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4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第一高级中学 2019-2020 学年 高二 4 月月考试题 一、单选题 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 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 蔽将不可胜穷。”王国维这段话的主要含义是 A. 指出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 B. 嫡长子继承制的出现具有历史必然性 C. 没有比嫡长子继承制更好的权力交接制度了 D. 嫡长子继承制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 【答案】B 【解析】材料主要说殷周时期王位如何世袭,一是立嫡一是立贤,立贤优于立嫡,但殷周还 是立嫡,原因是立贤“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显然,王国维的意思是说嫡长子继承制 的出现具有历史的必然,故 B 项错误。材料说明嫡长子继承制实行的必要性,不是弊端,故 A 项错误。材料没有比较嫡长子继承制与其他权力交接制度优越性,故 C 项错误。材料中说 明嫡长子继承制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故 D 项错误。 2.有学者指出:封土赐民之制,是造成春秋以来割据局面的基础。谷禄官俸制度兴起后,“臣 下无土地人民以为抗上之资,任之即官,去之即民。”这一转变 A. 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B. 逐渐动摇了世卿世禄制 C. 防止了地方势力的勾结 D. 巩固了西周的宗法制度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封土赐民”是指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分封制是世卿世 禄的,世代为官即可世代享受俸禄。但官僚制度兴起后,皇帝任用他,他就是官员,不任用 他,他就是百姓,因此动摇了世卿世禄制度,B 选项符合题意。题目涉及到的是官僚制度, 尚未涉及到小农经济,A 选项排除。“防止”一词说法过于绝对,C 选项排除。分封制是宗 法制的政治基础,分封制废除并不能巩固宗法制,D 选项排除。 3.费正清在《剑桥中国秦汉史》中说:“它在质和量的方面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以至 它可以名之为‘革命’,虽然这‘革命’是从上面推行,而不是从下面推动的。这个成就, 并没有由反秦的农民起义造成的政权所转移,它才是古代中国的真正革命。”这场革命 A. 巩固了西周的宗法制度 B. 逐渐动摇了世卿世禄制 C. 限制了地方势力的勾结 D. 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答案】C 【解析】秦汉时期,自上而下地在质、量上改变中国面貌的“革命”指的是建立垂直管理地 方的中央集权制度,这场革命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限制了地方势力的勾结,C 项 正确;秦汉时期宗法制度进一步受到冲击,A 项错误;世卿世禄制在秦汉时期已经被废除, B 项错误;促进小农经济发展不是中央集权制度的最主要作用,D 项错误。 4. 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 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 A. 表明军国大事是最终由朝臣议定 B. 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 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 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答案】D 【解析】题中材料描述了秦汉时期军国大事先由群臣商议,然后宰相上奏皇帝,皇帝最后做 出裁决。这种商议的做法有利于集思广益,减少决策的失误。所以本题选 D。A 项表述与材 料“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相矛盾。B 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C 项对材料的理解 错误,并不能起到监督皇权的作用。 5.以下为不同史籍关于汉代察举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是 《汉书·武帝纪》 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后汉书·左雄列传》 雄又上言:“……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 帝从之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太祖(曹操)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 年二十,举孝廉为郎 A. 孝廉成为两汉时期选官的唯一标准 B. 增加选官的限制以保障贵族政治的稳定 C. 两汉到魏晋时期察举制度不断完善 D. 东汉末年选官实践与制度设计出现背离 【答案】D 【解析】从材料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年二十,举孝廉为郎中可以看出,东汉 末年,察举制出现了比较大的问题,与设计之初相背离,故 D 项正确;A 项错误,错在“唯 一标准”;B 项错误,选官制度的发展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C 项错误,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察举制在不断走向末路。 