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二轮复习(提升版)第二部分第3讲 全国卷命题_历史学科语言(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提升版)第二部分第3讲 全国卷命题_历史学科语言(学案)

第3讲 全国卷命题·历史学科语言 一、人民意志的体现——“国家意志”‎ ‎“国家意志”的含义是国家行为和政府行为指导人民意志。国家意志包括国家行为是否能和民众所一致的。上层建筑具有高瞻远瞩的能力,而普通民众不可能有。个人意识和国家意志相一致,这样才有可能形成民族步伐的统一,行为的统一,才是我们必定胜利的保障。‎ ‎ 国家意志的本质是政府意志,而不是人民意志的体现。当政府意志与大多数国民意志一致时,可以认为体现了人民的意志。个人意志就是某个人在一定时期对事物的意思表达。意思表达指主体对对象的诉求、要求、祈求,集中反映着主体的意志。权力是国家意志的制度体现。国家对社会的一般诉求,往往形成国家体制,用国家强制力表达着国家主体的意志。‎ ‎ 于浩在《国家主义源流考》中指出,国家主义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至古希腊。古希腊政治哲学的基本思想可归结于国家(城邦)优位,城邦优于公民而存在。国家主义初成于文艺复兴时期,在这一时期,国家主义肇始于马基雅维里的“新君主论”,途径博丹的“主权论”,成熟于霍布斯的“利维坦”,在这过程之间夹杂着“自然法”抑或“社会契约”等学说,它们共同构筑起国家主义的理论大厦。‎ ‎ 国家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国家在位序上优越于社会及个人,但国家主义的这一地位最终也是要返归到社会与个人身上,即国家的根本目的还是在于人们的幸福生活,这便是国家主义的要义所在,亦即集体利益相较于个人利益处于高位,并最终指向个人利益的实现。‎ ‎ 宋洁绚在《基于国家主义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研究》中指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既属于教育制度范畴,也属于政治制度范畴。作为一种教育制度,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的目的是为高等学校选拔合格新生确定标准和程序;作为一种政治制度,它体现着国家意志,促使民众与国家在意志上趋同,以强化国家凝聚力,维护政局稳定。‎ ‎ ‎ ‎ 王兴亚在《体现国家意志是考试的属性》中指出,体现国家意志是考试的属性。考试的权威性根植于其科学、公开、公平、公正诸特点之中,也来源于国家的组织实施;国家权力的介入使考试具有规范导向和保障作用。‎ ‎ 教育部考试中心主编的《高考文科试题分析(2017年版)》指出,作为国家选拔考试,在题目内容的选择上体现国家意志,也是文综历史卷的一个特点。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歌颂爱国精神,提升法治意识、重视法制建设,关注弱势群体,构建和谐社会,关注生态环境、强化环保意识,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歌颂为人类福祉而奋斗的奉献精神等。各卷题目的具体内容以教材知识为基础,通过创设新情境,采用新材料,努力做到不因考生地区、城乡差别而造成答题困扰,着力避免因各地所选教材版本不同而考生答题有程度难易之别,从而保证了试卷的公正性。‎ ‎【真题例证】‎ ‎1.(2016·课标全国Ⅱ,30)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政府高层解释称,商民在抗战之后,对于所接收之敌伪纱厂,“即便有人承购,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拨款接办,国库并不因出售纱厂而有大量之收入”。这反映了此时期(  )‎ A.政府试图缓解民族工业困境 B.国家实行对轻纺工业的统制 C.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衰落 D.政府在经济中主导地位加强 解析 从题干中“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等关键信息,可知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在经济中的主导地位逐渐加强,故选D项。A项题干材料未体现,排除;仅从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一件事不能说明国家实行对轻纺工业的统制,故B项以偏概全;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衰落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排除C项。‎ 答案 D ‎2.(2015·课标全国Ⅱ,31)到1952年底,新中国已建立多所俄文专科学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和一批中学开设了俄文课程,许多中小城镇也掀起学习俄语的热潮。这是我国当时(  )‎ A.外交政策转变的需要 B.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 C.文化教育改革的需要 D.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解析 20世纪50年代初,刚成立不久的新中国需要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急需要发展经济,而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其他经验可借鉴,向苏联学习成为重要的时代需要,为此国家大力倡导学习俄文,掀起了学习俄语的热潮,说明当时的“俄语热”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故选D项。当时“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刚刚形成,并没有改变,A项错误。当时还未建立计划经济体制,B项错误。当时的文化教育制度还处在探索、建设时期,还未建成,没有改革的对象,C项错误。‎ 答案 D 二、增强民族凝聚力——“文化认同”‎ 关于“文化认同”,它所回答的是“我们是谁?”亨廷顿曾指出,不同民族的人们常以对他们来说最有意义的事物来回答“我们是谁”,即用“祖先、宗教、语言、历史、价值、习俗和体制来界定自己”,并以某种象征物作为标志来表示自己的文化认同,如旗帜、十字架、新月形、甚至头盖等等。亨廷顿认为“文化认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最有意义的东西”。‎ 总之,“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体认,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是凝聚这个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这个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因而,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而且是最深层的基础。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作为民族的认同和国家的认同的重要基础的文化认同、价值认同不仅没有失去意义,而且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最重要的“软实力”。‎ ‎ (一)关于民族关系与民族融合。‎ ‎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始终处于重要地位。‎ ‎ 史金波《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刍议》指出,要从中华民族发展趋势、从历史上统一和“分裂”以及从历史上的民族政策等方面来认识中国的民族关系,中国各民族之间交流越来越频繁,关系亦越来越密切。‎ ‎ 苗普生《文化融合是民族融合的必由之路》强调文化融合的重要性,针对研究民族融合的某些误区,提出从我国历史特别是新疆历史上的民族融合过程来看,文化融合才是民族融合的主要形式和必由之路。‎ ‎ (二)关于民族地区国家认同。‎ ‎ 陈季君《论土司地区的国家认同》认为土司地区国家认同的实质是西南少数民族逐渐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进程,推动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进步与发展。‎ ‎ 李治亭《清代满汉民族认同与“互化”的历史考察》指出有清一代,包括蒙古族的“满化”与“汉化”在内的满汉“互化”,是中国文化与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互化”就是民族相互认同,相互包容,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其结果,满洲及满文化与汉族及汉文化融为一体。满汉融合,实际也是中华各民族不断融合的一个缩影。‎ ‎ 程妮娜《天下·国家·边疆民族》指出“中国自古就是多民族国家”的认识基础是政治统辖,然后才是经济、文化等其他方面因素,不可颠倒与混淆。‎ ‎ (三)关于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 ‎ 马大正《文化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基础——18世纪土尔扈特蒙古东归壮举的启示》通过考察土尔扈特东归的历史,指出文化认同作为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和政治认同基础的价值取向,为中国数千年来的政治统一奠定了坚实的信念和基础。文化认同具有标识民族特性,塑造认同心理、规范社会行为,培育统一意识、凝聚民族精神,强化统一意识等功能。纵观历史,当统一形成共识然而阻力重重之时,文化认同的力量更能显示出“硬实力”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 李振宏《中国古代国家认同的核心是文化认同》指出中国古代的国家认同,主要的不是民族认同或宗教认同,而是一种文化认同。人们恪守一种以文化差异为区分的国家观念,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面貌,使之成为中国的象征;这种文化的获得,或者是向这种文化的靠拢,则成为是否获得华夏族资格(即中国资格)的主要判断依据。