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

‎2017-2018学年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 ‎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40道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两汉和魏晋时期,士子必须获得地方官员及世族豪门的推荐、才能参加考试。而唐代规定,上子可以自带一种叫做“牒”的身份证明即可直接报名参加考试,地方政府不能压制。这一变化反映了唐代 A.门第等级依然森严 B.士族退出历史舞台 C.官僚政治逐步形成 D.人才选拔资格放宽 ‎2.马克斯·韦伯指出:“此一制度导致候补者互相竞争俸禄与官职,因而使他们无法连成一气地形成封建官吏贵族。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该制度是 A.分封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九品中正制 ‎3.有史学家将春秋战国时期视作中国的“化成时代”,意为经此时期古代制度、文化等基本定型。下列史实可以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②分封制确定了中央对地方的分级管理模式 ‎③官僚制取代了世卿世禄制 ④诸予百家构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①‎ ‎4.《左传》记载:“晋卻至与周争田。王命刘康公、单襄公讼诸晋。……晋候使卻至勿政争。”材料反映出 A.周天子丧失土地主宰权 B.宗法制度已经全面崩溃 C.土地私有制已普遍确立 D.晋侯正式取得霸主地位 ‎5.据傅乐成(中国通史)叙述,周王除拥有天下共主的名义,他在政治经济上的实权,实不比一个诸侯国的国君大多少。诸侯对王室只履行纳贡朝觐,、助王征伐、救济王畿内灾患等几项简单义务,诸侯国的内政可以说是完全自主的。而周王却要对诸侯进行赐祭肉赐礼品赐服饰等诸多颁赐。诸侯对王室也只有在周初比较听话,后来渐至公开抗命,王室有时反还要受强大的诸侯庇护。这一史实说明,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具有怎样的特征?‎ A.以血缘关系以及宗法制维系国家政治结构 B.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C.王权需要借助神权来庇佑 D.众多的同姓封国导致了周王室的衰微 ‎6.西周中期到春秋早期,青铜器中的酒器明显减少,鼎成列,钟成律,反映出一种秩序。春秋中期以后,出现大量反映人们现实生活图案的青铜器。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封邦建国 B.兼并战争 C.铁犁牛耕 D.礼崩乐坏 ‎7.周代等级层次纷繁,社会统治权力亦层层相叠压,周王的地位虽然至高无上,但其所直接臣属的仅限于诸侯及周王朝的公卿一级,各国诸侯虽然不敢觊觎周王之位,但很少有与周王同心同德者。这表明周代(  )‎ A.权力体系内部蕴含分裂的因素 B.天子尚未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 C.家国同构促进周代稳定与发展 D.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紧密结合 ‎8.明末清初有思想家认为“郡县之弊在迁转太速,封建之弊在世守不易”。据此,对郡县制和分封制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郡县制不利于地方发展 B.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割据 C.二者均有弊无利 D.二者均易形成皇权专制 ‎9.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在全国设郡36(后增至41),设县约1000左右。郡的最高长官是郡守,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县的最高长官为县令或县长,县以下设有乡、里两级地方基层行政机构。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直接任免调动,不能世袭。以此可见,郡县制与周代“封士建邦”的分封制相比,最主要的差别是 A.形成了直接向皇帝负责的监察体系 B.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 C.确立了以贵族世袭为特征的地方机构 D.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10.《嬴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 A.奠定了后世两千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 B.开始实行郡县制 C.确立了三公九卿的中央制度 D.确立了皇帝制度 ‎11. “秦统治者利用这些原则开始征服其他诸侯,建立第一个帝国。然后他们又用一惯无情的手段将严密的组织扩大到全国,不过,其结果正如我们将看到的,引起了一个反作用,使帝国在其创立者去世后没几年就被推翻。”(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中所列举的“严密的组织”制度是指 A.宗法制度 B.分封制度 C.中央集权制度 D.科举制度 ‎12.文献里关于秦朝“三公九卿”官员的事迹,只有承相、御史大夫及九卿参与国家事务的记载。另据考证,秦朝时期太尉一职并没有具体的人员担任。对此现象符合史实的解释是 A.巩固君主专制集权需要 B.太尉一职实为后人杜撰 C.