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2018-2019学年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0小题,共80分)‎ ‎1.著名史学家王家范先生曾经精辟地指出:“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不是家家都有畜力,那就用人力拉犁),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这段话主要强调小农经济 A. 具有男耕女织的特点 B. 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C. 具有脆弱性的特点 D. 只需要一些简单的劳动工具 ‎【答案】B ‎【解析】‎ 小农经济的稳定性一般是指其耕织结合、自给自足,故A排除;从题干材料“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可见其生命力的顽强,故B正确;小农经济的脆弱性是指其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较差,很容易破产,与材料信息不符,故C错误;小农经济组织生产的需求并非仅仅限于简单的劳动工具,故D错误。‎ ‎2.东吴时,南方出现亩产5石稻的高产记录,而南朝时则亩产高达10石左右,豫章(今江西北部)甚至创造了“一亩二十斛”(1斛即1石)的最高纪录。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农业耕作技术的改进 B. 北方战乱不断,社会动荡 C. 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D. 南方农业生产的发展繁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亩产5石稻”“ 亩产高达10石” “一亩二十斛”等数字说明当时的农业耕作技术很高,故A项正确;古代经济重心的完成是在宋代,与题中“南朝”不符,故C项错误;北方战乱的社会环境与单位面积产量没有直接关系,故B项错误;“繁荣”强调农业的整体发展,与单位面积的产量没有必然的关系,故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农业耕作技术的改进 ‎3.唐代某诏令批评当时存在“恣行吞并,莫惧章程”和“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卖买”的现象。这表明当时 A. 井田制瓦解 B. 均田制受到破坏 C. 分封制恢复 D. “市”突破空间限制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唐代实行均田制和租用调制,唐代后期|“土地卖买”的现象也足以证明均田制其实已经受到破坏,井田制瓦解、分封制恢复、“市”突破空间限制均与材料的主旨无关,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均田制受到破坏 ‎4.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这反映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 A. 生产技术先进,面向市场 B. 生产人员众多,效率低下 C. 生产专业细化,官府掌控 D. 生产成本较低,官府出资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中国官营手工业及其的特征,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得出这样的认识,官府对手工业的管理相当严格,而且官营手工业的技术分工细,C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A项错误,官营手工业的产品不走向市场;B项错误,材料信息没有提及“效率低下”问题,排除; D项错误,官营手工业的生产成本往往比较高,排除。故选C。‎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手工业的发展·手工业的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及其的特征 ‎5.北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记载:“赡(人名)初造墨,遇异人传和胶法……赡死,婿董仲渊因其法而加胶,墨尤坚致,恨其即死,流传不多也。”清代施闰章《蠖斋杂记》记叙:“(宋)有舒翁工为玩具,翁之女尤善,号曰舒娇,其炉瓷诸色,几与哥窑等价。……相传陶工作器入窑,变成玉。工惧事闻于上,封穴逃之饶。”上述两则记述反映的共同问题是两宋时期民间手工业 A. 开始超越官营手工业 B. 技术传承具有封闭性 C. 受官府压制,发展艰难 D. 主要生产日常生活用品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恨其即死,流传不多也……相传陶工作器入窑,变成玉。工惧事闻于上,封穴逃之饶。”说明两宋时期民间手工业的技艺不传外、不传女,其的传承相对的封闭,故B正确;A出现在明朝;C中压抑错误,是鼓励;D主要是官府使用。‎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基本特征 ‎【名师点睛】认识古代三种手工业的各自地位 ‎(1)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并代表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 ‎(2)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3)民营手工业自明代中叶以后,逐步占据主导地位,表现在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 ‎6. 芜湖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浆染业中心,当时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芜湖浆染,故有“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之说。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 A. 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 B. 区域间有着不同的市场需求 C. 手工业技术水平日趋平衡 D. 抑商政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紧密结合题干中的“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就可知,在布匹生产加工环节中,松江以纺织成品为主,而芜湖以浆染环节为主,体现了产品生产过程中区域间的分工与合作,故答案A最符合材料之意;对于B项来说,区域间的市场需求应指的是对商品的不同需求,而材料表述的是棉布产品生产加工的不同地区的不同环节,用各地区对商品的不同需求来解释商品的生产环节的不同地区,显然是“文不对题”;同理C项的解释不符合材料所表达的主要事实;而D项在材料中根本没有体现;‎ 考点:中国古代史·明清·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手工业生产)‎ ‎7.