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1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五县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五县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9.7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第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Ⅲ卷请用直径0.5毫来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城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论文参考资料如下:《中国宰相制度变迁》、《宋代转运使补论》、《元代行省制度研究》、《朱元璋杀胡惟庸废承相考辨》,该论文的主题应是 A. 中国古代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演化 B.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 C. 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的权力消长 D.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答案】D 【解析】 【详解】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君主专制制度,二是中央集权制度,《中国宰相制度变迁》、《朱元璋杀胡惟庸废承相考辨》体现了君主专制制度演变;《宋代转运使补论》、《元代行省制度研究》体现了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综合这两个方面,此题应选择D项;A选项只符合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故A排除;材料未涉及监察制度的演变,故B排除;C选项只符合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故C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中国宰相制度变迁》、《朱元璋杀胡惟庸废承相考辨》……《宋代转运使补论》、《元代行省制度研究》”,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制度两个方面入手,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 2.“唐世科举之柄,额(专)付之主司,仍不糊名。又有交朋之厚者为之助,谓之通榜。故其取人也,畏于讥议,多公而审。亦有胁于权势,或挠于亲故,或累于子弟,皆常情所不能免者。”材料说明了唐代科举制 A. 选拔官员的方式多样 B. 受到了社会现实的冲击 C. 为选拔士族子弟而实行 D. 体现了社会公平和公正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的是唐代科举制在选拔人才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弊端,如通榜、照顾世家子弟等,体现了唐代科举制受到现实的冲击,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是科举制的不足,不是选拔官员的方式多样,故A排除;C项表述错误,科举制的实行打破了世家地主垄断仕途的局面,故C排除;材料主旨不是反映社会公平和公正,而是说明科举制的现实弊端,故D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有交朋之厚者为之助,谓之通榜……亦有胁于权势,或挠于亲故,或累于子弟”,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科举制的现实弊端入手,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3.天京事变前后,原先的天兄代言人萧朝贵在长沙牺牲,天父代言人杨秀清又在事变中被韦昌辉所系。天父、天兄人格化本来就是个骗局,杨秀清被杀更是骗局的暴露。材料意在表明太平天国 A. 高层内斗统治力量削弱 B. 军事实力由盛转衰 C. 出现了空前的信仰危机 D. 朝中无将国中无人 【答案】C 【解析】 【详解】天兄代言人牺牲,天父代言人杨秀清被杀,表明洪秀全向教徒灌输的上帝并没有特殊的能力,人们不会和先前一样,度诚地去相信了,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主旨不是反映高层内斗统治力量削弱,而是反映拜上帝教的信仰危机,故A排除;材料没有反映出军事实力由盛转衰的信息,故B排除;材料反映的是“骗局的暴露”,不是朝中无将国中无人,故D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天父、天兄人格化本来就是个骗局,杨秀清被杀更是骗局的暴露”,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拜上帝教的信仰危机入手,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4.历史学家王维礼说:“空前的民族危机使一切阶级、阶层的目的、愿望和要求都在保卫中华民族生存的总目标下统一起来。革命高潮本身就采取了民族运动的形式。”作者是要表达 A. 九一八事变加深了民族危机 B. 华北事变促进了民众的觉醒 C. 反侵略战争增强了民族意识 D. 《辛丑条约》加深了民族危机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空前的民族危机使一切阶级、阶层的目的、愿望和要求都在保卫中华民族生存的总目标下统一起来。”可见在外来侵略之下,被侵略国的民族意识觉醒。C选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明确指出具体时哪次民族危机的影响促进民族觉醒,ABD选项排除。 