秦朝政局保持稳定太平 D.秦朝中央官制变动频繁 ‎13.两汉时期皇帝曾把外戚作为辅佐皇帝的重要依靠,如西汉初期的吕后家族,中期的霍光,后期的王莽、王凤。但明中期以后,选后妃、附马却有意选寒微之家。这一变化(  )‎ A.反映了皇权专制的不断强化 B.使外戚由此淡出了政治舞台 C.与明朝丞相制度的废除有关 D.杜绝了外戚与朝廷官员的勾结 ‎14.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代举行婚礼大多在秋冬之交。《夏小正》言二月,殆因农业经济社会交易物品,必在秋收冬藏之际。农忙既毕,女家始肯令之适人。”这说明 A.农耕经济影响了人们生活规律 B.古代举办婚礼都在秋收后 C.社会习俗受重农抑商政策制约 D.男耕女织的农业经营方式 ‎15.汉代农业生产效益不高,农民在省吃俭用的情况下,“三年耕,才有一年之蓄”。同时据记载,汉代实行全国皆兵,男子20岁成丁,可以独立耕种和服役,但要到23岁才开始服兵役,期限一年。这反映了汉代 A.生产力水平低下 B.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C.边疆不稳战事频繁 D.制度蕴含经济和道德的考量 ‎16. 西晋杜育的《荈赋》是我国第一篇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某班兴趣小组以此 为题材对茶的起源问题进行探究后,形成了以下四种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 ) ‎ A.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不能以此确定茶的起源 ‎ B.文学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仍不能据此确定茶起源于晋代 ‎ C.唐代《茶经》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应据此确定茶起源于唐代 ‎ D.传说神农氏发现了茶,可据此确定茶起源于神农氏时期 ‎17.下表摘编自《传统农业时代的灾荒风险和粮食安全》,据此可以推知,秦汉至隋唐时期 朝代 粮食亩产水平(市斤)‎ 全国耕地面积(亿市亩)‎ 总面积 北方 南方 秦汉 ‎117(全国)‎ ‎5.72‎ 魏晋南北朝 ‎122(北方),215(南方)‎ ‎3.85‎ ‎1.925‎ ‎1.925‎ 隋唐 ‎124(北方),328(南方)‎ ‎6.42‎ ‎3.21‎ ‎3.21‎ A.北方地区封建经济开始盛极而衰 B.南方广大地区逐渐得到开发 C.南北方的经济发展水平趋向平衡 D.农耕经济重心已经最终实现南移 ‎18.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 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 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 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19.下图是1986年在北京房山琉璃河燕国遗址中出土的青铜器克罍,其铭文大意为周王说:太保(指周召公),你用盟誓和清酒来供你的君王。我非常满意你的供奉,命(你的儿子)克做燕地的君侯。该考古成果可用于研究 A.禅让制 B.分封制 ‎ C.礼乐制 D.郡县制 ‎20.汉朝桑弘羊说“家人有宝器,尚函匣而藏之,况人主之山海乎?夫权利之处,必在深山穷泽之中,非豪民不能通其利。……今放民于权利,罢盐铁以资暴强,遂其贪心,众邪群聚,私门成党,则强御日以不制,而并兼之徒奸形成也。”作者主张 A.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B.重农抑商政策 C.工商官营,反对豪民并兼 D.巩固统治,关注民生 ‎21.“物勒工名(将工匠的名字刻在所生产的器物上)”本是官营手工业作坊为保证产品质量而采取的一种制度,宋代以后有些匠人或私营作坊主也多仿效此形式,将自己的名字或商号标注在生产的商品上。这反映了(  )‎ A. 民营手工产品大多假冒官营产品 B. 民营手工业与官营手工业争夺市场激烈 C. 民营手工业注重提高自身知名度 D. 官营手工业已落后于民营手工业 ‎22.西汉时桑弘羊认为农商并重、本末俱利,宋代以后反对重农抑商的思想家明显增加,明末清初黄宗羲则认为工商皆本。这些思想 A.与历代商业政策的调整基本一致 B.都认为国家不应该对商品经济进行干预 C.导致了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迟滞 D.重视商品经济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3.土地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主要制度之一。汉代以后,“地券或地契是买卖双方私人之间所立的文契。此外还有官方发给田地所有人的产权证明文件。”据此可知,当时 A.土地买卖相当频繁 B.土地所有权完全由国家控制 C.实现了“耕者有其田” D.土地所有权已有明确的界定 ‎24.张传玺主编的《简明中国古代史》中提到:“春秋时期,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一原则已经过时了,取而代之的新的原则是“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这说明春秋时期 A.西周以来的土地国有制全面崩溃 B.出现了土地私有和卿大夫专权 C.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已经确立 D.土地由周王控制变为诸侯控制 ‎25.汉武帝时期改变了过去郡国贡赋各自为政的办法,统一派遣官吏将所要征收的贡赋,折成当地出产的土特产品进行征收,一部分运往京师供应朝廷,另一部分运往需要这些物品的地区转手获利。