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试题 人教 新目标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试题 人教 新目标版

‎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试题 第Ⅰ卷 一、选择题(共36小题,每小题1.5分,共54分.‎ ‎1.一战前德皇威廉二世对战争的胜利信心百倍,他对即将开往前线的士兵宣布:“叶落之前你们就 ‎ 能返回故乡” ,然而在一战爆发当年,德军参谋总长毛奇就向德皇报告:“陛下,我们输掉了战争。”是( )导致德国有如此巨大反差的预测。‎ ‎ A.施里芬计划的破产,让德国陷入难以承受的长期战争的消耗 ‎ B.美国的参战使战局向有利于协约国集团的方向发展 ‎ C.德国海上封锁能力不及传统海上强国——英国 ‎ D.同盟国意大利倒戈 ‎2.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役发生在 ‎ A.德俄之间 B.德法之间 C.英德法之间 D.俄奥之间 ‎3.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 ①三国同盟正式形成②英俄签订协约③英法签订协约④萨拉热窝事件 ‎ A. ①③②④ B. ①③④② C. ③①②④   D. ③①④②‎ ‎4.从发展的眼光看,促成凡尔赛体系不够稳定的最尖锐的矛盾是 A.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苏联之间的矛盾 B.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C.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D.资本主义国家与被压迫国家被压迫民族之间的矛盾 ‎5.德国法西斯头目戈培尔在他的日记中写到:“1939年初,元首有个更大的计划。这个计划的实施, 是《慕尼黑协定》的扩大,将使帝国处于更有利的地位。”这个计划是指 ‎ ‎ A.吞并奥地利 B.割占苏台德地区 C.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D.进攻波兰 ‎6.1932年,英国外交大臣奥斯汀·张伯伦在评论国际形势时说:“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相互之 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好的程度,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又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 据此回答: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 )措施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①树立关税壁垒 ②保持货币坚挺,树立本国货币的世界货币地位 ‎ 11‎ ‎③放弃金本位制,贬值本国货币 ④转嫁危机到殖民地半殖民地 ⑤法西斯上台 ‎ A.①②④⑤ B.①③④ C.①③④⑤ D.①②⑤‎ ‎7.对1943年二战形势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蒙哥马利率军赢得阿拉曼战役的胜利,扭转了北非战场的形势 B.斯大林格勒战役取得胜利,成为二战转折点 C.北非战场以盟军的胜利而告结束   ‎ D.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 ‎8.希特勒说:“利用布尔什维主义的幽灵来遏制凡尔赛诸国,要使他们相信, 德国是反对赤祸的决定性堡垒,这是我们渡过危机,摆脱凡尔赛和约,重新武装的惟一办法”以下各项,体现了希特勒这一意图的是 A.发动对苏联的战争  B.进入莱茵非军事区 ‎ C.建立德、意、日三国轴心   D.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 ‎9.二战时期,同日本作战的美军在一张传单上这样写道:“日本军部首脑将为挑起的这场战争负责。”当时日本的军部 ‎ ‎①是指日本庞大的军事官僚机构 ②左右着日本的政局 ‎ ‎③全面对政府负责  ④是日本法西斯政策的推动者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在研究人们未能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因素时必须考虑的因素是:‎ ‎①英法的绥靖政策 ②苏联的自保政策 ③国际联盟的软弱性 ‎④德国人们的盲目性 ⑤共产国际的号召力 A.①②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 ‎11.一战爆发后,远离欧洲的日本对德宣战。在对德通牒和宣战诏书中,日本声称是为了“永保东亚和平”及“维护日英同盟的利益”;日本首相发表演说,强调日本参战是对德国鼓动干涉还辽的复仇战。这些行为(  )‎ A.反映了德日矛盾的激化 B.意在掩盖参战意图 C.维护了英日同盟的利益 D.力图保护东亚和平 ‎12.“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战;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研制成功远程液体燃料火箭,是用于空袭英国的。”以上史实说明 A.科技革命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索 B.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C.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D.许多现代先进科技与二战密切相关 11‎ ‎13.德黑兰会议是在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根本好转的形势下召开的,根本好转的表现有 ‎ ‎①德国陷入东西 两线夹击 ②法西斯开始瓦解 ‎ ‎③北非战事结束 ④德军失去了苏德战场的主动权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③④‎ ‎14.