唐朝后期夜市发展繁荣,唐诗“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就描写了夜市的繁荣景象。当时夜市的繁荣表明 A. 其对当时管理制度提出了挑战 B. 江南地区成为中国经济重心 C. 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 D. 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已经形成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唐诗“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夜雨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纭。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对商业管理严格,当时夜市的繁荣表明其对当时管理制度提出了挑战,故A正确。江南地区成为中国经济重心,在宋代,故B错误。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在明清时期,故C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已经形成,故D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坊市管理 ‎【名师点睛】唐朝国家统一、强盛;农业发展和商品化程度的提高,以及手工业的发展为商业繁荣提供了条件;交通发达,为商业提供便利条件;市场较前代发达;对商业虽有限制,但对商业较开明,对外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各民族经济交流频繁;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开元通宝成为通用的货币。‎ ‎8.宋代词人周邦彦在《少年游》中提到“并(太原)刀如水,吴(苏州)盐胜雪”。这反映宋代 A. 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B. 手工艺的提高和专业市镇兴起 C. 商帮势力崛起 D. 太原、苏州成为著名都会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据题意可知,太原的刀质量好,苏州的盐质量好。两者均反映了宋代手工业技艺的高超,同时,也体现了太原和苏州的专业性。所以答案为B。‎ 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古代中国手工业的成就 ‎9.明代张居正说:“古之为国者,使商通有无,农力本穑,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这表明张居正的经济观点是 A. 重商抑农 B. 重农抑商 C. 农商并重 D. 以末致富,以本守之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这种思想看到了农业和商业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作用,故C项正确;中国传统的思想是是重农抑商,此时作者开始重视商业主要是因为明代商品经济的繁荣,所导致的人的思想观念的变化,故AB项错误;D项说法比较片面。故此题应选B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重农抑商”‎ ‎10.晚明时期,徐光启曾说:“私通者,商也。官市不开,私市不止,自然之势也。又从而严禁之,则商转而为盗,盗而后得为商矣。”据此可知“海禁”政策 A. 导致了沿海地区严重贫富分化 B. 严重阻碍中外正常的文化交流 C. 有效维护了东南沿海的社会安定 D. 使民间海外贸易走向畸形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私通者,商也”“则商转而为盗,盗而后得为商”中可以看出,海禁时期的走私活动和亦商亦盗的私人贸易不断发展,破坏了沿海地区的社会秩序和安定,这说明了“海禁”政策使民间海外贸易走向畸形发展,故D项正确,C项错误;材料中无法体现出“海禁”政策导致贫富分化,故A项排除;B项是“海禁”政策的影响,但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排除。‎ ‎【点睛】“私通者,商也”“则商转而为盗,盗而后得为商”是解题的关键。‎ ‎11.在古代通过“丝绸之路”运往世界各地的中国瓷器种类繁多,形式多样,适合不同阶层人们使用;新航路开辟后,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等高产作物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中国,在中国各地也是广泛种植。从社会史观方面看,材料主要验证了丝绸之路 A. 使人民生活更加丰富 B. 使中国社会日益进步,逐步走向近代化 C. 使世界联系日益密切 D. 体现了不同文明间的激烈碰撞 ‎【答案】A ‎【解析】‎ ‎“美洲的玉米等高产作物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中国,在中国各地也是广泛种植”主要得意于新航路的开辟,说明丝绸之路促使欧洲和亚洲人民生活更加丰富,A正确;B中近代化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不是材料体现住主要信息;D中激烈碰撞说法错误。‎ ‎12.1840年以来,中国棉花、大豆、蚕桑、烟草、花生、蓝靛、桐油等农产品原料的种植面积都逐年增加。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近代工业的发展 B. 西方列强的侵略 C. 商品经济的发展 D. 小农经济的发展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的描述可知,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农产品原料大量出口,种植面积增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农产品作为原料大量出口体现了列强的经济侵略。所以答案选B。‎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西方列强的侵略 ‎13.观察1843年与1858年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比较表 货物 单位 ‎1843年税率 ‎1858年税率 棉花 担 ‎6.54%‎ ‎5.72%‎ 印花布 匹 ‎14.25%‎ ‎4.98%‎ 棉纱 担 ‎6.94%‎ ‎4.86%‎ 这一现象造成 A. 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完全解体 B. 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C. 列强控制了中国棉纺织业的命脉 D. 