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广东省广州市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番禺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广东省广州市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番禺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广东省广州市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番禺附中2019-2020学年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考试范围:必修一至必修三;考试时间:75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春、夏、秋、冬”四个字的甲骨文写法及寓意如图所示,由此我们可以断定 A. 甲骨文主要记载农业活动 B. 商朝时期已有了四季之分 C. 中国原始农业起源于商朝 D. 农业活动是文字产生根源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甲骨文中记载了春夏秋冬四季农作物生长的情况可知,商朝时期已有了四季之分,故B项正确。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商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不仅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习俗等内容,而且涉及天文、历法、医药等科学技术,农业活动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故A项错误。中国原始农业起源于原始社会,故C项错误。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不能证明农业活动是文字产生的根源。‎ ‎2.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思想文化空前繁荣,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其中主张“爱人如己,崇尚和平”的学派是 A. 儒家 B. 道家 C. 墨家 D. 法家 ‎【答案】C ‎【解析】春秋战国时期墨家学派主张“兼爱,非攻”即无差别的爱人和反对战争给民众带来的灾难,这符合“爱人如己,崇尚和平”含义,C选项正确。儒家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道家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法家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 ‎3.汉文帝两次“除田租税之半”,实行“三十税一”,下令开放原来归属国家的山林川泽,准许私人开采矿产,利用和开发渔盐资源。还下诏命列侯到自己的封国去生活,以减轻吏卒供给输送的劳苦。这些做法 A. 有利于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B. 促进了汉初经济的恢复发展 C. 造成了各诸侯国势力的膨胀 D. 改变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汉文帝两次‘除田租税之半’,实行‘三十税一’,下令开放原来归属国家的山林川泽,准许私人开采产,利用和开发渔盐资源”可知,体现的是汉初“无为而治”的指导思想,有利于西汉初年的经济恢复和发展。故答案为B项。A项,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的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造成诸侯势力膨胀属于郡国并行制的弊端,排除;D项,重农抑商政策是封建王朝的传统政策,没有改变,排除。‎ ‎4.虽然后世儒生对孔子思想也有发挥不当之处,但儒学的发展是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宋代理学家二程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最有可能源自于孔子的那一思想主张 A. 仁者爱人 B. 克己复礼 C. 为政以德 D. 有教无类 ‎【答案】B ‎【解析】A强调和谐的人际关系,排除;"克己复礼"是达到仁的境界的修养方法,意思是努力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存天理,灭人欲”强调要随时注意约束自己,克服种种不良习性和私心,故选B;C主张德治,D强调无差别的教育,排除。‎ ‎5.姑苏城外黄家巷,在明代“尚系近城旷地,烟户甚稀”,到了清代前期,“生齿日繁,人物殷富,闾阎(泛指门户、人家)且千,鳞次栉比。”导致这一现象变化的原因是 A. 商品经济发展带动市镇繁荣 B. 政府鼓励垦荒,城郊得到开发 C. 小农经济发展推动人口增长 D. 对外贸易繁荣,社会财富增加 ‎【答案】A ‎【解析】材料中明代苏州城外荒凉的黄家巷到清代成为繁荣的城镇,联系所学可知,是商品经济发展带动市镇的繁荣,故A正确。历朝基本上推行鼓励垦荒,但很难使一个地方变成人物殷富之地,只有商品经济发展才能出现,故排除B ‎。小农经济下,对人口的增长有影响,但较短时间难以导致一个当时与政治影响无关的地区成为繁荣的城镇,只有商品经济的发展才能出现,故C错误。当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故排除D。‎ ‎6.雍正帝刷新了古代历朝多项纪录,他建成完整的密折制度,促使内外大臣互相监视。他在位五千多天,仅批阅过的密折便超过十六万件,平均日批三十多件。雍正帝的做法 A. 使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B. 