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二轮复习:专题15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外交关系(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专题15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外交关系(学案)

‎【考向解读】 ‎ ‎1.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2)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3)“文化大革命”;(4)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5)“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2.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1)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3)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命题热点突破一】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创立: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 ‎(2)内容: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地位: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4)意义:奠定了新中国各项政治制度的基础,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初步确立:人民政协的召开。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会议进行了选举并决定了新中国的首都、国旗、国歌和纪年等重要事项。‎ ‎(3)概况: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后来,新中国又成立了四个自治区,全国共五个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区。‎ ‎(4)依据:1949年《共同纲领》规定,1954年宪法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5)作用 ‎①促进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愿望的实现。‎ ‎②对实现民族平等、保证祖国统一和加强民族团结产生了深远影响。‎ ‎③调动了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4.“文化大革命”‎ ‎(1)原因 ‎①党内“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 ‎②毛泽东错误地估计了国内外形势,想通过“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③林彪、江青等野心家利用毛泽东的错误推波助澜。‎ ‎(2)对民主与法制的破坏:人民生命财产得不到保障;社会秩序混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法律形同虚设,人权被严重践踏;刘少奇冤案。‎ ‎5.改革开放以来民主法制建设的四大成就 ‎(1)平反“文化大革命”前后的冤假错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坚决纠正了党在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会后,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全面展开。‎ ‎(2)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在平反冤假错案的同时,党和政府还进行了政治体制改革,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基层政权和基层民主建设。‎ ‎(3)修订宪法和颁布多部重要法律:颁布了1982年宪法,并出台了《选举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等各种法律法规,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1999年,被正式写入宪法。‎ ‎(4)基层民主选举 ‎①法律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②成就:村委会、居委会干部由上级政府任命改为由居民直接选举产生。在农村,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核心的村民自治不断扩展。‎ ‎③意义:既保障了群众的民主权利,又贯彻了“依法治国”的精神,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中最基础的一环。‎ 例1.(2017年天津卷文综历史13)民法是规定公民和法人的财产关系以及跟它相联系的人身非财产关系的各种法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并无现代意义的民法,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1902年光绪帝下诏参酌外国法律,改订律例。1908年始编纂民法典,引进了西方民法典的立法理念和编纂方法,于1910年完成《大清民律草案》,但未及正式施行。‎ ‎——摘编自《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 材料二 ‎1954—1956年,新中国着手起草第一部《民法典草案》。此后,由于发生“整风”“反右”等政治运动,民法典起草工作被迫中断。1962—1964年,虽完成《民法典草案(试拟稿)》,但因“四清运动”而中断。以上只是表面原因,关键原因则是不具备其赖以存在的经济社会条件。‎ ‎ ——摘编自梁慧星《制定民法典的设想》等 材料三 ‎1979年,我国第三次起草民法典,但经济体制改革刚刚开始,条件还不具备。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客观上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全面调整各种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于是1986年颁布民法通则。‎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并提出争取2020年形成统一的民法典。‎ ‎——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等 ‎(1)依据材料,概括《大清民律草案》的特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的国内背景,并指出民法典“未及正式施行”的直接原因。(6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两次民法典起草工作中断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的“经济社会条件”。