‎ ‎ 韩震在《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一种基于历史哲学的分析与思考》中指出,在文化认同与民族(族群)认同、国家认同的关系,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强化国家认同的维度上,从发展的角度看,我们必须把国家认同放 在高于民族(族群)认同的地位,这就是说,族群的认同不能超越或凌驾于国家认同之上,国家的文化认同必须大于族群的文化认同;应该通过构造中华民族文化共同的文化基础和文化象征符号的重建,增加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重叠内容,以形成统一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必须把经济社会的区域均衡发展置于今后工作的重心位置,并且通过人口的流动促进人民之间的交流与文化融合;强化国家认同还必须有政策和法规的支撑,譬如,共同的语言、政治仪式、文化符号等等的规定。总之,在历史进程之中,我们必须把国家认同置于文化认同之上,用公民的国家认同促进文化认同。‎ ‎【真题例证】‎ ‎1.(2017·课标全国Ⅰ,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解析 西周初期,周天子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同姓、异姓贵族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去建立诸侯国。受封时,贵族会带去官吏、军队和少量的周民,也会把周文化带到各地,所以分封制起到了促进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作用,故A项正确;西周初期不存在“君主专制”现象,君主专制确立是在秦朝统一后确立,B项错误;周初的诸侯国有相对的独立性,周天子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C项错误;夏商时期已经出现贵族政治,分封制中固然含有贵族世袭特权的因素,但不是“确立”,排除D项。‎ 答案 A ‎ ‎2.(2014·课标全国Ⅱ,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 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东 解析 “雅言”就是我国最早的古代通用语,相当于现今的普通话。我国最早的“雅言”是以周朝地方语言为基础,周朝的国都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地区的语言为当时的全国“雅言”,答案为C项。‎ 答案 C 三、建构现代民族国家——“民族主义”‎ ‎1.民族主义概念的界定 ‎ 霍布斯鲍姆认为,现代民族主义起源于18世纪末的欧洲,是一个以法国大革命为契机的近代现象。英国民族主义研究专家埃里·凯杜里认为,民族主义是19世纪初产生于欧洲的一种学说。关于民族主义概念的界定,目前学术界已有200余种不同的概括,大致可归类为意识形态说、政治理念说、文化价值观念说及民族情感或民族心理说等。‎ ‎(1)“心理状态与行为取向”。郑师渠认为:“民族主义是以共同文化为背景,要求在政治与文化合一的基础上实现民族认同与发展的一种心理状态与行为取向。其信仰的核心是本民族的优越性及缘此而生的忠诚与挚爱。”(《近代中国的文化民族主义》,《历史研究》1995年第5期)‎ ‎(2)集体意识和社会情绪。李良玉认为:“民族主义是某民族在其自我发展和与其他民族相接触或发生冲突的过程中,根据自身文化传统和民族利益而自发产生的、关系本民族的生存状态和历史命运的、广泛而又强烈的群众意识和社会情绪。”(《“五四”时期的文化民族主义》,《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2期)‎ ‎(3)思想观念或意识形态以及运动。萧功秦认为,“在人类历史上,民族主义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强烈的、也最富于情感力量的意识形态”,“只要人类还存在着各个不同的民族,相对于其他意识形态的时效性而言,民族主义可以说是一种时效性最为长远的意识形态”。(《民族主义与中国转型时期的意识形态》,《战略与管理》1994年第4期)‎ ‎(4)“民族凝聚力的精神体现”。牟钟鉴先生认为,“所谓民族主义,是指民族成员对本民族怀有的深沉的爱和高度的责任感,是民族凝聚力的精神体现,它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当然它也会由于偏激而走向反面”。[《民族观和民族主义的反思》,《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5)观念和情绪。王晓明认为,“民族主义”的基本涵义是:一种与源发于西欧的“民族—国家”体制共生的、随着所谓“现代化”的扩展而从西欧向世界其他地区流传的观念和情绪。(《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学术月刊》2002年第11期)‎ ‎(6)“民族本位主义”。焦润明认为,“所谓民族主义,就是民族整体利益高于一切的民族本位主义”“中国近代民族 主义实质上是一种救亡图存主义”‎ ‎。(《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社会科学辑刊》1996年第4期)‎ ‎2.近代民族主义的分类与特点 ‎ 在探讨近代民族主义时,一些学者对其类型作了划分。郑师渠认为,18世纪欧洲民族主义出现时形成了法、德两种范式;一是以法国大革命为代表,强调民权论的政治民族主义;一是以德国为代表,强调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的文化民族主义。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则是集二者于一身,即政治民族主义与文化民族主义同时并兴。(《近代中国的文化民族主义》,《历史研究》1995年第5期)‎ ‎ 姜义华认为,在20世纪的中国民族主义中,族类民族主义、政治民族主义及文化民族主义特别发达,相比之下,建立在统一市场基础上的经济民族主义则异常薄弱。这是由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兴起是救亡的急迫需要,而不是根植于民族经济发展和民族统一市场形成的土壤上。(《论二十世纪中国的民族主义》,《复旦学报》1993年第3期)‎ 就近代民族主义的特点而言,萧功秦指出,在近代中国“自卫型民族主义”中,务实的民族主义是主流形态,具有以下基本特点:与一些后进国家的“自卫型”民族主义相比较,它不是依托某种宗教传统作为民族认同的凝聚力与基础的;与西方近代民族主义相比较,这种近代民族主义,具有明显的由外部压力激发的“反应性”特点。(萧功秦《中国民族主义的历史与前景》,《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2期)‎ 史革新在宏观上将中国近代史上民族主义的特点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反对民族压迫,以争取民族独立为职志;二是始终与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相结合;三是不断克服狭隘民族情绪,理性民族主义占主流地位。(史革新《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特征之我见》,《史学月刊》2006年第7期)‎ 胡伟希从严复、梁启超、孙中山等人的民族主义思想的个案分析入手,通过与西方民族主义的比较,考察了近代中国民族主义话语建构的特殊性,并指出,与西方民族主义由法国大革命所酝酿,最后却演变为与自由主义相抗衡的一种强劲意识形态不同,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思想从西方传入之初,即与自由主义思想结下不解之缘,但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想与自由主义思想的结合是非常松散的,对于近代中国的启蒙思想家来说,国家富强无论如何都是第一位的,‎ 当民族主义或者国家富强的诉求与其心中的民主政治理想发生冲突时他们无一例外地放弃了民主政治的要求,而追求国家富强。(胡伟希《体用本末之间:中国近现代的民族主义》,《史学月刊》2006年第7期)‎ ‎3.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时间与发展阶段 ‎ 郑大华在《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理论建构及其过程》中(《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把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他认为清末民初,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阶段;“五四”时期,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发展阶段;“九一八”以后到抗日战争结束,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高涨阶段。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相联系,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理论也经历过不断地建构过程。‎ 在清末民初,民族主义的理论主要是围绕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民族国家而构建的,当时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主张“排满”和建立单一的汉民族国家,而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立宪派则主张“合满”和建立包括满族在内的多民族国家,双方为此而展开过激烈的论战和斗争,结果是建立一个独立、民主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成了革命派和立宪派的共识并得到最终确立。‎ 在五四时期,受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和十月革命以及列宁、威尔逊提出的民族自决理论的影响,民族主义的理论构建主要是围绕民族自决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反帝与反封的关系而展开的,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国民党人都曾为此做出过重要贡献。