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1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专题17历史上重大改革(讲)-学案
2018届二轮复习:专题17 历史上重大改革(讲)-学案 考向一 古代东西方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1. 讲高考 (1) 考纲要求 知道梭伦改革;知道并理解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内容和影响;知道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2)命题规律 古代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之一,也是必考内容。多数课标地区仍是利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以非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改革背景、内容和影响;从命题形式看,有时也将古代的改革、近代的改革或者中外改革综合对比命题考查;同时也会涉及选择题的考查。从社会热点看,当前国家重视“三农”问题,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大力倡导公平、公正,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等热点。因此考生在复习备考时应全面理解掌握本考向。 例1(2017年江苏卷单科历史24 A)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中华文明多元并存,各族文化相互交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北魏孝文帝改革,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融合的成果,又促进了这一融合进程的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的主要内容,概括指出“胡乐、胡舞”等所反映的现象。(4分) (2)据材料概括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特点。(3分)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3分) 【答案】 (1)内容:迁都洛阳;变制度(改官制);说汉话(改汉姓;穿汉服;通婚姻;改籍贯)。 现象:汉族向少数民族学习。 (2)特点:汉化为主;相互学习;方式多样。 (3)作用:促进民族融合;有利于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为隋唐时期重新统一奠定基础。 【解析】 (1)问中第一小问“内容”依据材料中“北魏孝文帝改革”并结合所学孝文帝改革内容来回答即可;第二小问“现象”依据材料中“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可知是向少数民族学习。 【考点定位】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古代历史改革•孝文帝改革 【名师点睛】意义作用型非选择题解题技巧:这类试题常以“经济意义、政治意义、文化意义”、“意义”、“重要性”、“作用”、“积极影响”或“用…说明…意义”等形式为设问方式来考查学生知识整合的能力及答题技巧。解题具体步骤是: 1. 要注意题目的设问要求,进行知识定位,明确此题考查的知识范围。 2. 要紧紧结合所学知识点和题目所提供的材料信息进行分析,把握好意义内容的层次和角度(影响型设问还要分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3. 确定答题关键词,回答意义类试题要选择好恰当的关键词说明。关键词主要依据教材语言。 例2(广西玉林市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文综历史卷)“商君遗礼谊,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旧俗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该举措( ) A. 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B. 加强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C. 增加了政府的赋税收入 D. 增强了秦国军队战斗力 【答案】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 ,再结合所学知识从户籍与财政收入的关系的角度分析选项,即可排除干扰选项,得出“增加政府的赋税收入”的正确结论。 2.讲基础 关键词:梭伦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 考点一 梭伦改革 1.背景: (1) 春秋战国 时期,社会大变革。 (2)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以富国强兵,称霸诸侯。 (3)秦国落后于其他国家,客观上要求通过变法以增强国力。 (4)秦孝公希望建立功业,广纳贤才,主观上要求变法图强;商鞅的变法宣传和改革精神。 2.内容: (1)军事上,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 军功爵 制;建立什伍组织。 (2)经济上,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 重农抑商 ,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 (3)政治上,废除分封制,实行 县制 ;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实行什伍连坐制度。 (4)文化上,焚烧诗书。 3.影响: (1)军事方面有利于提高军队战斗力,打击旧贵族;树立了 新兴地主 阶级的政治、经济优势;有利于保证兵源。 (2)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推动了封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稳定国家财政,增强国家实力;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 (3)县制的设立强化了 中央集权 ;什伍连坐有利于控制人民;轻罪重刑,强化了法律意识,保证变法措施顺利地执行,但措施过于严苛。 (4)有利于加强思想文化控制,但也摧残了文化。 考点二 商鞅变法 1.背景 (1)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促使井田制瓦解和宗法分封制的崩溃,社会处于转型期。 (2)秦国相对落后,秦孝公坚决支持商鞅变法。 2.内容 (1)军事: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奖励军功,编制什伍组织。 (2)经济:废除井田,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3)政治: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燔诗书而明法令”;制定秦律。 (4)风俗:塞私门之请;推行分异令。 3.性质: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 4.评价 (1)积极:推动了秦国社会的发展,而且推动宗法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转型,为秦始皇建立大一统帝国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消极: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加重对人民的剥削,激化了阶级矛盾。 商鞅变法措施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意志。如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树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优势;废除井田,奖励耕织,推动了地主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建立县制、强化中央集权,符合新兴地主阶级巩固统治的意愿。 考点三 孝文帝改革 1.背景: (1)北魏政权建立并统一北方,为改革奠定了基础。 (2)北方民族融合趋势发展,但社会经济发展缓慢。 (3)鲜卑贵族推行民族歧视政策,对各族百姓巧取豪夺,制度落后不完善,农民负担沉重,激化了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各地起义不断,社会动荡。 (4)冯太后和孝文帝的推动作用。 2.内容:(1)前期:创立新制。①制定官吏俸禄,整顿吏治;②推行 均田制 、三长制和租调制。 (2)后期:实行 汉化 :①迁都 洛阳 ;②移风易俗。 3.作用: (1)是一次政治、经济、文化、 风俗 的全面改革,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2)促进了经济复苏繁荣,加速了北魏政权的 封建化 ,缓和了民族矛盾。 (3)加快了各民族融合的进程,为结束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创造了条件。 考点四 王安石变法 1.背景 (1)北宋中期,出现“三冗”(冗官、冗兵、冗费)“两积”(积贫、积弱)现象,阶级矛盾尖锐,边境危机严重。 (2)庆历新政失败,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 2.措施 (1)理财措施:实行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等,减轻农民的负担,限制了大地主和高利贷者;增加了国家的收入。 (2)整顿军队:实行“省兵”措施,实行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等,节省了军费开支,使军队战斗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3)改革科举:改考经义策论,为变法造就人才;改革选官制度,克服恩荫泛滥的弊病。 3.性质: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 4.评价 (1)取得一定成效,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2)变法的局限性:由于用人不当,出现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 (3)新法的变质:成为党争和聚敛钱财的工具,变法的精神被完全改变。 王安石变法主要是调节封建国家与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再分配,并没有使社会矛盾得到根本解决。变法认可了地主对土地的兼并,无法解决农民的问题,也就无法缓和社会的主要矛盾。在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下,新法很快被废除。 3.讲典例 【例1】(四川省新津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宋初实行盐税法,除废除蚕盐、两税盐钱外,还大力推行官鬻法和通商法。官鬻法(也称官卖法,京东、淮浙、广东等地实行)即由官府控制当地盐的生产,并直接主持运往行销地区售卖,实行专运、专卖,一律不许私人插手。通商法(也称商运法,京西、陕西、河南、河北等地实行)即政府向商人每年收过税一钱,住卖税两钱,听尚运销。宋仁宗庆历八年,采纳了范祥的“钞盐法”,废除“官需”形式,即规定商人凡纳钱4800文,售予一票,可领盐200斤,任其运销。并设置都盐院,作为盐价调节机构,平衡盐价,以确保盐有常价,钞有定数,防止商人哄抬盐价,此法实际上也是一种专卖制。到宋神宗熙宁年间,为使盐商专卖,发售盐引。盐引又称“盐钞”,是宋代的取盐凭证,“引”是指有价证券,还可以作为“代币”流通。据《宋史·通货志》记载:“盐引每张领盐116.5斤,价6贯。” ——摘编自郝贵云《浅析我国古代盐税制度的发展》 (1)根据材料,指出北宋盐税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宋盐税制度改革的意义。 【答案】(1)实行盐税法,推行官鬻法和通商法;政府加强对盐的专卖,并设置都盐院;盐商专卖,发放取盐凭证。 (2)有利于增加政府财政收人;防止了商人哄抬盐价一定程度上稳定了社会秩序;“盐钞” 的流通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根据材料,可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稳定了社会秩序、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等角度分析解答。 