(4分)‎ (3) 依据材料三,归纳改革开放以来编纂民法典的基本历程。(4分)这一历程反映了怎样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推动形成统一民法典的有利因素。(4分)‎ ‎【答案】(1)参照西方法律编纂(2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民族危机加深,出现维新变法运动;西方思想文化进一步传播(4分)。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2分)。‎ ‎(2)政治运动的干扰;经济社会条件不具备。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4分)。‎ ‎(3)改革开放后开始起草民法典;80年代改革开放深入,颁布民法通则;90年代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制定相应的单行法;21世纪后,适应全球化的需要,加快起草,2017年通过民法总则(4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发展需要,民法典加快制定、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成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健全。(4分)‎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文字史料,提炼有效信息并进行解释的能力。据材料一“1902年光绪 ‎(2)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文字史料,提炼有效信息并进行解释的能力。据材料二“此后,由于发生“整风”“反右”等政治运动,民法典起草工作被迫中断。”“但因“四清运动”而中断。以上只是表面原因,关键原因则是不具备其赖以存在的经济社会条件。”可知政治运动的干扰;经济社会条件不具备。对于第二小问则需要考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3)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文字史料,提炼有效信息并进行解释的能力。据材料三中的几个时间节点即可得出答案;对于第二小问考生则需要考生归纳概括史料得出;对于第三小 问中考生则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归纳:如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 ‎【变式探究】有学者评价:“它凝结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心血,又经过反复讨论、修改,所以得到了全国各方面人士的一致拥护。”据此判断,“它”是指(  )‎ A.《双十协定》 B.《论联合政府》‎ C.《共同纲领》 D.《论十大关系》‎ 解析 题干强调了这份文献是由中共团结中国社会各阶层制定的,突出了政治上的协商、合作,而且“得 答案 C ‎【方法规律】‎ 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背景、内容、特点是高考的重点。高考主要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从历史的角度考查现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历史渊源。近几年高考特别关注新中国成立初期及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特色”之处,所以全面认识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非常重要。‎ 全面认识现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五大特点 ‎①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人民代表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②人民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 ‎③实行新型政党制度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前提和基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④实行新型的民族制度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⑤实施依法治国。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和程序化。‎ ‎(2)四大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制度(村民自治制度)。‎ ‎(3)三个发展阶段:1949~1956年,是民主政治的基本确立时期;1956~1976年,是民主政治的挫折时期;从1976年至今,是民主政治的健全完善时期。‎ ‎(4)两个宪法性质的文件:1949年9月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1954年9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5)一大本质: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新型民主。‎ ‎【变式探究】1953年6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  )‎ A.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 B.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 C.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 D.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 答案 A ‎【命题热点突破二】一国两制 ‎ (1)理论含义: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2)理论形成: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政府对台湾政策的重大转变;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并全面阐述;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提供宪法保证,“一国两制”正式成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3)成功实践:中国对香港、澳门分别于1997年和1999年正式恢复行使主权。‎ ‎(4)现实意义: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推动了两岸关系的发展;为解决台湾问题昭示了光明的前景;也为国际社会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成功范例。‎ 例2、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指出:香港主权回归后,中国在香港设特别行政区,除国防和外交事务外,特区享有高度自治权,特区保持原有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这体现了(  )‎ A.