6.汉武帝时,重用低级官吏和侍从人员为尚书令、侍中等,共议军国大事。东汉光武帝“虽 置三公(司徒、司空、太尉),事归台阁(尚书台)”,尚书台官位低微,职权却较大。这 说明两汉时期 A. 中枢机构出现重大调整 B. 行政机构形同虚设 C. 分权制衡体制逐步形成 D. 政府决策渐趋集中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自西汉起以低等级官员组成的尚书令机构参与核心机要事务,至东 汉时品级较低的尚书台仍掌握重要职权,国家中枢权力向尚书台倾斜,反映了中枢机构出现 重大调整,故 A 项符合题意;汉代以丞相为首的外朝成为行政机构,并非形同虚设,排除 B 项;题干信息不能反映汉代中央机构的权力制约,排除 C 项;题干信息不能反映决策权的集 中趋势,排除 D 项。 7.汉代对地方割据势力的打击产生了两个副产品:一个是强化了郡县制,另一个是产生了新 的选官制度——察举制。这主要说明 A. 血缘政治的影响力逐渐减弱 B. 汉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完善 C. 地方割据势力促进社会转型 D. 地方势力决定集权的发展 【答案】A 【解析】材料中“两个‘副产品’”之郡县制,出现于春秋时期,此时一些诸侯国在新兼并 的地区设县,后来又在边地设郡。郡县制的实行标志着传统的血缘政治开始让位于地缘政治, 分封的宗法政治开始让位于类似于公务员制度的官僚政治。材料中“汉代对地方割据势力的 打击”所产生的两个“副产品”中的察举制,打破原来的世卿世禄制,也使血缘关系渐趋减 弱。故答案为 A 项。B 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代君主专制并不“完善”,排除;C 项, 中国古代历史自秦朝已经进入封建社会,汉朝不是社会转型时期,排除;D 项,该项表述不 符合史实,地方势力不能决定集权的发展,排除。 8.汉代御史大夫为副丞相,主管监察。唐代设御史台,实行三省、六部、一台的政治制度。 御史台分左右御史,分别监察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和州县地方政府。这一变化 A. 表明监察权脱离相权而独立 B.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C. 推动了官僚政治体制的形成 D. 有利于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汉代的监察权属于相权,而唐代御史台的设立使监察权不再属于相权 而是独立的,即选 A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加强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官僚政治体制的形 成均是在秦代,所以选项 B、C 均不符合题意,排除;这一变化和中央与地方的对立是否缓 解无直接的关联,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A。 9.宋真宗曾作《劝学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房不用架高梁,书中自 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有女颜如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 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这表明宋代科举 A. 推动了八股取士的形成 B. 完善了中央集权体制 C. 使社会各阶层热衷科举 D. 影响了社会价值取向 【答案】D 【解析】材料“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有女颜如玉……书中车马多如 簇”“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反映了宋代科举对社会价值取向和观念的较大影 响,故 D 正确;八股取士形成于明清时期,排除 A;材料信息与中央集权体制无关,排除 B; “社会各阶层热衷科举”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C。 10.公元 1314 年,元朝决定实行科举考试,将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作为重要考试内容, 还确立了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分卷考试,各取二十五人的制度。这一措施 A. 促进了元朝文化学术繁荣 B. 终结了蒙古贵族特权政治 C. 体现了人才选拔地域公平 D. 加速了元政权封建化进程 【答案】D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元朝恢复科举制,以《四书章句集注》作为重要考试内容,并按民族 分化政策进行考试并分别录取的制度,有利于元政权封建化进程,D 正确;A、B 与材料无关; C 不是材料主旨。 11.元朝时,“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摩之州,往往在是, 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这种变化反映了 A. 人口增加推动边疆开发 B. 君主专制统治更加强化 C. 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D. 地方管理制度模式一致 【答案】C 【解析】“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摩之州,往往在是,今 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说明元代利用行省管理地方,加强中央集权,C 正确;A、B 和 D 错误。 