【趁热打铁】(2江苏省南通市2018届高三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免役法和青苗法是王安石变法中推行全国、贯彻始终的法令。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王安石的一些变法令上,往往有“皆以为民”,“使农人有以赴时趋事”的言论。在他秉政期间,发布的第一道免役令规定,开封府的乡村四、五等户不纳役钱。可是在向全国推行时,乡村下户被变法派很普遍地强加了役钱负担。待到役钱收入固定下来,宋廷又变相恢复了差役。在乡役方面既出免役钱,又服差役的情况,一直持续到南宋末。青苗法公布时宣称“公家无所利其入”,“依陕西青苗例钱”不收利息。在各地推行时,有的收息二分,有的收息三分,而且城廓户和乡村上户都被抑配青苗钱。农民在纳苗、役钱时大量支付钱币,使得“钱聚于上,而下有钱荒之患”。大臣孙傅后来对宋钦宗说:“祖宗法惠民,熙丰(宋神宗年号)法惠国。” ——摘编自王曾瑜《王安石变法简论》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变法的动机,分析免役法和青苗法实施的实际效果。 (2)据材料归纳免役法和青苗法推行过程中的共同问题,据此谈谈王安石变法给你的启示。 【答案】(1)动机:富国强兵;保护农民利益。 实际效果: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加重了人民的经济负担;农民的劳动时间并未得到保证;造成钱荒,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2)共同问题:强行摊派;失信于民。 启示:改革要充分保障人民的利益:改革要坚持顶层设计与有效执行相结合。 (2)免役法和青苗法推行过程中的共同问题是无法真正贯彻,强行摊派,结果失信于民。从而得出的启示是:改革要充分保障人民的利益;改革要坚持顶层设计与有效执行相结合。 4.讲方法 对于古代东西方的改革,本考向的知识点较多,掌握起来较为繁杂。考生在复习本考向备考时要注意理清知识线索,对于梭伦改革可以放在必修一政治文明中掌握;每一个知识点都要注意掌握时间、背景、内容、结果和影响;即掌握“时空史论”。同时注意对比分析中国古代和近现代,中国与外国之间的比较;即横向和纵向比较;结合时代热点进行复习,对于梭伦改革考生注意“民主”二字,对于古代中国的变法注意“民生”二字。 5.讲易错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冬十月丁未,诏曰:“今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致令地有遗利,民无余财,或因饥馑以弃业,或因灾贫而流亡。仓廪不足,租调难持,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 ——《魏书·高祖纪》 材料二:人之困乏,常在新陈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而贷者常苦于不得。常平、广惠之物,守藏积滞,必待年歉物贵然后出粜,而所及者大抵城市游手之人而已。今通一路之有无,贵发贱敛,以广蓄积、平物价,使农人有以赴时趋事,而兼并不得乘其急。凡此皆以为民,而公家无所利其入,亦先王散惠兴利以为耕敛补助,衰多益寡,而抑民豪夺之意也。 ——《宋会要辑稿·食货》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北魏的社会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孝文帝为解决这些问题所采取的措施? (2)材料二中的措施和孝文帝改革相比,其显著的特点是?这些特点说明了什么问题? 【错因】考生只知道死记知识,不懂得分析材料回答以及对于知识的宏观上把握和建立知识体系、思维导图。 【答案】(1)土地兼并严重;百姓贫饥流亡;政府赋税得不到保障。 孝文帝实行均田制和租调制;均田制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租调制保证了政府赋税徭役的来源,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但没有改变土地私有制,土地兼并等社会问题又会重新出现。 (2)青苗法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协调矛盾、发展经济。说明了宋朝的商品经济、货币经济十分发达;王安石具有超前的市场经济意识,是了不起的改革家。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第一问从材料中“富强者幵兼山泽”“ 或因灾贫而流亡”“仓廪不足,租调难持”概况;第事问学生答出孝文帝改革中的均田制和租调制,然后阐述其作用即可。 考点:选考一历史上重大改革·选考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孝文帝改革 【反思】考生注意分析材料,论从史出;复习备考时,建立思维导图。 考向二 近代东西方历史上的改革 1. 讲高考 (1)考纲要求 了解欧洲宗教改革(本考点在必修三已学,故考纲在此并未单独列出)和埃及穆罕默德.阿里改革(考纲未列出,但2014年有些单独命题省份有考,故在此列出);识记并理解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清末地的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 (2) 命题规律 本考向从考点重点看,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的戊戌变法是高考命题的高频点;从命题形式看,主要以材料解析题的形式考查对重大改革背景、内容、特点及影响的理解认识,同时也涉及废材料题;从命题角度看,主要从以下角度考查:多数课标地区仍是利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以非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改革的背景、内容、特点及影响等;同时也涉及到对中外历史上教材中未涉及的改革进行考察;对于西方近代史上的改革考生注意“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趋势”;对于近代中国主要注意“近代化历程中的作用”。考生在平时应注意能力的培养。 例1(北京市东城区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三历史试题)19世纪中后期以来,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俄国和日本为摆脱落后境地都进行了改革。