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一下学期历史第13周晚练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一下学期历史第13周晚练

www.ks5u.com 高一历史第十三周限时训练 ‎1.《吕氏春秋·上农》载:“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於农。民农非徙为地利也,贵其志也。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据此可知,古代统治者“重农”意在 A. 加强农业管理 B. 增加财政收入 C. 保障百姓安居 D. 稳定社会秩序 ‎【答案】D ‎【解析】‎ 材料中“民农非徙为地利也”、“易用则边境安”可以得出古代统治者“重农”意在稳定社会秩序,故D项正确;A项是“重农”的具体表现,排除;BC项包含在D项之中,排除。‎ 点睛:“民农非徙为地利也”、“易用则边境安”是解题的关键;从中分析出答案。‎ ‎2.“春初砍山,众木尽噘。至当种时,伺有雨候,则前一夕灭之,借其灰以粪。明日雨作,乘热下种,即苗盛倍收。”这种耕作方式开始被取代是在 A. 商代 B. 西周 C. 春秋战国 D. 西汉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中“砍山”“众木尽噘”“ 明日雨作,乘热下种”说明这种耕作方式特征是:放火烧山,用草木灰作为肥料,是典型的“刀耕火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刀耕火种之后,经历了石锄耜耕阶段。故“开始被取代”是在商代时期,故A项正确;BCD项不符合“开始”,排除。‎ ‎【点睛】首先分析“砍山”“众木尽噘”“ 明日雨作,乘热下种”;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答案。‎ ‎3.元朝王祯在《农书》中提出农业生产包括垦耕、耙劳、播种、锄治、粪壤、灌溉、收获等活动。这表明我国古代农业的特点是 A. 注重农时 B. 因地制宜 C. 男耕女织 D. 精耕细作 ‎【答案】D ‎【解析】‎ ‎【详解】《农书》一方面强调因时、因地制宜,另一方面又突出了根据此原则安排垦耕、耙劳、播种、锄治等活动,反映出古代农业重视技术和人力在土地上的投入以提高农业产量,即体现了农业的精耕细作的特征,故选D。A、B两项均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的观点,故排除;C项所述与材料无关,排除。‎ ‎4.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这反映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 A. 生产人员较少,效率低下 B. 生产成本较低,官府出资 C. 生产技术先进,面向市场 D. 生产专业细化,官府掌控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体现的是生产专业细化;材料“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体现的是官府掌控,D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生产效率问题,A选项排除。官营手工业生产不计成本,B选项排除。官营手工业产品不面向市场,C选项排除。‎ ‎5.武则天在位期间,十分重视农业生产,认为“建国之本,必在于农”“家足人足,则国自安”。她还命人撰成农书《兆人本业记》,颁行天下。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A. 体现了古代以农立国的思想 B. 武则天时期实施重农抑商政策 C. 唐朝加强对农业的技术指导 D. 古代农业在唐朝已经基本定型 ‎【答案】A ‎【解析】‎ 该题考查的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内容。题中的“建国之本,必在于农”是材料的主旨,故A正确;材料中突出了重视农业,但是未提及抑制商业发展,故B项错误;题中未涉及对农业的技术指导,故C项与材料无关;D项虽然符合史实,但不是材料要表达的内容。‎ ‎6.明初瓷都景德镇有官窑58座,民窑不过20座,但是到明末民窑已达到二三百座且“官搭民烧”现象逐步增多,这反映了 A.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B. 私营手工业逐步占据主导地位 C. 官营手工业已经破产 D. 皇室贵族瓷器需求量日益减少 ‎【答案】B ‎【解析】‎ 材料中由明初官窑占主导到明末民窑的迅速发展的变化及“官搭民烧”现象的出现等信息,可以得出私营手工业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成为手工业的主导,故B项正确。A选项材料中未体现,C、D选项与史实不符。‎ 点睛:材料“明末民窑已达到二三百座,并且“官搭民烧”现象逐步增多”说明私营手工业的发展迅速。‎ ‎7.宋代官田招佃,往往张榜招募流民,采取自愿原则,并订立租佃契约,同时规定如果佃农不愿继续承佃,要求退佃和迁徙,官府不得无理阻拦。据此可知当时 A. 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松驰 B. 中央对地方权力失控 C. 租佃双方毁约现象严重 D. 土地兼并现象的严重 ‎【答案】A ‎【解析】‎ 由材料“采取自愿原则,并订立祖佃契约,同时规定如果佃农不愿继续承佃,要求退佃和迁徙,官府不得无理阻栏。”,说明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松驰,故选A;材料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租佃双方毁约现象,排除C;材料无关土地兼并现象,排除。‎ ‎8.按明代规制,地方四品以上官员禁止经商。然而明代中叶以后,地方臣子们纷纷“下海”。嘉靖时,首辅徐阶就在老家华亭蓄养了许多织妇,做起了纺织生意。这说明,明代中叶以后 A. 轻商意识淡化 B. 经济模式变化 C. 内阁地位上升 D. 吏治渐趋腐败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商业的发展。