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段考历史试题
莆田一中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一年段第一学段考试试卷 高一 历史必修I 命题人: 审核人: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 选择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祠堂祭祖属“展亲大礼”,也称之为“报本之礼”是 宗族的头等大事。这种现象源自于我国古代的(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科举制 2.许倬云在《西周史》中提到:“西周的城邑,是金字塔形的层级结构。宗成 周是定点的大邑,诸侯的国是次级的邑,国以下有贰宗大都,有卿大夫的家邑, 最下层则是直接控制田野的邑。”这种“层级结构”( ) A.主要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进行构建 B.是古代官僚政治建立的重要标志 C.促使周的文化形式覆盖整个长江流域 D.实现了最高执政集团权力的高度集中 3.北宋人尹源在《唐说》中说“夫弱唐者,诸侯也”,宋初为防止“弱唐”面 再次出现而采取的措施是( ) A.设参知政事 B.设枢密院 C.设三司使 D.由文臣出任知州 4.明初废中书省后,皇帝直辖六部,尚书权重,侍郎权轻;清代,六部尚书和 侍郎均称堂官,都有权直接上奏,意见不一时由皇帝裁决。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君主专制逐步强化 B.地方权力日渐削弱 C.内阁行政功能弱化 D.六部成为权力中枢 5.伯利克里时代,雅典确立了不法申诉制度,即公民大会或五百人议事会的决 议,如有违反现行法律或不合立法程序者,任何公民皆可提出申诉,由抽签选出 的公民陪审法庭负责审理。这一制度( ) A.导致了公民大会的权力被削弱 B.维护了奴隶主贵族既得利益 C.一定程度弥补了直接民主缺陷 D.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基本原则 6.一雅典官员从当选到卸任,在共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要经过资格审查、信任投 票、卸任检查和陶片流放等四道严格监督。其中决定陶片流放的机构是( ) A.五百人议事会 B.公民大会 C.民众法庭 D.十将军委员会 7.“黄金时期”“希腊的奇迹”“希腊的光荣”“民主的鼎盛”,这些是人们在 提到公元前五世纪希腊文明时通常所用到的一些称赞。与这些评语相符的史实是 A.“解负令”使平民获得经济独立 B.大部分官职向所有等级公民开放 C.“陶片放逐法”保护了雅典民主 D.以新的行政选区取代了部落选区 8.《十二铜表法》仍维持父亲的权威,父亲可以审判儿子、判他死刑或者将他 卖掉:父亲在世时,儿子永不算是成年人。这体现了该法律( ) ①掺杂着原始的古老习俗 ②维护了贵族的某些特权 ③是罗马成文法的起点 ④在内容上涉及家庭关系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9.公元前3世纪中叶后,罗马人制定了一部新的法律——国际法,罗马人和非 罗马人皆可适用。这部“国际法”( ) A.与罗马的扩张相适应 B.废除了贵族的司法特权 C.是罗马成文法的开端 D.旨在保护罗马公民权益 10.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经历了漫长过程,逐渐形成了一些惯例。如“国王 不出席内阁会议”,“一旦内阁受到下院的反对,首相就要辞职向议会谢罪,解 散下院提前大选”,“内阁无需预先征得国王同意,即可召开会议”等。反映英 国代议制的特点是:( ) ①内阁对议会负责 ②国王是最高权力的象征 ③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④国王、议会和内阁互不统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1832年、1867年和1884的三次议会改革是英国19世纪民主政治发展进程 中的重要事件;其中1832年改革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权利,1867年改革使小资 产阶级和工人上层获得选举权,1884年改革赋予农业工人选举权利。19世纪英 国的三次议会改革( ) A.逐渐实现了公民的普选权 B.使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优势地位丧失 C.意味着英国民主政治的完善 D.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 12.“19世纪初,英国议会下院的议席分配仍沿用中世纪的方式,传统选区多 已经衰败了”而后来发展起来的一些新兴城市,有很多没有选举资格……虽然这 场改革没有取得预期的结果,但它使英国至此走上了坚定的改革之路。”英国这 场改革( ) A.历史上被称为“光荣革命” B.标志君主立宪制确立 C.保障了工业资产阶级利益 D.使得责任制内阁形成 13.读下表,该表反映出英国君主立宪制( ) 时间 结 果 1832年以前 5%成年人有选举权,绝大多数是贵族 1832年 中产阶级获得了选举权 1867年 城市工人有了选举权 1872年 施行秘密投票 1884年 农村工人有了选举权 1918年 男子21岁,女子30岁获得选举权 1928年 21岁以上的男女公民均获得选举权(除精神病人、国王、正在服刑的犯人) A.将主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B.呈现出渐进性发展的特征 C.民众逐渐主导了政治进程 D.积极适应社会习俗的变化 14.“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 把各政府分得的哪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因此,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 重保障。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这体现了美国的 政治特点是( ) A.邦联制、州权至上 B.联邦制、分权制衡 C.代议制、中央集权 D.