这一措施 A.解决了封国对中央的威胁 B.改变了政府税收的主要来源 C.体现了政府的抑商政策 D.抬高了部分地区的商品价格 ‎26.《宋书》记载:“(南朝)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这反映了当时( ) ‎ A.南方经济逐渐超过北方 B.南方相对安定促进经济发展 C.南方物资供给全国各地 D.南方政治清明带动经济发展 ‎27.韩非认为“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慧,当今争于气力”。其主张体现了 A.循环史观 B.天命史观 C.进步史观 D.英雄史观 ‎28.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等级社会,占支配地位的是等级秩序思想,但不乏平等思想的主张和要求,儒家在意识到人有差别的同时也主张人格的平等,这种人格平等精神主要表现在(  )‎ A.“有教无类”“法不阿贵”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民不患寡而患不均” D.“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29.法家将君主的治国比喻为驾车:“势者,君之舆;威者,君之策;臣者,君之马;民者,君之轮……臣顺则马良,民和则轮利。”法家治国思想追求(  )‎ A.君民一心,同舟共济 B.经济发展,交通先行 C.君权至上,驭臣有术 D.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30.《世界文明史》中说:“(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的基础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导致中国思想家关注这一主题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的剧烈变动 B.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C.统治者政策的引导 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31.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侣导“富贵不能浮,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 A.努力完善个人品德 B.坚持个人独特性格 C.勇于突破礼制束缚 D.敢于反抗专制暴政 ‎32.荀子的政治思想是在人性恶的认识基础上建立的。他认为:人生而有各种欲望,性好利,因此人性恶;所以要改造人性,通过自我改造和社会改造,人皆可以为尧舜;社会改造在于强化礼法。这说明当时 A.荀子在继承儒家思想基础上开创了法家学派 B.战国时期出现思想学说相互融合的现象 C.儒法并用逐渐成为统治者的治国思想 D.儒家学派与法家学派之间结成了利益同盟 ‎33.《全球通史》在论述中国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文中的“他们”指的是 A.儒家学派 B.道家学派 C.法家学派 D.墨家学派 ‎34.西汉初期,陆贾在其天人学说中,把阴阳家的“天人感应”说引入了进去;叔孙通等人把“礼”与形而上的“大一”“天地”“阴阳”“四时”联系在了一起;贾谊在其《新书·道德说》中则公开用《老子》的宇宙观作为其儒家道德论的依据。这表明,当时儒学 A.具有成为汉代官方正统思想的趋向 B.奠定了汉代新儒学的发展基础 C.继承了先秦诸子思想的精华 D.开始融合道家及阴阳家的学说 ‎35.董仲舒《春秋繁露》记载:“故圣人之制民,使之有欲,不得过节,使之敦朴,不得无欲。无欲有欲,各得以足,而君道得矣。”这说明董仲舒强调 A.圣人要“以德治民” B.“存天理,灭人欲”‎ C.欲望须符合三纲五常 D.“欲望”应有节度 ‎36.汉武帝即位初年,专治《公羊春秋》的董仲舒应召对策汉武帝,得其赏识。他建议汉武帝“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得到赞许和实行。这在本质上表明 A.治国思想的选择与帝王的好恶紧密相关 B.儒学进取有为的特征适合汉武帝好大喜功的个人品性 C.汉初历来的政治制度将发生根本性转变 D.汉初以来的黄老思想已渐不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 ‎37.孔子主张重人事而远“天道”,孟子提倡“济天下”,董仲舒强调“圣人之为天下者,兴利也”,降至宋明,理学家把提倡“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大学》抬到了“四书”的地位。这说明儒家思想(  )‎ A.逐渐成为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的有效工具 B.不断调整以顺应经济发展需求 C.一贯强调积极入世和社会责任担当精神 D.坚持追求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念 ‎38.《史记•封禅书》记载了远古七十二君王的泰山之行,他们的“旅游”项目繁多,包括祭祀、巡狩、会盟、定大位、刻石记号。这些君王包括黄帝、炎帝、颛顼、帝喾、尧、舜、禹、汤等,特别是帝舜,在此朝会东方诸侯,并向八方遥望,意即照会四方诸侯,而四方诸侯也纷纷登上本方境内的高山,向泰山遥祭,这一行为叫“望秩山川”。这一行为其背后昭示的是 A.“大一统”理念 B.天人感应思想 ‎ C.民本仁政观念 D.封建迷信思想 ‎39.“天地君亲师”的思想发端于《国语》,形成于《荀子》,流行于西汉思想界,北宋初期,“天地君亲师”的表达方式正式出现。明朝后期以来,民间广为流行崇奉、祭祀“天地君亲师”。