意在加强中央集权 C. 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D. 是勤政爱民的表现 ‎【答案】A ‎【解析】从材料中的“建成完整的密折制度,促使内外大臣互相监视”等信息来看,雍正帝的做法使皇帝权力极大扩展,从而使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故答案为A项;雍正帝的做法是扩大皇帝权力,不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排除B项;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违背历史发展规律,排除C项;这些做法与勤政爱民无关,排除D项。‎ ‎7.陈旭麓先生说:“经历了英法联军之役后,士大夫们痛苦地名之曰:‘庚申之变’……中国社会中的人们已经体会到有一种不受欢迎,但又无法抗拒的变化正在发生。”“庚申之变”后30年中国社会的变化有 A. “更有西装新少年,短衣窄袖娇自怜。”‎ B. “不剪发不算革命,并且也不算时髦。”‎ C. “已缠者令其必放,未缠者毋许再缠。”‎ D. “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 ‎【答案】A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题眼是“‘庚申之变’后30年”。根据所学,“庚申之变”实际上指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符合“庚申之变”后30年(1890年前)中国社会的变化是西方思想文化的传入,故A项正确;B、D两项反映的是辛亥革命,C项反映的是戊戌变法,与题目时间不符,故B、C、D三项均错误。‎ ‎8.下图是中国近现代四种经济形式的发展走势示意图,其中3所代表的经济形式是 A. 外国资本主义企业 B. 洋务企业 C.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D. 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答案】C ‎【解析】材料示意图当中的3所代表的经济形式从19世纪70年代产生,到1956年结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19世纪60、70年代产生,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之后结束,故C正确;外国资本主义企业是1所代表的经济形式,故A排除;洋务企业是2所代表的经济形式,故B排除;官僚资本主义企业是4所代表的经济形式,故D排除。‎ ‎9.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的目的之一是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体现这一目的的主要规定是:‎ A. 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 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C. 实行总统制 D. 实行责任内阁制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旨在考查灵活运用相关所学解答具体问题的能力。为限制临时大总统袁世凯独裁,《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排除均与此说法不符的A、B、C三项,故选D。‎ ‎10.陈独秀《敬告青年》中宣称:“固有之伦理、法律、学术、礼俗,无一非封建制度之遗”,“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消灭也”。材料主要表明新文化运动 A. 主张完全排外 B. 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 C. 认为传统文化需要改造 D. 对传统文化有科学认识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的“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消灭也”等信息来看,表明新文化运动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故答案为B项;材料不能反映新文化运动主张完全排外,排除A项;材料没有主张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排除C项;材料对传统文化认识片面,排除D项。‎ ‎11.一位西方观察家在1919年5月这样报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数百万农民、商人和工匠有史以来第一次谈论起国家和国际大事……不论你走到哪家饭馆,不论遇到哪一伙工人,你都能听到他们在谈论这些事情。茶馆里‘莫谈国事’的招牌已经过时了。”这说明当时 A. 反帝反封建斗争序幕揭开 B. 民族民主思想开始传播 C. 各阶层民众关注社会运动 D. 革命统一战线逐步形成 ‎【答案】C ‎【解析】概括材料可知,当时中国社会民众普遍关注国家事务,所以当时茶馆中莫谈国事的招牌已经过时了,故C项正确。从材料中的时间和内容表述可以看出这应该是指五四运动,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不是反帝反封建斗争揭开序幕的时间,故A项错误。民族民主思想在五四运动之前就开始传播,故B项错误。统一战线是中共成立后倡导形成,故D项错误。‎ ‎12.如下图中曲线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50、60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B. 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 C. 