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历史 第二十四课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同步训练1 岳麓版必修3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高中历史 第二十四课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同步训练1 岳麓版必修3

第二十四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同步训练 一、 选择题 ‎1.‎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和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相同点:‎ A.深化了改革开放 B.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C.为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 D.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 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有三次历史性的飞跃,形成三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者的共同点是 ‎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 ‎②科学地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③科学地认识中国国情,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 ‎④实事求是是他们思想的核心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14‎ ‎3.‎ ‎ “邓小平……最大的功绩就是提出了新的理论。这是一种全新的世界观,是对中国现实条件的全新理解,是对历史经验的有效借鉴。”这种“新的理论”主要是指(  )‎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理论 ‎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思想 ‎4.‎ ‎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我国首次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中共:‎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四大 D.十六大 ‎5.‎ ‎25年前邓小平在深圳时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邓小平的这番讲话主要反映的是 A.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 B.经济体制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 C.设立沿海经济特区有必要进行试验 D.经济建设既要防“左”又要反“右”‎ ‎6.‎ ‎ “中国共产党走过90多年的历程,期间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两次飞跃,第一次是毛泽东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取得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第二次是邓小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取得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这两次飞跃解决的核心问题是 14‎ A.民族、民生 B.民权、民生 C.民族、民权 D.富国、强国 ‎7.‎ ‎1989年5月邓小平在会见戈尔巴乔夫时说,“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回过头来看,双方都讲了许多空话”,“多年来,存在一个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理解问题”,“马克思去世以后一百多年,……如何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没有搞清楚”。上述材料说明 A.国与国关系的关键是意识形态问题 B.要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 C.马克思主义要与本国国情相互结合 D.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至关重要 ‎8.‎ ‎1984年人称“江南猫王”的画家陈莲涛为邓小平画一幅《双猫图》,图中有几行遒劲苍老的题词:“不管白猫黑猫,会捉老鼠就是好猫”。“南方谈话”中能体现这一主旨的是 A.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B.社会主义的本质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检验真理的标准 ‎9.‎ 有学者说:“毛(泽东)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小平)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率。”这说明两者 A.都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B.都变革了农村的生产关系 C.都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 D.取得农业成就的手段相同 14‎ ‎10.‎ ‎1984年人称“江南猫王”的画家陈莲涛为邓小平画一幅《双猫图》,图中有几行遒劲苍老的题词:“不管白猫黑猫,会捉老鼠就是好猫”。“南方谈话”中能体现这一主旨的是 A.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B.社会主义的本质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检验真理的标准 ‎11.‎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先后赴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地视察,沿途发表了重要讲话,即“南方谈话”,被称为新时期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又一个思想解放的“宣言书”。这主要是因为南方谈话 A.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 B.解决了困扰改革进程的重大问题 C.肯定了深圳改革开放的突出成果 D.明确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 ‎12.‎ 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有三次历史性的飞跃,形成三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共同特征表现为 ‎①科学地认识中国国情,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 ‎②都科学地解决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③三大理论成果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 ‎④共同的宗旨都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4‎ ‎13.‎ 邓小平说:“从我们党的历史来看,我们全党成熟的标志是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那是在一九四五年。我们从一九二一年建党,经过了二十四年,才成为一个成熟的党。当然,这是从全党来说。作为中央领导,可以说在一九三五年一月遵义会议……就成熟了,这也用了十三年半的时间。”中共两次走向成熟的关键在于 A.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B.坚持革命实践与反思 C.接受共产国际指导 D.选择中国式革命道路 ‎14.‎ 邓小平理论是引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下列属于邓小平理论的是 A.三民主义 ‎ B.一国两制 ‎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D.“工农武装割据”‎ ‎15.‎ ‎1978年的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发表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全国性大讨论,人们普遍认为它带来了党和民族的大觉醒。这里的“大觉醒”是指 A.放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B.使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使人们彻底摆脱“左”倾错误 D.使人们回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轨道上来 一、 非选择题 ‎16.‎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 孙中山手书 材料二 全国都堆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烧成烈火。……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颠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三 请回答: ‎ ‎(1)材料一图l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一图2指出,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和发展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有什么历史作用?‎ ‎(2)材料二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毛泽东充满诗意的语言反映他怎样的一种情怀?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毛泽东先后提出哪两大理论?‎ 14‎ ‎(3)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什么重要理论?十年后,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4)综合三则材料,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 ‎17.‎ 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是引领中国人民不断前进的旗帜。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 我们改革中国的主义,是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精神就是要建设一个极和平,极自由,极平等的国家,不但在政治上要谋民权的平等,而且在社会上要谋经济的平等。‎ ‎——1919年间孙中山和戴季陶一次谈话 材料二  ‎ 形式主义地吸收外国的东西,在中国过去是吃过大亏的。中国共产主义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也是这样,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三  ‎ ‎(苏联)8·19事件的第二天,邓小平同江泽民、李鹏等领导人进行了一场谈话:现在世界发生大转折,就是个机遇;老祖宗不能丢,问题是要把什么叫社会主义搞清楚,把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搞清楚。——中央文献出版社《邓小平年谱》‎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的奋斗目标。(1分)结合所知识,指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孙中山革命思想的新变化。(1分)‎ ‎(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观点。(1分)结合所知识,从正反两方面各举一例说明材料二的观点。(2分)‎ ‎(3)据材料三和所知识分析当时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面临怎样的国内外形势?(2分)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中国是如何践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1分)‎ ‎(4)综合以上材料,概括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应坚持怎样的原则。(2分)‎ 14‎ 试卷答案 ‎1.B 南巡讲话和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均起到了解放人们思想的作用,特别是南巡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深化了改革开放只适合南巡谈话,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为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均只适合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所以选项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点睛:解答推理型选择题可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等。