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二轮复习模块一第4讲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课件(110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模块一第4讲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课件(110张)

第 4 讲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宋元 (960—1368 年 ) 是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时期。 政治 中央集权制度继续发展完善,君主专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创新发展。 经济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农耕经济全面繁荣,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取得辉煌的成就。 思想文化 儒学思想发展到理学阶段,逐步成熟和转型;科技文化全面繁荣,多元化、市民化的文学艺术作品涌现。 主题一 宋元时期的制度变革 1 . (2019· 高考全国卷 Ⅲ ) 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 120 多万人。这一制度 (    ) A. 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 B .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 C .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 .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点睛: (1) 募兵众多 → 军费开支巨大 → 财政负担沉重。 (2) 历史解释。 解析: A 对:通过材料可知,募兵制使北宋政府掌握了大量军队,而且兵士待遇较为优厚,这对于政府来说是不小的财政负担。 B 错:不符合史实,北宋积贫积弱,在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军事斗争中处于劣势。 C 错:不符合史实,宋朝收地方的兵权、行政权和财权,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 错:募兵制并不能加剧社会贫富分化。 答案: A 2 . (2018· 高考全国卷 Ⅲ ) 下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    )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 宰相人数 北宋 (71) 南宋 (62) 高级官员 20 8 中级官员 15 10 低级官员 12 8 无官职记录 24 36 A. 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 .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 .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 .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点睛: (1) 宰相出身高门仅 28 人,出身底层却有 80 人,这说明了什么? (2)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解析: 由表中信息可知,宋代宰相祖辈、父辈任官中低级官员和无官职记录者占大多数,这说明两宋时期社会不同阶层的流动比较大,故 B 项正确。 答案: B 3 . (2018· 高考天津卷 ) 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 “ 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 …… 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 ,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这表明元朝 (    ) A. 地方拥有适度权力 B .地方缺乏实际权力 C .行省权力集中专断 D .君主专制得以加强 点睛: (1) 中央与地方行省有明确的职权划分,能说明什么? (2) 一分史料说一分话,不可过度解读史料。 解析: 结合题中信息可知,在元朝行省制度下,行省拥有处理地方政治、经济、军事等事务的权力,但行使权力受到中央节制,这说明元朝行省制下地方拥有适度权力。 答案: A 4 . (2016· 高考全国卷 Ⅰ ) 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 “ 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 …… 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 ” 此事反映了 (    ) A. 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 .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 .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 .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点睛: (1) 史官限制了帝王的随意行事说明史官制度怎样的作用? (2) 凸显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素养考向。 解析: 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宋太祖因为史官对帝王 “ 误失 …… 必书之 ” 而不乐,这就反映了重史传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君主个人行为,故选 A 项; B 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史官秉笔直书,故排除 C 项; D 项宋太祖不是不愿史官记录其真实言行,而是不愿记录其 “ 误失 ” ,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答案: A 1 .宋元中枢权力体系:由三省制到一省制 (1) 三省制标志着宰相权力被三省分掌,秦汉的独相制度被群相代替,三省的长官共议国政的新型治国方式。 (2) 宋承唐制,但门下省和尚书省虚设,中书省的职能限于政务,军权与财权被枢密院和三司分割。 (3) 元代中书省下设六部,掌握行政事务,枢密院负责军事,御史台负责监察。 2 .宋代文官政治形成的原因、表现及评价 (1) 原因 经济上 封建土地私有制得以迅速发展,租佃契约关系日益普遍,社会流动性空前加强,为宋代文官政治准备了条件 政策上 吸取前代武人拥兵自重而皇权式微的教训,确定了以文治国的方针 选官上 科举制度得到了较大发展,削弱了门第血统在科举中的作用,增加了寒门士人仕进的机会,使科举考试向整个社会敞开了大门 教育上 宋代教育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官学、私学的数量和规模都超过了前代,这既提高了社会整体文化水平,也为文官政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2) 表现:宋初最高统治者将兵权、行政权、财权集于中央,各路监司、各州的长官,大多重用文人,并以文人掌兵权,根除藩镇跋扈之祸。