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二轮复习板块二第4讲 晚清时期的中国(1840—1912年)课件(78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板块二第4讲 晚清时期的中国(1840—1912年)课件(78张)

第一部分 通史整合篇 板块二 中国近现代史 高考总复习大二轮 历 史 第 4 讲 晚清时期的中国 (1840—1912 年 ) 时空坐标 阶段特征 鸦片战争到 1912 年清帝退位 (1840—1912 年 ) ,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逐步确立时期,也是中国社会在屈辱中走向近代化的时期,主要处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政治上 屈辱线索:列强发动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主权遭到破坏,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抗争探索 农民阶级掀起了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先后发起了洋务运动与清末新政;资产阶级先后发起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成立,清政府统治于 1912 年结束。 经济上 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并被纳入次本主义世界市场;洋务企业和民族工业的出现,使中国产生了近代工业。资产阶级掀起了 “ 实业救国 ” 的思潮,民放工业在曲折中发展。 思想上 清朝统治者从 “ 天朝上国 ” 的迷梦中逐渐惊醒,向西方学习逐渐成为主流思想。 “ 中体西用 ” 、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三民主义先后登场,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社会生活上 随着中西交往的增多以及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推动,西方的生活方式传入中国,中国的物质生活和礼仪风俗受到冲击,向近代社会迈进。 政 治 (1) 列强的侵略 —— 两次鸦片战争 ① 鸦片战争: 1840—1842 年,英国以禁烟运动为借口发动鸦片战争,根本目的是 打开中国市场 。清政府战败,签订 《 南京条约 》 ,中国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 年,英法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联合发动,签订 《 天津条约 》《 北京条约 》 等 ,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加深 (2) 中国人民的反抗 —— 太平天国运动 ① 背景:鸦片战争后,封建压迫和西方侵略激化矛盾 ② 过程:爆发 —— 金田起义 ;高潮 —— 定都 天京 ,颁布 《 天朝田亩制度 》 ,北伐、西征;转折 —— 天京变乱 ;防御 —— 陈玉成、 李秀成 指挥军事, 洪仁玕 颁布 《 资政新篇 》 ;失败 —— 天京 陷落 (3) 革命纲领 ① 《 天朝田亩制度 》 :主张废除 封建土地制度 ,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愿望和要求,但其强化自然经济的主张,和 世界工业文明 的潮流背道而驰 ② 《 资政新篇 》 :是中国最早的资本主义改革方案,但没有反映农民的要求和愿望,加之中国缺乏 发展资本主义 的土壤,没有真正实行 经 济 (1) 自然经济逐步瓦解:鸦片战争后,传统的家庭手工业破产,中国农产品日趋商品化,中国被强行纳入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体系,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 商品市场 ,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2) 洋务运动兴起: 19 世纪 60—90 年代,洋务派以 “ 自强 ”“ 求富 ” 为目标,掀起了洋务运动,创办近代 军事工业 、民用工业,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甲午中日 战争中国战败,宣告了洋务运动以失败告终 (3)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在 外商企业 和洋务企业的刺激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顺应了 工业文明 的潮流和趋势 文 化 (1) “ 新思想 ” 萌发: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编撰的 《 海国图志 》 ,阐述了 “ 师夷长技以制夷 ” 的思想 (2) “ 中体西用 ”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以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提出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师夷长技以自强 ” 的思想,掀起了洋务运动 (3) 早期维新思想:以王韬、 郑观应 为代表,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兴办学校,实行 君主立宪 制度 社 会 生 活 (1) 物质生活的变化:鸦片战争后,西装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流行, 长袍马褂 与西装并行不悖 (2) 交通与通信的进步 ① 1872 年,轮船招商局成立 , 推动了中国水上交通业的近代化进程 ② 1881 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 ( 唐胥铁路 ) 通车 ③ 1877 年,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中国第一条 有线电报 线 (3) 近代报刊的出现: 1872 年创刊的 《 申报 》 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报纸 政 治 (1) 沉重的民族危机 ①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 年 ) :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 《 马关条约 》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大大加深 ,列强趁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空前的生存危机。 ②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 年 ) :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 《 辛丑条约 》 ,中国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2) 中国人民的抗争 ① 戊戌变法: 1895 年的 公车上书 ,使维新思潮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1898 年 百日维新 是戊戌变法运动的高潮。 ② 义和团运动:农民的 反帝爱国 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美梦,但也存在着盲目排外的局限性。 ③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和两千多年的 封建君主专制 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经 济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 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 资本输出 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清政府为扩大税源, 放宽对民间设厂 的限制;民族资产阶级掀起 “ 实业救国 ” 的热潮;中国人民掀起 收回利权 的斗争等 (2) 影响: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 政治 力量,开始登上 历史 舞台 文 化 (1) 维新变法思想:甲午中日战争后,救亡图存成为时代最强音,资产阶级维新派登上 政治 舞台,大力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主张君主立宪制,掀起近代中国 第一次 思想解放的潮流 (2) 民主共和思想:孙中山提出 民主共和 思想,主张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 社 会 生 活 (1) 物质生活的变化 ① 维新变法期间:维新派主张 “ 断发易服 ”“ 废止缠足 ” ,并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 ②“ 断发易服 ” 具有反清革命的色彩 (2) 交通事业的进步: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已建成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3) 通信工具的变迁:清朝晚期电报、 电话 开始出现 (4) 大众传媒的发展 ① 报刊业的发展:维新派、革命派都把报刊作为宣传自己主张的工具,中国报刊业呈现出繁荣景象 ② 1905 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 《 定军山 》 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 谢谢观看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