‎ 九一八事变后,受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的刺激,这一时期民族主义的理论建构又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主要表现为民族复兴思想的提出并成了一种社会思潮。‎ ‎ 臧运祜在《近代中日关系与中国民族主义——以六个关键年度为视点的考察》中(见郑大华、邹小站主编《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集刊》第4辑《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第412页)选取近代中日关系史上六个关键年度,考察了中日关系与中国民族主义的演变: 1895年爆发的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开端;1905年日俄战争前后以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为标志,近代民族主义思想正式形成,并在辛亥革命中达到了第一次高潮;1915年日本提出二十一条,使民族主义再度高涨,并迅速转向“民族国家”的目标要求;1925年五卅运动,导致了五四以后中国民族主义运动的持续高涨,在五四时期的“外争主权、内惩国贼”之后,国民革命时期的“打倒军阀、除列强”‎ 的口号,成为中国民族主义高涨的标志;1935年华北事变,将甲午战争以来的民族主义再次推向了高潮,并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迅速建立;1945年抗日战争的胜利,因抗日御侮任务的基本完成,“以德报怨”的理性对日原则的提出,国共一度共同致力于建设民主国家,近代民族主义也走向了基本的终结。他认为,中日关系史上的这些重大事件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特征、表现形式与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制约了中国民族国家的建设步伐。‎ ‎【真题例证】‎ ‎1.(2017·课标全国Ⅰ,30)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根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  )‎ 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B.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C.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D.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解析 根据材料“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等,再结合“陕甘宁政府”可知,在抗日战争爆发的形势下,为了实现全民族抗战,中共希望发动更多的阶级参加抗战,故B项正确;陕甘宁边区政府出现在抗日战争时期,土地革命在1927~1937年,A项错误;国民革命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发生在1924~1927年,C项错误;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实现合作,中共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反抗国民党政府”不符合史实,D项错误。‎ 答案 B ‎ ‎2.(2017·课标全国Ⅰ,41)(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路易十四声称“朕即国家”“朕即民族”。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一个民族可以没有国王而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个国王若无国民则不存在,更不必说治理国家了,甚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 ‎。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法兰西民族。一 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 ‎——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 材料二 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其在实业界,苟无民族主义,则列强之经济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永无发展之可能。其在劳动界,苟无民族主义,则依附帝国主义而生存之军阀及国内外之资本家,足以蚀其生命而有余。故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与近代法国民族主义内涵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 解析 第(2)问,“相同之处”从法国启蒙思想对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启发角度总结;“不同”结合材料一“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材料二“则列强之经济压迫,致自国生产永无发展可能”总结;“原因”从两国革命的对象以及社会的主要矛盾角度进行概述。‎ 答案 (2)相同:追求民主与平等。‎ 不同:法国民族主义是反对国内专制;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突出反对帝国主义。‎ 原因:封建专制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法国社会主要矛盾,争取主权在民是主要任务;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争取民族独立是主要任务;中国共产党和苏俄的影响。‎ 四、个人地位与自我认知——“公民意识”‎ 郑杭生在《从政治学、社会学视角看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内涵》一文中,提出公民意识主要指公民对其国家主人身份以及相应的权利和义务的认识。‎ 臧宏在《公民意识的蕴涵及思想政治教育策略》中则分别从民主与法治制度、自由与平等权利、公平与正义价值三个角度出发,指出公民意识教育应是作为国家主人的主体意识教育、宪法意识与权利义务相统一意识的教育以及公共意识与规则意识的教育。‎ ‎ 张宜海在《公民意识的基本内涵、培养思路及途径》一文中指出:“‎ 公民意识包括四个最基本的方面:公民身份意识、公民权利意识、公民义务意识和公民参与意识。”‎ ‎ 综上,公民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存在形式,其实质是强调一个人在社会、国家中所处的地位及个人对自己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的自我认识。主要体现在:‎ ‎1.参与意识。公民的参与意识,主要是指公民作为政治共同体的成员,具有积极参与(包括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公共权力运行的主人意识,实质上也是一种践行权利的意识,在参与中,公民才能切身体会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并逐渐形成理性的参与意识。‎ ‎2.监督意识。公民的监督意识正是权利制约权力机制的思想保障,国家权力受到人民的监督是人民主权原则的核心所在。‎ ‎3.责任意识。公民责任是指公民履行与自己的公民身份相适应的,公民在遇到有关国家政治和社会利益的问题时,必须自觉维护公共利益,而克服个别自我或本集团的利益与人际关系。(纳税)‎ ‎4.法律意识——规则意识。由于每个人都拥有独立的意志,所以在民主管理的过程中,公民还必须有规则意识,即依据明确的规则来协调各种相冲突的意志和行为,而不是由某个个人或某个利益集团决定“这些规则都是公民共同合意的结果,或是通过国家予以确认,或者是通过习俗加以强化”。‎ ‎ 古希腊最早提出实施公民教育,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师徒三人尽管对于公民教育的看法各有侧重,但是都表达了古典共和主义公民教育的内涵:公民个体德性的成全与成就只有在城邦事务之中才能得到实现。公民教育就是要促使公民个体积极参与公共生活,使公民促成、维护“共同善”,成为城邦的主人。‎ ‎ 中世纪时期,臣民取代公民,公民教育自然无从说起。18世纪末,公民教育迎来崛起时期,这一时期主要强调民主、平等、自由,并鼓励个性化成长,目的是使每个人学习社会规则,适应共同生活,以此更好地发展个性,更好地享受权利和自由。‎ ‎ 而就公民意识教育的目标而言,教育的目的旨在培养未来公民社会的基本单位,即具有权利意识、‎ 义务意识、自主意识、程序规则意识、法治意识、纳税人意识、道德意识、生态意识、科学理性精神、具有与时代共同进步能力的现代公民。‎ ‎【真题例证】‎ ‎1.(2017·课标全国Ⅲ,32)在古代雅典,官员就职前须宣誓保证依法履行职责,陪审员须宣誓保证公正审判,年满18岁的青年男子须参加成人宣誓仪式才拥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些宣誓旨在(  )‎ A.限制权力滥用 B.防止官员腐败 C.培育权利观念 D.增强责任意识 解析 官员、陪审员、18岁青年男子等人都要履行责任,可见这些宣誓是为了增强各自的责任意识,故D项正确。A、B两项仅涉及官员,C项只符合青年男子,故A、B、C三项排除。‎ 答案 D ‎2.(2016·课标全国Ⅱ,32)公元前5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时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公民大会。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这反映出在当时的雅典(  )‎ A.公民大会形同虚设 B.民众失去政治热情 C.参政是公民的义务 D.