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1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第1讲 史料研习——六大途径提升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学案)
第1讲 史料研习——六大途径提升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 《考试说明》明确规定:“考查内容的呈现,不拘泥于不同版本教科书的具体表述,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与应用。”这表明获取和解读信息是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重要目标。2016年高考,25省份使用全国文综卷,新课标高考材料型试题一统江山,以材料为命题的主要依据,文字材料、图片材料、表格材料大量引入试题。立足材料,着眼讲练,可帮助学生学会快速、全面、准确地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提升学科素养,使备考卓有成效。 途径一 咬文嚼字——从试题主题语中获取有效信息 所谓“主题语”就是一道题中最关键的部分,也可以称作“题眼”。“题眼”是题中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信息,如时间、地点、范围、程度、否定词、阶段特征等。在阅读材料时,要善于寻找题眼,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弄清试题究竟要判断什么或者要求回答什么。在诸多信息中,“主题语”的信息最关键。 从试题主题语中获取信息要牢牢把握以下四个环节: [例] (2015·全国卷Ⅱ)1938年,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联银券”, 流通于平、津、鲁、豫等地;同时还发行了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流通于市场。 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径的目的是( ) A.扰乱国统区金融秩序 B.转嫁战争负担 C.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 D.强化物资管制 解析:本题以历史史实灵活考查日本帝国主义在抗日战争时期对沦陷区的经济掠夺及其实质。 题干主题语 获取信息 结论 “联银券”,流通于平、津、鲁、豫等地 “联银券”流通于沦陷区 A、C两项错误 发行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流通于市场 发行“联银券”“军用票”都是为了“以战养战”,转嫁战争负担 B项正确 “联银券”“军用票”都是日本在金融领域的掠夺举措 “联银券”“军用票”不是物资管制 D项错误 答案:B 途径二 点石成金——从材料出处和注释中获取有效信息 在历史材料解析题的每则材料后,一般要注明该史料的来源或出处,这是出于命题科学性和严谨性的考虑。引文出处是对所引(选)用材料(史料)的来源进行的说明(解说),材料的引文注释往往包含了解题的关键信息,包括引文的出处、作者、文章写作的时间、文章的题目等。这些出处(说明)对于我们理解材料往往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这些信息经常能帮助我们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材料的内容与思想。直接获取有效信息的途径: [例] (2015·全国卷Ⅰ)《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A.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解析:材料出处为《吕氏春秋·上农》,由此可获取的主要信息是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出现,水利工程的兴修,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民的收益增加,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春秋战国时期,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是农业收益增加的原因之一,A项农业发展导致畜力与铁农具的使用表述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的发展为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B项说法错误;战国时期的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在有限的土地上,农民会努力改进耕作技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农业收益的增加,会进一步刺激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从而促进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故C项正确;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大土地所有者通过多种形式尤其是土地兼并,来不断扩大地产,D项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表述错误。 答案:C 途径三 删繁就简——从省略号前后获取有效信息 近几年各地高考题都紧扣课改精神,采用多样化的材料创设新情境,试题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彰显了历史学科自身的特点,新鲜活泼的材料,新颖灵活的设问,使考生耳目一新,体现了较好的原创性,也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反映出命题者取材视野的广阔性和独具匠心的命题技巧。在选取材料命制试题时,命题者都会面临材料内容多,如何取舍问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以“省略号”的方式进行取舍。