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ww.ks5u.com 鹤岗一中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题 ‎1.商人的宗教观念是万物有灵论,诸神中有帝或上帝等。帝或上帝主要具有自然权能与战争权能,在人事权能上仅作用于商王本身,而不作用于王以外的其他人。据此可知 A. 商朝时原始宗教开始出现 B. 中国早期王权与神权密切结合 C. 皇权独尊的思想已经确立 D. 中央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诸神中有帝或上帝”、“帝或上帝主要具有自然权能与战争权能,在人事权能上仅作用于商王本身”可知,商人的王权具有神秘色彩,因此选择B。A项中的开始属于用词不当,材料没有体现,排除;皇权独尊的思想确立在秦朝,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商人的宗教观,D项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 ‎2. 一历史学者指出:“西周宗法制是一种以父系血缘为准绳的遗产继承法”。这些“遗产”不包括 A. 王国统治权 B. 财富和爵位 C. 指定继承人 D. 土地和人口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联系所学知识可知,A.王国统治权、B.财富与爵位、D.土地与人口,以上都是继承的遗产;C.指定继承人,这并非是统治者随意规定的,而是必须按照嫡长子继承的原则。故此题应选C项。‎ ‎【详解】‎ ‎3.《吕氏春秋·宰分览·慎势》言:“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这表明宗法制的目的是 A. 维护宗族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B. 消除诸子矛盾 C. 保证各级贵族的特权 D. 实现长治久安 ‎【答案】A ‎【解析】‎ 联系史实可知,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其推行的目的就是“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而这里材料中的“疑生争,争生乱”从而导致社会秩序混乱,这里的“立适子”即嫡长子继承制。通过嫡长子继承制,保证贵族的世卿世禄,故此题应选C项。选项A,嫡长子继承制是分封制的内在纽带,目的在于分封制。选项B,消除诸子矛盾错误,只能是解决矛盾。宗法制的目的在于保障分封制的目的,保障分封制传承秩序的稳定,继而通过分封制达到长治久安,故目的不在长治久安,故D错。‎ 点睛:宗法制的作用主要在于两点。其一,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其二,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4.有学者指出:“西周的分封制存在一种先天性的危险。”以下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 周王完全按照血缘进行分封 B. 诸侯拥有独立征税、军事权 C. 诸侯对周王要尽一定的义务 D. 周王对诸侯的任免无能为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分封制规定诸侯国在自己的封地内有世袭统治权,对卿大夫再分封及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权力,诸侯国在封地内有很大的独立性,因此材料中“先天性的危险”指的是诸侯拥有独立征税、军事权,从而容易形成割据势力,故B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分封的对象有同姓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因此周王不是完全按照血缘进行分封,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诸侯对周王要尽一定的义务,但这与材料中的“先天性危险”无关,故C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分封制度下诸侯有很大的独立性,容易导致地方割据力量威胁中央,因而说“先天性的危险”,而与周王对诸侯的任免无能为力无关,故D选项错误。‎ ‎5.西周时期封建诸侯被授予对接收封域内的土著邦族进行组织城防、分派劳役、划定田亩、征收赋税、贡献土产等具体的日常治理内容。这一举措 A. 维护了民族团结 B. 加强了中央集权 C. 削弱了周王权威 D. 强化了地方管理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信息来看,西周对地方诸侯赋予较大的权力,管理所在地的土著邦族,借此来强化西周对地方的统治,故答案为D项。对地方邦族的管理并不一定会维护民族团结,排除A项;中央集权开始于秦朝,排除B项;对土著邦族的管理会维护周王的权威,排除C项。‎ ‎【点睛】西周的分封制相对于夏商时期的方国联盟来说,有利于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统治区域,稳定统治范围。但分封制存在严重缺陷,即受封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导致分封制日渐瓦解和最终遭到破坏。‎ ‎6.有学者称:“西周的封邦建国实现了以矩姓为主的贵族阶层、被征服的臣仆、封地土著三种人的结合,突破了纯粹的血缘组织框架……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 分封制强化了血缘宗法关系 B. 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疆域 C. 分封制保证了周灭商的成功 D. 分封制奠定了地缘政治基础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封制。A项与材料“突破了(以前)纯粹的血缘组织框架”矛盾,故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疆域领土,故B项错误;分封制是在周灭商以后实行的,故C项说法错误;材料“以姬姓为主的贵族阶层”体现了血缘政治,材料“被征服的臣仆、封地土著”体现了地缘政治,可见分封制奠定了地缘政治的基础,故D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名师点睛】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①神权和王权相结合,形成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②以血缘为纽带、宗法制和分封制相结合,形成了国家的政治结构;③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④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⑤血缘关系与政治隶属关系紧密结合,具有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特点。