12.明初,朱元璋在废中书省的同时,有意提高六部地位,使六部成为皇帝直接领导下的行政 管理部门,六部尚书参与全国性的大政大狱研究,不再像过去那样凡事都必须向丞相汇报请 示。这一举措 A. 有助于提高中枢机构行政效率 B. 扩大了六部权力范围 C. 有效保障了皇帝决策的正确性 D. 缓和了君相之间的矛盾 【答案】A 【解析】六部过去凡事都必须向丞相汇报请示,导致办事效率相对低下,现在“使六部成为 皇帝直接领导下的行政管理部门,六部尚书参与全国性的大政大狱研究”有助于提高中枢行 政机构效率,A 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六部权力的扩大,B 排除;“保障了”太绝对了,A 错 误;当时已经没有丞相了,排除 D。 13.明人朱国桢在《皇明大政记》称:“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 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审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 有不符意,则驳使更拟;再不符意,谯让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这反映出明代内 阁 A. 继承了之前宰相的全部职责 B. 上升为中央一级的行政中枢 C. 辅助皇帝处理国家军政大事 D. 获得了“票拟”等决策大权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 帝一一省揽审定”可知内阁大臣并没有实权,决策权属于皇帝,故选 C 项,不选 A、D 两项。 结合所学可知,内阁始终没有成为中央一级的行政中枢,始终不是法定机构,始终不能统领 六部,不选 B 项。 14.吕思勉指出,古代中国封建有四次反动:第一次是项羽复辟六国贵族的封建制度;第二 次是刘邦的封建;第三次是西晋封建司马氏宗室为诸侯王;第四次是朱元璋封建他二十几个 儿子为藩王。这种现象说明 A. 分封制日益发展完善 B. 血缘政治的深远影响 C.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 D. 利用宗室是强化皇权的主要手段 【答案】B 【解析】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出现过四次“分封”,诸如复辟六国贵族、分封同姓王、封建司 马氏宗室分封诸子的活动,结合所学可知,B 项正确;“分封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崩溃, A 项不符合史实;分封制不利于中央集权,C 项错误;中国古代强化皇权的主要手段是分化、 削弱相权,D 项不符合史实。 15.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强化,往往通过削弱相权、完善监察体制、调整中央和地方关系等 手段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政治架构的设计与职权的变更较为突出。下列选项中,在地位和 职权大体相当的一组是 A. 东周诸侯国与元行省 B. 唐政事堂与宋中书门下 C. 西汉州刺史与明监察御史 D. 宋提点刑狱司与明通政司 【答案】B 【解析】解题时紧扣“地位和职权大体相当”等关键信息。东周诸侯国拥有军政经大权,具 有相对的独立性,元行省制是地方的行政制度,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拥有经济、军事大权, 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故 A 项错误;唐政事堂是唐朝的最高权力机构,成为一项重 要的政治制度,宋中书门下亦指“政事堂”,宋建炎三年(1129),并中书省与门下省为一 省,称中书门下省,即宰相机构和官署,故 B 项正确;西汉州刺史是监察地方官和王侯的官 员,而明朝的监察御史被称为“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主断,官位虽不高,但权势 颇重,两者在权力与地位上差异很大,故 C 项错误;宋提点刑狱司监督管理所辖州府的司法 审判事务,审核州府卷案,可以随时前往各州县检查刑狱,举劾在刑狱方面失职的州府官员, 而通政司是明清时收受、检查内外奏章和臣民申诉文书的中央机构。其长官为通政使。其职 能就是开天下言路,两者在权力与地位上差异很大,故 D 项错误。 与元行省。 16. 《雅典政制》记载:有一次,一个名叫吕锡马库斯的人犯有死罪,行刑吏准备执行,在 他等死的时候,优美里德斯救了他,优美里德斯依据法律提出,公民未经陪审法庭判决不得 处死。到了陪审法庭举行审理的时候,吕锡马库斯以罪名不成立,得以免罪。这一记载反映 出当时 A. 雅典司法程序混乱 B. 公民生命安全缺乏保障 C. 对死刑判决的慎重 D. 司法、监察与立法合一 【答案】C 【解析】由材料中的“依据法律提出,公民未经陪审法庭判决不得处死”、“以罪名不成立, 得以免罪”可以反映出对死刑判决的慎重。故 C 项正确。 17.雅典民主制保障了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自由,却剥夺了他们拥有不受国家干预的私 人空间的消极自由。其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奴隶主专制的本质 B. 轮番而治的危害 C. 多数人暴政的弊端 D. 小国寡民的特征 【答案】C 【解析】雅典民主保障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剥夺私人空间,在本质上反映了直接民主容易造 成多数人的暴政,C 项正确;公民充分参政不能说明雅典民主本质上是奴隶主专制,A 项错 误;轮番而治只是雅典民主政治的表现,不是本质,B 项错误;小国寡民是希腊城邦的特征, 不是民主政治的本质,D 项错误。 18.