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历史期末试题 高二历史期末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下列关于西周宗法制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 宗法制度通过血缘关系的亲疏确立起了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 B. 宗法制下的家族等级关系,同时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C. 宗法制的等级系列中有庶人,也有奴隶 D. 礼乐制度起到了维护宗法制的作用 【答案】C 【解析】 分封制度下,分封的内容是土地以及土地上的奴隶,奴隶不在分封制等级之中,故C错误,符合题意,其他均是正确说法。 2. 吕思勉指出:古代中国封建有四次反动:第一次是项羽复辟六国贵族的封建;第二次是刘邦封建同姓和异姓王;第三次是晋武帝封建司马氏宗室;第四次是朱元璋封建他二十几个儿子为藩王,这种现象说明 A. 分封制日益发展完善 B.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 C. 血缘政治的深远影响 D. 利用宗室是强化皇权的主要手段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古代四次封建反动都是因为分封血缘关系的亲人为诸侯导致的,分封制虽在春秋战国时期瓦解崩溃,可期观念深深影响后市,C项正确。分封制在春秋战国时期瓦解崩溃,排除A。题干主旨是分封制的影响,而不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排除B。题干反映的是宗室借血缘分封造成反动,不是强化皇权,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关键词“封建有四次反动”,运用所学知识逐一排除选项即可。 3. 秦朝郡县制是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制度,其依据主要在于 A. 郡县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 B. 郡县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 C. 郡县官吏与皇帝是臣与君的关系 D. 郡县完全由中央控制,官吏不能世袭 【答案】D 【解析】 郡县制下,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这样就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特点,故D项正确;其他均不是最主要的依据。 4. 削弱相权是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与此相关的措施是 A. 秦朝设立御史大夫和太尉 B. 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C. 北宋设立枢密使和通判 D. 元朝设立中书省 【答案】B 【解析】 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通过分割宰相权力,实现皇权的高度集中,故B项正确;A不是分割宰相权力;C属于地方分权措施;D是负责行政权力。 5.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公元前213年,博士淳于越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上文中的“师古”指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世袭制 【答案】B 【解析】 据材料“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淳于越主张效仿殷周分封制巩固秦朝统治,故“师古”指分封制,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禅让制的内容,故A项错误;“封子弟功臣”也不是郡县制,故C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世袭制的内容,故D项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学生对于“封子弟功臣”可以正确理解出分封制的知识,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6. “三分相权,扩大了议政人员的名额,收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各部职责有明确的分工,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高了行政效率。”这表明三省六部制 A. 使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 B. 具有三权分立政治的民主性 C. 有效地限制了皇权的滥用 D. 充分发挥了国家机构的效能 【答案】D 【解析】 三省六部制“收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提髙了行政效率”,这就充分发挥了国家机构的效能,故D项正确;材料信息在说明三省六部制的的积极意义,未涉及加强皇权,故A项错误;三分相权不是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故B项错误;三省六部制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权,C项错在“有效”,故排除。 