清雍正初年,第一次以帝王和国家的名义,确定“天地君亲师”的次序。这一演变反映了(  )‎ A.儒家思想统治地位的日益巩固             B.专制集权的发展强化 C.传统社会价值体系的逐渐确立             D.大一统国家不断壮大 ‎40.周公要求统治者“敬天保民”,孔子主张“德治”,孟子提出“仁政”,董仲舒提倡“天人感应”、“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朱熹强调“正君心”。材料表明,儒家主张为政者应该(  )‎ A.发挥楷模和教化作用  B.顺应天意,无为而治 C.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   D.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主观题(40分)‎ ‎4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建立了从上至下的比较系统的监察机构,并将这个机构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控之下。秦朝中央监察机构称为御史大夫寺,其最高首脑是御史大夫。御史大夫位居三公之尊,是副丞相,主要职责就是统丰监察宫官……。御史大夫之下设副职御使丞、御使中丞各一人,统率众多的御使。御使一部分在中央负责日常监察工作,另一部分常驻地方郡一级机构,负责对郡县两级官员的监察,又称监御使、监察使,或简称郡监。……这样,中央和地方官员,莫不在监察机构的监控之下。秦朝建立了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的垂直的监察系统,这个系统直接向皇帝负责。‎ ‎——单卫华、赖红卫、张相军《中国廉政文化史》‎ 材料二 贞观六年,中书舍人高季辅上言:“外官卑品,犹未得禄,饥寒切身,难保清白,今仓廪浸实,宜量加优给,然后可责以不贪,严设科禁……上许之。”贞观十八年,太宗本人对当朝重臣做了精当评价,其中,杨师道“性行纯和,自无愈违”,岑文本“性质敦厚”……载宵性贞正,死时“宣字弊陋,祭享无所,令有司特为造庙”。(高宗永徽三年)政府颁布《唐律疏议》规定:(官员)受财而枉法者,一尺杖一百,一匹加一等,十五匹纹。不枉法者,一尺杖九十,二匹加一等,三十匹加役流。无禄者,各减一等。‎ ‎——摘编自王春瑜《中国反贪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的监察制度的主要特点,试分析其出现的背景。(12分)‎ ‎▲‎ ‎(2)据材料二,概括唐朝反腐败的举措。(6分)‎ ‎▲‎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年代 省数 道、路数 州数 郡(府、国)数 县(侯国)数 秦始皇二十六年 ‎——‎ ‎——‎ ‎——‎ ‎36‎ 不详 西汉平帝(1-5年)‎ ‎——‎ ‎——‎ ‎13‎ ‎103‎ ‎1578‎ 东汉顺帝(126-144年)‎ ‎——‎ ‎——‎ ‎13‎ ‎105‎ ‎1180‎ 隋大业五年(609年)‎ ‎——‎ ‎——‎ ‎——‎ ‎190‎ ‎1255‎ 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 ‎——‎ ‎15路 ‎——‎ ‎328‎ ‎1573‎ 宋宣和四年(1122年)‎ ‎——‎ ‎26路 ‎288‎ ‎——‎ ‎1234‎ 元朝 ‎12省 ‎183路 ‎97‎ ‎1425‎ ‎——摘编自历代《地理志》‎ 材料二 ,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动”与“不变”的共同目的,并说明材料一中地方行政区划“变动”与“不变”的具体表现。(10分)‎ ‎▲‎ ‎4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选官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 ,魏、晋时代的九品中正制,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 ‎——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二 在谈论古代中国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时,我们可以追溯到远古的图腾崇拜,古人对于作为图腾祖先的动植物,集团中的成员都加以崇敬,不敢随意损害毁伤或生杀,这种对自然的畏惧心理发挥了对自然的保护作用。在人类进入农耕文化后,二十四节气告诉我们,古人对自然的态度是认识自然,然后去顺应自然,诸如“寒露到霜降,种麦日夜忙”,“谷雨前,好种棉”;“清明后,谷雨前,高梁苗儿要露尖”。……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荀子也曾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这样的思想和境界,散见于各类古典文献及道家儒家等著述之中,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王震中《中国古代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渊源及其对自然的保护》‎ 请回答: ‎ ‎(1)据材料一,魏晋时期的中央政府是如何选拔官吏的?并据材料二分析该选官制度实行的原因。(6分)‎ ‎▲‎ ‎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人与自然和谐思想产生的渊源和特点(6分)‎ ‎▲‎ 四川省射洪中学校高2016级高二下期半期考试 历史试题答案 ‎ ‎ ‎1.D 材料中汉唐两个朝代选拔人才方式的对比可以看出,唐代对人才的选拔资格是比汉代要宽松的,这有利于打破世家大族的政治垄断,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与材料反映的内容相违背;B选项说法错误,与史实不符;C选项说法错误,官僚政治形成于秦朝。