公元前 427 年,希腊小城邦密提林背叛了雅典,投靠斯巴达。雅典民情激愤,公民大会 迅速作出决议,将密提林成年男子全部处死,妇女儿童罚作奴隶。第二天,民众情绪趋于平 静,公民大会撤销了原决议。据此可知,在古代 A. 希腊小邦缺乏政治自主权 B. 公民决定雅典城邦重大决策 C. 大邦争霸阻碍了希腊统一 D. 雅典公民大会有时违背民意 【答案】B 【解析】由材料信息“雅典民情激愤,公民大会迅速作出决议”、“民众情绪趋于平静,公 民大会撤销了原决议”可知,公民操纵的公民大会决定着雅典城邦重大的决策,故 B 正确; “希腊小城邦密提林背叛了雅典,投靠斯巴达”说明希腊小城邦是由政治自主权的,故 A 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希腊的统一诉求,故 C 错误;雅典公民大会是公民直接参政的场所, 代表的是民意,故 D 项本身错误。 19.《十二铜表法》规定家父出卖其子三次就会丧失家父权;后来法律又规定严禁买卖子女. 禁止将子女作为人质扣押给债权人.违者对债权人处以流刑。这表明罗马法 A. 具有野蛮落后的基本特征 B. 维护了帝国的社会秩序 C. 限制父亲在社会中的地位 D. 受到了伦理观念的影响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十二铜表法》中关于限制子女买卖的规定及相关的处罚措施体现 了对父亲关爱子女的伦理义务的维护,D 项正确;限制子女买卖的规定说明罗马法的人性化, 排除 A 项;此时罗马处于共和国而非帝国时期,排除 B 项;题干规并未限制父亲在社会中的 地位,排除 C 项。故选 D。 20.罗马法中规定:“土地所有人无适合的通道而不能有效利用其土地,有权以公正的价格 向邻居购买通行权,邻居不得拒绝。”由此可知,此规定 A. 违背了契约公平原则 B. 严重限制了公民自由 C. 旨在调和公民间矛盾 D. 意在维护公平和正义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罗马以法律形式对拥有土地而无法有效使用土地的所有人的权利进 行了保护,同时也要求购买通行权者向邻居以公正的价格购买,这是对双方利益的维护,体 现了对公平和正义的维护,D 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对土地所有者能够使用土地权益的维护, 并没有体现对契约内容的规定,故无法说明契约公平原则,排除 A。材料体现的不是对公民 自由的限制,而是对公民权益的维护,排除 B。材料中罗马法的规定并非针对公民矛盾而实 行的,而是针对公民一方面权利无法享受所规定的,不能说明在调和公民间的矛盾,排除 C。 21.19 世纪中期起,英国议会下院中各大政党都设立党监,其职责是督促本党议员在议会服 从党的纪律,与本党的立场保持一致,并对违反者予以党内惩罚。这一举措意在 A. 维护议会内部的团结 B. 提高议会决策的效率 C. 增强政党政治竞争力 D. 贯彻内阁集体负责制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当时设立党监有利于保证本党议员在议会活动中立场一致,这 是政党竞争的斗争需要,故 C 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政党制度,无法体现出议会内部状况和 决策效率,故 AB 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内阁制度,故 D 项排除。 22.下面为英国议会两院关系演变时间表,据此分析可知 1832 年 改革法案取消了贵族院对平民院议员的提名权;重新规定了选民财产资 格的限制。 1911 年 通过法案确立了平民院的财政立法权。 1949 年 颁布的法律规定财政议案只能由平民院提出,贵族院不得对它进行修改 和否定。 A. 平民院控制了立法权和行政权 B. 贵族院的人员构成发生了变化 C. 权力转移以和平渐进方式进行 D. 英国贵族的政治特权丧失殆尽 【答案】C 【解析】据材料“1832 年《议会法》取消了贵族院对平民院议员的提名权;重新规定了选 民财产资格的限制”“1911 年《议会法》确立了平民院的财政立法权的”“1949 年《议会 法》规定财政议案只能由平民院提出,贵族院不得对它进行修改和否定”可看出,以法律形 式使得 贵族院的权力不断被削弱,反应出英国以和平的方式来实现权力的转移,故 C 正确; AD 的表述过于绝对,错误,排除;B 项表述是表象不是本质,排除。 23.小威廉·皮特是英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1783 年他获任首相,时年 24 岁。他就任首 相后开创了一个先例:内阁失去议会多数信任时,还可以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直接诉诸选 民的裁决。这一先例的开创最能说明 A. 首相是国家权力中心 B. 内阁不再对议会负责 C. 责任内阁制进一步发展 D. 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作用大大加强 【答案】C 【解析】材料“内阁失去议会多数信任时,还可以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直接诉诸选民的裁 决”反映的是内阁权力的一定上升,体现了责任内阁制的进一步发展,C 选项排除;英国的 议会是国家的权力中心,A 选项排除;内阁必须得对议会负责,B 选项排除;工业资产阶级 在议会中的作用大大加强是在 1832 年议会改革之后,D 选项排除。 24.关于美国 1787 年宪法的诞生,戈登做过如下评价:如果参照一下麦迪逊在制宪会议上 所做的辩论记录,就会发现,在具体问题上,宪法的每一条款均未曾获得广泛的支持,更不 要说一致同意了。这反映出 A. 美国国会内部矛盾尖锐 B. 美国民主制度存在弊端 C. 美国宪法的诞生是政治智慧的体现 D. 