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卷·2019届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9届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解析版)

乌兰察布分校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二调考试 高二年级历史试卷 ‎(命题人:占磊 审核人:占磊分值 100分 时间 90分钟 )‎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 据记载,公元前892年,西周懿王崩,其叔父辟方以“德望”被宗室诸侯“拥立”为王,是为孝王。“孝王崩,诸侯复立懿王太子燮,是为夷王。”这反映出当时 A. 血缘宗法制是基本政治制度 B. 王位继承依据贤能而非长幼 C. 嫡长子并无优先继承的权利 D. 诸侯争霸导致王室地位衰落 ‎【答案】A ‎【解析】从材料反映的王位固定在叔侄和父子之间相传,说明当时血缘宗法制是基本政治制度。故答案为A项。材料不能反映当时的普遍现象,BC项以偏概全,排除;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2. ‎ 下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文字的频繁使用 B. 书写材料的不同 C. 各国变法的实施 D. “书同文”的推行 ‎【答案】A ‎【解析】从图片材料可以看出,从西周到战国汉字的演变特点是由繁到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私学的不断兴起,同时各诸侯国间的交流不断加强,为了方便交流,出现了汉字这一变化,故选A。战国时期,随着书写工具的变化,字体也发生了变化,但B不是主要因素。C与材料无直接关系。D是秦统一后推行的。‎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汉字的演变和书画的发展·古代汉字的演变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以中国古代汉字的演变为切入点,考查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及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的影响。小切口,但需要学生有大范围的知识体系,且本题以图片的方式呈现考查了学生获取图片信息的能力。本题学生易选D项,原因是受图片信息的误导和学生思维定式的局限性的影响。‎ ‎3. 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的十余年内,前后进行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共迁徙居民约106万户,达500多万人口。当时的移民主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迁豪富、强族于关中;一种是徙平民、罪吏于边境。此举 A. 强化了关中的经济优势 B. 有利于均衡全国人口的分布 C. 旨在抑制土地兼并 D. 促进了封建国家的统一 ‎【答案】B ‎【解析】秦统一六国的兼并战争中,对一些地方的人口造成严重影响,通过大规模的移民,有利于均衡全国人口的分布。故答案为B项。其他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CD项。‎ ‎4. 秦代以后,大臣给皇帝的上书大都在歌颂君主圣明的同时,千方百计地贬损自己,上书一般都以“臣等昧死”“臣诚愚鄙”等开头。这说明 A. 孔孟礼的观念全面传承 B. “三纲五常”成为社会的普遍信条 C. 尊君卑臣成为官场常态 D. 儒学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修养 ‎【答案】C ‎【解析】根据“臣等昧死”“臣诚愚鄙”可以看出皇权至尊和等级制度的严格,故答案选C。A项“全面”和B项“普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题干没有反应“社会责任和道德修养”,排除D。‎ 点睛:注意绝对性的词语,特别注意提示语中的“全面”、“普遍”、“完全”、“彻底”等绝对性的选项一般不选。‎ ‎5. 西汉后期大臣王嘉称赞道:“孝文时,吏居官者或长子孙,以官为氏,仓氏、库氏则仓库吏之后也。其二千石长吏亦安官乐职,然后上下相望,莫有苟且之意。”东汉初年大臣朱浮也赞叹其时的做法“吏皆积久,养老于官,至名子孙,因为氏姓”。这主要体现了汉文帝时期 A. 宗法与皇权结合促进了国力强盛 B. 官僚队伍的稳定增强了中央权威 C. 官吏任用制度化形成良好的吏治 D. 官员久任其职推动国家长治久安 ‎【答案】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汉代政治 ‎6. 两汉和魏晋时期,士子必须获得地方官员及世族豪门的推荐,才能参加考试。而唐代规定,士子自带一种叫作“牒”的身份证明即可直接报名参加考试,地方政府不能压制。这一变化反映了唐代 A. 选官不受身份限制 B. 宗法关系仍受重视 C. 人才选拔渐趋开放 D. 官僚政治逐步形成 ‎【答案】C ‎【解析】材料表明士子考试“须地方官员及世族豪门的推荐”到“可直接报名参加考试”,资格限制放宽了,说明人才选拔渐趋开放,故C正确;A不符合“自带一种叫做‘牒’的身份证明即可直接报名参加考试”,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排除;秦朝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表明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D错误。