因此,考生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 ‎2.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三个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有了升华,邓小平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并深刻的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所以②科学地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这个内容只符合邓小平理论,不是三个理论的共同点。‎ 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共同点 14‎ ‎3.B 由题干中的“是对中国现实条件的全新理解,是对历史经验的有效借鉴”,这是指“邓小平理论”,故选B;ACD都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完全代表邓小平理论,故排除。点睛: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故选B。‎ ‎4.C ‎1992年召开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市场经济,也是我国首次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以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提出改革开放,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十二大提出了要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十六大是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5.A ‎“证券、股市”属于资本主义经济形式,“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说明市场经济可以在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故A正确;B是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特区1979年设立,故C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左右倾问题,故D错误。‎ ‎6.A 试题分析:该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史实记忆与对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核心问题的总结归纳能力。毛泽东思想解决的是近代民族独立和解放的问题,邓小平理论解决的是社会主义的发展问题,故A项对应的核心问题是正确的。‎ 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7.C 14‎ ‎“存在一个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理解问题”“马克思去世以后一百多年,……如何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没有搞清楚”说明对于马克思主义思想认识不清,言外之意是说明马克思主义要和本国实际相结合,故C正确;A中意识形态说法不符合事实;B中完整理解不符合题意;D中社会主义团结不是材料主旨。‎ ‎8.B 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题干说的是不管什么方法,只要把问题解决的就是好方法,即主要能促进经济发展,就是好方法,故答案选B。题干没有涉及科技问题,排除A;现代企业制度定义为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公司制度为核心,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题干没有体现,排除C;实践检验真理的标准,题干没有体现,排除D。‎ ‎9.B 据材料“毛(泽东)……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小平)……改变组织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人民公社化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作用,两者都变革了农村的生产关系,故B正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适应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故A错误;两者没有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仍然是公有制,故C错误;人民公社化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属于不同的政策手段,故D错误。故选B。‎ ‎10.B 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题干说的是不管什么方法,只要把问题解决的就是好方法,即主要能促进经济发展,就是好方法,故答案选B。题干没有涉及科技问题,排除A;现代企业制度定义为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公司制度为核心,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题干没有体现,排除C;实践检验真理的标准,题干没有体现,排除D。‎ ‎11.B 14‎ 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邓小平南方谈话,需要学生熟悉掌握基础知识。‎ ‎12.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属于组合型选择题,可用排除法。邓小平理论回答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不属于共同点,排除②。故选D项。‎ 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的发展 ‎13.B 遵义会议和中共七大过程中中共始终坚持对于革命实践进行反思,才得以不断走向成熟,故B正确;A属于大革命时期和抗战时期;遵义会议和中共七大都没有共产国际指导,故C错误;D属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14.B A是孙中山的革命思想,B是邓小平提出的关于祖国统一的思想,C是江泽民提出的关于党的建设问题,D是毛泽东的关于革命道路的问题。故答案选B。‎ ‎15.D 根据材料关键词及所学知识可知,A、B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而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出现在此之前,故排除A、B。C项中彻底摆脱说法绝对,排除;通过真理标准大讨论,有利于解放思想,为中共十一二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基础。故正确答案为D。‎ ‎16.‎ 14‎ ‎(1)潮流:民主共和(资本主义发展)。思想:三民主义。作用:三民主义在辛亥革命时期发挥了重大作用(或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新三民主义是国民大革命时期的旗帜(或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2)背景: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开始探索新的革命道路。‎ 情怀:百折不挠,对革命充满信心理论:工农武装割据;新民主主义理论。‎ ‎(3)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核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4)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试题分析:‎ ‎(1)第一小问,依据题干所给图片一并结合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有关知识可知,该世界潮流为“民主共和”;第二小问,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一中的图片二并结合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有关知识可知,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第三小问,依据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有关知识,从辛亥革命的角度认识旧三民主义的作用,从国民革命的角度认识新三民主义的作用。‎ ‎(2)第一小问,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二中“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历史背景;第二小问,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二中“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归纳毛泽东的情怀;第三小问,依据所学,毛泽东分别在井冈山、延安时期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新民主主义理论。‎ ‎(3)第一小问,依据题干中“中共十二大上”并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有关知识可知,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二小问,依据题干中“南方谈话”并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有关知识可知,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核心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4)依据孙中山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历史背景及过程并结合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中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观点,从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两个角度认识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 14‎ 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作用;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内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内容。‎ ‎17.答案:‎ ‎(1)目标:以三民主义改造中国社会,力图建立一个和平、自由、平等的社会。(1分) ‎ 变化: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1分) ‎ ‎(2)观点:对马克思主义不能形式主义的应用,而应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1分)‎ 反例:照搬苏俄模式,导致城市中心道路失败;王明“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任答1点1分) ‎ 正例: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开辟(或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中国革命道路两步走--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任答1点1分) ‎ ‎(3)形势:国内:改革遇到种种阻力;国际: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2分)‎ 践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或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分)‎ ‎(4)原则:与时俱进;从国情出发。(2分) ‎ 分析:‎ ‎(1)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从材料“三民主义的精神就是要建设一个极和平,极自由,极平等的国家,不但在政治上要谋民权的平等,而且在社会上要谋经济的平等”可以概括出孙中山的奋斗目标。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孙中山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14‎ 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14‎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