三权分立原则 ‎ B.地方自治原则 C.主权平等原则 ‎ D.一国两制原则 解析: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是在一国两制思想的指导下开展的,故D项正确。A、B、C三项与题意无关,故排除。‎ 答案:D ‎【规律总结】‎ 新时期两岸关系的发展是各地高考关注的长效热点问题。大多通过设置新的材料情境,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准确判断相关重大历史事件的能力。高考多是隐性考查与国家统一有关的历史史实,特别是“一国两制”理论与实践、两岸关系的新发展等。‎ ‎1.全面认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1)基本特点 ‎①“一国两制”的基础是“一个中国”: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香港、澳门都是中国领土和主权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②实行“两种制度”:作为国家主体的大陆地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则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两种制度长期共存、和平共处、相互支援、共同发展。‎ ‎③高度自治: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依宪法规定在港、澳、台设置特别行政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台湾还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④和平谈判:通过接触谈判,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⑤实行“一国两制”长期不变,具有稳定性。‎ ‎(2)意义 ‎①从中国实际国情出发,提出的解决台湾问题的方案,为各方所能够接受。‎ ‎②“一国两制”为以和平方式解决历史问题引起的国际冲突,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式。‎ ‎③“一国两制”是中国解决统一问题的基本国策。‎ ‎④“一国两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2.新时期两岸关系发展的三阶段、两认识 ‎(1)两岸关系紧张对峙期(1949~1979年):两岸关系是一种隔绝、敌对、对抗的关系,期间两岸隔海对打,人为地将台湾与祖国大陆隔绝。‎ ‎(2)两岸关系民间接触期(1979~1992年):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台方针政策的重大发展,对于争取祖国和平统一,具有里程碑意义。随后1987年,台湾开放老兵回家探亲,大陆方面积极推动两岸之间的交流,使得两岸关系在经济、贸易、科技、文化、学术、体育等方面得到发展。‎ ‎(3)两岸关系和平交流期(1992年至今):1992年底“海基会”与“海协会”达成了“九二共识”;1993年在新加坡实现了“汪辜会谈”,它标志着两岸交流从民间升格为政府授权机构层面;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到大陆进行了历史性的访问,有力地遏制了“台独”的嚣张气焰;2008年两岸“三通”实现,使两岸关系揭开了和平发展的新篇章。‎ ‎(4)两点认识 ‎①‎ 台湾问题不能等同于港、澳问题:前者是内战遗留问题,属于中国内政;而后者是殖民主义遗留问题。‎ ‎②台湾问题也不能和德国问题、朝鲜半岛问题相提并论:东西德、韩国和朝鲜问题是由国际因素造成的,属于二战遗留问题。‎ ‎【命题热点突破三】新中国外交 ‎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20世纪五六十年代)‎ ‎(1)外交方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表现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2)外交成就 ‎①新中国成立初期,同苏联等17国建立外交关系,突出表现为中苏建交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②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③1954年新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推动了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④1955年,万隆会议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为会议的顺利开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中国外交的重大突破(20世纪70年代)‎ ‎(1)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下,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中美关系正常化: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中日关系正常化: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1972年中日邦交实现了正常化。‎ ‎3.新时期的外交 ‎(1)目标: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2)政策:奉行不结盟、全方位的多边外交政策。‎ ‎(3)活动:积极发挥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作用;发展和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 例3、(2017年江苏单科卷历史12)20世纪50年代的某外交声明称:“两国总理承认,在亚洲及世界各地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然而,如果接受上述原则并按照这些原则办事……就会缓和目前存在于世界上的紧张局势。”新中国与该声明密切相关的外交事宜是 A.参加万隆会议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出席日内瓦会议D.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答案】B ‎【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的外交原则,材料中“两国总理”说明这一信息,故B项正确。万隆会议和日内瓦会议不只是两个国家参加,故A项和C项错误;《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外交,故D项错误。‎ ‎ 【变式探究】(2016·全国新课标卷Ⅰ,31,4分)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的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 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 ‎ 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 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新中国的外交。