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 文革扩展到经济领域 ‎【答案】C ‎【解析】图中B点到C点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严重下滑,联系所学可知,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对经济的严重危害,即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带来的结果,故答案为C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不是自然灾害,排除A项;当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排除B项;当时“文革”尚未发动,排除D项。‎ ‎13.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曾对印尼代表团说:“美国是看不起我们的,英国是看不起我们的。法国、联邦德国、日本、苏联这些国家它们都看不起我们。这个看不起是有理由的,因为他们的东西多,技术先进。”基于这一认识,中国政府 A. 加紧核武器技术的研制 B. 主动加入不结盟运动 C. 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D. 实行“科教兴国”战略 ‎【答案】A ‎【解析】根据“20世纪60年代”、“他们的东西多,技术先进”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基于该认识中国大力发展核武器,并成功爆炸了原子弹,故选A项;中国没有加入不结盟运动,排除B项;20世纪60年代中国还没有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排除C;“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是在20世纪90年代,排除D。故选A。‎ ‎14.1984年中央1号文件规定,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1993年中央ll号文件规定,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后,再延长三十年不变,还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这反映出 A. 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发生质变 B.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逐渐深化 C. 农业经济发展障碍得以消除 D.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效果显著 ‎【答案】B ‎【解析】据材料“1993年中央ll号文件规定,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后,再延长三十年不变,还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息可知,土地承包在原有承包期基础上再延长,还赋予农民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这些表明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逐渐深化,B正确;据材料“还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知,没涉及土地承包权质变问题,A错误;据材料只是土地承包期的问题,没有反映采取措施消除农业经济发展障碍问题,C错误;材料没有反映产业结构调整,D错误。‎ ‎15.国务院《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一年来,外交工作成果丰硕。习近平主席等国家领导人出访多国,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重大活动。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这体现出新时期中国外交的哪一特点 A.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 突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C. 开展多边外交,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D. 外交政策开始了重大调整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等重大活动“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可知,新时期中国开展多边外交,推进新型区域合作;AB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所以答案选C。‎ ‎16.下图是雅典古剧场遗址,当时进入剧场观赏戏剧的公民可以领取“观剧津贴”。做出这一规定的是 A. 克里斯提尼改革 B. 梭伦改革 C. 屋大维改革 D. 伯利克里改革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伯里克利改革时期给参加城邦政治的公民发放津贴,故D项正确;梭伦改革和克里斯提尼改革没有此项规定,故AB项排除;C项是古罗马的改革,排除。‎ ‎17.罗马法规定傍河的公路被洪水冲毁或因其他原因崩坍时,则傍河修筑新公路的土地即可无偿地被征用,在修筑水渠时得征购所通过的土地,并就地以合理价格征用修渠所需要的材料。这表明罗马法 A. 严重损害了公民合法权益 B. 体现了公共利益优先原则 C. 注重保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D. 