中国民族棉纺织企业大量破产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表格数据可知1843—1858年间,中国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不断下降,这有利于西方棉纺织品在我国的倾销,将使中国的家庭棉纺织业陷入困境,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故B项正确;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完全解体是在三大改造之后,故A项错误;CD项在题干信息中无法体现,故排除。‎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14.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近代化的国防不但需要近代化的交通、教育、经济,并且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这一论述主要是针对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洋务运动 C. 戊戌变法运动 D. 义和团运动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干中的“并且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可以看出是对洋务运动时期单纯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而不学习政治制度等的反对,故选B。‎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 ‎15.19世纪末《申报》报道:“(洋人在中国开矿时)惟是中国之人惑于风水者众矣,倘有开矿之举动,则日是山也,或有关乎某处之来龙,是川也,或有碍于某处之地脉,多方阻挠,不使其兴工。”该现象主要说明 A. 国人强烈的爱国思想 B. 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C. 中国近代化举步维艰 D. 西方文明不适合中国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洋人在中国开矿时)惟是中国之人惑于风水者众矣……或有碍于某处之地脉,多方阻挠,不使其兴工”体现了列强在中国开矿设厂时与中国传统习俗产生冲突和碰撞,说明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举步维艰,故C项正确,BD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国人的爱国思想,故C项错误。‎ ‎16. 1895年前,上海已建立了少数近代企业,但总体规模不大。1895年之后,上海就出现了制造企业纷纷开张的局面,工业发展变得生机勃勃。这主要是由于 A. 洋务运动的发展 B. 自然经济的逐步瓦解 C. 政府调整经济政策 D. 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之后为了支付巨额的战争赔款,清政府调整了经济政策,允许民间办厂,从而能够征税支付战争的赔款,所以也就造成了1895年之后中国工业发展变得生机勃勃,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C,而非其他的三个选项。‎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民族工业的兴起的原因 ‎17.近代某学人在揭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困境时曾说:“工艺不兴,制造不讲,土货销场,寥寥无几,能争利乎?”而洋人则可以利用条约特权,“投我所好,制造百物,畅销内地”,如是则通商不如不通。该学人 A. 反对开辟通商口岸发展国际贸易 B. 反思近代民族企业缺乏市场意识 C. 批判清政府限制民间办厂的政策 D. 认为条约制度束缚民族资本发展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的描述可知,这位学者主要批判洋人利用不平等条约进行经济侵略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故D项正确。材料认为政府是不重视工业并非限制民间办厂,同时跟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限制不符,故C项错误。A和B与材料整体意思不符。‎ 点睛:材料“洋人则可以利用条约特权,“投我所好,制造百物,畅销内地””反映了外国侵略者利用条约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18.下表为(1933-1936年中国轻工业年平均指数增长表),促成这一时期轻工业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1933年 ‎1934年 ‎1935年 ‎1936年 增长指数 ‎100‎ ‎103.5‎ ‎105‎ ‎107.6‎ A. 国内统一,局势安定 B. 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C. 民族资本家实业救国 D. 列强忙于应付经济危机,无暇东顾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1935年,在贵阳督剿红军的蒋介石举行了一次记者招待会,首次提出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这是促进表格中1933-1936年中国轻工业年平均指数增长的主要因素,故B项正确。1933-1936年正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并不是国内统一,局势安定,A错误;民族资本家实业救国开始于晚清时期,B错误;列强忙于应付经济危机不是材料中的主要原因,D错误。‎ ‎19.1904~1907年中国兴起了一个兴办实业的新浪潮,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相信能认购一股就等于收回一份利权,于是争相认购股份,引起了全国到处创办股份、合伙或独资经营的新企业。”以上材料说明这次兴办实业的浪潮 A. 直接推动力是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 与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机相联系,具有爱国的性质 C. 欧洲列强放宽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是主要原因 D. 是民国政府发展实业政策的结果 ‎【答案】B ‎【解析】‎ 题干中强调的认购一股就等于收回一份利权,这说明这次兴办实业的浪潮与收回利权爱国主义密切相连。‎ ‎20.‎ ‎1953年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用三个五年计划或更多的时间完成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但到1956年底,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到全国总农户的96.3%,加入高级社的农户占全国总农户的87.8%.