本题的关键是时间的限定,20世纪60年代初,‎ ‎【规律总结】‎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70年代是新中国外交的奠基与突破时期。高考命题特别重视对该阶段外交政策、外交特点、成就及影响的考查;命题形式主要以选择题为主,非选择题适当链接考查。‎ 复习备考时,一要分析理解该历史时期的外交政策、特点及成就;二要结合国际、国内背景,特别是二战后国际政治格局演变的历程及特点,分析理解该阶段外交政策的特点及原因;三要重视中美、中日关系的专题考查。‎ ‎1.新中国外交的五大基本特点 ‎(1)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和原则。‎ ‎(2)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4)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 ‎(5)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2.综合分析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发展的阶段特征和影响 ‎(1)阶段特征及成因 时期 特征 成因 对抗状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末 美国推行反共、反社会主义和反人民民主国家的全球霸权政策;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入侵台湾海峡、侵朝战争、侵越战争等,把矛头指向社会主义中国 ‎20世纪七八十年代 结束对抗,两国关系正常化 中美两国受到苏联的威胁;美国霸权主义政策受到反对,中国得到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关系时而紧张,时而缓和 美国对中国进行和平演变;中国改革开放,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提高,中美经济交流日益扩大 ‎(2)中美关系改善对中国的影响 ‎①外交环境:中美关系改善,使追随美国的西方国家纷纷与中国改善关系,掀起与中国建交的高潮,美国围堵中国的联盟彻底崩溃。‎ ‎②经济建设:有利于引进西方国家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积极发展对西方的贸易,为国民经济高速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③祖国统一:美国从台湾撤军,断绝与台湾的外交关系,为国家和平统一创造了条件。中国逐渐提出了“一国两制”的和平统一方针,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创造了条件。‎ ‎④文化教育:随着中美关系改善,中国留学生的目的地从苏联转向美国,促进了中美文化交流。美国的音乐、饮食、电影、体育等传入中国,直接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变式探究】下表反映了中国某时期与各国贸易的情况,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 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国家构成(%)‎ 年份 苏联 美国 其他国家 第一年 ‎30‎ ‎21‎ ‎49‎ 第二年 ‎41.3‎ ‎0.4‎ ‎58.3‎ 第三年 ‎51.759‎ ‎0.003‎ ‎48.238‎ A.抗日战争胜利,中苏贸易激增 B.实行“一边倒”政策,中美贸易剧减 C.改革开放初见成效,中国对外贸易蓬勃发展 D.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往来密切 解析 根据表格中数据变化看,与苏联的贸易快速增加,与美国的贸易剧减,基本处于停顿状态,由此判断这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边倒”政策有关,当时中美关系处于敌对状态,因此B项正确。 A项与史实不符;改革开放后中国与美国等西方国家贸易都发展,C项与表格信息不符;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答案 B ‎【高考真题解读】‎ ‎1.(2017年天津卷文综历史13)民法是规定公民和法人的财产关系以及跟它相联系的人身非财产关系的各种法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并无现代意义的民法,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1902年光绪帝下诏参酌外国法律,改订律例。1908年始编纂民法典,引进了西方民法典的立法理念和编纂方法,于1910年完成《大清民律草案》,但未及正式施行。‎ ‎——摘编自《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 材料二 ‎1954—1956年,新中国着手起草第一部《民法典草案》。此后,由于发生“整风”“反右”等政治运动,民法典起草工作被迫中断。1962—1964年,虽完成《民法典草案(试拟稿)》,但因“四清运动”而中断。以上只是表面原因,关键原因则是不具备其赖以存在的经济社会条件。‎ ‎ ——摘编自梁慧星《制定民法典的设想》等 材料三 ‎1979年,我国第三次起草民法典,但经济体制改革刚刚开始,条件还不具备。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客观上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全面调整各种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于是1986年颁布民法通则。‎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并提出争取2020年形成统一的民法典。‎ ‎——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等 ‎(1)依据材料,概括《大清民律草案》的特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的国内背景,并指出民法典“未及正式施行”的直接原因。(6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两次民法典起草工作中断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的“经济社会条件”。(4分)‎ (3) 依据材料三,归纳改革开放以来编纂民法典的基本历程。(4分)这一历程反映了怎样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推动形成统一民法典的有利因素。(4分)‎ ‎【答案】(1)参照西方法律编纂(2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民族危机加深,出现维新变法运动;西方思想文化进一步传播(4分)。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2分)。‎ ‎(2)政治运动的干扰;经济社会条件不具备。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4分)。