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矛盾不可调和 【答案】C 【解析】制宪会议上争论激烈,难以达成“一致同意”,说明美国宪法的诞生是一个相互妥 协的过程,体现了政治智慧,C 项正确;美国国会内部矛盾尖锐与其产生前制宪会议上的争 论无关,A 项错误;制宪会议上的辩论记录不能体现“美国民主制度存在弊端”,B 项错误; 18 世纪制宪会议召开时,“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矛盾”还没有达到“不可调和”的程度,D 项错误。 25.1788 年,在纽约批准宪法大会上,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曾宣称,在“自由的共和国”“人 民的意志构成政府的根本原则”。《1787 年宪法》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 三权独立平等与相互制约 B. 大法官除犯罪终身任职 C.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 D. 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 【答案】D 【解析】材料“人民的意志构成政府的根本原则”体现的是人民主权,其中总统和议员由选 举产生最能体现人民主权,故 D 项正确;A 项体现的是三权分立原则,不符合题意,排除; B 项是为保障司法权的独立,不符合题意,排除;C 项体现的是联邦制原则,不符合题意, 排除。 26.下表为 1854 年美国国会议案表决情况,该表主要反映了党派 赞成的议案 非赢利志愿 协会公司 (10 项) 公立学 校(15 项) 社会改革(监狱改 革收容所改革等) 反对蓄奴制 商业公司 (49 项) 共和党 71% 68% 66% 82% 77% 民主党 37% 47% 41% 10% 39% A. 两党分歧日趋扩大 B. 两党代表的利益集团不同 C. 共和党是国会多数党 D. 两党对峙的格局尚未形成 【答案】B 【解析】从表中 5 种议案两党的意见可知双方有较多分歧,而在奴隶制问题上分歧最为明显, 体现了两党在奴隶制问题上矛盾尖锐,而且表中数据并未提到两党谁占据优势的问题,因此 选 B。 27.1880 年 7 月 14 日,法国庆祝第一个国庆日:到处栽种自由树;各种共和雕像在城市、 农村出现;共和政府在各地燃放烟花;并在各大城市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国庆日成为一个 全民性的大节日。这说明 A. 法兰西第一帝国得到了巩固 B. 广大民众获得参与政治的权利 C. 民主共和制在法国最终确立 D. 政府通过仪式化塑造共和文化 【答案】D 【解析】1880 年法国各地 “栽种自由树”,“共和雕像”、“燃放烟花”、“盛大的阅兵 仪式”等国庆日庆祝活动,说明政府通过仪式化塑造共和文化,D 项正确;法兰西第一帝国 在 1814 年已经结束,A 项排除;参与政治的权利与各种国庆日活动无关,B 项排除;民主共 和制在法国最终确立的标志是 1875 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C 项错误。 28.法国《1791 年宪法》在选举制度上规定,按照公民纳税额来确定选举权,每年缴纳直接 税达三天工资以上者称“积极公民”,有选举权;《1793 年宪法》则规定,凡年满 21 岁的 男子都享有选举权。出现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 启蒙运动的影响 B. 法国大革命的推动 C. 工业革命的影响 D. 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答案】B 【解析】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奠定理论基础,但不是直接原因,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 “1791”“1793”可知,当时法国正进行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旧的观念逐渐被全新的天赋人 权、三权分立等的民主思想所取代,故 B 项正确;此时,法国工业革命还未完成,故 C 项错 误;法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应为 1831 年法国里昂工人运动,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D 项错误。 29.19 世纪 60 年代,法国开始实行改革,例如议员可得到请愿权利,官方“公报”公布议 会辩论记录,废除禁止工人罢工和结社的法律。1870 年 4 月,元老院受到削弱,变为普通 上院。法兰西第二帝国后期的变化意味着 A. 工人的权利得到切实的保障 B. 元老院的地位无足轻重 C. 皇帝的专制地位进一步巩固 D. 民选议会政治地位提高 【答案】D 【解析】材料中禁止工人罢工和结社的法律被废除,使工人的权益得到了一定的保障,但是 “切实保障”明显夸大,故 A 项错误;元老院虽然受到削弱,但作为议会上院在法国的政治 生活中仍然不可或缺,并非“无足轻重”,故 B 项错误;19 世纪 60 年代法国皇帝的专制统 治开始向自由主义、议会政治演变,故地位不是进一步巩固,故 C 项错误;因为议员得到了 请愿的权利、议会的辩论记录要公布,说明民选议会对国家政治的影响扩大,地位也相应得 到提高,故 D 项正确。 30.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皇帝是国家元首,宰相主持内阁工作,议会是立法机 构,对立法和决策有决定权,任何法律未经联邦议会同意均不能生效。皇帝对外宣战或缔约 一般要取得联邦议会的同意。材料反映徳国的权力机制 A. 体现了启蒙思想家的主张 B. 继承了专制主义的传统 C. 适应了工业化的需要 D. 贯彻了人民主权的原则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的能力,材料强调的是分权与制衡的原则,据此分 析可知 A 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民主,并非专制,排除 B;材料与工业化没有关系,排除 C;材料没有强调人民主权,排除 D。