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重庆市江津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重庆市江津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

重庆市江津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 历史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24道选择题,每道2分,共48分)‎ ‎1、西周的舆服制度是贵族等级的标志之一。所谓“舆”是指车,“服”是指冠冕和服饰。册命與服为官方的信物,为政府任命官员爵位、身份及权利的象征。公、候、伯、卿、大夫、士的等级不同,所享用的與服都不相同。这表明 A.與服适应周礼的发展而得以不断完善 B.舆服制度是专制王权强化的标志之一 C.舆服制度对平民和奴隶的限制比较少 D.與服制度与分封制及礼乐制联系紧密 ‎2、 殷人祭祀祖先的主要目的是想通过取悦先王先公等获得庇护,避免灾难。与此相比周人有着明显的不同:“夫圣王之制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人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商周祀祖制度的演变 A.反映出上古时期帝王创立祀祖制度旨在社会教化 B.表明商周等早期政权日益重视以神权维护世俗权 C.显示出早期宗教文化中越来越多的人文理性因素 D.推动了战国时期崇尚君主集权的法家思想的诞生 ‎3、《尚书大传》说:“古者诸侯始受封,必有采地:百里诸侯以三十里,七十里诸候以二十里,五十里诸侯以十五里。其后子孙虽有罪黜,共采地不黜,使子孙贤者守之世世,以祠其始受封之人,此之谓兴灭国,继绝世。”材料反映了 A.安士重迁是分封制的思想基础 B.世代相传的采地是维系宗法体系的纽带 C.嫡长子并非封国唯一的维承人 D.封地是诸候此袭的私有财产 ‎4、《国语·周语》谓:“宣王即位,不籍千亩,虢文公谏,王弗听。……三十九年,战于千亩,王师败绩于姜氏之戎。宣王既丧南国之师,乃料民于太原。仲山父谏曰:“民不可料也!’王卒料之。 这反映出周宣王时 A.高度集权,独断专行 B.荒废生产,征收重税 C.形势变化,旧制动摇 D.诸侯反叛,分封制瓦解 ‎5、钱穆认为春秋时期“‎ 当时霸政,有二大要义:一则为诸夏耕稼民族之城市联盟,以抵抗北方游牧部落之侵略,因此得保持城市文化,使不致沦亡于游牧之蛮族。二则诸夏和平结合以抵抗南方楚国之武力兼并,因此得保存封建文化,使不致即进为郡县的国家。”由此可以推断出,春秋时期 A.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导致分封制崩溃 B.南方楚国已率先实行郡县制 C.“霸政”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宗法分封制 D.南北边患造成周王室衰微 ‎6、秦代北方的郡只相当于今天的一两个地区,河东郡就略似今天山西省的临汾、运城两地区;而南方的郡有如今天的一个省或更大,九江郡起初就相当于今天安徽省及江西省的大部。后来南方政区的幅员越变越小,其政区幅员的变化效率比北方要快。这种变化表明 A.统治疆域的扩大 B.北方经济的衰落 C.中央集权的加强 D.政区细化的趋势 ‎7、‎ 记述 出处 ‎“二世还至成阳,曰:‘先帝为成阳朝廷小,故营阿房宫。为室堂未就,会上崩’。”‎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杜牧《阿房宫赋》‎ ‎“秦阿房一名阿城。在长安县西二十里。西、北、(东)三面有墙,南面无墙,周五里一百四十步。”‎ ‎[宋]宋敏求《长安志》‎ ‎“东西北三面墙内存有夯土台,未发现秦代的文化层,未发现大规模火烧痕迹。”‎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阿房宫考古发现与研究》‎ 上表为不同史籍关于阿房宫的历史叙述,据此可知 A.秦二世为先帝营造阿房宫 B.文献记载各异不足为信 C.杜牧曾游览秦朝宫殿遗址 D.秦营造阿房宫但未建成 ‎8、春秋战国时期的“士”,不仅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甚至有些时候可以与权力分庭抗礼;但是后来,独立人格在士大夫身上极为匮乏,他们在思想上依傍古人、拘泥经典,在政治上热衷仕途、委身皇权。