政府丧失民众信任 解析 雅典的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决定城邦的重大事件,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驱使雅典公民参与公民大会,雅典民众“失去政治热情”说法过于绝对,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公民必须参加公民大会,否则将受到处罚,这说明参加公民大会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了公民参与公民大会的积极性不高,体现了雅典直接民主的一些弊端,但并不能说明“政府丧失民众信任”,故D项错误。‎ 答案 C 五、历史变迁的关键——“社会转型”‎ 所谓“社会转型”,是指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从社会学研究角度看,人类社会是一部社会变迁的进步史,社会变迁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社会转型是社会变迁过程中的“关键一跃”,促使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进入到新的发展轨道。‎ ‎ ‎ ‎ 比如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就是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的半封闭的传统型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型社会的转型。‎ ‎ 陈国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中认为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进程从19世纪五六十年代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 主要经历了被动开放、经济起步、政体变革、思想解放四个时期。这是一种社会质变,即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发生了整体性的变革。‎ ‎ 有人认为,20世纪中国经历了两次重要社会转型。一次是1911年的辛亥革命及中华民国的成立,这是暴力革命式的社会转型;第二次是1978年的改革开放,这是和平变革式的转型。将1911~1978间当作历史整体看,国民政府未完成社会转型,新中国在改革开放前也由于种种原因错失了深入社会转型的机会。‎ ‎ 有人将中国传统社会向近代转型的关键时期定位在19世纪前60年,清帝国的根基发生动摇,西方资本主义在向全球扩张,中国成为附庸,并由此接受资本主义近代文明影响,为日后社会变革进行了重要积累。有人强调民国时期是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的一个时段。社会结构中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都发生了变动。‎ ‎ 中国近代的转型分为4个时期:‎ ‎ 第一时期:1840~1860年,面临西方列强的侵略,试图在不变动原有制度基础上进行全面抵抗。但反而遭受到更大耻辱与失败。‎ ‎ 第二时期:19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随着西方各种影响在中国急剧膨胀,传统社会发生了裂变,出现了试图在保存中国传统内核前提下的变革运动。‎ ‎ 第三时期:大约从20世纪初到1911年清王朝崩溃、中华民国创立。‎ ‎ 第四时期:中华民国的创立为大规模的制度变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为中国的社会转型开辟了新的前景。‎ 戴世锋老师在《“社会转型期”高考历史试题特征及备考启示》一文中指出,所谓“社会转型”,是指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持“社会结构变动”观点的学者认为,“社会转型的主体是社会结构,它是指一种整体的和全面的结构状态过渡,而不仅仅是某些单项发展指标的实现。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持“社会形态变迁”观点的学者则认为,“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社会变迁和发展,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中国史:突出中国社会的五次转型时期 时期 阶段特征 春秋战国(公元前5~公元前3世纪)‎ 中国社会大变革时期,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明末清初(17世纪末~18世纪)‎ 封建制度日益没落,新的经济因素的产生 晚清至五四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过渡,近代化在各领域次第展开 过渡时期(1949~1956年)‎ 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改革开放以来(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 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走苏联的路”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世界史:着重把握四次转型时期 时期 阶段特征 ‎14~16世纪 西欧封建社会的逐渐解体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迅速兴起 ‎17~18世纪 欧美处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到20世纪初 从近代化角度看,欧美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全面展开,资本主义社会由资本主义阶段过渡到垄断阶段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到20世纪末 由美苏争霸两极格局到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并发展,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  命题者青睐“社会转型”的原因在于:‎ ‎1.在社会转型时期,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都充斥着新旧之争、过渡之特色,因此这个时期成为了高考命题的关注点。‎ ‎2.处于社会转 型的各个历史时期,包含着丰富的知识体系和阶段特征,不仅可以弥补各个模块之间的裂痕,还能帮助学生从不同的思维角度、多元的思维层次去认识和理解事物,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真题例证】‎ ‎1.(2017·课标全国Ⅰ,29)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 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 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 C.清政府鼓励留学的政策发生变化 D.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 解析 题干材料反映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留日学生人数较多,而这些地区正是近代开放较早、经济文化较发达的地区;其他内地省份通商口岸、新式企业、近代交通较少,留日学生也少,故A项正确。当时反清革命运动已经兴起,主要集中在两广;到武昌起义时,革命运动的中心地区才转移到长江流域。留日学生的多寡与革命运动的涨落未形成对应关系,B项错误。甲午战争后,清政府鼓励中国人到日本留学,未有省份限制,材料也未反映清政府留学政策的变化,C项错误。日本在华势力范围在福建,但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其他省份留学生也多,D项错误。‎ 答案 A ‎ ‎2.(2017·课标全国Ⅲ,28)1897年,有人指出:“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年,皆属皮毛,空言无补,至今两年来,忽大为变动,如邮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今天津亦有小轮,风气之开,人力诚难阻隔也。”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 B.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 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 D.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 解析 据题干可知,19世纪末“邮政、银行、铁路、小轮”的出现,体现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说明民间出现办厂热潮,这与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 的限制有关,故D项正确。维新变法运动开始于1898年,A项错误;根据材料无法判断材料中的企业为官督商办企业,B项错误;甲午战后列强增加了对华资本输出,故C项错误。‎ 答案 D 六、分权与集权的纷争——“地方行政”‎ 地方行政是一个政治名词,指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地方行政制度是国家为了方便行政管理的实施,而划分行政区域、设立地方分治机构的制度和惯例。‎ ‎(一)古代地方行政沿革的特点 自秦统一以来,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经历了秦汉时期的郡县制;魏晋南北朝及隋代的州制;唐宋时期的道路制;元、明、清时代的省制这四个建立、发展、变革和完善的阶段,其沿革发展变化的特征有如下几点:‎ 第一,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设置始终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变革是绝对的,稳定则是相对的。