这说明 A. 人民公社化运动迅速发展 B. 农村经济“左”倾错误严重 C. 农业改造中存在冒进倾向 D. 农业集体化目标已顺利完成 ‎【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三大改造,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在1953年规定用三个五年计划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但到了1956年农业改造就几乎完成,显然是指农业改造中存在冒进倾向,正确的选项是C项,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在1958年,排除A项;B项中的“左”倾错误表述错误,D项中“完成”错误。‎ ‎21.阅读材料:中国历年城市人口比例,图中从甲到乙的变化反映了历史过程是 A. 从国民经济恢复到“一五”计划 B. 从“一五”计划到“大跃进”‎ C. 从“大跃进”到国民经济调整 D. 从国民经济调整到“文革”发动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显示1959年到1964年城市人口由增加到减少,结合知识可知,1959年经济困难局面出现,城市人口开始减少,1960年开始国民经济调整,1966年文革开始,故D项符合时间范围,D项正确。从国民经济恢复到“一五”计划是1952年到1957年,故A项排除。从“一五”计划到“大跃进”是1953年到1958年,故B项排除。“大跃进”是1958年,故C项排除。‎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国民经济调整 ‎22.观察《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示意图》,对图中曲线峰值描述准确的是 A. 1957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体系完全建立 B. 1984年: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展开并已经初见成效 C. 1993年: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公有制经济主导地位确立 D. 2008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贸易推动发展的结果 ‎【答案】B ‎【解析】‎ 依据题意可知1984年的峰值是因为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展开并取得初步成效,故B项正确。A项错误,1957年一五计划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C项错误,1993年峰值的主要原因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D项错误,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3.下表为1978-2009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收入情况表。据此可知 项目 ‎1978年 ‎1995年 ‎2000年 ‎2006年 ‎2009年 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 ‎133.6‎ ‎1577.7‎ ‎2253.4‎ ‎4761.0‎ ‎5153.0‎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 ‎343.4‎ ‎4283.0‎ ‎6280.0‎ ‎15781.0‎ ‎17175‎ A. 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农村 B. 城乡人均收入差距缩小 C. 中国已经全面进入小康社会 D. 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答案】D ‎【解析】‎ 表格显示1978—2009年我国农村和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逐渐增长,主要原因是1978年之后经济体制改革促使经济飞速发展,故D项正确;表格体现出是可支配收入,不能说明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农村,故A 项错误;表格显示城镇居民和农村收入差距是逐渐拉大,故B项错误;中国目前还没有全面进入小康社会,故C项错误。‎ ‎24.《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指出:“它将家庭经营引入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家庭经营只是其中一个层次,统和分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的关系。它继承了合作化的结果,汲取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的原则。”这里“汲取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原则”分别指 A. 个体经营、集体经济 B. 精耕细作、平均主义 C. 协作经营、按劳分配 D. 小农经济、共同劳动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把握材料中的“集体经济”、“家庭经营”、“统和分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即可判断本题主要涉及农业的经营方式,分析选项,A项符合题意。所以应选A。‎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25.1980年4月,中外合资企业—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领取了国家外资管理委员会颁发的“外资审字(1980)001号”营业执照。这反映出当时 A. 实行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 积极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 经济所有制形式的多元化 D. 市场经济体制成为改革主要目标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材料给出的时间是1980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在1984年开始全面开展,A排除。市场经济体制是在1992年之后才提出来的,D选项排除。在结合材料的内容——中外合资。这是所有制领域里的改革,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所有制改革 ‎26.‎ ‎ 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在县以下设立乡、民族乡、镇一级人民政府,作为一级行政机关,以此取代人民公社行使行政权力。下列属于这一规定出台背景的是 A.