‎ ‎7.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相国,复置丞相,设一员称丞相,设二员称左、右丞相,确立了丞相制度。秦始皇的举措意在 A. 恢复传统官制 B. 减少决策失误 C. 强化专制统治 D. 完善中枢机构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秦代丞相制度。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秦代设立丞相,左、右丞相相互牵制,分割相权,丞相不世袭有任期,与春秋战国时期贵族政治相比,掌握实权的人数减少,国家权力更加集中,强化了君主专制统治,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恢复传统官职不是秦始皇此举的目的;B选项错误,朝议制度的有效实施可以减少决策失误,这也不是秦始皇此举的主要目的;D选项错误,完善中央机构不是秦始皇设置丞相制度的主要目的。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8.秦朝中央官职设三公九卿。其中九卿有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卫尉,掌宫门警卫;太仪,掌御用车马;廷尉,掌刑法……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及皇帝的生活供应。由此可见,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是 A. 分工明确,彼此牵制 B. 垂直管理、分层管理 C. 服务皇权,家国同治 D. 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说“九卿”原先职能是皇家的内侍机构,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这种机构转为行政机构,这反映了秦朝的中央官制是为皇家服务的,“国”“家”同治的特点,故C项正确;而A项是现象,不是“本质”;B是指郡县制特点。D是选官制度,不符合材料主旨。‎ ‎【点睛】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内容:包括至高无上的皇帝制、中央机构和地方机构的郡县制。‎ ‎(1)皇帝制度:①皇权至上,大权总揽;②“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2‎ ‎)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三公指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军国大事操纵在皇帝手中。‎ ‎(3)地方官制—废分封,置郡县(郡守和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县以下有乡、里等基层机构)‎ ‎(4)制订了一套选拔和考核官吏的制度。‎ ‎(5)制定法律,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 ‎9.王夫之认为商周之变和周秦之变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两次政权更替,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曾随之发生变化。下列最能体现“周秦之变”的是 A. 从传位贤能到血缘世袭 B. 从官僚政治到贵族政治 C. 从分封诸侯到郡县制度 D. 从礼乐治国到法律治国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周、秦之变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第一次大变革”指的是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故C项正确;A项,传位贤能为禅让制,从传位贤能到血缘世袭体现了商周之变,排除。B项弄反了,应为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故错误。D项,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实质为人治,并非法治,故排除。‎ ‎10.《史记》:“……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抚万民明庶物;外镇四夷诸侯,内使卿大夫各尽职务。”材料所反映的官职与秦朝官职相同的是 A. 丞相 B. 太尉 C. 御史大夫 D. 郡守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抚万民明庶物;外镇四夷诸侯,内使卿大夫各尽职务”可知此官职管理全国“上”“下”“内”“外”事物,与秦朝丞相掌管全国政务相符,故A正确;太尉掌管全国军务,与题意不符,排除B;御史大夫负责监察,与题意不符,排除C;郡守管理本郡政务,与题意不符,排除D。‎ ‎11. 在龚书铎著的《中国社会通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汉建国时,认为秦二世而亡与宗室无寸土上之封,无法以枝叶护本有关。”为此,汉初采取的行政制度是(   )‎ A. 郡国并行制 B. 行省制 C. 郡县制 D. 分封制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掌握。西汉建立后,错误地总结了秦亡的教训,认为是没有实行分封制的缘故,因此,在实行郡县制的同时也实行分封制,即推行郡国并行制。所以应选A。‎ 考点: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西汉的地方行政制度 ‎12.东汉中期以后,诸帝大多年幼继位,年寿不长。皇帝年幼不能亲政,太后掌握朝政,实际权力控制在外戚手中。皇帝长大后不满外戚干政,便依靠宦官铲除外戚势力,宦官又因此掌控朝政,从而出现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这种现象实际上反映了 A. 君主专制制度的弊端 B. 强化相权带来严重后果 C. 豪强地主势力的膨胀 D. 中央与地方的权力之争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主旨为东汉后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所学可知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源在于君主专制制度,选项A正确;外戚宦官专权与相权无关,而且东汉时期相权较弱,选项B排除;材料中外戚宦官专权属于中央政权之争,与地方势力无关,选项C、D排除。