‎ ‎(3)改革开放后开始起草民法典;80年代改革开放深入,颁布民法通则;90年代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制定相应的单行法;21世纪后,适应全球化的需要,加快起草,2017年通过民法总则(4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发展需要,民法典加快制定、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成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健全。(4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由材料一中的“光绪帝下诏参酌外国法律,改订律例”“引进了西方民法典的立法理念和编纂方法”可知,其特点是参考西方法律编纂。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并结合20世纪初的史实,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角度回答即可,即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民族危机加深,出现维新变法运动;西方思想文化进一步传播。第三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直接原因是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 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二中的“发生‘整风’‘反右’等政治运动”、“因‘四清运动’而中断”可知,中断的原因是政治运动的干扰。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有利因素是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第(3)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三“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客观上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全面调整各种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于是1986年颁布民法通则”,可归纳改革开放后开 ‎2.(2017年天津卷文综历史13)民法是规定公民和法人的财产关系以及跟它相联系的人身非财产关系的各种法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并无现代意义的民法,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1902年光绪帝下诏参酌外国法律,改订律例。1908年始编纂民法典,引进了西方民法典的立法理念和编纂方法,于1910年完成《大清民律草案》,但未及正式施行。‎ ‎——摘编自《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 材料二 ‎1954—1956年,新中国着手起草第一部《民法典草案》。此后,由于发生“整风”“反右”等政治运动,民法典起草工作被迫中断。1962—1964年,虽完成《民法典草案(试拟稿)》,但因“四清运动”而中断。以上只是表面原因,关键原因则是不具备其赖以存在的经济社会条件。‎ ‎ ——摘编自梁慧星《制定民法典的设想》等 材料三 ‎1979年,我国第三次起草民法典,但经济体制改革刚刚开始,条件还不具备。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客观上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全面调整各种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于是1986年颁布民法通则。‎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并提出争取2020年形成统一的民法典。‎ ‎——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等 ‎(1)依据材料,概括《大清民律草案》的特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的国内背景,并指出民法典“未及正式施行”的直接原因。(6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两次民法典起草工作中断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的“经济社会条件”。(4分)‎ (3) 依据材料三,归纳改革开放以来编纂民法典的基本历程。(4分)这一历程反映了怎样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推动形成统一民法典的有利因素。(4分)‎ ‎【答案】(1)参照西方法律编纂(2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民族危机加深,出现维新变法运动;西方思想文化进一步传播(4分)。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2分)。‎ ‎(2)政治运动的干扰;经济社会条件不具备。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4分)。‎ ‎(3)改革开放后开始起草民法典;80年代改革开放深入,颁布民法通则;90年代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制定相应的单行法;21世纪后,适应全球化的需要,加快起草,2017年通过民法总则(4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发展需要,民法典加快制定、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成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健全。(4分)‎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文字史料,提炼有效信息并进行解释的能力。据材料一“1902年光绪帝下诏参酌外国法律,改订律例。1908年始编纂民法典,引进了西方民法典的立法理念和编纂方法”可知《大清民律草案》的特点是:参照西方法律编纂;对于第二小问“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的国内背景考生抓住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即可得出答案;第三小问民法典“未及正式施行”的直接原因主要结合题干中的时间可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文字史料,提炼有效信息并进行解释的能力。据材料二“此后,由于发生“整风”“反右”等政治运动,民法典起草工作被迫中断。”“但因“四清运动”而中断。以上只是表面原因,关键原因则是不具备其赖以存在的经济社会条件。”可知政治运动的干扰;经济社会条件不具备。对于第二小问则需要考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3.(2017年江苏单科卷历史12)20世纪50年代的某外交声明称:“两国总理承认,在亚洲及世界各地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然而,如果接受上述原则并按照这些原则办事……就会缓和目前存在于世界上的紧张局势。”新中国与该声明密切相关的外交事宜是 A.