“他们……不寻求任何领土的或其他方面的扩张;他们不希望看见发生任何有关人民自由表达的意志不相符合的领土变更;……在纳粹暴政被最后消灭之后,他们希望建立和平……他们相信,世界上所有国家,为了现实的和精神上的理由,必须放弃使用武力。”二战期间公开发表的这一文献中的“他们”是指 ‎ ‎ A.德意日三国 B.英美两国 C.英美法苏四国 D.组成反法西斯联盟的26国 ‎15.据不完全统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37年中,先后爆发87次战争。其间,29次在亚洲,26 次在中近东和北非,17次在中、南部非洲,10次在中南美洲,5次在欧洲。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战争爆发与民主化程度有必然的联系 B.小国间的矛盾是引发战争的主要原因 ‎ C..战争造就更多亚非拉民族国家独立 D.国际政治格局一定程度影响战争分布 ‎16.2013年12月1日,为纪念70年前一份文件的发表,中国海峡两岸都举行了盛大的活动,这份文件被认为是当今亚太秩序的基石。该文件是 ‎ ‎ A.苏、中、美、英签署的《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 B.中、美、英签署的《波兹坦公告》‎ ‎ C.中、美、英签署的《开罗宣言》 D.苏、美、英签署的《德黑兰宣言》‎ ‎17. 罗伯特·杰克逊说:“对全世界来说,纽伦堡法庭判决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怎样忠实地解释过去,它的价值在于怎样认真地警戒未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给我们的警戒包括 ‎ ‎①尽力防止法西斯主义死灰复燃 ②社会制度、意识形态至上 ‎ ‎③必须不断更新军事观念 ④各国人民应团结一致,共同维护世界和平 ‎ ‎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8.1943年11月德黑兰会议上,罗斯福提出了关于建立国际组织的较为具体的计划。郑重强调:“英国、苏联、中国、合众国及其盟国代表了全世界3/4以上的人口,只要这四个军事大国团结一致,决心维护和平,就不会出现一个侵略国再次发动世界大战的可能。”这一思想成为后来确定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基础。罗斯福极力支持中国的原因在于 ‎ ‎①对苏联政府的强烈要求作出的妥协 ②认识到美国利益和中国抗战的关联性 ‎③希望中国成为制衡苏联的重要力量 ④认识到中国作为潜在大国的重要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1‎ ‎19.哲学家霍布斯说:“战争,并不只限于战斗行为;事实上,只要战斗意愿明白可知,这段时间都可算作战争。”以下不属于上述第二个“战争”内涵的是( )‎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华约组织 D.朝鲜战争 ‎20.联合国的宗旨有: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下列各项中,属于联合国为贯彻上述宗旨而开展的活动有 ‎ ‎①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②通过《世界人权宣言》 ‎ ‎③签署《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 ④成立非殖民化特委会 A.①②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 ‎21.有人说联合国宪章确立了“历史上强有力的防止战争的机构”。 下列哪一史实最能说明这一点 ‎ A.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 ‎ B.联合国大会上每个会员国都拥有一票表决权 ‎ C.安理会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机构 ‎ D.联合国秘书处秘书长是联合国的行政首长 ‎22.安理会“五大国一致”原则集中体现为 A.常任理事国固定不变 B.常任理事国拥有“否决权” ‎ C.非常任理事国定期选举更换 D.常任理事国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23.《世界人权宣言》的核心思想反映了启蒙思想中的 A.“社会契约”论   B.“人民主权”论   C.“三权分立”说 D. “天赋人权”论 ‎24.1983年美国武装入侵格林纳达的时候,联合国应格林纳达要求,举行全体会议,要求美国尊重格林纳达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这说明 ①70年代以后,联合国逐步摆脱被少数国家操纵的局面 ②联合同在维护世界和平、缓解冲突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③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的措施只是一种形式 ④联合国在摆脱美国控制的同时仍被苏联控制 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②④‎ ‎25.美苏战略核武器形成均势是在:‎ ‎ A.20世纪4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26.1946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宣称:“‎ 11‎ 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了……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这段话表明美国对外力图:‎ A、维护世界和平 B、称霸世界 C、遏制社会主义 D、控制欧洲 ‎27.