‎ ‎【点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根本特征为皇权至高无上,这种特征导致依附皇权的势力如外戚、宦官会在皇帝怠政、年幼等特殊时期形成专权。‎ ‎13.汉武帝设刺史,职权为“奉诏六条察州”。西汉中期后,京房(人名)曾经向皇帝奏报新的对官吏考核的方法,皇帝“召见诸刺史,令房晓以课事(考核官吏政绩的事宜),刺史复以为不可”。由此可见,在汉代中后期 A. 刺史制度渐趋完善 B. 刺史地位显著提高 C. 刺史监察范围扩大 D. 刺史职权有所异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西汉中期后”刺史可以对皇帝提出的“新的对官吏考核的方法”“复以为不可”,可知其除了监察外,有了对政务干预的权利,D项正确。因为不是监察事务、职能和体系的发展,A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事件后续比较,B项错误。‎ ‎14.宋代“参知政事与宰相分日知印,押正衙班。遇宰相、使相、亲王得议军国大政,并得升都堂。”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A. 宰相权力的分割 B. 皇帝权力的加强 C. 中央集权的加强 D. 宰相权力的加强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参知政事与宰相分日知印”和“遇宰相、使相、亲王得议军国大政”可知参知政事分割了宰相的行政权,根据所学可知,分割相权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故B项正确;A项是材料反映的现象不是目的,故A项错误;分割相权是解决君权和相权的矛盾,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不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宰相权力的削弱,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调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考生要抓住关键信息“参知政事与宰相分日知印”并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权力,并结合所学知识,削弱相权就是要加强皇权。‎ ‎15.宋朝建立后,宋太祖于各州设“通判州军事”一至二员,简称通判,与知州同领本州,裁出兵民、钱谷、户口、赋税、狱讼审理等事,本州公文须经通判同意签押方可施行。这些举措 A. 扩大了知州的行政权力 B. 控制了地方财政支出 C. 提高了各州的行政效率 D.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北宋时期设通判分割知州权力,并对地方进行监督,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答案为D项;这些举措使知州的行政权力受到削弱,排除A项;B项中的“控制”说法绝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不利于地方自主性的发挥,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行政效率,排除C项。‎ ‎16.有学者认为,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作用下,君主专制制度自身也会发育成长出某种调节机制、某种“解毒”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君权的滥用和过度膨胀、弥补君主在能力上的不足。下列事实与此描述最为吻合的史实是 A. 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 B. 北宋设通判进行监督 C. 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D. 明朝废丞相设立内阁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唐代三省体制以分割相权的方式,加强了君主专制。但三省中的中书省和门下省成为政治生活的中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决策过程,减少帝王独断决策的失误;门下省的封驳权力使其拥有一定的监督职能,对帝王的滥权或昏庸能起到劝诫和约束作用,故C项正确。A项,郡国并行制与君主专制无关,排除。B项,通判设立旨在监督地方知州,排除。D项,丞相的废除加强了皇权专制,排除。‎ ‎17.嘉定二年(1210年),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临终前写下了那首千古绝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按两宋中央官制,负责筹划“王师北定”事务的是 A. 尚书省 B. 参知政事 C. 军机处 D. 枢密院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问的是两宋中央官制,而且是管理军事的,枢密院是中央官僚机构,负责管理军事,分割宰相的军权,故D正确;两宋时期,尚书省的制度名存实亡,不具体负责军事,排除A;参知政事分割丞相的行政权,不负责管理军事,排除B;清朝设立军机处,C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18.西方学者白彬菊认为,清代军机处的设立使军机大臣能够协助皇帝对庞大帝国的海量信息进行筛选和处理,得以将有限的资源投放到最根本和主要的地方。由此可知,该观点认为军机处的设立 A. 促进了内廷机构外廷化 B. 体现了权力运作规范化 C. 提高了中枢决策的效能 D. 为权臣专权开方便之门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军机处“使军机大臣能够协助皇帝对庞大帝国的海量信息进行筛选和处理,得以将有限的资源投放到最根本和主要的地方”可以看出军机处的设置有利于帮助皇帝处理海量信息,并且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提高了中枢决策的效率,故选C。军机处在内廷办公起到连接外廷的工作,不是外廷化,故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权力运作的规范化,排除B。军机处大臣是上传下达,跪受笔录,无法达到专权,D错误。‎ ‎【点睛】清朝军机处的职权:军机大臣由皇帝钦定每日接受召见,跪受笔录,按皇帝的旨意拟写诏 令,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一人裁決。影响:①能快速处理各种文书,提高了行政效率。