参加万隆会议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出席日内瓦会议D.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答案】B ‎【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的外交原则,材料中“两国总理”说明这一信息,故B项正确。万隆会议和日内瓦会议不只是两个国家参加,故A项和C项错误;《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外交,故D项错误。‎ ‎4.(2017年新课标Ⅲ卷文综历史30)1949年,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英国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人民解放军奋起反击,毙伤英军百余人,并要求英、美、法等国的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 A.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阵营 B.是对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 C.切断了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 D.反映出“另起炉灶”外交政策的确立 ‎【答案】B ‎【解析】渡江战役时期,新中国尚未成立,还不是社会主义阵营成员,故A项错误;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捍卫了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等主权,否定了列强在华特权,故B项正确;这一行动只是使列强退出长江流域,西方国家还可以通过东南沿海等地援助国民党,故C项错误;“另起炉灶”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外交政策,故D项错误。‎ ‎1.(2016·全国新课标卷Ⅰ,31,4分)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的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 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 ‎ 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 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新中国的外交。本题的关键是时间的限定,20世纪60年代初,‎ ‎2.(2016·天津文综,9,4分)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后,中共中央于1947年2月1日发表声明:“对于1946年1月10日以后,由国民党政府单独成立的一切对外借款,一切丧权辱国条约及一切其他上述的协定谅解……本党在现在和将来均不承认,并决不担负任何义务。”这一声明(  )‎ A.说明中共“另起炉灶”方针开始实行 B.是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体现 C.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历史 D.认为国民党政府是在出卖国家利益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国民党的外交政策。材料中强调的是中共不承认国民党对外签订的一切丧权辱国的条约,因此D项正确。而A、B、C三项都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现的,排除即可。‎ ‎3.(2016·江苏单科,12,3分)对于即将参加的某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定下的外交基调是:争取越南南北以北纬16度线为界实现停战,促使法军撤出,反对美国干涉。这次国际会议是(  )‎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一届不结盟政府首脑会议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日内瓦会议。从题干中越南、停战、法军撤出等信息可知A项正确,日内瓦会议主要是解决印度支那和平和朝鲜问题。B项万隆会议是亚非独立国家召开的一次会议;C项中国未参加不结盟政府首脑会议;D项第26届联合国大会是讨论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问题。‎ ‎1.(2015·安徽文综)有学者评价:“它凝结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心血,又经过反复讨论、修改,所以得到了全国各方面人士的一致拥护。”据此判断,“它”是指(  )‎ A.《双十协定》 B.《论联合政府》‎ C.《共同纲领》 D.《论十大关系》‎ 解析:《双十协定》是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论联合政府》和《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作的报告,都不符合题干材料中“中国共产党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心血”的限定,故A、B、D错误。选C。‎ 答案:C ‎2.(2015·上海单科)“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这段话出自(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论联合政府》‎ C.《共同纲领》 D.《上海公报》‎ 解析:由题干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可知这一时期属于新中国成立后的过渡时期,即1949年至1956年间,由此可知答案选C。‎ 答案:C ‎3.(2015·江苏单科)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期间透露,中国愿同美国谈判,也准备同蒋介石谈判,以便能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同时,毛泽东也主动通过外国来访者表示,台湾问题可以用谈判来解决,中国尤其希望和美国签订和平条约。材料表明(  )‎ A.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已正式确定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以正式确立 C.中国已成为世界外交舞台的强国 D.台湾问题已牵涉到中美外交问题 解析:万隆会议召开的时间是1955年。A项的时间是20世纪80年代初,B项的时间是1954年,C项本身说法欠妥。选D项。‎ 答案:D ‎4.(2015·广东文综)下表反映了中国某时期与各国贸易的情况,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 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国家构成(%)‎ 年份 苏联 美国 其他国家 第一年 ‎30‎ ‎21‎ ‎49‎ 第二年 ‎41.3‎ ‎0.4‎ ‎58.3‎ 第三年 ‎51.759‎ ‎0.003‎ ‎48.238‎ A.抗日战争胜利,中苏贸易激增 B.实行“一边倒”政策,中美贸易剧减 C.改革开放初见成效,中国对外贸易蓬勃发展 D.