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平度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模拟(一)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东省青岛市平度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模拟(一)历史试题

‎2020年山东省青岛市平度一中高考历史模拟试卷(一) ‎ 一、选择题.‎ ‎1.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在边界建立关塞,“然禁防疏阔,多不遗兵设防”;战国时期,险要地区往往成为争夺的对象,各国除设关驻守外,还建设了亭、障等军事工程。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兵役制度改革 B. 礼制渐趋瓦解 C. 军事人力增加 D. 社会经济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春秋到战国,各国边界的防卫程度上升,险要地区往往成为争夺对象,这些变化说明诸侯争霸战争加剧,而战争频繁加剧的原因主要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故D项符合题意;兵役制度改革和军事人力增加明显不是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排除AC项;礼制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瓦解的现象,不是这种变化的原因,排除B项。故选D。‎ ‎2.董仲舒曾说:“春秋之义,国有大丧者,止宗庙之祭,而不止郊祭,不敢以父母之丧,废事天地之礼也。”董仲舒此言的主要目的是 A. 强调尊天地而贵君权 B. 说明等级礼仪的重要性 C. 宣传儒学的独尊地位 D. 阐述君主专制需要神学 ‎【答案】A ‎【解析】‎ ‎“汉代儒学地位的确立”为本题主要考查点。材料“国有大丧者,止宗庙之祭,而不止郊祭,不敢以父母之丧,废事天地之礼也”体现了人、君、天三者关系,强调了尊重上天旨意,听从皇帝安排,故A项正确;等级礼仪属于现象,没有反映主旨,故B项错误;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错误;D项应属于“君权神授”的观点,故D项错误。‎ ‎3.秦国史书中将本国历史上接于同样兴起自关中的周,自称为“夏”,而称关东诸国为“蛮夏”,从而构建起“受命于天的秦理当继周人之业而征服蛮夏”的历史叙事,秦国这一举动 A. 为兼并战争寻找历史依据 B. 扩大秦国在关东的影响力 C. 传播华夏认同的文化观念 D. 重构历史以承继政治正统 ‎【答案】A ‎【解析】‎ ‎【详解】秦人认为自己传承于周,关东诸国都是“蛮”,从而为兼并其他国家提供了历史依据,故A项符合题意;秦国此举是在为自己的兼并战争寻找历史依据,而非是为了扩大影响力,排除B;由“夏”、“蛮夏”的称呼上可以看出并不是传播华夏认同的文化观念,排除C项;秦人自称为“夏”,但并不能据此证明秦为政治正统,排除D项。故选A。‎ ‎4.秦朝时期,秦始皇明令将“贾人”与“治狱吏不直者、诸尝逋亡人、赘婿”等归为同类,并将他们充征(服徭役)或戍边。这反映了秦代 A. 劳动力极其缺乏 B. 社会等级森严 C. 徭役比较繁重 D. 厉行抑商政策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明令将‘贾人’与‘治狱吏不直者,诸尝逃亡人,赘婿’等归为同类,并将他们充征(服徭役)或戍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材料表明秦代实行了严格的抑商政策,故D正确;材料表明秦朝对商人实行严苛的政策,并没有体现秦代劳动力缺乏,故A错误;材料表明秦朝对商人实行严苛的政策,无法体现秦代社会等级森严,故B错误;材料表明秦朝对商人实行严苛的政策,将商人与“治狱吏不直者,诸尝逃亡人,赘婿”等归为同类,并将他们充征(服徭役)或戍边,无法体现徭役比较繁重,排除C。‎ ‎5.在七至八世纪的中国,流行着各种关于人际交往、礼数规则的简约礼仪手册:与此同时,官方和私人所编的有关国家、历史统系、宇宙和一般生活知识的类书也非常流行。形成这一现象是由于 A. 精英阶层的大力倡导 B. 三教合一潮流的出现 C. 社会普遍的世俗需求 D. 雕版印刷技术的推广 ‎【答案】C ‎【解析】‎ ‎【详解】简约礼仪手册和生活知识类书的流行明显是迎合社会需要,即社会普遍出现的世俗需求,故选C项;精英阶层的倡导与“简约礼仪手册”明显不符,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佛道思想,无法体现三教合一潮流,排除B 项;雕版印刷术属于技术问题,可以在这一现象的流行提供条件,但不是原因,排除D项。故选C。‎ ‎6.据载,唐初以分化事权方式推行三省六部制设置中央官职;明中叶以后,皇帝派遣巡抚总揽地方行政、民政、财政、司法、军事等职权取代地方三司管理,这两种制度推行的共同政治作用是 A. 加强了中央集权 B. 缓解了中央与地方矛盾 C. 提高了行政效率 D. 促进了小农经济的稳固 ‎【答案】C ‎【解析】‎ ‎【详解】唐初实行三省六部制,进一步明确划分三省职权,提高了行政效率;明中叶后,以巡抚之职解决地方三司相互牵制,提高了行政率,故选C;三省六部是君主专制表现,故A错误;材料未涉及中央与地方矛盾,故B错误;D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7.