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推动 B.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 C. 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广泛推行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经济体制改革,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中的时间为“1982年”,联系所学知识可知,A项出现在1992年,排除。B项出现在1992年之后的中国,排除。C项出现在2001年之后,排除。1978年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生产力发展引发生产关系的变化,乡镇政府取代人民公社行使行政权力,D项正确。‎ 考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7. 天津著名中药企业达仁堂如今已有百年历史。20世纪50年代纳入国家集中统一管理后,原有分号与其全部脱钩,达仁堂只管生产,不管销售。在20 世纪90 年代中期的发展中,该企业曾一度“拔剑四顾心茫然”。造成其“茫然”的主要原因是 A. 集中统一管理使企业失去活力 B. 企业产品质量下滑 C. 企业失去分号,力量削弱 D. 企业尚未适应市场经济 ‎【答案】D ‎【解析】‎ 此题考查了学生分析和解读材料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了学生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实行的计 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关知识的理解掌握。通过材料可知,在计划经济时期,达仁堂只管生产不管销售,即 销售由国家统一管理,但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企业要按照市 场需求自己负责生产和销售,而不适应此种变化的企业必会出现“茫然”的表现,故选D。我国早在1984‎ 年就已经开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放宽对企业的限制,从材料中的时间来看已经到了20世纪90年代,‎ 早已不再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的方式,故排除A项;B项与材料和史实均不相符;达仁堂与其分号脱钩是在 上世纪50年代,与90年代中期的变化无直接关联,故排除C。‎ ‎【考点定位】新中国成立以来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区别。‎ ‎28. ‎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云: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反映出 A. 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B. 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 C. 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D. 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 ‎【答案】C ‎【解析】‎ 鸦片战争后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表现为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材料中没有体现;《上海新报》是否为国人办报不得而知;百姓衣食住行西化的说法过于绝对。报纸内容反映出外国的商品出现在中国市场上,引发国人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29.近代著名报纸《申报》曾刊文评论时事:“各女工种种丑态,招摇过市,全不避人,廉耻扫地矣。”“男女相淆,已非风俗之正。”这一述评论反映出 A. 实现了男女之间平等 B. 近代工业冲击了传统观念 C. 雇佣关系刚刚开始出现 D. 近代工业促进报刊业繁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从材料“各女工种种丑态”“男女相淆”中反映了近代工业的兴起,冲击了原有的“男女有别”的思想观念。故选B项。‎ 考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社会习俗的变迁 ‎30.鲁迅先生说:“中国社会上的状态,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松油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标枪以至机关枪……都摩肩挨背的存在着。”材料反映出中国近代 A. 社会生活的多样性 B. 物质文化的落后性 C. 社会生活的先进性 D. 学习西方的渐进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内容可知:松油片和电灯,独轮车和飞机,标枪和机关枪都是存在当时的社会中。材料强调的是落后的物品和先进物品同时存在的,体现出物质文化的多元性、社会生活的包容性、社会生活的多样性,所以正确答案为A ‎。不能因为使用历史悠久或者比较原始的物品就说物质文化落后,比如你说独轮车表示物质文化落后,但是也有先进的飞机,同样社会生活的先进性也不能体现,所以排除B、C。材料没有显示学习西方的渐进性,排除D。‎ ‎31.1912年3月,民国政府内务部通饬各省劝禁缠足:1916年内务部又颁《内务部通咨各省劝禁妇女缠足文》;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发布《禁止妇女缠足条例》。这主要反映了 A. 政府法规决定风尚礼仪 B. 社会风气发生根本变迁 C. 民国政府首倡废止缠足 D. 传统风俗习惯根深蒂固 ‎【答案】D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反映的是从1912年就废止缠足,但直到1928年时政府还再颁布法令解决此问题,可见缠足风俗根深蒂固,D项正确。A项是表面现象,不是实质,排除。从缠足问题概括为社会风气发生“根本变化”,有以偏概全之嫌,B项排除。材料中关于缠足问题,无法体现是民国政府“首倡”,C项排除。故选D。‎ ‎32.(2017年北京卷)猜谜语是民众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下图所列谜语出现于晚清,其内容 谜面 谜底 生涯在镜中 照相处 海军 浜 成汤国旗 商标 为他人作寄书邮 达尔文 唐顺宗传位太子 立宪 A. 折射出民众接触的西方文化元素趋于多样 B. 表明了西方文化的影响仅停留在器物层面 C. 反映了中国古典文化受到广大民众的冷落 D. 可佐证全盘西化观念盛行于大众日常生活 ‎【答案】A ‎【解析】‎ 分析表格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谜底的“照相处”说明受到了西方器物的影响,“浜”说明受到了西方军事的影响,“商标”说明受到了西方经济的影响,“达尔文”说明受到了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立宪”说明受到了西方政治的影响,这折射出民众接触的西方文化元素趋于多样,A项表述最全面,符合题意。