5.有学者将新中国的人大制度的变迁粗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1954~1957年)第二时期(1957~1978年)第三时期(1978年~)。其中第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 开始确立 B. 曲折发展 C. 遭受破坏 D. 恢复发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轨迹判断可知,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是在1954年,故A项正确;第二时期发生了“文化大革命”,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甚至停滞,故B、C两项符合第二时期,故BC排除;D项符合第三时期,故D排除。 6.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为香港、澳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新途径。在英国、葡萄牙两国政府与中国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一国两制”具有 A. 维护合作的稳定性 B. 政治制度的兼容性 C. 促进繁荣的动力性 D. 军政分治的合理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的“关键作用”是指该制度保障了香港、澳门在一定时期内保留资本主义制度。由此可知该制度兼容了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答案为B项;“一国两制”不是维护中外合作的稳定性,而是恢复主权,国家统一,故A排除;材料主旨不是反映促进繁荣的动力,而是强调“一国两制”为香港、澳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途径,故C排除;“一国两制”并不是军政分治,故D排除。 7.两国政府互致承认函电或照会,是彼此正式建交的国际惯例。新中国成立初,考虑到国民党残余政权仍然存在,新中国并不认同这一惯例,其理由是该惯例 A. 易导致出现两个中国的局面 B. 是由西方国家制定的原则 C. 不利于中国外交的独立自主 D. 有违公平公正的外交精神 【答案】A 【解析】 【详解】新中国成立初,国民党残余政权仍然存在,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继续同其保持密切的“外交”关系,若认同材料中的这一惯例,势必会出现两个中国的局面,故A项正确,建交国际惯例由谁制定,这并不是新中国是否认同这一惯例的依据,故B排除;材料主旨是反映“互致承认函电或照会”易导致出现两个中国的局面,而不是说明这不利于中国外交的独立自主,故C排除;“互致承认函电或照会”并不一定会违背公平公正的外交精神,故D排除。 8.1972年9月,田中首相访华时说:“这次访问,我是由东京直飞北京的,我再一次深深感到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然而,遗憾的是,过去几十年,日中关系经历了不幸的过程,我国给中国国民添了很大的麻烦,我对此再次表示深切的反省之意。”这一讲话 A. 表明日本对侵华战争反省深刻 B. 表明中日关系改善未受他国阻挠 C. 开启了中日官方交往的先河 D. 淡化了日本对侵略战争的责任 【答案】D 【解析】 【详解】田中用“添了很大的麻烦”来描述日本过去几十年对中国的侵略及其损害,表明日本对于侵略中国的历史,认识并不深刻,淡化了日本对侵略战争的责任。故答案为D项。这一讲话表明日本对侵华战争的反省不够深刻,排除A项;中日关系的改善过程受到了他国阻挠,排除B项;中日建交开启了中日官方交往的先河,而不是这一讲话,排除C项。 9.柏拉图曾说:“在民主制中,没有专门的领导阶层,领袖人物取决于人民的喜好,…默许人民的要求,以及把政治策略建立在可销售的东西之上,这就使政治领导能力受到了削弱,民主使智慧边际化。”材料表明 A. 权力必须受到严格的限制 B. 人民当家作主得以真正体现 C. 集体管理的新形式被肯定 D. 直接民主存在着严重的弊端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默许人民的要求……使政治领导能力受到了削弱……民主使智慧边际化”的信息可以看出,题干强调的是雅典民主政治存在问题,是直接民主弊端的表现,故答案为D项。材料主旨不是说明权力必须受到严格的限制,而是说明直接民主的弊端,故A排除;雅典民主是奴隶制民主,人民当家作主不可能得以真正体现,故B排除;材料并没有反映出集体管理的新形式被肯定,而是指出了直接民主的弊端,故C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使政治领导能力受到了削弱……民主使智慧边际化”,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雅典直接民主的弊端入手,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10.观察下表,材料表明罗马法的特点是 第一表传唤 内容 一、原告传被告出庭,如被告拒绝,原告可邀请第三者作证,扭押同行。 三、如被告因疾病或年老不能出庭,原告应提供交通工具。 四、如诉当事人为富有者,则担保其按时出庭的保证人,应为具有同等财力的人:如为贫民,则任何人都可以充任。 六,如当事人不能和解,则双方应于午前到广场或会议厅进行诉讼,由长官审理。 A. 内容相当广泛,阶级性强 B. 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 C. 条文比较明晰,实用性强 D. 贵族可以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原告可邀请第三者作证,扭押同行……因疾病或年老不能出庭,原告应提供交通工具……双方应于午前到广场或会议厅进行诉讼”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罗马法的法律条文清晰明白,操作性与实用性强,因此选C项。材料未能体现罗马法内容广泛,阶级性强,故A排除;B项是万民法的特点,材料无法体现,故B排除;D项是习惯法的特点,材料是成文法,故D排除。 