唐诗及其以前的文体大多属于精英文学,深沉庄重,简洁精炼;宋词及以后的文体更倾向于平民文学,寄兴遺情,娓娓道来。出现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宋代 A. 各民族政权并立人民渴望统一 B. 商品经济发展促进市民阶层的壮大 C. 印刷术的应用提高了平民的审美要求 D.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推动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可知,由唐诗到宋词文学出现了平民化的趋势,这是因为宋代商品经济发展促进市民阶层的壮大,B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文学的发展趋势,与“各民族政权并立人民渴望统一”无关,A错误;据所学可知,唐代雕版印刷术就已存在,故C说法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文学的发展趋势,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推动”无关,D错误。‎ ‎8.明清时期,在江南、华南的一些地区,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传统的粮食生产比重降低。这一现象表明,明清时期上述地区 A. 农业生产出现衰退 B. 人口变动导致粮食需求减少 C. 普通农户收益锐减 D. 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 ‎【答案】D ‎【解析】‎ 材料信息“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传统的粮食生产比重降低”说明农业和市场联系加强,这体现了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故D正确;“传统粮食生产比重降低”不能说明农业生产出现衰退,故A错误;明清时期,人口大大增长,粮食需求应该加大,故B错误;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会带来农业收益的增加,故C错误。‎ ‎【考点定位】中国古代农业••古代农业的发展••明清农业 点睛:明清社会转型是新高考的热点问题,本题考查到了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明清社会经济的转型表现有:赋税制度的调整、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高产农作物引进、租佃制盛行、人口增长、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商帮和长途贩运贸易兴盛、江南工商业市镇兴起、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朝贡贸易、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等。‎ ‎9.“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主要特点就是对外抗击外敌入侵,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两者密切相结合。”下列史实能体现“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的是 A. 戚继光抗倭 B. 郑成功收复台湾 C. 康熙亲征噶尔丹 D. 雅克萨之战 ‎【答案】C ‎【解析】‎ ‎【详解】康熙亲征噶尔丹,最后平定了噶尔丹叛乱,符合题干的“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故C符合题意;明朝的戚继光抗倭属于反抗外来侵略,故A不符合题意;郑成功收复台湾属于反抗外来侵略,故B不符合题意;康熙帝组织的雅克萨之战属于反抗外来侵略,故D不符合题意。‎ ‎10.明初“靖难之役”后,留都南京作为“朝廷的备份”,除皇帝不在此城外,仍保留了一整套的中央政府官僚体系,而北京作为首都,总揽一切政事并加强对北方边境进行军事防御。明朝南北“两京制”的形成有助于 A. 改变南北经济格局 B. 强化政权忧患意识 C. 降低集权统治成本 D. 化解北方边患危机 ‎【答案】B ‎【解析】‎ ‎【详解】明代南京是“朝廷的备份”‎ ‎,具有完整的中央政府官僚体系,这种制度在有助于在北京官僚体系遭到毁灭性打击后重建中央官僚体系,从而强化了政权的忧患意识,故选B项;“两京制”是政治官僚体系设置,并不能改变南北经济格局,对化解北方边患危机没有明显作用,排除AD项;“两京制”是增加了集权统治成本,排除C项。故选B。‎ ‎11.1895年6月,光绪帝颁布的12道新政诏书遭到抵制,珍妃之兄侍郎志锐及其师文廷式暗助光绪寻求宫外人士支持。次年,珍妃遭慈禧杖责,太监寇良才问斩,文廷式等被定为“翁党”遭贬斥,宫廷关系紧张。这从侧面反映出维新变法 A. 受制于旧式宫廷政治 B. 激化了清廷内外朝矛盾 C. 改变了清廷权力结构 D. 开启政治博弈的新局面 ‎【答案】A ‎【解析】‎ ‎【详解】光绪帝在寻求宫外人士以支持变法时受到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旧势力的打击,说明维新变法受制于旧式宫廷政治,故选A项;清廷不存在内外朝,排除B项;维新变法最终以失败告终,并没有改变清廷权力结构和开启政治博弈的局面,排除CD项。故选A。