共和制、天赋人权 15.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未经国会同意,各州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 和军舰,不得和另外一州或国缔结任何协定或契约,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 进口税或关税。这表明,当时美国( ) A.国会是国家权力中心 B.贯彻分权制衡原则 C.扩大了中央政府权力 D.实行民主共和制度 16.由于特朗普与国会在美墨边境修建隔离墙问题上分歧严重,无法就拔款法案 达成一致,美国政府局部关门35天,创下了美国联邦政府机构最长“停摆”纪 录。这一事件表明( ) A.国会是美国的权力中心 B.总统与国会维护的是不同阶级的利益 C.总统权力受到国会的制约 D.三权分立制度导致行政效率低下 17.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合众国之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及国会随时制与 设立之低级法院。最高法院与低级法院之法官毋忝职守时,得终身任职,于规定 期间应受俸金,该项俸金于任期内不得减少之。” 这一规定的主要意图是( ) A.确保法院系统的正常运行 B.确保法官的生活待遇 C.确保司法独立 D.确保法官服从国会 18.下列宪法中,赋予议会制约政府的权力最小的是:( ) A . 1787年美国宪法 B.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C .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从1870年到194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内阁变动频繁,每届内阁平均存在时间约为8个月。这主要是因为:( ) A . 内阁对议会未形成制衡 B. 总统操纵了国民议会 C.法国两大政党轮流组阁 D. 法国政局长期不稳定 20.1873年,法国某报纸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写到:“我们是工业家和土地所有者,需要秩序,并不喜欢共和政体。但是,如果‘联合派’(属于君主派)获得胜利,那些现在还留在我们方面的大部分人将投入极端共和派的怀抱去了。”这段话反映出当时在法国:( ) A.政治局面错综复杂 B.无产阶级建立了共和政体 C.“联合派”能带来社会安定 D.共和派已获得政治上的绝对优势 21.恩格斯指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一个唯一的稳固的轴心——一个帝国首相(宰相)。联邦会议……处于这样一种地位,这种地位使其他责任行政权成为不可能,可能的只有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因而使帝国责任大臣无法存在。”材料中“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表现为( ) A.宪法赋予首相国家最高权力 B.帝国首相拥有内阁的控制权 C.帝国首相只对联邦会议负责 D.内阁大臣均由帝国首相任命 22.从1840年开始,为打开中国大门,列强屡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下列表 格中甲、乙两者之间存在紧密关联的是( ) 甲 乙 A 鸦片战争 广州、上海等通商口岸开放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革命开始成为中国时代主流 C 甲午中日战争 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列强闯入北京并火烧圆明园 23.“将来大皇帝有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这一规定 ( )。 A.出自《北京条约》 B.英国人得到了领事裁判权 C.成为英国勒索特权的根据 D.对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最为不利 24.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在一次不平等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内有官员洋洋得意,以为他们的外交成功了。每种货物应该纳多少税都明白地载于条约,那就可以省除争执。而且新的税则平均到百分之五,比旧日的自主关税还要略微高一点。”据此可知,这些官员( ) A.屈服于列强的坚船利炮 B.仍以天朝上国自居 C.试图遏制英国侵略势力 D.国家主权意识缺失 25.史学家高第这样概括近代某次列强侵华战争的目的:“务须让西方列强进入中华帝国的北方口岸和首都。马戛尔尼那时的岁月已经远去,如今……要与天子本人,而不是地方代表,要在朝廷宫中,而不是在总督府等衙门,继续商谈已从帝国南部或中部重镇开始的关系。”由此可知这场侵华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二次鸦片战争 C.国联军侵华战争 D.本全面侵华战争 26. 史学家蒋廷黻指出:“太平天国的失败,证明我国旧式的民间运动是不能救 国救民族的。”下面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选项是( ) A.《资政新篇》要求发展资本主义 B.《天朝田亩制度》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C.分兵北伐,孤军深入最终失败 D.创立拜上帝教发动农民,纲领具有空想性 27.太平天国的活动中,能够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的是( ) A.颁发《天朝田亩制度》 B.严惩外国侵略者 C.颁发《资政新篇》 D.反对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 28.梁启超曾指出:“ 今日列强之通患,莫甚于资本过度,而无道以求厚赢,欲救此敝,惟有别趋一土地广人民众而毋财涸竭之地,而全地球中最适此例者,莫中国若。”下列条约的内容能体现梁启超观点的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9.