B项中“仅停留在器物层面”的说法不正确,排除;C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D说法夸大了西方文化的影响,不符合史实,排除。‎ ‎【考点定位】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西方对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影响 点睛: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因素包括:经济体制的变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政治制度的变革;科学革命对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影响。以鸦片战争为转折点,中国被迫放弃了“闭关自守”的政策,开始受到西方物质文明和思想文化的影响。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先后通过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使国人进一步了解西方的物质文化和思想文化,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中国的社会生活也从多个层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一些大城市变化更为明显。‎ ‎33.16世纪后,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烟草等农作物逐渐传播到世界,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这是由哪一事件带来的结果。‎ A. 西欧资本主义萌芽 B. 新航路的开辟 C. 世界市场的形成 D. 贸易中心的转移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阐释历史现象能力,题干信息反映了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从而使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烟草等农作物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故B项正确。A与题干现象没有直接联系,排除;世界市场形成于19世纪中后期,C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排除;D项与题干现象无关,排除。‎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名师点睛】新航路的开辟原因:‎ ‎(1)经济根源:15世纪前后,西欧各国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根本原因)‎ ‎(2)社会根源:欧洲人狂热的追求作为货币的黄金、白银,特别是《马可·波罗行记》的流传,诱使人们到东方“寻金”。‎ ‎(3)思想根源:人文主义提倡冒险进取的精神。‎ ‎(4)精神动力:教会鼓励人们到东方传播天主教。‎ ‎(5)直接原因: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传统商路,导致商路不通,引发商业危机。‎ ‎34.荷兰东印度公司享有从好望角到麦哲伦海峡之间的贸易垄断权,还被授予开战或讲和、夺取外国船、建立殖民地、修筑城堡和铸币的权力。材料表明荷兰东印度公司 A. 具有商业公司和殖民机构双重性质 B. 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C. 垄断了世界贸易并掠夺了发展中国家 D. 促成荷兰在18世纪建立了商业帝国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信息“贸易垄断权”、“建立殖民地、修筑城堡和铸币的权力”可以知道荷兰东印度公司具有商业公司和殖民机构双重性质,故A项正确;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故B项错误;C项材料中不能说明,应排除;荷兰建立了商业帝国是在17世纪,故D项错误。‎ ‎35.下图可以用来说明,奴隶贸易 A. 是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段 B. 促成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 C. 导致“日不落帝国”的产生 D. 因白银开采的需要达到极盛 ‎【答案】A ‎【解析】‎ 柱状图中的数据代表的是16—18世纪欧洲向美洲贩运的奴隶数量,很明显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大幅增加的,这个时间段主要是在工业革命之前,所以反映的是黑奴贸易这一早期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对外殖民扩张的手段,故选A;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确立是在20世纪初,题干时间与之不符,故排除B;题干反映的是整个欧洲,而“日不落帝国”只体现了英国,另外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不仅仅是依靠贩卖黑奴,故属于以偏概全,所以排除C;黑奴贸易的主要意图是满足美洲奴隶制种植园的需要,故D排除。‎ 点睛:这一题以新航路开辟后,早期殖民者在世界范围内的奴隶贸易为考查点,这既是所学的主干知识,也是关注人类命运的反思材料。选项对所学资本主义发展的相关知识进行了整合,知识的容量较大。考生需要对重要的概念如黑奴贸易、早期殖民扩张、世界殖民体系、“日不落帝国”等有正确的认知,再结合时代特征才可以准确作答。同样考查了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36. 有人说,21世纪是海洋经济的时代,而古希腊的战略家狄米斯·托克利也曾说过:“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一切。”17世纪控制海洋、拥有海上殖民霸权的国家是 A. 西班牙 B. 荷兰 C. 法国 D. 英国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7世纪时期荷兰成为世界范围的殖民帝国,海外贸易发达,被称为“海上马车夫”(欧洲商船数量最多的国家,商船数超过欧洲其他国家的总和),因此选B;西班牙是16世纪霸主,故A错误;法国是在荷兰之后,故C现错误;英国是18世纪殖民国家,故D项错误。‎ 考点: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荷兰的影响 ‎37.“工业革命的本质就是竞争替代了早先控制了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中世纪管制。”这主要说明工业革命 A. 