同时,宋初统治者又提倡文教,复兴儒学,扭转五代颓风,激励士大夫的忠义节气,养好士风。 “ 兴文教,抑武事 ” ,崇尚文治,奖励儒术是宋代基本国策。 (3) 评价 积极性 宋代文官制度使传统的 “ 贵族政治、武人政治从此基本上退出了封建中国的历史舞台 ” ;宋代文官制度使权力收纵自如,无尾大不掉之虞;宋代文官制度使书院兴起,学者辈出,经学、史学、文学、科学技术等均甚发达 局限性 政出多门,效率低下;冗费增多,财政拮据;容易形成党争;头重尾轻,地方凋敝 3. 家国情怀 —— 文官政治对道德伦理观的影响 (1) 由于国家对文人的重视,士人的道德伦理观开始悄然发生变化, “ 以天下为己任 ” 和 “ 忠君 ” 的意识逐渐成为士人修身的重要内容。 (2) “ 修齐治平 ” 成为文人入仕的终生追求。范仲淹等文官士大夫最终将这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体意识发挥到极致,身体力行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 (3) 王安石则以富国强兵为己任,将这种社会责任感付诸实践;文天祥 “ 留取丹心照汗青 ” 的所言所行无疑是这种国策和文官政治长远影响的结果,更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到了重要作用。 1 .史料实证 —— 古代吏治建设 唐玄宗时规定: “ 京官不曾任州县官者不得拟为台省 ( 中央 ) 官 ” ;宋代有一条规定: “ 举非州县之职,则毋以台谏选焉 ” 。由此可知,当时的高官员选拔 (    ) A .强调对中央政令的服从  B .注重出身和门第 C .以官员的德和才为标准 D .注重基层实践经验 解析: 题干没有提及高官对中央政令的态度问题,故 A 项错误;对于高官的出身和门第问题,在题干中没有涉及,故 B 项错误;题干论述的是高官的选拔标准,但是不是以德和才为标准,在题干中没有涉及,故 C 项错误;通过题干可知,唐玄宗时期的高官必须有州县官的经历;在宋代,高官必须从 “ 州县之职 ” 中产生,说明在唐朝和宋朝,中央高层的官吏必须有基层经历,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2 .史料实证 —— 古代吏治建设 宋、元以来的进士中榜后直接被授予官职。明初开始实行 “ 观政进士 ” 制度:进士中榜后,并不立即实授官职,而是将其分派中央各衙门观政,之后方实授官职。这一变化 (    ) A .强化了中央集权 B .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C .完善了科举制度 D .提升了官员文化水平 解析: 材料的主旨是科举制的发展演变,不能体现强化中央集权的信息,故 A 项错误;同理,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 “ 宋、元以来的进士中榜后直接被授予官职。明初开始实行 ‘ 观政进士 ’ 制度 ” ,明代科举制是宋元的继承与发展,不仅注重理论,而且注重实践,故 C 项正确;明代更突出了官员的实践能力,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3 .历史解释 —— 相权对皇权的约束 钱穆在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 一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南宋宁宗时,已快亡国,皇帝时时下手条,当时称为 “ 御札 ” ,这激起群臣愤慨,说: “ 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 ” 这从本质上说明 (    ) A .群臣对即将亡国的不满 B .南宋末期君主专制加强 C .宋代相权仍有传统地位 D .群臣对宁宗专制的不满 解析: 解题的关键在于群臣对宁宗 “ 时时下手条 ” 而 “ 事不出中书 ” 表示愤慨,即将亡国不是材料关键所在,故 A 项错误;南宋末期因战乱影响,君主专制削弱,故 B 项错误;由材料中群臣对宁宗 “ 时时下手条 ” 而 “ 事不出中书 ” 表示愤慨,说明当时决策体制完善,中书门下仍有一定的决策权,故 C 项正确;群臣对宁宗专制的不满仅是材料的现象,而非本质,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4 .史料实证 —— 唐宋中枢决策 唐代三省以出令、审覆、执行的程序分工;北宋前期的中枢部门则在其管辖权限内实现了决策、执行一体化。这一变化 (    ) A .避免了决策失误 B .有利于权力制衡 C .削弱了宰相职权 D .提高了行政效率 解析: 从唐代三省程序分工到宋代前期在其管辖权限内实现了决策、执行一体化,可提高行政效率, D 项正确;材料的做法可以减少决策失误,但不能避免, A 项错误; “ 决策、执行一体化 ” ,不利于权力制衡,也做不到削弱宰相职权,排除 B 、 C 两项。 答案: D 5 .史料实证 —— 宋代基层治理 根据表中的信息,可以确认的历史结论是,宋初 (    ) 宋太祖时期中央所辖州县数量统计表 ( 据 《 宋史 · 地理志 》 整理 ) 时间 州 县 公元 960 年 111 638 公元 979 年 297 1 860 A. 科举改革成效显著 B .地方治理得到强化 C .经济重心南移加快 D .地方机构日渐臃肿 解析: 题干中 979 年与 960 年相比,州、县数量增多,表明地方被分化,中央权力增大,故选 B 项;题干州县数量变化与科举制关系不大,排除 A 项;题干反映的是州县的分化,未涉及经济问题,排除 C 项;题干反映的是州县的分化,反映不出地方机构情况,排除 D 项。 答案: B 主题二 宋元经济的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 1 . (2019· 高考江苏卷 ) 宋时,太平州当涂县黄池镇 “ 商贾所聚,市井贸易,稍稍繁盛。州县官凡有需索,皆取办于一镇之内 ” 。据此可知 (    ) A. 商税成为政府收入主要来源 B .城市商业活动打破时空限制 C .政府积极扶持市镇经济发展 D .宋代市镇经济已经相当发达 点睛: (1) 一镇市场可满足客户各项所需揭示了市场商品丰富。 (2) 历史解释、时空观念。 解析: D 对:由材料 “ 商贾所聚,市井贸易,稍稍繁盛 ”“ 州县官凡有需索,皆取办于一镇之内 ”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市镇经济已相当发达。 A 错:材料没有体现商税成为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 B 错:材料没有体现商业活动的时空信息。 C 错: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 D 2 . (2018· 高考全国卷 Ⅰ ) 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 “ 他州别县 ” ,以 “ 佣身赁力 ” 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 (    ) A. 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 .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 C .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D .