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小农经济的发展 B.宗法纲常的束缚 C.专制制度的强化 D.科举制度的僵化 ‎9、《后汉书》记载,东汉时,有个叫赵宣的人,葬亲后不久就关闭墓道,在墓道中守丧20年,博得“乡邑称”的类名,“州郡数礼请之”,他推托。太守亲自登门求见,才知其有五个孩子,都是在守墓期间生的,太守大怒, 以“诳时惑众,诬污鬼神”将其治罪。这个事件主要反映 A.汉朝选官依据儒家思想 B.汉朝选官注重孝行与廉德 C.汉朝注重对官员的监督 D.汉朝察举制存在消极影响 ‎10、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汉武帝委任其为江都王国相。后皇帝祭祖之地发生火灾,董仲舒欲借机宣扬“天人感应”以告诫汉武帝,汉武帝大怒,将其打入死牢。后来董仲舒罢官免 死,不敢再说灾异之事。这表明 A.董仲舒放弃了自己的思想主张 B.汉武帝拒绝“天人感应”学说 C.中央集权不容儒家学者干涉 D.皇帝垄断对“天意”的解释 ‎11、“(刺史)以六条问事,非条所问,即不省。一条,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二条,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三条,二千石不恤疑狱;四条,二千石选署不平;五条,二千石子弟恃估荣势;六条,二千石违公下比。” 可见刺史的设置 A.不干涉郡国正常的行政权 B.削弱了丞相的权力 C.彻底解决了封国威胁问题 D.严重威胁到了皇权 ‎12、西汉昭帝时召开盐铁会议,代表政府的桑弘羊与代表民间的贤良文学,就西汉以来的财政经济政策等问题展开辩论。会后政府颁布法令,改酒业官营为向卖酒者征税,又下令罢关内铁官,部分地允许私人采炼和贩运铁器。这反映出当时 A.盐铁官营不利于国家统一 B.政府抑商政策发生异变 C.官营经济由膨胀转向收敛 D.民意左右着政府的决策 ‎13、著名学者易中天在其《中华史卷十二:南朝,北朝》中指出:“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南北朝的历史意义,我认为那就是:原来有的没了,原来没的有了。什么没了?五胡。什么有了?南北。”这说明 A.汉民族对少数民族的单向融合导致五胡的消失 B.南北分野对中华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C.国家分裂严重影响了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 D.民族融合是导致民族消失的根源 ‎14、北齐均田令中,有“‎ 每丁给永业田(不必归还政府的土地)二十亩,为桑田,期中种桑五十根,榆三根,枣五根”的条文。隋朝均田令也规定了永业田必须“课之以桑、榆及枣”,“以备生生之资,以供养老之具”据此可知 A.农民的负担逐渐减轻 B.均田制推动了小农经济发展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 D.政府的土地政策趋向于宽松 ‎15、钱穆在《中国传统政治》中说:“魏晋时代的九品中正制,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 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这段史料可以用来说明 A.国家政治制度的创建体现了时代特征 B.选官制度体现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博奕 C.制度的设计要与社会经济水平相一致 D.九品中正制有利于各地区人才的选拔 ‎16、北魏寇谦之在“以礼度为首”的总原则指导下对道教进行改革,强调修身以求内圣外王,并教生民,佐同扶命。这表明 A.儒道开始出现融合趋势 B.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佛道的挑战 C.道教主动适应社会变革需要 D.修身齐家治国成为道教的宗旨 ‎17、秦代中央政府行政工作由九卿具体执行,儿卿如奉常《管宗庙礼仪》、郎中令(管宫警卫)、廷尉(管司法审判)、宗正(管宗室事务)、治粟内史(管财政税收)等;而唐代中央政府行政工作由六部具体执行,分为吏、兵、刑、户、礼、工六部。下列关于唐代制度与秦代制度的比较,说法正确的是 A.秦代把行政工作分为九类,比唐代的六类更加严密 B.