“省略号”省去的一般是无效信息,留下的是有效信息,“省略号”前后又反映不同层面的信息。 从省略号前后获取有效信息: [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郡举贤良,对策百余人,武帝善助对,由是独擢助为中大夫。后得朱买臣、吾丘寿王,司马相如①……并在左右。②……屡举贤良文学之士。公孙弘起徒步(平民),数年至丞相。开东阁,延贤人与谋议,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宜。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③…… 大臣数诎。 ——《汉书·严助传》 材料二 垂拱三年,或诬告(宰相)祎之④……(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推鞫(审问)其事。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则天大怒,以为拒捍制使,乃赐死于家。 ——《旧唐书·刘祎之传》 材料三 (明初内阁大学士)掌献替可否(意即对君劝善规过,议论兴革)⑤……凡上之达下,曰诏,曰诰⑥……皆起草进画,以下之诸司。下之达上,曰题,曰奏⑦……皆审署申覆(意即审查签收,上报或发回)而修画焉,平允乃行之。⑧……大典礼、大政事、九卿、科道官会议已定,则按典制,相机宜,裁量其可否,斟酌入告。 ——《明史·职官一》 (1)根据材料一,归纳汉武帝为削弱相权所采取的举措。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祎之为何不认可王本立宣读的“敕书”。 (3)根据材料三,归纳明初内阁大学士的主要职责;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初阁臣为何不能等同于丞相。 解析:第(1)问,材料一中有3处省略号,省略号①是省略的人物,省略号②前后分为两层主要信息,举贤良的不同途径,一是通过郡举贤良为汉武帝左右,二是举贤良文学之士参政,省略号③前后则为这些贤良参政的方式,可以议政奏事,也要相互辩论,诘难大臣。再结合设问可以归纳出汉武帝为削弱相权,“屡举贤良文学之士”任用贤良文学之士为身边近臣;从“延贤人与谋议,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宜” 可以归纳出汉武帝为削弱相权让身边近臣参与议政、奏事;从“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大臣数诎”可以归纳出大臣之间相互诘难辩论。第(2)问,材料二中省略号④前的信息是宰相刘祎之被诬告,省略号④后的信息是刘祎之认为对自己的“敕书”违制的理由,根据唐朝三省六部制中“三省”的具体职责即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而王本立宣读的“敕书”是由皇帝直接发出的诏令,所以是违制的。第(3)问,材料三中的省略号⑤⑥⑦⑧前后的信息分别为:“掌献替可否(意即对君劝善规过,议论兴革)”可以归纳为劝谏皇帝,匡正过失,讨论历代盛衰原因和典制沿革,根据“……皆起草进画”和“……皆审署申覆(意即审查签收。上报或发回)而修画焉”可以归纳为替皇帝起草诏令和批答大臣奏章,根据“……则按典制,相机宜,裁量其可否,斟酌入告”可归纳为将九卿等议定的意见经审查后报告皇帝。所归纳的这三个方面就是明初殿阁大学士的主要职责。 答案:(1)举措:任用贤良文学之士为身边近臣;让他们参与议政、奏事;令其诘难大臣。 (2)说明:诏敕须由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议,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诏令被认为是违制的。 (3)职责:劝谏皇帝,匡正过失,讨论历代盛衰原因和典制沿革;替皇帝起草诏令和批答大臣奏章;将九卿等议定的意见经审查后报告皇帝。 说明:内阁始终不是法定中央决策机构;不能统领六部。 途径四 有章可循——从数据对比和变化中获取有效信息 数据对比和变化中包含的有效信息主要体现在“这些数据是在什么背景下变化的”“这些数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从数据对比和变化中获取信息时,要注意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分析数据变化的趋势,同时要注意看整体,不能局限于某一个时期或时间段,而应全面理解数据对比和变化所反映的问题。“四读”法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 [例] 下图为中国1952—1960年工农业总产值变化图。对此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 A.“过渡时期”农业总产值始终超过工业总产值 B.“三大改造”期间工业总产值均高于农业总产值 C.“一五”计划完成时工农业总产值都大幅提高 D.“大跃进”使工农业总产值增长呈现背离状态 解析:本题为图表类选择题,从数据对比和变化中获取有效信息是解题的关键。中国1952—1960年工农业总产值变化图显示工业总产值迅速上升,远远超过农业,反映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过渡时期是指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1956年的工业总产值已经超过农业总产值,此时中国还处于过渡时期,故A项说法不符合图示信息;1953—1956年,图片显示这一时期农业总产值高于工业总产值,故B项错误;1957年,“一五”计划完成,图片显示这一时期农业总产值逐渐下降,故C项错误;1958年,“大跃进”运动开始兴起,图片显示这一时期工业总产值迅速上升、农业总产值呈现下降态势,即工农业总产值增长呈现背离状态,故D项正确。 答案:D 途径五 条分缕析——从材料中包含的层意中获取有效信息 准确获取有效信息是解答问题的关键。一段材料往往有多层含义,应注意对材料进行层次划分,并归纳层次大意。特别要关注材料中的转折词、并列词,因为这些词是划分层次的依据。材料段落结构一般有以下三种类型: — — — 阅读材料时,既要注意各层次表面信息,也要注意其隐性信息。只有读透材料,把握设问,才能准确作答。 [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一个旁观者来说,4世纪时世界历史的情况可能是这样:罗马帝国总算历劫而存,而中华帝国的时代已成为过去。