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地方臣子们纷纷“下海”经商、许多织妇,做起了纺织生意,即材料意在强调明代中叶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轻商意识的淡化,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经济模式仍然是自然经济并未变化,选项B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在材料中无从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在材料中也无从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明代中叶以后轻商意识淡化 ‎9.意大利的威尼斯商人到东地中海组织货源,但发现已经没有什么香料了,而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却成为东方商品的仓库。葡萄牙在印度购买一公担胡椒不到3杜卡特,在里斯本却以40杜卡特出售,此现象最可能出现在 A. 新航路开开辟后 B. 第一次工业革命 C. 第二次工业革命 D. 一战时期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却成为东方商品的仓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控制了通往东方的海上贸易路线,从而导致出现材料中的现象,故A 项正确;西、葡两国进行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金银主要用于王室的享受,并没有用于扩大再生产,因此两国迅速衰落,故BCD项排除。‎ ‎【点睛】“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却成为东方商品的仓库”是关键信息。‎ ‎10.据统计,1400年拉丁美洲人口大约是3600万,到1600年降到1000万左右,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 B. 奴隶贸易的盛行 C.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扩展 D. 工业革命的开展 ‎【答案】A ‎【解析】‎ 欧洲殖民者在拉丁美洲实行对印第安人的种族灭绝政策,成千上万的印第安人由于被屠杀、奴役或染上殖民者带来的疾病而死去,造成拉丁美洲人口大幅下降。故答案为A项。奴隶贸易的盛行只会带来非洲人口的减少,美洲人口的增多,排除B项;第一次工业革命在18世纪60年代开始,C、D项均在材料反映的时间之后,排除。‎ ‎11.18世纪80年代初,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只有两家棉纺厂。进入19世纪后发展迅速,1802年有52家,1809年有64家,1830年有99家。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电力广泛应用 B. 蒸汽动力推广 C. 铁路时代到来 D. 新航路的开辟 ‎【答案】B ‎【解析】‎ ‎1785年,瓦特改良了蒸汽机,使机器获得了持续而稳定的动力,也使人类跨入到“蒸汽时代”。蒸汽机被广泛应用在纺织、交通等领域,为它们提供了动力,促进了纺织业的发展,英国棉纺织厂增加,故选B;电力广泛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1814年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15、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AC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1809年却发展到64家,1830年99家”,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分析解答。‎ ‎12.下表是16至19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比例 ‎1520‎ ‎1600‎ ‎1670‎ ‎1700‎ ‎1750‎ ‎1801‎ ‎1851‎ 城市总人口 ‎5.25‎ ‎8.25‎ ‎13.5‎ ‎17.0‎ ‎21.0‎ ‎27.5‎ ‎51.0‎ A. 圈地运动的影响 B. 工业革命的进行 C. 自由贸易的发展 D. 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答案】B ‎【解析】‎ A项主要是16-18世纪,排除。根据题干表格可以知道,从1750—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迅速增长,这一时期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工业革命的开展,加快了英国城市化进程,故B项正确。C项是工业革命之后,排除。表格内容不能反映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故D项错误。‎ ‎13.下表是全球能源结构变化图。造成煤炭与石油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 项目 ‎1928年 ‎1950年 ‎1990年 煤 ‎75%‎ ‎50%‎ ‎30%‎ 水力 ‎8%‎ ‎17%‎ ‎14%‎ 石油、天然气 ‎17%‎ ‎30%‎ ‎50%‎ A. “电气时代”电力资源取代了煤炭资源 B. 内燃机的大规模应用 C. 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新能源的运用 D. 蒸汽机得到广泛运用 ‎【答案】B ‎【解析】‎ 材料表明煤炭资源比重下降,但依然由相当比重,排除A;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明了内燃机,内燃机的大规模应用促使石油开采和冶炼业的发展,故选B;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新能源的运用体现在原子能的的利用,与题意无关,排除;蒸汽机得到广泛运用促使煤炭资源的开采,排除D。‎ 点睛:能源的利用状况能够从侧面反映生产力发展水平,所以我们可以从优势的能源利用判断近代化发展程度。‎ ‎14. 欧洲资本主义的发生与发展大致经历了资本原始积累、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对外经济扩张方式各有侧重,以下能对应的是 A. 