唐代基本革除了秦代残留的贵族政治残余 C.唐代的六部制相比秦代的九卿制强化了中央集权 D.从九卿到六部,反映的是儒家思想对政治的影响加深 ‎18、何一民在《中国城市史纲》中提到,唐代主要城市有长安、洛阳,扬州、益州、杭州、苏州、湖州、常州、鄂州、洪州、广州等70个之多。他认为,唐代的城市在数量上有所增加,分布也较广泛且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长江下游地区。这表明 A.唐代经济发展较为均衡,交通对城市的发展影响最大 B.唐代城市兴起。体现了精耕细作小农经济的普遍发展 C.对外贸易的发展、商帮的浦现促进了南方城市的发展 D.唐代东部地区经济较为繁荣,有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 ‎19、据《唐六典》载,长安城共有114坊,东市和西市各占2坊,每处坊、市皆有围墙。此外110坊以朱雀大街为界,由万年县,长安县分半统辖。东、西二市共4坊中,亦有坊墙与其他居民区坊院隔开。正北面为唐朝中央机构所在地。这种布局体现了 A.规模宏大的商业功能 B.分化管理便于控制的理念 C.儒家思想的政治追求 D.政治以及军事中心的价值 ‎20、宋代丞相吕蒙正曾说:“中书、枢密院,自来难处之地。唐末帝王,专委臣下,致多缺失。兼家族早有保全。 今陛下躬决万几,臣下止于奉行圣旨,臣尝与同列等言,实知荣幸。”这说明 A.唐末帝王不顾大臣安危 B.宋代中央集权加强 C.藩镇割据削弱唐末皇权 D.宋代君主专制强化 ‎21、北宋科举增加了取士数量,许多贫穷士人通过科举成功完成了身份的蜕变,这使后来者有理由相信,可以通过科举凭借自身实力获得光明前途,并跻身贵族。据《宋史》记载,在有传的1953人中,布衣入仕者占55. 12%。 这一现象有助于 A.构建平等的政治管理体系 B.大幅提升政府行政效率 C.进一步完善科举选官程序 D.改变传统政治结构 ‎22、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宋政府开始颁给州县官员格式固定的“历子”,令一一填写。其内容包括户口税收、劝课农桑、兴修水利、招诱流民、公平执法、摒除盗贼等项目。任满时携至京师,以,为作终考核及终作以后赏罚升黜之凭据,“敢有妄书功劳”者皆予除名。据此可知 A.完善地方考核利于中央集权 B.廉政与监察是强化皇权的关键 C.制度的创新受到时代的局限 D.保护小农经济是政策的出发点 ‎23、由下表可以看出,两宋时期 两宋部分市镇商税岁入比较(单位:贯)‎ 地名 全州商税岁额 市镇商税岁额 市镇商税所占全州收入%‎ 地名 全州商税岁额 市镇商税岁额 市镇商税所占全州收入%‎ 越州 ‎6653.776‎ ‎12082.65‎ ‎18.18‎ 绍兴府 ‎105314.014‎ ‎21649.117‎ ‎20.55‎ ‎64953.048‎ ‎10021.155‎ ‎15.4‎ 常州 ‎110196.49‎ ‎47679‎ ‎43.2‎ 常州 润州 ‎39502.962‎ ‎6309.962‎ ‎15.97‎ ‎|镇汀府 ‎206296‎ ‎131349‎ ‎63‎ A.商业经济型的城镇正在崛起 B.传统经济结构发生质变 C.经济重心完全实现南移 D.商税成为国家主要财源 ‎24、宋代话本《张生彩鸾灯传》描写了张生元宵观灯引出的爱情佳话,《张主管志诚脱奇祸》描绘了张胜与小夫人“鬼魂”的遇合,声色和娱乐成为新的文学叙事的主题。 可见宋代话本 A.具有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 B.动摇了传统的礼仪道德规范 C.真实再现了北宋城市生活 D.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二、材料阅读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湖北省云梦睡虎地秦筒,睡虎地秦墓的墓葬主人叫“喜”,是秦王朝一名与法律有关的低级官员。这些秦简写于战国晚期及秦始皇时期,经过分类整理,其内容包括:《秦律十八种》、《效律》《秦律杂抄》、《法律答问》、《封诊式》《编年记》、《语书》、《为吏之道》、甲种与乙种、《日书》等十种。在《秦律十八种》的“田律”主要涉及农田管理,农业耕种,粮食处理等方面的法规,其内容也非常简单,其中一条:“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雍(壅),简单释义为:春天二月以后,不可以砍伐山中的树木、木材,不可以在河流中筑坝阻挡河流。