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四川省广安市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9月月末练习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四川省广安市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9月月末练习试题(解析版)

四川广安二中2020届高考人教历史九月月末练习 一、选择题 ‎1.管仲被称为“商业经济的鼻祖”。他主张:“丹砂之穴不塞,则商贾不处。富者靡之,贫者为之”,下列选项最接近材料观点的是 A. “寓税于价”‎ B. “俭则伤事”‎ C. 工商皆本 D. 统制经济 ‎【答案】B ‎【解析】‎ 根据“富者靡之,贫者为之”可知管仲鼓励富人的消费以保证穷人有工作可做,这与“俭则伤事”相近,故B项正确。“寓税于价”意思是把税收加入物品的价格里,不符合题意,A错误;材料不是论述工商皆本的思想,C错误;统制经济是经济统一管理,材料没有提及,D错误。‎ ‎2.据《史记》记载:汉高祖刘邦母刘氏在人泽坡休息,梦中与神人相遇后怀有身孕,生刘邦:《明史》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出生时出现了“红光满屋”的怪异现象。这表明统治者 ‎①掩饰自己出身低微以取得上层支持 ‎②制造天命观以树立君主的政治权威 ‎③美化改朝换代行为为顺应天意之举 ‎④宣扬迷信思想为实行愚民政治服务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自汉朝以来,历代皇帝都以“真命天子”自居,目的是宣扬君权神授,为树立王权独尊地位服务。汉高祖、明太祖是两位“草根皇帝”,所以在宣传自己超高贵的出身方面尤为重视,通过这样的无中生有的宣传,不仅体现自己“受命于天”,而且“真命天子”的地位是生而有之,这样的宣传还为自己的改朝换代行为赋予“天命”的含义,故②③正确;统治者竭力美化自己出身的行为主要证明自己的正统性和合法性,不是为了与贵族看齐,实行愚民政治也不是美化自己的主要目的,故排除①④。故排除ACD,选B。‎ ‎3.唐代有“出将入相”的惯例,人们认定“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宋代民间则流行“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的俗语,宋人认为“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敌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矣。”这表明 A. 唐朝的大多数官员来源于武将 B. 宋代文化相对于唐代更为发达 C. 社会观念与政治环境关系密切 D. 科举制度提高了文人社会地位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将领即使领兵打仗获胜的荣誉也不及考上状元,说明当时文人的地位高于武将,这是宋代重文轻武的政策使得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变化,即社会观念与政治环境关系密切,C项正确;题干不能得出唐朝的大多数官员来源于武将,排除A;题干强调的不是宋代文化相对于唐代更为发达,也不是强调科举制的作用,排除BD。‎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对“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敌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矣”的分析,结合宋朝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即可得出答案。‎ ‎4.民间信仰中城隍是由死去的名人或者有功劳者担任的,并必须是公正无私者。宋代,祭祀城隍列入国家祀典,城隍庙普及各府、州和县。明太祖朱元璋对城隍特别崇敬,更册封京师、府、州、县四级城隍,各地最高官员需定期主祭。这反映出 A. 朝廷利用神道为政治服务 B. 中国古代信仰的多样性 C. 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D. 宋明两代多任用正直大臣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宋代,祭祀城隍列入国家祀典,城隍庙普及各府、州和县.明太祖朱元璋对城隍特别崇敬,更册封京师、府、州、县四级城隍,各地最高官员需定期主祭”可以看出宋代、明代利用神道为政治服务,主要是为维护封建统治,A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信仰的多样性,B选项排除;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不可能一致,故C项错误;D选项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 ‎5.‎ ‎ 1908年,中美两国政府草拟了派遣留学生规程:自退款(庚子赔款)的第一年起,清政府在最初的4年内,每年至少应派留美学生100人。据此及所学推断可知 A. 中国开始由学习英日政体转向美法政体 B. 美国试图以教育为工具增强对华影响力 C. 列强对《辛丑条约》赔款的分配有分歧 D. 