②全国的军政大权集中到皇帝手中(君权合并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到了顶峰。‎ ‎19.阅读下表,该表说明了 A. 察举制是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 B. 两宋以后选官标准发生了重大变化 C. 科举制起到了社会整合的作用 D. 科举制完全实现了官员选拔的公平公正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表格中“进士”可知表格反映的是科举制,根据表格材料“任官前出身为平民”“任官前出身于贫寒家庭”可知材料的主旨是认为科举制起到了社会整合的作用,故C 项符合题意;A项察举制不符合题意;表格未体现选官标准,故B错误;D项中“完全”过于绝对,故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C。‎ ‎20.公元前5世纪末,雅典城邦在市政广场上建母亲神的圣殿,将城邦所有的法律、法令、公民大会和500人议事会的决议,以及收支账目俱都存放于此,以供公民们查询。其目的在于 A. 增强公民参政意识 B. 保障公民平等 C. 宣扬神权至上观念 D. 维护贵族政治 ‎【答案】A ‎【解析】‎ ‎【详解】古代雅典“将城邦所有的法律、法令、公民大会和500人议事会的决议,以及收支账目”都公之于众,这有利于雅典公民了解城邦民主政治,从而增强了公民的参政意识,故A项正确;材料信息体现不出保障公民平等,故B项错误;材料和神权至上无关,故C项错误;此做法目的是激发公民参政议政,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错误。‎ ‎21.古代雅典的公共墓地主要用于埋葬牺牲的战士,城邦为他们树立墓碑,分别落刻上所有牺牲者的名字,但不标明他们的身世。这一做法表明古代雅典 A. 注重强化公民群体意识 B. 具有精英政治显著特点 C. 个人身世隐私得到尊重 D. 贵族阶层掌控政治生活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城邦为在牺牲战士墓碑上只刻名字而不注明身世,其潜在含义不管出身如何,战士为城邦而牺牲,体现城邦至上观念,选项A正确;雅典属于公民政治,不属于精英政治,选项B排除;墓碑上不刻牺牲者身世与保护隐私无关,选项C排除;雅典政治生活由公民掌控,选项D排除。‎ ‎【点睛】古代雅典是城邦政治,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共同管理城邦,遵循城邦至上原则。‎ ‎22.雅典城邦“以有效的机制制约政治斗争,把它局限在和平有序的范围之内,阻止它演变为血腥的暴力惨剧,同时又要保持不同政治派别之间的良性竞争和对立,以利于社会批评、监督和纠正执政者的错误”。由此城邦 A. 设立公民陪审法庭 B. 实行陶片放逐法 C. 扩大公民大会权利 D. 发放工资和津贴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以有效的机制制约政治斗争,把它局限在和平有序的范围之内,阻止它演变为血腥的暴力惨剧,同时又要保持不同政治派别之间的良性竞争和对立,以利于社会批评、监督和纠正执政者的错误。”结合所学可知,这指的是雅典城邦实行的陶片放逐法,陶片放逐法规定,公民可以在陶片上写上那些不受欢迎的人的名字,并通过投票表决将他们予以政治放逐,其突出特点是由公民直接行使监督权,对全体公民进行监督,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陪审法庭的职责是受理公民投诉,不能制约政治斗争,批评、监督和纠正执政者的错误;C选项错误,公民大会是雅典最高权力机构,每个公民在会上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不是弹劾制度,不能制约政治斗争,批评、监督和纠正执政者的错误;D选项错误,为担任公职和参与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不能制约政治斗争,批评、监督和纠正执政者的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2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里说道:“(罗马法)是由大自然确立起来的,通过健全的理智方能发现,而且对所有的时代和所有的民族都一样有效。”该观点肯定了罗马法 A. 自然法原则和民族性原则 B. 理性原则和时代性原则 C. 自然法原则和恒久性原则 D. 理性原则和民族性原则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罗马法)是由大自然确立起来的,通过健全的理智方能发现,而且对所有的时代和所有的民族都一样有效”可知,罗马法确立了自然法原则和恒久性原则,C项符合题意。民族性、时代性与材料“对所有的时代和所有的民族都一样有效”的描述相悖,排除ABD。‎ ‎24.英国《自由大宪章》中涉及债务担保和连带责任,与罗马法中“保证人在履行了担保责任之后可以向主债务人行使追索权”的规定如出一辙。出现该现象的根源在于 A. 罗马法中蕴含着天赋人权思想 B. 罗马法迎合商品经济发展需要 C. 英国法律继承和发展了罗马法 D. 近代西方法律的源泉在罗马法 ‎【答案】B ‎【解析】‎ ‎【详解】英国《自由大宪章》中涉及债务担保和连带责任,这主要是商品经济发展,经济纠纷增加,促进相关法律的完善,故B正确;材料信息与天赋人权无关,排除A;罗马法为英国法律提供了借鉴,但不是根源,排除CD。‎ ‎25.罗马法规定:人为的变更自然水流,以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时,受害人得诉诸赔款;打麦场所邻地所有人,不得在其土地上建设房屋,致挡阻阳光和扬麦时所需要的风。这说明罗马法 A. 注重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 B. 注意保护私有财产 C. 重视调节贵族与平民的利益矛盾 D. 注意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以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时,受害人得诉诸赔偿……打麦场所邻地所有人,不得在其土地上建设房屋”可知,罗马通过法律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A项正确。“阳光和扬麦时所需要的风”并不是私有财产,排除B项;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到贵族与平民,也没有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故排除CD项;‎ ‎26.公元前413年,雅典远征西西里失败,很多雅典人不是总结教训反省自身的原因,而是转而攻击那些赞成远征的演说家,好像他们自己没有表决赞成似的,其出尔反尔的行为近乎无赖。这反映了雅典 A. 直接民主存在决策风险 B. 公民道德素质严重缺失 C. 演说术有助于民主决策 D. 