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B. 促进了自由贸易的盛行 C. 推动了垄断资本的发展 D. 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 ‎【答案】B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并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题目中未涉及工业革命在思想解放和民主政治发展上的促进作用,故排除A、D两项;C项应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与题目中的事件“工业革命”不符,故排除;工业革命促使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盛行,即“竞争替代了早先控制了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中世纪管制”,故选B。‎ ‎38.《新全球史》:“工业巨头和企业家简直富可敌国,其强大的实力使军事贵族和其他传统的特权阶层黯然失色。接下来是中产阶级……在工厂与矿山中辛苦工作的劳工大众形成了新的工人阶级。”该材料直接反映了工业革命 A. 推动了经济转型 B. 造成了阶级分化 C. 加速城市化进程 D. 激化了社会矛盾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工业巨头和企业家简直富可敌国,其强大的实力使军事贵族和其他传统的特权阶层黯然失色。接下来是中产阶级……在工厂与矿山中辛苦工作的劳工大众形成了新的工人阶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工业革命造成了阶级分化,故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推动了经济转型,故A排除。材料未涉及加速城市化进程,故C排除。材料也没有反映激化了社会矛盾,故D排除。‎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影响 ‎39.丹皮尔在《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中说:“科学过去是躲在经济技术的隐蔽角落里辛勤工作的。当它走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科学时代可以说已经开始了。”这里所说的“科学时代”是指 A. 文艺复兴 B. 新航路的开辟 C. 第一次工业革命 D. 第二次工业革命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B 是在14、15世纪左右,此时科学与技术还没有紧密结合;C也不对,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发明者主要是工匠或技师,科技发明主要是生产经验的积累,也不能说科学与技术得到紧密结合;D符合题意,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与技术得到紧密结合。所以答案选D。‎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名师点睛】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这些工匠并不具备科学理论知识,因此,这一时期的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比如,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是个织工,水力纺纱机的发明者阿克莱特是个钟表匠。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由于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并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使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科学和技术的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40.某报纸曾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那时,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两大集团……此后不久,它又吞并了两大独立的公司。”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这段材料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化学工业发展迅速 B. 工业生产竞争日趋激烈 C. 垄断组织形成并不断扩大 D. 工厂的规模不断扩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题干“六大公司组成两大集团,又吞并了两大独立的公司。”的信息反映了随着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企业通过兼并和联合的方式,控制产品的生产、价格和市场,形成了垄断组织。故选C。材料中并不是说明化学工业的发展,A错误;工业生产竞争日趋激烈不是材料体现出的本质问题,B错误;材料中说明的是企业之间的联合和兼并,并不是说明工厂的规模不断扩大,D错误。‎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41.阅读下面材料民国初期我国民族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材料一:如表是1912年,1920年中国民族资本工业发展状况。‎ 行业 ‎1912年 ‎1920年 年增长率(%)‎ 棉纺织业 华商纱厂纱锭数(枚)‎ ‎509564‎ ‎1598074‎ ‎12.1‎ 机器面粉业 华商厂产量(万包)‎ ‎1966‎ ‎8316‎ ‎19.8‎ 卷烟业 华商厂资本额(万元)‎ ‎138‎ ‎1680‎ ‎36.7‎ 电力业 华商厂发电容量(千瓦)‎ ‎12013‎ ‎29602‎ ‎11.9‎ 材料二:辛亥革命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政府经济立法奠定了经济基础,同时,北洋政府也迫切需要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法规以应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民国之初,建设法制国家成为民族资产阶级普遍的政治理念,他们寻求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利益成为经济立法的题中之义。……此时国内法政学校纷纷出现,法律书籍大量面世,依法治国思潮时不可遇。‎ ‎——王玉灵《论北洋政府之经济立法》‎ 材料三:据统计,1912-1913年间,北京政府公布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86项之多。这些法规和政策对整个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解除限制、鼓励、扶植等作用。