点睛:材料型选择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材料优先,用材料来说话,不能只根据所学知识来判断。 7. “收乡长、镇将之权悉归于县,收县之权悉归于州,收州之权番归于监司,收监司之权悉归于朝廷。”有关宋代上述做法的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 目的是为了提高地方政府办事效率 B. 有利于消除地方权重的弊端 C. 造成地方政府权力过小 D. 导致地方政府人浮于事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阅读分析材料可知,宋朝为加强中央集权而过分削夺地方权力,这种做法不仅不能提高地方政府的办事效率,反而会造成人浮于事的后果。因此A符合题意排除D项;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消除地方权力过大的弊端,但是走向极端会导致地方权力过小。因此可以排除BC项。 考点: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点评:北宋时期,通过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等措施,通过分化事权,加强了中央集权,但是也造成了地方无权、主动性差等消极后果,并且冗官、冗兵、冗费局面的出现,使得宋朝在对外战争等方面的弊端日益显现。 8. 据统计,北宋时,科举出身的官员占了总官员的40%,而在唐代这一比例只有15%。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印刷术的进步 B. 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完善 C. 统治者的统治策略 D. 市民阶层的壮大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唐代科举制度逐步完善,而宋代为借鉴唐灭亡教训,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所以正确答案应为C项;印刷术的进步和科举制度的完善可以影响但不是主要原因,所以A、B两项错误;市民阶层的壮大并不会直接导致科举官员增多,因此D项错误。 点睛:北宋建立后总结前朝灭亡教训,认为唐朝灭亡原因在于藩镇力量太强,造成武将专权。因此宋代改革的重心即为削夺武将权力,比如重文轻武、文臣任知州等。科举出身官员增多即说明北宋改革的结果。 9. 明代科举考试流程有严密的程序,嘉靖以后,会试也要搜检。考生所带考具均有规定,如帽用单毡,鞋用薄底,砚台不得过厚,笔管不得镂空,食物必须切开等。从这一记载,可以推知明代 A. 人才选拔更加注重形式 B. 用人标准侧重道德品行 C. 君主专制程度不断加深 D. 科举制的影响日益扩大 【答案】D 【解析】 材料表明明代科举制考试的程序越来越严格,这从侧面体现出科举制的影响在不断扩大,故D项正确;材料中论述的是科举考试的严格性,故A错误;科举考试注重的是才能,不是道德,故B项错误;材料和君主专制强化关系不大,故C错误。 10. 这种密折治国术为什么独独盛行于雍正时期?雍正和别的君主相比,有着非同寻常的资质:一是精力过人,普天之下无事不想过问和插手,在这种雄主的手下,官员可别指望有什么隐私,妻妾争风的家丑不过夜就被雍正知道了。二是多疑忌刻,雍正最忌官僚结党,而这类实质为“小报告”的密折正是防范臣下欺蒙的利器。材料中的密折制度表明 A. 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重要表现 B. 清朝官员贪污腐化现象严重 C. 雍正皇帝精力旺盛,才智过人 D. 方便皇帝掌控官员的各种行为 【答案】A 【解析】 密折制使雍正帝对官员的一举一动都有所掌控,这无疑强化了君主集权,因此密折制是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重要表现,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清朝官员贪污腐化现象严重,故B项错误;材料说明雍正皇帝精力旺盛,但体现不出才智过人,且这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C项错误;密折制大大便利了皇帝掌控官员的各种行为,但这是影响,不是本质,故D项错误。 点睛:材料较长的选择题解题的关键是简化材料,本题材料可简化为:密折制使雍正帝对官员的一举一动都有所掌控。由此结合所学知识判处即可。 11. 《左传》隐公八年(公元前715年)记载,郑国和鲁国不经周天子同意,擅自相互交换了枋田和许田,对此,周天子也只好默许。这说明 A. 重农抑商政策确立 B. 上地公有制形成 C. 上地兼并现象严重 D. 井田制遭到破坏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井田制及其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的井田制主要瓦解于春秋时期。井田制的衰败与土地私有制的发展相伴而行。土地私有化在公田方面主要表现为使用者据为己有和私自交换甚至买卖。材料所述是井田制被破坏过程中的现象之一,D项符合题意,正确;A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是在战国时期确立的;B项错误,春秋时期是土地公有制瓦解的时期;C项是在战国以后才出现的现象,排除。故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土地制度的变迁·井田制及其状况 【名师点睛】井田制是商周时期实行的土地制度。与此相关的知识点,还要把握到井田制的发展历程(商朝兴起.西周时期兴盛.春秋时期瓦解.战国时期被废除);瓦解的表现;废除的标志;井田制退出历史舞台之后,确立的是封建土地所有制。 12. 《管子·乘马第五》在描述农业生产时写道:把土地折算分租,实行分户经营,可以使农民自身抓紧农时。