中美合作开启了中国人赴美留学的历程 ‎【答案】B ‎【解析】‎ ‎20世纪初,资产阶革命派已开始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学习美法的民主共和政体,故A项错误;美国以庚子赔款资助清政府派遣赴美留学生,故B项正确;题干涉及的只是中美两国,没有涉及美国和其他列强的关系,故C项错误;中国人赴美留学早在19世纪60、70年代的洋务运动时期已经开始,故D项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辛丑条约》‎ ‎【名师点睛】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和强迫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侵华战争 签订的条约 对中国的影响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6.孙中山在1920年《致海外国民党同志函》中说:“自北京大学学生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以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于是莲蓬勃勃,抒发言论.国内各界舆论,一致倡导此种新文化运动,诚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由材料可推断出孙中山此番言论的意图是 A. 强调国民党应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纲领 B. 要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 C. 要进行彻底的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D. 借鉴五四经验调整革命策略和方法 ‎【答案】D ‎【解析】‎ 从材料可以看出,孙中山肯定了五四运动促进青年思想觉醒,促进革命思想的传播。结合孙中山的思想和活动史实可知,孙中山的这番言论的意图是借鉴五四经验调整革命策略和方法,D正确。AB两项是1924年国民党一大提出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 ‎7.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四个不同时期阶段特征的主题词,其中1921—1935年处应填写 ‎1894—1912: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1921—1935:‎ ‎1939—1956:民族独立,获得新生 ‎1978—2001: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A. 五四风雷,抗日烽火 B. 星星之火,力挽狂澜 C. 国共对峙,走向抗战 D. 开天辟地,渐趋成熟 ‎【答案】D ‎【解析】‎ 据材料中时间“1921---1935年”可知,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的15年,中共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而1935年遵义会议是中国成熟的标志,D正确;五四风雷是1919年开始的,抗日烽火是1937年—1945年,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A错误;星星之火是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之时,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B错误;国共对峙,走向抗战是1927---1937年,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C错误。‎ ‎8.1999年的宪法修正案将宪法总纲第二十八条修改如下,这一修改 修改前:“……镇压叛国和其他反革命的活动……”‎ 修改后:“……镇压叛国和其他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 A. 有利于法制社会的建立 B. 彻底完善了社会主义法制体系 C. 强化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D. 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指导思想变化 ‎【答案】A ‎【解析】‎ 本题关键词是材料中将“镇压他反革命的活动”改为“镇压他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体现了中国法制的完善和进步。民主与法治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法治中国建设的目标与基本内容,是实现中国梦的双翼。民主为法治奠定基础,法治为民主提供保障,这也正是现代民主法治所追求的目标,故A正确。B项“彻底”说法错误;题干没有提及中国的政党制度和共产党执政指导思想的变化,排除CD。‎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新时期的法治建设 ‎9. 《罗马法》规定:“一切债务,以应给付的物清偿,或经债权人同意以他物代为清偿……。债务是由债务人清偿或由第三人(担保人)代为清偿。”这一规定体现的主要原则是( )‎ A. 罗马法维护奴隶主利益 B. 效益优先的原则 C. 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答案】C ‎【解析】‎ 据材料“一切债务,以应给付的物清偿,或经债权人同意以他物代为清偿……。