‎ ‎12.据统计,整个《新青年》中,有关“科学”一词出现了1913次,而“民主”一词只出现305次,加 上“德先生”之类的提法,也只有513次,由此体现新文化运动 A. 崇拜西方文明的科学性 B. 科学已成为文化斗争的武器 C. 宣传社会科学普及的重要性 D. 树立自然科学的权威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科学’一词出现1913次,而‘民主’仅305次”可知新文化运动此时更认可科学而非民主共和,反映出在当时中国思想界认为急需科学扫荡封建保守愚昧的落后思想,科学已成为文化斗争的武器,故B项正确;A项,材料没有体现崇拜西方文明,排除;C项,新文化运动较为看重社会科学的价值,并非注重科学的普及,排除;D项,材料没有体现自然科学权威性,排除。‎ ‎13.1870年日本遣使来华议约,李鸿章致函总理衙门表示:“彼因泰西各国业与中国立约通商,该国亦与泰西各国立约通商,援例而来,似系情理所有之事。该国向非中土属国,不奉正朔,本与朝鲜、流球、越南臣服者不同。”这反映出李鸿章 A. 突破了传统的夷夏观念 B. 致力于维护主权完整 C. 接受了西方的民主政治 D. 放松了对日本的军事防备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是近代中国对外观念的变化。李鸿章在对日议约时认为日本与中国的藩属国不一样,援引西方的外交原则是正常的,这其实就突破了传统夷夏观念来看待周边国家,A选项正确;和日本缔结条约和维护主权并无关系,B选项错误;李鸿章并未接受过西方的民主政治,C选项错误;材料只是反映同日本缔结条约,并没有涉及中日军事冲突对立的事宜,D选项错误。‎ ‎14.中国士人原本是以文野来区分华夷,自认居于世界文化的中心,而视洋人为野而不文的“夷狄”。鸦片战争后,开始降节学习“夷狄”之“长技”,后来发展到倾慕“泰西”的学问,蜂拥出洋游学。这一变化说明 A. 全盘西化成为近代新思潮的主流 B. 中国传统文化中西竞争中受重挫 C. 中国士人面临文化落差难以应对 D. 中西文明从冲突对立转向平等对话 ‎【答案】B ‎【解析】‎ 材料“学习‘夷狄’之‘长技’,后来发展到倾慕‘泰西’的学问”并未体现全盘西化,故A项错误;从视洋人为野而不文的“夷狄”到倾慕“泰西”的学问,蜂拥出洋游学,说明中国士人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不足和西方文化的长处,中国传统文化在中西竞争中受重挫,故B项正确;中国士人面临文化落差降节学习“夷狄”之“长技”,说明能够应对,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平等对话”,故D项错误。‎ ‎15.辛亥革命之后,孙中山对多党制议会政治从推崇走向失望,在护法运动失败之后,重新思考 中国的政治走向,由此孙中山 A. 支持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 B. 振兴实业,壮大民族资本 C. 以俄为师,筹划改组国民党 D. 创建广东革命根据地,武装北伐 ‎【答案】C ‎【解析】‎ ‎【详解】1917年和1921年,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了两次护法运动,是为维护临时约法、恢复国会,联合西南军阀共同进行了反对北洋军阀独裁统治的斗争,结果护法运动失败,孙中山总结失败教训,认识到国民党组织涣散,并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决定以俄为师,筹划改组国民党,故C正确;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A;护法运动失败之后,孙中山认识到国民党组织涣散,决定改组国民党,护法运动失败并非孙中山决定振兴实业的原因,排除B;1926年北伐开始,‎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去世,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在护法运动失败之后,重新思考中国的政治走向”,结合所学国民党一大召开的背景和内容分析解答。‎ ‎16.如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境内企业三种不同的经营路径,据此可推知,这一时期中国 序号 路径 一 西方企业的管理层级结构 二 日本企业的管理层级结构 三 中国企业的社会关系网络 A. 民族企业照搬了外国的管理模式 B. 西方企业对华的资本输出遭到抵制 C. 传统家庭生产经营模式解体加速 D. 经济发展带有明显的半殖民地色彩 ‎【答案】D ‎【解析】‎ ‎【详解】‎ 材料反映了中国境内同时出现西方企业和日本企业管理层级结构,同时还存在中国企业的关系网络,这是近代中国社会传统的表现。结合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可知,这体现了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半殖民地色彩。D正确;材料只反映了中国存在的多种经营模式,不能判断民族企业照搬了外国的管理模式,A错误;材料信息无法看出西方企业的资本输出受到抵制,B错误;多种经营模式的存在与小农经济的加速解体无关,C错误。故选D。‎ ‎17.1945年,由鲁迅艺术学院创作的歌剧《白毛女》在延安公演。它描写了遭受地主家庭剥制压迫的婢女喜儿逃入荒野,变成幽灵似的白毛仙姑,后被八路军搭救和讨还血债的故事。喜儿的故事是 A. 对当时中国广大农村社会百态的原始记录 B. 《白毛女》作者个人生活经历的真实写照 C. 