,先后拔用了严助、朱买臣、吾丘寿王、主父偃、严安等人,在他们的本职以外,另给侍中、给事中、常侍等加官,让他们出入禁省,随侍左右,顾问应对,参与大政。……武帝还参用宦官为中书,掌尚书之职。这些人日在皇帝左右,逐渐形成一个宫内决策的机构,称为“中朝”或“内朝”,与以丞相为首的政务机关“外朝”相对应。‎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 唐初,尚书左右仆射二人及侍中、中书令各二人是当然的宰相,在门下省政事堂办公,非三省长官不得入政事堂(唐太宗)给他官加上“参预朝政”、“参议得失”、“参知政事”、“参知机务”、“同掌机务”等名目,让他们进入政事堂分任宰相事……。‎ ‎——《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宋承唐制,以同平章事为宰相之任,无常员,有二人则分日知印”。“参知政事掌副宰相,毗大政,参庶务”。……初期,参知政事“不押班,不知印,不升政事堂,殿廷别设专位,敕尾著衔降宰相”。“至道元年(公元995年),诏宰相与参政轮班知印,同升政事堂。押敕齐衔,行则并马”……。‎ ‎——《中国政治制度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内朝”的人员组成及其设立的直接目的。‎ ‎(2)根据材料二,分析唐太宗的行政措施与材料一汉武帝的不同之处。‎ ‎(3)根据材料三说明“参知政事”地位的变化。‎ ‎(4)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汉武帝、唐太宗及宋朝实施的行政措施的共同点及其根本目的。‎ ‎【答案】(1)组成:被汉武帝另外加官特许的官员、被选作中书的宦官。直接目的:削弱相权。‎ ‎(2)在相权一分为三的基础上,再加封其他官员“参知政事”等名目进入政事堂分任宰相事。‎ ‎(3)从初期的副宰相低于同平章事到与宰相有同等的权力。‎ ‎(4)共同点:给低级别的官员赋予相权。根本目的:加强皇权 ‎【解析】‎ ‎【详解】(1)组成:根据材料一,“在他们的本职以外,另给侍中、给事中、常侍等加官,让他们出入禁省,随侍左右,顾问应对,参与大政。……武帝还参用宦官为中书,掌尚书之职”加以归纳即可。直接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汉武帝实行内外朝制度,旨在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2)不同:根据材料二“唐初,尚书左右仆射二人及侍中、中书令各二人是当然的宰相,在门下省政事堂办公,非三省长官不得入政事堂”可以得出唐初实行三省六部制;根据材料“(唐太宗)给他官加上‘参预朝政’、‘参议得失’、‘参知政事’、‘参知机务’、‘同掌机务’等名目,让他们进入政事堂分任宰相事”可以得出再加封其他官员“参知政事”等名目进入政事堂分任宰相事。‎ ‎(3)变化:根据材料三“初期,参知政事‘不押班,不知印,不升政事堂,殿廷别设专位,敕尾著衔降宰相’。‘至道元年(公元995年),诏宰相与参政轮班知印,同升政事堂’”加以归纳概括即可。‎ ‎(4)共同点:根据上述材料,综合分析上述回答,可以得出三者的共同点在于给低级别的官员赋予相权,以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