‎ ‎2.C 隋唐科举制一方面向所有人开放,凭真才实学参加到政权中来;另一方面避免了形成官僚特权阶层。由材料中的“候补者互相竞争俸禄与官职”“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等信息,可以判断是隋唐科举制度的影响。故答案为C项。A项不是选官制度,排除;察举制以孝廉为标准,九品中正制以门第为标准,均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D项。‎ ‎3.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是在夏朝,故①错误;分封制是层层分封,不存在“中央”这个概念,即分封制不能确定中央对地方的分级管理模式,故②错误;春秋战国时期的确是官僚制取代了世卿世碌制,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也的确构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故③④正确;所以答案选B。‎ 点睛:本题是组合型的选择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是在夏朝而非本题的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下不存在“中央”概念,故①②错误;所有包含①②都排除,得出正确答案。‎ ‎4.A 材料中所诉的“争田”,争的就是私田,因此其实质是土地日渐私有化,而“晋候使卻至勿政争”,说明周天子丧失土地主宰权,故选A。材料没有涉及到宗法制的信息,排除B;C中“普遍性”太绝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晋侯正式取得霸主地位,排除D。‎ ‎5.B 由材料“诸侯国的内政可以说是完全自主的”“诸侯对王室也只有在周初比较听话,后来渐至公开抗命,王室有时反还要受强大的诸侯庇护”,这说明分封下的诸侯具有相对独立性,‎ 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选B;诸侯与天子未必有血缘关系,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王权需要借助神权来庇佑的信息,排除C;诸侯的实力坐大,必然导致周王室的衰微,排除D。‎ ‎6.D 从材料“西周中期到春秋早期,酒器明显减少,鼎成列,钟成律,反映出一种秩序”“春秋中期以后,出现大量反映人们现实生活图案的青铜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分封制逐渐瓦解,导致青铜器发生材料中的变化,故D项正确;封邦建国是指分封制,故A项排除;兼并战争和铁犁牛耕不符合题意,排除BC。‎ ‎7.A 根据“所直接臣属的仅限于诸侯及周王朝的公卿一级,各国诸侯虽然不敢觊觎周王之位,但很少有与周王同心同德者”可知离周王越远的等级,其分裂的可能性越大,故A 项正确;材料表明,天子之位是高高在上的,故B项错误;材料描述了分封制下的分裂因素,故C项错误;分封制虽然与血缘关系有关,但材料突出分封制下的分裂因素,故D项错误。‎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解读“各国诸侯虽然不敢觊觎周王之位,但很少有与周王同心同德者”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考查的是分封制的瓦解。‎ ‎8.B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地方实行郡县制,郡县的长官均由皇帝任免,易于形成高度集权,从而有利于地方的发展,故A项排除;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分封制下,地方诸侯国权力很大,易造成地方割据,威胁中央集权,故B项正确;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郡县制与分封制均有利有弊,而不是无利,故C项排除;分封制是西周时期的地方制度,不存在皇权,郡县制是地方政治制度,反映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加强的是中央集权,而不是皇权,故D项排除。‎ ‎9.D 由材料“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直接任免调动,不能世袭” ,而分封制下的诸侯享有世袭统治权,可以任免官吏,征收赋税。可见,郡县制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故选D;A和题意无关,排除;B是表面现象,排除;C是分封制的特征,排除。‎ ‎10.A 秦始皇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后世两千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故有题干的说法,故A正确;郡县制属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表现之一,故B错误;三公九卿也属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表现之一,故C错误;皇帝制度仍然属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故D错误。故选A。‎ ‎11.C 试题分析:本题对中央集权制度的考查。