债务是由债务人清偿或由第三人(担保人)代为清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的原则,故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维护奴隶主利益,故A项错误。材料主旨不在于效益优先的原则,而是保护私有财产,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特点 ‎10.1870~1900年间,英国的工业生产增加了一倍,但英国在世界工业总产量中所占份额从三分之一降到五分之一。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工业革命产生和发展进程不一致 B. 英国失去了殖民霸主的地位 C. 新兴国家的兴起改变了经济格局 D. 英国坚持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是世界经济格局。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其发展是一致的,如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成为“世界工厂”,而随着英国丧失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先机,英国在世界工业总产量中所占份额下降了,故A排除;二战后英国逐渐失去殖民霸主地位,故B 排除;据材料中“1870~1900年间”可得出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新兴国家逐渐兴起,且进行了工业革命,逐渐改变了经济格局,出现“英国在世界工业总产量中所占份额从三分之一降到五分之一”的现象,故C正确;自由贸易政策与题干所述现象无必然的逻辑关系,故D排除。‎ ‎11.二战后,法国政府以“改革”为基调,通过实现关键部门的“国有化”和生产运作过程的“计划性”,使国民经济在较短时间内得到增长性恢复。这些措施 A. 体现了国家干预经济 B. 适应了全球化发展的需要 C. 促使了法国走出滞涨 D. 发挥了指令性计划优势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法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干预经济,所以才出现了“国有化”、“计划性”等,即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这些措施和全球化发展无关,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只是强调促使了法国国民经济在较短时间内得到增长性恢复而非走出滞涨,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计划性”并非指令性计划,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确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以罗斯福新政为榜样——干预经济,还要知道资本主义国家的“计划性”不等于斯大林模式的指令性计划。‎ ‎12.有学者指出,继20世纪某个年代相信社会主义未来的那些人而来的是这么一群人,他们唯一的避难是艺术、酒精或毒品;在一个没有任何意义的社会中,这些作家的主要题材是孤独和“老死不相往来”。这一评论 A. 描绘了作家对浪漫主义的向往 B. 揭示了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 C. 揭示了现实主义文学的批判精神 D. 反映了作家对社会主义的否定 ‎【答案】B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的主要成就,题眼是“20世纪”“孤独和‘老死不相往来’”。浪漫主义文学是对现状的强烈不满、强调抒发个人情感、积极追寻理想世界的新思潮,与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现代主义文学强调夸张怪诞,与现实脱节,表现现代人的心理创伤,与材料“他们唯一的避难是艺术、酒精或毒品”和“孤独和‘老死不相往来’”相符,故B项正确,C项错误;据材料“继20世纪某个年代相信社会主义未来的那些人而来的是这么一群人”可知并非作家对社会主义的否定,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古至今,谈到“重农抑商”总是将农业和商业对立起来。但从整体上来说,中国大部分时间是重农不抑商,农业固然受到重视,但商业也并没有受到抑制,私人工商业一直有充分发展的空间。‎ 材料二 “城市”是由“城”与“市”这两个事物、两个功能要素结合为一的产物。《说文》中载:“城,以盛民地。”“市,买卖之所也。”中国农业时代的城市以政治行政管理功能为主,“城”的分量不仅大于“市”的分量,而且“市”的部分明显从属于“城”的部分。这些传统城市都是以绝对权力为基础,通过强制性贡赋等形式来维持城市运行。‎ ‎——摘编自唐茂华《东西方城市化进程差异性比较及借鉴》‎ 材料三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其本身就是一个世界,一个尽可能不与外界往来的世界。然而,尽管除知识名流外,其他中国人对外部世界不感兴趣,而到中国传教则成为耶稣会士的荣耀。……作为一个有名无实的闭关锁国的国家,有着甚至更为封闭的儒家思想的明代中国,正在丧失它的自主性,开始依附于一个非它所创造的世界体系。