‎ ‎7. ‎ ‎《唐律疏议》对官吏贪污贿赂作了严密规定,从而与官吏锉选、考课、监察制度一起,构成了行之有效的廉政机制。在当时很多官员看来,“廉慎”思想不仅是一种律例规范,还是一种内在自省和心性追求。这反映了 A. 唐政府注重廉政的制度建设 B. 儒家思想影响了唐代的廉政建设 C. 唐律以提高官员素质为宗旨 D. 廉政是促成唐代繁荣的主要原因 ‎【答案】A ‎【解析】从材料“对官吏贪污贿赂作了严密规定”“与官吏铨选、考课、监察制度一起,构成了行之有效的廉政机制”中可以看出,唐朝形成了一套廉政建设的制度,故A项正确,B项比较片面;唐律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故C项错误;D项错误,经济的发展是唐朝繁荣的主要原因。‎ 点睛:材料“对官吏贪污贿赂作了严密规定”“与官吏铨选、考课、监察制度一起,构成了行之有效的廉政机制”是解题的关键信息。‎ ‎8. 贞观元年,唐太宗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比来护己之短,遂成冤隙,或苟避私冤,知非不正,顺一人之颜情,为兆民之深患,此乃亡国之政也。”据此可知,唐太宗认为 A. 三省六部制提高了行政效率 B. 制度实行的效果与初衷不符 C. 中书省门下省不应互相牵制 D. 三省六部制导致了亡国危机 ‎【答案】B ‎【解析】材料只是反映了中书省、门下省之间的相互牵制的效果,与行政效率无关,排除A。唐太宗认为:朝廷本来设置中书省、门下省,以相互监督检查,中书省起草诏令制敕如有差误,则门下省当予纠驳指正,但近来有人“护己之短”,于是产生仇怨隔阂,有的为了避开私人恩怨,明知其错误也不加驳正,这说明中书、门下之间在运作时存在失误,排除 C,B项正确。三省六部制导致唐出现亡国的危机材料信息也不能反映,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B。‎ ‎9. 元朝历代皇帝经常征召社会上大批有名的汉儒学者进入政治上层,其中还包括最被歧视的南人儒士,但他们大多进人中央的翰林院、集贤院等无实权的机构。这表明元朝 A. 政治管理实现封建化 B. 表面上积极缓和民族矛盾 C. 用高官厚禄笼络汉人 D. 以汉儒学者牵制蒙古官员 ‎【答案】B ‎【解析】从材料反映的“征召社会上大批有名的汉儒学者进入政治上层”,但大多进入无实权的机构来看,一方面元朝政府作出信任汉人的态度,另一方面又保持戒备,表明元朝政府表面上积极缓和民族矛盾。故答案为B项。A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C项不能反映材料主旨,排除;D项材料不能反映,也不符合史实,排除。‎ ‎10. 宋代读书人只有参加解试合格,才有机会参加省试,而考试的名额是基本固定的,并根据各地区情况进行分配。下表是宋代部分地区发解试合格者占赴试者(终场者)的比例,这反映出宋代 地区 时间 赴试人数 分配名额 录取比例 平江府(苏州)‎ 庆历中 ‎200‎ ‎4‎ ‎50:1‎ 绍兴二十六年 ‎2000‎ ‎13‎ ‎153:1‎ 福州 绍兴二十六年 ‎3400‎ ‎62‎ ‎56:1‎ 淳熙十年 ‎15000‎ ‎62‎ ‎242:1‎ 开禧间 ‎18000‎ ‎54‎ ‎333:1‎ A. 南方成为经济重心和文化中心 B. 政府意在优化官僚体系的结构 C. 科举考试失去笼络士人的作用 D. 教育发展难以满足人口增长需要 ‎【答案】B ‎ ‎ ‎11. 在宋朝,中央政府设转运使主管路级行政区的财赋,除神宗元丰改制时以外,宋朝始终没有放弃对转运使财赋转运的审计权,而且南宋还采用逐级申报财政的办法来对转运使进行监督。这表明在宋朝 A. 中央以转运便监昝地方行政长官 B. 政府重视完善地方军政体系 C. 财权是中央控制地方的重要手段 D. 中央注茁对地方的财政支持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宋朝政府对转运使实行监督,并不是利用转运使监督行政长官,排除A 。材料涉及的是地方财政,并非军政,排除B。转运使掌管地方财政,中央政府对转运使进行监督,说明了财权是中央控制地方的重要手段,故选C。材料所述是中央对地方财政的控制,并非支持,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宋朝加强中央集权。本题要认真读取材料,提取其中的有用信息“对转运使进行监督”,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12. 《宋史•陈兢传》记载:“(陈)防家十三世同居,宗族千余口,世守家法,孝谨不衰,阖门之内,肃于公府”、“陈家财产公有,共同劳作,并适当照顾老弱病残”。宋仁宗追赐陈氏先祖五世公爵,朝廷也蠲免陈家杂科徭役。朝廷表彰“义门陈氏”的主要原因是 A. 进一步巩固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B. “陈氏义门”在社会上有着巨大影响 C. 彰显朝廷教化百姓的功绩 D. 利用宗法关系维护封建统治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防家十三世同居,宗族千余口,世守家法,孝谨不衰”表明“义门陈氏”体现了宗法关系;“宋仁宗追赐陈氏先祖五世公爵,朝廷也蠲免陈家杂科徭役”可知,宋仁宗表彰“义门陈氏”的主要原因是利用“义门陈氏”体现的宗法关系来维护封建统治,故D项正确;题干“义门陈氏”体现的是宗法关系,没有涉及巩固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故A项错误;题干没有涉及“陈氏义门”在社会上有着巨大影响,故B项错误;朝廷教化百姓也是为了巩固统治,故C项包含在D项中,应排除.