集体决策成为战败根源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转而攻击那些赞成远征的演说家,好像他们自己没有表决赞成似的”可知,雅典公民的做法缺乏对雅典负责的态度,说明雅典民主政治中的直接民主存在决策风险,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反映雅典直接民主存在决策风险,没有涉及公民道德素质严重缺失,故B项排除;演说是民主政治的表现之一,但蛊惑人心的演说不利于民主决策,故C项排除;D项错在“根源”,且材料强调雅典直接民主存在决策风险,排除。‎ ‎【点睛】“转而攻击那些赞成远征的演说家,好像他们自己没有表决赞成似的”是关键信息。‎ ‎27.《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在进行财产交易时,当事人要说出规定的套语,至于这种套语的言辞是否反映了当事人的真实意思,法律不予过问,只要交易的仪式符合要求,即使当事人的交易协议是在受欺骗情况下达成的,也不影响法律效力。这说明当时罗马 A. 公民法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 B. 经济领域容易出现法律漏洞 C. 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影响司法公正 D. 公民法不重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至于这种套语的言辞是否反映了当事人的真实意思,法律不予过问,只要交易的仪式符合要求,即使当事人的交易协议是在受欺骗情况下达成的,也不影响法律效力”可知程序的形式重于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说明公民法存在僵化教条和形式主义的缺点,故A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对于财产交易有严格详细的规定,避免出现纠纷,所以材料中并不能反映存在法律漏洞,故B项错误;材料属于对《十二铜表法》详细的官方解释与规定,并不是对法律的随意解释,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罗马法核心内容之一就是保护私有财产,材料中《十二铜表法》也对财产交易做了详细规定,体现了重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故D项错误。‎ ‎28.“它遏止了1661年后出现的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这里的“它”是指 A. 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B. 光荣革命的胜利 C. 责任内阁制度的形成 D. 议会制度的改革 ‎【答案】B ‎【解析】‎ 光荣革命实现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结束君主专制,但是保留了国王,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A项错误,内战爆发没有遏止专制主义;C项错误,责任内阁制形成于18世纪初,此时应该早就遏止了专制主义;D项错误,1832年议会改革主要是使代议制完善而不是遏止君主专制。‎ ‎29.下表是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中选区调整和各选区议员名额重新分配简表 选区 议席分配 ‎56个不到2000人口的选区 取消111个议席 ‎31个有2000—4000人口的选区 取消32个议席 新兴工业城市选区 获得65个议席 北方郡选区 获得65个议席 苏格兰和爱尔兰选区 获得13个议席 ‎(注:表中取消的143个议席分配给了新兴工业城市、北方郡及苏格兰和爱尔兰)据此判断,1832年议会改革 A. 标志着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B. 提高了工人阶级政治地位 C. 实现了全体公民自由平等 D. 进一步完善了君主立宪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通过材料看出1832年改革让原来被贵族控制的选票得以解除,而使得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议席,掌握更多的政治权利,从而对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得以进一步完善,故答案为D项。英国责任内阁制在18世纪早期形成,时间不对,故排除A;1832年议会改革提高资产阶级政治地位,排除B项;英国是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是统治阶级,不可能真正实现公民的自由平等,排除C项。‎ ‎30.英国光荣革命后,内阁会议由英王主持,全部行政权是由国王及其任命的政府大臣来掌握的,这些大臣完全对国王负责。1701年议会通过法案,规定:“凡是国家的诏令必须由同意这一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这项法规 A. 扩大了国王权利 B. 使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 C. 破坏光荣革命的果实 D. 利于责任内阁制建立 ‎【答案】D ‎【解析】‎ ‎【详解】“凡是国家的诏令必须由同意这一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的规定,使政府大臣的作用得以增强,限制了王权,结合所学可知这一变化有利于责任内阁制的建立,故答案为D项;这项法规削弱了国王的权利,A项错误;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是《权利法案》的颁布,B项不符合史实;光荣革命为议会限制王权提供了条件,与这一法规的作用一致,C项错误。‎ ‎31.1706年,英国安妮女王在写给财政大臣信中指出:“朕所希望的是支持和任用所有同政府保持一致者的自由,不论他们是辉格党人或托利党人,而不受某个政党的限制。”这表明当时的英国 A. 国王仍掌握某些权力 B. 责任内阁制遭到了破坏 C. 政党成为国王的附庸 D. 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根据材料中“1706年”“支持和任用所有同政府保持一致者”可知,当时英国国王仍掌握着行政权,故A项正确;1706年英国责任内阁制尚未形成,排除B项;仅凭材料并不能说明政党成为国王的附庸,故C排除;当时王权是逐渐被限制的,而不是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故D排除。‎ ‎32.凡须由参议院和众议院一致同意的每项命令、决议或表决(关于休会问题除外),须送交合众国总统,该项命令、决议或表决生效前,须由总统批准,如总统不批准,则按照关于议案所规定的规则和限制,由参议院和众议院三分之二议员重新通过。