秦朝利用的这些严密的组织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大帝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些“严密组织”是指中央集权制度。宗法制度、分封制度是西周时期开始实行的,秦朝实行郡县制;科举制是隋朝开始实行的。所以答案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2.A 秦朝的太尉应掌握军权,但这一官职没有具体的人担任,军权就掌握在皇帝的手中,是君主专制集权的需要,A正确。太尉这个官职是三公九卿制中的一个重要官职,这一职位是真实存在的,只是没有人担任,B错误。秦灭六国,实现了全国统一,但统一之后社会并不安定,常有六国残余在各地反抗,C错误。材料体现不出秦朝中央官制变化的信息,D错误。 ‎ ‎13.A 根据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相权较大,皇权为了制衡相权选择外戚辅佐。而到明代时丞相制度已被废除,皇权极大的加强,不需要外戚制衡丞相。另外外戚反而成为加强皇权的障碍,因此要选寒微之家。由此可知A选项正确,正是皇权强化的表现;B项绝对化,外戚权力受抑制并不代表淡出政治舞台,错误。丞相制度废除与外戚淡出都是皇权专制加强的表现,而不是原因,C错误。这种选法并不能杜绝外戚与朝廷官员的勾结,只要有权力存在,就不可避免。所以D项错误。‎ 点睛:君权与相权的矛盾贯穿于封建社会的始终。但是从演变趋势来看君权越来越强,相权越来越弱。‎ ‎14.A 从材料来看,婚姻往往受到季节的影响,而季节反映出的是是对农业的重视,所以本题反映出A选项。B选项错误,材料说的是通常情况,可能存在特例;C 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重农抑商”政策;D选项不是材料的主要观点。‎ ‎15.D 试题分析:“这”指上一句话即男子23岁才服兵役,“生产力水平低下”呼应第一句即“汉代农业生产效益不高”,故A项错误;汉代兵役制度与加强专制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边疆的战事,故C项错误;男子23岁才服兵役,考虑的是农业生产效益不高,“期限一年”,是对农民的同情和保护,故D项正确。‎ ‎16. 【解析】文学作品不能作为信史,但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具有一定史料价值,排除 A, 《荈赋》是以 茶为主题的作品,出现在西晋,所以排除 C,传说不可以作为史实,排除 D。 【答案】B . ‎ ‎17.B 据材料表格数据可知,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南方的粮食亩产水平远远高于北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南方广大地区逐渐得到开发,农业生产迅速发展,故B选项正确;北方地区粮食亩产水平仍然在提高,故不能说明北方地区封建经济开始盛极而衰,故A选项错误;南方的粮食亩产水平远远高于北方,说明南方水平超过北方,故C选项错误;农耕经济重心最终实现南移在宋代,故D选项错误。故选B。‎ ‎18.B 解答:从材料中获悉,秦魏等国故地出土成套铁制农具,说明在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已普遍使用,由题干推出A项中“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明显错误,故排除A;B项铁制农具使用,提高了生产力,有利农业精耕细作是符合的,故B项正确;由墓中出土物品就推断是随葬必备品太过武断,与史实不符,故C排除;材料中无法体现最早成套铁制农具最早出现在河南,故排除D.故选B.‎ ‎19.B 从材料周王“命克做燕地的君侯”中可以反映出,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周王将克分封于燕地,因此,这件青铜器可以作为研究分封制的文物史料,故B项正确;AC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 ‎ ‎ ‎20.C 试题分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能力。由材料“罢盐铁以资暴强……贪心……众邪……”等 关键信息可知,作者主张盐铁官营,反对豪民兼并。所以排除B,答案选C。工业革命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排除A;D与材料无关。‎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工商官营 ‎【名师点睛】盐官营的办法是:民制、官收、官运、官销。募民自备生产费用煮盐,政府提供主要的生产工具牢盆(煮盐用的大铁锅)以间接控制其生产,产品由官府收购。铁的官营官府控制更紧,包括直接组织开矿冶炼,铸造器物及销售,即控制了生产和流通的全部过程,不像盐的民制官收。民私自煮盐和铸铁在受釱左趾的刑罚,工具有产品没收入官。管理盐铁事业的官吏,多为商贾出身。‎ ‎21.C ‎ ‎22.D 据材料“桑弘羊认为农商并重、本末俱利……明末清初黄宗羲则认为工商皆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重视商品经济的思想主张,故D项正确;历代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反对国家干预商品经济的思想,故B项错误;重视商品经济的思想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故C项错误。故选D。