故选D。‎ ‎13. 明仁宗以后,内阁大学士的品级逐渐上升,并且被赋予“公”“保”等虚衔,获得“票拟”职权;同时,皇帝以司礼监代皇帝批阅奏章,奏章除“御笔亲批数本外”“皆众太监分批”,宦官掌握了部分“批红”职权。这表明 A. 明代皇权呈现出日益衰落的趋势 B. 宦官与内阁共理互相制约保证皇权独尊 C. 内阁大学士的品级职权逐渐提升 D. 宦官权力恶性膨胀且呈失控之势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反映的在内阁大学士的品级逐渐上升获得“票拟”职权的同时,又以司礼监代皇帝批阅奏章,这种做法是通过宦官与内阁的共同参与、互相制约来保证皇权独尊。故答案为B项。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结论片面,排除;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14. 明成祖时,“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据此,对明代内阁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 B. 自设立起即为法定决策机构 C. 六部逐渐成为内阁下属机构 D. 地位虽有变化但职能基本未变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说明明代内阁的地位逐步提高,但职能并未改变依旧是皇帝的秘书机构,所以答案选D,A B C三项表述错误,不符合明代内阁的史实。‎ 考点:明代的内阁制度 点评:明代设立内阁是因为宰相制度被废除后,皇帝无法承担所有政务的处理,故设立内阁以作顾问机关,但它不是决策机构,关于明代内阁的考查,高考中多侧重于与西方议会制下内阁的比较。‎ ‎15. ‎ 钱穆指出,起于元代的行省制度与中央集权不同,“实近似于一种变相的封建,乃是一种分权统御制也”,“此种制度在平时足以障碍地方政事之推进,而增加地方与中央之隔阂;而待一旦中央政权削弱,各行省转易成为反抗中央,分区割据之凭藉。”他认为行省制度在元代 A. 实际上是分封制的复辟 B. 改善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C. 导致了地方割据 D. 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实近似于一种变相的封建⋯⋯此种制度在平时足以障碍地方政事之推进,而增加地方与中央之隔阂;而待一旦中央政权削弱,各行省转易成为反抗中央,分区割据之凭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行省制度在元代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故D正确。据史实,元代行省制没有导致地方割据,故A错误。元代行省制是加强中央集权的制度,不是分封制的复辟,故B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元代行省制改善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故C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行省制 ‎16. 北宋时期,枢密院长官有些是文职出身,有些是武职出身。下表统计了北宋历朝枢密院长官文、武出身的情况。由此可知当时 出身 时间 宋太祖 宋太宗 宋真宗 宋仁宗 宋英宗 宋神宗 宋哲宗 宋徽宗 宋钦宗 武职出身正职(人)‎ ‎3‎ ‎6‎ ‎6‎ ‎7‎ ‎0‎ ‎0‎ ‎0‎ ‎0‎ ‎0‎ 文职出身正职(人)‎ ‎2‎ ‎1‎ ‎6‎ ‎22‎ ‎5‎ ‎7‎ ‎5‎ ‎10‎ ‎5‎ A. 边境战乱日趋减少 B. 理学思想影响日益深远 C. 科举取士日渐盛行 D. 以文驭武方针逐步确立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北宋历朝枢密院长官文、武出身的情况”可知,从宋仁宗之后,枢密院长官以文出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以文驭武方针反映在枢密院长官的人选问题上就表现为以文出身,故D项正确;北宋边境战乱一直持续,没有日趋减少,故A项错误;理学思想与以文驭武方针没有直接关系,故B项错误;科举取士从隋唐时期已经实行,且科举也有武举,这无法解释枢密院长官以文出身的问题,故C项错误。故选D。‎ ‎17. 导致下表中数据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咸丰初年户部银库数量银数单位:万两 年份 库存银数 新收银数 支出银数 实存银数 咸丰元年(1851)‎ ‎844.0962‎ ‎850.8529‎ ‎956.9910‎ ‎737.9581‎ 咸丰二年 ‎737.9581‎ ‎836.1837‎ ‎1032,6172‎ ‎541,5246‎ 咸丰三年 ‎541.5246‎ ‎475.3397‎ ‎847.1746‎ ‎169.6897‎ A. 国内农民起义的影响 B. 清政府急需偿还债款 C. 政府投资开办工厂 D. 小农经济逐渐解体 ‎【答案】A ‎【解析】从1851这个时间来看国内出现了太平天国运动,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这个农民起义不得不支出更多的银数,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是镇压农民起义而非偿还债款,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不符合事实,不符合题意,排除;不涉及小农经济的问题,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18.