‎ 第二,不同历史时代,各地区在行政区划中的地位是有差异的。一般说来,经济发展较为发达地区,其行政区划的地位较高,设置也比较密集;反之,则地位较低,设置也比较稀疏。‎ 第三,我国每个历史时期行政区划单位变化最大、最为频繁的是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单位,秦为郡;汉为郡与国;魏晋南北朝和隋为州;唐为道;宋为路;元为行省;明为布政使司;清为省。其辖区范围、行政职责和官员的设置都有差异。‎ 第四,历时两千余年,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中最稳定的单位是县,它始终是我国古代行政区划中最基本和最低一级的单位,有极强的稳定性。‎ 第五,愈早设置的行政区划单位,随着时代的发展,有地位愈低的发展趋势,如县是我国最早出现的行政区划单位,在秦汉降为二级行政区划单位,魏晋南北朝则降为三级行政区划单位,至元明时期则降为四级行政区划单位。‎ 第六,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系统一直处于不断的演变之中,秦汉为二级制;魏晋南北朝为三级制;隋为二级制;唐宋为三级制;元、明为三级和四级混合制,以四级为主;清代为三级制。可见,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在郡县制时代以二级制为主,州制时代和道路制时代以三级制为主,省制时代前期以四级制为主,后期以三级制为主。‎ ‎(二)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综述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关系到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演变,是中国古代史的重要知识点,也是近年来高考历史经常考查的问题。张佐良在《近三十年来的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综述》中只对近三十年来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研究状况作了综述。‎ ‎ 1.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产生。李治安《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认为,夏朝就出现了统一的中央政权和中央辖属的地方政权。因此,从夏朝开始,我国就产生了中央与地方关系。薄贵利《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认为,在春秋时代以前的中国古代社会,尽管存在着国家,但由于许多国家面积狭小,人口稀少,行政事务简单,只设立一级政府,足可进行统治和管理,而不需要设置地方政府,因而也就不存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在中国古代,封建的中央与地方关系虽然早在春秋时期即已产生,但真正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的则是秦王朝所确立的政治体制及其所形成的中央与地方关系。‎ ‎2.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的内容。李治安《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指出,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主要内容,即中央政权与地方政权的上下统属和行政、财政、军事、司法等方面的权力分配,亦即中央集权的程度问题。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认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问题包括控制能力和控制手段如制度等,其中包括中央对地方的监督问题。‎ ‎3.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模式。李治安《论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演化和若干制约因素》认为,就中央与地方的权限划分问题而言,大体存在中央集权、地方分权两种基本模式。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典型模式是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根据中央集权程度、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程度以及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运作方式,薄贵利《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把中央与地方关系概括为分割模式、分离模式、上位包含模式、下位包含模式、分割与下位包含并存模式和分权协作模式。‎ ‎4.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发展趋势。‎ 薄贵利《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指出,中央与地方关系产生以后,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央与地方关系发展的主流趋势,是不断强化王权,不断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高度集权制。‎ ‎ (三)中央与地方关系演进的制约因素 秦汉以来,君主基本沿袭了以强化中央集权来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传统,但由于经济、政治、文化、地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历史上的中央集权并非单一趋势,而是和地方分权割据相间并存、交替演进的。‎ ‎1.土地制度。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政治的高度集中性要求与长期以来分散性、脆弱性的小农经济之间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各民族、各地区间社会经济发展的极度不平衡更是加剧了这种矛盾,反映在中央与地方关系上,必然会导致土地的高度兼并及王朝更迭而严重削弱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随之而来的则是地方分权及地方割据势力的壮大。‎ ‎2.文化差异性。秦汉以来,中央政府对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不断深入,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社会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但仍未实现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郡县化的进程,此后,自东汉一直到清朝,比郡属国制、羁縻府州、土司制等仍是处理中央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之间的关系重要形式。由此可见,文化差异性对中央与地方关系具有显著的影响。‎ ‎3.分封与削藩。柳宗元在《封建论》一文中曾详细论述了汉代国家结构制度,他指出汉初“郡邑居半”,郡王时有反叛,“后乃谋臣献画,而离削自守矣”,这种情况才得以扭转,由此可见,分封与削藩对于中央与地方关系具有极大的影响。但需要指出的是,分封制并非是导致郡王反叛的唯一原因,据《汉书·诸侯王表》记载,西汉时期共有同姓王191人,其中反叛者(包括准备反叛)仅15人,从15个反叛者来看,其中很多仅占一郡甚至一县,如西汉第一个反叛的济北王刘兴居也仅仅占据一郡,实力并非强大。汉初分封的诸王在政 治、经济、军事上具有较强的实力,形成了对朝廷的现实威胁,但反叛并非诸王的共同归宿,反叛与中央政府不能慎重处理与诸侯王的关系、王位继承制的缺陷等有很大的联系。‎ 例如,西汉吴王刘濞领导的七国之乱。刘濞始封于高祖时期,先后历经四朝,其在天下不安因素较多的惠帝、吕后两朝并未叛乱,反而是在“文景之治”‎ 时期密谋或开始反叛。吴王的反叛与汉朝中央不能慎重处理与诸侯的关系有关:一是文帝时期吴王太子被皇太子(即后来的景帝)所杀,二是景帝时期进行的大规模削藩。文帝时期,吴王太子与皇太子下棋,因起争执而被皇太子视为不恭而杀死,引发了吴王的愤恨并多次称病不朝。而在景帝时期,景帝采纳了晁错的削藩主张,开始削夺吴王的封地,这就进一步激化了吴王与景帝之间本来就深刻的矛盾。刘濞以“诛晁错、复故地”为名出师,七国之乱爆发。‎ ‎ 4.地理环境。我国历史上的行政区划划分原则基本有“山河形便”和“犬牙交错”两种。所谓“山河形便”语出于《旧唐书》,是指以自然界中的山川河流这一地理形态作为行政区划安排的依据,从而实现行政区划与自然地理区域的基本吻合。所谓的“犬牙交错”则是指为巩固中央集权及消除地方割据的可能性,人为地打破自然地理的界限而对行政区划进行安排,实现行政区域中的犬牙交错与以北制南局面的形成。大体而言,自秦至唐时期内的行政区划安排基本沿袭了以“山河形便”为主的惯例,诸如汉置州、隋置郡、唐置道等,大多都考虑了山川、河流、地形等自然条件的因素。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群山河湖纵横交错,地理环境复杂,依据“山河形便”进行行政区划安排容易助长地方势力使其凭险割据称雄。因此,自元代始,通过打破自然地理界限和推动地区间的经济联系而设置行省区划成为中国传统政治中行政区划分及设置的主流趋势,以造成各行省间犬牙交错的局面,从而形成“以北制南”的政治格局。例如,陕西行省的行政区划内刻意地囊括了秦岭之南的汉中地区,从而使得四川盆地的北向门户无险可守;采取南北纵切的方法,使湖广行省的行政区划跨越南岭而延伸入广西,又使江西行省跨越南岭而领有广东之地,从而使南岭之险尽失。这种打破地理界限的行政区划设置客观上消除了地方割据的自然条件,推动了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与文化交流,有利于中央集权趋势的加强。此后明清两代基本沿袭并发展了这种思路。‎ ‎(四)晚清中央集权的弱化 通过梳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基本脉络,可以大致总结其发展趋势:萌芽(战国时期)—形成(秦朝)—发展(汉朝至元朝)—加强(明清)—弱化(晚清)—终结(辛亥革命)。