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往来密切 解析:本题考查对表格信息的解读能力,要注意对表名和表格内容进行全面分析。表格信息涉及中苏贸易总额连续三年持续增长,中美贸易总额急剧萎缩,中国与其他国家贸易总额变化不大。抗日战争胜利 答案:B ‎5.(2015·山东文综)1950年1月,英国宣布承认新中国;1954年6月,中英互派代办;1972年3月,中英关系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在这一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 A.中美关系的发展演变 B.冷战背景下中英两国的现实需要 C.欧共体对华政策的变化 D.中英两国意识形态对抗的逐渐消失 解析:在冷战背景下,虽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敌视、封锁新中国,但中英两国出于自身现实利益的需要,仍不断改善两国关系,故B项符合题意。中英关系取决于两国的利益需要,中美关系的发展演变不起决定作用,A项错误;至1972年,英国并未加入欧共体,中英关系的改善与欧共体对华政策的变化无关,C项错误;中英两国由于社会制度的差异仍存在意识形态的对抗,D项错误。‎ 答案:B ‎6.(2015·安徽文综)联合国大会关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议案表决通过后,美国驻联合国首席代表布什感叹:“任何人都不能回避这样一个事实——虽然这可能是令人不快的,刚刚投票的结果实际上确实代表着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的看法。”由此可见(  )‎ A.西方的“冷战”政策彻底破产 B.中美两国关系已经实现了正常化 C.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反对美国 D.国际社会需要中国发挥应有作用 解析:材料信息反映的是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确实代表着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的看法”说明国际社会上多数国家希望中国发挥应有作用,故D项正确。A项本身表述有误。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B项错误。赞成中国重返联合国并不等于反对美国,故C项错误。‎ 答案:D ‎7.(2015·福建文综)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9年1月,共和党人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当时正值美国面临着自二战结束以来最为严峻的形势。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的加深,使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日益处于不利的地位……1971年6月,尼克松又在堪萨斯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并改善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的不利处境,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 ‎——摘编自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跨出了改善中美关系的第一步。2月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这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对世界形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后,双方的贸易、科技和文化往来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为进一步促进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中美双方政府官员也在不断进行接触。‎ ‎——摘编自谢益显《中国外交史》‎ 材料三 二战结束后,日本政府长期执行追随美国、敌视中国的政策。50年代以来,随着中日两国民间贸易和人员往来的增多,日本各界人士要求恢复中日邦交的呼声越来越高……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对日本产生极大的震动。日本把美国的这种举动视为“越顶外交”……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摘编自王圣心《当代国际关系》‎ 材料四 田中首相来我国访问,揭开了中日关系史上新的一页。在我们两国的历史上,有着两千年的友好来往和文化交流……值得我们珍视。但是,自从1894年以来的半个世纪中,由于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国,使得中国人民遭受重大灾难,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样的经验教训,我们应该牢牢记住。‎ ‎——摘自《周恩来政论选》‎ ‎(1)据材料一,概括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关键问题是什么?怎样理解《联合公报》的发表是中美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日本对美国“越顶外交”的举动作何反应?分析日本对华政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重大改变?‎ ‎(4)综合材料三、四并结合甲午战争以来中国百年史,试从日、中两方面阐释周恩来所指出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含义。‎ 解析:(1)考查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首先划分段落层次,然后归纳出其大意即可。‎ ‎(2)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美关系的关键问题是台湾问题。第二小问简要叙述中美《联合公报》发表的意义即可。‎ ‎(3)第一小问,据材料可知日本于1972年先于美国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第二小问,要从多个角度分析日本谋求中日建交的原因。‎ ‎(4)从日本方面来说,要从日本发动侵略战争对中国人民和日本人民的影响角度阐述;从中国方面来说,应从反抗侵略、铭记历史等角度阐述。‎ 答案:(1)原因: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危机加深;美苏争霸中处于不利地位;世界向多极化趋势发展;中国成为世界五个力量中心之一。(答对其中4点即可)‎ ‎(2)关键问题:台湾问题。‎ 转折点:中美两国结束长期敌对状态;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两国官方与民间往来逐渐增多。(答对其中3点即可)‎ ‎(3)反应:日本赶在美国之前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重大改变:中美两国关系的缓和;中日民间往来增多;日本各界要求恢复中日邦交;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