商品输出→资本输出→早期殖民 B. 早期殖民→资本输出→商品输出 C. 早期殖民→商品输出→资本输出 D. 商品输出→早期殖民→资本输出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国家开始进行早期殖民活动,掠夺了大量财富,进行了资本原始积累;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进入自由竞争时期,通过大规模的商品输出,进行对外经济扩张;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垄断出现,资本家开始以资本输出侵略为主要方式,对外扩张。故选C。‎ ‎【考点定位】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与殖民扩张•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 ‎ ‎15.1915年华侨商人在北京创办了双合盛啤酒厂。其初创时期的资料可以用来研究 A. 洋务运动的民用工业 B. 戊戌变法时期的民族工业 C. 民国初年的民族工业 D. 国民政府时期的官僚资本 ‎【答案】C ‎【解析】‎ 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开始,90年代失败,A时间不符合题意;1898年戊戌变法,不久失败,B时间不符合题意;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华侨商人创办的双合盛啤酒厂属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故C正确,D错误。‎ ‎【名师点睛】‎ 首先根据时间判定是民国时期,其次,知道华侨商人在北京创办的双合盛啤酒厂属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16.随着上海开埠,西方机器棉纺织品大量涌入,松江、太湖的布市消减大半。大量洋纱充斥,不少以棉纺织为业的村庄已无纱可纺。上述状况 A. 体现中国自然经济的瓦解 B. 表明洋货已取代了土货 C. 反映中国近代企业出现 D. 说明中国市场已为洋商垄断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中“大量洋纱充斥”中国市场,“松江、太湖的布市消减大半”,很多地区“无纱可纺”说明当时中国的自然经济受洋货冲击开始瓦解。故答案为A项。B项,材料强调洋布入市后,土布减大半,不是洋货取代了土货,排除;C项,材料中未涉及中国出现机器工业,因此不能体现近代企业出现,排除;D项,中国市场已为洋商垄断的说法明显不符合史实,排除。‎ ‎17.《晚清上海的新知识空间》一书中记载:“在通商以后的上海,随着大量新事物的涌入,出现了一些新词语,如洋行、洋布、洋油、洋铁、洋火、洋车等。它们日益流行,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常用语。”这反映出 A. 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B. 中国传统服饰退出历史舞台 C. 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D. 百姓衣食住行完全走向西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随着《南京条约》开放上海以后,大量的外国新事物涌入上海,由于这些洋火、洋车等是外国物品,并且与中国同类的东西相比一般有一些优点,同时也是一种与众不同、一种时尚的标志,所以日益流行,显现出当时人们在物质生活时尚方面发生变化,故答案为C。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体现在自然经济的破坏,与题干不符,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新事物的涌入,就全部不穿本国服饰,B错误。百姓衣食住行完全走向西化明显与历史不符,D错误。‎ ‎18.据载,江苏宜兴“民国以来……新郎之戴顶履靴者仍属有之。然亦有喜学时髦,著大礼服,戴大礼帽,以示特别开通者”。这说明宜兴 A. 民众思想保守 B. 新旧婚俗观念对立 C. 婚俗变革剧烈 D. 社会风气渐趋开放 ‎【答案】D ‎【解析】‎ ‎“新郎之戴顶履靴者”是属于旧时婚俗,“亦有喜学时髦,著大礼服,戴大礼帽,以示特别开通者”说明是新式婚俗,当时两种婚俗的同时并存,说明D符合题意;B与题意不符,故排除;A不能说明新式婚俗的存在,C的表达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C。‎ ‎19.1923年,苏联政府对165万家企业进行统计,88.5%属于私人所有或租赁,而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只占11.5%。上述状况 A. 推动了苏联工业的发展 B. 削弱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C. 抑制了市场的积极作用 D. 赢得了资本主义国家信任 ‎【答案】A ‎【解析】‎ 苏俄从1921年实行新经济政策,对国家不能经营的企业实行租赁方式给外国资本家经营,这一措施为后来苏联工业化发展奠定基础,A正确;该措施并不是削弱国家对于经济的控制,B错误;新经济政策是利用市场发展经济,C错误;D明显不符合新经济政策作用。‎ 点睛:经济政策可归纳为“一、二、三”‎ 一个创新:在小农经济占优势情况下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 两个特点: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 三个背景:政治危机、经济危机、直接过渡失败。‎ ‎20.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高尔基汽车厂由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援建,哈尔科夫拖拉机厂设备是德国和美国制造的,并由美国人担任建设总工程师。这表明 A. 苏联工业化得到西方国家支持 B. 苏联利用西方资源推进工业化 C. 西方与苏联双方意识形态趋同 D. 苏联的经济体制发生根本变化 ‎【答案】B ‎【解析】‎ ‎20世纪30年代,西方国家发生经济危机,商品很难外销,苏联利用这一时机引进西方技术发展工业化,B正确;苏联是利用西方国家资源,不是得到西方国家的支持,A错误;苏联和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明显不会趋同,C错误;苏联仍然是计划经济体制,D错误。