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 凡总统不批准的命令、决议或表决均不生效 B. 该规定充分体现了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C. 该规定起到了杜绝美国总统滥用职权的作用 D. 体现了总统与国会之间存在一定的权力制约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材料反映了总统和国会之间的相互制约,故选D项;A项表述不符合美国三权分立的内容,故排除;材料只反映了总统和国会之间的制衡,“充分体现”表述过于绝对,故排除B项;“杜绝”的表述过于绝对,也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项。‎ ‎33. 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说:“在美国,多数虽然经常流露出暴君的嗜好和脾气,但还没有施行暴政的最完备手段。……多数虽然越来越专制,但没有给中央政府增加特权,而一直把一切大权留给自己。”这反映出美国 A. 名为民主共和,实为专制暴政 B. 实行代议制,防止多数人暴政 C. 实行联邦制,各州保持一定独立性 D. 采取三权分立,防止总统专制独裁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干中“多数虽然越来越专制,但没有给中央政府增加特权,而一直把一切大权留给自己”可知避免出现专制的原因是实行联邦制,各州在行政上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因为多数与中央政府相对的就是各个州,故C项正确。A B 与所学知识冲突,D项材料中未体现,可以排除。‎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多数”、“中央政府”、“未增加特权”,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得出答案。‎ ‎34.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总统作为国家元首,有与两院一样的法律创制权,还执掌国防、外交事务,拥有任命文武官员权力。但和约及商约须经两院通过后才可定案;未经两院同意,总统不得宣战。可见,当时法国实际上 A. 建立了三权分立体制 B. 照搬了美国政治制度 C. 共和制君主制交替局面结束 D. 解决了各政治派别之间矛盾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法国总统拥有一定的权力,但受到议会权力的制约,法国1875年宪法标志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法国政体混乱交替局面结束,故C项正确。A项,法国未照搬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体制,排除。B项,美国实行总统共和制,总统拥有行政实权,排除。D项,虽然法国共和政体确立,但共和政体尚不稳固,专制与共和的矛盾长期存在,故排除。‎ ‎35.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增加了总统解散众议院必须获得参议院同意的规定,而议会对总统的不信任权却没有类似的明确限制。这些含糊不清的规定从侧面反映了 A. 行政权不能制约立法权 B. 法国民主政治的虚伪性 C. 总统与议会斗争的失败 D. 共和制是政治妥协的产物 ‎【答案】D ‎【解析】‎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总统与议会的矛盾斗争复杂曲折,在宪法中表述含糊不清,都说明当时法国宪法是各种政治势力妥协斗争的产物,故D选项正确;材料反映总统可以解散众议院,故不能说明行政权不能制约立法权,故A选项错误;各种政治势力妥协斗争不能说明法国民主政治的虚伪性,故B选项错误;仅仅据材料的有限信息也不能说明总统与议会斗争的失败,故C选项错误。‎ ‎36.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后,普鲁士国家行政管理领域中的顶级职位几乎处于贵族垄断状态。到1910年,普鲁士多数要职仍被贵族占据。在后备行政官员队伍中,贵族出身者所占比重也不降反升。由此可知,当时德意志帝国 A. 国家经济实力雄厚 B. 行政机构不断扩张 C. 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D. 实行贵族专制统治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普鲁士国家行政管理领域中的顶级职位几乎处于贵族垄断状态”“普鲁士多数要职仍被贵族占据。在后备行政官员队伍中,贵族出身者所占比重也不降反升”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德意志帝国在统一以后贵族拥有很多的权利,反映出其实行的是贵族专制统治的特点。故答案为D项。AB项,材料不能反映国家经济实力情况以及行政机构是否扩张,排除;C项,德意志帝国资本主义发展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点睛】推断(理)型选择题解答时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 ‎37.“帝国议会不是一个‘假议会’,虽然总理与政府都由皇帝任命,但是如果他们没有议会多数的支持,几乎无法执政,因为议会享有立法权。”作者对近代德国政体的看法是 A. 近代德国政体专制是实,立宪为虚 B. 帝国议会是最高的立法机关 C. 议会支持德国皇帝与政府的工作 D. 德国政体不乏民主成分 ‎【答案】D ‎【解析】‎ 本题材料“帝国国会不是一个‘假国会’,虽然总理与政府都由皇帝任命,但是如果他们没有国会多数的支持,几乎无法执政,因为国会享有立法权”反映出作者认识到德国君主立宪政体虽然立宪为虚,但仍有一定的民主成分,结合所学知识,应选D;A、B、C都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 ‎38. 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 A. 领事裁判权 B. 片面最惠国待遇 C. 居住及租地权 D. “门户开放”政策 ‎【答案】B ‎【解析】‎ 材料可解读为“一国获利,各国均沾”,即:片面最惠国待遇。故选B。‎ ‎【考点定位】必修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1840—1900)‎ ‎39.鸦片战争前,在广州有许多依靠对外贸易为生的劳动者,战后,这些人中的大部分生活得很艰难,不得不加入流浪者的行列。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广州 A. 遭到战争破坏严重 B. 对外贸易受到限制 C. 受新通商口岸冲击 D. 