这样,他们就能晚睡早起,父子兄弟全家关心劳动,不辞辛苦地经营。这一经济思想 A. 推动了租佃关系的确立 B. 推行重农的经济政策 C. 是在变革生产组织方式 D. 是要废除土地国有制 【答案】C 【解析】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土地私有制的逐步确立,土地租佃关系也逐步形成,因而推动租佃关系确立的根原是土地私有制,故A项错误;材料中将土地分租,实行分户经营是为了让农民精心生产,勤奋劳动,并不能直接体现政府的重农政策,故B项错误;材料将土地折算分租,实行分户经营是将集体生产变为农民小家庭个体生产,因而改变了生产组织方式,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废除土地国有制,故D项错误。 13.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进行税制改革,如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纳税。这一时期的改革 A. 巩固了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度 B. 抑制了土地兼并的发展趋势 C. 是孟子仁政主张的实践运用 D. 促进了土地私有制度的发展 【答案】D 【解析】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都在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故这一时期的改革促进了土地私有制度的发展,故D项正确;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度的经济基础是井田制,是土地国有,故这一时期的改革破坏了分封制,故A项错误;土地私有是土地兼并的前提条件,故不能抑制土地兼并,故B项错误;孟子仁政主张没有实行土地私有的内容,故C项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相地而衰征”、 “初税亩”的实质作用,学生只要熟练掌握了教材相关知识内容,即可得出承认了土地私有的作用,据此即可排除其它选项,做出正确判断。 14. 宋代法律规定,在田产交易前,买主需要通过中人验证卖主的土地所有权凭证;订立土地买卖契约时,要明确写明买卖田产的四至、亩数、价钱及交易年月;立契付钱后买卖双方还须把契约送至官府验证、盖印。这反映了宋代 A. 土地交易受到严格限制 B. 政府实行不抑兼并的政策 C. 政府重视土地所有权的转移 D. 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答案】C 【解析】 据材料“通过中人验证……须把契约送至官府验证、盖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宋代政府重视土地所有权的转移,重视管理土地交易,故C选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土地交易受到严格限制,只能说明政府的管理,故A选项错误;材料未涉及不抑兼并的政策,故B选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商业环境相对宽松,故D选项错误。故选C。 15. 北宋政府曾专为城市居民单独造户籍,即坊郭户籍,按财产多少分为十等,其税种也多样,比如宅税;地税,指城市店宅地基税,以及临时摊派,这些税种都以货币形式征收。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 经济发展催生制度调整 B. 战争频繁影响税收政策 C. 中央政府强化人口控制 D. 坊市制度得到恢复巩固 【答案】A 【解析】 北宋单独为城市居民建立户籍来进行征税,这是城市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即商品经济发展催生了户籍制度的变革,故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出战争频繁的影响,故B项错误;材料只涉及城市户口,其目的是为了征税,故C项错误;北宋坊市制度已经被打破,故D项错误。 16. 康熙年间,钱塘人俞森在《荒政丛书》中记载:“一妇每日纺棉三两,月可得布二匹,数月之织,可供数口之用,其余或换钱易粟,或纳税完官。”材料表明当时 A. 农本商末观念开始改变 B. 小农经济并非是完全封闭的 C. 农村商品经济发达 D. 纺织业是农村家庭支柱产业 【答案】B 【解析】 题干大意是:一个妇人每天纺棉三两,一个月能够纺出二匹布,连续纺织几个月,可以提供几个人的生活用度,剩余的或者换成钱来买米,或者缴纳赋税。题干信息并未就农本商末观念的变化展开论述,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是自给自足,这是其封闭性的体现,但从“换钱易粟”来看,小农经济又有对外交流、交换的成分,并非是完全封闭的,故B项正确。仅仅从一个个例无法看出商品经济是否发达,故C项错误。家庭手工业一直作为农业的副业而存在,仅仅从题干无法看出纺织业是农村家庭支柱产业,故D项错误。 17. 明清时期,“九省通衢”的汉口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剧增17倍,外来人口构成了市民的主体。有竹枝词云:“此地从来无土著,九分商贾一分民。”这反映出汉口 A. 社会生活习俗有了重大变化 B. 是以商业功能为主的商业市镇 C. 官府推行“工商皆本”的政策 D. 列强入侵推动了商业迅速发展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方面强调了汉口城市规模扩大,另一方面“九分商贾一分民”等字眼又强调了强调汉口是以商业功能为主的,所以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社会生活习俗的问题,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明清官府推行重农抑商而非“工商皆本”的政策,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列强入侵的信息,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材料分成两层意思,既强调了市镇规模大又强调了市镇的商业功能。 