在美苏对峙争霸中,主张对苏联采取"一手抓箭,一手抓橄榄枝"的是 A、里根 B、肯尼迪 C、艾森豪威尔 D、尼克松 ‎28.某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举例说明和平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下面是学生所举的例子,不对的是 A.欧盟的成立及其经济发展促进了欧盟各国的和平共处 B.两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都是在和平时期完成的 C.在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下,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D.中东地区经济落后,导致战争冲突不断 ‎29.德国外长斯特莱斯曼和法国外长白里安共同获得1926年诺贝尔和平奖,与之相关的条约是:‎ A.国联盟约 B.《拉巴洛条约》 C.《洛迦诺公约》 D.《非战公约》‎ ‎30.下列有关两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柏林墙”的修建是“冷战”激化的产物 B.“柏林墙”是德国分裂的标志 ‎ C.“柏林墙”的倒塌预示着德国的统一 D.“柏林墙”倒塌于两极格局解体后 ‎31.雅尔塔体系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比较,其进步性主要体现在:‎ A、美苏两国划分了势力范围 B、苏联的参加 C、反对法西斯,关注民主政治 D、大国之间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的对比平衡 ‎32.对克什米尔说法,下列正确的有:①居民大多数位穆斯林 ②居民大多数位印度教徒 ③印巴分治之前是印度的一个土邦 ④大多数居民不希望加入印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3.1990年8月美国实施“沙漠盾牌”计划,以联合国的名义组成了一支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美国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 援助科威特 B 执行联合国的维和行动 C 与苏联争夺该地区的利益 D 维护其在海湾地区的利益 11‎ ‎34. 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着一系列与人类共同命运有关的问题,如人口膨胀、疾病蔓延、资源枯竭、生态平衡、粮食匮乏、毒品贩卖等,种种问题在困扰着世界的发展与进步。但是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具有决定影响的全球性问题是 ‎①和平问题 ②恐怖主义活动猖獗 ③发展问题 ④资源问题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5.2013年7月 10 日,美国五角大楼下属情报机构出台的一份报告说“中国军方拥有世界 上最活跃且型号众多的弹道导弹计划”, 这份报告甚至宣称, 中国的核弹头数量正不断扩充, 未来 l5 年有 l00 枚导弹可以打到美国本土,有可能已经达到美国的水平。这一材料不能说 明 ‎ ‎ ①中国是世界上导弹最先进国家 ②中国是美国最主要的假想敌 ③中国成为对美国威胁最大的国家 ④西方国家的冷战意识依然存在 ‎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 ‎36.下图是美国1821—1920年新增欧洲移民示意图。下列不属于这一期间移民因素的是(  )‎ A.英国与美国的历史渊源 B.法西斯大规模迫害犹太人 C.躲避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 D.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人口迁徙 二、材料分析题(46分)‎ ‎3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传统国际法认为,以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是合法的,国际油诉诸战争的不容置疑的权利,即所谓的“诉诸战争权”‎ 材料二、国际联盟约规定:“缔约各国,为增进国际间合作并保证其和平与安全起见,特允许承受不从事战争的义务” ‎ 材料三在国联成立前,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大家都认为每个国家都是判断自身行动的唯一和最高的裁判,因为国家再不服从任何更高的权利,对于其他国家的批评或质问,国家都有权利表示愤慨。‎ 材料四国联是人们为组织一个世界性的政治和社会秩序而采取的第一个有效步骤。在这个秩序中,人们可以超越国家传统、种族差异和地理上的隔阂看到并促进人类的共同利益 ‎ 11‎ ‎ ——摘自华尔脱斯《国际联盟史》‎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二,在战争问题上国际社会的观念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2分)‎ ‎(2)材料二所体现的国联的宗旨是否得以实现?为什么?(3分)‎ ‎ (3)比较材料三、四,在国家权力问题上国际社会的观念又出现了怎样的变化?(3分) ‎ ‎(4)结合当今世界各种国际组织迅猛发展的现实,你认为当年的国联为我们提供了哪些经验教训?(6分)‎ ‎38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  杜鲁门说:“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 ‎——《战后世界历史长编》‎ 材料二  尼克松说:“……二、如果某个核大国威胁我们某个盟国自由,或威胁我们认为其生存关系是美国安全检查国家的自由,我们将提供保护。三、在涉及其他形式的侵略场合,我们将根据条约的义务,在被要求时提供军事的、经济的援助。