不承认公民对土地的所有权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所列案例可知罗马法在处理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时优先保障公共利益, 如“傍河修筑新公路的土地即可无偿地被征用”,选项B正确;材料中修建水渠的法律规定显然体现了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兼顾,选项A、D排除;材料中公路、水渠的修建并不是维护贵族利益,选项C排除;‎ ‎18.中世纪的西欧,罗马天主教教廷只允许用拉丁文翻译《圣经》,并且只有神职人员才可以诠释《圣经》。宗教改革期间,马丁•路德用德文翻译《圣经》。他的这种行为在当时 A. 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地位 B. 打破了宗教对人们思想的禁锢 C. 推动了人们民主意识的觉醒 D. 肯定了人们信仰的独立与平等 ‎【答案】D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用民族语言来翻译圣经,便于德国民众阅读,是对天主教会传统权威的侵犯和否定,肯定了信仰的独立与平等,D正确;A与史实不符,宗教改革依然主张信仰上帝;B是文艺复兴的作用;C材料没有涉及民主意识问题。‎ ‎19.在世界各民族中,英国算得上是一个典型,它体现着一种独特的发展方式——英国发展方式。这种方式以和缓、平稳、渐进为主要特色,即使对世界事务不甚了解的人也会有一种模糊的印象,即英国走一个稳重的民族,它注重实际而不耽于空想,长于宽容而不爱走极端,……但正是这个不爱走极端的稳重的民族为现代世界(至少是西方世界)奠定了好几块基石。以下哪一项不是英国提供的“基石”‎ A. 率先实现工业化,推进工业时代到来 B. 较早实行政治变革,为他国提供了范例 C. 颁布宪法,确立资本主义立法规范 D. 近代科学发展突出,为人类留下财富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权利法案》不属于宪法,而且资本主义立法的精神来源于罗马法,选项C表述符合题意,选择C;根据所学可知,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推动工业革命时代的到来,英国在1689年确立起君主立宪制,为世界民主制提供了范例,而且英国以牛顿为代表,在近代科学方面成就突出,为人类留下了财富,选项A、B、D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 ‎20.列宁说:“革命之所以如此容易发生,只是因为……受到沙皇政府极其野蛮的压榨,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列宁谈及的“革命”是指 A. 十月革命 B. “七月流血事件”‎ C. 巴黎公社革命 D. 二月革命 ‎【答案】D ‎【解析】从材料“受到沙皇政府极其野蛮的压榨”可知,当时俄国处在沙皇专制统治之下,这反映了二月革命前的俄国状况,故D项正确;十月革命和七月事件发生在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统治时期,故AB项排除;C项是指1871年法国巴黎公社革命,排除。‎ ‎21.“在1905年之前,物理学家相信空间是一个宽广的舞台,在这个展现着宇宙戏剧的舞台上,时间对于所有的演员而言都在以同样的速度‘滴答滴答’地流逝着。而1905年后否定了所有的这一切。”导致这一“否定”的主要原因是 A. 普朗克创立了量子理论 B. 伽利略创立了实验科学 C. 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 D. 达尔文发现了人类起源 ‎【答案】C ‎【解析】量子理论探讨的是热辐射过程中的能量分布规律,与题意主旨不符,故排除A项;伽利略的实验科学是通过实验手段论证科学理论,与题意主旨不符,故排除B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了空间、时间的可变性,符合题意,故选C项;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理论,与题意无关,故排除D项。‎ ‎22.如下表为1928-1934年苏联粮食总产量、收购数量和出口数量表(单位:万普特)。由此推知,当时苏联 年份 粮食总产量 粮食收购数量 出口数量 ‎1928‎ ‎7330‎ ‎1070‎ ‎27‎ ‎1929‎ ‎7170‎ ‎1660‎ ‎17‎ ‎1930‎ ‎7710‎ ‎2100‎ ‎480‎ ‎1931‎ ‎6950‎ ‎2280‎ ‎520‎ A. 工业化的发展进程加快 B. 粮食减产受经济危机的影响 C. 集权体制促进农业发展 D. 市场经济发展促进粮食出口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1928-1931年苏联粮食总产量变化不大,但收购数量和出口数量确呈上升趋势,主要是由于斯大林模式牺牲农业,发展工业,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经济危机爆发于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苏联无关;C选项错误,这一时期苏联粮食总产量变化不大,甚至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农业并未获得明显的发展;D选项错误,此时期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并未实行市场经济。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23.如下图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对图片解读正确的是 A. 二战后英镑、法郎等退出世界金融市场 B. 美元确立了在世界货币体系中的中心地位 C. 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运转处于无序状态 D. 