这两次改革的相同之处有 ①废除农奴制度 ②设立议会机构 ③建立近代工业 ④挽救民族危机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符合俄国1861年改革,不是两者的相同之处,排除;两国改革都设立了议会机构,采取措施促进近代工业的发展,故②③正确;④只符合日本的改革,排除。所以答案选C。 例2(四川省树德中学2018届高三12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19世纪末,先进知识分子得知:自愿联合的团体对于西方诸国的文明进步曾作出过重大贡献,因而奋起效法,组织各种学会。这些学会2/3是士大夫阶层建立的,分散在10个省、31个城市,拥有近万名会员。据此可知,当时 A. 士绅积极适应社会潮流 B. 绅商主导近代社会变革 C.变法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D. 儒家思想正统地位动摇 【答案】A 2.讲基础 关键词: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 考点一 欧洲宗教改革 1.背景 (1)经济方面: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与教会的专制形成尖锐矛盾,成为宗教改革的根本原因。 (2)政治方面:民族国家的形成要求打破天主教一统天下的局面。 (3)思想方面:文艺复兴后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2.过程: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拉开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序幕。随后加尔文在瑞士、亨利八世在英国也进行了改革。 3.主要内容 (1)马丁·路德:核心思想是“因信称义”。 (2)加尔文:把信仰得救解释为先定论。 (3)亨利八世:建立起附属于王权和政府的民族教会。 4 .实质:在宗教外衣下进行的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运动。是继欧洲文艺复兴之后又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5.历史作用 (1)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2)西欧各国的民族文化、教育事业得以迅速发展,为欧洲走向现代社会创造了条件。 宗教改革后的新教并非是对过去的完全否定,而是对天主教的批判、继承和发展。宗教改革以一种广为人们接受的传统形态进行着种种改革,为人们接受和利用。 考点二 俄国农奴制改革 1.背景: (1)农奴主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激起了农奴的反抗。 (2)农奴制度使俄国工业的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其他西欧主要国家。 (3)改革派知识分子对农奴制进行揭露和抨击,宣传了资本主义新思想。 (4) 克里米亚 战争充分暴露了俄国的落后和危机,激化了国内矛盾,促进了改革。 2.内容: (1)宣布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地主再也不能把他们当成私有财产任意买卖、赠送和抵押。 (2)法令规定 土地 仍属地主所有,但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农民除了要交付赎金,还要承担各种临时义务。 (3)农民受到村社制度的严格控制。 3.意义: (1)性质:农奴主推行的自上而下的 资产阶级 性质的改革。 (2)进步性:农奴制的废除,大大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它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 (3)不彻底性:农民在很大程度上仍被束缚在土地上,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残余。 考点三 日本的明治维新 1.背景: (1)内忧: 幕府 的腐朽统治引起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2)外患:西方国家的殖民入侵,黑船事件和《 日美亲善条约 》。 (3)前提:倒幕派推翻幕府建立明治政府。 2.内容: (1)政治上:废除旧体制,加强中央集权。 ①废藩置县,建立起统一的 中央集权 国家。 ②废除封建 等级制度 ,宣布“四民平等”。 (2)经济上:发展新经济。 ①币制改革,以 金本位 的纸币作为全国唯一的货币。 ②土地改革,废除 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 ,承认土地私有,允许买卖。 ③地税改革,一律按地价的3%征收土地税,以货币支付。 ④殖产兴业 ,发展资本主义。 (3)文化上: 文明开化 ,发展近代教育。 ①派遣留学生,翻译西方著作,让更多日本人了解西方文明。 ②进行教育改革,建立近代教育体制。 ③社会生活各方面大力西化,如历法、衣食住行、鹿鸣馆。 (4)军事上:富国强兵,建立新军队。 ①实行 义务兵役制 ,仿照欧美国家建立常备军。 ②大力改进军事装备。 ③设立军事院校,培养军事指挥人才。 ④进行效忠天皇的武士道教育。 3.影响: (1)积极作用: ①明治维新使日本改变了落后面貌,走上了 资本主义 道路,成为亚洲资本主义最发达的国家。 ②加强了中央集权,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的国家。 ③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 (2)局限性: ①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形成带有 浓厚封建性 的日本近代天皇制。 ②日本推行对外侵略扩张政策,给亚洲邻国带来了巨大灾难。 考点四 戊戌变法 1.历史根源: (1)政治: ①甲午战争后, 民族危机 加深。 ②清政府统治危机进一步加深。 (2)经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政治改革。 (3)思想: 早期维新 思想的传播。 2.康梁的维新思想: (1)理论著作: ①康有为《 新学伪经考 》和《孔子改制考》。 ②梁启超《变法通议》。 (2)基本主张: ①学习西方,变法图强。 ②发展 资本主义 ,实行君主立宪。 (3)思想特点:将西方的资产阶级学说同中国的 儒家思想 相结合。 (4)思想传播: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通过开学会、办报刊宣传变法维新思想,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 3.百日维新: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至9月21日戊戌政变发生而失败。 4.历史意义: (1)戊戌变法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奔走呼号,指出变法的首要目的是救亡图存。这对于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起了重要作用。 (2)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实行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实行 君主立宪制 ,在当时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具有进步意义。 (3)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的第一次 思想解放 潮流,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3. 讲典例 【例1】【北京市西城区2017— 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历史期末试卷】“自上而下的近代化,换言之,就是实现‘上’即统治阶级的要求。特别是以军事技术与装备的现代化为中心。……不管是产业或科学技术都是军事优先。”上述现象最符合 A. 19世纪30年代的英国 B. 19世纪60年代的俄国 C. 19世纪70年代的日本 D. 20世纪20年代的土耳其 【答案】C 【趁热打铁】吴起在楚国实行变法,提出了“使私不害公,馋不蔽忠,言不取苟合,行不取苟容,行义不顾毁誉”的主张。此主张旨在( ) A.废除世卿世禄制 B.整顿官场风气 C.削弱王室的特权 D.废除分封制度 【答案】B 【解析】题干材料意思是:不能因私而损害公家利益,统治者不能因为馋言而使忠心的人受到伤害,不说苟且附和别人的话,不做苟且讨好别人的事,这与当时官场风气相关,故选B项。“世卿世禄制”“王室特权”“分封制”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A、C、D三项。 4.讲方法 本考向主要以材料题为主,间以选择题。考生在复习时注意重点把握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和影响;明治维新的内容以及影响;戊戌变法的内容和结果。考生在复习备考时注意近代中外变法的横向之间的联系,即中外联系;同时注意中国和西方各自知识点之间的纵向联系;做到整体的全面的掌握知识。对于日本的明治维新注意和历史上的日本侵华、当下的中日关系联系起来复习;对于戊戌变法注意和必修二的经济文明、必修三的思想文化结合起来复习掌握,不要把政治、经济和文化割裂开来。 5.讲易错 【题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在西安发布变法诏谕:“我中国之弱,在于习气太深,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多,豪杰之士少……误国家者在一私字,困天下者在一例字,至近之学西法者,语言文字、制造机械而已,此西艺之皮毛,而非西政之本源也”。“舍其本源而不学,学其皮毛而又不精,天下安得富强耶?”“著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修,各举所知,各抒所见” 。以奕劻、李鸿章、荣禄等人为督办政务大臣,以刘坤一、张之洞为参预政务大臣,共同负责主持新政工作。在随后五年左右的时间中,改革逐步推行。史称“清末新政”。 ——据《清德宗实录》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共同之处。 (2)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两次改革的结果差异很大,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并指出清末新政的实质。 【错因】考生的历史知识面狭窄,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对于历史知识记忆形成思维定势,不能灵活运用。 【答案】(1)向西方学习;自上而下的改革;侧重制度改革。 (2)原因:改革主导者不同;地方实力派对改革的认识与支持程度不同;推行过程不同;面临国内外情势不同。 实质:维护专制统治,抵制革命。 【解析】 试题分析:第(1)小题,清末“新政”开始于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慈禧携光绪帝仓皇西逃之后,戊戌变法则发生在甲午战争清王朝战败后,二者都是发生在民族危机、统治危机加剧的背景下;二者都是向西方学习、学习西方的制度;二者的内容都涉及到了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诸多方面,同时都是最高统治者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变革。概括下来主要有三个共性:都是向西方学习;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都是以制度改革为着力点。从材料中也可以看出“学习西方”、“侧重制度”等方面的内容。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比较 【反思】考生在备考时,注意历史的比较分析和联系的能力。 【题目2】王安石认为国家积贫积弱的根本在于生产少,生产少而民不富,民不富则国不强。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他颁行了( ) A.募役法和保甲法 B.青苗法和农田水利法 C.将兵法和均输法 D.方田均税法和科举新法 【错选】A、D 【错因】考生在复习备考时不注意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不能有效地提取题干的信息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国家积贫积弱的根本在于生产少”可判断王安石论述的根本在经济领域而非军事领域,A项中保甲法、C项将兵法均属军事领域,D项科举新法属于政治领域,故排除A、C、D三项,答案选B。 【反思】考生在备考时,注意理解基础知识;提高材料的阅读能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