‎ 汪炜杰在《历史教学中应涉及晚清中央集权的弱化》中指出:“‎ 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督抚专权、内轻外重的局面逐渐形成并不断强化,李鸿章、刘坤一和张之洞等大批汉族官员担任地方督抚十数年之久,集军权、行政权、财权和用人权于一身,并左右着清政府的内政外交,成为强大的地方实力派。”‎ 李剑农在《中国近百年政治史(1840~1926年)》中指出,清政府地方势力,在洪杨战役中的变化,不外两点:一、督抚取得军事上的实权,其势渐重;二、军队由单元体化为多元体,中央失去把握之权。这两点是清廷颠覆的诱因,也是民国时代军阀割据的诱因。‎ ‎【真题例证】‎ ‎1.(2015·课标全国Ⅱ,25)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解析 题干的意思是地方郡守的清正廉洁的治理,是辅助皇帝统治天下,维护社会和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故选A项。从“共治”看,B项材料未体现;C、D两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答案 A ‎2.(2017·课标全国Ⅰ,25)下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 前195年 ‎15郡 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年 ‎24郡 汉景帝中六年 前144年 ‎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106年 ‎108郡、国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解析 汉景帝时,“七国之乱”‎ 的平定,标志着西汉诸侯王势力的威胁基本被清除,大大加强了汉朝中央集权,A项错误。题干表格反映了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的变化,没有中央行政体制调整的信息,故B项错误。题干表格说明汉景帝时期政府已经直接管辖了68个郡、国。到汉武帝时期,通过推恩令(前127年)等措施,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直接管辖的郡、国更多了,中央集权更加巩固。这说明中央政府更有能力、更有实力解决边患(匈奴威胁),故C正确。题干材料反映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越来越多,故王国控制的区域逐步减少,D项错误。‎ 答案 C ‎ 七、古代法律的儒家化——“以礼入法”‎ 陈洁在《“以礼入法”法律文化微探》一文中指出,所谓“以礼入法”,本质上是指宗法制与官僚制的结合,家族伦理原则与君主专制原则的结合,是道德教化与法律强制的结合,贤人政治与以刑法治国的结合。‎ ‎“以礼入法”,即法律儒家化,是指将儒家的道德精神注入法律、法令,使封建法律具有了伦理法的性质,即以儒家思想为立法、法律,以及司法实践中定罪、量刑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儒家伦理道德获得法律上的效力和权威。中国法律的儒家化,形成了礼法合一的特色,影响深远。‎ ‎(1)儒家法律指导思想确立。“以礼入法”,始于战国末期,形成于秦汉之际,确立于汉武帝时期,成熟于隋唐时期,完备于宋明时期,一直延续到近代,经历了上千年曲折渐进的发展过程,最终积淀成自成体系、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形态。‎ ‎(2)确立了法律的一些基本原则。一些儒家思想的精义注入法律中升华为封建法律的基本原则,主要有“八议”制度、“官当”制度,准五服以制罪以及“重罪十条”等。‎ ‎“八议”制度,是八类权贵人物犯罪以后,“大罪必议,小罪必赦”,享受特殊优待,司法机关不得擅做处理的制度。“八议”为:一议亲,二议故,三议贤,四议能,五议功,六议贵,七议勤,八议宾。《周礼》说“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这是说在统治阶级内用“礼”,统治人民之道用“刑”。对统治阶级用礼,对平民阶层用法,说明礼法并未一视同仁。‎ ‎“官当”制度是允许官吏以官爵折抵罪刑的一种特权制度,最初始于西晋。《晋律》在沿用“八议”制度的同时规定,有官职的人犯罪,可以“除名”或“‎ 免官”的处分折抵三年有期徒刑。‎ ‎“五服”指的是五种丧服,在中国古代社会,以丧服来表示亲属之间血缘关系的远近以及尊卑关系。五服制罪原文是“准五服以制罪”,就是按照五服所表示的亲属关系远近及尊卑,来作为定罪量刑的依据。‎ ‎(3)还创制了上请原则、恤刑原则等刑罚适用原则(刑罚适用原则的儒家化)。‎ 上请原则,官贵犯罪可以请示皇帝给予优待。‎ 恤刑原则,对老幼妇女以优待。‎ 亲亲得相首匿原则,具体指汉代法律所规定的直系三代血亲之间和夫妻之间,除犯谋反、大逆以外的罪行,有罪可以相互包庇隐瞒,不向官府告发;对于亲属之间容隐犯罪的行为,法律也不追究其刑事责任。这种亲属之间隐匿犯罪不负刑事责任的原则,来源于孔子宣扬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4)中国法律的儒家化促进了司法队伍的儒家化,即大批具有儒家经义素养的官吏越来越受到重视。‎ 陈永峰在《浅议儒家法律思想之“以礼入法”》一文中指出:古代法律实行“以礼入法”,无论是在立法、司法、执法还是在守法领域,无不体现着儒家思想。‎ 古代立法——纳礼入律。中国古代的法典是极为完备的,因为我们一向有颁布成文法的传统,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十分重视成文法典的颁布和修订。“以礼入法”的直接表现就是在法典制定方面“纳礼入律”,即统治者制定和修改法律以使其符合“礼”的要求。‎ ‎ 古代司法——引经决狱。在中国古代,道德的精神已经渗透进法律,对法官来说,只须依照成文的法律规定行事,也即是贯彻道德的精神要求,与此相对,很多情况下他们也会有充分的理由背离成文的律令,因为道德原则要求处断案件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处理。‎ ‎ 古代执法——执法原情。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人情的社会,完全依照犯罪的客观事实,依照法律来定罪量刑虽也是一种规定,但在实际的执行中却是不彻底的。在古代,总是有许多犯罪的执行方式与现代理念不同,当代法制追求的是法律的执行合乎法律的规定以维护其权威性,但是古代却追求法律的合道德性,维护的是封建的伦理纲常。‎ ‎ 古代守法——以德去刑。对于中国古代的民众而言,守法不仅要求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遵守法律,以使行为合于法律,还要求人们内心有德,守法即是守德。儒家用其德治的理念向人们灌输道德方面的标准和要求,意图通过道德伦理的教化,使人们自觉遵守法律,以达到减少犯罪、消灭犯罪的目的,即所谓以德去刑。‎ 古代法律解释——以礼释法。“礼入于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同时期、阶段,其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先是儒者以法律章句注解现行法律,而把儒家精神贯彻于其中。可见,“以礼入法”的过程应该说是从以礼解释法律开始的。在法律活动中,法律解释是法律运行的一个重要环节。‎ ‎【真题例证】‎ ‎1.(2014·课标全国Ⅰ,25)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解析 据材料秦代“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而西晋时“私拿养子的财物同样无罪”可知,父权的强化由有血缘的儿子延伸到无血缘的儿子,说明儒家伦理道德日益加强,D项正确。A项中“养子亲子权利”、B项“血缘亲情淡化”、C项“宗族利益”在题干中未体现,均排除。‎ 答案 D ‎2.(2015·海南单科,7)儒家学说倡导“宽刑慎杀”,强调执法有准、量刑有据。明初朱元璋说,“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这表明朱元璋(  )‎ A.力图为专制集权确定理论基础 B.试图以重刑迅速稳定社会 C.放弃了儒家的治国理念 D.执法无准、量刑无据 解析 我国古代专制集权的理论基础是法家思想,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说明朱元璋在明初通过重刑以治理“乱世”,故B项正确;中国封建社会一直以儒家思想中的“仁”为治国的根本,故C项错误;朱元璋实行重刑,但是“执法无准、量刑无据”在材料中未体现,故D项错误。‎ 答案 B 八、新兴力量的崛起——“市民阶层”‎ 在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研究中,冯尔康根据政治秩序将中国古代社会分成不同的等级,平民是其中的一个等级,一般包括胥吏、庶族地主、自耕农、佃农、商人、手工业者,其中属于城市居民的主要是商人与手工业者,政治地位仅高于奴隶与半奴隶。‎ ‎ 在史学界,所谓的“市民阶层”主要是指平民等级中的商人与手工业者。与其他等级相比,“市民阶层”在经济基础与政治地位上有其相对的独立性,他们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在宋清之际其经济实力有所增强。‎ 从政治上看,中国古代市民的政治能力是低级的,在政治格局中处于相当边缘的地位,从这种角度讲,中国古代市民阶层也不可能成为“国家—社会”两元格局中的“市民社会”。‎ 从意识形态上看,明中叶以后,由于新经济因素的增长,商品经济日益发达,以商贾和百工为主体的市民阶层逐渐壮大,社会影响日益扩大。市民阶层所要求的商业社会的原则和封建传统体系产生冲突,既有经济基础的矛盾,又表现在上层建筑方面,从而影响到晚明社会的整体风貌。‎ 市民阶层在意识形态层次的作用,首先表现在士林风气上。封建社会“学而优则仕”是读书人唯一的出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成了士人标榜的信条。到了明季,仕途未明而弃儒经商者比比皆是。‎ 其次,市民阶层兴起对晚明学术的影响,晚明学术一大特点是启蒙思潮对人性的解放。如果说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哲学文艺是市民阶层的产物,那么晚明的新思潮可以看作是知识阶层和市民阶层互相交流融汇的结果。中国的启蒙思想家李贽、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等人都从各自的角度阐释新的经济条件下对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变革要求。