盐业专卖制度解体 点睛: (1) 井研县山谷中,雇佣双方可双向选择合作关系能说明什么? (2) 史料解读应客观、不夸大、不臆测。 解析: 根据材料 “ 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 ”“ 井主 ” 可知民营手工作坊众多;手工业者 “ 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 ” ,也说明当地民营手工业作坊多,手工业者选择空间大。综合以上信息,可知这一时期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A 项正确;历代封建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对工商业的管理各个朝代基本都采取压制政策,故手工业者的社会地位并不高, B 项错误; “ 已经普及 ” 说法与史实不符, C 项错误;材料仅体现了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的制盐业情况,不能体现盐业专卖制度解体, D 项错误。 答案: A 3 . ( 2016· 高考全国卷 Ⅱ ) 宋代,有田产的 “ 主户 ” 只占民户总数 20% 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 “ 客户 ” 。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    ) A. 经济严重衰退 B .土地政策调整 C .坊市制度崩溃 D .政府管理失控 点睛: (1)80% 主户丧失了土地,在宋代能是什么原因。 (2) 时空观念。 解析: 宋代经济较唐代有进一步发展,宋代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实行 “ 不抑兼并 ” 的土地政策,导致土地高度集中,租佃制进一步发展,进而出现 “ 有田产的 ‘ 主户 ’ 只占民户总数 20% 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 ‘ 客户 ’” 的现象,故 B 项正确。 答案: B 4 . (2015· 高考全国卷 Ⅰ ) 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 (    ) A. 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B .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C .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 D .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点睛: (1) 东南沿海的海上保护神被朝廷认可说明了东南沿海怎样的地位与影响力。 (2)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解析: 本题要求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看待宋代民间的崇拜和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的上升。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材料中的 “ 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 ”“ 得到朝廷认可 ”“ 后世影响不断扩大 ” 等信息,反映了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的上升,故 A 项正确; B 项材料有所反映但不是材料的主旨, C 项结论无法从材料得出,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统治思想不可能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D 项说法错误,故排除 B 、 C 、 D 三项。 答案: A 5 . (2015· 高考全国卷 Ⅱ ) 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    ) A. 坊市制度瓦解 B .土地集中加剧 C .农业技术进步 D .海外贸易拓展 点睛: (1) 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实力、经济发展速度是衡量经济重心的主要要素。 (2) 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从东汉末年开始,受中原地区战乱等因素的影响,中原人口开始南迁,为南方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南宋时经济重心完全转移到南方,因此农业技术的进步是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 C 项符合题意; A 、 D 两项是商业发展的表现和影响,故排除;土地集中加剧是土地私有制发展的结果,与经济重心的南移关联不大,故排除 B 项。 答案: C 1 .西周至宋元时期商业发展的特征及影响 (1) 特征 ① 从西周至唐:坊市分置,商业活动受地域和时间限制,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城市的职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场的规模不大。唐代商业都市有所发展,农村集市贸易开始出现。 ② 宋元:坊市界限被拆除,打破了空间限制;商业市镇兴起和发展;农村的 “ 草市 ” 发展。宋元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如出现了夜市、晓市等,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 (2) 影响 ① 影响人口迁移的流向。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走向城市,城市人口增多,城市规模扩大。 ② 伴随经济重心的南移,城市逐渐由北方内陆向东南沿海、沿江一带发展。 ③ 影响城市市民生活和文学艺术的发展。元杂剧等文学艺术的出现,适应了市民阶层的需要。 2 . 唐宋经济变革 (1) 国家土地所有制占优势转变为地主私有制占优势: “ 不抑兼并 ” 的土地政策,促使租佃制的繁荣,释放了强大的社会生产力。 (2) 租庸调制转变为两税法:均田制瓦解,租庸调制开始瓦解,由人丁税开始转为财产税。 (3) 商品经济的发展 ①“ 货币革命 ” :实物经济向货币经济的转化。 ②“ 信贷革命 ” :王安石变法实施的 “ 青苗法 ” 。 ③“ 都市化革命 ” :坊市界限打破、草市演进为商业市镇、市民阶层壮大。 (4) 经济发展引发社会阶层变革 朝代 唐代 北宋 南宋 精英的身份属性 门阀 ( 出身 ) 学者 — 官员 ( 政事 ) 文人 ( 文化 ) 社会成分 世家大族 文官家族 地方精英 3. 经济重心南移 (1) 表现 朝代 表现 特征 政治因素 魏晋南北朝 初步形成稻麦兼种、水陆互补的作物体系,耕地面积和产量大幅度提高。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 江南得到初步开发 北方战乱,五胡内迁,北民南迁 中唐以后 南方经济继续加速发展,逐渐赶上北方 南北经济总量基本持平 安史之乱,北民南迁 南宋时期 经济上南强于北的局面完全确立,南方正式成为古代中国的经济重心 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金灭北宋,北民南迁 (2) 原因 ① 北方游牧地区遭遇气候寒冷期,游牧民族不断南迁,导致北方战乱,大批劳动人民南迁,增加劳动力的同时,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② 南方新的生产工具的运用,如曲辕犁,新的农作物的引种,推动了南方农业生产的发展。 ③ 江南政治相对稳定,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自然条件优越。 ④ 政治中心的南移。 ⑤ 海外贸易的发展,促进了江南商品经济的发展。 ⑥ 江南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 (3) 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① 对交通贸易的影响:由于经济重心的南移,造成了南方沿海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一些有海港的城市利用海上交通和河运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促进了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和政治交流。 ② 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人口的转移一定程度上推动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迁移,而经济重心的南移又反过来促使北方人民进一步南迁。南部、东南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长。 ③ 对人才教育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导致了人才教育的相应变化,南方的科举人数不断增加。 ④ 对北方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使南方的经济政治地位不断上升,其综合影响力也在不断上升,习俗、信仰等方面都深刻影响着北方地区。 ⑤ 对南方环境的影响:南方一些地区的过度开发,如放火烧荒、围湖造田等,在一定程度上破坏生态环境,影响可持续发展。 1 .史料实证 —— 经济格局变动 据唐代天宝年间统计的全国户口数字,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户数占 45% ,以北占到 55% ;据北宋 《 太平寰宇记 》 所载北宋初期全国户数,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户数占 59.1% ,以北则为 40.9% 。这一变化 (    ) A .导致丝绸之路的受阻 B .导致宋代政治中心的南移 C .反映经济格局的变动 D .加剧人地矛盾的尖锐程度 解析: “ 唐代天宝年间统计的全国户口数字 ” 和 “ 据北宋 《 太平寰宇记 》 所载北宋初期全国户数 ” 可知主要是反映全国经济情况的描述,没有涉及对外贸易,故 A 项错误;从户口的数量来看,虽然有变化,但不足以说明政治中心南移,故 B 项错误;通过唐宋南北户口数量的变化,可以看出北宋时期南方的户数增加,而北方相对减少,南北经济的格局有所变动,故 C 项正确;材料仅有户口数量,没有土地占有量的统计,故无法确定人地矛盾的情况,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2 .史料实证 —— 经济重心转移 汉武帝时在全国重要冶铁工业区设铁官管理铁的冶炼、铸造和贸易,共 49 处中今山东占了 12 处,大多集中于黄河流域。唐代全国铁矿产地 118 处,江南、剑南二道有 51 处,占 43.2% 。这反映出 (    ) A .政府对冶铁业的管理   B .经济重心南移趋势 C .全国矿产分布不均衡 D .唐代冶铁业发展较快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汉代和唐代冶铁工业区的地点分布,不能体现政府对冶铁业的具体管理状况,故 A 项错误;从材料汉武帝时全国重要冶铁工业区共 49 处中今山东占了 12 处,大多集中于黄河流域,唐代全国铁矿产地 118 处,江南、剑南二道有 51 处,可知南方的冶铁业发展有超过北方的势头,故是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故 B 项正确;全国矿产分布不均衡,体现不出材料中汉代和唐代南北方矿产地分布的特点,故 C 项错误;材料仅反映了唐代铁矿产地的分布,不能体现唐代冶铁业发展较快,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3 .唯物史观 —— 经济重心与政治活动关联 唐代前期的政治人物,大多数是北方人。唐代后期进士及第增长幅度最大的是福建、江西和湖南。入宋以后,南方士人在政治上扮演的角色愈来愈重要。在王安石变法中,参与变法的也大都是江南人士。这些现象反映了 (    ) A .南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B .程朱理学已成为官方哲学 C .江南政治实力比重增强 D .科举制促进社会结构变动 解析: 唐前期政治人物多是北方人,而唐后期及宋南方人增多,说明经济重心的南移促进了南方文化的发展,故选 A 项;程朱理学在南宋以后才逐渐发展为官方哲学,王安石变法是北宋时期,排除 B 项;材料反映了南方文化的发展,其背后原因是经济的发展,没有强调政治实力比重增强的问题,排除 C 项;材料没体现社会结构变动,排除 D 项。 答案: A 4 .唯物史观 —— 政府财税收入的变化 下图为唐宋时期政府钱币与实物收入数量统计图。其变化趋势说明 (    ) A .政府收入因动乱明显减少 B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逐渐完成 C .该时期商品经济快速发展 D .自然经济趋于解体边缘 解析: 材料中并没有对这一时期政府财政收入总额的相关提及,故 A 项错误;政府钱币与实物收入之间消长与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没有任何关联,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的折线图不难看出,这一时期唐宋政府布帛的收入呈现较大幅度的下降趋势,同时谷物收入出现一定规模的下降态势而反观钱币收入则呈现大幅的激增趋势,根据经济学常识我们不难得知,钱币收入的增长与商品经济的繁荣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故 C 项正确;古代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始终未能真正出现,时至鸦片战争之后才出现自然经济真正意义上的解体状况,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5 .史料实证 —— 宋代税收来源变化 下表是北宋商税情况简表,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 (    ) 年商税额 指数 995—998 年 400 万贯 100 1004—1008 年 450 万贯 113 1058 年 700 万贯 175 1064—1068 年 846 万贯 212 1077 年 879 万贯 220 A. 政府税收稳步增长,国库充盈 B .商业环境不利,商税繁重 C .商品经济发达,成为经济主导 D .