11.近代著名史学家兰克说,17世纪英国新兴阶级中的两大派别,“一方维护有君主存在的议会制,一方拥护有议会存在的君主制”。双方的较量 A. 建立起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B. 导致暴力贯穿整个17世纪 C. 形成君主与议会两个权力中心 D. 使资产阶级不得不抛弃君主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双方都主张保留君主和议会,只是一个以议会为中心,一个以君主为中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结果是英国发生光荣革命,随后逐渐建立起君主立宪制,即实现了“有君主存在的议会制”,故A项正确;光荣革命是不流血的革命,而不是暴力贯穿整个17世纪,故B排除;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是议会为中心,故C排除;君主立宪制保留了君主,而不是抛弃君主,故D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17世纪……一方维护有君主存在的议会制,一方拥护有议会存在的君主制”,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入手,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12.在世界近代史上,有个国家曾被称为“各种政体的试验场”、“从窗缝潜人的共和国”。这个国家 A. 最早进行并完成了工业革命 B. 明确了三权分立的体制 C. 以“王朝战争”完成了统一 D. 最终确立了共和体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各种政体的试验场”、“从窗缝潜人的共和国”可知,这个国家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是在共和制与君主制斗争七十多年后,国民议会以一票的微弱多数通过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故答案为D项。英国最早进行并完成了工业革命,排除A项;美国1787年宪法明确了三权分立体制,排除B项;德意志帝国以“王朝战争”完成了统一,排除C项。 13.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布尔什维克当在苏维埃执行委员会中争取多数,把苏维埃由孟什维克与社会革命控制转变为布尔什维克党领导,这反映出列宁 A. 希望和平夺权 B. 建立合并其他政党 C. 反对暴力革命 D. 主张实行议会政治 【答案】A 【解析】 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从材料反映的具体措施来看,在全部政权归苏维埃以后,通过布尔什维克党壮大力量领导苏维埃的方式来实现和平夺权。故答案为A项。B、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列宁认为当时有和平夺权的可能性,争取和平夺权,并非反对暴力革命,排除C项。 14.下面是于1918年11月问世的两张俄国邮票,下列对发行这两张邮票的目的解读正确的是 A. 纪念推翻沙皇统治一周年 B. 庆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東 C. 纪念十月革命胜利一周年 D. 庆祝工农苏维埃在俄国成立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题干中的“1918年11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11月,故两张邮票的目的是纪念十月革命胜利一周年,故C项正确。推翻沙皇统治是二月革命,故A排除;一战的结束与图片中“斩断锁链”的信息无关,排除B项;工农苏维埃成立与邮票的内容明显不符,故D排除。 15.为了争取共和党人对他援助希腊、土耳其计划的支持,杜鲁门不得不从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与共产主义之间存在着意识形态对抗的角度,向美国人民阐述他的要求,并在国会进行了阐述。这就是 A. “铁幕”演说 B. “杜鲁门主义” C. 马歇尔计划 D. 北大西洋公约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杜鲁门所讲的是援助希腊和土耳其,遇制共产主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杜鲁门主义”,故B项正确;“铁幕”演说是丘吉尔发表,故A排除;马歇尔计划由马歇尔提出,故C排除;北大西洋公约是冷战的具体表现,故D排除。 16.有人说,二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随着苏联的变化而转换,下列可以为此提供证据的是 A. 苏联是二战后实力最强的国家 B. 苏联解体促成了多极格局 C. 苏联掌握着二战后全球霸权 D. 苏联解体使两极格局不复存在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是美苏两极格局,随着1991年苏联的解体两极格局不复存在,世界格局发生转换,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二战后实力最强的国家是美国;B选项错误,当今多极格局尚未形成;C选项错误,二战后美国和苏联在全球范围内争夺世界霸权,并非由苏联单独掌握。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17.明朝万历年间,福建泉州府“佃农所获,朝登垅亩,夕贸市廛”而浙江秀水县佃农“上米贸银,別以中下者抵租”。下列对材料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A. 农村租佃经营成为主流 B. 农民所交地租有所下降 C. 农村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D. 