他们把学术同时政相联系,提出“经世致用”的思想,与市民阶层要求参政议政的社会思潮相一致。‎ 除反抗封建礼教这点之外,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具有“对友谊和忠义的崇拜”、“劝善戒恶的道德观”等特点。市民阶层的意识形态已在相当程度上突破了主流的儒家思想与宗法文化,即使简陋,毕竟开始构建自己的价值系统。‎ 最后,市民阶层兴起促使世俗文学的发展。士大夫文人长期盘桓于都会市廛,混杂于市井众生之间。久之耳闻目染下,他们的生活方式、人生态度、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渐渐与市民阶层有更大的接近。这一时期世俗文学的创作达到了高峰,说明了知识分子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向市民阶层,了解市井百姓的生活状况、生活情趣,熟悉大众的语言,甚至商业行情。‎ ‎ 叶伟颖在《试论宋代市民意识的觉醒及其表现》中指出,宋代商品经济的繁荣、较为宽松的社会环境和传统价值观念的转变促使以城市工商业者为主体的市民阶层日趋活跃。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市民意识开始觉醒,具体表现为市民享乐意识、自主意识与商业意识的觉醒。随着市民意识的觉醒,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给传统社会注入了新的活力。‎ 史学界对中国古代市民阶层研究的一般情况:‎ 第一,中国古代市民阶层的研究主要是对工商业者阶层的研究;‎ 第二,对市民阶层在中国古代的社会地位等问题有初步的认识,如认为:‎ ‎1.中国古代的市民阶层只是集权专制体系中被统治的对象;‎ ‎2.在政治上处于边缘地位;‎ ‎3.专制政府只允许工商业者在有限的范围内发展;‎ ‎4.工商业者的力量在宋元特别是明清以后有所发展并努力寻求主流社会地位等等。‎ ‎【真题例证】‎ ‎1.(2013·课标全国Ⅱ,27)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  )‎ 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解析 题干材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说明小说通俗易懂,流传广泛。再结合材料中“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可知,城市经济的发展,导致市民阶层壮大,从而推动了小说等世俗文化的发展,故选C项。‎ 答案 C ‎2.(2014·海南高考,7)明中后期介绍商路、商业信息的书籍大量出现,徽商黄汴的《天下水陆路程》记载了全国143条水陆交通路线的里程。这说明(  )‎ A.社会经济发展促成知识结构的更新 B.印刷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C.商业类书籍为士子科举的必读书目 D.商人成为知识的主要生产和传播者 解析 从“商路、商业信息的书籍”“水陆交通路线”等关于商业的信息说明经济发展促进知识的更新,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印刷技术的信息,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只是显示介绍书籍,没有反映科举考试信息,故C项错误;“商人成为知识的主要生产和传播者”说法绝对,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答案 A 九、影响国际走向的主导力量——“大国关系”‎ 大国在国际社会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负有重大的责任,是国际关系的主角。各大国历史经验不同,实力地位和国内外环境差异极大,为了自身利益考虑,大国之间任何时候都有一个相互借鉴或彼此排斥的问题,一国战略决策必然影响其他国家的内政外交。在某种意义上,主要大国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国际情势,对世界和平发展产生决定性影响。可以说,大国关系是决定国际结构、左右国际进程、促进人类思想创新的主要力量。‎ ‎ 纵观国际关系特别是大国关系的历史表象,人们或许会产生一种错觉,那就是国际关系尤其是大国关系是杂乱无章的,剪不断、理还乱。其实,只要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研究大国关系,那么,我们就会从规律性的层面上认识到大国关系变动的轨迹是合乎理性精神与内在逻辑的。‎ ‎ 周小毛在《大国关系调整的内在规律初探》中对大国关系调整的内在规律作初步探讨。‎ ‎(一)大国关系的调整以经济利益为根本出发点。‎ 不论大国关系如何复杂、微妙,其变化总是根源于大国之间的经济利益。国家和民族利益(核心是经济利益)是国家这一国际行为主体的行为指南。因此,大国关 系的变化总是与经济利益密切相关的。经济利益是确立大国关系首要的、根本的要素。受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制约和影响,经济总量、经济主导部门、经济增长周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就使得经济优势会在不同国家之间变动,比如西班牙、葡萄牙、英国、荷兰、德国、俄罗斯、日本、美国曾在不同时期领世界经济的风骚。这种经济上的变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国关系的格局,而且每一次大的变迁都是对前一次经济平衡的打破,在新的经济平衡关系中,谁在经济上鹤立鸡群,谁就能成为主导世界的强国,谁就成为国际关系和大国关系中的强者。‎ ‎(二)大国关系的调整受到民族主义强烈的震撼和冲击 ‎ 民族主义是以实现民族利益为终极目标,以共同的文化积淀为归属指向,以共同的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念为精神动力,它既是伴随着民族国家的产生而出现的一种社会思潮,又是建立在民族这个特殊利益集团基础之上,并为谋求本民族利益服务的一种社会运动。民族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也起着不同的历史作用。由于民族主义同民族国家结合在一起,强调对本民族的认同、归属、忠诚,往往被当作维护民族利益、处理民族问题和族际关系的纲领和原则。所以,民族主义不可避免地对国际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大国许多关系的调整被打上民族主义的烙印。大致说来,民族主义经历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民族主义、帝国主义时期的民族主义、战后民族解放运动时期的民族主义和冷战后的民族主义四个阶段,其中冷战结束后的民族主义对大国关系的冲击和影响最大。‎ ‎(三)国内政党、政治集团、政治派别对大国关系影响深刻 ‎ 作为国际政治、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国关系,虽然存在于国际社会,活跃在国际舞台上,但是,由于外交是内政的延伸,所以,国内政党、政治集团、政治派别都可能对国际上的大国关系产生影响。不同政治集团的领袖执政,其主观意志、性格特征、情绪变迁都将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外交决策,所以政治家的主观因素对国际关系的调整是有重大影响的。‎ ‎(四)意识形态、文化背景无形地制约着大国关系的异变 ‎ 经济实力是决定国际政治经济体系的根本性、关键性的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事实上,一种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形成是由经济性实力、军事性实力和文化方面的实力决定的。英国国际关系学者苏珊·斯特兰奇在其专著《市场与国家:国际政治经济学导论》一书中指出,决定国际政治经济体制的力量是一种综合性结构权力,它是由世界安全结构、生产结构、金融结构和知识结 构衍生出来的权力共同决定的。可见文化(包括意识形态)的力量对国际格局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真题例证】‎ ‎1.(2016·课标全国Ⅰ,31)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 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 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 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 解析 20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到六十年代,中苏关系恶化。美国继续推行敌视中国的政策。这一时期,中国在毛泽东“两个中间地带”战略思想的指导下,积极发展同西欧国家的关系,形成建国后第二次建交高潮,外交形势的变化也推动了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的变化,故选B。A项是在20世纪70年代,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全方位外交”出现在新时期,排除C;D项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排除。‎ 答案 B ‎2.(2016·课标全国Ⅰ,35)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复兴计划,并敦促欧洲方面首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要求该计划即使不能得到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应征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美国对欧政策(  )‎ A.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 B.促成了欧美平等伙伴关系 C.导致欧洲出现对峙 D.成为德国分裂的根源 解析 欧洲煤钢联营建立于1951年,西欧六国把煤钢等战略物资捆绑在一起,这符合马歇尔计划“欧洲一部分国家联合”的意图,A项正确。马歇尔计划实施时,欧洲是受制于美国的,排除B;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欧洲就出现了两大阵营的对峙,排除C;美苏冷战是德国分裂的根源。