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位中国人在聊天,甲说:“我参加过公车上书。”乙说:“我参加过义和团运动。”丙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丁说:“我在京师大学堂读书。”他们当中谁的话不符合史实 ( ) A. 甲 B.乙 C.丙 D.丁 30. 毛泽东曾经总结道:“自1840年起,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侵略过我们,每一次战争几乎都以中国战败、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终。”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其根本原因是( ) A. 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 B.中国政府的软弱可欺 C.中国近代化尚未起步 D.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 一、 非选择题(共2题,第31题20分,第32题20分,共40分) 31. 阅读下列材料。(20分) 材料一 明清故宫建于北京城的中央,以南北为中轴线,坐北朝南,充分体 现了皇权至上的封建统治思想,故宫城外是皇城,皇城外又有北京城,城城包围,显示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摘编自故宫相关文史资料 材料二 在伯里克利执政时代,雅典国家由公民大会管理,公民大会在法律 上拥有全部的最高政权。雅典公民大约每10天集会一次,决定国家大事,雅典国家的全部机关均隶属于公民大会,这些机关包括有:“五百人议事会、陪审法庭、元老院、各执政官,还有许多公职人员,其中大多数是用抽签方法选出来的。 ——摘编自赵恒烈、张鸿祺主编《世界历史资料选》 材料三 “唯一摆脱困境(人们彼此妨害)的方式则是互相妥协。通过契约的 方式建立国家,制定法律,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 ——古希腊思想家伊壁鸠鲁 整个现代民主政治都是妥协的产物。因此也可以说,一个民族不善于妥协, 就不可能走向真正的民主。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表现。以美国为例, 说明现代民主制度是如何突破古代雅典民主制度局限的?(12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以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说明“整个现代民主 政治都是妥协的产物”。(4分) 30. 阅读下列材料。(20分) 材料一 前第二条内言明开关俾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 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今丈议定,英国货物自在某港按例纳税后,即准由中国商人遍运天下,而路所经过税关不得加重税例,只可按估价则例若干,每两加税不过分。 材料二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日本臣民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以及中国内地沾及寄存栈房之益,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至应享优例豁除,亦莫不相同。嗣后如有因以上加让之事应增章程条规,即载入本款所称之行船通商条约内。 材料三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840年 1856年 1894年 1901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内容应出自哪一条约?并分析英国提 出这一内容的目的。 (4分) (2)材料二主要体现了条约的哪些内容?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条款对中国 的影响。(8分) (3) 根据材料三,提炼一个主题,并选材料三中的任两个史实加以简要说明。 (要求:主题鲜明,逻辑正确,史论结合。) (8分)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A D A C B B B A A D C B B C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C B A A B A C D B D C C C D 31. ( 20分) (1)特点:皇权至上;等级森严;中央集权。(4分,答出两点即可) (2)主要表现:公民大会成为事实上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大会定期召开;拥有相对完备的民主政治机构;抽签选举大多数的公职人员(8分)。 突破局限:实行间接民主而不是直接民主,由民众选举产生公民代表来行使立法权;实行三权分立制度,实现权力的相互制约和平衡。(4分) (3)联邦制原则体现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妥协;国会参众两院议席的分配体现了大小州之间的妥协;宪法关于黑人公民权的规定体现了南方与北方的妥协。(4分,答出两点即可) 32. (20分) (1)《南京条约》 (2分) 目的:为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创造条件。(2分) (2)内容: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4分)影响:利于列强对华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客观上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4分,答出两点即可) (3)评分要求:主题鲜明(2分);史实引用合理,围绕所提取的主题,表述清楚,结论正确。(6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