美元霸主地位的确立推动了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答案】B ‎【解析】从漫画中的“世界货币以我为中心”等信息可以可看出,漫画反映的是二战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这一体系使得美元确立了在世界货币体系中的中心地位,故答案为B项;二战后英镑、法郎等没有退出世界金融市场,排除A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排除C项;二战后美国凭借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地位确立了美元在国际金融体系的霸主地位,排除D项。‎ ‎24.1992年邓小平说过,“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的复辟也是难以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挫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了锻炼,从中吸取了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上述谈话的国际背景是 A.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B. 美苏“冷战”逐步升级 C. 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 D. 第三世界迅速崛起 ‎【答案】A ‎【解析】由材料“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挫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可知,发生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所以答案选A,排除B;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世界格局逐渐形成多极化格局,C说法不够准确,排除;第三世界崛起于20世纪60年代,排除D。‎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解析题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 ‎ 宋代商人按经营类别分属不同的“行”(行会),行会作为政府助手,发挥着控制和管理商人的作用。明代,远离故土经商的人越来越多,需要把同乡人团结起来互相帮助,于是,除了原有的“行”以外,又出现了以血缘和乡谊为纽带的商帮、会馆。有的富商大贾通过这些商人组织的号召力与官僚分庭抗礼,一个商帮往往是一方经济势力的代表,他们的活动会影响一个地区的方方面面。‎ ‎——摘编自《试论我国封建社会商业行会的不同特点》‎ 材料二 1900年,清商务大臣盛宣怀提出:要“效法西欧,振起商战……尤以创设商会为入手要端。”1904年,商部上奏清廷:“纵览东西诸国,交通互市,殆莫不以商战至富强。而揆厥(揣摩)由来,实皆得力于商会。”成立商会能够“通商情、保商利。”根据商部的意见,清廷颁布了《奏定商会简明章程》等文件,成为商会成立的法律依据。到1906年,我国各地已建立商会、商务总会110个,逐渐成为各地区商人的组织。‎ ‎——摘自《商会的历史演变》‎ 材料三 到1988年,全国工商联作为民间商会,成为国营、集体、私营、“三资”等各类工商企业携手发展的社团组织。各地工商联参加政府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研究,积极进言建议。同时,并积极反映并参与解决与非公有制经济有关的用地、乱收费、乱募捐、财产安全、法律保障等问题。90年代中期,工商联已同海外5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个工商社团建立了合作关系,还发起成立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商会合作联盟,71个国家的80多个商会都加入联盟中来。‎ ‎——摘编自《改革开放后中国商会的崛起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宋代到明代商人组织职能的变化,并说明变化的历史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成立商会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全国工商联的作用。‎ ‎【答案】(1)变化:由附属于政府、帮助政府控制、管理商人的组织到独立于政府、维护商人利益的组织。‎ 原因:跨区域商业贸易发展;乡土宗法观念的存在;商人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抑商观念的淡化)。‎ ‎(2)背景:有识之士的推动;西学东渐的促进;商品经济发展(近代化)的影响;清政府实施“新政”改革;救亡图存(求强求富)的需要。‎ ‎(3)作用:有利于多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代表工商业者参政议政;维护私营经济的合法权益;加强中外经济联系;推动国内企业走向世界。‎ ‎【解析】‎ ‎(1)一问可根据材料一 “宋代…行会作为政府助手,发挥着控制和管理商人的作用…明代…把同乡人团结起来互相帮助…通过这些商人组织的号召力与官僚分庭抗礼”从商人组织与政府的关系及作用进行阐述;二问结合所学从明代区域贸易发展、传统宗法观念影响、商人社会地位进行回答。‎ ‎(2)根据材料二“清商务大臣盛宣怀提出:要“效法西欧,振起商战…1904年,商部上奏清廷:“纵览东西诸国,交通互市,殆莫不以商战至富强…“通商情、保商利。”并结合20世纪初的近代中国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可从历史人物倡导、商业经济发展、政治变革、民族危机加深进行概括。