‎ 请下列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民国初期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2)据材料二,简要分析北京政府进行经济立法的背景。‎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经济立法与经济发展间的关系。‎ ‎【答案】(1)整体发展迅速;轻工业和重工业发展不平衡;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6分)‎ ‎(2)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急需法律来规范经济秩序;“建设法制国家”政治理念的流行;各种法律书籍的大量出现,为政府立法提供了借鉴。(6分)‎ ‎(3) 近代经济发展需要法律来规范经济秩序,是经济立法出现的根本动力;经济立法适应了近代工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社会经济的有序进行提供了法律保证。(4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核的是获取和解读表格信息的能力。从表格“1912年、1920年中国民族资本工业发展状况”中可以看出,棉纺织业、机器面粉业、卷烟业、电力业等发展比较迅速;棉纺织业、机器面粉业、卷烟业等轻工业部门发展迅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族工业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2)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政府经济立法奠定了经济基础”“建设法制国家成为民族资产阶级普遍的政治理念”“此时国内法政学校纷纷出现,法律书籍大量面世”中可以得出答案。‎ ‎(3)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政府经济立法奠定了经济基础”“这些法规和政策对整个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解除限制、鼓励、扶植等作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立法与经济发展间的关系。‎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族工业的发展·民族工业 ‎42.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英国城市化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是一个突变的过程:不是以封建城镇为依托而发展起来的,而是在一些村庄和工矿区发展起来的,到了17~18世纪,形成了以乡村工商业为依托的中小城镇,这时期中小城镇大约已达到了700多个,这一类属于商业小城镇。以利物浦发展为例,它由一个小山村发展成为一个仅次于伦敦和布里斯托尔的大商业港口城市,1709年经常出入利物浦的船只已达102艘,货物27210吨,1750年进出口吨位达到65000吨。‎ 材料二:英国城市化进程具有不平衡性和盲目性。结果城市规模发展过大过快,出现严重的“城市病”。1824年英国国会通过了自1601年起实行的《济贫法》的修正案,1848年和1875年两次通过《公共卫生法》。1866年通过了《环境卫生法》。1909年,英国通过了第一部涉及城市规划的法律《城市规划法》。1956年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治理大气法律《空气清洁法》。‎ ‎——均摘编自刘春成等《城市的崛起》‎ 材料三:火车、轮船、电报等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材的出现,把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联结在一起。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使欧洲到印度的航路缩短了4000英里,1914年竣工的巴拿马运河则使旧金山到利物浦的航程近了5666英里。轮船的不断更新使航速大大提高,欧美航程从42天缩短为5天,从伦敦到加尔各答也由3个月减为18天。此外跨洲铁路的修建,加强了洲际联系。有线电报、电话和无线电报的普及,使世界通讯网络得以形成。‎ 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18世纪英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城市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3)根据材料三,简要概括科技进步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主要表现。‎ ‎【答案】(1)因素:新航路开辟使欧洲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向大西洋,英国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殖民扩张开拓了海外市场,对外贸易活跃。‎ ‎(2)问题:贫富悬殊,环境污染严重,城市规模过大。办法:通过立法手段,解决社会问题。‎ ‎(3)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材出现;运河的修建和轮船的改进;跨洲铁路的修建;世界通讯网络的形成。‎ ‎【解析】‎ ‎【详解】(1)因素:依据材料一“到了17~18‎ 世纪,形成了以乡村工商业为依托的中小城镇,这时期中小城镇大约已达到了700多个”的信息和所学从新航路开辟、英国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殖民扩张以及对外贸易活跃等回答。‎ ‎(2)问题:依据材料二“1824年英国国会通过了自1601年起实行的《济贫法》的修正案”可知是贫富悬殊;依据材料二“1848年和1875年两次通过《公共卫生法》。1866年通过了《环境卫生法》”可知是环境污染严重;依据材料二“结果城市规模发展过大过快”可知城市规模过大。办法:依据材料二“《济贫法》”“《公共卫生法》”等可知是通过立法手段,解决社会问题。‎ ‎(3)依据材料三“火车、轮船、电报等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材的出现”可知是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材的出现;依据材料三“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使欧洲到印度的航路缩短了4000英里,1914年竣工的巴拿马运河则使旧金山到利物浦的航程近了5666英里。轮船的不断更新使航速大大提高,欧美航程从42天缩短为5天”的信息可知是运河的修建和轮船的改进;依据材料三“跨洲铁路的修建,加强了洲际联系”可知跨洲铁路的修建;依据材料三“有线电报、电话和无线电报的普及,使世界通讯网络得以形成”可知世界通讯网络的形成。‎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