18. 明代时期关于苏南太湖地区生产生活的《便民图纂》载:“男子园中去采桑,只因女子喂蚕忙。蚕要喂时桑要采,事须分管讲相当。”这反映了 A. 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 B. 农民生活悠闲且富足 C. 古代农业的精耕细作 D. 家庭生产的经营形式 【答案】D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男子采桑,女子喂蚕,体现的是家庭生产的经营形式,故D项正确;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农民生活悠闲且富足、古代农业的精耕细作材料均没有体现,故排除ABC三项。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男子园中去采桑,只因女子喂蚕忙”,结合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分析即可。 19. 汉文帝时,晁错提出务农贵粟政策,百姓缴粟600石者,就可封爵。但普通五口之农家,所耕之地不过百亩,全年所收不过100石,根本无600石余粮来换爵,反为富商大贾所乘。这表明在当时 A. 农民生产生活十分艰辛 B. 重农政策与现实相背离 C. 商人可凭经济实力任官 D. 商人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答案】B 【解析】 务农贵粟政策规定,只要百姓缴粟600石者,就可封爵,但百姓根本无600石的收入,这说明晁错的重农政策脱离了社会现实,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农民的生活艰辛,故A项错误;C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故错误;材料和商人的社会地位无关,故D项错误。 20. 《熙朝新语》载:“苏州长间门外南滚黄家巷,……(明代)尚系近城矿地,烟户甚稀……(到了清代前期)上自帝京,远连交广,以及海外诸洋,梯航毕至。……千里之商贾,骈肩辐较……吴越州郡,察其市肆,贸迁多系晋省之人。”由此可见明清时期的江南地区 A. 区域间长途贩运业发展较快 B. 商业发展得益于经济政策的变化 C. 繁荣的商业市镇开始形成 D. 成为晋商徽商的主要活动区域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材料信息“上自帝京,远连交广,以及海外诸洋,梯航毕至。……千里之商贾,骈肩辐较”等反映了区域间长途贩运发展较为迅速,故选A项。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古代商业发展·区域间长途贩运业 21. 孔子说“学而优则仕”,而他的弟子曾参要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表明儒家 A. 强调学养与修养并重 B. 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C. 以“仁”为思想核心 D. 注重追求功名的官本位思想 【答案】B 【解析】 试题解析:材料“学而优则仕”未强调学养的重要性,“士不可以不弘毅……不亦远乎?”一定程度体现个人修养,A项排除;材料“学而优则仕”体现儒家认为学习好并有余力的人应当做官、为百姓服务,“士不可以不弘毅……不亦远乎?”体现了儒家把践行仁义道德作为毕生的宏愿,B项正确;材料“仁以为己任”不能体现“仁”的思想核心,C项排除;材料强调士应当为社会服务,而非官本位,D项排除。故选B。 22. 日本学者冈田武彦将中国古代的人生哲学分为三系:现实主义,主张以“力”和“术”为手段去绝对地支配和控制对立的另一方;理想主义,以人本来具有道义性这一道德人生观为基础;超越主义,强调入是相对的存在,只有通过顺从那超越于人的东西,才能摆脱这一命运的束缚。材料中的“三系”分别是 A. 法家、儒家、道家 B. 法家、墨家、道家 C. 法家、墨家、儒家 D. 道家、儒家、墨家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主张以“力”和“术”为手段去绝对地支配和控制对立的另一方,符合法家用法律的强制力和专制独裁进行统治的主张,属于法家思想;以人本来具有道义性这一道德人生观为基础,强调尊重人性,主张社会和谐,建立礼乐文明的社会,符合儒家思想;通过顺从那超越于人的东西摆脱命运的束缚,符合道家超越功利、顺其自然的人生观,属于道家思想。故答案为A。根据上述分析排除BC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思想主张 23. 关于墨子的思想,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A. 主张兼爱,并把其称为“仁”,与孔子的“仁”完全一致 B. 主张非攻,提倡节俭等,反映了下层人民的要求 C. 否认上天和鬼神的存在 D. 战国时期成为显学,之后一直很受统治者重视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墨子主张兼爱,是无差别的爱,孔子主张仁爱,是有差别的爱; C项是孔子的观点;战国时期墨家是显学,但是战国以后则不再受重视。因此ACD均错。墨子主张非攻,反对不义的战争;节俭,代表的是民众的利益。故选B 考点:墨家与儒家思想 点评:墨家学说在战国时期是显学,反映了战国时期小生产者力量的壮大。儒家思想因为主张仁爱,在春前战国时期与时代不符,得不到重视。