农业与市场的联系紧密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材料中“朝登垅亩,夕贸市廛”“上米贸银”等信息可知农业与市场的联系紧密,所以选D项;仅凭材料信息不足以说明农村租佃经营成为主流,故A排除;“以中下者抵租”并不能说明农民所交地租有所下降,故B排除;材料未涉及雇佣关系,不能说明农村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故C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夕贸市廛……上米贸银”,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农产品商品化的角度入手,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18.1905年4月7日,上海工商界提出:抵制美货……反对美国以及迫害华工华侨事件………上海的倡议迅速得到各地的响应…形成规模空前的反美运动。美国政府见此,威逼清政府禁止运动发展。在清廷镇压下,运动失败。对上述材料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民族资产阶级的爱国思想是运动兴起的重要原因 B. 美国经济大萧条后加紧对华侵略激怒了中国民众 C. 广大民众的民族意识的高涨推动了运动的发展 D. 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是运动失败原因之一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属于反向选择题,“美国经济大萧条”始于1929年,题干时间是1905年,B符合题意,所以选B项;材料“上海工商界提出:抵制美货……上海的倡议迅速得到各地的响应…形成规模空前的反美运动”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爱国思想是运动兴起的重要原因,故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也反映了广大民众的推动,故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美国政府见此,威逼清政府禁止运动发展。在清廷镇压下,运动失败”也反映了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故D不符合题意,排除。 19.辛亥革命时期曾出现过妇女办报刊的热潮,创办的妇女报刊达数十种之多。此时期妇女报刊具有的时代特色是 A. 宣传传统妇女遵循的“三从四德” B. 宣传民主运动和妇女解放 C. 开始宣传“断发易服”反清思想 D. 宣传妇女“三罢”爱国运动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辛亥革命时期的时代特色,据材料“辛亥革命时期曾出现过妇女办报刊的热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主和妇女解放属于辛亥革命时期的特色,故B正确;A项是传统文化的糟粕,故A排除;辛亥革命之前已经有宣传“断发易服”思想,故C排除;“三罢”是五四运动时期开始的,故D项错误 20.费正清在《剑桥中国史》中写道:“1958年4月,他(毛泽东)写道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中国 A. 实现了工业化 B. 出现了巨大的经济困难 C. 民主法制遭到践踏 D. 逐渐摆脱被帝国主义封锁的局面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时间“1958年”可知他(毛泽东)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了国民经济的比例严重失调,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所以选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并没有实现工业化,故A排除;文革时期民主法制遭到践踏,不是1958年,故C排除;新中国初期的外交逐渐摆脱被帝国主义封锁的局面,不是1958年,故D排除。 21.马克思说:“在工场手工业和手工业中,是工人利用工具,在工厂中,是工人服侍机器。在前种场合,劳动资料的运动从工人出发,在后一种场合,则是工人跟随劳动资料的运动,”由此可见工厂制度 A. 是工业革命中重要的生产组织形式 B. 很大程度上节约了工人的劳动时间 C. 其实行已成为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 D. 进一步加重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可知,在马克思看来,在工厂制度下,工人围绕着机器(劳动资料)劳动,这表明在工业革命中形成了新的生产模式,所以A项符合题意;材料主旨是反映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不是节约工人的劳动时间,故B排除;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是用机器制造机器,故排除C项;材料重点也不是突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加重,故D排除。 22.赫鲁晓夫把中央在物资、生产、工资等方面的权限下放给加盟共和国,把许多中央直属企业下放给地方管理,还把以部门为主的条条管理改为以地区为中心的块块管理。这一改革实质上 A. 推动了苏联经济的快速发展 B. 调整了苏联的产业结构 C. 冲击了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D. 动摇了苏联的政治基础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信息显示赫鲁晓夫把经济管理权限下放,实际上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局部调整,冲击了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所以选C项;A项表述不属“实质”,而且“苏联经济的快速发展”说法错误,故A排除;材料未涉及产业结构调整,故B排除;经济管理权限下放并没有动摇苏联的政治基础,故D排除。 