‎ ‎——摘编自【美】阿谢德《中国在世界历史之中》‎ ‎(1)请列举两宋及明清时期虽然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但这一时期的私人工商业仍“一直有充分发展的空间”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传统城市中“城”与“市”的关系。请以唐朝以后的史实说明农业时代的“城”与“市”关系的演变。‎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从经济、思想文化方面指出明清时期“闭关锁国”政策的表现。并从当时世界发展潮流的角度,评述明朝的“闭关锁国”政策。‎ ‎【答案】(1)宋代打破了市坊的限制,促进了商业的发展;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日益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在部分地区出现并发展;明朝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超过了官营手工业。‎ ‎(2)关系:“市”从属于“城”;“城”的分量大于“市”。‎ 演变:唐朝时,在坊市制度下,“坊”“市”分开;到宋朝,“坊”“市”界限被打破;明清时期,市镇出现,突破“城”与“市”的限制。‎ ‎(3)表现:经济上,虽严禁与外国进行贸易往来,但官方对外贸易仍进行。思想上,中西方思想文化交流较少,仅限于少数知识分子和传教士。‎ 评述:使中国丧失了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动工业化的契机;阻碍了学习西方先进思想,在与西方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解析】‎ ‎(1)以两宋、明清工商业发展的史实考查史料阅读与理解分析的能力,由材料信息及已学知识可知两宋时期体现在:宋代大批了坊市界限;明清时期则表现为:资本主义萌芽在部分地区出现并发展;明朝中期,私人工商业超过了官营工商业。‎ ‎(2)考查归纳分析的能力,由材料分析可知“‘城’的分量不仅大于‘市’的分量,而且‘市’的部分明显从属于‘城’的部分”即市从属于城;城的分量大于市。‎ ‎(3)考查闭关锁国政策的理解,其表现结合史实从经济和思想两个回答即可。第二问评价对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中西学习交流减少角度回答。‎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发动太平洋战争。当日,日军进攻英军占领的香港。为策应进军香港的日军,日军向第九战区中国军队发动进攻,第三次长沙会战爆发。会战中,中国军队依靠坚固的工事顽强防御,始终控制着战场主动权。而日军却狂妄地认为可以速战速决,南下强攻长沙,连攻4天没有成功。日军伤亡惨重、补给耗尽,被迫仓皇撤退。最终,日军不仅没有消灭第九战区主力,反而伤亡2万余人。此战让日军高层意识到中国军队顽强的抗战意志和实力。同时,深感兵力不足,之后两年内再也没有敢于进攻第九战区。此战后,马歇尔向罗斯福总统谏言:现在东南亚、南亚、太平洋上的盟军都被日本打得溃不成军,中国却在长沙打了个大胜仗,歼灭日军数万之众。中国战场牵制日军一半以上兵力。如果中国单独和日本媾和,在华百万日军主力将加入这些战场,盟军将会极为不利。所以,应该大量援助中国,提升中国国际地位。罗斯福接受了马歇尔的建议,宣布援助国民政府5亿美元物资,建立“中印缅战区,并任命蒋中正为最高统帅。不久,盟国还宣布废除在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取消租界等。‎ ‎——摘编自中国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三次长沙会战前中国战场和亚太战场的战略态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三次长沙会战的军事意义和政治意。‎ ‎【答案】(1)态势:中国抗日战争处于相持阶段;日军大举进攻东南亚,美英盟军处于守势;日军偷袭珍珠港,发动太平洋战争,美军损失惨重。‎ ‎(2)军事意义:消灭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对英美盟军的作战起到积极的支持作用。‎ 政治意义: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坚定了全国军民抗战胜利的信心;废除不平等条约,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鼓舞了反法西斯战争盟军的士气。‎ ‎【解析】‎ ‎(1)战略态势依据材料“日军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发动太平洋战争”“第三次长沙会战爆发”“现在东南亚、南亚、太平洋上盟军都被日本打得溃不成军,中国却在长沙打了个大胜仗”的信息和所学从中国战场、亚太战场、太平洋战争爆发等角度分析。‎ ‎(2)军事意义,依据材料“东南亚、南亚、太平洋上的盟军都被日本打得溃不成军,中国却在长沙打了个大胜仗,歼灭日军数万之众”从对日军的打击与英美盟军的作战等角度分析;政治意义,依据材料“提升中国国际地位”“盟国还宣布废除在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取消租界”的信息和所学从对中国民族自信心的提高、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与反法西斯战争盟军的士气等角度分析。‎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