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的签约谈判中,清政府对增开商埠、割地、修改税则、赔款各项均比较容易予以接受。但对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则以有违礼制为由多次拒绝,甚至打算以全免关税来换取列强放弃公使驻京。这说明清政府 A. 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 B. 仍然抱有天朝上国观念 C. 采取了灵活的外交策略 D. 开始建立近代外交体制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政府对增开商埠、割地、修改税则、赔款各项均比较容易的予以接受”体现清政府主权意识淡薄,排除A。根据材料“对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则以有违礼制为由多次拒绝,甚至打算以全免关税来换取列强放弃公使驻京”体现清政府缺乏近代外交意识,统治集团深受天朝上国思想影响,B项正确。材料没有清政府采取了灵活的外交策略的相关信息,排除C。总理衙门是近代建立外交体制的表现,排除D。所以选B ‎19. 我天朝君临万国,尽有不测神威,然不忍不教而诛。故特明宣定例。该国夷商欲图长久贸易,必当懔遵宪典,将鸦片永断来源,切勿以身试法”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 清帝国国力强大,成为世界霸主 B. 清政府对他国具有立法权、执法权 C. 依法剥夺洋商在华贸易与居住权 D. 严格区分鸦片走私与中英正当贸易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林则徐给维多利亚女王的信中提到,英国人到中国要想长久贸易,应该遵守清朝的法律,请勿携带走私鸦片到中国,由此可见严格区分鸦片走私与中英正当贸易,故选D。清朝日趋衰落,长期闭关锁国,ABC项明显不符合事实。‎ 考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鸦片战争·鸦片走私 ‎20. 《南京条约》申明:“英国驻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剖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后来的《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又于“平行之礼”一条无不详为备列。“平行之礼”的提出,对当时中国的主要影响为 A. 推动向西方学习思潮出现 B. 推动传统礼仪制度的进步 C. 传播资本主义的平等观念 D. 使夷夏之防观念受到冲击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材料提到,《南京条约》《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平行之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平行之礼”的提出,对当时中国的主要影响为使夷夏之防观念受到冲击,故D项正确。ABC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鸦片战争·影响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外交的变化的相关知识。属于高考备考的重点之一。中国外交近代化是指中国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过程中,一方面试图通过自身的力量赶走外国侵略者获取独立,一方面认同接受西方文明,外交上从消极排斥与抵抗、蒙昧无知中丧失主权,转变为接触与适应、尝试改变弱势处境,再到主动争取国际社会主体权资格、追求建立平等新型外交的历史演变过程。外交近代化不仅影响了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还带来了全新的外交模式———条约制度。条约作为国际法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国际交往的主要形式和手段,尽管本质上是一种弱肉强食的不平等关系,但其中所包含的近代性质的交往方式和原则,在中外条约关系中有所体现。‎ 二、主观题(本题分为21、22小题,其中21题12分,22题28分,共计40分)‎ ‎21. 请全面客观地评价科举制。‎ ‎【答案】(1)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 ‎(2)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 ‎(3)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有相当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4)也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5)以严格考试作为选官方式,从最求公正公平的角度看,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回答。