‎ ‎23.D 据材料“地券或地契是买卖双方私人之间所立的文契……官方发给田地所有人的产权证明文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当时政府对土地所有权的明确的界定,故D项正确;地券或地契的存在并不能说明土地买卖相当频繁,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土地所有权私有,不是完全由国家控制,故B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当时实现了“耕者有其田”,故C项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地券或地契是买卖双方私人之间所立的文契”,学生再结合所学知识正确理解地券或地契的性质是政府对土地所有权的界定,据此即可正确判断。注意区分土地买卖频繁、耕者有其田等概念的含义。‎ ‎24.B “春秋时期,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一原则是井田制的原则;“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结合所学可知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形成,故本题答案选B项;A项中的“全面崩溃”说法绝对;C项不选,题干没有体现土地私有制的形式;D项说法错误,土地私有制主要是封建地主拥有土地。‎ ‎25.C 材料反映了政府贩卖商品,是与商贾争利,体现了抑商政策,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解决了封国对中央的威胁的是推恩令,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只是各自为政的办法而未改变政府税收的主要来源,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在材料中没有明确的描述,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26.B 经济重心的转移。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只是反映了南朝时期由于南方相对安定,人们勤劳从事本业从而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而并没有反映南方经济逐渐超过北方等其他的两个选项,所以本题答案只能是B。‎ ‎27.C 根据“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慧,当今争于气力”,结合所学,韩非是战国时期法家的集大成者,认为历史是不断发展的,后胜于今,主张通过社会改革,适应时代的发展,体现了进步史观,故C正确;材料强调发展进步,排除A;B 是一种消极态度,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无法体现英雄史观,排除D。‎ ‎28.B 儒家思想倡导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B项正是这种思想的体现,故B项正确;“法不阿贵”属于法家思想,故A项错误;C项与材料“人格平等”不符,故排除;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29.C ‎ ‎ ‎30.A 试题分析:学生对“百家争鸣”的掌握为本题主要考查点。依据所学可知,题干所说的 “人类社会的基础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是指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诸子百家所进行的探索。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处于大变革时代,诸子百家就社会改革的现实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形成了思想领域的百家争鸣。所以应选A。‎ ‎31.A 试题分析:孟子“浩然正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思想体现的是对个人品德的要求,所以本题答案为A项。材料体现不出个人独特的的性格,故B项错误;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家们反对礼教的束缚,主张反抗专制制度,故C和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百家争鸣·孟子 ‎32.B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代表,本题的材料是在强调荀子的思想在强调礼的同时,也肯定了法的重要性, 荀子这样做其实就是把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相结合.,也就是说早在战国时期已经出现了思想学说相互融合的现象。‎ ‎33.C 试题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家学派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重农抑商,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法家把君主的权力提高到极点,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联系本题材料的思想主张“军事力量清除旧的奴隶贵族”“强迫人民群众生产劳动”“商人和知识分子被歧视”等符合法家学派,这些主张应属于法家学派,C项正确,ABD三项均排除。故选C。‎ ‎34.D ‎ ‎ ‎35.D 从材料“圣人之制民,使之有欲,不得过节”中可以看出,董仲舒强调要节制欲望,故D项正确;A项是孔子的思想,排除;B项是朱熹的思想,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三纲五常”,排除C项。