23.欧洲煤钢共同体是欧洲漫长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拥有超国家权限的机构,其成员国的政府第一次放弃了各自的部分主权,并将这些主权的行使交给一个独立于成员国的高级机构。这一举措 A. 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在欧洲结束 B. 推动了马歇尔计划在欧洲进一步扩大 C. 使西欧各国由经济联合走向政治联合 D. 是西欧联合之路上的一次创造性实践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了成员国政府第一次放弃各自的部分主权,欧洲煤钢共同体行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欧洲走向联合的一次创造性实践,故D项符合题意;欧洲煤钢共同体在1951年成立,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在欧洲结束是1945年,排除A项;马歇尔计划是冷战的表现,而材料反映的是西欧联合,排除B项;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表明西欧各国走向经济联合,但此时西欧各国尚未走向政治联合,排除C项。 24.《文心雕龙·论说》:“战国争雄,辩士云涌。”又《史记·李斯列传》云:“此布衣驰骛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材料所描述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社会急剧变革的发生 B. 私学教育的不断扩大 C. 知识分子阶层的兴起 D.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百家争鸣的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教育对象与范围日益扩大,知识分子阶层迅速兴起,针对社会的发展和对天下兴亡的思考,形成了“辩士云涌”的百家争鸣局面,故A项正确。B、C两项是社会变革的具体表现,不属于主要原因,故BC排除;D项是“辩士云涌”的结果,不是原因,故D排除。 25.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有两个:“一个是人们用以思考推理的。……另一个是人们用以感觉到爱、饿、渴等等物欲之骚动的。”所以灵魂既是“自己的主人”又是“自己的奴隶”。此观点 A. 最先注重了对人的研究 B. 具有明显的宗教神学观 C. 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D. 是对人自我意识的否定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柏拉图的思想。据材料信息可知,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体现了人的自我意识,是以“人”自身为中心的,所以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C项正确。从材料看不出柏拉图的观点是“最先”,而且柏拉图之前已经有了“对人的研究”,故A项排除;B项的“宗教神学观”与材料不符,故B排除;D项与材料观点相反,故D错误。 26.启蒙思想家卢梭曾说道:“国家的主权在人民,而最好的政体应该是民主共和国。”卢梭的祖国最终确立共和政体是通过 A. 民族独立实现 B. 统一战争奠基 C. 制定民主宪法 D. 宫廷政变建立 【答案】C 【解析】 【详解】卢梭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1875年法国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故C项正确:民族独立并不是法国最终确立共和政体手段,故A排除;法国当时没有统一战争,故B排除;1875年法国并没有宫廷政变,故D排除。 27.明清小说作者布局谋篇仍然固于“重情节”的传统框架,忽视人物以及他们的命运已经成为小说中心这个事实,人物命运已经明朗化了,作者仍不肯收笔,还要写到故事完整才罢体。这体现出明清小说 A. 追求故事的完整性 B. 善于把控人物命运 C. 忽视故事人物描写 D. 重视情节离奇发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明清小说。由材料中的“人物命运已经明朗化了,作者仍不肯收笔,还要写到故事完整才罢体”可知明清小说对故事完整性的追求,A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明清小说善于把控人物命运,故B排除;材料也不能说明明清小说忽视故事人物描写,故C排除;材料主旨是反映明清小说重视故事完整性,不是重视情节离奇,故D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作者仍不肯收笔,还要写到故事完整才罢体”,学生应该从明清小说故事完整性的角度入手,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28.面对复杂的世界,先要通过直观隔离出一些标准样本,将这些完全翻译成数学上好处理的量,然后由这些量通过数学演绎推出其他一些现象,再用实验来验证这些现象是否确实如此。材料说明伽利略的研究 A. 过于注重研究对象的程序设置 B. 深受意大利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 C. 开创了以实验为依据近代科学 D. 证实了哥白尼“日心说”的正确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伽利略的科学思想,据材料的描述可知,伽利略研究科学的程序是,首先将纷繁复杂的现象进行归纳整合,然后用数学的方式表达出来,再将得出的结论通过实验的方式证明,这说明伽利略开创了以实验为根据,并且具有严密逻辑论证体系的近代科学,所以选择C项;材料主旨并不是反映伽利略注重研究对象的程序设置,故A排除;人文主义思想与材料无关,故B排除;材料未涉及伽利略与哥白尼“日心说”的关系,故D排除。 29.