当时农民苦难命运与反抗精神的艺术再现 D. 重现抗日战争时期民族矛盾最直接的证据 ‎【答案】C ‎【解析】‎ ‎【详解】喜儿由婢女变成白毛仙姑体现了农民的苦难命运,被八路军搭救和讨还血债体现了反抗精神,故C项符合题意;《白毛女》仅仅是当时农民苦难生活的典型反映,“社会百态”的说法过于夸大,排除A项;《白毛女》是由鲁迅艺术学院创作的歌剧,并不是作者个人生活经历的真实写照,排除B项;《白毛女》反映的是阶级矛盾,不是中日民族矛盾,排除D项。故选C。‎ ‎18.维新变法时期,以倭仁为代表的保守派,顽固坚持传统,反对变法。以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也不赞成国家制度转变为西洋模式。各省督抚大多采取消极观望态度。这反映 A. 缙绅士大夫观念都很保守 B. 维新缺乏有力的政治支持 C. 民族资产阶级政治上软弱 D. 制度变革不符合各方利益 ‎【答案】B ‎【解析】‎ 维新变法得不到保守派、洋务派和大多地方督抚的支持,这说明维新变法缺乏有力的政治支持,故B项正确;有些缙绅士大夫的观念比较进步,故A项说法错误;材料和民族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无关,故C项错误;制度变革触动了保守势力的利益,故D项说法错误。‎ ‎19.费正清教授曾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主要是因为 A. 工业结构不合理 B. 地区分布不平衡 C. 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D. 军阀割据混战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期间由于列强忙于战争,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快速发展,但随着一战结束,列强卷土重来,中国的民族工业又快速下滑,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一直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故答案为C项。A项,工业结构不合理是民族工业的分布特点,是民族工业所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导致的,排除;B项,地区分布不平衡是民族工业的分布特点,是民族工业所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导致的,排除;D项军阀割据混是近代中国社会环境的具体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本题结合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及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的相关内容即可回答。‎ ‎20.毛泽东认为:“五四运动的的确确给第一次大革命准备了舆论,准备了人心,准备了思想,准备了干部。”毛泽东对五四运动的评价主要是强调 A. 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奠基作用 B. 它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C. 中国工人阶级和学生的先锋作用 D. 它把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五四运动的的确确给第一次大革命准备了舆论,准备了人心,准备了思想,准备了干部。”并结合所学可知,五四运动中工人、学生、商人组成了“三罢”斗争,准备了革命力量的团结;且工人阶级在运动中登上了历史舞台,为革命准备了阶级基础,A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五四运动的性质,B错误;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是主力军,C说法错误;D说法与五四运动不符。‎ ‎21.据统计,1978年,全国住宅投资仅38亿元,占GDP的1.2%:1997年,全社会对市场化的房地产投资就高达3178亿元,占全社会投资比重的12.74%,占GDP的3.99%,其中住宅性房地产开发投资占GDP的1.93%。这一变化可以用来说明 A. 城镇经济结构比例失调 B. 经济体制改革有效推进 C. 民众消费需求日益变化 D. 城乡生活差距逐步缩小 ‎【答案】B ‎【解析】‎ ‎【详解】全国住宅性投资占GDP比重的上升说明社会资本更多的进入房地产领域,国家计划调节的因素减少,体现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故选B项;住宅性投资比重的变化并不能证明我国城镇经济结构比例失调,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都是住宅性投资,不能体现民众需求的日益变化,排除C项;材料内容无法说明城乡生活差距逐步缩小,排除D项。故选B。‎ ‎22.古希腊悲剧作家欧里庇得斯认为:“奴隶绝不比自由人卑劣,因为他有着一个正直的灵魂。”智者阿尔西达马也说:“上帝使人人生而自由,而自然则从未使任何人成为奴隶。”这些思想 A. 与自然法的基本精神相吻合 B. 闪耀着人文主义的光辉 C. 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D. 