‎ 点睛:材料“圣人之制民,使之有欲,不得过节”是解题的关键信息,从中分析归纳出要节制欲望的主张,从而得出答案。‎ ‎36.D 试题分析: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形势,同时也表明汉初以来的黄老思想已不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故答案为D项。帝王好恶与个人品性也会对政策选择产生影响,但题干所问为“本质上”,排除AB项;政治制度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排除C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背景 ‎【名师点睛】为适应汉武帝建立大一统政治体制的需要,董仲舒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新的儒学体系。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宣扬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为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提出“三纲五常”的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均带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儒家思想神学化;儒学由一家之言上升到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并贯彻于社会生活及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儒家思想正统化。自汉之后,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37.C 解答:材料体现了不同时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的思想变化,材料并没有体现其逐渐成为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的工具,故A项错误;材料显示了不同时期儒家思想的继承关系,没有体现出随经济发展而做出调整,故B项错误;材料中“孔子主张重人事而远‘天道”’,孟子提倡‘济天下”’,董仲舒强调‘圣人之为天下者,兴利也’.降至宋明,理学家把提倡‘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大学》抬到了‘四书’的地位”体现出了从孔子到孟子到董仲舒直到宋明理学家都强调了积极入世和社会责任担当的精神,故C项正确;四则材料都与天人合一无关,故D项错误.故选C.‎ ‎38.A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由材料可知,历代帝王的泰山之行,除了封禅、祭祀外,还包括巡狩、会盟等政治活动,特别朝会东方诸侯,并向“八方遥望”,这些活动总体上体现了“大一统”理念,故选A项。封禅、祭祀反映了君权神授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仅为泰山之行的部分目的,故排除B项;C项所述与材料信息无关;D项仅为表象,并不能反映其本质内容。‎ ‎39.C 材料中体现儒家思想对社会影响,不是思想逐渐巩固,故A项错误;专制集权的发展强化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故B项错误;材料中“天地君亲师”由萌发到正式表现再到确定次序,体现社会价值体系确立过程,故C项正确;大一统国家不断壮大不是材料中反映主要信息,故D项错误。‎ ‎40.A 儒家主张的内容。 B项内容是道家思想与儒家学说无关,所以排除B项。CD 两项对材料内容理解不正确,材料内容表明各个时期的儒家思想都要求统治者以身作则,而不是要求百姓怎样,故CD两项不正确。故A项是正确选项。‎ ‎ ‎ ‎41.(1)特点:在中央设御史大夫,负责国家监察事务;在地方各郡,设监御使,代表皇帝监察地方官吏 监察系统垂直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直接向皇帝负责。(6分)‎ 背景:秦朝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专 主义中央集权建立后,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一直存在。(6分)‎ ‎(2)举措:高薪养廉;严刑峻法;褒奖清廉官员(或树清廉典型)。(6分)‎ ‎ ‎ ‎42.目的: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君主专制统治。(2分)‎ 变动表现(4分):地方行政区划逐渐增多,由两级制到三级制或四级制;州府等中级地方行政区域不断缩小,行政权力不断萎缩;监察区逐渐演变为行政区;元朝新增省级地方行政单位。‎ 不变表现(4分):中央对地方层层的严密控制不变;在地方行政机构内分化事权,相互制约的指导思想不变;县级行政单位基本稳定,加强对最基层地方的控制不变。‎ ‎ ‎ ‎43.(1)由地方官员负责;根据民间舆论评价列出候选人。 3分 ‎ 原因:地方骚乱,交通不便。3分 ‎.(2)渊源:图腾崇拜;传统农耕文化的出现;百家争鸣思想。3分 特点:历史悠久;与传统农业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强调人对自然的适应。3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