抵制洋货运动兴起 ‎【答案】C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1842年,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开放了广州、厦门、宁波、上海、福州等五处通商口岸,外国人通过通商口岸倾销商品,许多依靠对外贸易为生的劳动者生意受到冲击,生活艰难,C项符合题意;遭战争破坏严重的不仅仅是对外贸易的劳动者,A项不符合题意;对外贸易受到限制这种说法不正确,B项错误;抵制洋货运动此时期还没有兴起,D项不符合史实;故选C。‎ ‎40.下表为两人对发生于1839年中英某次战役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双方 林则徐(中国)‎ 义律(英国)‎ 描述 英舰开炮后,关天培立即下令座船回击,并指挥各船协力进攻,多次击中窝拉疑号。接仗约有一时之久,窝拉疑号“帆斜旗落,且御且逃”,海阿新号亦“随同遁去”。‎ 英舰原泊于清军舰队的下面,开战后,“(英军)倾泄了毁灭性的炮火”。“中国人以他们的固有精神回击,但是,我方可怕效力的火力很快便显示出优势”。战斗进行了不到3刻钟,清军便撤退了。‎ A. 义律亲自指挥了战斗 B. 清军在战役中占据优势 C. 清军进行了英勇抵抗 D. 英军舰队率先退出战斗 ‎【答案】C ‎【解析】‎ 材料没有体现义律指挥战斗的信息,A不正确;据材料“我方可怕效力的火力很快便显示出优势”可以得出,清军在战役中并不占优势,B不正确;由两则材料均可以得出清军进行了英勇的抗击,C正确;关于谁率先撤出战斗,两则材料所述不同,D不正确。‎ 二、非选择题 ‎41.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处理是中国古代政治生态中的重要一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盛唐年间,出于巩固新拓领土和加强边疆守备的战略需要,在边地设十节度使,领边防节镇。后内地刺史加受节度使衔。安史之乱后失于外重,尾大不掉,终于酿成藩镇割据。宋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唐代藩镇割据的历史经验,厉行中央集权,走向剥夺地方,强干弱枝的极端,限制和破坏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宋代是外患最多的时期之一,而北宋统治者抵抗无力,至于南渡偏安,其中地方无实力,易于虚弱瓦解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摘编自林英男《唐宋时代地方行政体制和强干弱枝传统的形成》‎ 材料二:大部分行省的辖区包括今天的二到三个省,远远超过以前王朝的一级地方行政区。这种情况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特点,避免了中央与地方空档过大状况的出现,做到上下结合、浑然一体。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渊源于元朝特殊的民族征服背景。中央只有加重行省权力,才能够及时并有效地镇压反抗行动,同时也能对分封在边疆地区的诸王贵族进行节制。行省官员中仅有主要长官能掌握军权,而这类职务通常不授予汉人,因此地方权重之弊可以通过民族防范、民族控制得到部分弥补。‎ ‎——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1)据材料一,比较唐朝中后期与宋朝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上的不同,并指出各自产生的后果。‎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元代行省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行省制度形成的积极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古代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应采取的策略是什么。‎ ‎【答案】(1)不同:唐朝设置节度使,重外轻内;宋朝厉行中央集权,强干弱枝。‎ 后果:唐朝藩镇割据;宋朝积贫积弱。‎ ‎(2)特点:管辖区域大;权力大但受中央节制;民族控制。‎ 影响: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3)策略:平衡与协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 ‎(1)根据材料中的“盛唐年间,出于巩固新拓领土和加强边疆守备的战略需要,在边地设十节度使,领边防节镇”和“宋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唐代藩镇割据的历史经验,厉行中央集权,走向剥夺地方,强干弱枝的极端,限制和破坏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等信息可以看出,唐朝中后期与宋朝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上的不同表现在:唐朝设置节度使,重外轻内;宋朝厉行中央集权,强干弱枝。各自产生的后果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安史之乱后失于外重,尾大不掉,终于酿成藩镇割据”和“宋代是外患最多的时期之一,而北宋统治者抵抗无力,至于南渡偏安,其中地方无实力,易于虚弱瓦解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分析得出。‎ ‎(2)元代行省的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大部分行省的辖区包括今天的二到三个省,远远超过以前王朝的一级地方行政区”“中央只有加重行省权力,才能够及时并有效地镇压反抗行动,同时也能对分封在边疆地区的诸王贵族进行节制”“因此地方权重之弊可以通过民族防范、民族控制得到部分弥补”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行省制度形成的积极影响应当联系所学,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是中国省制的开端等方面来回答。‎ ‎(3)根据以上材料信息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应采取的策略是平衡与协调。‎ ‎【点睛】本大题基本上属于概括类材料解析题。此类试题在解答时要根据材料,对材料内容划分层次,逐层分析,特别是一些关键词,把握每一层次要点。然后对要点进行归纳总结,确定哪些是题目要求回答的,再根据所问来回答。如回答“概括指出元代行省的特点”,应当在理解材料信息的基础上,将材料划分为三个层次,然后对每一层次的信息进行概括归纳,最后得出“管辖区域大”“权力大但受中央节制”和“民族控制”的特点。‎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初,革秦之弊,废弃了秦代法律的严酷繁杂成分,由萧何制定了崇尚宽简的《九章律》,约法省刑,简易疏阔。