积极角度从加强中央集权、破除官场垄断局面、提高官员素质和行政效率、重学风气和公平公正角度回答;消极方面可以从科举制后来演变为八股取士,扼杀了创新能力角度回答。‎ ‎22.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日之中国已非往日可比,各省设立局厂,岁费巨款制造兵船,日新月异,枪炮皆新式,摧坚命中足备御侮之用,正可及锋而试,勋臣宿将身经百战叱咤生风,指挥若定,大可与日本从事于疆场,伸历年之积忿,快薄海之人心,且使战国者知中国大有人在,不敢存轻量之心,挽回大局在此一举。‎ ‎——《申报》1894年7月9日 材料二 中国和日本分别代表着封闭与开化两股势力,西方国家自然会更亲近日本。如果日本有最终战胜的机会,西方都应该放弃干涉的动议,然而中国的最终战胜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因而如果西方不立即阻止这场战争,最终的结果必将是日本战败后丧失独立,继而日本也会加入中国,充满忌恨地把西方的“洋鬼佬”赶出国门。如果出于猜忌,欧洲列强不愿出兵干预,美国应该挺身而出,虽然这与美国奉行的门罗主义相违背,但事态的特珠性应该让美国考虑暂时放弃原则。为了不对全球贸易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冲突必须停止。‎ ‎——1894年8月12日英国《每日新闻报》‎ ‎(1)分析材料一、二对中日战争的形势做了怎样的预侧,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和西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预测?指出西方的预测对中国会产生什么影响?‎ 材料三 纵观甲午战争,除却黄海上的硝烟,还有一场看不见的战争:舆论战。日本政府早在对朝鲜进行战略包围的时候,就已经将舆论宣传上升为国家战略,他们秘密聘请前《纽约论坛报》记者豪斯作为舆论战顾问,当《纽约世界报》记者克里曼揭露日本旅顺大屠杀事实后,日本政府勾结《华盛顿邮报》、《旧金山纪事》、《纽约时报》发表有利于日本的文章,从而质疑克里曼;清朝政府和媒体却在屠杀事件中集体保持沉默。……伊藤博文说,利用媒体攻势取得国民舆论的支持,就等于拿下了战争一半的胜利。‎ 中国最早的旬刊画报《点石斋画报》刊载的中日甲午战争中的石版画“牙山大胜”、“倭兵无状”、“海战捷音”、“形同海盗”完全是被清军慌报军情误导,颠倒了真相,国人还一时被虚假胜利蒙蔽,在国际上成为笑谈,造成恶劣影响。‎ ‎——摘编自《甲午——120年前的西方媒体观察》‎ ‎(2)材料三体现了清朝战败的哪些原因。‎ 材料四 ‎1898年7月16日《伦敦新闻画报》日本撤离威海卫,三囡子将军为大英帝国和大清帝国举杯(日本人撤离威海卫后仅一天,英国海军就向清朝强行租借)‎ ‎——摘编自《甲午——120年前的西方媒体观察》‎ 材料五至游学之国,西洋不如东洋,路近费省,可多遣,去年近,易考察。东文近于中文,易通晓。西学甚繁,凡西学不切要者,东人已删节而酌改之。中东情势风俗相近,每仿形,事半功倍,无过于此。‎ ‎——张之洞《劝学篇》1898年 ‎(3)依据材料四、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日甲午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4)以史为鉴,120多年前的甲午战争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可以让你得到哪些认识?‎ ‎【答案】(1)中国实力优于日本,会取得战争胜利。中国是东亚最大的国家,进行了30年的洋务运动,经济军事实力有所提高。清政府寄希望于西方大国的干预,不进行战争准备。‎ ‎(2)观念落后,不重视舆论的作用;漠视日本歪曲真相,失去道义支持;军队谎报军情,蒙蔽国人。‎ ‎(3)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政治:暴露清政府腐朽,引发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深。经济:资本输出加剧,严重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但客观上进一步瓦解自然经济;思想:维新变法等救亡图存思想发展;出现赴日留学热潮,有识之士积极学习,寻求救国之路。‎ ‎(4)认清国情,积极学习,提升国力,与时俱进,了解世界,更新观念。‎ ‎【解析】‎ ‎(1)根据“如果西方不立即阻止这场战争,最终的结果必将是日本战败后丧失独立,继而日本也会加入中国”得出预测;原因由“今日之中国已非往日可比,各省设立局厂,岁费巨款制造兵船,日新月异,枪炮皆新式,摧坚命中足备御侮之用,正可及锋而试,勋臣宿将身经百战叱咤生风,指挥若定”概括得出;结合材料“如果出于猜忌,欧洲列强不愿出兵干预,美国应该挺身而出,……为了不对全球贸易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冲突必须停止。” 联系所学知识,甲午战前清政府缺乏备战,寄希望于西方大国的干预。‎ ‎(2)根据“日本政府早在对朝鲜进行战略包围的时候,就已经将舆论宣传上升为国家战略”“清朝政府和媒体却在屠杀事件中集体保持沉默”“完全是被清军慌报军情误导,颠倒了真相,国人还一时被虚假胜利蒙蔽”进行概括。‎ ‎(3)联系所学知识,甲午战争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然后分别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回答。 ‎ ‎(4)综合上述材料,根据清政府存在的不足,得出今天对我们的启示即可。‎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