故选 A。 31. 根据 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普鲁士虽然有能力否决不利于它的议案,但其他中小 邦也可以联合起来以多数票制服普鲁士,确保自己的权力不受侵犯,甚至只要巴伐利亚、萨 克森和符滕堡三个邦联合起来就可以否决对其不利的议案。这反映了德意志帝国 A. 分裂割据的局面未完全消除 B. 组织形式呈现联邦主义性质 C. 由各邦分享军事、外交大权 D. 体现普鲁士的专制主义传统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德意志帝国的组织形式的特点。材料中提到“普鲁士虽然有能力否决不利 于它的议案,但其他中小邦也可以联合起来以多数票制服普鲁士,确保自己的权力不受侵 犯”,这就可以看出德意志帝国的各个邦之间的组织形式呈现着联邦主义的性质。故本题选 B。 32.俾斯麦在回忆录中写下了最后的忏悔和期盼:“我过去的尽职行为也许恰巧是造成德意 志走向衰落、没有骨气的原因。现在我们最要紧的事情就是巩固帝国议会,使它不再退化。” 这表明,俾斯麦期望 A. 完善德国民主政治 B. 提升宰相的政治地位 C. 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D. 强化德皇的政治权威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德国的民主政治。俾斯麦是德意志帝国的宰相,根据“我过去的尽职行 为也许恰巧是造成德意志走向衰落、没有骨气的原因”可知俾斯麦认为正是由于宰相的过于 强势导致德国走向衰落,所以不可能提升宰相的政治地位,故排除 B 项;德国已经建立了民 主政体,故排除 C 项;强化德皇的政治权威不符合德意志民主化的发展,故排除 D 项;根据 “现在我们最要紧的事情就是巩固帝国议会,使它不再退化”可知俾斯麦是期望完善德国的 民主政治,故选 A。 33.历史学家蒋廷黻在《中同近代史》中说:“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 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鸦片战争 中清政府最根本的“失败的理由”是 A. 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差距 B. 军事技术的落后 C. 英国的坚船利炮 D. 清政府统治的腐朽和无能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农耕文明无力对抗先进的工业文 明,A 项符合题意;军事技术落后、英国船坚炮利和清政府统治腐朽无能,都只是具体原因, 不是最根本的失败理由,BCD 三项错误。 34.有史书曾记载:在签订《南京条约》的过程中,英国外交家们极为重视条约中的字句和 语法,而清朝官员并不细加审查,一览即了,他们反倒重视文件措辞、格式是否谦卑恭敬, 重视互相见面到底是鞠躬还是下跪。这从本质上反映 A. 清朝缺乏近代外交经验 B. 清朝不了解世界形势 C. 中英两国治理秩序差异 D. 清朝不懂得国际公法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英国外交家们极为重视条约中的字句和语法,而清朝官员……反倒重 视文件措辞、格式是否谦卑恭敬”以及所学知识可知,西方国家是以经济利益为主导,因此 他们更加注重条约的内容,尽可能地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而中国一直是专制主义以及天朝上 国的思想,所以非常注重形式,这就体现了两国的治理秩序差异。缺乏近代外交经验和不了 解世界形势并不是本质反映,故 A、B 项错误,C 项正确。材料本质上反映的是两国政治体 制以及思想的不同,也就是治国秩序的不同,与国际公法没有关系,故 D 项错误。 35.《全球通史》记载,西方列强维持着几支炮舰舰队,在从上海到重庆 1500 里长、横穿 中国中心的长江中巡逻。实际上英国海军中有位军官还拥有“长江海军少将”的头衔。该现 象发生在 A. 《南京条约》签订后 B. 《马关条约》签订后 C. 《辛丑条约》签订后 D. 《天津条约》签订后 【答案】B 【解析】《马关条约》签订后,重庆成为通商口岸,列强的炮舰舰队可以巡逻至重庆一带,B 项正确;《南京条约》签订后,列强的军舰只能在上海一带巡逻,没有在长江自由通航的权 利,A 项错误;《辛丑条约》签订之前,列强的侵略势力已经可以到达重庆,C 项错误;《天 津条约》签订后,中国开放的口岸中不包括重庆,列强并不能在长江中自由通航,D 项错误。 36.1864 年 2 月,总理衙门奏请拨款印刷《万国公法》。次年 2 月,由总理衙门大臣作序的 300 部《万国公法》被分发给各省督抚参考备用。这反映出当时 A. 地方督抚仍是清政府外交的主要承担者 B. 总理衙门在中枢体制中拥有崇高地位 C. 政治体制变革推动清政府融入国际社会 D 清政府对走出“华夷秩序”做出尝试 【答案】D 【解析】根据“300 部《万国公法》被分发给各省督抚参考备用”可以看出,此时的清政府 试图让更多的人了解外部世界,故这属于清政府对走出“华夷秩序”做出尝试,D 正确;材 料无法推断出外交的主要承担者是谁,且承担者是地方政府也不符合史实,排除 A;B 项中 “崇高地位”表述有误,排除;清政府并没有融入国际社会,排除 D。 37.“这一运动强大的社会动员奇迹和爆发力使势头正盛的外国殖民者心头一震……改变了 列强国家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普遍态度和观念,深刻认识到中国巨大的潜力和战斗力是不可 短期战胜的。”这体现了 A. 辛亥革命影响的普遍性 B. 义和团运动影响的深刻性 C. 五四运动影响的国际性 D. 