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百家争鸣的其它各家的思想也需要掌握。 24. 古籍记载:战国时期“孔墨之弟子徒属,充满天下。”其反映的现象是 A. 儒家、墨家垄断教育 B. 教育开始普及民间; C. 各国推行儒、墨思想 D. 私人办学现象出现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孔墨之弟子徒属,充满天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战国时期私人办学现象出现,故D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儒家、墨家垄断教育,故A排除。材料也不能说明教育开始普及民间,故B排除。战国时期,儒家、墨家思想未被统治者采纳,故各国推行儒、墨思想不符合史实,故C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私人办学 25. “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这反映的是 A. 法家的改革思想 B. 道家的无为思想 C. 儒家的民本思想 D. 墨家的尚贤思想 【答案】A 【解析】 “不法其故”、“不循其礼”体现的是法家变革的思想,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道家的无为思想、儒家的民本思想、墨家的尚贤思想等,故BCD错误。 26. 荀子的政治思想是在人性恶的认识基础上建立的。他认为:人生而有各种欲望,性好利,因此人性恶;所以要改造人性,通过自我改造和社会改造,人皆可以为尧舜;社会改造在于强化礼法。这说明当时 A. 荀子在继承儒家思想基础上开创了法家学派 B. 出现思想学说相互融合的现象 C. 儒法并用逐渐成为统治者的治国思想 D. 儒家学派与法家学派之间结成了利益同盟 【答案】B 【解析】 荀子既注重个人道德修养的提升和培养,也推崇法家在规范人行为方面的巨大作用,反映出荀子思想中儒法融合的特点,说明战国时期出现思想学说相互融合的现象。故答案为B项。A项说法错误,荀子是儒家代表人物,排除;C项出现在汉代以后,排除;D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战国时期儒法两派并无结盟现象,排除。 点睛: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各自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和主张。不同学派一方面互相诘难、批驳,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另一方面各家彼此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27. 有学者将春秋战国时期的几种思想流派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据此分析,其中“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的思想主张是 A. “仁”和“仁政” B. “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C. 以法治国 D.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是指道家,“无为而治”,小国寡民符合道家思想,因此选B。AD都属于儒家,C属于法家。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道家思想 28. 《明史》记载,朱元璋读《孟子》,看到“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寇仇”句,说:“非臣子所宜言。”随后命儒臣修《孟子节文》。从文中可以看出 A. 《孟子》未成为官方儒学 B. 朱元璋避免了草芥与寇仇式的君臣关系 C. 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 D. 《孟子》中具有某些限制君权的要求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寇仇”意思是:君主把臣下看成为泥土草芥,那臣下就会把君主看成为仇敌。朱元璋在读了孟子的著作后,对孟子的有些话语很不满意,并要求儒臣修改其著作,说明孟子民本思想中有不利于君主统治的因素存在,反映了孟子的思想中有某些限制君权的要求,故选D项。A项应该是《孟子》已成为官方儒学;B项应该是朱元璋想避免草芥与寇仇式的君臣关系;C项与题意不符。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孔子和早期儒学 29. 荀子曾提出“从道不从君”的观点,这表明荀子 A. 认为天行有常,人道有为 B. 把君臣关系置于“礼”这一最高原则下 C. 反对君主实行专制统治 D. 主张实行“仁政”和德治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荀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儒家思想家,他主张治国“以礼教为主”,“从道不从君”中之“道”指的是礼。A属于荀子的唯物观点;C与荀子不符;D是孟子的主张。故答案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荀子的观点 【名师点睛】儒家学派主要思想: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经过孟子、荀子的发展,儒家思想体系更加完善,成为诸子百家中的显学、大宗,但还是未被统治者利用。 