严复在《原强》一文中指出,世界上的强大民族“有鸷悍长大之强,有德慧术智之强;有以质胜者,有以文胜者”,中国为“文胜之国”,但流于文弱,“每转为质胜者之所制”。严复此文意在 A. 否认中国的传统价值 B. 质疑中国的存在价值 C. 宣扬“进化论”学说 D. 痛惜中国的积弱不振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严复的思想。由材料“文胜之国,但流于文弱,每转为质胜者之所制”可知严复是痛思中国积弱不振,故D项正确;严复并没有否认中国的传统价值,故A排除;材料反映了严复认识到中国的弱势,不是质疑中国的存在价值,故B排除;材料主旨并不是宣扬“进化论”学说,而是指出中国积弱,故C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文胜之国,但流于文弱,每转为质胜者之所制”,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严复强调中国积弱不振的角度入手,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30.1916年7月15日,孙中山在解释不说中华共和国,而必须说中华民国时说:“不当自谓能效法于十八九世纪成法而引为自足。如是数年,必有一庄严灿烂之中华民国发现于东大陆,驾诸世界共和国之上。”材料说明孙中山 A. 强调制度创新意义 B. 立足引进西方成法 C. 认东方胜于西方 D. 注重照搬共和制度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孙中山民主思想。由材料“不当自谓能效法于十八九世纪成法而引为自足。如是数年,必有一庄严灿烂之中华民国发现于东大陆,驾诸世界共和国之上”,可知孙中山主张在学习欧美基础上进行创新,期望成为世界强国,故选A项;材料主旨显然不是立足引进西方成法,故B排除;材料并未反映东方胜于西方的观点,故C排除;孙中山也不是照搬共和制度,而是有所创新发展,故D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不当自谓能效法于十八九世纪成法而引为自足。如是数年,必有一庄严灿烂之中华民国发现于东大陆”,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孙中山在欧美制度基础上创新的角度入手,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1~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5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2小题,共28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监察机构实行独立建制,不附属于其他部门或机构,并与其他政府机构具有平行的地位。在职权上,御史不理庶政,专督各级官吏,不受行政管辖,只对皇帝负责,独立行使监察权,实行自上而下的垂直监察。但这种独立性,是基于皇帝控制之下的定范国的独立,是一种相对的独立。……这种监察体制有利于监察机构独立行使监察权,有利于防止地方势力的干扰,排除同级或上级行政长官的介入,从而提高了监察效率 ——摘编自张晋英《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探析与启示》 材料二 雅典还构建了一套预防权力集中的机制,如议事会的常设机构采取的是10个部落轮流当政的办法,议事会的负责人也由抽签决定,每天更换,任何人不得在一年中两次担任负责人。雅典陪审法庭没有专设法官,任何判决都由全体陪审员投票决定……雅典还通过公民大会、议事会和陪审法庭,对公职人员进行监督,实行“认可听证会”……“认可听证会”就是在公民大会上经常就国家重要公职人员的工作是否称职进行信任投票,不称职者,或被免职,或被撤职查办。 ——摘编自张慧、张文伟《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特殊性分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并说明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古代雅典预防权力集中的措施。 (3)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古代东西方权力监督机制不同的主要原因。 【答案】(1)特点:独立建制(或垂直监察):机构职责明确:监察官员直接受皇帝控制。 作用:有利于维护皇权专制统治:能更好地发挥监察作用:能够提高监察效率。 (2)措施:实行轮流当政:全体陪审员投票决定司法审判:对公职人员进行监督及投票评定。 (3)主要原因:古代中国君主专制统治下一切机构都对皇帝负责,古代雅典民主制下国家机构对公民负责;古代中国广阔的地域下需要通过各级监察来维护政治运转,古代雅典小国寡民下能够实行全体公民的监察体制 【解析】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一“实行独立建制,不附属于其他部门或机构……不受行政管辖,只对皇帝负责,独立行使监察权,实行自上而下的垂直监察”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独立建制、垂直监察、职责明确、皇帝控制等方面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作用,据材料一“有利于监察机构独立行使监察权,有利于防止地方势力的干扰,排除同级或上级行政长官的介入,从而提高了监察效率”再结合所学知识从维护皇权、监察作用、监察效率等方面说明其作用。 (2)措施,根据材料二“部落轮流当政的办法……抽签决定,每天更换……都由全体陪审员投票决定……雅典还通过公民大会、议事会和陪审法庭,对公职人员进行监督”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轮流当政、全体投票、监督评定等方面指出古代雅典预防权力集中的措施。 (3)原因,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从中国君主专制、雅典民主制、中国广阔地域、雅典小国寡民等方面分析导致古代东西方权力监督机制不同的主要原因。