‎ ‎(3)根据材料三“成为国营、集体、私营、“三资”…社团组织…参加政府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研究…积极反映并参与解决与非公有制经济有关的用地、乱收…近300个工商社团建立了合作关系,还发起成立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商会合作联盟”结合所学从经济体制改革、议政维权、加强中外经济联系及企业国际化等角度进行分析阐述。‎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了。‎ ‎——孟德斯鸠 材料二 人民的幸福生活靠民主与法制维护,而不能靠某人主观意志和良心发现。民主、法制与科学是一切政治文明的试金石。现代西方民主与法制源自古希腊罗马。从古代希腊罗马到近代欧美,西方哲人一直在探索:权力应当如何行使才能至善而合乎正义?漫长的探索取得两大主要成果:一是直接民主制,一是代议制。其中代议制成为当代社会政治文明的标志。‎ ‎——岳麓版必修一 ‎(1)材料一所示的“制度构想”出自近代欧洲的哪次运动?该运动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2)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当代西方制度构想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1)启蒙运动;理性主义。‎ ‎(2)示例一:美国的三权分立美国总统和国会议员都由人民选举产生,最高法院的大法官由总统任命,国会批准。总统掌握行政权,国会掌握立法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三权分立,相互制衡,保障民主,对人民负责。‎ 示例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英国国王王位世袭,但他没有实际权力,只是统而不治的虚君;英国内阁由首相组建,对议会负责,首相由在议会选举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担任;英国议会由人民选举产生,虽掌握立法权但对人民负责。所以英国的首相和内阁也要对人民负责 ‎【解析】本题考查西方政治制度,主要考查学生根据材料信息联系所学有关内容解决问题的能力。‎ ‎(1)联系所学可知,材料一所示的“制度构想”出自近代欧洲的启蒙运动。该运动的思想核心是理性主义。‎ ‎(2)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理论,后来被美国运用于实践。根据材料二中的“其中代议制成为当代社会政治文明的标志”等信息,可以联系所学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来回答。因此可以确定“美国的三权分立”“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等论题,然后联系所学从美国三权分立体制的内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等方面来论述说明。‎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卢梭(1712—1778年)写作了若干很有影响力的文学作品。如《新爱洛绮思》《爱弥儿》等,还包括他的自传《忏悔录》。卢梭不是一个哲学家——他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形而上学哲学著作。但是罗素说,他的浪漫情怀在哲学界确实产生了影响。卢梭在政治方面提出的“社会契约论”。他的这方面理论,确实成为法国大革命的“导火索”。罗伯斯庇尔等法国大革命的领袖,是他的热烈拥护者。‎ ‎——摘编自【美】卡罗尔·布拉姆《卢梭与美德共和国——法国大革命中的政治语言》‎ 材料二 作为思想家、文学家和诗人,龚自珍(1792—1841年)与魏源都猛烈地抨击封建末世的黑暗,主张改革,提倡“经世致用”之学。龚自珍的特点在于以“但开风气不为师”标榜,对旧的社会现象和士林风气进行了最早、最尖锐的揭露和批判,其锋芒所向,主要在封建社会内部。梁启超评价龚自珍说:“吾见并世诸贤,其能为现今思想解放光明者,彼最初率崇拜(龚)定庵。”并将他誉为“中国的卢骚(卢梭)”。‎ ‎——摘编自麦若鹏《龚自珍传论》、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卢梭的“政治语言”“政治哲学”,并分析卢梭思想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龚自珍被誉为“中国卢梭”的原因,并指出造成龚自珍与卢梭思想差距的社会因素。‎ ‎【答案】(1)主张社会契约论、天赋人权说、人民主权说,认识到私有制是社会不平等的根源。‎ 影响:推动了法国启蒙运动的发展,影响了法国大革命发展进程。‎ ‎(2)深刻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会黑暗,主张改革社会制度,提倡“经世致用”,对中国近代思想解放影响深远,在政治、思想、文学等方面与卢梭相似。‎ 因素:君主专制强化;自然经济占主导;清朝文化专制主义政策、闭关锁国、重农抑商政策的束缚。‎ ‎【解析】本题考查卢梭和龚自珍,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根据材料中的“卢梭在政治方面提出的‘社会契约论’”并结合所学可知,卢梭主张社会契约论、天赋人权说、人民主权说,并认识到私有制是社会不平等的根源。卢梭思想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可以联系所学从对法国大革命发展进程的影响来回答。‎ ‎(2)龚自珍被誉为“中国的卢梭”的原因,可以联系所学从材料中的“猛烈地抨击封建末世的黑暗,主张改革,提倡‘经世致用’之学”“对旧的社会现象和士林风气进行了最早、最尖锐的揭露和批判”等信息分析得出。造成龚自珍与卢梭思想差距的社会因素,应当联系所学从当时的社会状况包括君主专制强化、自然经济占主导、文化专制主义政策、闭关锁国、重农抑商政策的束缚等方面来回答。‎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