儒家 孔子 孟子 荀子 历史地位 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圣人” 儒家学派重要奠基人,被尊称为“亚圣” 儒家思想重要代表,战国时期思想的集大成者 著作 《诗》《书》《礼》《易》《乐》《春秋》,《论语》是其弟子整理 《孟子》南宋列为四书之一 《荀子》 思想 ⑴核心思想:仁和礼,主要内容是仁者爱人和克已复礼 ⑵政治学说:仁学、礼学、为政以德、正名主张、 ⑶哲学:对鬼神敬而远之,关注现实的思想 ⑷教育思想:有教无类(教育原则)、因材施教(教法)、学思结合(学法) ⑴核心思想:仁政学说 ⑵倡导养浩然之气、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⑶性善说 ⑷民贵君松 ⑴哲学: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提出“制天命而用之” ⑵性恶论,因此重视后天教育和环境影响 ⑶礼法并施、以礼为主 评价思想 第一层次:孔子思想在当时未受到重视。理由是孔子思想的保守性不符合春秋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的需要。 第二层次:经历代学者发扬和统治者改造,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 第三层次:儒家思想后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1)荀子思想取取诸百家,与孔孟思想并不完全一致。他基本上继承了儒家思想,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同时,他又吸收法家的思想,主张礼法并施。因此被视为“儒家思想异端”。 (2)作为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学说对中国哲学具有深远的影响。 30. 梁启超曾这样评价孔子:“吾将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这主要反映了 A. 儒家学说博大精深,内涵丰富 B. 儒家思想融入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 C. 儒家学说与皇权结合而政治化 D. 儒家对维护国家统一与稳定的作用 【答案】B 【解析】 A项是对儒家思想的特点和内容的分析,不是影响,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可知儒家思想对中国影响之大,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价值观念的一部分,故B项正确;材料中注重的是儒家思想对中国人的思想影响,不是其政治作用,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儒家思想对国家统一的作用,故D项错误。 第II卷(非选择题40分) 31. 中国传统社会始终面临着中央与地方关系调处的难题。 材料一西周以同姓兄弟或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沙子”。 分封出去的邦国,按“授民授土”的原则,仍是“有其土、田、人民”的地方实体,并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拥有实权。……西周政治体制明显是二元,而不是一元的——中央与地方权力并存共荣。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汉之郡国守相、丞尉、县令长、侯国相及丞尉虽不能用本地人,但他们的属吏必为本地人。如(郡)主簿于属吏中最为亲近,犹今之秘书长,功曹总领众曹,群吏进退赏罚皆由之……故其权极重。 ——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周王室在原有邦国内“掺沙子”的意图。这一举措对西周政治体制产生了怎样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汉代地方官员任用的特点。这反映出中央与地方关系如何?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古代中国地方权力的变化趋势。 【答案】(1)意图: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影响:形成了二元体制。 (2)特点:郡县长官由中央任命,不用本地人;属吏为本地人。 关系: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或答地方仍有较大权力)。 (3)趋势:地方自主性(地方权力)削弱,权力集中于中央。 【解析】 第(1)问,“意图”,依据材料一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影响”,依据材料信息“西周政治体制明显是二元,而不是一元的——中央与地方权力并存共荣”得出:形成了二元体制。 第(2)问,“特点”,依据材料二信息“汉之郡国守相、丞尉、县令长、侯国相及丞尉虽不能用本地人,但他们的属吏必为本地人”得出郡县长官由中央任命,不用本地人;属吏为本地人。“关系”,依据所学知识而出: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第(3)问,“趋势”,依据所学知识得出:地方权力越来越弱、中央权力越来越小。 