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61年,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警告西方:“谁如果破坏和平,或者越过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边境,谁就得自己承担这种行为的全部后果。”新上任的美国总统肯尼迪不甘示弱,强调柏林已成为“西方勇气和意志的试金石”,不能也绝不允许苏联通过武力为所欲为此时,民主德国民众大批涌向西柏林,局势愈发紧张。8月13日,华约缔约国政府发表联合声明,指责西方制造紧张局势,建议东德当局立即堵塞西柏林边界(西柏林全境皆由东德领土包围)。当天晚上,民主德国政府秘密沿分界线,筑起高达3.6米的水泥墙。此墙正式名称为“反法西斯防卫墙”,外界直呼为“柏林墙”。 材料二 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一批又一批东德人千方百计争相穿越柏林墙。1963年,肯尼迪总统来到西柏林,发表《我是一个柏林人》的演说,为逃往西方的东德人加油打气1987年6月,美国总统里根在西柏林勃兰登堡门,发表《推倒这座》的著名演讲,公开呼吁苏联领导人拆掉柏林墙。他称苏联为“邪恶帝国”,力主启动“星球大战”。1989年,风从西方来,东欧剧变爆发:罗马尼亚用了10个小时,捷克斯洛伐克用了10天,东德10个星期柏林瑜倒塌(1989年)后的次年,东西德实现统一。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俞飞《柏林墙:历史上一道难以抹去的丑陋伤疤》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柏林墙修筑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指出柏林墙倒塌原因。并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柏林墙修筑和倒塌反映的本质问题。 【答案】(1)背景:二战后,德国被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随着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的成立,德国包括柏林被分裂;美苏两大阵营冷战对峙,欧洲尤其是德国是双方较量的前沿:民主德国民众向联邦德国迁徙:等等。 (2)原因:西方的鼓动宣传民主德国自身出现积重难返的困难,政局动荡:东欧剧变民众反对人为割断两德联系,两德统一是大势所趋:等等。 本质问题:柏林墙是美苏冷战的产物,冷战不得人心。 【解析】 【详解】(1)背景,根据材料一“1961年,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警告西方……新上任的美国总统肯尼迪不甘示……民主德国民众大批涌向西柏林,局势愈发紧张”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德国分区占领、德国分裂、美苏冷战、民众向联邦德国迁徙等方面概括柏林墙修筑的背景。 (2)原因,根据材料二“肯尼迪总统来到西柏林……为逃往西方的东德人加油打气……美国总统里根……公开呼吁苏联领导人拆掉柏林墙……东欧刷变”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西方鼓动、民主德国困难、东欧剧变、民众反对、大势所趋等方面指出柏林墙倒塌的原因。本质问题,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美苏冷战、人心所向等方面指出柏林墙修筑和倒塌反映的本质问题。 (二)选考题(共12分)请考生在第33~35三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34年,南京国民党政府要求美国帮助中国实行脱离单一银本位的币值改革。但美国国务卿赫尔于1935年2月26日答复:由美国来推行中国的币制改革方案,是不可行的。在英国的支持下,南京国民政府于1935年11月3日晚勿忙公布了币制改革条例,实行币制改革,这立即使美国产生不满情绪,并怀疑中英之间达成了某种谅解。虽然美国对英国的意图表示怀疑,但是他更反对日本扩张,反对日本对中国币制改革的破坏,对日本人给中国币制改革设置障碍表示不满。为操纵世界全融,美不得不考虑新的策略来对付中国的币制改革。1936年5月15日,美国同意收购中国白银,增加了中国货币发行准备的外汇基础,使得国内通货暂时能够得到稳定,避免了一场行将爆发的全国性金融危机。中国国际收支变为顺差,中国因此得到大量的外汇,这些数目加上出售白银所得,使中国的通货储备于1937年中期达到相当于三亿七千九百万美元的巨数。 ——摘编自李家智《论美国对中国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态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对中国南京国民政府币制改革转为支持态度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京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影响。 【答案】(1)原因:日本加快对华侵略扩张,给美国在华利益带来威胁;担忧英国主导中国币制改革,使美国失去中国币制改革主导权:美国操纵国际金融,维护金融大国地位的需要。 (2)影响:美国扩大了在中国的经济势力,进面控制中国经济命脉;统一货币,利于稳定国内市场,避免了经济危机的爆发:一定程度上为之后的抗日战争积蓄了经济力量。 【解析】 【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美国产生不满情绪,并怀疑中英之间达成了某种谅解……他更反对日本扩张……为操纵世界全融,美不得不考虑新策略来对付中国的币制改革”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日本侵华、币制改革主导权、维护金融大国地位等方面指出美国对中国南京国民政府币制改革转为支持态度的原因。 (2)影响,根据材料“国内通货暂时能够得到稳定,避免了一场行将爆发的全国性金融危机。中国国际收支变为顺差,中国因此得到大量的外汇”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美国势力扩张、避免经济危机、抗战积蓄经济力量等方面概括南京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影响。 