可是中华帝国在罗马帝国已不复存在时最后重新组成。中华帝国为什么能恢复而罗马帝国却不能,一个原因可能是①中国王朝比拜占庭 帝国更充分地保留了帝国的传统。如果皇帝依靠不是按照出身或机遇而是②按才干选拔的官僚知识分子行使权力,那他就会③实行公正的道德的统治。④中国的文字也比西方的拉丁文和希腊文有着更大的文化上的连续性。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二 理学家提出“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它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这是两汉的粗糙儒学所无法比拟的。理学家以儒家“圣人”为最高境界,⑤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它摒弃佛道所宣扬的彼岸世界,不相信灵魂不灭、轮回转世之说,而⑥力求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崇高的理想,所以它是一种理性主义的哲学。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概括材料一中有利于中国稳定和统一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不是按照出身或机遇而是按才干选拔”所涉及的制度。 (2)根据材料二,指出理学的积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儒学由“粗糙”趋向“精微”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说明中华文明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基本特质。 解析:本题选取了有关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和宋代理学的论述。考查从材料包含的层意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答第(1)问第一小问时,首先要对材料一按层意进行分析,然后根据不同的层意,指出古代中国有利于稳定和统一的因素及涉及的人才选拔制度。 第一层:①“4世纪时中华帝国更充分地保留了帝国的传统”,第二层:②“按才干选拔官吏”,第三层:③“中国实行公正的道德的统治”,第四层:④“ 中国的文字也比西方的拉丁文和希腊文有着更大的文化上的连续性”。这四层分别表明古代中国有利于稳定和统一的因素分别是“保留了帝国的传统”“按才干选拔官吏”“公正的道德的统治”“有着更大的文化上的连续性”。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应对材料分层获取和解读信息,指出理学的积极作用。第一层:⑤“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表明理学的积极作用在于引导人们关注现实,第二层:⑥“力求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崇高的理想”,表明理学的作用在于有利于培养道德品质。 第(1)问第二小问,第(2)问第二小问和第(3)问都要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答案:(1)因素:充分保留传统;合理选官;实行德政;汉字文化延续功能强。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2)作用:引导人们关注现实;有利于培养道德品质。 原因:儒学受到佛道思想的挑战(冲击);复兴儒学的需要(宋明理学家的学术创新)。 (3)特质:延绵不断(尊重传统):兼收并蓄(与时俱进)。 途径六 去伪存真——灵活迁移捕捉隐性有效信息 在材料信息的获取上,材料的表层信息很直观,较易获取,而材料涉及的隐性信息则需要归纳、迁移才能获得。怎样获取有效信息,可从论述的观点中获取暗示作者主张的隐性信息,从材料关键词或结合所学知识获取相关隐性信息,从学科常识中获取相关隐性信息,这些隐性信息往往制约着答案是否全面与正确,在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时,一定要注意这些隐性信息。 灵活迁移捕捉隐性有效信息的关键: [例] 1980年6月18日,四川省广汉县向阳人做出了一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举动(如下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概括指出材料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时代背景加以阐释。 解析:解答本题应充分从题头、图片与文字说明中挖掘隐性信息。 从关键词中获取隐性信息:“1980年6月18日”,隐性信息是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正在探索中;从论述的观点中获取隐性信息:“四川省广汉县向阳人做出了一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举动”,是本题提出的观点,这一观点隐含的信息是高度评价广汉县向阳人的换牌行为;从图片中获取隐性信息:图中的换牌隐含着人民公社体制开始被打破,政治体制改革已悄然进行;从文字说明中获取隐性信息;图片中的注释“墨汁都还没干就匆匆挂上去了”“在换牌半年多的时间里,我连陌生人都不敢见呢”“不准宣传、不准广播、不准登报”等隐含的信息是改革尝试中改革理念与“左”倾思想的冲突,当时“左”倾思想的束缚依然存在,人们对改革心存顾虑。 答案:提取历史信息: 例如:人民公社体制开始被打破,政治体制改革已悄然进行,“左”倾思想的束缚依然存在,人们对改革心存顾虑。 进行历史解释: 如: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关于改革的决定;拨乱反正工作及当时思想领域的实际状况等。在此基础上,能提出独立的见解或认识。例如:改革具有艰巨性,改革是在新旧观念的激烈冲突中展开的;改革者必须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和勇气,才能实现改革的目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