……其法制的指导思想则为礼法并用,以礼入法,儒家经义成为法理的基础,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奠定了此后法制体系“礼刑一体”的基本框架。‎ ‎——摘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拷问用于查明犯罪真相,但不应作为首选方式。因此,首先应当求助于证据;如果当事人涉嫌犯罪,则可以通过拷问迫使他供出同谋与罪行。然而在涉及与王侯有关的叛国罪时,如果需要提供证词,且为情势所适,则所有都无一例外地应接受拷问。拷问不应完全听从原告的要求,而应本着合理与节制之原则。‎ ‎——摘自古罗马《民法大全》‎ ‎(1)依据材料一,概括汉朝制定法律制度的主要原则。‎ ‎(2)材料二体现了罗马法中的哪些法律原则?依据所学知识,分析罗马法对欧洲近代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1)约法省刑,崇尚宽简;礼法并用。‎ ‎(2)注重证据的原则;合理而有节制地使用拷问。‎ 影响:近代时期,资产阶级根据罗马法中的思想,制定出保障自己利益的法律。他们还利用和发展了罗马法中的思想和制度,作为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汉朝时期的法律制度和罗马法,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汉朝制定法律制度的主要原则,可以根据材料中的“由萧何制定了崇尚宽简的《九章律》,约法省刑,简易疏阔”“其法制的指导思想则为礼法并用”等信息分析得出。‎ ‎(2)从材料中的“首先应当求助于证据”“而应本着合理与节制之原则”等信息可以看出,罗马法注重证据、使用拷问强调合理而有节制。罗马法对欧洲近代化产生的影响,应当联系所学从资产阶级利用罗马法保护自己的利益,以及把罗马法作为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等方面来回答。‎ ‎4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美利坚合众国形成的过程和背景来看,美国的立国经验是独特的。首先,和西方大多数国家不一样,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不是自上而下,而是自下而上完成的,国家体系的形成是先有州而后才有国家。其次,“州”的地位的演变,一直是这个国家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州先由殖民地上升为独立之“邦”,后又降格为从属于联邦的成员,不管其地位如何演变,但始终都保持着相当的独立性。再次,由于合众国直接脱胎于“联合殖民地”,因此这种联合的程度和方式作为一种标志,不仅划分了这个国家形成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国家组织和结构的形式,而与其他任何国家不同。‎ ‎——何顺果《美国史通论》‎ 材料二 ‎ ‎ 进入19世纪后,德意志各地的资本主义逐步发展。1815年起,德意志人民要求实现国家统一的斗争不断高涨。俾斯麦出任普鲁士首相后,认为“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议论和多数人投票能够解决的,有时候不可避免的,要通过一场斗争来解决,一场铁与血的斗争。”以统一为名限制自由,调和君权与资产阶级间的矛盾,利用普鲁士的经济优势,于1864年击败丹麦,1866年击败奥地利(见普奥战争),成立北德意志联邦。1870—1871年在普法战争中击败法国,兼并南德诸邦。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的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帝国皇帝,俾斯麦任宰相,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最终实现德意志的统一。‎ ‎——摘编自《世界近现代史》(上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独立后的美国实行“联邦制”的原因,并分析该制度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概括1871年德意志实现统一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统一的影响。‎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论证国家统一与民族兴亡的关系。‎ ‎【答案】(1)原因:美国脱胎于“联合殖民地”,州有相当大的独立性;松散的联盟难以应付危机;启蒙思想的影响。‎ 特点: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2)因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人民的要求;俾斯麦的“铁血政策”;普鲁士的王朝战争。‎ 影响: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推动了德国历史的发展,跻身于强国之列;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保留了普鲁士的专制主义及军国主义传统。‎ ‎(3)①概括两者关系:分裂国衰,统一国兴。②结合史实论述观点。③紧扣观点,合理引用史实,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原因”,由材料一中“‘州’……始终都保持着相当的独立性”、“合众国直接脱胎于‘联合殖民地’”等信息即可得出“美国脱胎于‘联合殖民地’,州有相当的独立性”的结论,此外,结合相关所学还可以从松散的联盟难以应付危机、启蒙思想的影响等角度思考作答。第二小问“特点”,结合相关所学即可得出“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结论。‎ ‎(2)第一小问“因素”,依据材料“德意志各地的资本主义逐步发展”、“德意志人民要求实现国家统一的斗争不断高涨”、“要通过一场斗争来解决,一场铁与血的斗争”、“俾斯麦任宰相,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最终实现德意志的统一”进行概括即可。第二小问“影响”,结合所学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推动了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保留了普鲁士的专制主义及军国主义传统等方面回答。‎ ‎(3)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可以从国家统一对民族发展的影响角度论证。注意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