34.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布雷德利(美国)于6月26日向杜鲁门提出,“韩国、日本、琉球、台湾、菲律宾和东南亚,都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部分”,它们的地位“相互依赖”,美国“急需一个互相配合的全面的远东政策”。战争爆发的第三天,美国海空军和陆军开始陆续参战。关于台湾问题,6月27日杜鲁门一纸宣言抛出了“台湾地位未定”论,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借机入侵台湾海峡。与此同时,日本问题也凸现出来。战争使日本的地位骤然上升,美国在远东军事力量不足的矛盾使得重新武装日本显得更加急迫。7月8日,麦克阿瑟授权日本政府组建7.5万人的国家警察预备队,并增加了800名海上保安队成员。几天后,远东盟军总司令部的专门委员会又提出计划,要求把警察预备队尽快编成4个步兵师,并装备美制武器。杜勒斯回国不久就催促国务院加紧和约的准备工作。他在7月19日建议说:“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使得对日和约变得更为重要而不是更不重要了”,并主张从更深远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第二天又强调了早日重新武装日本的不可分割性。 ——沈志华《中苏同盟、朝鲜战争与对日和约》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对战后日本的态度,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对日本的态度产生的影响 【答案】(1)态度:保护和偏袒且允许日本保有自卫权。 原因:借助日本遇制苏联和中国势力的需要:朝鲜战争爆发,日本的战略位置显现。 (2)影响:日本借助美国的扶持很快恢复了被战争毁坏的经济,为日本争取国际政治地位提供了条件:美国的保护和偏担使得日本军国主义思想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以至于对亚洲国家再次构成威胁,不利于地区局势的稳定 【解析】 【详解】(1)态度,根据材料“韩国、日本、琉球、台湾、菲律宾和东南亚,都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部分……相互依赖……急需一个互相配合的全面的远东政策……战争使日本的地位骤然上升”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保护和偏袒日本的角度指出美国对战后日本的态度。原因,再结合所学知识从遇制苏联和中国、朝鲜战争、日本的战略位置等方面分析其原因。 (2)影响,根据材料“授权日本政府组建7.5万人的国家警察预备队,并增加了800名海上保安队成员”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日本恢复经济、国际政治地位、军国主义思想、地区局势等方面分析美国对日本的态度产生的影响。 35.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今为适之学者……以为今人之言,有其独立自存之领域,而其所谓领域,又以适之为大帝,绩溪为上京,遂乃一味于胡氏文存中求文章义法,于《尝试集》中求诗歌律令,目无旁骛,笔不暂停,以致酿成今日‘的底、他它、吗么、巴咧’之文变。” ——章士钊《评新文化运动》 材料二 我们不去研究人力车夫的生计,却去高谈社会主义!不去研究女子如何解放,家庭制度如何救正,却去高谈公妻主义和自由恋爱!不去研究安福部如何解散,不去研究南北问题如何解决,却高谈无政府主义;我要得意洋洋夸口道,我们所谈的是根本解决。老实说罢,这是自欺欺人的梦话,这是中国思想界破产的铁证,这是中国社会改良的死刑宣告! ——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胡适在这场“文变“中起到什么作用?如何看待其举动的进步意义?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胡适的思想主张是什么?你作何评价。 【答案】(1)胡适是“文变”即近代白话文运动的首倡者和中坚人物,并推动越来越多的进步人士加入这一行列(2分) 意义:由胡适等人发起的文学革命,是一场深刻的语言革命,对中国近现代的政治思想文化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对中国人的思想言行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5分) (2)思想主张:反对空谈社会主义,主张一点一滴的解决问题,倡导社会改良。(4分) 评价:在马克思主义逐渐演变为思想发展的主流并成为中国社会的需要时,胡适的反马克思主义言论显然不合时宜,必将被社会所抛弃。(4分) 【解析】 试题分析:(1)第一小问联系新文化运动的史实可知“文变”指白话文,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胡适的贡献即可;第二小问意义联系文学革命的意义来归纳,可得出是一场深刻的语言革命,对中国近现代的政治思想文化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对中国人的思想言行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2)第一小问思想主张依据材料二“我们不去研究人力车夫的生计,却去高谈社会主义”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问题与主义之争)来归纳即可;第二小问评价联系所学知识从当时中国社会的需要来分析,可得出在马克思主义逐渐演变为思想发展的主流并成为中国社会的需要时,胡适的反马克思主义言论显然不合时宜,必将被社会所抛弃。 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近现代中国历史文化名人·胡适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