财政收入越来越倚重商品流通 解析: 根据材料数据信息并结合所学,商税虽然增加,但三冗问题越来越严重,政府财政困难, A 项错误;宋代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B 项错误;商品经济发达,但并未成为主导, C 项错误;从材料中的信息可以看出北宋商税逐渐增长,这表明财政收入越来越倚重商品流通, D 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主题三 宋元儒学世俗化与文化繁荣 1 . (2019· 高考全国卷 Ⅱ ) 程颢诗云: “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 其体现的主旨是 (    ) A. 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 B .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 C .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 D .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 点睛: (1) 由程颢为理学大家可联想到其推崇的 “ 道 ” 即 “ 天理 ” 。 (2)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解析: B 对:材料中诗句的作者是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程颢。作者以轻松的笔触、悠然的心态欣赏秋日的晨景,忽觉万物的消长荣衰、季节的变幻更迭与人生经历感悟一样都有其存在的道理,即 “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 ,揭示了 “ 理 ” 是万物的本原。 A 错:道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与材料不符。 C 错:诗中表现的是理学家所强调的 “ 道 ” ,是静观,是去欲,是富贵不淫贫贱乐的人生境界,不是 “ 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 ” 。 D 错: “ 无为而治 ” 是道家的治国思想。 答案: B 2 . (2018· 高考天津卷 ) 朱熹在 《 四书章句集注 》 中说: “ 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 ” 这一说法 (    ) A. 强调了君主至尊的观念 B .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 C .呼应了 “ 存天理,灭人欲 ” 的主张 D .推动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点睛: (1) 国、社稷、君主均依赖民而存在,这说明 “ 民 ” 怎样的地位和认识。 (2) 历史解释。 解析: 朱熹认为国家以民为本,社稷是为民而设立,而君主的地位,取决于国家社稷的存亡。民既然为国家的根本,那么统治者就要努力去争取民心,因此这一说法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 答案: B 1 .唐宋思想文化变革 (1) 质疑汉学,重建儒学信仰体系:批判汉代儒学谶纬,回归先秦儒学,重建孔孟之道。 (2) 理学的哲学化:理学受到了佛、道思想的深刻影响,是以儒家礼法、伦理思想为内核,吸纳佛、道思辨哲学、宇宙生成、万物化生等理论及精神修养方法,而最终形成的思辨形态,又有极为现实的纲常伦理内容的哲学体系。 (3) 理学世俗化 ① 汉代儒学强化了君为臣纲,宋代理学不仅强化了君为臣纲,而且使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深入人心,将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推广到每一个家庭。 ② 朱熹把 《 大学 》 中的 “ 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加以具体化、通俗化,构建了上自国家的皇帝下至各个家庭的百姓的一套周密的社会秩序。 ③ 朱熹关注社会基层民众的日常言行、所作所为,希望从基层着手,改变家族与村落,建立一个理想的社会。因此他重视儒学的普及化、通俗化,他编著 《 四书章句集注 》 ,用理学思想重新解释 《 大学 》《 中庸 》《 论语 》《 孟子 》 ,使理学通过 “ 四书 ” 而深入人心。 (4) 市井文化的兴起 ① 文化重心下移,由贵族文化向庶民文化 ( 市民阶层 ) 转变。 ② 文学上从雅到俗。 ③ 书法上从碑书为主到帖书为主。 ④ 绘画上从宗教政治题材到风俗画兴盛。 (5) 科技发展的高峰: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的发明及火药配方的改进和完善,为推动世界历史的进程和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 . 宋元时期中国封建文明成熟的时代特色 (1) 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发展,宋代解决了中国古代地方割据的问题;元代一些制度沿用至今,如行省制。 (2) 经济: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并走向繁荣,土地政策上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推动了封建租佃关系的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经济格局发生根本变化,影响至今。 (3) 思想、科技、文化 ① 思想:理学的形成标志着儒家思想的成熟,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的需要。 ② 科技:三大发明的广泛使用并外传,大大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说明当时中国科技领先世界。 ③ 文化:宋词、元曲兴盛,一方面反映了当时民族政权并立,国家分裂,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尖锐;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宋元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适应市民生活需要的文学形式成为时代所需。 (4) 对外交流:三大发明外传,说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海上丝绸之路繁荣,拓展了对外交往空间,促进中外交流。 1 .时空观念 —— 宋代历史现象 下表所列内容为中国某朝代所具有的一些特征。据此判断该朝代是 (    ) 基本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棉花由边疆传入内地 沿海港口城市日益繁荣 儒学的思辨化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明朝 解析: “ 基本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 棉花由边疆传入内地 ”“ 沿海港口城市日益繁荣 ” 是在宋朝, “ 儒学的思辨化 ” 是指宋明理学,故 C 项正确。 答案: C 2 .家国情怀 —— 民族文化中价值观传承 钱穆在 《 国史大纲 》 中提道: “ 一种自觉的精神,亦终在 ( 宋代 ) 士大夫社会中渐渐萌出。所谓自觉精神者,正是那辈读书人渐渐自己从内心深处涌现出一种感觉,觉得他们应该起来担负着天下的重任。 ”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 .传统儒学注重道德品质修养 B .理学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C .宋代科考中刻意增加了 “ 经世致用 ” 的内容 D .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口号的社会影响 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社会责任感,不是道德品质修养,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中 “ 所谓自觉精神者,正是那辈读书人渐渐自己从内心深处涌现出一种感觉,觉得他们应该起来担负着天下的重任 ” 得出理学家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故 B 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涉及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故 C 项错误;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是明末清初顾炎武提出的,与题目时间不符,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3 .史料实证 —— 理学世俗化趋势 宋代理学家注重蒙学教育的教材和读物的编写,如 《 三字经 》《 百家姓 》 ;一些士大夫为了使家庭、家族得到长久的延续,运用儒家三纲五常规范族人、家人的社会和家庭生活习惯。这些做法主要说明 (    ) A .封建迷信影响民间生活 B .社会风气日益开放 C .儒学走向世俗化、社会化 D .理学成为官方正统 解析: 宋代理学家的传承中蕴含儒家传统道德,不等同于封建迷信,故 A 项错误;宋明理学强调的三纲五常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社会风气走向僵化,故 B 项错误;儒学影响家庭文化的传承体现了儒学走向世俗化和社会化,故 C 项正确;材料未提及国家对理学的态度,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4 .历史解释 —— 传统科技特点 下图是古代中国科技成果分布图,可以用来说明古代中国科技 (    ) A .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 B .是传统经济特点的反映 C .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 D .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图中古代中国科技天文历法气象、地学等主要为小农经济服务,这是传统经济特点的反映,故选 B 项;材料没有体现出古代中国科技的世界地位,排除 A 项;古代中国科技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排除 C 项;古代中国科技受重农政策的影响,与抑商政策无关,排除 D 项。 答案: B 5 .唯物史观 —— 宋代文化政策 北宋时,欧阳修等主持重修了 《 新唐书 》 和 《 新五代史 》 ,司马光则主持编纂了 《 资治通鉴 》 ;南宋时,书院兴起,推动理学发展。这反映出两宋时期 (    ) A .以史为鉴开始成为潮流 B .重文风气推动文化繁荣 C .科举制取得了重大突破 D .中央集权制度遭到削弱 解析: 我国古代有悠久的以史为鉴的传统,故 “ 开始 ” 表述不当,排除 A 项;材料中史学、文教和思想繁荣,是重文风气推动文化繁荣的表现,故选 B 项; C 、 D 两项材料均未涉及,排除。 答案: B ( 一 )25 分大题抢分 · 规范建模 [ 命题聚焦 ] 为 何 考 ① 学术热点:从唐宋变革论到宋元变革论,寻找中国如何走向近代的轨迹 ② 依据 《 考试大纲 》 ,落实立德树人的要求,传承和发扬理学思想中优秀成分和伟大精神的同时,坚定理想信念,增强 “ 四个自信 ” ,彰显中国文化的价值 考什 么 ① 从宋到元行政制度的发展 ② 宋明理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③ 从现实角度认识宋元商品经济的发展 必备 知识 ① 中央制度和地方制度的变革,行省制度的建立 ② 儒学的发展演变及宋明理学的内容、特点和影响 ③ 宋元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发展及海外贸易的繁盛 [ 典例 ]   著名的历史学家陈寅恪说: “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 西方与日本史学界许多学者都认为: “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时代。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书院教育的发展和成熟期,书院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育理念和教育风格等都日益完善和规范。书院注重明辨义利价值观,强调以义为本。教育以社会群众为价值主体,并以社会整体利益制约个人利益。课程设置以 “ 四书五经 ” 作为德育课程的主体,重视学术争辩和学术交流,允许不同学派进行讲学,体现学术自由。宋元统治者都极为重视通过书院对民众进行制度性和非制度性的教化,并尽量把两者结合起来,把统治者的统治意愿转化为被统治者的自觉要求。 —— 摘编自李强 《 简论宋元时期的书院教育及启示 》 材料二  近代以来,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各阶层人民的教育观念发生了相应的转变。甲午战争失败后,维新派积极推进新式学堂的开办。维新派认为,中国积贫积弱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良好的教育,为了变法,必先改革教育。从京师大学堂到各省的实业学堂、南洋公学等各教学机构纷纷成立。长沙创办的时务学堂和京师大学堂设立后,把经学、理学、掌故学等列为普通学,以高等算学、格致学、农学、矿学、商学、卫生学等实学为专门学。 —— 摘编自张海鹏等编 《 中国近代史 》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宋元时期书院教育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元时期书院教育发展兴盛的原因。 (15 分 ) (2) 结合材料一、二,概括与传统书院相比,维新派开办新式教育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10 分 ) [ 析题要全面 ]  第 (1) 问中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的五句话分层概括宋元时期书院教育的特点;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文化方面分析宋元时期书院教育发展兴盛的原因。第 (2) 问中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结尾句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概括维新派开办新式教育的变化;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分析其影响。 [ 答题要规范 ]   (1) 特点:进入发展和成熟期,日益完善与规范; (2 分 ) 注重儒学价值观的培养 ( 明辨义利价值观 ) ; (2 分 ) 课程以儒学经典为主; (2 分 ) 重视学术争辩与学术交流,体现学术自由; (2 分 ) 体现统治阶级对民众的教化。 (2 分 ) 原因:政治上 —— 科举制度的发展完善;重文轻武,崇尚文治;社会相对稳定。经济上 —— 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思想文化上 —— 理学的兴起与发展。 (5 分 ) (2) 变化:创办近代新式学堂;内容上增加自然科学;学校专业化趋势明显;以培养变法人才,救亡图存为目的。 (5 分 ) 影响:传播了西方文化;启迪了国人的思想;有利于推动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培养了近代化人才。 (5 分 ) ( 二 )12 分大题抢分 · 规范建模 [ 命题聚焦 ]   近年来,在中国古代史的研究中经济史的论述逐渐增多,并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中国古代地区经济史研究,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如为地区经济建设提供借鉴;有利于正确理解区域经济发展的社会条件。唐代以后,随着国家经济重心自西北向东南转移,行政中心城市体系不得不进行结构内调整,作为其补充的大运河周边城市开始崛起。明清时期,全国性商品流通渐成规模,地处沿海沿江流通中心的城市随之崭露头角,从而再次推动了行政中心城市体系的结构性演变,为近代中国新的城市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 典例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历史上的 “ 基本经济区 ” 是指这样一种区域,它相对于其他地区要重要得多,如果某一集团控制了它,就有可能获得对其他区域的支配地位,从而可能奠定其政治领导权,同时,该集团为了建立和维护该区域的重要地位,又会给它以特别的重视。 —— 摘编自冀朝鼎 《 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 》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信息,拟定一个论点,并就所拟论点进行简要阐述。 ( 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点,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12 分 ) 析题 —— 从哪些角度入题 本 题是自拟论点型论述题,答题时应遵循以下三步:第一步,发现问题,从显性的材料信息和隐性的图片信息去发掘;第二步,拟定论点,根据所发现的问题整合提炼出观点;第三步,联系所学,论证问题。 一、从主流观点求稳的角度 从 材料中可以看出,不同历史时期“基本经济区”的地理位置并不相同,这与我国古代历史上经济重心南移关系密切。据此,可结合材料中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特点得出观点:我国古代基本经济区呈现出向东向南转移的趋势。 二、从唯物史观求高的角度 经 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材料中明确提出,控制了基本经济区,就可能奠定其政治领导权,据此得出观点:基本经济区对王朝的统治具有战略性影响。 三、从求异思维求新的角度 从图片中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基本经济区的分布来看,我国古代经济区位于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地区,因此可从水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得出观点:水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影响基本经济区的形成与发展。 答题 —— 如何组织史实论证 一、主流观点角度 —— 人人笔下有,我比他人亮一点 [ 论点 ]   我国古代基本经济区呈现出向东向南转移的趋势。 (2 分 ) [ 阐述 ]  秦汉时期,我国古代基本经济区位于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这与黄河流域开发较早和秦汉王朝定都关中密切相关;南宋以来,基本经济区转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这与魏晋以来南方经济持续发展、黄河流域过度开发、魏晋到两宋北方战乱导致人口大量南迁、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等因素紧密相连。 (8 分 ) [ 小结 ]   可见,中国古代基本经济区向东向南转移的趋势十分明显。 (2 分 ) 二、唯物史观角度 —— 他人想到未必做到,我比他人高一点 [ 论点 ]  基本经济区对王朝的统治具有战略性影响。 (2 分 ) [ 阐述 ]   基本经济区对历代王朝的统治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例如,秦汉王朝依托关中地区建立政权并完成对全国的统一。南宋能够实现与北方金政权的长期对峙,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江南基本经济区的支持;历代统治者均重视对基本经济区的开发与控制,例如,元明清时期统治者改建大运河,加强漕运和海运,确保对南方的有效控制。 (8 分 ) [ 小结 ]   可见,对基本经济区的开发与控制,事关王朝统治的安危。 (2 分 ) 三、求异思维角度 —— 人人笔下无,我比他人新一点 [ 论点 ]   水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影响基本经济区的形成与发展。 (2 分 ) [ 阐述 ]   中国古代基本经济区始终在黄河中下游或长江中下游地区。古代中国以农业立国,而水利是传统农业发展的命脉,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因为水利资源富足、经济腹地广阔,成为中国古代基本经济区具有必然性;历代王朝都重视基本经济区的水利建设,战国到秦汉,关中平原修建了郑国渠等水利工程。历代治理黄河,开凿和改建大运河等举措,都进一步巩固了基本经济区的核心地位。 (8 分 ) [ 小结 ]  可见,水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是国家基本经济区建设中重点考量的因素。 (2 分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宋之际,乡村自治组织进一步发展,中央政府愈来愈多地借助他们来稳固统治。唐宋推行的科举考试制造了一个拥有特权却居于乡间的士绅阶层。宋代以后,在大举将地方神明纳入国家祀典的同时,随着识字率的激增和文化的相对普及,中央的秩序、教化逐步延伸到基层。吕大钧首创 “ 吕氏乡约 ” ,后由王守仁发扬光大;朱熹等理学家则开始将宗族制度庶民化。迨至明后期,里甲制度崩坏,就由乡约、保甲承担了村落治安职能。清代的里甲、保甲、乡地、宗族、包税人则承担催征赋税的职能,基层自治功能被明清时期勃兴的宗族等各种社会组织分担。 —— 摘编自蒋楠 《 历史视野下的中国乡村治理 》 等 材料二  传统英国乡村治理,其实质是以庄园为核心的生产活动的安排问题和庄园内部领主与农民,以及农民内部的社会关系调节问题。