但我们指望遭受威胁的国家承担为本身防务提供人员的主要责任。”他还说:“过去25年已经发生了非常巨大的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 材料三  美国总统卡特1980年1月在国情咨文中提出:“外部势力攫取控制波斯湾地区的任何企图,都将被看作是对美国根本利益的进攻。对于这种进攻,美国将使用包括军事力量在内的任何必要手段,予以击退。”……它是对尼克松主义以来美国推行避免卷入局部的地区性冲突政策的一种修正。……     ——战后国际关系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杜鲁门所说的“转折点”意味着什么?(2 分)‎ 11‎ ‎(2)材料二中“某个核大国”是指哪个国家?“非常巨大的变化”是指什么?(3分)‎ ‎(3)对比材料一、二,美国的对外政策有何不同?(3分)‎ ‎(4)材料三提出的背景是什么?表明美国的政策与材料二相比有什么变化?(4分)‎ ‎(5)指出三则材料在本质上的相同点。(2分)‎ ‎39、18分 材料一 总统强烈要求国会特别会议废除中立法禁运条款(1939年9月21日)‎ 从纯粹的物质观点来看,在我们这里加工可以对成千上万的人提供就业,而我们却把各样物品远涉大洋运到彼岸去进行最后的加工…………还是从物质的观点来看,在这里提供这样的就业机会会自动的帮助我们建设我们的国防。‎ 禁运条款的制定不但是完全改变了我们的传统政策。它还产生了这样的效果:就海运贸易而言,把陆军强国和海军强国至于同样的地位。要发动战争的陆军强国因此可以在事前就感到放心,因为任何未来的敌对海军强国都会由于享受不到古己有之的随处采购的权利而受到削弱。这在四年前就已开始给了交战的一方一项具体好处,不是由于它的本身的力量或地理位置,而是由于合众国的一项支持性行动。‎ ‎ 材料二  总统第702次记者招待会(1940年12月17日)‎ 大不列颠的订货因此对于美国国防是极其宝贵的;因为这些订货自动地增加生产设施……我们必须鼓励这种生产。‎ ‎   我来给大家打个比方:假设我的邻人的家宅着了火,而在四五百英尺以外我有一截浇园的水龙管子。如果他能够把我的浇园的水龙管子接到他的自来水龙头上,我就可能帮助他把火灭掉……如果经过灭火的过程,这段水管完好如初,毫未损伤,邻人就把它还给我,对我十分感激。但是,假设它给搞坏了……他说,“好,我来照赔。”‎ 11‎ 现在,如果我拿回的是一根可用的浇园水管,我就不吃亏。‎ 换句话说,如果你借出一定数量的军火,在战后得到归还,如果这军火是完好如初的——没有损坏——你就不吃亏;如果它们损坏了,或者陈旧了,或者完全丢掉了,而如果你借给的人照样赔上,在我看来,你就没有吃亏。--摘自《罗斯福选集》‎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指出罗斯福为什么主张废除中立法中的禁运条款?(4分)‎ ‎(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罗斯福在这两次讲话中的异同?(4分)‎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在武器等物资禁运问题上态度发生变化的国际背景。(4分)‎ 11‎ ‎(4)根据材料三,概括美国对华援助的状况,结合所学知识,从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这一角度,说明美国为什么对华援助。(6分)‎ 高二历史答案 ‎1-5 ABABC 6-10 CACDD 11-15 BDDBD 16-20 CADAB ‎21-25 CBDBC 26-30 BBDCD 31-35 CDDCC 36 B ‎37.14分(1)由国家有诉诸战争的权利转变为国家有不从事战争之义务。(2分)‎ ‎(2)没有实现。(1分)因为法西斯国家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1分)由少数大国操控的国联也没有起到制止战争的作用。(1分)‎ ‎(3)由国家有绝对的权力转变为国家应遵守国际政治秩序,或应超越国家、种族和地理的差异,共同维护世界秩序和人类的共同利益。(3分)‎ ‎(4)一是国际组织必须为全体成员国所共有,成员国拥有平等权利,防止由少数大国操控国际组织,变成大国的工具;二是国际组织在国际事务中要恪守宗旨、坚持原则,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6分)‎ ‎38 14分(1)意味着美国以全世界霸主自居,要干涉世界各国内政,充当世界警察。(2 分)‎ ‎(2)国家:苏联   变化:是指世界形势的变化和苏联实力的增强,美国在与苏联的竞争中并不占明显的优势。(3分)‎ ‎(3)材料一表明美国实行全球扩张政策;材料二表明美国要适当调整改革全球战略,尤其是要减少直接派兵的方式。(均势外交,调整全球战略部署)(3分)‎ ‎(4)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在中东的利益受到威胁。       ‎ 表明美国对外采取强硬政策,重新强调实力和军事遏制(4分)‎ ‎(5)充当世界警察,实行全球扩张。(2分)‎ 11‎ ‎39、18分(1)有助于扩大本国就业,加强国防建设;禁运改变了美国的传统政策,实际上是不中立的(禁运偏袒了一方,使海军强国失去获得军火的机会);战争地带经常发生变化,不可能由国会立法予以长期确立,应由行政部门确定。(答出四点即可得满分)(4分)‎ ‎(2)相同:认为取消禁运、接受订货均有利于美国经济和国防;支持英国。‎ 不同:在武器等物资的输出上,由废除禁运到采用租借的办法;支持英国的立场由隐晦到公开。(4分)‎ ‎(3)法西斯德国扩张威胁日益加剧;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0年德国进攻西欧,法国沦陷,英国受到德国的进攻;美国认为德国是最大威胁。(4分)‎ ‎(4)状况:分为贷款和租借;在一些关键年份援助显著增加。‎ 对华援助原因: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援助中国,有利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有利于美国自己。(6分)‎ 11‎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