表明人类自我意识觉酲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欧里庇得斯的观点“奴隶绝不比自由人卑劣,因为他有着一个正直的灵魂”,体现了人人平等的思想;阿尔西达马的观点“上帝使人人生而自由,而自然从未使任何人成为奴隶”,体现了自由思想,这都是人文主义的内涵,故选B项;自然法的基本精神在不同时代有所不同,或者是正义,或者是理性,或者是自然状态中的契约,材料中两位思想家的思想与自然法的精神并不完全吻合,故排除A项;古希腊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是民主思想,故排除C项;普罗泰格拉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表明人类自我意识觉醒,故排除D项。故答案为B。‎ ‎23.罗马法规定,行政官可以根据每一个个别案例的情况做出裁量,而不必僵硬地按照有关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判决,这种决定为事实上的判例法。据此可知 A. 罗马法体系完备,程序严谨 B. 罗马法广泛借鉴了外邦人的法律 C. 罗马法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D. 罗马法违背了自然法的基本精神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并未涉及罗马法程序及借鉴外邦人法律,排除A、B;不必僵硬地按照有关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判决,体现出罗马法具有灵活性和实用性的特点,无法体现违背罗马自然法的公平、正义法则,故C正确,D错误。‎ ‎24.在中国代表团的努力下,日内瓦会议通过《日内瓦会议最后宣言》;实现印支半岛和平,确认了三国的民族权利,但是关于朝鲜问题,中国虽然也尽了努力由于受到美国代表的阻扰,以未通过任何协议而结束。这些做法 A. 是大国协商解决争端问题的尝试 B. 新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的标志 C. 打破了美国遏制孤立中国的政策 D. 表明中国实行和平的外交政策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上努力解决印度支那问题和朝鲜问题,最终达成了《日内瓦会议最后宣言》”说明中国实行和平的外交政策,故D正确;一战后,大国协商解决争端问题的尝试就已开始,故A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故B错误;中美关系正常化打破了美国遏制孤立中国的政策,故C错误。‎ ‎25.18世纪中期以后的英国,倡导爱护自然的诗歌层出不穷,如彭斯的《杜河两岸》、布罗姆菲尔德的《农夫之子》均描绘了少年时代乡村自然的美丽景色,克莱尔在《致倒下的榆树》中则深情地把童年屋后的榆树作为朋友来看到,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 社会转型的问题日益突出 B. 农民向往理想的田园生活 C. 文学创作实现了自我革新 D. 诗歌主题以乡村生活为主 ‎【答案】A ‎【解析】‎ ‎【详解】18世纪中后期英国开始工业革命,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和影响,此时倡导爱护自然的诗歌层出不穷,说明此时的文学创作关注社会问题,表明当时社会转型的问题日益突出,故选A项;材料反映的是诗歌创作,不是农民的理想,排除B项;倡导爱护自然的诗歌层出不穷并不意味着文学创作实现了自我革新,排除C项;诗歌主题是以爱护自然为主题,而不是以乡村生活为主,排除D项。故选A。‎ ‎26.‎ 在1895年,美国制糖公司控制了全国95%的砂糖生产,在1900年,美国烟草公司控制了除雪茄以外其他烟草产品的50%~90%,在1906年,标准石油公司控制了全国91%的石油精炼企业,摩根财团则左右了整个美国的金融市场。这一现象 A. 体现了国家意志的主观要求 B. 会导致生产过剩与萧条的产生 C. 说明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D. 违背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当时美国出现了垄断,社会化大生产迅速发展,生产的过度发展最终导致了生产过剩和萧条的产生,故选B项;垄断组织的出现属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不是国家意志的主管要求,排除A项;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美国经济发展增速的表现,排除C项;垄断组织并没有违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排除D项。故选B。‎ ‎27.1954年和1958年,西方国家两次缩减战略物资禁运单;20世纪60年代初,东西方之间开始建立了多边支付体系,东欧国家可以利用对一个西方国家的顺差来弥补自己对另一个西方国家的逆差。这些情况反映了 A. 东西方关系出现缓和局面 B. 东西方之间的国际贸易保持平衡 C. 经济全球化障碍得以扫清 D. 贸易自由化的国际协定亟待签订 ‎【答案】A ‎【解析】‎ ‎【详解】西方国家缩减战略物资禁运单,东西方之间开展建立多变支付体系,这些都说明当时东西方之间的关系开始出现缓和,故选A项;东欧国家可以利用对一个西方国家的顺差来弥补自己对另一个西方国家的逆差是利用了当时国际贸易的特点,并不能说明东西方之间的国际贸易保持平衡,排除B项;20世纪50年代正处于两极格局时期,经济全球化的障碍不可能被扫清,也不可能实现贸易的自由化,排除CD项。