太平天国运动影响的震撼性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义和团运动展示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伟大力量,沉重打击了列 强侵略势力,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这与材料信息相同,故答案为 B 项;材料没有涉 及政权更迭或政体变革,排除 A 项;五四运动与材料“这一运动强大的社会动员奇迹和爆发 力使势头正盛的外国殖民者心头一震……”不符,排除 C 项;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 朝统治,也反对外来侵略,但与材料“改变了列强国家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普遍态度和观 念”不符,排除 D 项。 38.下图是 19 世纪 40 至 60 年代满人和汉人出任巡抚的比例。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 西方侵略者在中国扶植代理人 B. 清政府逐渐强化中央集权 C. 太平天国运动冲击了政权结构 D. 科举考试增加汉人录取率 【答案】C 【解析】由材料看出,1864-1869 年间的汉人出任地方巡抚的人数增长较快,而满人增长较 慢。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太平天国运动冲击下,清政府调整地方政权结构的结果,故 C 项正确;《辛丑条约》以后,西方列强才开始在中国扶植代理人,故 A 项错误;地方政权结 构的调整,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央集权,故 B 项错误;材料未涉及科举考试,故 D 项错误。 39.1902 年 2 月,《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澳大利亚人)说过:“我们在‘暴乱’ (指义和团运动)中并无所失。而事实上我们的威信大增,我们敢肯定地说,多少年来我们 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 这是因为 A. 清政府保证“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 B. 凡中国人与英国人“交涉词讼”,“其英人如何科罪……发给管事官(即英国领事)照 办” C. 清政府保证“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 D. 清政府同意外国军队驻扎北京到天津大沽的铁路沿线 【答案】C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在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后后,清政府被迫与帝国主义签订了《辛 丑条约》,在条约中规定,尽力维护列强在华的利益,并且严惩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 的“首祸诸臣”,此时清政府实际上成为了列强侵华的代理人。故选 C。A 项是鸦片战争后 签订的最惠国待遇的条款;B 项是鸦片战争后的领事裁判权的失去;D 项是《辛丑条约》的 具体内容之一 40.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 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 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A. 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运动、《辛丑条约》 B. 《辛丑条约》、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C. 太平天国运动、甲午战争、《辛丑条约》 D. 甲午战争、《辛丑条约》、太平天国运动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以夷制夷”可以理解为在《马关条约》中俄、德、 法三国干涉还辽;“以夷制华”应理解为在太平天国后期清政府借英、法的力量剿灭太平军, 即中外反动势力首次联合镇压中国人民革命;“以华制华”即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成为洋 人统治中国的工具。因此 A 选项符合题意;结合上述分析可知 BCD 选项错误,排除。 二、综合题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选举”作为中国政治制度的一部分,有一个更替嬗变的发展过程。 材料:中国古代的“选举”可以说是由统治者自上而下地来选择治理者,或者说是以 “贤”选“贤”。……西汉时岁举和特举“贤良方正”“明法”诸科并行,地方官掌握着较 大的选举权。魏晋时代,实际选举权掌握在豪门世家手中。唐代选举权收归中央,士民可以 自由投考。宋代通过锁院、糊名、誊录等方式形成“取士不问家世”的局面……北宋入宋史 的官员有 1%来自寒族。 ——摘编自何怀宏《选举社会》 根据材料概括两汉到唐宋时期“选举”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些变化对中国社会的积 极影响。 【答案】变化:选举方式由地方推荐到中央考试选取;选取标准由注重品行到门第,再到才 学(或:由注重世家到不问出身);选举程序趋向严密;选举范围逐渐扩大(或:寒族在选 举中的比例越来越高)。 积极影响: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提升读书人政治参与的兴趣;扩大官吏来源,有利于社会 阶层的流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趋向相对公正平等。 【解析】 (1)变化:由材料一“西汉时岁举和特举‘贤良方正’‘明法’诸科并行,地方官掌握着较大 的选举权。魏晋时代,实际选举权掌握在豪门世家手中。唐代选举权收归中央”可知选举方 式由地方推荐到中央考试选取;根据史实可知西汉察举制的选举标准是品行、魏晋九品中正 制的选举标准是门第,而隋唐科举制注重才学,可知选举标准由注重品行到门第,再到才学: 由材料一“宋代通过锁院、糊名、誊录等方式形成“取士不问家世”的局面”可知选举程序 趋向严密:由材料一“北宋入宋史的官员有 1%来自寒族”可知寒族在选举中的比例越来越 高。 