冷战局面的形成,美苏双方皆有责任,不是单方面因素,排除D项。‎ 答案 A 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环境史学”‎ 生态史(亦称环境史)研究旨在运用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考察人与自然不断变动着的相互关系,揭示自然在人类历史中的作用以及人对自然变动的影响,从整体上探索人类文明与自然的共同演化过程。‎ ‎ 南开大学王利华教授认为:环境史的兴起,伴随着历史研究者的两个思想转向。一是摆脱人类中心主义,在思想上重视自然世界的历史变化,尊重自然环境的历史作用,在行动上把自然事物和现象列入实证考察的对象;二是超越简单因果律和机械决定论,致力于揭示文化(文明)与自然双向作用的复杂关系。‎ ‎ 环境史学认为:历史不是由人类单独创造的,众多自然事物和现象亦参与其中,这预示着:一种新的历史观察方向和解释体系正在逐渐形成。因此,我们主张一种“生命中心论”,既关注人类自身的生命,同时也关注其他物种和整个环境的生命。‎ ‎ 环境教育是贯彻我国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基础工程,是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百年大计。历史是一门联系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综合性科学,它的研究领域,不仅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主要方面,也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等当今社会三大问题。历史学科的这种特殊地位,决定了它在环保问题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应该而且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 《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年)中明确指出:“加强基础教育、高等教育阶段的环境教育和行业职业教育,推动将环境教育纳入国民素质教育的进程。强化基础阶段环境教育,在相关课程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内容,鼓励中小学开办各种形式的环境教育课堂。”因此,在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对未来人类社会生存环境的高度责任感,培养学生对环境资源的忧患意识,是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 王军在《生态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中指出,随着全球气候的逐渐恶化,生态环境问题正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因此我们在复习备考中应该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 第一、用生态史观解读生态环境变化,从人与自然互动的角度来看待人类社会发展历程。‎ 第二,同时结合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解读生态环境恶化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 第三,站在整体史观的角度,思考当前人类面临的生存环境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价值。‎ ‎【真题例证】‎ ‎1.(2016·课标全国Ⅱ,33)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 A.城市环境极其恶化 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 C.人口膨胀食物短缺 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 解析 题干材料反映了“1816年”“特别是在1831~1841年间”,人口死亡率上升。结合所学可知,这与英国工业革命后城市环境的破坏有关,故A项正确;化学工业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B项错误;“人口膨胀食物短缺”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史实,19世纪医疗技术水平应该高于18世纪,故D项错误。‎ 答案 A ‎2.(2016·海南单科,6)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这表明(  )‎ A.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 B.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C.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抑制农业的进步 D.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 解析 由“宁可少好,不可多恶”可看出作者的目的是反对粗放式的滥种,要求把每一块土地达到最理想的产出,故A项正确;作者反对扩大种植面积的目的是要求把每一块土地精耕细作,不浪费有限的土地资源,大土地所有制的产生是封建制度的必然结果,故B项错误;一家一户的生产单位恰好适合在有限的土地上精耕细作,与“抵制农业的进步”不符,故C项错误;在北魏时期,人地矛盾还没有达到尖锐的程度,明清时期比较明显,故D项错误。‎ 答案 A 十一、历史的再认与重现——“图像证史”‎ 沈敏华在《历史教学中的图像史料及其运用》一文中指出:“图像史料,亦可称为可视史料或影像史料,主要是指适用于历史教学与研究的视觉图像,一般指地图、图片等传媒对象。但如果把视野再放开一点,那么图像史料的指向就更广泛了,它还包括珍藏于博物馆的大量文物、遗址遗迹、碑刻、建筑、图画等实物和摄影照片以及影视片、纪实片等能够提供图像、呈现或传达某种历史理念、产生视觉感知的对象。”‎ ‎ 张杰在《图像史料推动史学叙事模式变革》一文中指出:‎ 第一,图像史料可以扩充历史研究史料库。尤其是印刷术的革命和照相技术的发明,使历史研究中图像史料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对图像史料的分析、批判、甄别和利用成为史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手段。‎ 第二,图像史料难以取代文献史料。“如果离开文字说明,图像的意义常常晦涩不清,对图像的解释也常常带有主观的想象成分。”这说明,图像史料固然生动直观,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却难以取代文献史料。另外,图像也有政治宣传功能,难免有歪曲、夸张和伪造历史的成分,要特别加以警戒。‎ 第三,注意甄别图像史料。对图像的解释常常带有主观性和过度联想成分,在获得确凿证据支持前,很多解释只能停留在假说阶段。因而,史学界要善用图像史料,充分发挥其叙史、补史和证史的功能,对其进行分析和甄别,不要盲目地、不加批判地加以解释和利用。‎ ‎ 葛兆光在《思想史研究视野中的图像》中指出,图像资料的意义并不仅仅限于“辅助”文字文献,也不仅仅局限于被用作“图说历史”的插图,当然更不仅仅是艺术史的课题,而是蕴涵着某种有意识的选择、设计和构想,隐藏了历史、价值和观念。‎ 陈仲丹在《中学历史教学图像史料信息解读方法浅议》中认为,就图像解读的整体而言。首先,要将图像信息的解读放在“二重证据法”的框架中去理解。意思是不要局限于原有史料,要运用“地下之新材料”与古文献记载相印证,提倡不同史料之间的互证。对图像史料也应置于这一框架内去解读,要在融汇其他史料尤其是文字史料大量信息的前提下去理解图像,发挥其互证与补充的功用。‎ 其次,要想成功地解读历史图像,先决条件是要求解读者有丰富的学识。这里所说的学识包括的内容很多,除了相应的理论素养和历史专业学养外,还要求解读者对图像涉及的其他知识有成熟的了解,甚或拓展到其他学科领域。以做出深入而专业的解读。‎ 再次,历史图像的画面纷繁,包含信息丰富,有些信息极为明显,容易解读,有些则较为隐晦,解读起来困难。所以要想完整而又准确地解读,除了必要的知识储备外,还需要对图像进行精细的审读,不放过其中的微小之处。‎ 王琳琳在《图像史料在历史高考中的考查及备考策略》一文中指出,图文结合的试卷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考生的考试压力,减少了文字的阅读,同时图片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可以刺激学生的思维,而且对学生的考查也不再仅仅停留在“是什么”的层面,而是考查学生图片背后的“为什么”和“怎么样”。‎ ‎【真题例证】‎ ‎1.(2017·课标全国Ⅱ,24)下图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 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 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 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 解析 从地图可以看出陶和曹鲁都位于山东,均为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发达,地理位置优越,A项正确;争霸战争往往不利于经济交往,B项错误;交通条件可以影响地方经济发展,而不可能“决定”,C项错误;图中无法体现城市规模扩大,D项错误。‎ 答案 A ‎2.(2017·课标全国Ⅲ,31)下图为1954年某画家创作的《婆媳上冬学》,这一作品(  )‎ A.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特点 B.受同期西方流行画派影响 C.体现了现实主义绘画风格 D.注重表现作者的艺术想象 解析 图片体现当时人民群众学习文化知识的情景,属于现实主义的绘画风格,故C项正确。传统文人画多是写意画,并且是“诗、书、画、篆刻”四种艺术融合,故A项错误。二战后西方流行现代主义绘画,B项错误。现实主义绘画注重用写实的手法表现主题,而不是夸张和想象,故D项错误。‎ 答案 C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