故选A。‎ ‎28.《纽约时报》‎1989年10月23日指出:“苏联报纸从每天充斥着飞碟之类到对布尔什维克革命的亵渎批评之类的耸人听闻的新闻”,“神秘主义,甚至列宁主义实际是恐怖主义的分子的说法都出现了”。由此体现了 A. 苏联改革出现了背离社会主义方向迹象 B. 美国《纽约时报》歪曲事实,别有用心 C. 苏联已经呈现解体倾向 D. 美苏争夺重点向新闻舆论转移 ‎【答案】A ‎【解析】‎ ‎【详解】否定列宁主义,亵渎布尔什维克革命即为背社会主义方向,故选A;B、D表述材料无从体现,排除;苏联解体应表现为国家政权解体,各加盟共和国分离,材料未体现,故C错误。‎ ‎29.特朗普竞选美国总统前后推出逆全球化口号,实施了一系列贸易保护政策,一些欧美大国也采取了一系列逆全球化举措,逆全球化趋势逾发明显。这表明全球化进程中 A. 发展中国家成为主要受益者 B. 逆全球化成为国际主流现象 C. 新的国际政治格局已经形成 D. 发达国家主导地位受到冲击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的,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欧美大国也采取了一系列逆全球化举措,说明经济全球化使发达国家主导地位受到冲击,故D正确;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A错误;经济全球化是世界主流现象,B错误;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是一种趋势,“已经形成”表述错误,排除C。‎ ‎30.由下图可知 A. 经济全球化向纵深方向发展 B. 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进入世界体系 C. 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 D. 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 ‎【答案】A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经济全球化进程。漫画当中的这个人举着反对经济全球化的牌子,但是全身上下都穿着世界其他国家生产的服装,这反映出经济全球化向纵深方向发展,反对全球化只是针对其问题而言的,因此A选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出亚非拉国家进入世界体系,没有表现出世界格局的变化,B和D选项错误;材料考查的是经济全球化,没有涉及区域经济集团化,C选项排除。‎ 二、解答题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国际贸易往来的日益频繁,外来动物疫病传入的风险不断增加。欧美国家在动物及动物产品方面制定了包括各种规程、标准、手册、指令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严格实行立法、管理、执行分离。美国根据专家风险报告分析,对于进口可能对本国产生冲击的产品,在境外建立了三层疫情防御体系,规定只能在洛杉矶、迈阿密等口岸进行检疫交易,并制定了猪、牛、羊、马等主要动物档案和溯源体制,未注册的不允许进入流通领域,如英国种猪养殖由养猪协会统一注册,提供系谱认证。在澳大利亚,还实行分类管理,如一类疾病完全由政府资助,二类疾病80%由政府资助等。‎ ‎——摘编自营顺仙《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中国进出境动物检疫肩负防控外来动物疫病传入的重任,或早起源于1903年在中东铁路管理局建立的铁路兽医检疫处,对来自沙俄的各种肉类食品进行检疫工作。1913年,英国为防止牛羊疫病的传入,禁止病畜皮毛的进口,向中国政府提出检疫要求。上海的英国商人为了使其经营的产品顺利地出口到英国,聘请了英国的兽医流得洛克在上海做出口肉类检验,并签发兽医卫生证书。1922年,英国又以中国无国家兽医检查机关为由,禁止中国的肉类出口。在国外压力和国内商人的强烈要求下,当时政府筹备设立“毛革肉类出口检查所”,并于1927年制定公布了《毛革肉类出口检查条例》,同时限制了染有炭痘病菌的肉类出口 ‎——摘编自张海确《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 外来有害生物一旦入侵成功,用于控制其危害、扩散蔓延的代价极大,费用高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外来动物疫情防控应对策略,对有效抵御疫情蔓延、预防外来有害动物入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据林祥梅《外来动物疫病》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当代欧美等发达国家外来动物疫病防控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国外来动物疫病防控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现代中国外来动物疫病发展的总体趋势,并分析我国健全外来动物疫情防控措施的积极影响。‎ ‎【答案】(1)措施:健全法律法规,明确部门职责:加强风险分析,引入专家建议:建立境外防御体系,限定专门检疫口岸;完善动物档案,实行溯源职责制度;实行分类管理,政府加大资金补偿。