贵族阶级通过对国家权力的分割,将部分司法和行政权转移到庄园中,以庄园法庭为载体,有效地维护着贵族的政治、经济地位 …… 庄园制度对英国社会的历史演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为英国土地私有产权的形成,农业的资本主义经营和农民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使得英国政治变迁具有精英斗争的特征;庄园制度也衍生出了法治和地方自治的传统。 —— 摘编自朱可心 《 庄园制传统与英国乡村治理 》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唐宋至明清时期乡村治理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历史原因。 (16 分 )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传统英国乡村治理的主要做法,并分析其影响。 (9 分 ) 解析: 第 (1) 问中第一小问,可以根据材料进行归纳,考生需要从政府、士绅、儒家思想等方面进行作答。根据材料 “ 乡村自治组织进一步发展,中央政府愈来愈多地借助他们来稳固统治 ”“ 唐宋推行的科举考试制造了一个拥有特权却居于乡间的士绅阶层 ”“ 中央的秩序、教化逐步延伸到基层 ”“ 乡约、保甲承担了村落治安职能 ”“ 承担催征赋税的职能 ”“ 吕大钧首创 ‘ 吕氏乡约 ’ ,后由王守仁发扬光大;朱熹等理学家则开始将宗族制度庶民化 ”“ 基层自治功能被明清时期勃兴的宗族等各种社会组织分担 ” 归纳概括即可;第二小问,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 行回答,从政府加强中央集权、士绅阶层兴起、文化的繁荣兴盛、宗法制度庶民化和乡村族权的发展等方面进行回答。第 (2) 问中第一小问,由材料 “ 实质是以庄园为核心的生产活动的安排问题和庄园内部领主与农民,以及农民内部的社会关系调节问题 ” 可以看出其主要做法是处理好庄园内部领主与农民,以及农民内部的社会关系;第二小问,由省略号后面的内容可概括得出推动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具有精英政治的特征,英国形成法治和地方自治的传统;另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近代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奠定了基础。 答案: (1) 特 点:由官方主导向官绅结合发展 ( 或乡村治理的力量向多元化发展 ) ;士绅发挥较大作用;中央的权力逐步延伸到乡村;弥补国家管理体制的不足 ( 或维护社会稳定和征发赋税;是官方机构的有益补充 ) ;乡规民约进一步发展;基层治理与宗族管理紧密结合;儒家伦理 ( 理学 / 心学亦可 ) 不断渗入乡村治理;是自然形成的自治状态。 原因:稳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科举制的推行,促使士绅阶层兴起;文化、教育的发展;儒学的发展和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宗法制度庶民化和乡村族权的发展;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行政管理面临人口增长的压力;国家赋税制度的调整。 (2) 主要做法:处理好庄园内部领主与农民,以及农民内部的社会关系。 影响:推动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得英国近代政治具有精英政治的特征;使得英国形成法治和地方自治的传统;为近代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奠定了基础。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春秋战国 公元前 338 年,苏秦对秦惠王说: “ ( 秦国 ) 田肥美,民殷富,沃野千里,蓄积饶多,此所谓天府 ( 关中平原 ) ”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建使成都平原成为 “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 的 “ 天府之国 ” 秦汉时期 《 史记 》 记载: “ 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 ”“ 楚越之地 ( 指江南地区 ) 地广人希 ( 稀 ) …… 无积聚而多贫 ” 在当时我国经济发展格局中,关中和巴蜀并称 “ 天府之国 ” ,这是我国西部经济发展史上最辉煌灿烂的时期 唐宋时期 唐初曾转东南之粟以供京师;安史之乱后,关中粮食供给,主要靠江淮及江南地区。南宋学者说:漕运之利,今称江淮,关河无闻;盐池之利,今称海盐,天下仰给,而解盐荒凉;陆海之利,今称江浙,甲于天下,关陕无闻;灌溉之利,今称浙江、太湖,甲于天下,河渭无闻 明清时期 我国经济发展的东西差距进一步拉大。 “ 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 ” 反映了东南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 —— 摘编自林文勋 《 历史上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 不平衡的形成及其原因 》 等 根据材料,自拟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 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12 分 ) 解析: 首先拟定论题,根据表格可知不同时期中国古代东西部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并不断发生着变化,春秋战国及秦汉时期关中及巴蜀地区开发得比较早,农耕经济处于领先地位,而到了唐宋及明清时期,中国东部及东南地区经济迅速发展,远远超过西部,而西部却渐渐衰落,所以围绕中国古代东西部经济发展的这些变化提出相关论题,并进行阐述,最后对阐述进行总结。 答案: 示 例一 论题:古代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 ( 古代中国经济发展总体格局不断变动 ) 。 阐述:春秋战国至秦汉,关中等西部地区开发早,铁器和牛耕的应用,以及水利工程大规模的兴修,农耕经济处于领先地位。隋朝大运河开凿,政治统一,海上丝绸之路发达,东部经济获得较快发展;唐代关中粮食供给,主要靠江淮及江南地区;宋代,江浙甲于天下,关陕没落。表明东部经济发展很快,西部经济渐趋衰落。明清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东西差距进一步拉大,江浙成为最富庶的地区。这些都是全国经济发展总体格局变动的结果。 示例二 论题: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古代中国的经济重心在西部。 阐述:春秋战国时期,关中等西部地区开发早,土地肥沃,铁器和牛耕的应用,都江堰等水利工程的兴修等等,使关中地区经济发展处于领先地位。秦汉时期,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统治中心都在黄河中上游地区,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沟通了中西联系,长安、洛阳是当时著名的大都市,西部经济进一步发展起来。相反,江南地区较为贫瘠。因此,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古代中国的经济重心在西部。 精准押题 · 巩固提升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