《封诊式》是关于查封与勘验程序式的一部书籍,书中大部分内容均以案例为主,有审讯犯人、抓捕、自首、惩办、勘验等方面内容。此外,睡虎地秦简中的一些法律形式影响着后世法律的制定。比如《法律答问》,这部分内容中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法条,而是通过问答的方式解决司法中的难题,有的直接给予司法处理的答案或结果。这样的问答有效的解释了法律,解释了罪名有助于司法审判的精准。这种方式,到了后世经常使用。‎ ‎——姚远《云梦秦简中的秦代法制》‎ 材料二 两千年前的秦王朝,我们对他的了解只能凭借前人记述:那是一个短命的王朝,那个王朝暴戾无道……两千年前的秦汉法律,史料所见更是只言片语,语焉不详。是法制落后、人重法轻?还是历史长河漫漫,史料湮灭不全?两千年后的我们难以一窥真相。‎ ‎——姚远《云梦秦简中的秦代法制》‎ 材料三 罗马共和国时期刑法的罪名,多有处死“以祭谷神、奉献于神”的规定。只对有主观敌意的犯罪行为人进行刑罚,如“敌意杀害他人”与“不希望杀害他人但不幸发生杀害他人的行为”,前者处予死刑,后者可通过交付一只公绵羊替罪;这一原则长期沿用。进入帝国时期,出现了大量包括宗教犯罪在内的新罪名。执法官根据社会地位确定刑罚的差别,同一种犯罪一般有两种刑罚,一种针对体面者,一种针对下层百姓。罗马私法发达、公法相对滞后的状况深刻影响了罗马刑法发展进程,罗马刑法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在整个古代罗马法制史中,犯罪与刑罚始终散见于大量的单行法律之中,且二者之间对应的随意性相当大。‎ ‎——郭静《罗马刑法的发展进程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朝法律的特点;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对秦朝法律简要评价。(10分)‎ ‎(2)根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朝法律与罗马法产生背景的不同之处,并谈谈对当今中国法制建设的启示。(15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朝代 经济 政治 文化 唐 曲辕犁普遍推广。‎ 茶广泛种植。‎ 均田田制逐渐瓦解。‎ 港口城市贸易繁荣,“海上丝绸之路”有所发展 实行三省六部制 科举考试以进士和明经为主。出现“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出现谏官。‎ 佛教进入全盛时代,刊印《金刚经》。‎ 诗歌步入鼎盛时期。‎ 书法“颜筋柳骨”。‎ 宋 从越南引进“占城稻”。‎ ‎“田制不立”,土地买卖频繁 宋坊市界限打破,出现纸币交子。‎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管理海外贸易的市舶司广泛设立。‎ 中央设三司使,地方设知州和通判。‎ 州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体系形成,实行“糊名出法” 现谏院。‎ 理学兴起。‎ 词、曲、话本逐渐兴起,出现南戏。‎ 苏黄米蔡四大家,主张“有意无法”。‎ ‎“三大发明”完成。‎ ‎——据樊树志 《国史概要》等整理 上表为中国唐、宋两朝若干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相互关联,史论结合。)‎ ‎27、【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三国以降,州一郡一县三级政区成为正式制度。南北朝时期,州郡增置日多,全国一度出现275州统领663郡、1500县的局面。北齐文宣帝一举裁减一半以上的郡县,开精简之先河。隋初,“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具察(僚)以众,资费日多。”隋文帝接受大臣建议,“存要去闲, 并小为大”,“罢天下诸郡”,以州统县, 将行之三百年的州一郡一县三级制改为州一县二级制。隋文帝还“悉废汉以来州郡辟署佐僚之制”,罢废州县乡官,“大小之官,悉由吏部”,吏部在选用地方官佐时全都使用外地人。刺史、县令皆每年考核政绩,三年一迁,佐官四年一迁,不得重复任用。这为日后推行的选举(官)制度奠定了基础。