‎ 原因:国际贸易往来的密切;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体制的确立;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现代科学的促进;新经济时代的到来提供了专家团队。‎ ‎(2)特点:疫情防控适应殖民统治需要;受到西方侵略势力的干涉;被迫设立检疫机构、完善检疫法规;主要涉及肉类产品。‎ ‎(3)趋势:时间上:改革开放以后外来动物种数迅速增加:空间上:主要分布在广东、海南、江苏等沿海地区。‎ 影响:有利于完善改革开放政策,营造良好的国内发展环境;有利于增强公民预防外来疫情的意识;有利于健全口岸疫情检疫制度;有利于完善外来动物入侵法律法规,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利于社会秩序稳定和经济发展;有利于社会秩序稳定和经济发展。‎ ‎【解析】‎ ‎【详解】‎ ‎(1)欧美发达国家外来动物疾病防控的措施结合“欧美国家在动物及动物产品方面制定了包括各种规程、标准、手册、指令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严格实行立法、管理、执行分离”、“在境外建立了三层疫情防御体系,……在澳大利亚,还实行分类管理”等内容进行总结概括即可。实行这些疾病防控措施的原因根据“随着国际贸易往来的日益频繁,外来动物疫病传入的风险不断增加”等内容并结合所学可从国际贸易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新经济时代的到来提供专家团队等内容进行总结作答。‎ ‎(2)根据“在国外压力和国内商人的强烈要求下,当时政府筹备设立‘毛革肉类出口检查所’,并于1927年制定公布了《毛革肉类出口检查条例》,同时限制了染有炭痘病菌的肉类出口”等内容可总结概括中国近代外来动物疾病防控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图示内容可知,现代中国外来动物疫病发展总体趋势主要表现在外来动物种数增加,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健全外来动物疫情防控措施的积极影响可从完善改革开放政策、营造良好的国内发展环境、增强公民意识、完善法律法规、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稳定等方面进行总结。‎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春秋公羊传》中记载:“元年,春,王正月。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就谓?谓文王也。昌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董仲舒进一步将其阐发为:“《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摘编自白寿弃《中国通史》‎ 凡是存在的现象,必然有其存在的缘由。为什么是中国人创造了中华大一统的奇迹?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以“中华大一统现象”为例证明该观点。(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角度多元)‎ ‎【答案】示例:观点:中华大一统现象的存在,必然有其存在的缘由。‎ 论述:其一,中国中原地区位于欧亚大陆的东部,这里东有大海,西有青藏高原和荒漠,北有西伯利亚高寒区,南有南海和热带高温区,因此中原地区自然成为亚洲东部的地理中心。与此同时,居住在中原地区的人们,在数千年间始终能够创造出领先的文明与文化,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层出不穷,从而进一步形成文化中心、经济中心、科技中心和政治中心,并对周边地区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和向心力,有利于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其二,以炎帝族和黄帝族为主体的部族,很早就实施婚姻开放的举措,各部族相互通婚,从而有利于部族交往与融合,进而促进大一统的形成。其三,从伏羲画卦、仓额造字,到秦始皇书同文,中国人始终使用象形文字符号,这种文字有着非常稳定的信息传输性能(几千年前的字都很容易认得),而且能够超越语言进行信息交流,极大地促成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认同,有利于大一统国家的形成。‎ 综上所述,中国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文化传统和文化交流等因素共同造就了中华大一统现象。‎ ‎(“示例”只作评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没有标准答案。解答本题首先可根据材料内容总结论点,根据“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等内容可知中华大一统的存在是有其必然缘由的。根据此论点可从中国的地理环境、民族融合与交往、文明的传承与发展等方面展开论述。引用史实准确,言之有理即可。‎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