3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需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贞观政要·论政体》 材料三废除丞相以后相当丞相地位官职所享有权力范围的变化 时期 职位 所享有权力范围 明代中叶后 内阁首辅 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的宰相,地位常受到挑战 清代 军机大臣 承旨拟写,相当于顾问、秘书班子 材料四当代史学家对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律作了如下总结: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政机构,当这些辅政机构和官员的权力较重时,皇帝又从更为亲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一些人来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政机构和官员,剥夺其实权,仅保留虚衔或使之变为荣誉职称,然后又进行下一轮的循环……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这种不断地转移与分散,是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在处理君权与相权关系问题上,秦朝与唐朝统治者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2)请结合材料三、四及所学知识,列举明清时期中枢机构大循环的表现,并说明其反映的本质问题。 【答案】(1)秦朝设三公九卿,不给丞相兵权,以御史大夫牵制丞相;唐朝设三省六部,将相权一分为三,相互牵制。共同点:限制相权,加强皇权。 (2)明朝废除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事;建立内阁制,成为皇帝的内侍机构;清增设军机处,挑选亲信充任。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专制皇权加强,发展到顶峰。 【解析】 第(1)问,“措施”,依据材料一、二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秦朝设三公九卿,不给丞相兵权,以御史大夫牵制丞相;唐朝设三省六部,将相权一分为三,相互牵制。“共同点”,依据所学知识从限制相权、加强皇权角度分析。 第(2)问,“表现”,依据材料三、四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明朝废除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事;建立内阁制,成为皇帝的内侍机构;清增设军机处,挑选亲信充任。“本质”,依据所学知识得出专制皇权加强并发展到顶峰。 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太祖认为,“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自然家给人足。”清雍正皇帝也说,“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摘编自《明实录•太祖实录》《大清会典事例》 材料二(明朝中后期)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 ——摘编自《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六七六引《苏州府志》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明太祖和清雍正皇帝的认识有何共同之处?这种认识对明清时期的工商业发展有何影响? (2)材料二从本质上反映了城市经济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方面分析明清之际这种新现象受到了哪些因素的阻碍? (3)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出哪些认识? 【答案】(1)认识:都主张“重农抑商” 影响:阻碍了工商业的正常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阻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农民遭受残酷的封建剥削,极端贫困,无力从市场上购买手工业品(购买力低);地主和商人将赚来的钱大量用于买房置地,严重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封建国家设立众多关卡,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的发展;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 (3)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解析】 (1)本题据材料一“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即可回答明太祖和清雍正皇帝都主张“重农抑商”。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阻碍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角度回答这种认识对明清时期的工商业发展有何影响。 (2)本题据材料二“匠有常主,计日受值”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雇佣关系和资本主义萌芽的角度回答这从本质上反映了城市经济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再结合所学知识从自然经济、农民贫困、资金缺乏、政府政策等方面分析明清之际这种新现象受到了哪些因素的阻碍。 (3)本题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政府政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出发回答认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