‎ 点睛:苏联经济体制 ‎21.20世纪20年代起的约七十年里,苏联的建设道路影响深远,发人深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动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挫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苏联兴亡史》‎ 材料二 ‎ ‎ 苏维埃的国家工业化方法,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方法根本不同。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都是从轻工业开始。——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实行工业化。……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五十年至一百年。我们应当在十年内跑完这一段距离。或者我们做到这,或者我们被人打倒。‎ ‎——《斯大林选集》(下卷)‎ 材料三 苏联工业总产量位次变化表 ‎1928年 ‎1932年 ‎1937年 世界 世界 欧洲 世界 欧洲 工业总产量 ‎5‎ ‎3‎ ‎2‎ ‎2‎ ‎1‎ ‎——据《俄国及苏联国民经济建设文件汇编材料》‎ 材料四 目前这种困难的经济和生活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是苏联式的经济造成的后果。我们不得不付出代价,为苏联体制所固有的过分依赖原料工业和国防工业而损害日用消费品生产的发展付出代价……为限制甚至压制企业和个人的创造性和进取精神付出代价。今天我们在收割那几十年的苦果,既有物质上的,也有精神上的。‎ ‎——普京《千年之交的俄罗斯》‎ 材料五 2000年,俄罗斯社会和民族问题独立研究所做的民意调查结果如下:‎ ‎14.6%受访者:20世纪俄罗斯的成就超过其他任何世纪;‎ ‎13.2%受访者:这是俄罗斯最不成功和最困难的一百年;‎ ‎2/3受访者:既取得了伟大成就,也遭受了空前损失。‎ ‎——据吴恩远《“关于苏联解体教训”一些流行观点的检讨》‎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列宁“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的是哪一经济政策?这一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的举措及其作用各是什么?与“用冲动的办法相比”,这一政策有什么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斯大林为什么优先发展重工业?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苏联能“在十年内跑完这一段距离”的原因?‎ ‎(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苏联式的经济有哪些弊端?‎ ‎(4)材料五中,哪个观点比较客观?它符合怎样的评价方法?‎ ‎【答案】(1)政策:新经济政策。‎ 措施与作用: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提高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 特点: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经济。‎ ‎(2)可以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 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工业化模式。‎ ‎(3)弊端: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计划指令压制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从农民那里拿走东西过多,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4)“既取得了伟大成就,也遭受了空前损失”最为客观。‎ 全面、一分二地看问题。‎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1921年”可知是新经济政策;第二小问依据所学新经济政策措施从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以及作用回答即可;第三小问结合所学从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经济回答。‎ ‎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五十年至一百年。我们应当十年内跑完这一段距离”信息并结合所学从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三和所学从计划经济体制和工业化模式回答。‎ ‎ (3)依据材料四“苏联体制所固有的过分依赖原料工业和国防工业而损害日用消费品生产的发展付出代价”和所学从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落后以及牺牲农民利益发展重工业回答。‎ ‎ (4)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五“既取得了伟大成就,也遭受了空前损失”可知最为客观;第二小问依据材料可知是一分为二的观点评价。‎ ‎【点睛】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逐步、间接地过渡到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放弃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新经济政策的评价:表明苏俄探索出了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之上,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