‎ ‎——据岑仲勉《隋唐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代地方制度改革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代地方制度改革的影响。(9分)‎ ‎28、【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陈亮(1143~1194年),字同甫,号龙川,浙江永康人。他曾多次上书宋孝宗,反对“偏安定命”,倡言恢复、复兴国家统一大业。他反对道学,与朱熹多次进行论辩。认为,学者的首要任务是要讲求兵刑钱谷等可以富国强兵、复仇雪耻的实用学问,舍此不讲,却天天低头拱手、徐行缓语地去谈道德性命,这般人实际上都是“风痹不知痛痒之人”。他指出,凡足以“开物成务,治国家平天下”的学问,都要兼蓄并包,不应只把修身养性等内省功夫当作真学问,应博采众长,择善而从。他力倡礼乐刑政并出而用之,提出“王霸并用”的主张。认为刑法、智力虽属霸道,却恰可弥补王道德泽有余而事功不足的缺陷,用现实主义的各种谋略包括霸道来解决危艰时局,完成中兴大业。‎ ‎——摘编自董海鹏《陈亮事功思想探析》‎ ‎(1)根据材料,概括陈亮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时代背景。(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陈亮的思想主张。(5分)‎ ‎1-10 DCBCC CDCDD 11-20 ACBBA CBDBD 21-24 DAAD ‎25、(1)特点:涉及范围广;关注农业(关注生态);实用性强(可操作性强);对后世影响大。(1点2分, 任写3点6分)‎ 评价:积极;秦法内容十分丰富、细致,有利于秦王朝巩固统一;(2分)‎ 消极:严刑峻法,导致阶级矛盾激化,致使秦朝速亡。(2分)‎ ‎(2)不同: (中国部分若写成整个中国古代史的特征不给分)‎ 政治环境不同: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大一统的秦朝重视法治;(2分)古罗马平民力量强大,影响了法律制定。(2分)‎ 经济基础不同,泰朝以农业为立国之本,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2分)古罗马商品经济繁荣、对外贸易活跃。(2分)‎ 思想文化不同:秦朝推崇法家思想;(2分)古罗马宗教思想影响政治生活。(2分)‎ 启示:完善社会主义法治;注意立法保护生态环境;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能过于随意;借鉴世界先进法治经验等。(言之有理即可,任写1点2分,任写2点3分)‎ ‎26、示例:‎ 论题:宋代经济政治的发展推动了文化的繁荣。‎ 阐述:一方面,坊市界限的彻底打破和海外贸易的发展,宋代的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带动了城市生活的丰富和市民阶层的壮大,代表市民阶层价值取向的市民文化也随之兴起,词、曲、话本均为市民文化的典型表现。‎ 另一方面,宋代大兴科举,重用文官,知识分子社会地位提升,从而推动了宋代文化的发展,这一时期,儒学思想复兴;艺术家们更多关注意境的表达,而非法度,这就是苏轼强调的“有意无法”。‎ 综上,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市民文化的繁荣,而科举制的推行及文官政治的特色推动了理学的兴起和文艺的发展。‎ ‎27、(1)前代地方治理混乱,弊端日益显现;国家政权初步统一,需要加强中央集权;统治者善于采纳大臣建议,励精图治。(每点2分,共6分)‎ ‎(2)结束了士族豪强垄断地方政权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减轻了政府和民众的负担,提高了行政效率;为科举制的推行奠定了基础;影响了后世的行政区划及基层社会的治理。(四点以下每点2分,答出四点9分)‎ ‎28、(1)主张:光复中原,统一国家;倡导富国强兵的实用学问;学问应兼蓄并包,博采众长;治理国家要礼乐刑政并出,王道和霸道并用。(每点2分, 最多6分)‎ 时代背景:金军南扰,战乱频乃;南宋偏安江南;理学盛行。(每点2分,最多4分)‎ ‎(2)评价:适应了济世救亡的社会现实需要;冲击了理学道德性命心性等脱离实际的空谈,对后世产生了一定影响;以天下为己任思想,表现了知识分子“治国平天下”的爱国主义情怀。(每点2分,答3点给5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