积极影响:依据材料和所学从选举标准、选举范围、选举方式以及选举程序趋等方面变化回 答即可。 42.材料 王安石变法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教育改革是其重要内容之一。教育改革中, 王安石在太学实行“三舍法”,规定初入学的为外舍生,不限名额;外舍生经过考试升为内 舍生,名额 200 人;内舍生经过考试升为上舍生,名额 100 人。上舍生学行优秀者,或授 官,或可直接参加省试、殿试。王安石为“一道德”,颁行《三经新义》作为学校的统一教 材,此书由王安石对《诗》《书》《周礼》三部儒家经典重新加以注释而成,故名《三经新义》。 在科举改革方面,王安石为改变当时士人“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的现 状,废除明经诸科,只以进士科取士;规定应举人不再考诗赋、帖经、墨义,而考经义和策 论,经义则以《三经新义》作为考试标准。王安石在教育方面的变革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王安石教育改革的基本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教育改革的积极作用。 【答案】(1)特点:严格太学管理,鼓励太学生进取上进;重新注释儒家经典,统一变法思 想;改试经义和策论,注重知识的实用性。 (2)作用:有利于培养和选拔人才;争取儒家学说解读权,为变革提供理论依据;进一步完 善了科举制。 【解析】 (1)特点:根据材料中“在太学实行‘三舍法’”,“上舍生学行优秀者,或授官,或可直 接参加省试、殿试”,可知王安石在太学管理方面,重视鼓励太学生进取上进;由“‘一道 德’,颁行《三经新义》作为学校的统一教材”可知,王安石强调统一思想,重新注释了儒 家经典;从“废除明经诸科,只以进士科取士;规定应举人不再考诗赋、帖经、墨义,而考 蚊和策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安石变法改革科举,改试经义和策论,注重知识的实用 性。 (2)作用:根据材料中“上舍生学行优秀者,或授官,或可直接参加省试、殿试”、“对《诗》 《书》《周礼》三部儒家经典重新加以注释”,“规定应举人不再考诗赋、帖经、墨义,而考 经义和策论,经义则以《三经新义》作为考试标准”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促进太学生 成长、培养变法人才、促进变法开展和完善科举制等方面,分析王安石教育改革的积极作用。 43.1861 年农奴制改革开启了近代俄国历史发展的新阶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既然天意授我承担起全俄罗斯皇帝的伟任,我一定不辱使命,誓将恩泽关爱 惠及所有臣民” “先祖们已经采取了一些改善农民状况的措施……但是影响范围毕竟有 限。”“我相信,贵族地主们对皇帝是无限忠诚的,也相信你们会为国家的利益而准备随时 牺牲自己的利益,所以我才决定进行这项改革。”“在地主仍保持土地所有权的情况下,农 民可在履行了规定的义务后长期使用宅基地,并且使用法令规定数量的土地。” ——摘编自《1861 年 2 月 19 日宣言》 材料二 农奴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自由”和“土地”。1861 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全面 现代化的标志,为 3000 多万农民带来自由,为资本主义关系和国家经济现代化扫清了道路, 并且在地方自治、教育、军事等领域进行了具有进步意义的改革,因此被称为伟大的改革。 ——摘编自唐艳凤《俄国农奴制改革法令解读》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沙皇为推进农奴制改革采取了哪些策略?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奴制改革中解决“自由”和“土地"问题釆取的具体 措施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现代化发展有何影响? 【答案】(1)策略:打着君权神授、惠及臣民的旗号为改革制造依据;赞扬贵族地主的忠诚 和觉悟,减少改革的阻力;承诺让农民获得宅基地和一定数量土地,以赢得农民的支持。 (2)措施:废除农奴制,农奴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农民经济上获得一定数量的园地和份 地。 (3)影响: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经济现代化;引发教育、军事等上层建筑的政治改革; 保留封建残余,走上对外扩张道路。 【解析】 (1)策略:根据“既然天意授我承担起全俄罗斯皇帝的伟任,我一定不辱使命,誓将恩泽 关爱惠及所有臣民”可知是打着君权神授、惠及臣民的旗号为改革制造依据;根据“我相信, 贵族地主们对皇帝是无限忠诚的,也相信你们会为国家的利益而准备随时牺牲自己的利益” 得出赞扬贵族地主的忠诚和觉悟,减少改革的阻力;根据“农民可在履行了规定的义务后长 期使用宅基地,并且使用法令规定数量的土地”得出承诺让农民获得宅基地和一定数量土 地,以赢得农民的支持。 (2)措施:根据所学,可从废除农奴制,农奴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农民经济上获得一定 数量的份地等回答。 (3)影响:根据“为资本主义关系和国家经济现代化扫清了道路”得出促进资本主义经济 发展和经济现代化;根据“在地方自治、教育、军事等领域进行了具有进步意义的改革”得 出引发教育、军事等上层建筑的政治改革;结合所学可知,俄国农奴制改革保留了封建残余, 并且改革后走上对外扩张道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